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丸范文

2023-11-24

中药丸范文第1篇

一、让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互动”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互动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现在历史课程实现的目标将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 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所以, 我们历史教育的着眼点由历史知识应用为最终产物扩大到历史活动的全过程。简言之, 是将历史学习看成学生的“再创造”或“类创造”活动。随着教材的变化和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 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 不再机械地控制和监督学生, 而注重启发他们的思维, 灵活运用教材中创设的具体情景,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参与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讨论和探索, 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观察、操作、思考、想象、发问, 为他们服务, 当他们的顾问, 与他们一起分享感情和想法、一道寻找真理。这样, 教师的教学方法由知识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互动学习, 课堂教学游戏化、活动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自主获取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 让不同智力水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适时适宜的小组合作, 使他们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索, 主动获取知识。

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在准备一门学科的教学中, 都要把学生应当参加的积极活动加以规划, 并使这种活动能给学生以智力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概念和规律性。”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 想使严谨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 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 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学习中体现出来。课改之后,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不再像以前那样详细地讲解思考过程, 教给计算方法, 而是腾出足够的时空,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用“你能试一试吗?”等的鼓励性语言, 激发学生怀着好奇性去探究,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思维也表现得非常活跃, 计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时, 学生不但在发现、解决问题方面有了进步, 而且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做一个敢于说“我不懂”的教师

在全国开展课程改革, 已走进新课程的今天, 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赶快“洗脑”, 通过继续教育途径,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思想、理念、方法。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研究新课程, 研究教育对象, 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哪怕是对一堂课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的小小研究, 都不能忽视, 并把理论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去, 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探索, 把感性的材料、知识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教育理论。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再创造, 再完善, 再实践,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成为不同水平的大大小小的千千万万的教育家。教师首先应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 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 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会“蹲下身子倾听”, 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善于思考问题, 乐于同教师对话, 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这里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质疑、迁移、类推、对比、实验、分析、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自学效率奠定基础。自主不是放纵。脱离教师的指导, 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意义的。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自己主导作用的体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四、唤醒学生们对“生命”的情感的主动审视, 通过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由, 让人类社会、自然界等都变成学生知识的来源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和探索。让学生去体验丰富的生活实际。新课程强调加强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资源为教学服务, 通过体验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来源于生活, 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 让他们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 走向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个丰硕的土壤中, 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让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世界上没有苦躁的知识, 只有苦躁的讲授。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精心营在一个学习的乐园。

五、新课程改革下知识巩固方式的改变

中药丸范文第2篇

1 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夯实基础

1.1 重视“双基”

培养能力, 是最终的教学目的, 而夯实基础知识也是很必要的, 任何智力活动都离不开基础知识, 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注重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仍是中考命题重点, 而有些题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原型, 这些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后续学习,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2 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

审视我们的教学, 普遍存在这一现象, 教师在辛苦地极其负责任的讲, 思路分析理想化, 技巧化, 不从学生需要出发, 急于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 导致学生在数学中“一听就懂, 一做即错”, 课下作业无从下手。我们教师应“蹲下来”从学生角度看问题, 站在学生角度去思维, 导航引路, 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分析,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1.3 具体实施主动参与学习的数学方法几点思考

(1)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2) 课堂中要留时间给学生, 教师不要“心疼”时间,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不要急于讲题, 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 建立思路, 教师适时点拨,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达到事半功倍, 恰到好处的效果。 (3) 教师要坚持集体备课, 集思广意, 为学生准备合适, 针对性强的作业, 并指导学生正确做作业的态度与习惯。 (4) 认真教改不搞形式化, 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探究而探究, 传统的好的教学方法要延续, 不能全盘否定, 现在所增加的是为了弥补过去的不足, 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坚决不要。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使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探求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之所在, 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 吕淑湘先生也曾指出:“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 学是为了自学, 我们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使学生终身受益, 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人, 在数学问题解决方面的训练所形成的能力, 无论做什么工作, 做什么事情, 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初中阶段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类比法、特殊到一般、配方法、分类法等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有共存性, 正确恰当的思想方法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

3 主动探寻,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 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 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 而后才是熟练准确规范的计算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努力探寻教学方式,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虽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但教师不是旁观者,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师素质, 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 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在培养审题能力方面, 笔者有一点体会:

