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

2023-03-06

审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从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入手,借鉴国外成熟政府绩效审计和民间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绩效审计特点,从微观的角度,探索适用于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所需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并尝试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具体程序,从而建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绩效审计 风险导向模式

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在我国政府审计机关逐层开展,但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尚未构建一套健全的审计理论体系,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审计程序。本文借鉴国外成熟政府绩效审计和民间审计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方法,结合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特点,从微观的角度,设计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指导,从而使政府审计人员树立风险理念,应对审计风险,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效率。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述评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公共管理理论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公共行政管理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人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明确政府责任,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绩效审计则强调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审计和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的过程的审计。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和绩效审计从本质上都强调绩效和责任。新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对绩效和责任高度关注的核心特征为绩效审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政治环境和管理环境,解决了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进而促进了绩效审计的快速发展。新公共管理是一些国家绩效审计陕速发展的重要审计环境,我国的绩效审计发展也离不开公共管理这个大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客观分析我国绩效审计所面临的审计环境,研究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绩效审计的发展战略。

(二)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述评20世纪30年代美国将绩效审计引入政府审计,起初是经济性和效率性的“2E”审计,后叉引入效果性,进而提出“3E”审计。考虑到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问题,美国又将政府绩效审计扩展至“5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公平性。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至今己成为国外政府审计的主导,在美国甚至达到了政府审计工作的90%以上。国外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也较为成熟,相关研究首见于1948年阿瑟啃特在美国《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的《经营审计》一文。据相关文献记载,最早有关绩效审计的论著,当属美国管理咨询师威廉·伦纳德于1962年撰写的《管理审计》(William P·Leonard,1962)。我国自恢复政府审计制度开始,明确提出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并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同时,开始着手于理论建设。最早出版的译著是1988年由张国祥等翻译的美国学者奥·赫伯特等撰写的《管理绩效审计学》。1998年中国审计学会将绩效审计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随后,如娄尔行(1987)、王光远(1996)、李风呜(2000)、刘力云(2005)等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分别于从定义、方法、实务等方面的研讨,为我国全面系统推广绩效审计理论知识做出了较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杨妍(2006)提出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到政府绩效审计当中,并提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理论框架,重新界定了政府绩效审计风险,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方向。针对我国理论界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理论界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大多是介绍国外的著作、观点和一些成功经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领域狭窄,结构和内容不完备,尚未形成一套健全的审计模式和理论框架。

(三)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绩效审计引入风险导向模式的意义 随着政府职能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公共需求水平的提高,政府绩效审计日益复杂和重要,政府也要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风险。政府可能要面临的风险是政府审计造择审计项目以及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的依据。那么,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绩效审计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失为良策。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发现被审计对象的错报行为,前移或推后重心,扩大被审计范围,这种理念正好与政府审计关注整个政府机构风险的职责相符。将风险导向审计引^政府绩效审计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揭露、阻止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国家财政资金的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问题,而且可以促使公共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公共部门管理的质量,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改进政府绩效审计变得愈加必要。

二、新公共管理体制下风险导向模式政府绩效审计的运用

(一)风险导向模式政府绩效审计的可行性(1)审计环境方面。实行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有一定的审计环境。一方面,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政府及公共部门逐渐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控制体系,这为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良好的治理环境。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政府各部门加强了对下级政府官员的监督和管理,但官员腐败,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层出不穷,大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秩序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风险导向审计不仅要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还要对管理层舞弊动机进行分析,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舞弊动机及舞弊风险,因此,在政府绩效审计当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有效地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提高审计效果。(2)审计理论建设。我国新修订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并在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推行。这预示着争论持久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终于在国内实务界开始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在独立审计的运用必将产生更多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政府绩效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供指导。(3)审计人力资源。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比如数理统计分析能力,宏观经济研究得视角等。这对政府绩效审计人员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随着改革的深人、经济的繁荣,注册会计师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公务员考试对进入审计署的审计人员门槛日益提高,不断地为国家审计输入优秀的后备人才,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供准备。(4)审计需求方面。绩效审计的风险不仅仅是一种审计机构自身的业务性质的风险,它与整个政府机构密切相连,所造成的影响更为广泛,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稳定。这个风险不容忽视,审计人

