田径项目范文

2023-09-18

田径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田径;训练基地;管理和服务;研究

我国运动训练基地的建设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点以及运动项目在该地区发展的现状和优势,再结合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资源等进行布局建设的。田径是我国实现奥运战略的重点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为了使该项目得到充分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将各个不同的小项按照其需求分布到各个不同的基地进行重点突破,但对这些基地的运行和管理情况没有进行系统研究,针对目前各基地的服务和运动队需求等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正是基于对我国现有国家田径训练基地的管理和服务状况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田径训练基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目前12个国家级田径训练基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基地、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基地、河北秦皇岛训练基地、贵州清镇训练基地、云南呈贡训练基地、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河北兴隆训练基地、四川犀浦基地、上海莘庄基地、内蒙武川基地、广州基地、甘肃榆中基地。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田径训练基地管理状况的调查

目前国外重点训练基地的发展方向是综合性和多功能求规模服务效应,开展“综合性大医院”式科研服务,以提高基地整体研究和服务水平作为解决训练中的问题的主要途径,投入较大成本建设服务于本国重点项目的重点科研设施,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管理和科研水平。

2.1.1 训练基地的隶属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国家田径训练基地中,有3家基地是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占25%,分别为总局训练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和北京体育大学。有9家基地则隶属于各个地方体育局占75%,分别是河北体育局兴隆基地、云南体育局呈贡基地、青海体育局多巴基地、上海体育局莘庄基地、贵州体育局清镇基地、内蒙体育局武川基地、广州体育局广州基地、四川体育局犀浦基地、甘肃体育局榆中基地,见表1。

基地的隶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运动训练的管理体制。在国家队田径项目的管理上,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由过去的高度集中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转变,从管理形式上来分析,以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领导与管理,到现在变成了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体育局相互合作,由总局统一协调领导,多个基地共同训练,形成国家队的多种模式和多强对抗的竞争机制,这样更有利于推动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

2.1.2 训练基地的管理模式

在调查的对象中,我国的训练基地多数还在继承以前基地管理的传统,调查结果显示,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于基地管理性质的认识具有一致性,认为基地采取封闭式管理的分别占到了85.71%、86.67%、80.39%;认为半封闭式管理的管理人员占到14.29%,教练员中占到13.33%,运动员占到11.76%,还有7.84%的运动员认为基地采取的是开放式管理,见表2。

我国已有的田径训练基地分布比较分散,一般远离城市中心,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因此,基地在管理上考虑到运动员的安全等因素,一般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另一方面也防止其他人员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干扰。在调查的基地中,只有北京体育大学一家基地采取的是半封闭式管理,这与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有关,不便于实施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的优点就在于便于对运动员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外来因素的干扰,对于运动员来说,在相对封闭管理的基地当中,集中了国内高水平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容易形成以赛代练的形式,对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但是,封闭式管理的不利因素在于基地的封闭,与外界相隔离,容易造成信息上的闭塞,不利于运动员了解田径运动新信息的获取。而北京体育大学采用半封闭式管理,就可以克服封闭式管理的不利因素,而且运动员在高等体育学府里训练,容易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进行交流,可以利用体育大学先进的训练设施和途径获取新的训练信息,紧跟世界的发展趋势。

2.1.3 训练基地的运动队管理

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在管理体制上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领队负责制,亦称班主任负责制;2)主(总)教练负责制;3)队委会制度。这3种训练管理制度是建国以来先后出现的管理模式,其中队委会制度是在2001年后一些集体项目所经常采取的管理模式,对3种管理模式特点和优缺点调查结果见表3。

通过表3就可以看出3种管理体制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高水平训练队的管理模式,是根据训练队所处的条件不同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而选择的。集体项目一般倾向于采用队委会制度。田径项目是由一些小项目商水平运动队(如短跑、跨栏、竞走、中长跑等)组成的,因此在训练队伍管理方式上更适合主(总)教练负责制。对主(总)教练负责制管理模式认可度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见,调查对象中管理人员(85.71%)、教练员(93.33%)和运动员(88.24%)认可训练队伍应采取主(总)教练负责制。主(总)教练负责制的优势在于容易调动主(总)教练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责任感,便于主(总)教练开展业务工作;而不利的一方面在于主(总)教练除了安排队伍的训练之外还要把部分精力投入到协调各个方面去,导致训练质量有所降低;但随着我国田径训练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地在后勤管理方面不断完善,教练员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去协调而把精力放到训练上。以2004年国家田径队竞走集训队为例,主教练有3位,分别为王春堂、邢富国和翟万波,教练员有刘殿科、王尚军和高林,队员则是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优秀竞走运动员。国家田径队竞走集训队采取的就是主(总)教练负责制,其他的国家田径队也是如此。

2.2 我国田径训练基地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

2.2.1 训练基地的场馆设施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3大因素,3大要素中的“物”就是主要指体育场馆设施,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物质基础,“财”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基地的场馆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培养。调查结果见表4。

众所周知,在现代竞技舞台上,运动设施的现代化是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现代场馆设施作为运动员训练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训练的效果和质量。近年来,韩国和法国等在竞技体育领域的迅速崛起就与运动基地有直接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就着手加强对于田径训练基地的投入,新建或者改造了一些基地的训练场地和训练馆,尤其是在备战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前夕的阶段。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在场馆设施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调查研究的基地中,标准的塑胶场地是几乎每个基地都有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的训练设施在不断更新,如在21世纪以前修建的基地中,大多数有着标准塑胶场地,即使相对条件差一点的基地也有室内训练馆或者跑廊,而在2008年建成的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基地中,塑胶和橡胶训练场地室外就有3块,而且还修建了田径训练中心、综合训练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室内田径场和田径馆,还配备了先进的体能训练中心与机能恢复中心。目前的训练设施我国与国际水平持平,在个别方面还领先于国际水平。

2.2.2 训练基地场馆设施满意度

为了解目前训练基地训练设施的状况,对基地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训运动队对基地训练设施的满意程度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可见,调查对象对基地的训练设施基本上满意,其中基地的管理人员对于自己基地的训练设施完全满意的占到了14.29%,满意和基本上满意的有42.85%,没有不满意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是场馆设施的直接使用者,二者最具有发言权,通过对二者的调查发现:教练员眼中的训练设施方面,满意的为40%,基本满意的为46.47%,而不满意的仅有2人,占13.33%;在运动员看来,完全满意的占5.88%,对基地训练设施方面满意的占到了70.59%,基本满意的为17.65%,不满意仅占5.88%,可以说明,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对于我国田径训练基地的场馆设施方面满意,可以满足其运动训练的要求。

