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奖范文

2023-04-24

冰心散文奖范文第1篇

一、语言活泼明朗不浮躁

冰心在《归来以后》中写道:“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喜欢描写快乐的事物,喜欢使用明朗清新的字句。”

冰心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明朗清新的句子在冰心的儿童散文中处处可见。《拾穗小札》中有一段描写:“直到前几天一觉醒来,看见檐前光辉夺目,赶忙爬起凭窗一望,原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屋上地上厚厚软软的一白无际,几只寒雀在蒙着一层雪片的枯枝上啁啾上下;几个上学的、穿着红色蓝色棉猴儿的孩子,手里握着雪球在新扫出来的一条小道上,嚷着笑着地奔走追逐。” 这些句子均被涂上了明朗的色彩,换上了清新的曲子,让读者在回味语言的同时,仿佛在享受一道“声、色、味”俱佳的烛光晚餐。

再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用明朗清新、清丽爽洁的语言,温婉细致地描写了在知春亭畔活动的孩子。首先是写了孩子们的多,多到了“座无隙地”,任何可以坐的地方都挤满了孩子;其次是写了孩子们的欢,欢到了“叽叽呱呱、说着什么、笑着什么;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鲜红的队旗,在骀荡的东风里哗哗地响着”。这是一幅动态的、有声响的活泼画面。在“多”与“欢”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说些什么,笑些什么”等纯口语词汇,这些词汇没有淡化和俗化作品语言的典雅之美,也没有华丽浮躁之感,反而更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和自然流畅之美;也使散文语言句句铿锵、音像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愉悦,让人觉得孩子就在你面前。她的创作保持了一贯的清新隽丽的艺术风格,但却没有了过去的迷茫和淡淡的惆怅,而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明朗乐观的情调。

二、儿童散文的用词精炼传神讲雕琢

如果说叶圣陶的儿童作品在用词上有一种没有雕琢、毫不造作的朴素美;那么冰心的儿童散文在用词上却有一种精于雕琢,又不堆砌的生动美。冰心十分强调作家应该有浓厚的感情表现。她在《关于散文》中写道:“文章写到有了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抄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正如她所追求的一样,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里,没有追求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描写离奇的事物,她专心捕捉和描绘的是儿童生活的细节,通过精炼准确的用词倾诉了自己的情感,并给读者以无限遐想,使读者产生共鸣,仿佛置身其中。

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首段中,写孩子的多,冰心没有用“成百上千”而改用了“成百盈千”,把“上”字改为了“盈”。为什么要说“盈”?汉语词典内,“盈”解释为“满、往外溢”,冰心在这里用“盈”,这个概写的数字就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盈”再与下面的“闹嚷嚷、飞涌”联系在一起,不正说明此时的冰心已经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了吗?不正倾诉了冰心多么喜欢这些孩子们吗?再纵观整篇文章,作者是在赞颂春天里无限的生命力,“盈”的运用也是在为后文表达“春天的欢畅、生命力旺盛”作铺垫。本篇散文的第三段,她细致地捕捉到了孩子们鼻尖上“闪”着的汗珠,我想那汗珠一定是晶莹的,是活力的闪现;感受到了“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甚至她还嗅到了“太阳的香气息”。冰心巧妙地运用了动词“闪”与“喷发”。“闪”与“喷发”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作者锤词炼句的精炼,突显了文章活泼轻快的基调,还强调出了孩子们身上散发着的太阳的气息,更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活力是藏不住的,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活力是藏不住的,而且这活力旺盛得很,强劲得向外发散着,表现着。并且,这里的“喷发”更显出冰心用词上的匠心,“喷发”也隐含了一个“嗅”,“太阳的香气息”,冰心嗅到了吗?因为她对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的喜爱而产生的想象――八九点钟的太阳,怎么不让人觉得他们在“喷发着香气息”呢?文中我们的“笑”“迎”“挤”等,一“笑”一“迎”,流露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一个“挤”字,表现出冰心奶奶那颗不老的童心,希望融入他们中间,他们是惹人喜爱的,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快乐。

在这些精炼而准确的用词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做作,也没有堆砌之感,而是充满了作者内在情感律动的再现,同时也充满了语言的音韵美,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上的美的愉悦。

这些精心的雕琢,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了冰心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词语的精炼传神,看到了冰心的匠心独具。广大读者读完后不仅交口称赞,更学到了很多。