员去评估、调查政府及公共部门的风险,可以让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有充足的时间去应对风险,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增加绩效、最终体现政府审计的增值价值。随着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变,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业务愈加复杂,传统的审计方法比较难以发现政府及公共部门公共资金管理的不绩效行为。实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评估、控制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能更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二)风险导向模式政府绩效审计的运用 风险导向模式政府绩效审计的运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模型的建立。不同审计领域有不同的审计目标,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政府绩效审计不能照搬民间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必须结合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特点,有条件的吸收民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矗f此需要对风险导向审计中的某些理论和要素进行修正。首先要识别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只有识别出政府绩效审计风险之后,才能根据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来构建风险模型,并进一步制定审计程序。蔡春(2006)认为,绩效审计风险可以理解为审计主体对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有关事项进行评价以后,由于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承担责任的可能性。而现代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审计主体(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够、行为不当),审计客体(被审单位自身的特点及其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审计环境(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审计环境较之于以前有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财务舞弊案件,审计人员开始关注企业经营和管理层舞弊风险,审计风险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内部控制失效风险,于是,理论界又提出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张吉成(2006)提出国家审计风险模型=体制风险(sR)x检查风险(DR)。政府绩效审计属于国家审计的一种,风险模型可以借鉴国家审计的理论成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区分,毕竟国家审计是一个大范围的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因素略有不同。根据张吉成(2006)国家审计风险模型研究成果:政府绩效审计风险=体制风险(SR)×检查风险(DR)。体制风险是独立于审计而存在的,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审计人员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体制风险来源于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舞弊动机等等。检查风险是指存在政府及公共部门行为存在不绩效行为,但审计师未能发现这种政府及公共部门行为不绩效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审计人员可根据自己所确定的体制风险的估计水平来调整检查风险,进而控制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把政府绩效审计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上。虽然风险导向在民间审计和政府绩效审计中的涵义是不同的,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审计思想:以分析、评价审计风险为基础,把有限的审计力量集中在高风险领域,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这正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政府绩效审计的目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修订了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从而针对风险点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应用在政府绩效审计中,主要表现为对重大风险领域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通过对被审计对象风险的考察和关注范围的扩展,试图增加风险分析的同时减少盲目的实质性检查程序,从而提升绩效。对现存或潜在问题迹象的分析,有理由怀疑低效率的领域所涉及的公共利益越强,风险越大(杨妍,2006)。

(2)风险导向政府绩效审计程序。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一种,其程序和国家财务收支审计一样要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但是绩效审计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即需要非常慎重的选择审计项目并进行详细的审前调查,这个环节是绩效审计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审计机关在正式审计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审前调查,选择其有能力完成或最需要完成的项目,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质量,满足公众的需求。因此,选择审计项目阶段应从计划阶段独立出来。由此,我们将绩效审计程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选择绩效审计项目、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方案、审计报告。首先。确定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项目是绩效审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开展绩效审计不像财务审计那样,每年都必须对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单位进行审计,而是应该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选择一些最有价值的项目实施绩效审计。绩效审计范围一般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及难点问题;重大改革政策与措施的推行情况和结果等。这些领域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出错影响很大。审计面临的风险也就很大,所以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审计范围确定后,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确认合适的绩效审计项目,选择好审计切入点。第二,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而对审计工作范围及实施方式所做的预期规划。审计计划工作十分重要,计划不周不仅会导致盲目实施审计程序,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增加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因此。对于任何一项审计业务,审计师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之前,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相对于财务审计来说,绩效审计选题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庞杂,耗时也更长。因此,通过审计项目计划对绩效审计项目做出规划和管理非常必要。第三,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首先应该在实行风险评估程序的基础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然后根据评估的风险,设计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在整个审计实施阶段都要始终贯穿审计风险,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并根据了解、评估和测试的结果,随时调整审计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序中,应以分析性复核技术为中心。传统审计模式下,分析性复核技术多用于财务数据,而风险导向审计将分析性复核技术应用范围扩大到非财务数据,突破了分析对象仅为财务报表相关指标的限制,更关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比较分析。很显然,在绩效审计中,任何针对经济性和效章眭的意见和结果都是相对的,而且政府活动更具有非营利性,其产出和投入更难以配比。我们可以通过与类似活动进行比较、与其他时期进行比较,以及与被明确采纳的标准进行比较,以此得出审计结论。第四,审计报告阶段。政府绩效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事项发表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一种书面文件,是绩效审计项目成果的集中体现。审计报告阶段包括:完成审计前实施分析;对被审计单位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后续跟踪;审计质量控制。政府绩效审计报告要突出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揭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效益滑坡、效能衰退、效率低下的问题,着力从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层面上深入挖掘问题成因,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具体责任,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加强整改。与传统的财务审计相比,绩效