运动设施得到修建和改造的同时,我国的田径运动成绩应该是不断提高的。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的,对近3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取得的成绩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田径项目与上2届奥运会相比,虽然没有金牌入帐,但是成绩都集中在4—6名,都具备了冲击奖牌的优势,仅第4名我国田径运动员就有4人获得,已经较前几届奥运会有很大的进步,总分以38分,较之上2届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没有获得金牌的情况下,更能说明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还在不断上升,如图2所示。

2.3 我国田径训练基地后勤保障情况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训练中,要想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后勤保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后勤保障在基地的管理中是一大项,后勤保障得力,运动员的训练才有充分的保障,才能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2.3.1 训练基地住宿条件的满意度

在住宿条件方面,在3类被调查对象中,其中对田径训练基地住宿条件满意3者达到一半以上的水平,见表6。

从表6可见,管理人员中71.43%的人员持满意的态度,28.75%的人员持基本满意态度;在教练员中,满意的占到53.33%,基本满意的为33.33%,其中有13.33%的教练员不满意,不满意的基地出现在高原基地里,可能受当地气候的影响在秋冬季节比较冷;在运动员中,多达70.59%的持满意态度,23.53%的运动员基本满意基地的住宿条件,还有5.88%的运动员不满意基地的住宿条件。究其原因是近年来随着备战雅典、北京奥运会,国家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地方也加紧了地方资源的整合,改善了基地的住宿条件,进一步有利于运动训练;另一方面,基地一般建设在远离城市中心的自然环境稍好的地方,没有来往车辆的喧嚣,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容易得到保障。

2.3.2 训练基地膳食条件的满意度

现在竞技体育运动非常重视对运动员营养的研究,曾经在某电视台对总局训练局基地的总厨师长采访时,他说到“膳食是现代运动训练中的一项”,膳食条件不仅关系着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着运动成绩。

在膳食条件满意度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在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3者当中,满意的分别达到了42.86%、46.67%、72.55%;基本满意的达到了57.14%、40%和21.57%,基地的膳食条件能够满足运动员训练的需求,见表7。

本文通过对部分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访谈时发现,在基地的运动员餐厅里,一般是根据运动员的运动等级水平不同而区分对待,一般分为高水平运动员餐、一般运动员餐和新人队队员的餐3类,高一个层次的餐要比下一个层次的丰盛。在就餐时大多数基地采取的是自助餐的形式,根据运动员的自己需求来选择食物。而田径项目众多,不同的项目对膳食的需求也不一样,例如短跑和投掷项目,属于需要爆发的快速力量性项目,需要加强磷酸肌酸的摄取,因此,应加强食物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取;中长跑项目则属于耐力性项目,需要多摄取能够持续供能的食物,因此,应该加强对于水和葡萄糖等食物的摄取,以增加自身的糖原储备。在调查的基地中,大多数采用运动员自己选择食物的方式,而不是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因人而异的分餐,但在总局训练局训练基地,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基地的后勤部门根据不同的项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员提供不同的膳食,以满足项目需求,而且还可以根据优秀运动员的需求为其“开小灶”,尽最大可能满足运动员训练的需求。

总之,各个国家田径训练基地的膳食条件基本上满足了运动训练的需求,但是膳食结构有待于优化,根据不同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最大可能满足现代竞技训练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基地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而提供合理的膳食。

2.3.3 训练基地场地器材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其中基地中的管理人员对于场地器材的状况满意的为57.14%,基本满意的为42.86%;教练员中46.67%满意,33.33%基本满意,还有20%的教练对基地的场地、器材不满意;运动员中54.90%的满意,35.29%基本满意,而仅有9.80%不满意,如图3所示。

总之,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对于基地的场地器材基本上持满意态度。从实际出发,由于调查的全是国家级的田径训练基地,且大多数是承接国际国内高水平田径比赛的训练任务,与一般的基地相比,在场地器材方面要优越得多,而且基地基本上是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共同投资运营的,在资金、费用方面相对宽裕,因此,在场地器材方面,在国内而言已

处于高端地位。例如,2008年修建的北京体育大学国家训练基地,在田径场馆、场地器材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调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总之,在调查的田径训练基地中,都有着自己的后勤管理部门,对基地进行专门管理,在场地器材、膳食条件、住宿条件等方面,从调查的情况来看,3种人群都对上述条件满意,说明田径训练基地的硬件设施已完全满足高水平田径训练的要求,相信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辛勤努力,在基地管理人员的配合下,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

2.4 我国田径训练基地科研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

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研保障,运动员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恢复措施等对于科研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的科研保障,再加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最终导致了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刘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翔之所以能在跨栏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与他本人的努力和孙海平指导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但重要的是在刘翔的背后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为刘翔的训练提供科研保障。

2.4.1 训练基地的科研服务和设施情况

在调查的6家国家田径训练基地之中,其中3家基地有自己的科研服务设施和科研人员,占到调查对象的50%。我国在基地科研设施方面与外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见表8。

通过表8可以看出,国外的竞技体育训练非常注重科研服务,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本文发现在发达国家中,训练基地一般都具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如在美国的科罗拉多一斯普林斯训练基地中,该基地具有运动医学中心、科研服务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训练设施,集中了一批生物力学、营养学、生理学、训练学、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内容从分子水平到整个肌肉,密切配合运动训练实践、与教练员合作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技术诊断。其他竞技体育强国,如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德国也是如此。对我国训练基地的科研服务调查结果见表9。

从表9所统计的教练员80%的人反映基地没有提供科研服务,运动员中的统计结果相对还高一点,占到了82.3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田径训练基地在科研服务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结合文献资料和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地没有固定的科研服务人员,即使有的基地具有科研实验室,也是缺少科学研究人员,那么国家田径队的训练往往采用科研人员跟队的形式,跟队也只是在运动员备战大赛前的集训阶段有专门的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在平常训练当中则几乎没有。在研究的基地之中唯一一个条件与国外优秀基地相媲美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训练基地。对我国训练基地科研服务设施调查结果见表10。

通过表10可见,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基地的科研设施不满意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60%教练员认为基地的科研条件可以满足训练要求,也有40%的运动员认为满足不了;在运动员中,有7.84%的运动员认为可以满足,62.75%的运动员认为基地的科研服务基本上可以满足训练需求,也有29.41%的运动员认为无法满足训练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的部分田径训练基地没有科研机构,是由省市科研所挂靠在基地中;在其他的田径训练基地中即使有科研中心或科研实验室,但是另一个事实也摆在大家的面前,就是基地在不同程度上缺少科研专家,对于目前国内田径训练基地比较好的北京体育大学基地来说,基地有着先进的科研实验设施,但运动员和教练员普遍反映在他们训练过程中科研和训练结合得不够紧密,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运动员出现伤病了,科研人员才根据运动员的损伤特点进行医疗服务。通过访谈,一个共性问题是现在的基地缺少科研人员。

