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26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要求;业务素质;创新;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高校外语教师是一群特别的摇篮的推动者,是一个利用第二语言来教学的群体。面对时代的需求,很多外语教师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疑惑,更有甚者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定向也变得模糊了。本文在对相关资料统计的基础上,对当今大学外语教师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1 高校外语教师业务素质现状

束定芳2003年曾对11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外语师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诸多问题。“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以下的高校外语教师为数极少,占0.49%,本科生和硕士生分别占33.25%和58.48%,但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仅有3.6%;职称方面,初、中、副高和正高拥有者分别占总数的25.23%、 40.95%、 31.29%和8.85%,即使一些重点大学正高职称拥有者也只在10%左右;教师工作量方面,受调查高校外语老师平均授课3~5个班级,每班学生20~60人不等;教学理论及研究方面,所调查高校(包含两所师范院校)教师中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仅占40.2%;至于教学理念方面,很多教师对教学大纲不太熟悉,对教材使用征订权力很小,对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欠缺。” (束定芳,2004:288-311)

戴曼纯和张希春曾对高校外语教师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该项研究从全国1030余所高校中抽取40所高校,其中教育部所属高校19所(其中有一部分属于部属院校合并后归属教育部的高校),部属院校3所,地方院校18所。被选定的40所院校在我国高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综合性大学14所,理工科院校12所,师范类院校9所(其中1所没有反馈),专业院校(如外语学院、服装学院、商学院) 5所(其中1所没有反馈),个别调查联系人还将表格送交其他学校的部分教师填写。经过调查发现,“教师目前的工作负担较重,年龄结构不合理,无研究生教育背景者比例较大,科研实力有待提高”(戴曼纯和张希春,2004:42)。

不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都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这些现象的产生不可避免地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定位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教学任务重,学历职称低,相应的科研时间就有所减少,科研能力就要打折扣;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熟悉,相应的教学效果就会很差;如果教师比较年轻且人数比较集中,就会缺乏传帮带这种历史性成果的积淀。

2 社会要求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搞好教学。任何高校,都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这是高校的基本职责,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标志。”“搞好科研。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大学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的科研要求。搞科研,可以深化和促进教学,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当然,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是不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陶国平,2004)曾经提出“五个因素,一个公式”。五个因素是:①国家外语政策;②学生来源与素质;③教材质量;④学习环境与条件;⑤教师素质。其中前四项是可变因素,第五项是解决因素。一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括号内四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师的分值越高,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这表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只有具备较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才能为人师表;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另外还要具有较佳的心理及审美素质,以便能全方位地开发学生心智,发现、培养和教育出各种类型的人才。

鉴于所述现状再加上这些社会需求,我们应该对外语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3 业务素质提升对策

3.1 外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有过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成功的外语教师要具有这些特点:“不仅要对语法很了解,还要有很强的英语使用能力;初学者课堂之外、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讲英语……不要只练习语言形式,要安排时间进行真正有交际意义的活动……”(Davies,P.&Pearse,E.,2002:2)。这些能力渗透在整个语言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过硬的教师才能为学生营造开篇时所述的“一个公式”中占4分之高的教学“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有可能与外籍教师水平相似、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语言环境;而且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最有可能采用在公式中占3分之高的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这5方面的能力是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障。每一位外语教师都要时时刻刻把掌握英语实践能力摆在重要位置:语音语调标准,语法语用规范,流利度强,熟练的语言翻译技能及操控使用技能。

3.2 外语教师要学习一定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

外语教师不仅要具有娴熟使用外语的能力,还应该知道如何教外语。要知道如何教外语就必须熟知一点语言理论,知道语言的性质特点,知道词汇学、句法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知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知道语言与文学的不可分,知道跨文化交际,知道二语习得,知道语言教学理论,知道听说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等国外教学方法中的合理因素,以取长补短,有效指导我国外语教学。此外,作为语言教师,还必须学习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教学规律、步骤,从而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3.3 外语教师必须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要确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必须遵循学生为中心的民主性教学原则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励性原则,时刻尝试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建立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包括“打造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方式;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吴念),只有以学生需求为目的的创新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创新。