三、儿童散文的修辞文情并茂显灵活

“腹有诗书气自华”,冰心的文章,使读者受到爱和美的教育。作为女性作家的冰心温柔细腻的性格体现在文章上则是抒情委婉轻柔,风格清新明丽,想象深远而富有诗意。她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来熔炼优美的文学语言,表现出女性的细腻、婉约、柔美隽丽,让作品充满明朗俊逸的色调。

1. 化用古代诗词进入自己的文字。冰心自己也在1963年的《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中写道:“在手边和枕边,常常放几本古典的散文或诗词,为什么说古典的呢?因为今人的一些好的词汇有不少还是从古典书里来的。”正因为冰心精通古代文学,能非常熟练地背诵大量古代诗词,甚至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于眼前的景物人事,或心中的喜怒哀乐,常常会脱口而出地引用古代诗词中的某些句子来表达她的感受,抒发她的情绪。

除了经常引用古代诗人的诗句外,冰心更多的是把古代诗句加以变化剪裁,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语汇,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色彩更加丰富。冰心的散文中经常用到的“浮云蔽日”“山雨欲来”“斜风细雨”“柳暗花明”“雨雪霏霏”等,都是把古诗句化作自己的用语。《寄小读者通讯十六》冰心写在冰雪中行走:“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天上。”这些文字很明显是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演化而来的。

又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道:“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很明显是引用了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中的诗句,并进行了巧妙而贴切地化用。这样不仅增加了文章文采,也彰显了她散文明朗的艺术色调。

2. 在散文创作中运用了多处比喻,使文字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形成了明快的节奏美。如《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开头写道:“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看见成百盈千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用“魔术匣子”来比喻颐和园,突出了颐和园内涵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用“小天使”来比喻孩子们,“天使”本来是指宗教中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和小孩。冰心说孩子们是“从大魔术匣子里飞出的小天使”,把颐和园的大门一打开,变幻出了无数让作者挚爱的惊喜――漂亮的、可爱的、充满活力的儿童!一个“飞”字,既让我们想到天使的翅膀,更让人看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这里冰心用生花妙笔,把情景再次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读者感受到儿童的多与欢快。又如“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冰心用“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突出了花开之多、之密、之美,既让人感受到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觉得海棠花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更让人感觉到春光的饱满与烂漫。

冰心的作品注意选用形容词、排比等修辞方法,常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的表达效果,更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冰心散文奖范文第2篇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一九二0年

冰心散文奖范文第3篇

陇西县德兴初中 授课年级:七年级 授课人:史政辉 授课时间:2012-5-17 课前预习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试着写一写,记准字形。

咿哑..(

)静穆.(

)颦蹙..(

)粲.然(

)嗔.视(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尽态极妍.(

)本色当行..(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浑身解数: 尽态极妍: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积累并运用文中优美词语。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印度舞蹈之美。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精彩词语。

2、品析语言,并多角度积累、运用。

3、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学法指导:

1、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精美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对舞蹈艺术优美生动的描写。选择喜欢的句子研读、赏析、积累、运用。 【学习过程】

一、经典诵读,导入新课

给乌兰诺娃 -----看芭蕾舞后作 艾青(现代著名诗人)

像云一样软, 像风一样轻, 比月亮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不是天上的仙女, 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 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并思考(3—4分钟左右),问题导学

1、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哪些段落是写观舞的?

3、跳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观赏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感受? (她们的舞蹈是一种怎样的美?)

三、合作交流、探寻美点。

1、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下面要请同学们张开眼睛,去寻找,去发现文章中美的舞蹈和美的语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美点。(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看谁找的美点多。 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的?找出来读一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交流:

我们要向冰心先生学习,在观看了一场舞蹈后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美的文章来?

3、齐读第17小节。来感受印度舞蹈之美和冰心语言之美,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作品的情感。

我们通过寻找文章的美点,大家也得出了一些舞蹈欣赏和描写的角度的方法了。请同学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

四、学以致用,口语写作训练

“五一”节刚过不久,回想起来,我们学校也举行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文艺节目,有歌唱、诗朗诵、现代舞、民族舞和健美操等,来写一写,说一说你的感受。

五、拓展阅读(机动)

来读一读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配练”61页) 感受公孙大娘的舞剑技艺。

六、结束语

冰心散文奖范文第4篇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一生朗读,同学们提意见,并学习重点字词。

2、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来朗读课文比较合适?(明确:语速适中、语气深沉而坚定)

3、全班配乐齐读,并思考:行道树是一列___________的树(填入相关的词语)。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填充,明确: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2、“忧愁”和“快乐”从词义的角度看是一组反义词,用它们来形容行道树矛盾吗?仔细品读文章,找出:行道树为什么“忧愁”,表现在哪里?行道树为什么“快乐”,表现在哪里?(合作学习)各自思考2分钟,然后小组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精读文章,明确如下:

忧愁的是:a、离开了原始森林,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b、城市的污染,损害着人们的健康,自己又无力改变;c、不被人理解。快乐的是:a、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b、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而快乐。

3、设疑引导把握主旨。(1)忧愁与快乐两相比较,哪个更大些?忧愁>快乐。那么学到这里,老师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在城市里,大树们会有那么多的不幸,那为什么他们不打道回府,回到原始森林里去吸露,去玩凉凉的云呢?

