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判断范文

2023-09-13

审计专业判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审计教学; 审计职业判断; 教学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7. 065

1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过程的核心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5)指出: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职业判断是一项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12)中也指出,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和保持职业怀疑。从审计实务的层面上看,审计判断在审计实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会计报表审计的各个阶段,都充满了审计判断,审计实质上是一个连续的判断过程(张继勋,2002)。但是,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审计人员在具备相当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通过审计实践来丰富和改善。为此,在审计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审计判断的训练。但是,面对初学审计的学生,审计教学中对于学生审计职业判断的教育和训练偏少,学生的职业判断意识和能力均不强。

2 审计教学中关注审计职业判断较少的原因

审计教学中对审计职业判断关注较少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审计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严重。一方面,初学审计者要面对许多审计的专有名词和理论,所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从应付各种考试(比如学校的期末考试、专升本考试,甚至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角度出发,片面强调要重点掌握各种专有名词和理论,以至于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审计不过是“背书”。这种机械的知识记忆,隔断了审计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根本谈不上审计职业判断的意识。另一方面,审计教学中专业的实践安排很少,实训工作更是严重不足,学生也没有机会接受审计职业判断的教育。

二是审计教学理念狭窄。首先,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没有考虑审计学自身的专业性,片面地以会计论审计,审计学只是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而像管理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则安排得较少甚至被忽视了;再者,忽略了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及人际关系的教学,即使是独立设置的审计专业,其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单一。而审计职业判断本身离不了审计人员自身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积累,落后的教学理念显然不能满足进行审计职业判断的知识积累。

三是审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在教学上,由于缺乏审计专业师资队伍,审计学基本上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讲授,而这些教师既没有经过系统的审计专业培训,也没有相关的审计工作实践,在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实践上缺乏经验。因此,课堂教学就理论讲理论,就练习讲练习,理论与案例之间联系性不强,根本谈不上审计职业判断,只是“对错”判断和变通的简答题。

3 审计教学中应如何关注审计职业判断

一是应合理安排审计专业的相关知识。针对审计专业,应考虑与之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要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为主。职业基础知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的前提是其职业知识范围的广泛。比如,审计人员一定要具备如下职业基础知识:一是会计和相关知识,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以及证券和资产评估等相关知识;二是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一名审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所必需的储备,比如公司法、经济法、税法等;三是企业管理知识,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审计,必须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经济学、组织学、国际贸易等;四是信息技术知识,无论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审计技术不断进步的角度考虑,一名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如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等。审计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以上学科的知识内容,才有可能运用多学科知识有意识地进行职业判断的训练。专业知识应突出审计的特点,对审计理论、方法、程序、内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并注意体现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的审计能力为主。比如,审计职业判断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实现的,因此要在教学中,对审计职业判断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巩固。

二是重视审计职业判断的教育。首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让学生认识到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的普遍性,在会计报表审计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审计职业判断,审计实质上是一个连续的判断过程(张继勋,2002)。所以,审计理论的学习也应该是建立在增强审计职业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再次,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导致审计风险的主要根源在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比如,审计报告在其意见段中会使用这样一个术语“我们认为”,这就表明:审计结论是以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为基础的。既然审计意见是审计职业判断的结果,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也就是說有可能出现判断的结果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存在。所以,从一开始学习审计,就应该意识到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审计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审计职业判断,让学生在认识领域里重视审计职业判断的锻炼,为以后从事审计工作打好基础。

三是利用案例训练学生审计职业判断的意识和能力。审计案例是审计教学中经常用到,并且必须要用到的。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实践,无论理论知识如何灌输,也无益于学生判断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容易犯错误。审计案例是通过审计实践或其他渠道收集的真实案例,既与理论紧密结合,又充分考虑其社会性,能为理论知识提供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可以更易于掌握理论,并逐渐明白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案例分析中,形成一定的审计判断,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可以说,对学生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依赖案例教学进行。

四是重视审计实训。首先,学校应创造条件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审计实践,在课时安排、硬件条件上给予支持;其次,鼓励和努力争取校外实训。比如与校外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审计工作进行实习,学生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体会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五是组建高素质的审计专业师资队伍。首先,审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应当有较为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审计专业教师应当在知识上保持先进性。比如,通过积极研究现代审计理论、定期参加职业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把握并及时更新审计专业知识,能够向学生传达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审计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审计实践活动,整理和收集审计实践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重视审计判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其次,审计专业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帮助学生主动思考的推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审计判断意识和能力。