审计重视后续跟踪审计。因为绩效审计的目的就是要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效益,所以在绩效审计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审计部门要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此外,为了防范审计风险,更好的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就必须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只有审计质量真正的提高了,才能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3)风险导向模式下政府绩效审计风险评估程序。在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中最能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核心思想的是风险评估程序。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对风险导向审计程序的定义,风险评估程序是指审计实施阶段进行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而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当中,风险评估程序可以理解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是否存在不绩效行为的程序。第一,选择审计项目风险评估。接受审计任务之前应初步了解被审计部门运营环境,包括公众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特征,即可能对被审计部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可以通过大量审阅相关政策、制度文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第二,审计计划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计划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计划中有关防范风险措施是否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可以通过对防范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计划阶段的风险评估程序可以包括询问被审计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分析程序和观察、检查程序。第三,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是针对测试程序、结果的进一步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实质性程序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也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遵循的审计规范以及审计成果的可信程度的评价,确定是否可以依据内部审计结果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第四,审计报告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报告阶段的审计风险评估主要是评价总体审计结果是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可以通过评价审计项目结果与审计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如果风险超过可接受的水平,则需要进一步更详细地调查被审计单位审计事项绩效情况。如果风险是处于可接受的水平之内,可以认为审计的过程能够正确识别被审计单位的执行情况,并能够正确地发表审计意见。

三、结论

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改进,审计署也加大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和实践,并加强了对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培训,充实了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己初具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审计环境。实践证明,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运用是成功的,相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范围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环境还不成熟,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规范。因此,在引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到政府绩效审计当中不应操之过急,需要逐步推进,首先应用到部分具有丰富绩效审计经验的城市,等时机成熟后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适时建立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规范。

(编辑 聂慧丽)

审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作为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水平的判断尺度,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具有可计量性、可调整性和可实现性特点。选择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的关键环节,应联系具体的审计目标区分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其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在操作上,选择绩效审计标准应坚持尊重被审计单位实际、保持可接近的高标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商、开展专业论证、考虑环境变化以及兼顾各种利益统一等原则。

【关键词】 绩效审计标准; 卓越标准; 最佳实务

实施绩效审计评价,首先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需要事先制订评价的标准,然后根据各指标的实际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效益高低、优劣的判断尺度,是与审计判断直接相关的,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是绩效审计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绩效审计标准中所包含的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政府机关、公共机构、企业等相关单位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内容。例如:资源投入情况、资源利用情况、资源节约情况、产出情况、投入产出比较、基本职能履行情况、单位对社会责任的回应情况或经营状况、公众的满意情况等等。然后针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取证,计算或测算各项指标的实际水平,为了判断各指标实际水平的高低,审计人员就需要参照一个基准进行判断,而这个参照基准就是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最后审计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指标的实际水平和参照基准进行比较,得出审计意见,针对产生的差异分析。

一、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运用过程

无论是对政府基本职能的评价,对企业职能的评价,还是对政府负责的公共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对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绩效评价,或是对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进行评价,对企业资源利用情况评价,都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其中,使用的评价标准包括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基本标准是对多个被评估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这种标准是每个被评估对象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对一定的绩效来说,基本标准可以有限度地描述出来。卓越标准是指对被评估对象提出要求和期望,目前没有达到但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卓越标准并非每一个被评估对象都可以达到,而且卓越标准不像基本标淮那样可以有限度地描述出来,有的卓越标准甚至是无边界的。卓越标准可以促使被评估对象朝着更高、更优秀的目标而努力。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必须与被审计单位就评价指标达成共识。绩效审计指标、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绩效审计评价的运用逻辑见图1。

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特征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可以来源于多种渠道:既可以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可以来自于部门(或单位)制定的计划、预算和定额;既可以是其历史业绩水平、行业水平或国际水平,还可以是相关的理论依据或科学计算数据。由于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建设性审计而不是防护性审计,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查作为基本内容,不同于合法性审计和真实性审计,要围绕这些方面得出准确的审计意见和结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应具有与传统财务审计评价标准不同的以下特征。

(一)可计量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要求能够对每一指标水平有一个明确的计量数值,无论该水平处于哪个层次。有了明确的数值标准,才可以为审计判断提供正确的结论依据。

