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措施

2023-03-31

第一篇: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措施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 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敦促相关项目控股单位补办核准手续。

3.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多支付招标代理费1670.9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招标代理取费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招标代理费用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4.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合同金额为3.58亿元的7项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不规范,未进行公开招标;部分项目存在评标过程不够规范、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直接委托给子公司、部分附属项目被违规转包或分包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制定了《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直接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关联交易直接委托项目等实施严格监管。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在整体上市过程中,资金安排不当,导致部分贷款资金投向低收益理财产品,增加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1.21亿元,并存在直接指定中介机构、中介费用支付依据不足、重复聘请财务顾问公司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采取建立“资金日报管理系统”等措施,并修订完善了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

2.2004年至2009年,所属三峡财务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17亿元,截至2009年底贷款余额为6.48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财务公司已收回贷款15550万元,并计划严格按期或提前收回其余贷款。

3.三峡集团领导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领导人职务消费情况,正在制定集团公司领导人职务消费范围及标准,实行预算管理。

4.至2009年底,三峡集团及其所属24个单位在22家银行的94个分支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31个,资金存放比较分散。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组织对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已撤销银行账户69个,其余账户正在清理之中。

5.三峡集团管理层次较多,2009年管理层级达到5级。3级以下子公司24家,占33.33%,不利于实施有效控制。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已清理3级以下企业12户。

6.三峡集团在对外股权投资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非主业投资扩张较快、部分对外股权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控体系。

此外,审计还发现三峡集团及所属单位以前存在的问题:2007年,所属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建设的成都三峡大厦项目,在未向国资委报告、未及时办理用地性质变更手续的情况下,增加投资3.58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酒店。2008年,三峡集团多支付宜昌青云公司土建项目工程款431.55万元;所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按成本价向职工出售北京地区的4套商品房;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对资产评估结果审核不严,导致虚增评估净资产425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向国资委报告,并补办有关手续;已收回多支付的工程款,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并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7年至2009年,所属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造成多计资产3.62亿元、多计利润1.1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上述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和报表。

2. 2000年至2010年,所属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库区征地及移民补偿费中,列支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概算之外的费用2.7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责成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经济决策事项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开工建设福建大唐宁德发电厂等11个项目,涉及金额304.3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项目目前已全部报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唐集团同时设有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不合理,资金归集率比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值低13.75个百分点,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将资金结算中心并入了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统一结算与调度。

2.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82个重点项目的946份合同中,有345份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涉及合同总金额103.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修订了《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并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

(四)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004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以上,2009年达到了87.79%,部分火电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持续减弱,面临经营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制定了《债务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对资不抵债企业重点监控,采取了扭亏增盈、债务重组、注入资本金、盘活资产及关停并转等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此外,审计还发现大唐集团以前存在的问题:2007年,大唐集团所属企业违反与德国鲁奇公司的合同约定,自行采购设备金额6462.79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1.55万元;在克旗电厂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情况下,违规向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订购设备并支付预付款2.18亿元;2008年,未完成资产评估即收购青海真兴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涉及金额6.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与上述设备生产厂家终止项目合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求今后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管理办法》。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合并报表核算不准确,多计资产1.54亿元、多计负债0.6亿元,以及未将实际控制的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因收支确认不完整、坏账计提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少计利润1.1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两个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将有关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所属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出借账户、利用个人账户存储单位资金以及拆借资金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的通知》等制度,对不规范账户进行了清理,并制定了收回对外拆借资金计划。

4. 中建总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52亿元,所属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将在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并组织有关单位核查,补缴个人所得税,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

5. 2010年,所属唐山市建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累计亏损情况下向股东预分配利润19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督促有关单位召开股东大会,协商退回预分配的利润。

(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建总公司管理层级较多,且设立多家离岸公司,对合资合作企业、部分海外工程项目等管控力度不够,经营过程中存在直接经营房地产的利润占比较大等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采取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压缩管理层级,对没有实际业务的16家离岸公司进行了清理和关闭;逐步加强对合资合作企业和海外投资项目的管控力度,并调整公司经营结构、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等措施,防范经营风险。

2. 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擅自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责任2308.26万元。对此,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已起诉反担保单位并胜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650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违规转包、分包、出借资质、垫资施工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核查,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项目的授权审批程序,杜绝违规转包、分包,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免职处理。

4. 所属2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未按规定向国资委备案。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向国资委汇报有关备案事宜。