3.4 创新和科研是分不开的,外语教师要时刻牢记着从事科研工作

中国传统上认为,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三种职能在当今世界已远远不够。只靠教科书过日子而不从事科研的教师只能是“半瓶醋”式的“授业”者。当前,新知识日新月异,不从事科研就跟不上前沿的发展。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这样的教师连“解惑”都无法做到,肯定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教师只有随时注意科研,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讲的“五个因素”的要求。例如,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对于第一个因素“国家外语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之科学化并切实可行。教师也可以对第二个因素“教材质量”有所作为,不断改进和更新教材。第四个因素“学习环境与条件”则更会让教师大有用武之地:注意科研就会设计出与国外真实的自然交际环境最大程度相互一致的教学“环境”。无论科研在形式上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商江,2006),但是它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及对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仍是功不可没。

3.5 外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外语本身是工具,而外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这里主要指多媒体软件)则是工具的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教师能力标准,各个国家只有遵循一定的技术培训能力标准培训教师,才能和教育及经济发展政策目标联系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的人人面对面知识传授模式变为人机人模式。外语教师应该尽早熟练掌握这些先进的教学技术。例如除了视听教具外,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身,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Power Point等新型课件成了英语视听教学中最受欢迎的课件制作工具,这种课件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主性、生动性,更能促进以人为本宗旨的实现。

4 结 论

高校大学外语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显示,“大学外语教师具有强烈的专业危机感,处于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之中,他们在专业上渴望归属感,在身份上渴望自我及社会认同,在学业上渴望卓越,在个人发展上渴望成长的空间” (郝彩虹)。因此通过澄清高校外语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对策,希望能够使他们减少一点危机感,增加一点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戴曼纯,张希春.高校外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郝彩虹.高校大学外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4-56.

[3]商江.中国教师发表论文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88-314.

[5]陶国平.如何解决高中英语新教材课时不够的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3).

[6]吴念.论素质教育与高校外语教师的创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

[7]袁贵仁. 发挥教师教育优势, 加快师范院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05-8–30.

[8]Davies, P. &Pearse,E.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收稿日期]2009-07-20

[作者简介]赵卫丽(1963—),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等。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现实必要性

创新银行基金产品销售管理模式,促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基金投资理财的销售与服务模式较为单一,更多定位于产品的销售,科学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及工具比较缺失。实践中,基金产品销售大多由总部确定销售计划,层层进行计划任务分解,通过制定一定的考核推进措施,督促基层完成销售任务。前台销售人员往往以具体的基金产品为中心,以完成销售任务为第一工作目标,至于对于产品的售后跟踪和解读等则相对不足,业务模式难以向财富管理纵深领域迈进。目前,一些银行对于各类基金的收益特征、风险属性和未来走势缺乏整体统一的全行性解读,这导致即便是同一只基金產品,不同分行和网点的客户经理也可能给出不同的评价和投资建议,直接影响了客户的体验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专业、统一的基金产品投资研究支持,个人投资顾问业务成为无源之水,致使客户经理服务客户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基金理财产品“一锤子买卖”的特点较为突出。

目前,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正在转型发展过程之中,根据不同客户分层类型为其提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势在必行,商业银行需在全行层面为基金客户进行科学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管理等投资顾问业务。为此,银行需要创新现行基金产品的销售管理模式,引入投资顾问理念,借此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改善客户体验效果,以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

应对外部投资顾问机构兴起等环境变化,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证监会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规定发布后,除了传统的公募、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纳入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之外,券商和银行也于近期获批。2020年2月底,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成为首批获准纳入基金投顾业务试点的银行。目前,在基金投顾市场,公募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券商和银行成为逐鹿者。可以想象,未来另外几类机构将形成与银行体系同台竞争的局面。