(二)可调整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适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另外,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项目都有其不同的职能和目标,因此应按照不同的水平设计其审计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应适应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特征,不像传统财务审计的标准那样比较固定。值得注意的是,要求所有活动、系统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水平都完全达到标准是不现实的。另外一点就是要认识到,令人满意的绩效水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考虑到被审计单位具体环境之后,一个富有理性的人所期望的绩效水平①。

(三)可实现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当是被审计单位应当负责、可以实现的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换言之,在被审计单位现有条件下通过努力应该或可以达到的水准。如果该标准水平远远超出被审计单位的能力,则不能依此评价被审计单位绩效实现程度。而财务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则不是以被审计单位的能力、意愿为转移的。

三、选择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指出,在开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时争取被审计单位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恰当与否决定了效益审计工作的成败,选择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的关键环节,其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是绩效审计的关键工作,绩效审计的审计评价标准决定绩效审计意见和结论是否正确、适当和有说服力。对财务收支审计来说,审计评价的标准具有法定性,是由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强制性的法定标准来规定,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具有法定性,选择审计评价标准具有刚性。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绩效审计的标准很多并不是在法律、法规中事先确定,需要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与被审计单位不断协商加以选择、制定。

绩效审计的目标是评价受托者绩效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形成依据是特定审计对象的受托责任应该达到的绩效目标,受托人所承担的责任可依据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加以规范,②通过法规规范的受托绩效责任具有法定性的特征,属于强制性标准,其形成的依据比较明确,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就执行什么样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但通过合约或惯例来加以规范和约束的受托责任,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难以将受托责任履行中的所有情形涵盖其中,很多情况下对受托责任的界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或者按照惯例,依据社会通行的习惯性规定约定俗成地履行受托责任,该标准就不具有强制性。

但无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标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评价受托绩效责任的履行情况,评价标准的选定必须依托特定受托绩效责任的特定目标。因此,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必须要从被审单位(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对被审单位(对象)的实地调查。要根据被审单位(对象)的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了解和确定被审单位(对象)应建立哪些考核评价标准,已经建立和使用了哪些评价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择和确定审计所需要的“合适的”评价标准。同时,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必须要联系具体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

理论上讲,所有受托责任的内容必须加以计量,受托责任的目标也应该是可计量的。但对于公共受托责任而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自身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用经济的手段精确加以计量,公共委托人对受托人的预期期望水平也会出现一个难以衡量的无止境的理想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四、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

(一)尊重被审计单位实际

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从被审单位的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对被审单位的实地调查。要根据被审单位的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了解和确定被审单位应建立哪些考核评价标准,已经建立和使用了哪些评价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择和确定审计所需要的“合适的”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应该明确不同的公共机构,政府机关的职能不同,有些机构是监督机构,而有些机构是服务机构,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机构绩效水平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即使一些相同机构由于它们的公共管理活动和范围不同,产生的效益特征也各不相同。例如在财政支出方面,社会治安、治理环境污染、农民减负等支出应当侧重考虑社会效益,而重大投资项目等则应侧重考虑经济效益。这样,各公共机构及相同机构不同活动的评价指标就不能统一化。同时,审计人员必须要联系具体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评价标准还应能为社会各方所理解和接受。根据《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合适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需要具备可靠性、有用性(相关性)、客观性、可比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等一系列要求和特点。

(二)保持可接近的高标准水平

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能仅仅依赖某一类标准,这对于评价被审计单位实际绩效状况是不全面的,也容易出现偏颇。因此审计人员应充分把握好从不同类型的审计评价标准进行选择和比较,善于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地开展工作,站在宏观经济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一个具有先进水平的绩效标准,这个先进水平总体上而言比被审计单位的绩效实际水平略高(不排除个别标准水平可以低于实际水平),这样在评价过程中便容易得出标准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异分析和发现原因,促进被审计单位在今后工作中由于有更高的目标而更加努力,做到“跳起来摘桃子”。

(三)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商

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讨论与沟通,被审计单位衡量或评价自身工作成果的绩效标准是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主要来源。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在绩效审计中都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标准,英国主张在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地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成果。《世界审计组织效益审计指南》认为审计师一般应该在主要绩效审计工作开始时将审计评价标准告知被审计单位,以便发现、讨论并及早解决他们和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发生意见分歧的审计评价标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指出,在开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时争取被审计单位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四)开展专业论证