(1) 针对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这一现象, 笔者在讲授例题练习中进行针对性训练:教师不读题, 而是给学生足够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抓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然后再把已知条件进行信息整合, 找到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对于几何问题更是由学生分析图形产生的过程, 标注已知条件, 进一步挖掘已知条件, 进而找到正确答案。

(2) 教师要进行变式教学, 坚决不要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举例:在学习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涉及的影子问题, 首先结合课本讲解直立于地面的两物体的高与影子长成正比后, 还要出示影子在台阶, 在斜坡上时, 该怎么解决, 使学生真正理解物高影长成正比是因为构造了相似三角形, 而不是无论影子落在哪都用物高影长成正比去解决, 这样处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才能使学生对相似知识理解透彻,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3) 切合实际地为学生准备练习题, 培养正确的作业能力。新课标下, 也在做题, 但绝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中考大纲、精选习题, 选质量好的, 有代表性, 训练过程中, 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要求进行变换, 因为是在同一背景下, 即节省了时间, 又锻炼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作业存在随意性, 没有时间观念, 有做完了事现象, 教师要求学生“用心、用手、用脑”去做, 关注准确率, 要长时间坚持,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必须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

4 在数学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1896~1980) 认为, 教育的目标是造就有批判性思维的头脑, 敢于验证问题的头脑, 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头脑。教学中, 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工作是服务于学生, 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学生的需要所为, 学生要敢于向老师说“不”, 敢于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而我们教学中却存在这一现象, 教师兴趣正浓的讲, 学生却昏昏欲睡, 老师提问, 举手的同学很少, 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室就是出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地方。

5 注意总结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对问题的错误理解或是错误想法是难免的, 关键在于抓住这些错误, 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所在, 是不理解而导致错误还是会做计算出的错, 如果此类题不明白,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清楚, 讲透、讲明白、弄懂为止。这一环节, 需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自己去完成, 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总之,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使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勤于思考、总结、不断探究, 这是笔者的一点想法, 希望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摘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一定发展, 教师则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设计教学活动, 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中。通过强化训练, 养成勤于动脑, 敢于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良好数学品质。

关键词:自主参与,主体地位,基本技能,思想方法,学习习惯,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文娟.“减负增效”让数学更有魅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 9.

[2] 田贵荣.提升学生学习素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 10.

中药丸范文第3篇

一、福州经济状况概述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 同时也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福州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 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也为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2017年底, 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7000亿,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了最重要地位。而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也在福州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了良好趋势, 相关政策的扶植及当地居民的参与使福州经济格外活跃。

二、福州经济的发展现状

根据福州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福州市上半年GDP相较于去年统计增加8.6%, GDP达到3130亿, 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省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综合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在省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福州市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新兴产业和先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保持了26%以上增数, 以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超过了35%。但与此同时, 福州经济发展仍然存在总量增加明显, 但质量提升有限的现象, 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要求福州经济必须做出调整, 但现实情况却导致福州的经济竞争力严重不足, 经济转型与新旧动力转化还未能完成, 这严重影响到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提升。

三、坚持战略定力持续推动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一项不符合都不是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意味着要破解社会主要矛盾,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要破解“有增长但无发展”的悖论, 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转换增长动力, 进而促进社会矛盾增多、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的解决。意味着要提升整体竞争力。

(一) 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福州经济发展的利弊推动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州经济在2018年保持了健康发展的态势, 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而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正在艰难前行, 这些都使得福州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思维指导福州经济实践, 在稳中有变的形势下, 经济稳定是基础, 创新求变则是解决途径, 围绕稳中有变形势展开深入研究推动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福州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人文优势等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虽然福州的经济形势与金融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但有效剔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与不健康发展影响, 真正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有效梳理和引导福州经济步入良性而快速的发展轨道。

(二) 运用战略思维分析福州经济发展现状推动福州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不仅仅是福州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 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保持了高速发展, 这虽然带来了可喜的发展成果, 但同时也导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突出问题, 唯GDP遗留下来的问题亟待解决。福州市注重顶层设计, 整体规划。借助滨海新城建设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在招商引资中重点引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 现已形成东湖VR小镇为主的新兴产业带,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淘汰传统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创新、升级、转变的全面落实, 使得经济发展既能够适应全新环境, 又能够保持充沛的活力与动力, 真正从根本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顺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改善福州经济环境。