对比目前的几类基金投顾机构,分别在此领域各有优劣。如果把基金投资顾问划分为投资和顾问两个维度的话,公募基金和券商在投资端是其强项,顾问端公募基金通过线上销售等积累了一定的客群,也有相当的经验,券商的投顾服务则主要服务于股票客户,公募业务经验相对不足。第三方机构大部分从理财产品代销机构或专业金融机构理财部门转型而来,提供综合性理财规划、代销产品和委托理财服务等,许多第三方机构广泛跟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私募等金融机构合作。第三方机构依托于其高质量的投研力量支持,为高端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家庭资产配置、家庭金融投资以及不动产投资顾问,并能够根据理财市场的风向变化为客户推荐不同产品和组合,提供完整的个人金融投资解决方案。这类机构在基金投顾的投资端基本不具备优势,而顾问端则因为其长期的线上服务,拥有海量客户,具有一定优势。

商业银行作为公募基金的主要代销渠道,线下客户经理队伍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优选公募基金投资经验,在顾问端也积累了丰富的顾问式服务经验,但是成体系、经过市场检验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在起步摸索之中。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管理意识的不断加深,未来基金投资客户对于投资顾问业务的需求将成倍提升,专业化、综合化、个性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银行基金理财业务必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创新基金产品销售服务模式,借助于“顾问式销售”,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客户需求,以继续保持业务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研究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顾问业务,需要建立配套的基金产品和市场投资研究支持体系,在银行集团层面统一对基金产品进行专业化研究,揭示各类产品的风险特点和投资属性,从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管理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就商业银行目前的现状来看,发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至少需要建设以下研究体系:

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

目前银行基金产品众多,这些产品的市场表现都离不开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动态发展情况。专业的基金投顾服务离不开对宏观大势和市场基本面的判断,商业银行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应该首先进行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方面的研究,并把此作为基金投顾服务的基础设施来进行建设。

基金产品评级和评价研究。

目前银行在售的基金产品种类众多,个人客户限于专业能力的缺乏,往往难以判断这些产品的绩效和风险,投资决策活动缺乏科学的指导。实践中个人客户往往依据一些外部公司对于基金产品的星级评级结果“数星”,哪只产品的“星星”多就选择该只产品,一些银行的客户经理向客户推荐基金产品时也沿用该方法。不过,就基金评级而言,由于国内基金评级机构对于基金的分类不同,一只基金在不同机构可能归属于不同类别,导致评级结果五花八门,参考借鉴性值得斟酌。

基于此,商业银行完全依靠外部力量来进行该项工作实际上是不可行的,需要构建自身的基金产品评级体系,通过建立各类基金理财产品在银行内部的分类体系,分析其投资价值、投资风险和未来表现。同时,通过归因分析和同类对比评价等方法,分析基金产品投资管理人资产、策略、风格和投资特点并进行评级,合理判断基金经理在产品中创造的价值。对于基金产品的评价,涉及产品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相对而言,风险评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而业绩评价因为涉及业绩比较基准的确定,工作较为复杂。对于基金产品而言,不同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标准不同,甚至同一只产品也经常变化,评价的时间区间千差万别,这往往导致个人投资者无所适从。鉴于此,商业银行需要在搭建的研究架构中研究确定不同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统一评价区间等,精确衡量不同产品及其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以便合理评价基金产品的绩效,为提供科学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做好工作保障。

基金投资组合构建和再平衡策略研究。

一般而言,个人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有限,难以构建既能符合自身投资偏好,又能将非系统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的基金投资组合。因此,根据不同投资者特点,合理定义当前资产配置,并设计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方案,是银行基金投顾服务需要解决的事情。商业银行在研究具体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进行评价评级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基金投资组合。此外,鉴于基金投资客户的投资组合会随着时间和形势变化而波动,需要进行基金投资组合的再平衡工作。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形势的变化,考虑基金客户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建立基金投资组合的再平衡策略,并确定基金申赎的时机和数量,均是基金投顾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金投资者风险测试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案研究。