审计专业判断范文第2篇

【摘要】 作为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水平的判断尺度,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具有可计量性、可调整性和可实现性特点。选择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的关键环节,应联系具体的审计目标区分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其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在操作上,选择绩效审计标准应坚持尊重被审计单位实际、保持可接近的高标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商、开展专业论证、考虑环境变化以及兼顾各种利益统一等原则。

【关键词】 绩效审计标准; 卓越标准; 最佳实务

实施绩效审计评价,首先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些指标需要事先制订评价的标准,然后根据各指标的实际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效益高低、优劣的判断尺度,是与审计判断直接相关的,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是绩效审计项目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绩效审计标准中所包含的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政府机关、公共机构、企业等相关单位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内容。例如:资源投入情况、资源利用情况、资源节约情况、产出情况、投入产出比较、基本职能履行情况、单位对社会责任的回应情况或经营状况、公众的满意情况等等。然后针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取证,计算或测算各项指标的实际水平,为了判断各指标实际水平的高低,审计人员就需要参照一个基准进行判断,而这个参照基准就是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最后审计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指标的实际水平和参照基准进行比较,得出审计意见,针对产生的差异分析。

一、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运用过程

无论是对政府基本职能的评价,对企业职能的评价,还是对政府负责的公共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对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绩效评价,或是对政府管理的公共资源进行评价,对企业资源利用情况评价,都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其中,使用的评价标准包括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基本标准是对多个被评估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这种标准是每个被评估对象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对一定的绩效来说,基本标准可以有限度地描述出来。卓越标准是指对被评估对象提出要求和期望,目前没有达到但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卓越标准并非每一个被评估对象都可以达到,而且卓越标准不像基本标淮那样可以有限度地描述出来,有的卓越标准甚至是无边界的。卓越标准可以促使被评估对象朝着更高、更优秀的目标而努力。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必须与被审计单位就评价指标达成共识。绩效审计指标、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绩效审计评价的运用逻辑见图1。

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特征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可以来源于多种渠道:既可以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也可以来自于部门(或单位)制定的计划、预算和定额;既可以是其历史业绩水平、行业水平或国际水平,还可以是相关的理论依据或科学计算数据。由于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建设性审计而不是防护性审计,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查作为基本内容,不同于合法性审计和真实性审计,要围绕这些方面得出准确的审计意见和结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应具有与传统财务审计评价标准不同的以下特征。

(一)可计量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要求能够对每一指标水平有一个明确的计量数值,无论该水平处于哪个层次。有了明确的数值标准,才可以为审计判断提供正确的结论依据。

(二)可调整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适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另外,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项目都有其不同的职能和目标,因此应按照不同的水平设计其审计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应适应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特征,不像传统财务审计的标准那样比较固定。值得注意的是,要求所有活动、系统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水平都完全达到标准是不现实的。另外一点就是要认识到,令人满意的绩效水平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考虑到被审计单位具体环境之后,一个富有理性的人所期望的绩效水平①。

(三)可实现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当是被审计单位应当负责、可以实现的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换言之,在被审计单位现有条件下通过努力应该或可以达到的水准。如果该标准水平远远超出被审计单位的能力,则不能依此评价被审计单位绩效实现程度。而财务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则不是以被审计单位的能力、意愿为转移的。

三、选择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路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指出,在开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时争取被审计单位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恰当与否决定了效益审计工作的成败,选择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的关键环节,其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是绩效审计的关键工作,绩效审计的审计评价标准决定绩效审计意见和结论是否正确、适当和有说服力。对财务收支审计来说,审计评价的标准具有法定性,是由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强制性的法定标准来规定,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具有法定性,选择审计评价标准具有刚性。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绩效审计的标准很多并不是在法律、法规中事先确定,需要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与被审计单位不断协商加以选择、制定。