(三) 运用底线思维分析福州经济发展问题推动福州经济含金量提升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要注重总量, 更要注重质量, 消耗大量资源而获得的经济发展并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含金量正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逐渐淘汰落后产能, 使很多无法适应经济形势的经济主体被市场摒弃。福州是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政策实施的重要源头, 福州在新经济环境下必须要首先做出改变和调整,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向做出示范。福州经济有着良好的基础, 特别在绿色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尤其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 引导福州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严格新落地项目的市场准入标准, 引导福州经济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福州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完成经济发展升级, 全面提升经济含金量, 使福州的经济发展更加从容稳定。

四、在稳中有变中推动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 对“稳中有变”的理解与落实

党中央与国务院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判断有效指明了福州面临的经济局面, 而“稳中有变”的具体分析更为解决经济发展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因此福州市的管理者及经济活动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稳中有变”形势给福州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既要坚持稳定发展的总体方针, 同时又要根据外部形势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 全面提升福州经济发展的质量。对“稳中有变”的理解与落实将直接关系到福州经济的未来发展, 对福州经济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 因此在落实过程中要结合福州当地的经济发现现状进行有序转变, 保持稳定发展的现状不变, 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当调整, 完成总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化, 维护并规范福州经济的发展。

(二)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趋势

福州经济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而能否有效完成新旧产业转化将会直接决定福州市的经济状态与经济活力。新兴产业的构建与扶持是实现福州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 海运极为发达, 而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很多外来游客。因此工业创新、战略新兴产业构建、商务服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健康产业等等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都可以成为福州经济稳中求变新形势的重要选择。福州市要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有效政策推动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改变经济发展趋势, 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发展活动, 为经济质量的提升建立坚实基础, 实现福州经济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促进经济步入良性向上的发展轨道。

(三) 整合并调整经济发展状态, 实现高质量发展

福州正在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逐步淘汰落后产业, 推动新型产业发展, 在实现内部消费升级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出口, 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向东南亚等国家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这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促使福州经济逐步实现了升级, 改变了长期以来福州经济大而不强的状态。稳中有变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唯GDP论的发展理念, 促使广大企业和管理者不断实现自身积累与沉淀, 推动福州经济的发展状态调整, 继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能够使福州经济在艰巨的内外部环境下保持更强的竞争活力和生命力, 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所带来的挑战, 真正实现稳定发展和不断向上, 为当地经济环境的改变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在改革开放后的数十年时间里, 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态势, 常年高增长的GDP使中国引领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国也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长期的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与社会环境, 但是在外部形势不断变化和内部转型持续推进的当下,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步入了调整期。国家提出了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战略思想, 中国经济在维持现有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求变, 国内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福州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 区位优势与政策优势使福州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状态, 而如何在稳中有变的形势下积极推动福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将直接绝对福州未来的发展脉搏与发展成就, 笔者围绕自身研究对此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稳中有变,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稳中有变”怎么办?习近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项要求[J].理论导报, 2018 (08) :8.

中药丸范文第4篇

1 为学生设立一个天然“氧吧”, 让他们在氧吧内吐故纳新

1.1 课堂教学

(1) 本着“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宗旨, 我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教给他们写作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语文教材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有歌吟亲情的, 有礼赞生命的, 有抒写性灵的……这些作品注重于陶冶人的情操, 启迪人的智慧, 提升人的品位, 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比如:《邓稼先》、《白杨礼赞》等文章, 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黄河化险》、《海燕》等文章可教育学生逆流勇进;《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文章可教育学生要有坚毅的心志……这些文章都能叩击人尘封的心灵。学生在屈原式的问天索地中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宴席, 怎能不为之动容?