5. 所属中建三局东方装饰公司等2家单位在会计资料管理中存在档案保管时间短、部分发票与真实业务不符、部分资料遗失和毁损等不规范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单位清理了现有档案,修订了财会档案管理制度,还对不规范发票进行了清理。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建总公司以前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中建总公司以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17.07亿元对深圳中海投增资,完成验资后又将资金抽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筹措资金,拟于2011年上半年补足注册资本金。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5年至2008年,中铝公司本部及所属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因多计投资收益等原因,造成多计利润3853.0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修订《中铝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并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账目。

2.2006年至2010年,中铝公司本部及所属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挪用银行贷款30.40亿元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并长期滞留国债专项资金416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制定了还款计划,逐步归还银行贷款,目前归还4.5亿元;已将上述滞留的国债资金下拨到项目执行单位,明确了拨款流程,并及时检查其他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3. 2006年至2009年,中铝公司工资总额制度执行不到位、职务消费和期货保值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未通过工资总额列支职工保健费6232.01万元、少申报职务消费574.27万元和部分所属企业未经审批从事期货交易业务。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将保健费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修改完善了《中铝公司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期货管理方面的制度,并要求所属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监督检查。

(二)中铝公司自建和收购的10个电解铝、氧化铝等项目,未经国家核准或未通过国家环保验收,截至2008年底项目累计投资92.81亿元。

此外,中铝公司并购重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1个项目,因多种因素影响,截至2009年底尚未实现预期盈利目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就项目建设情况作了汇报,目前正在补办项目核准手续;未通过环保验收的项目,已报请国家环保部受理并拟于近期进行验收;制定了进一步规范投资和收购活动的有关制度,加强投资和收购活动的程序管理、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工作。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所属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等5家企业的240名人员违规持有与本人所在单位有依托、关联业务的企业股权2393.9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截至2010年12月,已清退部分人员的股权1400.20万元,其余股份清退工作将于近期完成。

2.所属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无偿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向职工持股企业、合作经营方等关联方让利,涉及金额1.2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办理矿权评估、变更和土地转让等相关手续;及时确认了合作经营方的承包利润,并已采取法律手段解决承包经营结果的清算问题。

3.所属贵州铝厂等11家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未经招标违规采购、发包和分包以及与无建设工程设计执业资格的自然人签订设计合同等问题,涉及金额27.9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制定下发《中国铝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着手建设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并抽调专人组成巡视组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建设和设计合同等方面的管理。

4.所属贵州铝厂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转让土地和未经批准使用农用土地等问题,涉及金额1403.0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责成相关所属企业进行整改。目前,除部分土地需待当地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再报批外,其他用地均已补办相关手续。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铝公司所属单位以前存在的问题: 2005年,所属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应缴未缴契税603.29万元;2005年11月,所属河湾发电有限公司违规出借资金2亿元;2006年8月,所属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借款挂账方式抽走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已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近期补缴税款;河湾发电有限公司已与借款单位沟通协调,逐步收回出借资金;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全额归还了抽走的资本金,并作了相关账务处理。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中国海油对关联交易事项抵销不充分,造成合并会计报表多计利润5.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

2. 2009年,中国海油本部及所属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等6家企业存在未及时将长期挂账的往来款结转收入、多计提减值准备、在成本费用中直接列支工资性支出等问题,造成少计利润1.91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本部及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

3.2009年,所属中海炼化将用于项目建设的化学三剂等原材料所含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造成少缴增值税1.5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补缴了1.07亿元税款,少缴的增值税款已计提并将在税务部门2010年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

4.至2009年底,所属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气电)将2007年与其他单位合资成立公司的前期投资5800万元挂往来款,未及时结转投资。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会计账目。

5.2009年,所属企业在未取得完整结算依据的情况下,支付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南海FPSO项目费用3.8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补充了结算依据。

(二)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海气电等3家企业投资72.24亿元建设的7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即开工,有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未获得国家海洋局核准即开工。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目前,5个项目已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得国家海洋局核准。

2.至2009年底,中国海油及所属中海炼化、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投资的生物柴油产业化等5个项目未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期目标。截至2010年6月,项目累计投资9.4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通过调整、完善后期计划和加快技术攻关等措施积极推动相关项目实施。目前,有2个项目已达到预期目标,1个项目已按程序清理关闭,2个项目经营情况好转。

(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4年至2009年,所属海油工程、中海炼化惠州分公司等存在部分物资采购事项未实行公开招标、通过中间环节采购人为增加采购成本以及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开工等问题,共涉及金额240.21亿元,且未及时收取赔偿款和违约金0.35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组织人员对所属二级单位物资采购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并修订了《项目考核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目前,已追回0.17亿元赔偿款和违约金,其余款项正在追缴中。