自由发言,答案不拘一格。教师小结如下:行道树离开了原始森林,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而是默默无闻,心甘情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为居民提供新鲜空气,为行人献出绿阴,为城市迎接太阳,他们是以为人们服务为乐,以奉献为乐!(2)行道树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以苦为乐”,“奉献精神”。(3)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叫什么人?——“好人”“伟大的人” “大写的人”“奉献者”。(4)行树象征了这种奉献者。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引导学生讲:古人,今人,名人,身边成功人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5)学习本文你思想受到触动了吗?启示: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

4、到此为止,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继续探究,品味语言,深入学习)

四、温故知新,作业延伸。

1、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优美有富有哲理的散文,通过倾听行道树的自述,对平时司空见惯的行道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了解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而痛苦的,行道树象征了那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现在我们再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一起在行道树下,感受千古传诵的奉献精神。

冰心散文奖范文第5篇

《十字架的园里》。冰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她的《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直存在心底,如一颗闪烁的启明星,指引着我在文字中步步前行,对于文学的喜欢,也许最初就是缘于这些美好的文字。而最让我开始关心她的,却是始于她翻译的一些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她的才情,让我倾佩,她的纯真,让我感慨。

可以这么说,真正让我走近她的,正是眼前的这本散文集。冰心无疑是幸福的,她拥有幸福的童年,拥有完美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体弱多病,生逢战时。在她这么多的文章里,最让我感动的,是纪念她母亲的文字《南归》,字字血泪,句句深情,令人潸然泪下。我一个人捧了一杯绿茶,坐在沙发上,边看边抹眼泪,而适时响起的忧伤的音乐,把我的这种情绪推向高潮,我不得不放下书本,埋首而泣。看这篇文章,我竟然几度停滞,不因为别的,就为了冰心的这片深情与痛彻心骨的悲哀,世界上最深重的悲痛,不是鱼和飞鸟的不能相聚,而是看着自己挚爱的人,渐渐走向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

突然就强烈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来。好久不曾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一切可好?现在的我,好象成了逃避的影子,总是把自己藏到尘埃的最深处,想着远离。也许这些冰凉的泪滴里,摇曳抖动的,不是冰心的文字,而是自己苍白的灵魂,在无垠的荒野,惊悸颤动,无处逃循。

说起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我这几天因故不能游泳,于是便带了这本书,在泳池边陪女儿游泳。陪是借口,因为女儿根本就不用我担心,她在水中如条美丽的小人鱼,自在快乐,不用我照看。于是,我便搬了凳子,拿了书本,静静地坐在一角,沉浸在冰心的世界里。泳池喧闹,而我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偶尔有清凉的水自池中扬起,那是女儿在调皮地向我打招呼。看着冰心在慰冰湖畔的孤寂,感受着她深入骨髓的孤独,仿佛躺在那里的不是她,是我,凄风冷雨,孤身一人,独在异乡,这种寂寞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而她却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用笔,用文字来向她可爱的小读者展现自己灵魂深处的孤寂和清冷,她有那么多的关爱和朋友。如她自己所说,她是最幸福的女人,在感情上。

而看她早期小说《关于女人》系列,好几次不由去翻作者到底是不是冰心,因为她是用一位男人的身份为文,所以开始以为是在看别人的文字,可文章中处处留下的,都是冰心生活的痕迹,于是便也有些笑自己的愚痴,更有些为她的角色改变如此成功而感叹。

打开这本散文,大略地看了一下,除了发现冰心写作爱用"呵"(如:母亲呵;月亮呵;大海呵……)字外,并没有留下多大印象.突然想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煮书"的方法,就是把书读懂,读透……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仿佛蕴涵无穷知识的书,一字一句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在书的封面上,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难怪冰心这么喜欢写散文,而且曾说过: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

当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发现冰心写作不单是爱用"呵"字这样简单.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

上一篇:雨的散文下一篇:散文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