由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既要满足审计人员发表意见的需要,又要结合被审计单位实践,还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是一个“三难”的问题,往往在选择过程中会导致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存在较大争议,即便是依据一个公认的标准,这种分歧仍不可避免。为了能够在“三难”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和制定标准需要审计人员认真细致地开展专业论证,甚至要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特别是在调整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过程中,可能存在没有可以借鉴的基准,开展专业论证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五)考虑环境变化

有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往往会由于时间的变化、地点的变化或对象的变化导致审计目标的变化,从而不适用于某一审计事项之中,所以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当考虑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有关的公共管理方针、计划、控制制度和决策过程,着眼于未来活动的改进和规范,使其处于不断修订完善的动态过程中,这更需要审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合理选择确定,否则容易形成不恰当或不准确的审计结论,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声誉。例如:某些项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公共机构的产出和最后的效果之间存在时间的滞后性,这些项目的效益需要较长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甚至建成初期可能有较大亏损,如果此时审计人员套用常见的绩效评价标准可能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形成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六)兼顾五个统一

在绩效审计方面审计人员首当其冲就会想到无论是评价绩效还是选择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需要兼顾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大局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只有兼顾这五个统一,才能够正确发现和评价公共机构的大局观、社会责任观,才能正确评价当前利益、个人利益、短期利益对社会持续、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 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效益审计程序与方法研究[R].研究报告,2004.

[3] 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R].研究报告,2004.

[4] 叶忠明.论政府绩效审计应用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5).[5] 政府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研究课题组.公共资源审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J].中国审计,2006(23).

[6] 陈宋生.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审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探讨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职业判断问题,目的在于从制度上尽量制止会计职业判断的滥用行为,从行为上帮助会计人员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减少判断偏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会计环境

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的调整空间,它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原则为基础,允许财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做账,以求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给了会计人员做账时很大的自由度,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会计的过程就是会计判断的过程。由于在面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方面的问题时,往往需要依靠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再加上这些会计问题具有专业性强,对其合理与否的判断所需信息多,不仅会使一般的投资者难以判断,甚至有时就是会计专业人士仅从外界也难以评判。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中未能公允地反映交易事项,会计人员会借会计职业判断之名混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之间的区别,具体表现是:

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利用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滥用会计选择权,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创造性利用并购会计等。会计人员使用一些理论上完善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标准,如风险与所有权实质转移的抽象判断、不确定的公允价值概念,与其企业使用激进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有关。这种激进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有时是非常隐蔽的,利用业务创新及组织创新,使大量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确认为收入,并转移或推迟确认费用,创造性利用并购会计,如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创新及组织设计。业务、组织越复杂,会计创新的可能性越大,这种会计创新俗称“创造性会计”。他会创造条件符合确认条件或规避费用确认的条件,当然也包括创造条件规避并表等。这些创造性会计表面上符合会计规则规定的条件,但实质上不符合收入、费用确认政策。

在会计职业判断中滥用会计估计。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在实施资产减值会计时,主要问题是减值计提过度及不足。减值计提不足导致来年补提,这种情况导致会计利润无法真实公允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由于计提减值准备其实属于会计估计范畴,如何判断公司在利用会计计提操纵利润,还是一个难题。

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公司利用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以前年度少计的费用、多计的收入或利润,将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或过去发生的一些无法再继续掩饰的造假行为以会计差错的形式公诸于众,企图掩盖以前年度业绩虚假的真实状况。

二、保证会计职业判断公允性的措施

(一)完善各方面的约束治理机制

会计职业判断的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公司治理结构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首先,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以确保公司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其次,完善会计监管系统,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言,应从各企业的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最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安排真实、公允,能实现所有者的强力约束,是会计公允判断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机构投资者和中介市场

除了市场自身存在信息不对称外,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的瓶颈也会大大降低信息的透明度。散户居多、投机性强以及专业知识缺乏均属于此,这些都可能成为管理层滥用职业判断的诱因。因此,提高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可以让中小投资者联合起来形成机构投资者,借助机构投资者的群体力量提升获取内部信息的能力。同时,借助信息中介的能力分析公开信息,搜集私有信息,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业绩,以引导投资者追随绩优公司。大力培育和发展经理人才市场。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由大量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经理执掌公司时,职业技能和声誉机制都将促使其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三)健全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