2.2009年,中国海油及所属中海炼化惠州分公司等3家企业有2.19亿元的工程项目未获批准即开工建设,部分工程项目还存在未公开招投标、拆分合同规避审批的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对未批复的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了批复,同时要求下属企业认真查找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的薄弱环节,组织人员对经营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治。

(四)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4年至2009年,中国海油未将所属12家企业员工工资6.49亿元纳入总公司工资总额管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将12家企业员工工资纳入总公司工资总额管理。

2.2008年至2009年,所属企业未严格遵守国家销售政策,向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销售8.86亿元的产品。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采取措施,相关所属企业自2011年1月起停止向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供应产品,并将严格审查客户资质。

3.至2009年底,中海炼化收购的加油站中有161座的相关经营证照不全。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高度重视,对符合消防安全许可和环保验收标准的加油站,正在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消防安全和环保标准的加油站,已进行停业整顿;对土地证或房产证不全的加油站,正在组织人员查明原因,抓紧办理。

4.2009年至2010年6月,中国海油收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拨款3775万元,课题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截至审计时,累计拨出53.03万元,仅占收到资金的1.40%。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于2010年7月按进度已将经费拨付课题承担单位,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重大专项经费执行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进行自查,并将针对重大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开展内部审计。

(五)信息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海油本部及部分所属企业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用户闲置、核心采购管理流程使用率不高、主数据质量存在缺陷、部分关键应用控制未到位、与其他管理系统集成共享程度低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采取措施,对用户登录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出台了《SAP系统刚性控制功能操作规范》等制度,要求所有业务必须在线处理,通过完善数据接口方案等方式保障系统数据的同步更新和共享。

此外,审计还发现所属企业以前存在的问题:所属企业2003年以前征用的830.78亩土地长期闲置;2003年至2008年,未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547.99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对闲置土地进行开发,正在补办土地征用的各项手续。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9年,中化集团本部及部分所属企业因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不完整、抵销不充分,导致少计资产12.33亿元,少计负债14.14亿元,多计净利润1992.04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本部及所属相关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向国资委申请调整合并报表范围。

2. 2003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存在少计资产处置、信托收入,多计补贴收入、管理费用等问题,致使中化集团多计收入1148.43万元,多计成本4396.8万元,其中多计2009年利润2725.1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会计账目。

3. 2007年至2009年,所属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国际)下属山西中化寰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寰达公司)以虚列成本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147.95万元,用于发放奖金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寰达公司已收回141.45万元并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其余6.5万元因相关人员离职无法追回。

4. 2009年,中化集团未按规定将收到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拨款2788万元用于增加国家资本金。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增加了国家资本金。

(二)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所属中化国际等3家企业在投资风险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了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5个项目,截至2009年底投资累计亏损美元1700万元、人民币5.5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修订了《投资管理规程》,加强了投资项目前期论证和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对与企业发展战略不一致的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其中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加强了技术攻关和降本减耗,2010已实现减亏。

2. 所属中化塑料有限公司收购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股权等3项重大经济决策,存在未按国家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收购金额超概算及未进行资产评估等问题,涉及美元1.41亿元、人民币445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已向发展改革委补办了审批手续;中化塑料有限公司制定了《投资问责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

3. 至2009年底,中化集团投资开发的6个海外油气田项目中,有2个项目虽盈利但未达到可行性研究的预期目标,累计净现金流比预测少1.33亿美元;3个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加强了对海外油气田的投资管控,修订了《风险勘探程序和工作流程》等内部控制制度,采取了对新项目投资的监督和考评等措施。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化集团国内某新型专利产品出口前未进行专利检索,在美国引发诉讼造成损失1.07亿元;所属中化国际在钢材贸易中未能严格审查客户资质并及时控制货权被诈骗,在物资采购时既未认真检验也未对不合格货物及时行使拒付权利,共造成损失2561.0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及所属中化国际制定或修订了《客户、供应商主数据管理规程》、《中化国际贸易项下商品品质风险管理规程》、《中化集团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中化国际积极配合司法调查,已从法院收回执行款348.10万元,并将继续努力挽回损失。

2. 所属中化国际信息公司未经评估处置原值26.23亿元的304项不良资产;所属企业8.22亿元的国际客运中心项目未公开招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信息公司修订了《资产处置流程》等相关制度,规定资产处置必须经过评估方可进行;相关所属企业委托了有专业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对招标过程实施监督,并将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定期对项目的招投标情况进行复查审核。

3. 所属企业在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进行项目投资过程中,因配套的煤炭资源无法落实导致募集资金12.1亿元未用于项目建设;因未能认真履行出资人经营管理和监督职责,导致所收购的2.18亿元固定资产闲置。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正与当地政府和国资委沟通协调,落实解决项目配套所需的煤炭资源,认真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并已于2010年底转让了闲置资产,未造成资产减值。