目前,商业银行在销售基金产品时,监管部门强调销售适用性原则——“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的要求。对于基金产品而言,监管部门要求基金销售必须考虑销售适用性,银行渠道销售的产品风险必须与客户的风险特征匹配。监管部门针对基金产品制定了一系列细化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指引,明确了产品销售适用性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客户风险测评“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普遍存在处理问题过于简单化的倾向,从长期来看这不利于业务的持续开展。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必须在全面精准地搜集基金客户信息,了解其投资需求和投资目标的基础上,精确地测量出客户的风险承受力,并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和测试资产配置模型。否则,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只能是南辕北辙,客户满意度也难以提高。这要求商业银行将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测试方法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此外,对于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机构投资者一般用持有投资组合的方差和标准差来衡量风险程度,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调整组合内资产的配比。但个人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基金投资决策中通常强调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收益,更关心对投资本金绝对损失的概率和幅度进行控制。个人投资者在遭受损失的情况下,也希望银行帮助其确定一定的时间长度和风险控制方法以收复最大跌幅。银行提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需要在考虑基金投资者情绪、认知水平和理解力的前提下,为其研究制定清晰、准确、个性化、跨时期控制投资风险的方案,以推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落地。

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运营保障

推进深化与市场领先机构的合作,为开展基金投顾业务奠立良好基础。

商业银行与市场领先机构的合作并不是新事物,但是如果定位于推出基金投顾业务,则这些合作必须赋予新的含义。如基金评级和评价、基金经理的评价、基金投资风控和大类资产配置,目前商业银行在这些领域的力量还相对薄弱,需要引入市场领先机构的智慧。参照海外发展经验,基金投顾业务一般要经历“智能投顾”“智能投顾+人工投顾”“投资顾问”“财富管理”4种不同的业务阶段,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智能投顾的初级阶段。个别市场机构可能会处于“智能投顾+人工投顾”阶段与投资顾问阶段之间,最后的财富管理阶段仍需要较长时间。商业银行应该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引入外部领先机构合作,探索各类业务模式架构,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业务运营体系。

根据客户属性特点,递进式推进基金投顾业务。

开展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需要明确服务的内容,由于商业银行在该领域需要探索经验,故基金投顾业务可以考虑循序渐进推进。

首先是个别基金投资咨询服务。该项服务主要针对客户需要开展基金投资的个别咨询服务,具有临时性。要求客户经理帮助客户了解和分析投资信息,规划其家庭财产在基金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之间的投资比例,明确投资目标,梳理基金投资思路,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其次提供基金产品投资分析服务。由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针对客户投资的基金产品开展投资分析服务,提供基金产品信息和研究分析报告,帮助客户认清具体产品的本质特征,并根据其投资目标、投资策略和投资偏好,帮助客户建立最适合的产品组合,获取稳定的收益。

再次是提供基金产品的个人投资规划服务。该项服务主要针对在行内AUM达到一定金额的个人客户开展,客户经理根据客户资产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协助客户制定基金投资规划,并推荐一些基金产品或进行初步的组合构建,协助客户进行基金产品投资决策。客户经理定期与客户见面,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业务类型,制定最新的基金产品投资计划,并辅助客户实施执行。

最后是全委托基金投资服务。根据双方的协定,接受客户全权委托,为客户进行全市场基金产品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服务,这个阶段是基金投顾的高级阶段。

建立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分工协作的灵活机制,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顺利运营。

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推出,银行需在內部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界定。就目前银行的现状而言,基金业务中客户经理主要负责产品销售,同时承担客户服务工作;产品经理为客户经理提供支持,负责产品创新、产品研发和产品管理。这一模式面临的问题是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的职责职能划分不清、界限模糊,影响工作效率。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引入,需要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进一步明晰双方的职责定位。

具体实践中,客户经理可以继续从事基金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产品经理承担基金投顾业务的支持保障,包括基金产品的投研、解读、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等。产品经理将基金投研成果经过通俗化转化后传输到客户经理端,并适当参与基金销售过程和客户维护,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共同为基金投顾业务业绩负责。通过建立两类主体各司其责、有机配合的良好机制和工作流程,可以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顺利运行。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师业务档案内容作用问题策略

教师业务档案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可开发利用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学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是改进教学工作和促进学校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资源[1]。因此,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对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促进科研开展和学校科学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

教师业务档案涵盖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繁琐复杂,根据各项内容的特性及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师基本信息。