会计准则终究不能替代会计职业判断,为了使制定的会计准则能更好地发挥预期效用,有必要成立一个会计标准释疑委员会,其职责是建议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运用会计准则,否则管理人员往往会置身于判断中而无所适从。每当特殊情况出现,由委员会收集难以判断的事项和反映经济交易实质的证据,通过集体判断来解释会计准则中相应的规范部分并提供指南。委员会的工作不仅可以反映会计准则的价值,而且可以促进其不断完善。

(四)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首先,会计人员必须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理论可指导新程序的开拓,增强判断能力。其次,在熟练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最后,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不断出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相关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会计职业判断的利器。

审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以2008年和2009年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份分析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测度,研究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财务高管的素质是计量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标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不考虑悖德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会增加进行善意盈余管理的程度。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主成份分析 盈余管理 行为主体

一、引言

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而管理当局为谋取个人或局部利益采取的盈余管理行为,则侵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后,以原则为导向,留给企业较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允许企业管理当局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账务处理。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与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作出恰当的会计估计,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也给了企业管理当局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在制度安排与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利润操纵,反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背景,本文以会计行为主体为视角,分析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检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会计职业判断的核心影响因素。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杨家亲、许燕(2003)较早对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盈余管理只是利用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并常以职业判断为借口进行掩饰,以至于很多人将某些盈余管理行为误以为是会计职业判断。黄珍文(2007),王振涛(2008),刘国城、杨丽丽(2009)指出了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陆宇建、张继袖(2010)发现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因素要比人的主观道德因素重要。综上,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会计职业判断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已得到认可。然而,从实证角度研究比较缺乏。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因素可分为主体、客体以及环境因素。已有文献多从环境和客体进行分析,较少涉及其行为主体研究。鉴于高管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责任者,会计人员基本信息缺失,本文以上市公司高管素质代表行为主体,提出假设:

H1:高管素质是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研究的核心因素

盈余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管理当局,他们为了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在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允许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越高,说明行为主体越了解会计准则的要求,越容易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和选择。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对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公司的业绩与自身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一般认为,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时,高管粉饰业绩的动机越充分,陆正飞、魏涛(2006)和陈祥有(2010)分别针对上市公司的配股和IPO行为中盈余管理与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为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观提供了证据。为进一步检验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假设如下:

H3:对管理当局来说,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业绩之间的交叉项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了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鉴于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70家,其中2008年34家;剔除了当年度首次公开上市的公司,共140个样本。排除了当年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以及传播文化行业、制造业下的木材家具子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量都小于10,不适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分行业回归),得到盈余管理程度研究的总样本量为2752,其中2008年1331个,2009年1421个。此外,由于上市公司对是否披露高管人员的信息(如职称、学历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只有部分公司对此进行了披露,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剔除后,所得样本共计362个(2008年166个,2009年196个)。本文的财务高管人员素质指的是上市公司中已披露的财务最高负责人的素质,其选取的顺序为: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财务部经理或财务部长。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指标的基本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指标的基本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对基本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主要采用了Excel和SPSS17.0统计软件。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定量计量,指标见(表1)。同时,将计算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数CAPC作为解释变量,并引入三个控制变量,见(表2)。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下线性回归模型来考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DA=β1* CAPC+ β2*LNSIZE+β3*LEV+β4 * AvgROE+β5*(CAPC*AvgROE)+ε…(Ⅰ)其中,DA是通过采用分行业估计的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算得出的。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主成份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次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份,即m=6,这6个主成份可以反映原来指标反映信息的77.813%。从(表4)中看到,第三个主成份F3主要反映了财务高管的教育背景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证明假设H1成立。用主成份载荷矩阵(表4)中的数据除以主成份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六个主成份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

F1=0.227ZX1+0.246ZX2-0.04ZX3+0.375ZX4+0.365ZX5+0.18ZX6+

0.096ZX7+0.269ZX8+0.182ZX9+0.495ZX10+0.498ZX11-0.065ZX12;

F2=-0.07ZX1-0.071ZX2+0.116ZX3+0.548ZX4+0.537ZX5+0.015Z

X6+0.029ZX7+0.2ZX8-0.057ZX9-0.405ZX10-0.405ZX11+0.124ZX12;

F3=0.433ZX1+0.27ZX2+0.271ZX3-0.069ZX4+0.104ZX5+0.406ZX6

-0.494ZX7-0.303ZX8+0.356ZX9-0.119ZX10-0.1ZX11+0.001ZX12 ;