绩效审计的目标是评价受托者绩效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形成依据是特定审计对象的受托责任应该达到的绩效目标,受托人所承担的责任可依据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加以规范,②通过法规规范的受托绩效责任具有法定性的特征,属于强制性标准,其形成的依据比较明确,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就执行什么样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但通过合约或惯例来加以规范和约束的受托责任,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难以将受托责任履行中的所有情形涵盖其中,很多情况下对受托责任的界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或者按照惯例,依据社会通行的习惯性规定约定俗成地履行受托责任,该标准就不具有强制性。

但无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标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评价受托绩效责任的履行情况,评价标准的选定必须依托特定受托绩效责任的特定目标。因此,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必须要从被审单位(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对被审单位(对象)的实地调查。要根据被审单位(对象)的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了解和确定被审单位(对象)应建立哪些考核评价标准,已经建立和使用了哪些评价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择和确定审计所需要的“合适的”评价标准。同时,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必须要联系具体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

理论上讲,所有受托责任的内容必须加以计量,受托责任的目标也应该是可计量的。但对于公共受托责任而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自身在很多情况下难以用经济的手段精确加以计量,公共委托人对受托人的预期期望水平也会出现一个难以衡量的无止境的理想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四、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

(一)尊重被审计单位实际

选择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必须从被审单位的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对被审单位的实地调查。要根据被审单位的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了解和确定被审单位应建立哪些考核评价标准,已经建立和使用了哪些评价标准,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择和确定审计所需要的“合适的”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应该明确不同的公共机构,政府机关的职能不同,有些机构是监督机构,而有些机构是服务机构,它们的功能和目标都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机构绩效水平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即使一些相同机构由于它们的公共管理活动和范围不同,产生的效益特征也各不相同。例如在财政支出方面,社会治安、治理环境污染、农民减负等支出应当侧重考虑社会效益,而重大投资项目等则应侧重考虑经济效益。这样,各公共机构及相同机构不同活动的评价指标就不能统一化。同时,审计人员必须要联系具体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评价标准还应能为社会各方所理解和接受。根据《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合适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需要具备可靠性、有用性(相关性)、客观性、可比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等一系列要求和特点。

(二)保持可接近的高标准水平

选择和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能仅仅依赖某一类标准,这对于评价被审计单位实际绩效状况是不全面的,也容易出现偏颇。因此审计人员应充分把握好从不同类型的审计评价标准进行选择和比较,善于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地开展工作,站在宏观经济层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一个具有先进水平的绩效标准,这个先进水平总体上而言比被审计单位的绩效实际水平略高(不排除个别标准水平可以低于实际水平),这样在评价过程中便容易得出标准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异分析和发现原因,促进被审计单位在今后工作中由于有更高的目标而更加努力,做到“跳起来摘桃子”。

(三)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商

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讨论与沟通,被审计单位衡量或评价自身工作成果的绩效标准是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主要来源。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在绩效审计中都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标准,英国主张在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地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成果。《世界审计组织效益审计指南》认为审计师一般应该在主要绩效审计工作开始时将审计评价标准告知被审计单位,以便发现、讨论并及早解决他们和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发生意见分歧的审计评价标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指出,在开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时争取被审计单位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四)开展专业论证

由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既要满足审计人员发表意见的需要,又要结合被审计单位实践,还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是一个“三难”的问题,往往在选择过程中会导致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存在较大争议,即便是依据一个公认的标准,这种分歧仍不可避免。为了能够在“三难”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和制定标准需要审计人员认真细致地开展专业论证,甚至要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特别是在调整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过程中,可能存在没有可以借鉴的基准,开展专业论证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五)考虑环境变化

有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往往会由于时间的变化、地点的变化或对象的变化导致审计目标的变化,从而不适用于某一审计事项之中,所以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当考虑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与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有关的公共管理方针、计划、控制制度和决策过程,着眼于未来活动的改进和规范,使其处于不断修订完善的动态过程中,这更需要审计人员运用专业判断合理选择确定,否则容易形成不恰当或不准确的审计结论,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声誉。例如:某些项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公共机构的产出和最后的效果之间存在时间的滞后性,这些项目的效益需要较长时期才能体现出来,甚至建成初期可能有较大亏损,如果此时审计人员套用常见的绩效评价标准可能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形成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六)兼顾五个统一

在绩效审计方面审计人员首当其冲就会想到无论是评价绩效还是选择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需要兼顾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大局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只有兼顾这五个统一,才能够正确发现和评价公共机构的大局观、社会责任观,才能正确评价当前利益、个人利益、短期利益对社会持续、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 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效益审计程序与方法研究[R].研究报告,2004.