2.4.2 训练基地体育信息获取和收集情况

在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近几十年,教练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培养人才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时。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而且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依靠大量的体育信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体育信息已成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催化剂。信息保障已经成为国内外教练员训练和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田径运动水平迅速提高的现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个新的运动技术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该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和图像解析等,运动员要想在田径领域某一项目上有所突破,就要在学习别人优点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术,但前提条件是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因此,就牵扯到体育竞技信息的获得。在对12个田径训练基地的研究中,发现只有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拥有体育信息中心,占总基地数的8.33%,而且该信息中心也是在2001年5月由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研究所和电子信息中心合并而来的,其他的基地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信息收集部门。与国外的基地相比较,如美国、德国,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在基地建设中都把信息收集作为重要的一项,如在美国的科罗拉多一斯普林斯训练基地就建有非常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可以查阅各种有关运动员、训练知识、文献资料等的数据,其中最典型的是触摸式奥运奖牌运动员数据库,只要按字母顺序触摸某一运动员的名字,屏幕上就会显示其相关的资料;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信息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体育信息中心之一,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科研人员可以免费查阅各类体育文献资料。

我国的田径训练基地信息的获得途径不多,方式较为单一,基地的主要信息以来源于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下发的资料为主。基地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普遍认为信息来源匮乏,没有足够的理论指导,训练的理念落后,即使在训练设施非常先进的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基地,目前获得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数据也仅来源于项目中心和北京体育大学的科研中心及其资料室(见表11)。

2.4.3 训练基地不同人员体育信息获取途径情况

为了解训练基地不同人员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4、5、6所示。

图4是训练基地管理人员获得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有2种,一种是来自网络、电视等,占到其获取信息的85.71%,另一种却占到100%,因为基地关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数据、视频等都是有田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下发到各个基地的,为了让其更好地帮助运动员训练。

图5是训练基地教练员获得体育信息主要从网络、电视等途径获得的信息占到其信息量的60%,从田管中心获取的资料占到86.67%,还有20%是教练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己拍摄录像等其他途径获取的信息。

图6是运动员获得体育信息的途径比例,来自网络、电视等比例相对较低,只占23.53%,这可能与基地加强运动员管理有关,运动员接触网络的时间不多;来自田管中心下达的文件材料的比例相对来说很大,达到了74.51%,可以说是运动员接触信息资料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来自教练员的比例也比较大,占了52.94%;还有一小部分是运动员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只占很少的比例,只有11.76%。从调查结果看,我国训练基地硬件设施已经满足要求,但极其需要加强软件设施建设。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基地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建立自己的体育信息收集部门,及时收集和整理世界田径训练的前沿动态,并迅速将体育信息转化到训练实践中去。

3 结论

1)我国训练基地的管理方式以封闭式管理为主,这种方式更便于运动队管理,有利于安全保障;训练基地的运动队多采用总教练负责制管理模式,这与田径项目的国家队往往以小项目的形式集训有关,主(总)教练负责制便于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2)从调查结果看,我国田径训练基地在住宿条件、场地器材、膳食条件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可以满足优秀田径队训练的需要,但仍需加强和完善。

3)训练基地在科研服务方面,明显满足不了现代运动训练的要求,相比训练基地的硬件设施而言,基地在科研设施、科研服务以及科研人员配备上表现出明显滞后现象,与同等规模的国外训练基地相比差距明显。

4)研究发现,在大多数训练基地中没有自己的体育信息获得和收集部门,训练基地在训的运动队获得新的技术等方面的资料途径单一,新的体育信息和技术转化速度较慢,与国外训练基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田径项目范文第2篇

(1) 同一个裁判员对同一运动员的同一个动作不能做二次处罚,三个裁判对同一运动员同一动作处罚,裁判长出红牌取消比赛。 (2) 竞走时,最后一百米如有冲刺犯规时,裁判长可直接出示红牌取消比赛。 (3) 竞走以肉眼来判断

4,田赛:运动员做动作时限(1分钟)45秒运动员还没有做出比赛动作出示黄牌警告还有15秒,60秒到了有起步动作可以认可。 5,检查裁判长不能对运动员进行处罚。 6,径赛:(1)每组只有第一名要三块表,其余一块表记时。

(2)200米或以上穿道要判犯规。

(3)100米穿道没有受益可以不判犯规。

(4)3000米障碍有28个栏,7个水池。

抽签排名比赛顺序:前1——4名:3 4 5 6道,后5——8名:1 2 7 8道。

200米以下比赛后休息最少45分钟,1000米以下最少90分钟,1500以上最少休息一天。

跨栏:

男子:栏高:1.067

栏间距:9.14

最后一个栏距:14.02

女子:栏高:0.84

栏间距:8.5

最后一个栏距:13

男子十项全能:100米,跳远,推铅球,跳高,400米,110米栏,掷铁饼,撑杆跳高,掷标枪,1500米。

女子七项全能:100米,跳高,推铅球,200米,跳远,110米栏,掷标枪,800米。

计时:1——8名裁判记1——8名,主裁判记本次中第一名队员。 检录表:检录项目,检录开始时间,检录结束时间,到达赛场时间。 3000,5000超过30人分两组:一组65%的人

二组35%的人 赛次:预赛,次赛,复赛,决赛。

例如:35人比赛,三个赛次:预、复、决,分为7人/5组,每组前2名加前6人进入下赛次,然后再去每组前2加排前4的进行决赛。 7,跳高升高高度:5cm

全能跳高:3cm 全能撑杆:10cm

铅球:推球后须从后半圆出场,进时可以从前后进入。

下雨天时铅球场地不能放任何辅助物,手上也不能戴任何辅助物。

掷标枪时不能采用旋转式。

远高项目:跳远,当成绩一样时,再比第二号成绩,第三……..依次比下去。

投掷项目器材没有落地时运动员不能退出场地,提前犯规。

三级跳:第二跳摆动腿碰地不判犯规,但要看是否受益,起跳板与沙坑最近距离最少13米。

跳远:跳板与沙坑最远距离10米,板最宽3米,最少2.75米

标枪:排序很重要,无并列冠军。

跳远:超过8人前三次取前8名,第8名有几人时取次优成绩。 免跳:跳高和跳远都可以免跳,

一、 是非题( 正确+ 错误—;每题1.5分 共 30 分 )

