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范文

2023-12-28

行业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行业与地方经济;服务;策略

作者简介:邱镔(1971-),男,江西宁都人,江西理工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教授;罗嗣海(1966-),男,江西兴国人,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西 赣州 341000)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或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1]其学科专业主要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相关行业。

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之间具有与生俱来的联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在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的历史使命

1.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与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行业特色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努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发展的需求,使原有的学科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另一方面,这些高校依旧保持着行业办学的鲜明特色,继续承担着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主要任务,其科研课题、技术研发的重点依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已成为行业与地方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2.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特色高校为其服务

作为知识的积累、传播、应用和创新的重要机构,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原始性技术创新、高新技术转化、孕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行业特色高校在为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解决行业与地方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搭建行业与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推进行业与地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促进行业与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重要作用。[2]

3.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特色高校也只有在服务行业与地方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所说:“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加一句,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2]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主动与行业和地方建立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良好关系,搭建与行业与地方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互动平台,在引领和带动行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4.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虽然行业院校在建设初期学科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其学科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日益积累出雄厚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而目前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企业研发体系远未形成。同时,由于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制,使得这些科研院所一方面弱化了其从事行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因其改制成企业后与行业内企业存在商业上的竞争,弱化了其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正是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行业在共性、关键、创新技术研发链条上出现的暂时缺位,为行业特色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3]

二、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的观念有待进一步强化

当前,行业特色高校依然存在“重学轻术”的思想,其更加关注的是科研创新和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许多教学科研人员对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认识还不清晰,一味埋头于教学科研与实验之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成本效益观念,没有主动走向生产第一线,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许多成果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科研项目立项时,对市场需求调研不足,导致一些科技成果市场较小,即使勉强应用于生产实践,在激烈竞争中不能抢占“制高点”,打不开市场,成不了规模。还有一部分部属高校,因不属地方政府管理,虽身处某一地区,但其服务对象只是直属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的观念还有待加强。[4]

2.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的对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行业特色高校目前服务行业和地方仍较为零星与分散。有的为行业和地方服务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层面,而未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来直接服务行业与地方发展;有的还缺乏主动融入行业与地方的积极性,往往在等地方政府、当地企业找上门来;有的只注重争取行业与地方政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还未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支持”的互动发展理念,制约了其服务能力的提升;有的只注重教学、科研等工作,不重视社会服务,导致许多科研成果被搁置,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行业特色高校与行業和地方之间缺乏足够有效的“对接”机制和平台,致使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和地方往往处于分离状态。

3.传统的“单兵作战”或临时拼凑的“课题组”式的科研模式制约了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潜力的充分发挥

行业特色高校大多仍是传统的“单兵作战”或临时拼凑的“课题组”式的科研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日益显露。一是力量过于分散,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的能力不强,无法创造出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二是科研活动“相对封闭”,不善于与企业和市场打交道,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三是各课题组相对分开,不同课题组间交叉融合较少,制约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科研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行业特色高校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学校内部、校企之间的协调需进一步加强

大规模、高难度的科技成果研究和开发,通常需要学校内部、校企之间等多个单位的协作和强有力的组织。缺乏协作和严密的组织与协调,往往会造成合作单位各自为战,阻碍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成果研究方、技术开发方和技术受让企业之间要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投入、资金投入、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等问题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合作各方对成果价值、所需投资以及存在的风险往往难以把握,研究开发活动中脑力劳动的价值和各方的贡献大小也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所有这些都影响到各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及合作的条件。[4]

三、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于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1.立足行业与区域特点,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本地区行业发展特点与产业布局是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定位的重要依据。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最终目的,行业特色高校在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开发方向时首先要考虑行业与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人文历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科方向与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既突出学校的特色,又突出区域社会、经济特色,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的力度,使其成为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催化剂与胶合剂。项目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通过与政府、企业开展广泛的项目合作,产出高水平成果,展示学科水平,锻炼学科队伍。同时可进一步明确学科目的,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实现学科链、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对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2.积极搭建合作对接平台,提升学科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根据国家构建创新体系要求,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凝炼创新平台建设目标,并围绕产业链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目标,开展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重点建设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适应市场竞争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的行业技术创新机制。在该创新机制的上游依托行业特色高校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基地”、“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与转移中心”或“行业关键技术及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提出并解决本行业共性技术、战略高技术及前瞻性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搭建好合作对接平台,提升学科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