包括记录教师出生年月、籍贯、毕业学校、专业、学历、学位、毕业时间、职称、晋升时间、高校教龄、教研室、工作简历、获教师资格证等信息的教师登记表、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的复印件及其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外语、计算机考试成绩单、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审批文件或聘书等的复印件和学习进修、短期培训、访问等学术交流活动期间形成的能够反映这些活动真实情况和结果的文件资料。

1.2每年度教师教学工作情况。

教学工作材料有教学任务书、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总结、班主任工作等情况的统计表、教学质量评估表和教学工作量登记表等。逐年积累,是评职称的必备材料。

1.3教师科研工作的情况。

包括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反映学校的报道及在各级学术教研会上交流的论文、编写的练习题、考试题等。这些材料我们有的收藏原件,有的收藏复印件。

1.4获奖情况的材料。

包括各类荣誉证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各级各类表彰的优秀、先进、模范、论文获奖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指导教师奖等,这些材料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该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

1.5考核评估的材料。

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和组织对教师的评估、年度考核登记表和材料等。

2.教师业务档案的作用

2.1教师业务档案能够为学校改革方向、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教师业务档案在整体上反映了学校师资队伍素质、学术水平情况,对学校能够准确定位自身办学层次、发展方向、目标定位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对学校寻找出既能发挥本校优势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路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设整体方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业务档案的分析,有的放矢地改进学校的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使学校的管理走上科学合理的轨道。

2.2教师业务档案能够为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提供真实有效的凭证。

教师业务档案,如实地反映了教师的学历、学位变化,教学及管理能力的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的发展,以及同行、学生、社会对他的评价等基本情况。这些档案信息为学校开展考核评优、职称评审、工资晋升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得在职称评审中,考评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教师进行评价,省去了重新收集整理数据的繁琐步骤,更重要的是使得考评工作做到了科学性和准确性。公平的职称评审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肯定,而合理的聘任则体现了优胜劣汰。学校聘任领导小组根据教师业务档案中的业绩进行公平、公正的聘任,做到认真严谨、有理有据,对于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教师业务档案是很重要的,是一个教师成绩体现的基础,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2.3教师业务档案是学校科研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储备形式。

业务档案收集了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论文论著等,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积累的财富,是知识原载体与教师智慧凝结的结晶,是学校不同时期学术水平的总和,不仅为学校积累和保存了历史文化财富,而且是学校实力的象征。这些档案能给教师提供丰富、有价值的信息,鼓励教师之间进行教学改革,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同时,通过参考利用教师业务档案,可以使每位教师克服自己过去和别人的教训,吸取成功经验,少走弯路,集中更多精力,站在更高的角度,高起点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2.4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本人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的教师业务档案给教师个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利于其进行比较总结,查找不足,提高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从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3.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师在科研、教学和学术水平等基本情况的真实纪录,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式不够规范。二是对教师业务档案重视不够。由于高校对整个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因而在人员、经费和设施等方面不愿对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过多的投入,致使教师业务档案从管理到利用环节上仍是手工操作,影响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三是教师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由教学管理人员兼职负责,缺乏档案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变教师业务档案的现状,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使得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够合理、科学发展,提升教学建设改革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师业务档案。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领导应重视教师业务档案工作,充分认识教师业务档案对教育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教师业务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资金投入充足、设备配置到位、人员配备齐全。

3.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由于教师专业性质的不同,活动规律各异,形成的业务档案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广泛性等特点,收集工作相当困难。只有建立健全业务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制度,才能确保收集工作及时、完整、准确。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教师档案的内容、特点、目的等方面采用合理的档案分类方法、整理形式和应用手段对档案材料进行编目;同时应选择有效的管理及调控手段,制定档案查阅及维护制度,使得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建立健全档案整体的管理机制[2]。

3.3及时更新教师业务档案内容。

教师业务档案不像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会计档案那样固定,而是随人流动,人在档案在,人调离档案随之调离。这些档案材料形成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档案意识,及时全面地将其收入教师业务档案,准确记录和反映教师素养和业务工作的个体差异,真正发挥档案在教师评估中的凭据作用[3]。