4. 所属企业2007年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未达到设计要求,污水排放不达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按照环保要求对设备进行了改造,目前其污水排放已达标。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化集团所属企业以前存在的问题:中化国际未对发票真伪予以核实,致使有1133.86万元的假发票报账;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正公司)在被中化集团收购之前将2661.76万元转至账外用于发放奖金。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采取措施加强了发票审核,天正公司已于2010年6月将账外资金本息结余383.41万元全部入账。

第二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年度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 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敦促相关项目控股单位补办核准手续。

3.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多支付招标代理费1670.9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招标代理取费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招标代理费用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4.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合同金额为3.58亿元的7项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不规范,未进行公开招标;部分项目存在评标过程不够规范、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直接委托给子公司、部分附属项目被违规转包或分包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制定了《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直接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关联交易直接委托项目等实施严格监管。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在整体上市过程中,资金安排不当,导致部分贷款资金投向低收益理财产品,增加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1.21亿元,并存在直接指定中介机构、中介费用支付依据不足、重复聘请财务顾问公司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采取建立“资金日报管理系统”等措施,并修订完善了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

2.2004年至2009年,所属三峡财务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17亿元,截至2009年底贷款余额为6.48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财务公司已收回贷款15550万元,并计划严格按期或提前收回其余贷款。

3.三峡集团领导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领导人年度职务消费情况,正在制定集团公司领导人职务消费范围及标准,实行年度预算管理。

4.至2009年底,三峡集团及其所属24个单位在22家银行的94个分支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31个,资金存放比较分散。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组织对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已撤销银行账户69个,其余账户正在清理之中。

5.三峡集团管理层次较多,2009年管理层级达到5级。3级以下子公司24家,占33.33%,不利于实施有效控制。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已清理3级以下企业12户。

6.三峡集团在对外股权投资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非主业投资扩张较快、部分对外股权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控体系。

此外,审计还发现三峡集团及所属单位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2007年,所属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建设的成都三峡大厦项目,在未向国资委报告、未及时办理用地性质变更手续的情况下,增加投资3.58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酒店。2008年,三峡集团多支付宜昌青云公司土建项目工程款431.55万元;所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按成本价向职工出售北京地区的4套商品房;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对资产评估结果审核不严,导致虚增评估净资产425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向国资委报告,并补办有关手续;已收回多支付的工程款,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并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7年至2009年,所属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未按规定及时结转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造成多计资产3.62亿元、多计利润1.1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上述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和报表。

2. 2000年至2010年,所属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库区征地及移民补偿费中,列支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概算之外的费用2.7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责成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调整预算,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经济决策事项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开工建设福建大唐宁德发电厂等11个项目,涉及金额304.3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11个项目目前已全部报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唐集团同时设有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不合理,资金归集率比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值低13.75个百分点,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将资金结算中心并入了财务公司,实行资金的统一结算与调度。

2.2008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82个重点项目的946份合同中,有345份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涉及合同总金额103.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修订了《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并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

(四)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004年至2009年,大唐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均在70%以上,2009年达到了87.79%,部分火电企业现金支付能力持续减弱,面临经营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制定了《债务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积极改善财务状况,对资不抵债企业重点监控,采取了扭亏增盈、债务重组、注入资本金、盘活资产及关停并转等多种措施,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此外,审计还发现大唐集团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2007年,大唐集团所属企业违反与德国鲁奇公司的合同约定,自行采购设备金额6462.79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71.55万元;在克旗电厂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的情况下,违规向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订购设备并支付预付款2.18亿元;2008年,未完成资产评估即收购青海真兴电力有限公司股权,涉及金额6.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大唐集团已与上述设备生产厂家终止项目合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要求今后严格执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管理办法》。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合并报表核算不准确,多计资产1.54亿元、多计负债0.6亿元,以及未将实际控制的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因收支确认不完整、坏账计提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少计利润1.1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两个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将有关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所属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出借账户、利用个人账户存储单位资金以及拆借资金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企业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的通知》等制度,对不规范账户进行了清理,并制定了收回对外拆借资金计划。

4. 中建总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52亿元,所属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将在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并组织有关单位核查,补缴个人所得税,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所得税。

5. 2010年,所属唐山市建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累计亏损情况下向股东预分配利润19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督促有关单位召开股东大会,协商退回预分配的利润。

(二)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建总公司管理层级较多,且设立多家离岸公司,对合资合作企业、部分海外工程项目等管控力度不够,经营过程中存在直接经营房地产的利润占比较大等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采取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压缩管理层级,对没有实际业务的16家离岸公司进行了清理和关闭;逐步加强对合资合作企业和海外投资项目的管控力度,并调整公司经营结构、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等措施,防范经营风险。