1、 赛前控制中心主裁判在径赛裁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 — )

2、总裁判可根据具体情况修改有关规则。 ( — )

3、 检查主裁判可根据检查报告单的情况,取消犯规运动员的录取资格。 ( — )

4、 规则规定,400米(含400米)以下的比赛,起跑时必须使用起跑器。 ( + )

5、 某运动员200米比赛中,以22.5的成绩破22.8的纪录,当时风速为—2.1米/秒,所 创纪录不予承认。 ( + )

6、 电动计时,正式成绩应判读到1/1000秒,最后录取至1/100秒。 ( — )

7、 圈内投掷项目投掷区的扇型角度均为40度,直径均为2.135米。 ( — )

8、 三级跳远比赛中,最后一跳落入沙坑时必须双脚落地。 ( + )

9、 三级跳远比赛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败。 ( + )

10、 跳远橡皮泥显示板边缘可以向助跑道方向倾斜45度。 ( + )

11、 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过竿时未触及横竿,过竿后由于风力原因横竿掉落,应认定该次试跳成功。 ( + )

12、 全能比赛中,跳高的升高计划应始终为3厘米。 ( + )

13、 跨栏运动员比赛中,无意碰倒了5个栏架以上,其成绩应为无效。 ( — )

14、 运动员无故弃权,则取消后继赛次(包括接力)的比赛资格。 ( + )

15、 接力棒应由助理发令员负责准备。 ( + )

16、 人工记时,当三只表所计成绩不一至时,应以三表的平均成绩为最后成绩。— )

17、 竞走裁判可借助录象来判定运动员有无腾空。 ( — )

18、 终点裁判判定运动员名次时,应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线后沿的先后顺序为准。 — )

19、 田赛运动员比赛中,所计时限应以运动员是否完成试跳(投)为准。 ( — ) 20、 接力比赛中,各队的服装必须统一(包括上装和下装)。 ( + )

二、填空题 (每题2分 共20分)

1、 2003.1.1起 径赛项目起跑时,运动员在本组的( 2 )次起跑犯规,则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全能的径赛项目,一名运动员( 2 )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2、 径赛分组时,第一个赛次由技术代表抽签排定道次,后继赛次则按前一赛次的( 成绩 )分两次进行抽签,排列前4名的抽(

3、

4、

5、6 )道,排列后4名抽(

1、

2、

7、8)。

3、 裁判员的工作应遵守( 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4、 田径竞赛规程具有( 纲领性 )和( 法规性 )的特征。

5、田赛比赛中的试跳(投)顺序应由(技术代表)抽签排定。

6、 径赛比赛中的成绩表示,( : )表示分,( 。 )表示秒。

7、 风速的测定应从(发出信号 )开始测定,其中100米测( 10 )秒,100米栏测(13 )秒,110米栏测( 13 )秒,200米比赛中应从第一名运动员进入直道时开始测定风速,测定时间为( 10 )秒。

8、 径赛中的赛次是指(预、次、复、决 )。

9、 田赛比赛中,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跳(投)( 6 )次。

田径项目范文第3篇

(1) 同一个裁判员对同一运动员的同一个动作不能做二次处罚,三个裁判对同一运动员同一动作处罚,裁判长出红牌取消比赛。 (2) 竞走时,最后一百米如有冲刺犯规时,裁判长可直接出示红牌取消比赛。 (3) 竞走以肉眼来判断

4,田赛:运动员做动作时限(1分钟)45秒运动员还没有做出比赛动作出示黄牌警告还有15秒,60秒到了有起步动作可以认可。 5,检查裁判长不能对运动员进行处罚。 6,径赛:(1)每组只有第一名要三块表,其余一块表记时。

(2)200米或以上穿道要判犯规。

(3)100米穿道没有受益可以不判犯规。

(4)3000米障碍有28个栏,7个水池。

抽签排名比赛顺序:前1——4名:3 4 5 6道,后5——8名:1 2 7 8道。

200米以下比赛后休息最少45分钟,1000米以下最少90分钟,1500以上最少休息一天。

跨栏:

男子:栏高:1.067

栏间距:9.14

最后一个栏距:14.02

女子:栏高:0.84

栏间距:8.5

最后一个栏距:13

男子十项全能:100米,跳远,推铅球,跳高,400米,110米栏,掷铁饼,撑杆跳高,掷标枪,1500米。

女子七项全能:100米,跳高,推铅球,200米,跳远,110米栏,掷标枪,800米。

计时:1——8名裁判记1——8名,主裁判记本次中第一名队员。 检录表:检录项目,检录开始时间,检录结束时间,到达赛场时间。 3000,5000超过30人分两组:一组65%的人

二组35%的人 赛次:预赛,次赛,复赛,决赛。

例如:35人比赛,三个赛次:预、复、决,分为7人/5组,每组前2名加前6人进入下赛次,然后再去每组前2加排前4的进行决赛。 7,跳高升高高度:5cm

全能跳高:3cm 全能撑杆:10cm

铅球:推球后须从后半圆出场,进时可以从前后进入。

下雨天时铅球场地不能放任何辅助物,手上也不能戴任何辅助物。

掷标枪时不能采用旋转式。

远高项目:跳远,当成绩一样时,再比第二号成绩,第三……..依次比下去。

投掷项目器材没有落地时运动员不能退出场地,提前犯规。

三级跳:第二跳摆动腿碰地不判犯规,但要看是否受益,起跳板与沙坑最近距离最少13米。

跳远:跳板与沙坑最远距离10米,板最宽3米,最少2.75米

标枪:排序很重要,无并列冠军。

跳远:超过8人前三次取前8名,第8名有几人时取次优成绩。 免跳:跳高和跳远都可以免跳,

一、 是非题( 正确+ 错误—;每题1.5分 共 30 分 )

1、 赛前控制中心主裁判在径赛裁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 — )

2、总裁判可根据具体情况修改有关规则。 ( — )

3、 检查主裁判可根据检查报告单的情况,取消犯规运动员的录取资格。 ( — )

4、 规则规定,400米(含400米)以下的比赛,起跑时必须使用起跑器。 ( + )

5、 某运动员200米比赛中,以22.5的成绩破22.8的纪录,当时风速为—2.1米/秒,所 创纪录不予承认。 ( + )

6、 电动计时,正式成绩应判读到1/1000秒,最后录取至1/100秒。 ( — )