3.4加强宣传,增强教师档案意识。

通过宣传,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对教师业务档案的认识水平,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档案作用,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搞好档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协助或配合管理人员工作。

3.5提高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应根据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一是要认真学习、执行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工作责任性。二是坚持平时分类预立卷归档工作,每年初根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将教师业务的不同内容与载体的文件材料,预立卷类目并编号,以便平时归卷时对号入座,方便查找利用。三是负责教师业务档案的形成、积累、保管、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系统,维护教师业务档案的历史真实面貌。四是按“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收集完整的要求,及时做好档案登记、工作,文件的借阅要严格实行登记、清退手续。五是主动接受院档案室的业务指导、督促与检查,提高档案的案卷质量。同时要不断学习档案专业业务知识,参与学院档案工作参评活动。在调动工作时,应办理文件材料移交接手续,并报学院综合档案室备案。

3.6使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水平。

教师业务档案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费时费力,大量的数据需要经常统计汇总,如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及课时津贴的计算、汇总;大量的教师业务档案需要收集、整理、提供查询;每年一次的全校教师花名册的修订、教师结构统计、教师上课率统计,等等,都是量大、繁杂、枯燥的数据处理工作。要提高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运用计算机建立教师业务档案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全校师资及教师个人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网络管理和服务,实行全社会网络化动态管理,既便于有效利用,弥补科研成果分散管理带来的不足,又能使教师的科研成果系统化,便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估,还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教师们逐步体验到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所辐射出的无限优点,一定会主动及时上交应该归入其业务档案范围的材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态势,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总之,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为正确评估教师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实绩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因此,我们应不断增强对教师业务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实施对教师业务档案的有效、规范管理,以此激励教师教学热情,不断进取,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光彩历史,进而使教师业务档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营造教育人文环境[J].南通高等师范学报,2005,(3):13-14.

[2]张燕.谈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1(17):248.

[3]李养民.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 财产保险业务 经营策略

一、保险公司当前的竞争环境分析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财产保险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一直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垄断,这种垄断局面直到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成立之后才打破。保险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陆续成立许多保险公司,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中国太保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随着保险公司的逐渐增多,保险市场的格局也逐渐从完全垄断型模式转向寡头垄断性模式,因此,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二)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压力大

我国的保险市场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以人保为首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异常明显的优势,太保和平安也同样如此,这三家保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其他财产保险公司。通过相关的调查,衡量比较下来,大型保险公司虽然在竞争优势上朝着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但是其拥有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这种明显的竞争优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现状是由于大型保险公司起步较早,发展历史比较久,长期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其知名度,對社会各界的影响都比较大,加上他们所拥有的产品在种类上十分齐全,同时,不管是销售人员还是服务人员数量都非常之多,并且网点布局十分广泛,接近客户的住所,为客户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另外,大型的保险公司所包含的业务领域更为广泛,能够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保险业务,客户可以在同一家保险公司购买各种不同需求的保险产品,不需要再跑到其他家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加上大型保险公司这些优势所花费的成本也比较低廉,是刚进入保险市场的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难以模仿复制的。因此,对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不仅难以开拓市场,而且需要承受较高的营运成本,导致他们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策略

(一)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财产保险业务

从本质上来说,财产保险业务不仅是一项保险业务,而且更是一项投资理财业务。大部分的客户在购买财产保险时,主要是想利用闲置的金钱去获得更多额外的投资收益。归根究底,保险公司开展财产保险业务其实就是从客户手中筹集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到相关国家项目中,等到项目结束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时,支付给客户更高的投资收益,相当于一项成本较高的负债。保险公司通过这种途径能够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公司的实力。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成熟情况息息相关,因此,保险公司应该时刻关注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抓住好机遇进行投资,提高自身的投资收益。

(二)合理选择市场发展策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根据经济不同的发达程度选择不同的保险发展模式,对于财产保险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选取好适合的发展策略,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的不同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比如,在经济相对来说发达的地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比较高,人们拥有的闲置金钱也随着增多,因此,这些地区的居民对财产投资的需求也较强,所以,保险公司在该地区应该积极加大对理财型产品销售的力度。另外,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保险公司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居民经济能力接受范围内的保险产品,满足客户的相关需求,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根据公司的战略,选择合适的财产保险产品