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后, 还必须注重写法的探讨。美文不仅美在内容, 而且美在形式。有的文章朴实无华, 有的文章绚丽多姿, 有的文章灵动精巧……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法。八年级下册的几篇说明文, 平实易懂, 又充满生机, 避免了以前教材中说明文的呆板、枯燥。如教学《细菌的启示》时, 我让学生把文章与生物课本中有关细菌的章节做比较, 发现课文除了客观的说明外, 还为我们精心营造了一个“说明武器库”, 其中有大量的修辞手法, 有形象的命名、通俗的口语表达、风趣幽默的故事, 有大家熟悉的典雅、贴切、传神的书面语汇, 这些表现手法使文章别具一格, 妙趣横生!

(2) 在阅读教学中, 还要注意文章从内容到写法的比较探究。每一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谋篇布局, 如第四册第五单元主题为“花之君子”, 所选文章都写到莲花, 因为写作主题不同, 文章写法也不一样.我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比较, 又引导学生结合第四单元余光中的《谈山水游记的感性》一文, 进一步学习写景文章的技巧。通过比较、归纳, 学生对如何写景有了全新的认识, 克服了习作盲目追求“满目绚丽”的现象。因为这样的文章往往言之无物, 空洞浮华, 只是单纯地罗列景物, 堆砌词藻, 没有写出景物的生命, 没有反映出人的本真、人的性情。

2 课内阅读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需要大量的、长期的、有效的课外阅读

(1) 开展绿色阅读, 读精品、读名著。我在班内做过一个读书调查, 喜欢读青春文学、卡通漫画的同学遥遥领先于喜欢读经典名著的同学。面对这一现状, 我要求学生读精品、读名著, 因为经典名著有深刻的思想, , 飞扬的文采, 有适合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营养。我专门安排了一节阅读课, 阅读过程中要求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画出喜欢的语句, 并在旁边作简要的点评。与此同时, 又布置每天抄写一篇美文, 学期末归类、编书、评比, 看谁编得最好。刚一开始, 学生怨声载道, 我利用每一课后“名家谈读书”的有关言论作为武器, 又拿当今文化名人余秋雨的读书经历作为佐证, 还让学生在五月份看余秋雨点评“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节目, 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望。

(2) 翻阅大量的文章, 做概览式阅读。鲁迅先生说:“读书如蜜蜂采蜜, 叮在一处, 所得就十分有限……。”学习语文要大量阅读各种书籍, 把阅读本身作为一种心灵的拓展与享受, 没有兴趣就扔下, 有兴趣重新拾起来再读, 读得多了, 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同时我还提倡看百家讲坛、人物讲述、有特色的广告设计等, 这些都可以启迪人的智慧, 激发人的哲思。

3 为学生设立一个“聊吧”, 提供一个释放能量的空间

3.1 课堂教学

每上一篇课文, 我总让学生漫谈对文章的初步认识、感受, 评价文中的人物、句子等, 了解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令人惊喜的是, 有时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 恰恰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我可沿着他们的思路顺藤摸瓜, 完成教学任务。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表明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上《我的自白书》、《囚歌》、《就义诗》这三首诗时, 我让学生自学讨论。有个同学提问:陈然和叶挺可以假降, 从监狱出来后再从事革命工作, 为什么他们不?他们为什么不像秦王一样, 当唐雎杀他时, 立刻服软讨饶?话音刚落, 学生像炸开了锅, 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尤其是男生, 生怕落后, 别人话还没有说完, 就抢着发言。每每此时, 我总很开心。

3.2“表达、交流、实践”课

每一单元都有一个“表达、交流、实践”课, 这是对本单元课文从内容到写法的一个梳理, 其中设置了一些充满趣味、富于哲思的交流实践题, 这些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搭建了一个平台, 尤其是实践写作题, 在动笔之前, 我让学生运用积累的写作知识谈如何构思, 如何谋篇布局, 如何描写人物, 如何突出中心……这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让学生在倾听中取长补短, 优化充实写作实践。

4 作文讲评课

作文讲评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之一。对作文中的范文, 有进步的文章, 我让学生认真抄写后, 复印给全班同学, 然后利用自习课时间,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找出文章优点和缺点, 整理后推荐小组代表在作文课上发言, 最后又根据每小组的评论情况, 评出前三名和最佳评讲手, 学生评完后我再做补充评点。这种点评学生热情高涨, 他们很投入的深入习作, 找好词、好句、好段, 找错别字、病句……然后排队发言, 个别学生想插队都被学生检举出来。有些平时不发言、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也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评讲虽然很多都停留于表面, 没有深度, 但相信只要坚持, 学生的点评会越来越精彩, 作文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5 结语