[3] 审计署科研所课题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R].研究报告,2004.

[4] 叶忠明.论政府绩效审计应用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5).[5] 政府审计管理协调机制研究课题组.公共资源审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J].中国审计,2006(23).

[6] 陈宋生.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审计专业判断范文第3篇

【摘要】  文章采用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出发,以“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和管理、审计项目经费的分配和管理”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审计项目规范化建设、拓宽审计监督渠道和范围等措施来改进审计机关领导工作方法,以及进一步提升审计机关的整体合力、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关键词】   上级审计机关;下级审计机关;领导

一、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的必要性

(一)法律赋予的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这就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上一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計机关业务领导的职权。《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要在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依照法律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审计监督权,但是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因此,在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并保证充分自主的前提下,应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二)审计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审计工作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居民的安居工程、地方债务问题、经济纠纷问题等,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审计人员的认真、负责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有效检查与监督。但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程序或实施审计项目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执行效率低、程序不规范、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高质高效完成。通过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发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的作用和职能,加强内外部监督及上下级监督、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而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

审计机关以其法定赋予的权力优势、地位优势和组织制度优势,通过监督市场经济秩序,及时揭露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从而督促这些企业单位、机关或个人查错纠弊,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并提出加强风险防控的措施,惩治违法行为和个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地方审计机关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完成情况会对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产生影响。

(四)深化审计体制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机关的行政模式存在“双重领导”的情况,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受本级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但法律规定的双重领导审计体制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地方审计机关的人事权、财物权完全在地方,导致上一级审计机关对下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权无法有效执行,实际上弱化了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权力。因此,在我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必要促进审计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从而优化审计机关顶层设计,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二、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的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针对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的六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调查结论可靠,选取了某省审计厅相关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5份,收回54份,有效问卷54份,回收率为98.18%。

(一)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计划指导和审计项目经费监督方面

1.审计项目计划统筹不合理。根据问卷调查,针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61.11%的受访者对审计计划的编制是“满意”的,27.78%的受访者对审计计划的编制持“一般”态度;61.11%的受访者认为在编制审计计划的过程中,上级审计机关给出的建议具有指导性和决定性;72.22%的受访者认为审计项目的实施是按照计划执行的。目前审计项目计划统筹不合理,上级审计机关有绝对的领导权,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直接下派项目,而下级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与自主选择权,受上级审计机关及本级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即使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不合理,也只能按照计划执行,导致审计项目执行中困难重重,审计项目计划执行与实施的时间衔接不紧密,审计项目计划的执行存在滞后性。详见下页表1。

2.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不规范。根据问卷调查,针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管理,88.89%的受访者所在审计机关的审计计划编制周期为1年及以内,审计计划编制周期为1—2年、3—5年的分别占5.56%、5.56%;对于“审计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反馈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落实”的调查中,50%的受访者持“同意”态度,16.67%的受访者持“一般”态度,11.11%的受访者“不同意”此观点;对于“在审计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相关审计风险得到很好控制”,16.67%的受访者“不同意”此观点;对于“在相关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11.11%的受访者“不同意”此观点。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审计项目计划在管理的过程中监督不到位,审计风险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反馈的问题不能有效落实并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审计计划的执行效率。完善的计划是项目有效实施的前提,有效的管理是项目高质高效完成的保障。此外,审计项目计划也存在编制周期不合理的情况,应实施审计项目滚动计划,计划编制周期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每次编制或调整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均将计划按时间顺序向前推进一个计划期,动态编制审计项目计划。

3.审计项目经费分配不均衡。根据问卷调查,50%以上的受访者对审计项目经费的分配结果、分配流程持“一般”态度,5.56%的受访者对审计项目经费的分配结果、分配流程“不满意”;61.11%的受访者认为审计项目经费不够充足;44.44%的受访者对审计项目经费的分配与管理制约机制持“一般”态度,而5.56%的受访者对此“不满意”;55.56%的受访者对大额审计项目经费的决策权限与决策程序感到“满意”。调查结果表明使用大额审计项目经费时,决策权限和决策程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审计项目经费存在分配不合理问题,这可能与审计项目经费的分配与管理没有制定有效的制约机制有关。另外,审计项目经费不够充足,经费的下拨只按工作量进行统计,面对突发事件或额外支出时,就会出现审计经费不足,不能有效保障审计项目计划的有效实施,这也与审计项目经费的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分配不合理有关。