2. 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擅自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责任2308.26万元。对此,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已起诉反担保单位并胜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所属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650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违规转包、分包、出借资质、垫资施工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核查,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项目的授权审批程序,杜绝违规转包、分包,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免职处理。

4. 所属2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未按规定向国资委备案。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向国资委汇报有关备案事宜。

5. 所属中建三局东方装饰公司等2家单位在会计资料管理中存在档案保管时间短、部分发票与真实业务不符、部分资料遗失和毁损等不规范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组织有关单位清理了现有档案,修订了财会档案管理制度,还对不规范发票进行了清理。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建总公司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中建总公司以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17.07亿元对深圳中海投增资,完成验资后又将资金抽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建总公司已筹措资金,拟于2011年上半年补足注册资本金。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5年至2008年,中铝公司本部及所属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因多计投资收益等原因,造成多计利润3853.0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修订《中铝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并组织相关企业调整了账目。

2.2006年至2010年,中铝公司本部及所属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挪用银行贷款30.40亿元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并长期滞留国债专项资金416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制定了还款计划,逐步归还银行贷款,目前归还4.5亿元;已将上述滞留的国债资金下拨到项目执行单位,明确了拨款流程,并及时检查其他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3. 2006年至2009年,中铝公司工资总额制度执行不到位、职务消费和期货保值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未通过工资总额列支职工保健费6232.01万元、少申报职务消费574.27万元和部分所属企业未经审批从事期货交易业务。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将保健费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修改完善了《中铝公司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期货管理方面的制度,并要求所属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监督检查。

(二)中铝公司自建和收购的10个电解铝、氧化铝等项目,未经国家核准或未通过国家环保验收,截至2008年底项目累计投资92.81亿元。

此外,中铝公司并购重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1个项目,因多种因素影响,截至2009年底尚未实现预期盈利目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就项目建设情况作了汇报,目前正在补办项目核准手续;未通过环保验收的项目,已报请国家环保部受理并拟于近期进行验收;制定了进一步规范投资和收购活动的有关制度,加强投资和收购活动的程序管理、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工作。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所属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等5家企业的240名人员违规持有与本人所在单位有依托、关联业务的企业股权2393.9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截至2010年12月,已清退部分人员的股权1400.20万元,其余股份清退工作将于近期完成。

2.所属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通过无偿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向职工持股企业、合作经营方等关联方让利,涉及金额1.2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组织相关企业办理矿权评估、变更和土地转让等相关手续;及时确认了合作经营方的承包利润,并已采取法律手段解决承包经营结果的清算问题。

3.所属贵州铝厂等11家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未经招标违规采购、发包和分包以及与无建设工程设计执业资格的自然人签订设计合同等问题,涉及金额27.9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制定下发《中国铝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着手建设电子商务采购平台,并抽调专人组成巡视组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建设和设计合同等方面的管理。

4.所属贵州铝厂等2家企业存在违规转让土地和未经批准使用农用土地等问题,涉及金额1403.0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公司已责成相关所属企业进行整改。目前,除部分土地需待当地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再报批外,其他用地均已补办相关手续。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铝公司所属单位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 2005年,所属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应缴未缴契税603.29万元;2005年11月,所属河湾发电有限公司违规出借资金2亿元;2006年8月,所属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借款挂账方式抽走中铝国际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已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近期补缴税款;河湾发电有限公司已与借款单位沟通协调,逐步收回出借资金;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全额归还了抽走的资本金,并作了相关账务处理。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中国海油对关联交易事项抵销不充分,造成合并会计报表多计利润5.27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

2. 2009年,中国海油本部及所属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炼化)等6家企业存在未及时将长期挂账的往来款结转收入、多计提减值准备、在成本费用中直接列支工资性支出等问题,造成少计利润1.91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本部及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

3.2009年,所属中海炼化将用于项目建设的化学三剂等原材料所含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造成少缴增值税1.54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补缴了1.07亿元税款,少缴的增值税款已计提并将在税务部门2010年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

4.至2009年底,所属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气电)将2007年与其他单位合资成立公司的前期投资5800万元挂往来款,未及时结转投资。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会计账目。

5.2009年,所属企业在未取得完整结算依据的情况下,支付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南海FPSO项目费用3.82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补充了结算依据。

(二)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所属中海气电等3家企业投资72.24亿元建设的7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未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即开工,有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未获得国家海洋局核准即开工。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目前,5个项目已获得发展改革委核准,2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已获得国家海洋局核准。