一是创新行业特色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创新业绩作为激励要素,深化岗位聘任、团队配备、职责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明晰各创新要素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按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利关系,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激励政策措施,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关联度的提升和转化成效。

二是创新校企人才交流与共享机制,建立校企互派科技人员到对方短期工作的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作为教师岗位轮训制度,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上逐步制度化。使高校教師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学习企业科技人员的长处,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人才的交流和融合,开阔创新选题空间,提升其创新成果转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三是创新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使企业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行业特色高校设立(工程)技术研究院,或者校企联合在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不断为企业研发最新的技术成果,企业不断对研究院予以经费支持;或者行业特色高校针对企业的不同技术需求派出相应科技人员,企业向高校支付合作费用并确保合作者的合法权益。这既弥补了企业研发力量的不足,也释放了高校的创新潜能,实现互利双赢。

四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与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技术资本化使成果拥有者与项目引进企业两个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合二为一,变下游合作为全程合作、局部合作为整体合作、单纯技术合作为全面合作,形成共同利益市场主体,多主体共担风险,共同创业,实现创业家团队、风险投资公司和高校多方共赢,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5]

4.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长期以来与本行业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命运息息相关。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的“非我莫属”的优势逐渐淡化。[6]面对这种局面,行业特色高校唯有以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与相应行业以及地方紧密结合,以服务体现特色,以贡献赢得支持。在新的办学体制下,行业特色高校要把依托和服务行业与地方作为办学的重要宗旨,大力做好主动性服务,重在做好服务的超前准备,加强服务的引领性、针对性。面向行业与地方制定整体和长远规划,加强对行业与地方发展趋势和相应需求的研究和预判,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重点要展现解决行业与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问题、重大技术创新难题、人力资源长远优化的意愿和能力,体现行业特色高校在提高行业与地方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这种全面而深入的服务,为行业与地方作出持久而重要的贡献,以树立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与地方乃至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赢得行业与地方的重点支持,使行业特色高校建设拥有强大的后盾。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3):1-3.

[2]白旭东,李滨.高校服务地方的思路及对策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5-87.

[3]高福安,李巧针,王保华.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战略选择——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34-37.

[4]王亦工,宁泽逵.陕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310-311.

[5]李荣德.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动行业背景地方高校跨越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4):31-33.

[6]陈海利,邹树梁,王莉芬.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加强服务地方经济[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2):46-47.

(责任编辑:刘辉)

行业经济范文第2篇

1 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

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好的管理组织将会极大的提高对企业经济的管理, 节约各种行政支出, 并能有效地对各个经济要素进行监督, 最终提高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领导体制, 是一个十分复杂又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方面它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想联系, 要与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又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 受到社会经济体制、政治制度与企业形式的制约。企业组织管理则体现了为实现企业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而对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 有效的配备和使用企业资源, 并能够正确地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企业在健全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组织时, 也必须对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包括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并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一套严密的经营、生产、技术、财务、质量、劳资、材料、机械设备等管理标准, 对各类技术经济定额的制定、执行和管理, 对各种计量技术和计量手段的管理, 以及所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的管理等。这些基础工作是实施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 对整个企业管理工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

2 加强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

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就是要求对企业中的相关的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要素实施计划、组织、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筑行业的各种技术活动, 一是指包括技术检查与核定、技术交底、图纸与工艺会审等方面为保证正常生产活动的技术要素;二是指技术创新活动, 如技术改进和技术开发、科学研究、新技术工艺的试验研究等。技术经济管理是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加强技术管理对于稳定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障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搞好环境保护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建筑企业技术经济的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明确技术管理的任务, 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 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活动, 不断推进并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努力提高各技术的经济效益, 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二是要做好各项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 包括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责任制、做好技术情报和信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技术日志好工程技术档案、严格贯彻和执行各种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并定期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三是要做好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 如建立安全责任、检查、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施工环境的公害和污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3 加强建筑企业质量经济的管理