(二)审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和能力培养

1.资格认定方式单一。根据问卷调查,50%的受访者对所在机关的审计人员的资格认定方式持“一般”态度;55.56%的受访者对所在机关的审计人员的配置感到“满意”,5.56%的受访者对此“不满意”;针对“执行相关审计项目的过程中,本级审计机关内部有足够的专业审计人员”,44.44%的受访者持“一般”态度,11.11%的受访者对此“不满意”;55.56%的受访者对所在审计机关重要干部的选拔任命感到“满意”;16.67%的受访者对所在审计机关的内部牵制制度(包括上下牵制和左右牵制)感到“不满意”。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审计人员的资格认定方式仍采用较为传统单一的方式。但目前随着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审计人员仅仅具备单一领域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审计机关的内部牵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配置不合理,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审计过程中往往意见不统一,降低了审计执行效率;审计机关内部重要干部的选拔任命不够合理,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大大降低了审计质量。详见表2。

2.培训方式不合理。据问卷调查,在对审计人员培训方式的调查中,29.27%的受访者选择“本机关内部培训”,24.39%的受访者选择“上级审计机关指导培训”,17.07%的受访者选择“外部机关举行的公开培训”,14.63%的受访者选择“网上授课培训”;44.44%的受访者对所在机关开展的培训方式培训频率持“一般”态度,5.56%的受访者对此“不满意”;50%以上的受访者对培训人员的选定、培训作用感到“满意”。这一调查结果说明目前审计机关的培训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目前各行业各领域工作都在不断完善不断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相关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审计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但审计机关的培训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忙于工作的审计人员很难被抽调参加脱产的集中性培训;再者,培训方式较为单一,且多采用上级审计机关指导培训的方式,利用外部机关或网络等方式进行的培训较少。

(三)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监督情况

1.形式主义突出。受访者对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检查次数、业务检查内容持“一般”态度的比例分别占27.78%、27.78%,而持“满意”态度的分别仅占11.11%、11.11%;55.56%的受访者对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持“一般”态度,5.56%的受访者对此“不满意”。且受访者在调查问卷综合问答部分指出当前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检查及监督存在“方法简单”“频率不高”“惩戒不足”等突出问题。

2.下级审计机关缺乏独立性。根据问卷调查,44.44%的受访者对所在审计机关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感到“非常满意”;77.78%的受访者对所在审计机关遇到的问题“基本能做到”及时反馈给上级审计机关;83.33%的受访者所在审计机关反馈给上级审计机关的问题“基本能做到”及时解决;55.56%的受访者对所在审计机关向上级审计机关反馈问题的途径感到“满意”。但有38.89%的受访者所在审计机关遇到重大问题时,采取的措施是“上报上级审计机关”,而不是“本机关内部解决”。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下级审计向上级审计机关反馈渠道、反馈方式单一,反馈的信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主要原因是下级审计机关受“双重领导”模式的限制,缺乏独立性。下级审计机关没有人、财、物方面的实权,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就很难有话语权。

三、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的措施

(一)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

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应体现在审计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的全过程。首先,审计项目的选取应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人们热切关注的项目;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审计资源,上级审计机关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统筹组织本地区审计机关力量,开展好涉及全局的重大项目审计,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持审计资源与审计工作的协调一致,制定的审计计划还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实施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做好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有序衔接,确保审计项目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优化审计人力资源的配置,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即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就宏观层次而言,要协调好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与其他监督力量人力资源的配置的关系、国家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与社会及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的关系。就微观层次而言,可以通过实施审计类型组合、改进审计组织方式、选用先进合理的审计取证模式、优化审计质量控制等方式来优化审计人力资源的配置。

(三)加强审计制度规范化建设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审计制度规范化建设,推动完善审计制度,确保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一方面,要全面规范现有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修订、废除、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加强审计制度规范化建设应体现在重要干部选拔任用、审计人员考核、大额资金使用、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