2.至2009年底,中国海油及所属中海炼化、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投资的生物柴油产业化等5个项目未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期目标。截至2010年6月,项目累计投资9.43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通过调整、完善后期计划和加快技术攻关等措施积极推动相关项目实施。目前,有2个项目已达到预期目标,1个项目已按程序清理关闭,2个项目经营情况好转。

(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4年至2009年,所属海油工程、中海炼化惠州分公司等存在部分物资采购事项未实行公开招标、通过中间环节采购人为增加采购成本以及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开工等问题,共涉及金额240.21亿元,且未及时收取赔偿款和违约金0.35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组织人员对所属二级单位物资采购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并修订了《项目考核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分包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目前,已追回0.17亿元赔偿款和违约金,其余款项正在追缴中。

2.2009年,中国海油及所属中海炼化惠州分公司等3家企业有2.19亿元的工程项目未获批准即开工建设,部分工程项目还存在未公开招投标、拆分合同规避审批的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对未批复的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了批复,同时要求下属企业认真查找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的薄弱环节,组织人员对经营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治。

(四)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4年至2009年,中国海油未将所属12家企业员工工资6.49亿元纳入总公司工资总额管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将12家企业员工工资纳入总公司工资总额管理。

2.2008年至2009年,所属企业未严格遵守国家销售政策,向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销售8.86亿元的产品。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采取措施,相关所属企业自2011年1月起停止向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企业供应产品,并将严格审查客户资质。

3.至2009年底,中海炼化收购的加油站中有161座的相关经营证照不全。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高度重视,对符合消防安全许可和环保验收标准的加油站,正在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消防安全和环保标准的加油站,已进行停业整顿;对土地证或房产证不全的加油站,正在组织人员查明原因,抓紧办理。

4.2009年至2010年6月,中国海油收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拨款3775万元,课题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截至审计时,累计拨出53.03万元,仅占收到资金的1.40%。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已于2010年7月按进度已将经费拨付课题承担单位,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重大专项经费执行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进行自查,并将针对重大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开展内部审计。

(五)信息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海油本部及部分所属企业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用户闲置、核心采购管理流程使用率不高、主数据质量存在缺陷、部分关键应用控制未到位、与其他管理系统集成共享程度低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国海油积极采取措施,对用户登录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出台了《SAP系统刚性控制功能操作规范》等制度,要求所有业务必须在线处理,通过完善数据接口方案等方式保障系统数据的同步更新和共享。

此外,审计还发现所属企业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所属企业2003年以前征用的830.78亩土地长期闲置;2003年至2008年,未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547.99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对闲置土地进行开发,正在补办土地征用的各项手续。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2009年,中化集团本部及部分所属企业因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不完整、抵销不充分,导致少计资产12.33亿元,少计负债14.14亿元,多计净利润1992.04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本部及所属相关企业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并向国资委申请调整合并报表范围。

2. 2003年至2009年,所属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存在少计资产处置、信托收入,多计补贴收入、管理费用等问题,致使中化集团多计收入1148.43万元,多计成本4396.8万元,其中多计2009年利润2725.1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已调整了会计账目。

3. 2007年至2009年,所属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国际)下属山西中化寰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寰达公司)以虚列成本费用等方式套取资金147.95万元,用于发放奖金等。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寰达公司已收回141.45万元并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其余6.5万元因相关人员离职无法追回。

4. 2009年,中化集团未按规定将收到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拨款2788万元用于增加国家资本金。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已调整了相关会计账目,增加了国家资本金。

(二)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所属中化国际等3家企业在投资风险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了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5个项目,截至2009年底投资累计亏损美元1700万元、人民币5.59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修订了《投资管理规程》,加强了投资项目前期论证和投资项目管理流程,对与企业发展战略不一致的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其中太仓兴国实业有限公司加强了技术攻关和降本减耗,2010年度已实现减亏。

2. 所属中化塑料有限公司收购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股权等3项重大经济决策,存在未按国家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收购金额超概算及未进行资产评估等问题,涉及美元1.41亿元、人民币4450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已向发展改革委补办了审批手续;中化塑料有限公司制定了《投资问责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

3. 至2009年底,中化集团投资开发的6个海外油气田项目中,有2个项目虽盈利但未达到可行性研究的预期目标,累计净现金流比预测少1.33亿美元;3个项目累计亏损1526.62万美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加强了对海外油气田的投资管控,修订了《风险勘探程序和工作流程》等内部控制制度,采取了对新项目投资的监督和考评等措施。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化集团国内某新型专利产品出口前未进行专利检索,在美国引发诉讼造成损失1.07亿元;所属中化国际在钢材贸易中未能严格审查客户资质并及时控制货权被诈骗,在物资采购时既未认真检验也未对不合格货物及时行使拒付权利,共造成损失2561.0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集团及所属中化国际制定或修订了《客户、供应商主数据管理规程》、《中化国际贸易项下商品品质风险管理规程》、《中化集团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中化国际积极配合司法调查,已从法院收回执行款348.10万元,并将继续努力挽回损失。