所谓“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 不只是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甚至是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时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而建筑质量经济管理就是要根据设计和用户要求, 在规定的工期内, 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施工, 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以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全面的质量经济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求运用多方法对全员、全过程、全企业进行经济质量管理。要实现全员的经济质量管理, 必须做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包括各级部门和人员在内的质量责任制制度, 已明确其职责与任务范围;有必要经常性的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以及主人公精神, 积极主动参与到质量经济管理中去。要做好全过程的经济质量管理, 必须坚持“为用户服务”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从市场调研、建筑设计、建筑施工, 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经济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经济管理则是要求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都必须自觉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能, 并相互监督, 使得全企业都处在质量经济管理之中。

4 加强建筑企业人力经济的管理

人是建筑施工的主体, 其经济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活动, 实施有效人力经济管理能够极大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人力经济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 除了传统的人员招聘、录用、档案管理、人员调动等, 还增加了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岗位与组织设计、行为管理, 以及终身教育等内容。

人力资源是实现建筑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力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人员的劳动消耗,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建筑企业在人力经济管理上的, 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中人员的内在潜力, 实施各尽所长、各尽所能的“能本”管理;并建立“德为前提、能力本位”的能绩优先的用人制度, 坚决实施能上能下、竞争上岗的干部人事制度, 创造条件保证有才能的人更好的发挥才干。

摘要:由于人们对建筑数量和品质的不断追求, 促使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 提高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 已成为每一个建筑企业管理者所关切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的领导体制与管理组织、技术经济管理、质量经济管理和人力经济管理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建筑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建筑行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施超杰.改制剥离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以“财管”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J].建筑施工, 2002, 12 (3) .

[2] 安建山.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1 (31) .

[3] 孙秋玲, 田杰, 尹建江.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10, 27 (1) .

行业经济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状况,利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一般分析方法,对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的总体关联程度、个体影响效度、关联聚合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经济技术评价,系统分析了石油产业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产业;行业结构;经济技术分析

文献标识码:A

行业经济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从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了国际上典型的四种循环经济模式,最后提出了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关键问题,为山西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

关键词:煤炭;循环经济;措施

Key words: coal; circular economic; measures

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其煤炭工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引致了山西工业行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同时也相应引发了许多矛盾,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和以原煤、焦炭、火电为主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不仅使山西面临着与全国其他省区类似的因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环境问题,还承担着大规模开发、加工、转换、外运等多方面的环境负担。

1 循环经济模式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经济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活动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性的和一次性的,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这种做法技术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是人们对前两种模式难以为继而反思之后,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的过程,在这个生产循环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循环经济正是我国现阶段所追求的经济模式。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后期开始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现已开始进入实际运用阶段,在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各地都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

2 山西省煤炭行业引入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山西煤炭地下采空区面积已达1 300平方公里,塌陷土地520平方公里,且以每年25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每年因采煤排放地下水资源达4.1亿立方米,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山西现有煤矿石山106座,自燃40多座,自燃产生的二氧化碳、烟尘等废气排放量达358亿立方米/年。山西每年因燃煤排放的烟尘80.05万吨,二氧化硫80.24万吨。各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太原市空气中悬浮颗粒和二氧化硫含量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8倍和3倍,称为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在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负荷中,焦化工业分别占到山西总负荷的30%和40%,山西每年洗煤水的排放量约500万立方米,煤泥年流量约为5万吨,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道,使山西24条主要河流中已有83%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能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山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山西遍地是煤,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外省输送了近百亿吨煤,占全国外调煤总量的70%以上。而遍地是煤的山西却变得千疮百孔。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不仅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也使山西的经济结构趋于单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艰难而必然地选择。由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必然是煤炭资源的大量节约、废弃物的高效回收与循环利用、伴生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的最小程度污染,从而实现煤炭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合理分配与持续利用,这与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双赢,这也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发挥循环经济还可以促进煤矿企业产业链和产品链的延伸,克服传统煤矿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缺陷,使煤矿企业不仅获得了煤炭开发价值,还得到煤炭深度开发和使用的价值,摆脱煤矿企业一直处于的基础的、粗放低效经营的状况和相对从属的、被动的社会经济地位。