(四)拓宽审计监督渠道与范围

上级对下级监督检查过频则影响下级工作,过少则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上级审计机关应当完善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合理安排监督检查时间和频率对下级审计机关进行监督检查,促进下级审计机关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另外,还应在审计监督方式上进行创新,将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以调研或暗访的形式代替检查,达到降低检查成本,消除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目的。

(五)创新审计方式

首先,应加強审前调查的资料收集工作,细化调查方案,明确审计工作步骤。其次,改进审计技术方法,积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互联网等科技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加快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再次,强化审计人员“大数据”意识,对审计人员及时进行相关培训,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最后,建立完善的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从中央审计机关到省、市、县、乡地方审计机关的网络互连、数据互通,使各级审计机关及时了解各部门审计工作运行情况,极大地节省审计人力资源,且能够及时发现审计人员的违规行为,建立全面、系统的监督机制。

(六)提高审计独立性

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进一步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提高下级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但如果一味地强调独立于地方政府之外去执行审计程序,脱离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级审计工作就会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陷入被动的尴尬处境,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因此,应当在“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下,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Z

【主要参考文献】

李爱华,宁馨.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中的责任研究[J].商业会计,2019,(16).

审计专业判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系统审计; 课程建设; 教学探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9. 050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信息系统审计作为新兴的职业和学科体系近年来逐渐升温,信息系统审计业务越来越受到审计职业界的重视。为了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审计专业人才,许多高校的会计学、审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都开设了信息系统审计课程。然而,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信息系统审计高级人才,是在课程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信息系统审计课程的高校之一。自课程开设以来,课程组围绕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结合我校建设信息系统审计省级精品课程的经验和体会,对信息系统审计教学中的有关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以及教材与教辅资料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搞好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必须合理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首先,清晰的课程定位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该课程是一门集审计学、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它的综合分析性、判断推理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我们依据该课程的学科特点,从社会及审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我校“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我校以审计为特色的办学定位,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合理定位。我们将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为:使学生系统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审计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审计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专业特色,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才所需信息系统审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其次,在课程定位基础上,必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安排、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课程教学工作都有赖于教学目标。基于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我们明确了以下课程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理解并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程序步骤;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及其技术与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解决信息系统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掌握审计软件等审计工具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是搞好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和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从课程对师资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看,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涵盖技术、管理等专业领域,要求课程主讲教师既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具有审计学、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背景。而从现实状况看,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课程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我们采取课程师资优化配置,教师在职读博或进修、出国深造,组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与定期听课指导,以及观摩教学、教学研讨等措施,着力解决师资结构不合理、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还积极鼓励和组织课程教师参与有关学术研究,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以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纯理论课教学解决不了动手能力问题。为了提高课程教师的实务水平和能力,我们依托审计行业的背景优势,通过让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审计署、审计厅、特派办等审计机构的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参与审计暑组织的联合国审计项目,以及与事务所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合作等,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师信息系统审计的实务水平和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打造了一支知识结构全面、能适应理论和实践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要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课程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离不开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方式方法,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拟实训等手段,通过课程考试环节强化实践环节的考核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多侧面地考核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满意度高,成效突出。

(1)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将课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自学、导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除讲好教材的基本内容外,对学生通过自学基本能掌握的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列出参考书,让他们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有关教材内容,教师则抓住重点、难点进行精讲,选择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的对象变成学习的主人,也培养了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为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量采用案例方式,通过对精心编制的信息系统审计案例的剖析,通过课程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知识点更加突出,问题也更容易理解,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加大课堂的信息传输量等优点,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全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了逻辑缜密、重点突出、体系完整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取得了省时增效等效果。学生上课时可以专心听讲和参与讨论,不用忙于记笔记,课件可以从老师处拷贝,或从网络课程中下载,便于其课后复习。课程组成员对课件进行了精心设计,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内容精练,易于理解,获得学生好评。