F4=0.242ZX1+0.251ZX2+0.443ZX3+0.019ZX4-0.26ZX5-0.648ZX6

+0.177ZX7+0.179ZX8+0.317ZX9-0.13ZX10-0.117ZX11-0.009ZX12;

F5=0.348ZX1+0.295ZX2-0.56ZX3-0.067ZX4-0.01ZX5+0.108ZX6+

0.535ZX7-0.145ZX8+0.157ZX9-0.168ZX10-0.176ZX11+0.268ZX12;

F6=0.079ZX10.191ZX2+0.174ZX3-0.035ZX4-0.052ZX5-0.05ZX6-

0.172ZX7+0.061ZX8-0.428ZX9+0.105ZX100.111ZX11+0.825ZX12。

在此基础上, 以每个主成份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份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份综合得分模型:F=

0.2439F1+0.2103F2+0.1581F3+0.1455F4+0.1323F5+0.1099F6 将公式上述结合计算可得以下模型:F=0.199020ZX1+ 0.184286ZX2 + 0.067002ZX3+ 0.185890ZX4+ 0.173549ZX5-0.013797ZX8 + 0.029053

ZX8 + 0.073370ZX8 + 0.108554ZX9 - 0.012837ZX10 -0.007609ZX11+0.135162ZX12

(二)回归分析将主成份分析模型得出的综合得分代入模型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解释变量CAPC的回归系数为正的0.028,与预期一致,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说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指数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H2的成立。而交叉项CAPC*AvgROE的回归系数为0.008,虽与前文分析结果一致,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假设H3不成立。将(表5)中相关变量的系数代入回归模型Ⅰ,则可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表达为:DA=-0.024CAPC+

0.004LNSIZE-0.051LEV+0.052AvgROE+0.008(CAPC*AvgROE)+ε。

四、结论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一个评价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模型,对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会计职业判断的综合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造成盈余造假,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词,适度且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行为主体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说明其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更透彻,由此采用的盈余管理措施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鉴于数据难以查找,本文并未将道德因素引入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计量模型,因此,在不考虑悖德的情况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增加进行善意盈余管理的程度。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对于财务高管人员以及会计人员信息的披露制度很不完善,建议有关部门引导上市公司披露财务相关人员的素质因素,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研究进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家亲、许燕:《会计职业判断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第10期。

[2]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3]陈祥有:《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编辑虹 云)

审计职业判断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未取得全面成功,部分资产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致使用于公允价值核算的数据难以获得,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空间变大。鉴于此,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中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文献标识码:A

1 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这些基础数据由于收集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现行的会计准则所体现的制订理念由原来的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不再规定具体的处理方法,而只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更符合实际情况,以便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和有用性。但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复合性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是一种多特征的交叉重合,具有非确定性和变动性两大特征。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也可以是假定的,其中现行市價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而更多情况下其确定需要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和计算,隐含着对未来的假设和预测,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3 公允价值的计量过程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引入了“三个级次”:若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存在活跃市场,其市价即为公允价值;若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负债的报价,则应以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若无类似资产,则未来投资(比如现金流量和盈利)通过折现转化为现值的方法。其中第三个级次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涉及对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及对折现率的选择,因其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的不确定性,其合理估计和正确选择有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2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分析

2.1 增强职业判断意识,转变思想观念

多年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技能培训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会计工作中依然沿用规则导向型的会计准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懈怠了运用职业判断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的能力。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没有进行职业判断的意识。而公允价值计量对许多业务的会计处理,只做了原则性要求,这就赋予了企业和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给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空间,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越大,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会计人员仅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要认识到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更新思维方式,转变思想观念是当前会计人员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

2.2 加强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日益接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处于持续不断的变革之中,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会计从业人员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日益增大。因此,只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不定期地组织专业培训,使其逐渐适应会计变革的要求。此外,现值估算技术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从业人员应该着重学习和研究与现值估算技术相关的问题。

2.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监管

公司治理结构是健全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也是公允价值可靠与否的前提条件。从企业外部来看,首先要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有益补充的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强化政府外部监督,通过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修改相关法律中的上市、配股、退市规则,完善信息披露的监管体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企业内部来看,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制度,在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有效约束和监督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促进公允价值的合理、有效运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大突破,同时也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公允性,会计职业判断应该从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及不断总结积累职业判断经验等方面来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准及适应复杂会计环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军.培养和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J].中国农业会计,2006,(9).

[2]岳曲.浅析公允价值会计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审计月刊,2009,(1).

上一篇:工程项目审计论文下一篇:it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