7、 圈内投掷项目投掷区的扇型角度均为40度,直径均为2.135米。 ( — )

8、 三级跳远比赛中,最后一跳落入沙坑时必须双脚落地。 ( + )

9、 三级跳远比赛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败。 ( + )

10、 跳远橡皮泥显示板边缘可以向助跑道方向倾斜45度。 ( + )

11、 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过竿时未触及横竿,过竿后由于风力原因横竿掉落,应认定该次试跳成功。 ( + )

12、 全能比赛中,跳高的升高计划应始终为3厘米。 ( + )

13、 跨栏运动员比赛中,无意碰倒了5个栏架以上,其成绩应为无效。 ( — )

14、 运动员无故弃权,则取消后继赛次(包括接力)的比赛资格。 ( + )

15、 接力棒应由助理发令员负责准备。 ( + )

16、 人工记时,当三只表所计成绩不一至时,应以三表的平均成绩为最后成绩。— )

17、 竞走裁判可借助录象来判定运动员有无腾空。 ( — )

18、 终点裁判判定运动员名次时,应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线后沿的先后顺序为准。 — )

19、 田赛运动员比赛中,所计时限应以运动员是否完成试跳(投)为准。 ( — ) 20、 接力比赛中,各队的服装必须统一(包括上装和下装)。 ( + )

二、填空题 (每题2分 共20分)

1、 2003.1.1起 径赛项目起跑时,运动员在本组的( 2 )次起跑犯规,则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全能的径赛项目,一名运动员( 2 )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2、 径赛分组时,第一个赛次由技术代表抽签排定道次,后继赛次则按前一赛次的( 成绩 )分两次进行抽签,排列前4名的抽(

3、

4、

5、6 )道,排列后4名抽(

1、

2、

7、8)。

3、 裁判员的工作应遵守( 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4、 田径竞赛规程具有( 纲领性 )和( 法规性 )的特征。

5、田赛比赛中的试跳(投)顺序应由(技术代表)抽签排定。

6、 径赛比赛中的成绩表示,( : )表示分,( 。 )表示秒。

7、 风速的测定应从(发出信号 )开始测定,其中100米测( 10 )秒,100米栏测(13 )秒,110米栏测( 13 )秒,200米比赛中应从第一名运动员进入直道时开始测定风速,测定时间为( 10 )秒。

8、 径赛中的赛次是指(预、次、复、决 )。

9、 田赛比赛中,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跳(投)( 6 )次。

田径项目范文第4篇

[ 标签:田径 裁判,田径,裁判 ]

1、田径比赛项目需要的用品数量说多少?

2、径赛项目工作流程

3、检查裁判员要检查哪些项目犯规?

〇o。.Sea 回答:1 人气:2 提问时间:2010-04-23 20:58 答案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2、通过教学与实践,初步具备小型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能力。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是田径运动竞赛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竞赛的进行、运动员的比赛情绪以及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裁判员不仅是运动成绩和比赛名次的判定者,同时也是竞赛的组织者。因此,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是:认真掌握比赛的规则,熟练掌握裁判方法,在裁判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尽心尽力的完成裁判工作任务。

一、田径运动竞赛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田径运动会的顺利进行,裁判组应在竞赛组领导下,做好下列赛前准备工作:

(一)组织和培训裁判队伍

具体工作是:根据运动会规模选聘裁判员,进行裁判员分工,组织裁判员学习竞赛规程与田径竞赛规则、研究裁判方法和进行现场裁判实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各裁判组制定工作计划,使每个裁判组都成为一个能战斗的集体。

(二)召开好各种会议

1、全体裁判员大会

2、裁判组会议

3、主裁判会议

4、领队、教练员会议

(三)做好裁判器材和用具准备

各裁判组要提出裁判工作所需的器材和用具清单。对于领到的裁判器材和用具要落实专人负责,以保证比赛裁判时使用。

(四)做好比赛场地和器材检查

各裁判组于赛前必须到现场检查场地和清点器材。检查后,提出场地修整和器材添置意见,交场地器材组解决。

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

进行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需要掌握田径竞赛规则。由于基层单位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属于群众体育比赛的性质,因此,竞赛规则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参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执行。对于有变动或另行制定的竞赛规则,应在竞赛规程中或领队教练员会议上进行说明。

(一)田径比赛通则方面

1、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带号码,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2、径赛项目运动员须沿跑道逆时针方向跑进。

3、径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而防碍别人走或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比赛资格。

4、如果一名运动员参加一个径赛项目,又参加一个田赛项目,或者参加一个以上的田赛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主裁判可以允许运动员只在某一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个轮次。)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先进行试跳(试掷)一次。回来后已错过的试跳(试掷)顺序一律不补。

5、判定名次和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的方法。径赛项目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内沿的垂直面的先后为准。以决赛的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后名次。 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全能运动项目,以各运动员全部项目得分的总和排定名次。 如遇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在径赛的预、次、复赛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或决赛人数没有影响,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都应录取;如有影响,则应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此种抽签应在有关裁判长领导和组织下,成绩相等的运动员自己抽签决定。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裁判长有权决定这些成绩相等运动员重新比赛,则名次并列。其他名次相等时,则并列。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有成绩相等时,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相等,则以第三优成绩判定,余类推。如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全能运动比赛如总分相等时,应以单项得分多的项目较多名次列前。如仍不能判定时,则以任何一个项目单项得分最多者名次列前。

团体总分相等时,应以破记录项目、次数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余类推。

(二)径赛主要规则

1、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100米接力的项目,运动员应采用蹲踞式起跑。犯规2次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全能运动员三次。

2、在分道跑项目中,运动员跑出自己的分道,如没有获得利益,也未阻挡他人,一般不应取消比赛资格,否则应取消比赛资格。

3、在中长跑时,运动员擅自离开跑道后,不得继续比赛。

4、跨栏跑时,运动员手脚低于栏顶面、跨越他人栏架、有意用或脚碰到栏架,均属犯规。

5、接力跑时,在接力区外完成接棒、捡棒时阻挡他人或空手跑过终点。

6、如用3只秒表计成绩,应以2只表所示成绩为准;如各不相同,则以中间成绩为准。2只表,应以成绩较差者为准。

(三)田赛主要规则

1、跳高比赛时,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或(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立柱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l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试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审核测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已变得不适于比赛。如需移动跳高架或立柱,应在试跳完一轮之后进行。