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已建成煤炭循环经济项目56个,正在建设的40个项目中,近期还将有阳煤集团氧化铝、潞安集团甲醇项目一期、晋煤集团寺河矿井瓦斯电厂等20个项目建成投产。

3 山西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首先被经济发达国家所采用,经过长期的实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的法制化和社会化,运用法律规范推动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循环型社会。国际范围内发展循环的比较典型的模式有四种:

(1)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2)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个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3)德国的回收再利用体系模式。德国从环境保护入手,主要通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的双元系统来发展“循环经济”,其特色是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在世界的前列,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德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及其实践,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日本、欧盟各国等经济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依据循环经济的思想制定或修订了本国的废物管理的法律规范。

(4)日本的循环社会模式。日本从资源减量化入手,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主旨,在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社会结构开始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社会,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型。

借鉴国际社会发展循环的模式,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和完善区域性和行业性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不仅要依靠国家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而且要结合山西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山西的实际情况的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在制度层面上制定相关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煤炭产业政策,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煤炭产业发展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减轻自然环境负荷。

第三、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回收再利用体系。由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再加上煤炭生产企业长期实行粗放式管理,使得煤炭企业投入的生产材料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特别是一些机电产品和金属材料,如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铜电车线、钢芯铝绞线、凿岩机、高中压阀门、型钢、圆钢、钢材、钢丝绳等。这些物质既不构成最终产品,又比较容易完好的回收再利用,使得回收成为可能。

第四、建立矿区生态园区。实践证明,建立生态园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园区内企业的废料成为矿区内其他附属企业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园区内企业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生态产业链,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经济系统。

第五、应在煤炭行业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又称生产者扩大,是指生产者对于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即产品的使用结束之后。生产者不仅要对产品的性能负责,而且要承担产品从生产到废弃对环境影响的全部责任。这就使得生产者必须考虑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选择、产品使用过程以及废弃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首先,要制定法律,明确各方责任;其次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循环”的原则,规范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最后要完善行业标准,包括对废弃物处理的标准。

第六、应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的机制。要使企业生产中的物质能够“循环起来”,必须通过以制定政策为主的制度创新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使市场条件下循环型生产环节有利可图,这样就可以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要借助于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循环经济。

4 结束语

由于长期以来山西煤炭企业的粗放型发展,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上能源采掘和加工技术水平较低,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代价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山西发展循环经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只要山西煤炭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变挑战为机遇,一定会逐步地走上环境与经济双赢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养洁. 循环经济模式下山西发展战略[J]. 中国国情国力, 2007(9):63-64.

[2]邵建华. 循环经济模式在德国煤矿区的成功运用[J]. 华东经济管理, 2004(3):89-91.

[3]陈钢, 王汉斌, 侯红燕. 循环经济应用于煤矿环境治理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 2008(3):140-141.

[4]宋东风. 我国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考[J]. 技术经济, 2006(4):19.

行业经济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地勘行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放缓,地质勘察行业普遍面临着经营困境。文章分析了地勘单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具体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地质勘查行业;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地勘单位;国家经济 文献标识码:A

地质勘查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底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及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勘行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如今金融危机已蔓延成实体经济危机,原油、矿石等资源价格下跌,投资不足。经过2009年初的探底之后,2010年全球矿业产业复苏速度比预期增长得快,然而此次复苏依然比较脆弱。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经济运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不确定性对地勘行业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剖析国家政策走向,把握好经济发展规律,对地质勘查行业市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抓住机遇,改善市场以促进行业经济的发展。

1 中国地质勘查行业的特点

第一,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致使各行业对各种矿产资源的消耗逐日增多。因此地质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国家的工业、农业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最佳的物质保障。