开展“美文伴我行”汇报课、“课前一分钟演讲”, 提倡写读后感、日记、生活随笔, 鼓励向各种报刊杂志投稿参赛。

“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 在作文教学中, 只要我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在学生身上, 关注学生的感受, 就一定会让学生习作闪耀出创新的光辉, 新一轮课程改革也会步入一片新的艳阳天。

摘要:在新形势下,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必须让他们吸收各种写作的营养, 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中药丸范文第5篇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割裂了历史中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发展的自然联系, 背弃了自身的逻辑, 不便运用历史哲学阐明历史问题。马克思历史哲学告诉我们:历史发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而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 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政治的发展状况;而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构成社会存在, 它决定着社会思想文化意识的产生及发展走向。这说明, 历史进程中的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发展是协调一致密切联系的, 有着它们内在的逻辑性。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则盲目地满足应试者的需要而人为地割裂了三者间的自然联系, 这必将给施教者和学习者带来较大的难题。依据新课标, 人民版历史必修教科书共3册, 第一册历史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第二册历史侧重反映中外经济领域;第三册历史侧重反映中外思想文化领域。这就人为地使整体历史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相对独立, 而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是这一历史时期不同侧面的体现和反映, 共同置于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 构成一个历史整体。在这一历史整体中, 经济活动是第一位的, 因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建构。然而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第一册却是政治文明史, 第二册则为经济成长史, 第三册则为思想文化史, 这背弃了历史自身的逻辑。比如中国古代隋唐时期, 正是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 封建自然经济发展到了顶点, 这为隋唐完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并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 而经济与政治上的丰硕成果在隋唐人民的努力下孕育出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因而隋唐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构筑了繁荣的隋唐这一历史整体。如果把这三者分开, 既不便于运用历史哲学理性认识历史, 也违背了历史的本真。再如, 商鞅变法, 它是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即经济形势) 迅猛发展的必然历史结果, 而它的发生又奠定了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经济与政治基础。因此, 这一重大改革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后来的政治制度的建构均有密切关系, 而使这本身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历史现象天各一方, 分属不同专题, 这背弃了历史自然发展的规律, 不利于老师教学, 更不利于学生学习。

历史是呈现给后人的绚丽画卷, 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它不是简单、呆滞、枯燥的历史堆砌。纯专题型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所展示给读者的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历史, 便于学习者把握。但简单就失却了历史的深刻, 简明就失却了历史的生动。不深刻的历史就缺少了思考的价值, 不生动的历史就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历史是呈现给后人的绚丽画卷。历史人物的千姿百态、历史事件的层出不穷、历史现象的异彩纷呈, 都给学习者以无穷无尽的兴趣和思考。专题型的教材按专题书写历史, 没有了春秋战国战火纷纷、经济腾飞、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生动画卷;没有了唐文化的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及向全世界不断地辐射蔓延的慷慨历史;还没有了正当西方人把农耕社会迅速往工业社会推进时明清统治者却愚昧无知、妄自尊大, 不断强化政治、经济、文化专制致使后来落后挨打的沉思历史;更没有了栩栩如生的三元里人民抗英、镇南关大捷、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等悲壮历史。剩下的只是历史的骨架, 只是泛泛而谈的枯燥干瘪的历史堆砌, 这不窒息了学生的想象, 冻结了学生的思维吗?因而著名教授葛兆光先生主张编写教材应该写得好看, 写得通俗, 通俗并不等于肤浅, 而是要让教材变得轻松起来, 打破以前固有的模式;要有故事, 历史本来就有故事。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就不讲故事, 总是讲道理, 干巴巴的大道理。没有故事, 就没有了历史的想象力, 教科书就成了一堆干瘪枯燥的资料和数据。这怎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怎么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呢?