2、所有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超过8人,成绩较好的前八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如第八名成绩相等,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均可再试跳或掷3次,如不足八人,则均有6次。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比赛助跑道进行练习。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判为试跳失败:(a)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b)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后面起跳;(c)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触地点较区内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d)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e)采用任何空翻姿势。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近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直。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助跑道宽度最小l.22米,最大l.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助跑道的左右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在助跑道。旁放置l~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不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起跳板是起跳的标志,应理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起跳板靠近落地区的边沿称为起跳线。紧靠起跳线前应放置一块橡皮泥显示板,以便于裁判员进行判断。如不能设置上述装置,应采用下列方法,紧靠起跳线前沿铺设软土或沙子,宽门厘米,与水平面成30度角。起跳板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少应为10米。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为1~3米。

3、三级跳远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单足跳时应用起跳腿落地,跨步跳时用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然后完成跳跃动作。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败。

4、推铅球比赛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不允许使用手套。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其他投掷项目比赛,除场地、器械和投掷方法与铅球有差异外,比赛规则与铅球基本相同。

三、田径运动竞赛裁判工作方法 径赛裁判工作方法 A、检录工作方法 赛前工作:

1.主裁判组织裁判员学习规则和规程,安排人员分工,制定检录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

2.向编排记录组索取已经确认的竞赛日程表、运动员分道分组表(或径赛卡片)和接力棒次表,根据径赛回程制定检录时间流程表。

3.准备检录所需器材和用品,包括:检录处标志牌、检录时间公告牌、文具、各种表格、手提喇叭、裁判桌椅、运动员休息凳、安全别针、针线、卡尺等。采用终点电动计时时,还需准备道次小号码、长跑顺序小号码。

4.重大比赛时,要预先熟悉竞赛规则中有关运动员服装、比赛用鞋、提包和用品上的广告规格的规定。必要时,复制数份广告规格表,以备检录时查用。检查运动员的练习场地、器材、卫生间及进入比赛场地的通道设置是否合理。 赛中工作:

1.主裁判领导全体检录员在每个比赛单元的第一项比赛开始前60—90分钟到达检录地点,清理工作场地,进行赛前准备。 2.用广播和张贴形式宣布检录地点、本单元各比赛项目检录时间表和检录注意事项。

3.每项检录前10分钟预告检录的项目、检录开始时间、检录结束时间、比赛时间、检录要求等事项,通知有关运动员按时前来检录。

4.检录。重大比赛,由人口检查员开始检查该项参赛运动员的证件及号码,做好记录,指引运动员进入检录地点交该项捡录员(组)进行检录。

一般比赛,由该项检录员(组)按照比赛分组分迈的顺序点名,并排好运动员的队列。

检录时,应检查运动员的身份、号码、服装、比赛鞋、携带物品等是由符合规则规定。如采用终点电动计时,在进行径赛项目检录时应分发道次小号码或长跑顺序小号码,提示运动员正确佩带,防止脱落、颠倒等。检录员应事先准备充足的别针、针线等物品,便于运动员使用。

由于国际田联在规则中对比赛的广告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重大比赛、特别是在国际比赛中,一定要认真检查服装、鞋帽、提包等物品上的广告,不符合规则规定的一律不准带入比赛场内,并交物品保管员登记保存,送赛后控制中心处理。 检录时间截止,未到达的运动员均以比赛弃权论。

5.将各项比赛实到人数与秩序册核对,填写检录表、记录缺席运动员统计表,调整径赛卡片和径赛成绩表。

6.按时将运动员列队,沿指定路线带人比赛场地,交发令组接收。同时将检录单交发令组、计时组、终点组、检查组和宣告组各一份。

4x100米接力比赛时,应先后带各棒运动员入场。除将第一律运动员带到起点交发令组外,将

二、

三、四棒运动员交各接力区检查员。

4x 400米接力比赛时.将各棒运动员同时带到起点交发令组。 7.每项比赛后,服务员或检录员回收小号码。 赛后工作:

召集全体裁判员总结,根据大会要求,写出书面总结,报送总裁判长。清点物品,如发现有运动员遗留物品,立即送交大会有关方面归还。 B、发令裁判工作方法

起点裁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田径竞赛规则的规定和运动会的比赛日程,组织各项径赛运动员合理地、机会均等地起跑,准时开始比赛。举行中小型田径运动会.径赛起点裁判员通常设置发令员1~2人,召回发令员1—2人,助理发令员1—2人,服务员若干人。举行大型田径运动会时,起点裁判员的人数可有所增加。起点裁判工作应在径赛裁判长的领导下,由发今员具体负责。 赛前工作:

1、发令员组织全组人员学习规则及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详细的分工,制定工作细则,组织裁判工作实习。

2、检查比赛场地、器材和用具(如起点线、起跑器、发令枪、子弹、发令台、通讯器材等),熟悉比赛场地和起点位置。

3、与终点摄影计时、人工计时、终点名次组一起进行现场联合实习,研究工作配合问题,对服务员进行培训。

4、与检录组研究工作中的互相配合,明确径赛运动员的入场时间。

5、准备好工作所需用具、表格等。

6、有接力项目时,助理发令员负责准备接力棒。 赛中工作:

1、按规定时间(通常提前1小时)到达比赛场地,检查布置场地、器材。

2、按下列原则布置发令台:使发令员能看清并用狭窄的视角就能观察到所有起跑的运动员;能够让计时员及风速测量员清楚地看到发令员枪烟。

3、发令员、助理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各就各位。

4、终点摄影计时组的工作人员向发令员报告传感器与终点摄影计时装置已准备就绪。

5、赛前3分钟,助理发令员通知运动员停止练习,组织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大约3米处待命。

6、赛前2分钟,指挥中心发出即将比赛的信号显示运动员的比赛项目、赛次、组别、道次、姓名、单位,同时宣告员介绍运动员。

7、召回发令员、助理发令员在规定购位置上待命。助理发令员指挥服务员列队将运动员换下的衣服送往赛后控制中心(终点)。

8、宣告员介绍运动员完毕,终点摄影计时组的起点工作人员用对讲机报告即将发令,计时器回零。发令员看到传感器指示灯亮即发出“各就位”口令。

9、助理发令员认真检查运动员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要求,并向发令员举手示意,这时发令员可发出“预备”的口令,待运动员稳定后即可鸣枪。