第二,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咨询性、服务性的极具科学研究性的工作。地质勘查行业通过利用地质规律和工程手段,使人们逐步掌握掩藏于地下的地质体,帮助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由于地质勘查工作要认识的地质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地勘行业的工作具有探索和研究的属性。

第三,地质勘查工作具有特殊性。地质工作具有很强的超前性和探索性,工作环境条件艰苦,行业风险程度高。投入、产出及成果能否顺利转让的不确定性因素都体现了地勘行业的不确定性。

2 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我国经济放缓。矿业市场大幅降温,矿山企业以及社会资本投向勘探业的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地勘工作项目严重萎缩,许多勘探项目目前面临停滞。

第二,地质勘查行业本身面临着先天不足的缺陷。地勘单位“事企不分”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地勘单位的事业身份使得实行企业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在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矿业权市场建设不完善、风险勘查市场还未建立、缺乏勘查技术的综合运用。地质勘查单位市场化程度浅,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投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机制不灵活,事、企管理混在一起,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低水平运作、低效益徘徊。

第三,部分地勘单位规模偏小,专业从事境外矿产勘查技术服务公司为数不多,员工老化,缺乏足够的投入,技术力量存储薄弱,而我国大部分地区成矿条件复杂,对地质勘查技术要求较高,高端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其在市场中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四,国内地质勘查的投入往往通过自有资金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为主,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而世界上成熟的勘察市场有期权、上市融资等一系列融资途径。

第五,缺少与现行勘查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虽然国家在勘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然而按照规范执行的勘查检测法规权威性不高,在工作执行及监督执行的过程中法律依据不充足。

3 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深化地质勘查单位的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模式,促进地勘单位产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并与市场资本结合,壮大企业,发展企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地质勘察单位的投入产出机制,将离退休人员从体制中剥离出来归入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地勘单位负担。

第二,逐步转换经营模式,加速地勘单位产业的经济发展,以地勘局为依托,以局属各地勘单位为基础,按其已形成的产业规模以及从事的行业特点,组建成若干个大型专业化集团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将资质和经营人员统一管理起来,发挥团队集成优势,建实建强地勘单位产业。

第三,顺应市场发展潮流,规范矿业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淘汰那些缺乏实力以炒作矿业权为目的的矿业权人,使其让位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投资风险勘探,实现“谁投资,谁担风险,谁受益”。同时,促进地勘单位实现勘察行业技术与矿业权结合,逐步完善自身结构调整,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加速实现向勘察型矿业公司转变。

第四,拓宽市场领域,扩大增收渠道。地勘单位要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思想,积极争取各级别勘查项目,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拉动中央和地方的投入以及后续项目的跟进。采取新技术、新方法,结合经济建设,开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等工作领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应建立健全事企分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制和体制。通过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重点考核和监督资产收益率,人均收入,资金回收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相关指标,完善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人才资源保障制度以及监督检查制度。最终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适应当前形势和市场经济要求。

第六,在行业内部培养开发创新型人才,增加人才培养投入,不断注入新生力量,配置专业性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现场勘查技术含量,保证勘探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

第七,国家相关部门完善地质勘查管理相关法律和规范。促使地勘单位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勘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地勘质量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使地勘行业经济稳步、有序发展。

4 结语

当前矿业产业复苏的速度比预期快,但复苏仍较脆弱。地勘单位应依托国家扩大内需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面向市场,采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实现内部流程再造,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其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在这一波改革浪潮和危机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陈京春.地勘单位管理现状探析[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7,19(5).

[2] 张娜,刘渭,李芹芳.浅谈中国地勘单位企业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6).

[3] 李宏彪.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发展及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0,(12).

[4] 卢盛甲.地勘行业管理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10).

[5] 赵新丽.对新形势下地质行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36).

[6] 王知绽.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与建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3).

作者简介:史景东(197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地矿测绘院经济师,研究方向:地矿经济。

(责任编辑:周 琼)

上一篇:数字影像技术下一篇:影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