(3) 在课程作业布置环节,彻底改变了书面作业的单一方式,一切从学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实际掌握和运用出发。我们采取了书面作业、课堂测验、小论文、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等多种作业形式,加大了案例分析题、理论联系实际题等的比重,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在课程考试考核环节,改革和完善考试考核体系,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在考核内容上,首先,根据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其次,减少了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理解性、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在考试成绩评定上,改变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状况,加大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将平时出勤、学习态度、完成作业、课堂测验、小论文、课堂回答问题等内容纳入考核的范畴。在考试手段上,积极探索了现代考试手段和方式的运用,我们尝试建立了网上考试系统。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既全面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全面考核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真正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纯理论教学解决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我们建立了“实验与实训相结合,侧重于实训”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采取课堂上机实验、课程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对于上机实验环节,我们采用了直接在机房上课,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做的方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与审计机构、企业、软件公司等共建审计模拟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与工具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我们还通过与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等共建“信息系统审计”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的能力。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常用审计工具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操作方法;熟悉和掌握运用各种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及工具解决实际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搞好实践环节的教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作支撑,为此,我们建立了信息系统审计课程实验室,建立了“审计信息工程实验室”、“信息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有关合作单位共建了“信息系统审计”模拟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构建了高水平、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教学实践环境。从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看,取得了预期成效。

五、教材与教辅资料建设

教材建设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目前,鉴于国内缺乏本课程所需优秀教材和精品教材,本课程组组织教师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适应课程教学目标需要的、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教材,如《信息系统审计》(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系统审计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信息系统审计案例集》(讲义)、《信息系统审计习题集》(讲义)。为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便于学生的课外自学,结合课程的特点与课程体系的统一性,我们组织编写并推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教辅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相关数据库及网站资源等,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扩充知识面以及相关主题的研学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对课程实验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组织教师研究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并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授课进度计划、实验大纲、教科书、实验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习题集、案例集、课程教学网站都已设计制作完成,投入教学使用,并日趋完善,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总之,搞好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必须依据信息系统审计课程的特点及目标定位,针对信息系统审计课程教学涉及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与教辅资料建设,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强化实践环节教学。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措施,并积极探索搞好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措施,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凤霞. 高等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6-98.

[2] 李立成,刘宏. 会计学专业开展信息审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 商业会计,2009(21):55-56.

[3] 饶艳超,陈建勇,等. 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2008(10):84-87.

[4] 曾晖,王娜. 浅谈高校审计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2008(13):77-78.

审计专业判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商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持续下滑已成了公认的事实,“假”、“大”、“空”似乎成了很多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一种常态。轻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毕业实习将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从源头上厘清商科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与毕业实习的互动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及现实困惑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和全面检阅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各项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显然,毕业论文的上述功能定位之重点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素质。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文献检索与梳理、问题调研和论证及文字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遗憾的是,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渐近普及, 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下降。调查显示,许多本科学生在文献检索、社会实践、资料处理、独立思维、论文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院校商科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总体质量堪忧。笔者认为,从写作实施层面出发可将其原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由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许多学生认为毕业前的重中之重是求职,因此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投入的精力有限,导致了毕业实习走马观花,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二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陷入了认识误区。在思想上仅把毕业论文看作是获取文凭的最后一块敲门砖,而忽略了毕业论文写作本身具有的发展自我能力的功效。三是写作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不严谨,不仅学生开题前的准备工作不足,而且提纲写作、文献述评和调查论证等重要环节常常缺失。四是论文写作的实训背景缺乏,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社会调研工作,不了解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从而缺乏专业探求兴趣,写作心态浮躁。

二、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与毕业实习的互动机制

(一)商科类专业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毕业实习是论文质量提升的源泉

一般说来,商科类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职位安排相对灵活,此属性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储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个高度复合的商科类专业,其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于造就职业经理人等中高层管理人才,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融合应用。显然,其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综合性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的切实实施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活力所在。笔者调查发现,商科类专业中有不小比例的毕业论文常常是“空对空”——利用空洞的资料去探讨一个抽象或过时的论题。其根源在于学生对论文选题缺乏实际背景,导致写出来的论文要么是大量堆集复杂的理论文献,要么就是对各种网上观点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因此,强化商科类专业的毕业实习,使学生对专业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论文研究的实际价值,并可激励学生积极踏实地去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另外,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还能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和论证素材,有利于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结合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而提升论文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二)毕业论文写作可强化毕业实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近年来,商科类大学生“实习难”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过,相对于课程实习而言,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较受企业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商科类大学生较长时间与毕业论文写作相联系的毕业实习常常能为企业带来某些正效应。事实上,若学生以毕业实习中发现的专业具体问题作为选题,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系统研讨,往往可激发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并为企业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有效结合除了可为企业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外,还可锻炼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可现实地促进商科类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步加强,并最终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三、基于毕业实习平台的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