在我国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财产型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固定利率型,二是浮动利率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也存在不同的差别。固定利率型产品是指同时兼具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的好坏直接挂钩,当处于良好的资本市场时,在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取超额的利润;一旦资本市场较差,而利息承诺是固定的,导致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而浮动利率型产品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客户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收益,保险公司仅是收取稳定的管理费用,对于市场的变动所带来的随机风险是不需要保险公司来承担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在开展财产保险业务时,不仅获得很大的投资收益,而且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加上现在保险市场环境的多变,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务必认清保险市场的现状,及时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的状况,为财产保险业务开拓更多的经营策略与渠道,同时联系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爽.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研究——基于波特竞争理论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2(02)

[2]林文春.浅谈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

作者简介:黄博(198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延长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本科,中级职称。

业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之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贴身的个人理财服务也成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的焦点,花旗、汇丰、渣打、恒生、东亚等主要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财套餐,针对不同收入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推动了港岛整体个人理财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反观国内,自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在国内最早挂出“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至今,个人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现实。早期受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把余钱全部放在银行,尽管知道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尽管知道要交利息税。大多数人把银行存款视为“家有余粮”,实际上这些“余粮”在不断缩水。金钱的两个基本属性(不断贬值和复利)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效果,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银行利率赶不上通胀率,更赶不上社会整体财富水平的提高比率——把钱存在银行,是无法充分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手中的余钱越来越多,理财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据美林集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内地百万美元富翁所掌握的财富总额已经达到9690亿美元,中国大陆将超越香港和台湾成为理财市场成长趋势中的领导力量。如何理好财,用好自己的钱,使之能够不断保值、增值,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时至今日,国内各家银行拓展中高端个人理财业务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滞。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外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个人理财品牌,并在个人高端客户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上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竞争。

而“私人银行”这个名词就与“神秘”、“巨富”等词语密不可分,多数人只能在电影、小说中管窥一二。而随着中国新兴高收入人群数量的迅速增长,习惯于在欧美发达国家为最富裕人群服务、通常门槛在100万美元以上的私人银行业务已经登陆中国市场。“目前在国内,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还没有一家银行称得上是在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服务。”招商银行总行研究部连建辉博士这样表示。

银监会在今年5月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已经对私人银行有了初步定义,即“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潜在的巨大需求牢牢的吸引住了外资银行的目光。从2005年起,一些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如瑞士友邦银行、法国私人银行集团LCF洛希尔金融服务公司等就已纷纷表示有意在中国内地设立代表处,并准备在法规逐步放开后,慢慢引入私人银行业务和产品。更多的外资银行则是从外汇理财开始,将目标瞄准了高端客户和超高端客户,一旦今年年底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驾轻就熟将现有的外汇理财客户转化为私人银行客户。

尽管从2005年以来,国内各家银行相继成立了专门为高端客户服务的组织机构。但与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的高歌猛进相比,中资银行似乎已经落在了后面。而在业内专家看来,中资银行当前最需要的是尽快建立起相关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从零售银行做起,不断开拓传统业务以外的市场领域,并积极探索综合经营发展模式。当然,通过与海外资本融合、组建合资品牌的私人银行机构,也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理财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来为未来做准备,能力一般时投入一般,有能力时加大力度,理财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理财需要为生活提供保障,而生活必须为了理财而有所改变,但变的不是生活质量而是生活习惯。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和长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客户来讲,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个人理财的首选。首先,在现代金融市场上,投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对于一个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来讲,合理地选择投资渠道或优化金融资产组合都是很困难的。其次,投资需要关注多方面的信息,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息闭塞,信息不灵,投资风险较大,很难有好的投资回报率。再者,及时准确地获得投资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原本用来休闲的时间就很宝贵,再花太多的精力用来收集信息,关注投资市场,会失去很多个人时间,机会成本很大。