历史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种工具, 应试教育把历史学科异化成了工具。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使这个工具更加成其为工具了。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它要传递给学习者一种它处难觅的人文精神和人格素养;历史学是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积淀与象征, 通过学习者繁衍生息, 内化为现实的人格修为, 从而服务于社会与人类。所以它是内容, 它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本质, 而不是简单的附属工具。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则把历史学科异化成了工具, 导致学习者为应试而储备知识与能力, 而没有及时内化为自身的品行。这样, 我们学习太平天国历史就不会如孙中山一样为洪秀全敢于摧毁腐朽的旧制度, 弘扬人间正义的革命气概而感动并效仿, 而是要明确洪秀全是农民阶级的代表, 正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 也正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注定了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 从而历史地说明, 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 如洪秀全一样的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然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并没有严谨的纠正这一错误。比如,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横亘数千年, 其政治活动何其丰富:王朝的兴衰更替, 各种战争的绵延不绝, 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间的冲突与不断融合、华夏族的繁衍与扩展, 历史的分裂与历史的统一的较量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 统治者在治乱兴衰的历史启迪中创制出大量优秀的政治法律制度等等。然而在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中仅剩下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这使原本丰富复杂的中国古代政治史变得那么的简洁、那么的单纯。而这种简洁与单纯的背后隐藏着编者浓厚的现实功利色彩, 在他们的眼里, 古代政治史中就只有政治制度是现实所需要的。因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实际上是通过自身的浅化和世俗化来迎合人文精神匮乏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人, 并为此而改变评价机制, 希图推广普及历史知识的大众教育, 导致本是用来提高人文素养的新教材却变成了已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所用, 并把自己 (新教材) 装扮成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救世主, 让国民必须用双手高高托起这个精神堡垒, 历史到底就成了一种工具,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悲哀!

历史是一种智慧, 它就像佛学, 个中道理要靠自己去参悟。历史越丰富与复杂, 参悟起来就越有兴致;如果面对的是一堆干瘪的骷髅, 那任何人都没有心情去参悟。培根说:数学使人思维缜密, 哲学教人思维方法, 历史学则是教人理性。历史学教会人冷静的思考, 它是理性的皈依。一个缺少思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而一个没有理性的民族则是一个颠狂的民族 (如二战中的德意志民族、大和民族等) 。所以有人说, 历史是智慧之光, 真理之源, 能增加人生命的厚度, 提高人生命的质量。专题式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对知识简洁明了的概要描述, 缺少对知识生成和丰富来源的书写, 让人们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就如同掌握几个数学公式一般;而专题式的编排本身严重禁锢了学习者的思维, 也让老师勾起了应试教育二轮专题复习的酸楚回忆。比如,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只是列举了出来, 至于这一思想是在怎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产生以及它将对儒学主体的中国思想界带来多大的冲击, 则没有介绍。那么学生对这处知识的学习就只能是机械性的, 因为他们不可能就此展开历史的想象, 从而生成历史的理性思维。学习者按专题模式学习, 表面上看古今贯通中外结合了, 但失却了原滋原味的历史情景, 留下的是学究们鬼斧神工的现代内容, 这就省却了人们过多的思考, 必将滋生思维的惰性, 理性也将逐渐消逝;即使有人愿去尽力思考, 但受到专题模式制约, 学习就不自由, 学习不自由就不能成为思想, 而思想不自由就难以成为学术。其实, 历史学就如佛学, 只有学习者孜孜不倦的自由参悟, 才能获得宁静的心境, 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 才能培育丰富的理性与智慧。

由此看来, 历史学科的包容性、复杂性、客观性决定了它有太多的思考和研究价值, 所以, 以任何一种史学范式来编写历史教材都有其相对的局限性, 而纯专题型的历史教材局限性尤其突出。如同赵亚夫先生所言:“课程改革只是让我们睁开了眼睛而已, 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目光还是短浅的。”历史教材的编写应该更多的体现出史学研究成果, 仅以一种史学范式来编定所有中外历史本身就窒息了人们的思维, 妨碍了学科的研究价值和阅读价值。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 作为从事人文学科研究、教育的工作者, 我们应该利用自身学科的优势, 充分挖掘学科资源, 来安抚人们浮躁的内心, 涤荡灵魂上的尘埃, 拯救他们的物质堕落, 重构他们的精神世界, 以期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从而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2] 朱汉国教授等编写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 (共9册, 3册必修, 6册选修) .

[3] 赵亚夫.《历史教育与课程》.

上一篇:中药川芎下一篇:中药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