2. 所属中化国际信息公司未经评估处置原值26.23亿元的304项不良资产;所属企业8.22亿元的国际客运中心项目未公开招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信息公司修订了《资产处置流程》等相关制度,规定资产处置必须经过评估方可进行;相关所属企业委托了有专业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对招标过程实施监督,并将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定期对项目的招投标情况进行复查审核。

3. 所属企业在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进行项目投资过程中,因配套的煤炭资源无法落实导致募集资金12.1亿元未用于项目建设;因未能认真履行出资人经营管理和监督职责,导致所收购的2.18亿元固定资产闲置。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正与当地政府和国资委沟通协调,落实解决项目配套所需的煤炭资源,认真规范募集资金的使用,并已于2010年底转让了闲置资产,未造成资产减值。

4. 所属企业2007年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未达到设计要求,污水排放不达标。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所属企业按照环保要求对设备进行了改造,目前其污水排放已达标。

此外,审计还发现中化集团所属企业以前年度存在的问题:中化国际未对发票真伪予以核实,致使有1133.86万元的假发票报账;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正公司)在被中化集团收购之前将2661.76万元转至账外用于发放奖金。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中化国际采取措施加强了发票审核,天正公司已于2010年6月将账外资金本息结余383.41万元全部入账。

第三篇:审计发现问题未整改原因分析及整改建议

2006年上半年度,江苏省农行驻**审计办共完成经营指标真实性审计、行长责任审计等项目27个,审计支行级单位22个,累计审计金额1675891万元,发现信贷、财务等方面的违规问题1563个,违规金额121284万元,目前已整改问题1299个,整改金额104756万元,未整改问题264个,金额16528万元。笔者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

情况,部分问题未整改到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整改难度较大。如:信贷业务中部分借新还旧手续不合规的问题是属以前年度操作不规范,现在为降低风险或完善信贷手续,虽然整体风险在降低,但于现行制度仍有不符之处;财务方面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长期挂帐,一时无法清理。

2、业务操作中,由于经办人员业务知识欠缺、风险意识差,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且个别被审计单位满足于表面上的整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3、同业竞争激烈,各行为拓展优质客户,降低标准或放宽准入条件,如办理承兑业务未收取手续费等问题。

4、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在监管方式、监管手段、整改规范等方面仍然滞后,未真正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应区别对待,审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整改。

1、对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手续,降低风险,尽量减少损失。

2、对于因操作失误等主观因素等导致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尤其是信贷、财务知识及新产品、新业务操作规程的培训;要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履行岗位职责的主动性;要严格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加大奖惩力度,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性,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3、对于因同业竞争采取让利行为而形成的问题,上级行应研究采取适当措施,在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基层自主权,以提高农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加强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力度。建议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实施细则》要求,规范开展监管工作,尽量做到事前介入、事后关注;要进一步明确监管人员工作职责,加大监管员考核力度,强化对监管发现问题的后续监管和整改落实工作,避免屡查屡犯现象的发生。

江苏省农行**审计办

二○○六年七月十一日

第四篇: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补提已出售固定资产在以前少计提的折旧4588.86万元,导致多计2009年成本4588.86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2. 2009年,三峡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少抵销内部往来24988.42万元,导致多计资产、负债各24988.4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调整相关会计报表。

3.2009年,三峡集团购建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作为周转使用的175套住房,在编制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时未单独确认固定资产。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上述职工周转房资产进行了会计处理,单独按净值确认资产并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4.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按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导致2009年少计长期股权投资718.79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该公司已调整相关会计账目。

5.2007年,三峡集团为职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垫款22540.33万元,因部分房屋未售出,截至2009年底尚有7001.33万元垫款未收回。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清理,尽快收回垫支款项。

6.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为职工支付住宅物业管理费用86.28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收回为职工支付的住宅物业管理费用。

(二)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2006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在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10.68亿元建设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两项目当前处于停滞状态,面临损失风险。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采取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工程造价等措施降低投资风险,并计划对其中一个电站项目以整体移交方式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2.2008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参股投资建设的陕西蒲城二甲醚项目和云南先锋煤化工项目,均未经发展改革委核准。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敦促相关项目控股单位补办核准手续。