比较而言,商业银行拥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它们具有详细的投资、金融业等相关信息,可以更准确合理的选择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它们拥有专业的投资理财人士,可以根据客户自身的财务状况和需求,以专业的眼光,帮助客户选择合理的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这样,既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又可以使得安全性和盈利性得到很好的保障。

对商业银行来讲,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使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大的问题得到缓解,进而资本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而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挑战,来自传统业务的空间减少,生存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在存贷款业务之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以个人理财为主的业务迅速发展。国外银行在提供理财服务时,收取服务费、交易费、管理年费、信托保管费等数项费用,费率从0.07%到0.1%不等。根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达到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由于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业务一般不需要垫付资金,多数业务是接受客户委托,从中收取手续费,不像资产负债业务那样要承担大量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能大大降低经营风险。时至今日,国内各家银行拓展中高端个人理财业务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滞。中外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个人理财品牌,并在个人高端客户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上展开了异常激烈的竞争。

对整个经济来讲,个人理财业务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加快资本循环。通过理财业务,可以使得资金快速有效地返回到生产领域,加速了资本循环,增加了社会总产品。另一方面,促进资本合理分配。把富人手中的闲置存款合理的投入到资金短缺的经营项目上,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但会使双方受益,还会使整个经济运转畅通,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对社会发展来讲,个人理财业务同样发挥很大的作用。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将对世界各国政府造成沉重负担。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冲击,造成社会震荡。虽然目前政府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但不足以应付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人们应及早储蓄和进行有利的投资计划,以应付退休时的财务需求。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将人们的资产合理分配,分散投资,最大化的规避风险,从而保证人们稳定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个人理财业务给整个社会减轻了压力,使得社会整体福利大大提高,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每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它的缺点与不足,要在逐步完善中发展壮大。由于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做好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

首先从大环境来讲,应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我国银行体制落后,市场化改革不够,银行主要由政府管制,缺乏自主性,应建立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才能使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

其次从小环境来说,应当健全管理机制,实现科学管理。目前,个人理财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明确的发展战略。银行的大部分业务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经费开支、收入分配等方面管理不善,使得业务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应建立个人理财专门机构,负责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建立各项业务操作规程,规范业务操作;积极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此外要进行业务创新,完善服务种类。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金融创新是银行在个人理财领域竞争的主要手段。首先,在个人金融产品上创新。我国居民在消费习惯和投资理念上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的金融产品种类和运作方式,效果不会很好。应该仔细研究我国居民的理财心理和投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真正适合我国居民的个人金融产品。其次,还要在服务上有所创新。应该提高服务层次,满足客户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服务需求。只有这样,个人理财业务才能在我国蓬勃地发展起来。

最后要重视人才,加强培训。客户都希望选择一家提供高质量的个人理财服务的商业银行,这样才能使得理财有保证。市场需要的是一大批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又具备丰富的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要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士。个人理财业务涉及广泛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一个优秀的理财员除了熟悉银行业务,还必须精通证券、保险、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各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抢占人才高地,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是21世纪金融业制胜的法宝。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家银行近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满足潜在客户的理财需求。预期收益率也越走越高,但是收益率的不断抬高,也让银行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部分银行开始不去刻意追求高收益,而是侧重通过加强理财服务来吸引客户。有银行高层人士断言,将来银行理财的竞争,主要是服务的竞争。

任何理财产品都存在风险,但不同理财产品经过适当的组合,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对冲。例如,客户在购买与美元浮动利率反向挂钩的利率联动产品时,同时购买一个相同期限、与美元汇率正向挂钩的产品,总体风险就将得到控制。

要实现风险对冲,需要开发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大力增加相关服务。而在我国的理财产品市场上,重产品轻服务、重营销轻咨询现象非常突出。金融产品实际上是金融服务的一种固化形式,产品差异体现的是服务差异。金融产品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易模仿性,然而,服务却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因此,转变经营重点,从重产品到重服务,加强理财业务的服务比重和内容,将是金融机构打破理财产品同质化瓶颈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

(责任编辑:邸延波)

上一篇:用电安全管理下一篇:药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