10、起跑时如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予以指示纠正:起跑器的安装触及起助线,或超越各自的分道线时;在短跑的比赛中未使用起跑器或末使用蹲踞式起跑时;运动员在做各就位”或“预备”的动作时,手、脚或接力棒触及起点线或线前的地面;在弯道起跑时触及右侧分道线外的地面;蹲踞式起跑双手之一不与地面接触,站立式起跑时双脚之一不与地面接触。 如在比赛中采用手计时,发令员在发今前用对讲机或旗示与终点主裁判取得联系,确认终点、计时、风速员一切准备就绪,然后发出“各就位”的口令,举枪至烟屏的中下部,枪要举平,定不动。待运动员稳定后,再发出“预备。口令,运动员全部稳定后,即可“鸣枪”。鸣枪后,枪应稍停片刻再放下。如在比赛中采用电动计时,先用对讲机或旗示与终点主裁判取得联系.待观察到传感器上的“灯亮”,并确认终点、风速员准备就绪,即可发出“各就位”口令,并举枪至烟屏的中下部,运动员全部稳定后,即可鸣枪”。 发令裁判员站位: 直道径赛项目发令时,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和助理发令员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1:直道起跑时发令员的工作位置

图2:弯起跑时发令员的工作位置

图3:弧形起跑令员的工作位置

C 计时裁判工作方法 计时主裁判:

按规定时间带领计时员入场,按顺序就坐;再次明确工作分工和方法,检查秒表,接收并审核终点成绩记录卡片;各项比赛开始前3~5分钟,向计时员宣读本单元比赛项目及顺序,将成绩记录卡交给员下面的计时员并迅速向上传递;当听到比赛即将开始的音乐铃声或其他信号时,提示计时员“回表”,并用简练语言(如“上道”“举枪”等)提示计时员注意;比赛中,若计时员秒表或计时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指示后备计时员替补;每项比赛后,迅速收回卡片(也可按名次收取),核对成绩记录,必要时核查计时员的秒表,无误后签名交径赛裁判长,同时通知计时员“回表”,并示意终点裁判员准备就绪;汁时长应计取每组第一名的成绩,破纪录时,及时检查秒表,同时请径赛裁判长和总裁判审核。 计时员:

回表:听到主裁判“回表”提示后,及时回表,并立即注意起点,辨认所计运动员特征;

开表:当听到‘上道”提示后,注视起点发令员动作,听到“举枪”提示后,立即将秒表置于腰腹部位稳定,注意力集中,做好开表淮备,当看到枪烟或闪光后立即开表;

查表:开表后先看秒表走动是否正常(若发生故降立即如实报告主裁判),并再次查看本计时道内运动员特征、号码、邻近运动员相对位置变化;

停表:当运动员离终点约25米处时,计时员眼睛的主光仍继续看运动员,余光看终点线,做好停表准备;当运动员离终点线10米时,则以眼睛主光看终点线,余光看运动员;当所计运动员的躯干任何部分触及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时停表。此时,目光继续跟踪观察本道次运动员的号码及特征是否与成绩记录卡上的号码相同;

读表:将秒表水平放置胸前,按时、分、秒的顺序仔细观看,如破纪录,应立即报告计时主裁判;

记录:将每一名计时员所计成绩按1/100秒填写在分表栏中,然后,按规则换算成1/10秒填写在成绩栏中,并将所看名次填写在成绩卡上,以供终点裁判员参考。

田径项目范文第5篇

系 级 班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接力比赛时,把运动员引导到相应的接力区,并把运动员和检录单交接力区检查裁判员的工作应由: 。

A第二次检录裁判员 B第一次检录裁判员 C 检查裁判员 D 助理发令员

2. 在塑胶跑道上举行的比赛,鞋钉在鞋掌或鞋跟外突出的部分,其长度不得超过____毫米。

A 8 B 9 C 10 D 11 3. 径赛运动员的小号码布应贴置在运动员的 。

A 髋外侧 B有摄像的髋外侧 C 大腿前外侧 D胸前 4. 鞋掌和鞋跟的构造至多可安装 枚鞋钉。

A 9 B 10 C 11 D 12 5. 对全能比赛的进程具有裁判权。他还对全能中各单项比赛的进程具有裁判权。

A 检录裁判长 B 径赛裁判长 C 田赛裁判长 D 全能裁判长

6. 如抗议涉及某项目比赛的成绩和进程。则应在正式宣告该项目成绩后的 内提出。

A 30分钟 B 40分钟 C 50分钟 D 60分钟

7. 径赛项目的比赛,是在径赛裁判长统一领导下,由_______等裁判小组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完成的。

A 发令,计时,终点,检查, B 计圈员,高跳裁判,宣传,远跳裁判,风速. C 检录,径赛,计时,终点,田赛, D 风速,发令,计时,终点,编排记录, 8. 弯道起跑时,应将起跑器安装在 。

A 跑道左侧 B 跑道右侧 C 跑道中间 D 任意位置

9. 4×400米接力跑的第

3、4棒运动员,应在指定裁判员的指挥下,按照同队传棒运动员的先后顺序( )排列各自的接棒位置。 A 跑完至200米起点 B 距终点50米 C 进入最后一个弯道D 进入最后直道 10. 运动员跑至最后一圈是,应以铃声作为信号通知( )

A 领先运动员 B 每位运动员 C 脱圈运动员 D未脱圈运动员 11. 以下哪种标志线宽度不在田径场使用的( )

A 1厘米 B 3厘米 C 5厘米 D 7厘米 12. 接力比赛时运动员在自己分道内可用何物品做标志物?( )

A 粉笔 B 鞋子 C 大会提供标志物 D胶布 13. 全能运动员在一项比赛结束后到下一项比赛开始至少应有( )分钟。

A 30分钟 B 45分钟 C 60分钟 D 90分钟

14. 200米及200米以下的各项径赛,各赛次之间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分钟。

A.35 B.40 C.45 D.50 15. 铅球落地区标志线的宽度为 。

A、5厘米 B、3厘米 C、4厘米 D、6厘米 16. 发令的最佳位置是:(

)

A、能够清楚地看到运动员、计时员的活动; B、能使自己的活动被计时员看到; C、声音能均等地传至运动员。 D、包括A、B和C 17. 检查裁判员发现违反规则时的工作步骤:( )

A、(1)看准道和号;(2)作标记;(3)摇旗;(4)填写报告表。 B、(1)摇旗;(2)作标记;(3)看准道和号;(4)填写报告表。

学号 姓名: 成绩: C、(1)作标记;(2)摇旗;(3)看准道和号;(4)填写报告表。

18. 跑道上举行的各项径赛的手计时成绩,应判读到 秒,然后进位换算成 秒。

A、1/100 ;1/10 B、1/1000 ;1/100 C、1/10 ;1/10 D 1/1000;1/10 19. 3.大型田径比赛中,男子100米预赛有32名运动员参加,通常应有几个赛次。(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 5.全能项目的100米、200米、400米、100米栏和110米栏比赛,每组最好为( ) ,但不得少于( ) 。