3.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多支付招标代理费1670.92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招标代理取费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招标代理费用统一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4.2007年至2009年,三峡集团合同金额为3.58亿元的7项机电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不规范,未进行公开招标;部分项目存在评标过程不够规范、通过内部关联交易直接委托给子公司、部分附属项目被违规转包或分包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招投标管理,制定了《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直接委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关联交易直接委托项目等实施严格监管。

(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2009年,三峡集团在整体上市过程中,资金安排不当,导致部分贷款资金投向低收益理财产品,增加了集团整体财务费用1.21亿元,并存在直接指定中介机构、中介费用支付依据不足、重复聘请财务顾问公司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采取建立“资金日报管理系统”等措施,并修订完善了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

2.2004年至2009年,所属三峡财务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1.17亿元,截至2009年底贷款余额为6.48亿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财务公司已收回贷款15550万元,并计划严格按期或提前收回其余贷款。

3.三峡集团领导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已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领导人职务消费情况,正在制定集团公司领导人职务消费范围及标准,实行预算管理。

4.至2009年底,三峡集团及其所属24个单位在22家银行的94个分支机构开设银行账户231个,资金存放比较分散。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组织对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已撤销银行账户69个,其余账户正在清理之中。

5.三峡集团管理层次较多,2009年管理层级达到5级。3级以下子公司24家,占33.33%,不利于实施有效控制。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已清理3级以下企业12户。

6.三峡集团在对外股权投资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非主业投资扩张较快、部分对外股权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建立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控体系。

此外,审计还发现三峡集团及所属单位以前存在的问题:2007年,所属金沙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建设的成都三峡大厦项目,在未向国资委报告、未及时办理用地性质变更手续的情况下,增加投资3.58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酒店。2008年,三峡集团多支付宜昌青云公司土建项目工程款431.55万元;所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批准按成本价向职工出售北京地区的4套商品房;所属长江三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对资产评估结果审核不

严,导致虚增评估净资产425万元。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三峡集团正在向国资委报告,并补办有关手续;已收回多支付的工程款,履行相应报批手续,并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审核,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第五篇:30家部委单位审计发现问题基本完成整改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30家部委单位审计发现问题基本完成整改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李章军)记者从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7月至9月,30家部委单位在中央教育实践办和审计署督促下,对审计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开展专项整改。目前,98%的问题已完成整改。

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审计署对38个中央部门本级和其所属单位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其中30家部委单位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楼堂馆所建设、“小金库”等6个方面,共计148个问题,涉及金额40294.35万元。

中央领导同志随即要求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纳入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整改。中央教育实践办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审计署提供的有关材料,对涉及的30家部委单位专项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及时提醒督办。30家部委单位迅速行动,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对照审计报告逐项列出整改清单,采取严格财务纪律、加强车辆管理、规范会议活动、完善制度机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措施落实整改要求。

据介绍,截至9月10日,14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占98%;整改涉及金额39208.15万元,占97.3%。审计署认为,这次专项整改情况是近年来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下一步,中央教育实践办将会同审计署继续加强督导,推动尚未完成整改的单位把审计整改要求落实到位。

目前,已全部完成问题整改的27家部委单位情况如下:

人民日报社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等方面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外交部超标准列支会议费问题已完成整改。

发展改革委涉及因公出国(境)、会议费、公务接待等方面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教育部转嫁摊派、套取会议费等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科技部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等方面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工业和信息化部超标准列支因公出国(境)费和会议费等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公安部占用其他单位车辆、公务接待费超支等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民政部扩大因公出国(境)费开支范围、有关收入未纳入账内核算等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财政部超标准列支因公出国(境)费问题已完成整改。

国土资源部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9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住房城乡建设部涉及因公出国(境)、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1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交通运输部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8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水利部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农业部涉及公务用车、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商务部超标准列支因公出国(境)费问题已完成整改。

文化部涉及公务接待、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人民银行涉及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等方面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税务总局公务用车超编超标问题已完成整改。

质检总局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小金库”等方面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等方面6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林业局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楼堂馆所建设、“小金库”等方面9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科院涉及因公出国(境)、会议费、未如实上报办公用房面积等方面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银监会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等方面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证监会自行调剂其他支出用于公务接待问题已完成整改。

社保基金会公务车辆运行费超支问题已完成整改。

海洋局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1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民航局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还有个别问题正在整改的3家部委情况如下:

卫生计生委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另有自行调剂其他支出用于因公出国(境)问题正在整改。

国资委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等方面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另有接受企业赞助因公出国(境)费问题正在整改。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涉及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小金库”等方面1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另有有关收入未纳入账内核算问题正在整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扩词下一篇:市监局办公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