根据笔者多年的论文指导实践,本文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平台来提升商科类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严把选题关

好的选题能够唤起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专长,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总要求可概括为“三个相关”,即“与专业相关、与兴趣相关、与实习或就业单位相关”。“与专业相关”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与兴趣相关”是论文能够深入完成的持续动力;“与实习或就业单位相关”则是为了增强论文写作的对象性,此为关键之关键。因为,如果缺乏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与实践,仅凭期刊或网络资源等二手资料,则论文撰写难以落到实处,更谈不上有所创新。为了实施“三个相关”,必须强调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性。一般可由学校对实习单位筛选后拟定那些适合学生毕业实习的企业,并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家庭住址、未来工作方向等因素后协调出合适企业的合适岗位,当然学生也可经学校核查同意后到自己或家庭联系的单位自主实习(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允许其去就业单位实习)。

(二)重视开题时的文献综述和论文提纲的写作指导

首先,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已有研究状况不仅可拓宽学生对选题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晰自己的写作思路,并避免学生辛苦写出来的东西与别人重复。虽然不敢奢望本科生在其毕业论文写作中完整地提出全新观点,但学生至少应该明了其拟研究的领域别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观点、有哪些不足之处、目前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是什么。忽视文献综述既不利于学生新思想的萌发,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对前人科研成果的尊重及严谨务实精神的养成。

其次,论文写作提纲也异常重要。若指导教师没能在论文开题时及时就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进行把关,就无法帮助学生梳理思想,那么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和论证结构的逻辑性与可操作性就无从谈起,结果学生将极有可能在后期写作中花费大量精力做无用功。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应强调学术规范,要求论文内容完整,论证过程具有逻辑层次感和一定的分析深度。毕业论文指导就是要教给学生论文写作和问题处理的一般方式,使学生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性或应用性研究。

(三)强调论文的调研和实证分析,重视外文资料的阅读

一篇好的商科类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针对现实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做“解剖麻雀”的细致工作,为此必须强调深入企业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获取的直接数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学生可以利用毕业实习平台,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或实地访谈,并对调研情况在论文中以图表或计量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有机结合,最终可使论文的研究结论更可信、更具实际价值。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应督查学生重视外文资料的阅读和借鉴。众所周知,商科类外文文献一般学术水平较高、前沿性强。阅读外文资料是学生多年来学习外语的重要目的之一,期间可获取国际上的最新研究信息、研究方法及大量的索引。通过借鉴国外文献的研究思路来研究国内问题,可有效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并提升论文写作的整体质量。

(四)规范过程管理,改进论文质量的评价机制

搞好毕业实习背景下的论文写作必须完善论文指导的全过程组织管理。具体包括:论文写作的动员、论文选题的审查、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和答辩、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论文的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其中,要特别把握住中期检查关。由于毕业论文的时间跨度长,需要指导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期对学生文献的查阅、材料的整理与运用、内容的组织和文章的布局及写作进度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动态监控。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应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和匿名评审与答辩制,并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对指导老师兑现制度性的奖罚。

论文质量的评价是约束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屏障。笔者认为,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个,即规范性和价值性。规范性是指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必须符合科研的普遍程序和学术范式,在内容结构方面一般要求必须有“选题背景-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等主要环节,在论文形式方面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并力求行文流畅、规整。价值性是指商科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突出论文研究成果对企业的实际应用价值。鉴于一篇写作规范且有实际价值的毕业论文往往能使毕业生在就业和读研等诸多场合受益,因此,以上做法还将有效缓解毕业生找工作、公务员考试及研究生复试等问题对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欣.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思考和改革研究[J].华章,2013(04).

[2]伍汝辉.高校本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刘琳,杨亦民,李继志.对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11).

[4]桑大鹏.工商管理类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08).

[5]孙梅.对指导高校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6]郝桂珍,欣然.试论外文文献对大学生论文写作的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XJK011BJG003及XJK012BGD038)。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上一篇:施工监理合同下一篇:民用建筑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