A.5人或5人以上;4人 B.5人或5人以上;3人 C.6人或6人以上;5人 D.6人或6人以上;4人

二、 判断题:(对的填“A”,错的填“B”,每题1分,共20分)

1. ( )田径裁判工作必须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2. ( )检录裁判组是在径赛裁判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3. ( )赛后控制中心裁判组是在检查主裁判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4. ( )对未能按时接受检录的运动员应取消比赛资格。

5. ( )参加全能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参加全部项目的比赛,如其中一个项目没得分,就不能计算总成绩。

6. ( )全能运动员的跳远及投掷项目,每名运动员只能试跳试掷3次。

7. ( )全能比赛在径赛项目中,一名运动员起跑时两次犯规,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8. ( )全能运动田赛的各项比赛均在赛前由运动员抽签决定。 9. ( )全能运动的800米和1500米跑,应分别把前六项或前九项累积分较多的运动员编排在同一组。

10. ( )在全能跳高项目的比赛中,横杆每轮提升的高度不少于10厘米。 11.( )掷铁饼项目的器械落地区标志线的角度为34.92度。

12.( )推铅球比赛时,运动员开始滑步后,可中止比赛,从前半圈走出,重新开始比赛。 13.( )第三分道外侧分道线属于第四分道。

14.( )女子100米栏比赛时,测量风速的时间为10秒。 15.( )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在某高度第一次试跳时提出免跳,其后不得在该高度上试跳。 16.( )三级跳远时,运动员第三跳后单脚落地,不应判其犯规,成绩有效。 17.( )推铅球比赛时,运动员在其手腕上缠绕皮条或布带,可以参加比赛。

18.( )在链球比赛时,某运动员试掷的链球挂在挡网上,主裁判可判其重新试掷一次。 19.( )投掷比赛开始后,运动员可在助跑道上进行徒手练习。 20.( )投掷项目的器械落地区标志线不算在落地区范围内。

三、 问答题:(共60分)

1. 请列出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比赛的项目顺序?(5分) 2. 请举出跳远比赛中判为失败的例子?举出7-9例。(10分) 3. 在接力比赛中常见犯规有哪些?试举8-10例说明。(10分) 4. 在田径运动会中,秩序册都包括哪些内容?(10分)

5. 在田赛比赛中,如何根据运动成绩来判定运动员的名次?以跳高为例。(10分) 6. 在田径竞赛编排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原则?(15分)

标准答案

一、

二、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A 11 AB 2 B 12 D 3 C 13 A

4 C 14 C

5 D 15 A

6 A 16 D

7 A 17 A

8 B 18 A

9 A 19 C

10 A 20 C 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A 11 A 2 A 12 B 3 B 13 B

4 A 14 A

5 A 15 A

6 A 16 B

7 A 17 A

8 B 18 B

9 A 19 B

10 B 20 A

三、 问答题

1. 请列出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比赛的项目顺序?(5分) 答:男子十项全能比赛项目顺序

第一天: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

第二天:110米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1500米 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项目顺序

第一天: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 第二天:跳远、标枪、800米

2. 请举出跳远比赛中判为失败的例子?举出7-9例。(10分) 答:

1) 超过比赛时限; 2) 有空翻动作;

3) 完成比赛后,向后走出落地区;

4) 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者后面起跳;

5) 在助跑或者跳跃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的地面;

6) 在落地过程中出去几落地区以外地面,且触地点比落地区内的落点更靠近起跳线; 7) 在沙台或者橡皮泥台上留下痕迹;

3. 在接力比赛中常见犯规有哪些?试举8-10例说明。(10分) 答: 常见犯规有:

1) 未能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2) 抛、接棒

3) 有意阻碍他人

4) 掉棒之后阻碍他人(队);

5) 有推动助跑或者其他方法受到帮助的行为; 6) 起跑犯规; 7) 踏上或越过左侧分道线 8) 发生串道

9) 中途离开跑道

10) 未通过抢道线直接进入里道

4. 在田径运动会中,秩序册都包括哪些内容?(10分) 答:秩序册的内容的顺序

1) 竞赛规程

2) 开闭幕式程序

3) 组委会(主席团)名单 4) 大会筹委会和组委会名单 5) 大会工作人员名单 6) 仲裁委员会名单 7) 裁判员名单

8) 各代表队运动员号码对照表

9) 各代表队运动员,工作人员统计表 10) 竞赛日程表

11) 各项竞赛分组表 12) 大会作息时间 13) 大会工作日程表 14) 大会各项须知 15) 田径运动纪录表 16) 竞赛场地平面图

5. 在田赛比赛中,如何根据运动成绩来判定运动员的名次?以跳高为例。(10分) 答:田赛高度项目的名次判定与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a.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然后以个人最好成绩排列名次。 b.按下列规定解决成绩相等:

a)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b)如成绩仍然相等,则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c)如成绩仍相等,涉及第一名时,则在造成其成绩相等失去了继续试跳权利的最低失败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名次,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为2厘米,撑杆跳高为5厘米。其应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一次,直到分出名次为止。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决定名次的每次试跳。

如成绩相等而不涉及第一名时,则运动员的比赛名次并列。

6. 在田径竞赛编排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原则?(15分) 答:需要注意:

(1)按照规则规定,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各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

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项为45分钟; 200米以上至1000米各项为90分钟; 1000米以上各项目不在同一天;

全能各单项间休息30分钟(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项比赛第一人开始)。

(2)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性质相近的项目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先100米,后200米;先5000米,后10000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

(3)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格赛后间隔一天再进行正式比赛。

(4)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5)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100米和女子100米等。短距离径赛项目赛次如果少,最好安排在一天结束。

(6)跨栏项目一般都安排在各单元的第—项,还可排在长距离竞走、跑之后进行。 (7)决赛时预计能破纪录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尽量排在下午,并留出发奖时间。

(8)同一时间不要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9)在进行竞走、长跑时,最好不安捧标枪等长投项目。

(10)撑竿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11)接力比赛项目最好安排在单元最后或下午最后一项进行,以便保证兼项运动员参赛。

(12)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较精彩的决赛项目捧在开、闭幕式或节假日里,以满足观众的热情。

(13)田赛项目应防止场地的一端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而冷落观众。

(14)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之前,可考虑安排一项长距离项目或适当减少项目,以便闭幕式宜布团体成绩与发奖。

上一篇:新闻写作论文下一篇: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