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

2023-09-13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第1篇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方面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深基坑的支护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们所面临的实际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为了满足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高校保证。就需要我们不断投入精力在深基坑的支护问题上投入更大的人力与物力, 探索在当前复杂情况下如何克服实际工程项目的复杂现状, 做到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合理解决。深基坑的支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说, 仍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基坑支护问题牵涉到众多的施工难题, 是施工层面复杂程度最高、操作难度最大的部分。可以说, 深基坑的支护问题决定了岩土工程一般的成功性。深基坑的支护问题在不断的发展, 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在实践上的探索, 增强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不断实现在深基坑的支护问题上的进步和提升。

1 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现实探究

在现状的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深基坑支护问题面临这一系列的现实影响, 在这中间施工操作与人员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影响最为重大。

1.1 岩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岩土工程的现实施工条件下, 会面临着众多的施工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土方开挖之后, 如何保证整个基坑的支护部分, 从技术和监管层面上来讲, 保证整个基坑支护部分的稳定性需要设计企业在基坑维护的层面上增加监管的力度, 及时发现现状存在的问题, 同时及时的反馈现状问题进行整理和弥补。在基坑的施工条件下, 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在边坡的处理上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做, 导致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 从而会导致整个边坡质量的下降, 影响工程的进展和施工安全。

1.2 施工人员的施工问题

目前我国的发展条件下, 大量的建筑技术人员的自身工程水平较低, 很难保证整个工程的合理开展。同时一部分的设计人员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流程来做, 造成了在施工细节上的偏差造成了施工标准的降低, 一部分的施工人员甚至存在工作懈怠的状况, 降低了整个深基坑支护方面的施工质量。这种现状存在的人员上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性能, 甚至造成在结构上的水泥裂缝的现状问题, 极大的降低了深基坑支护方面的施工情况。

2 基坑支护结构上的设计部分

基坑结构层面上的设计部分需要依据场地周边的建设环境来进行设计, 在实际的建设环境中很多情况下会有建筑物的影响。防止建筑物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影响就需要采用高强度的支护结构桩安装在场地周边的建筑上, 防止基地的开挖过程中对于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土壤层对于整个场地边坡的影响, 需要严格的控制场地周边的边坡量, 既能做到人力和物力的节约, 又能做到对于周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3 针对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方面, 可以说我国的深基坑的支护问题是较为显著的存在。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一部分的科研设计人员缺少实践领域的经验, 并且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于国外先进的经验案例的研究过程缺乏, 导致对于世界上的先进理论经验的长期学习不足。

3.1 增强对于质量把控的过程

深基坑的支护问题牵涉到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 深基坑支护问题难以解决会长期制约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施工质量, 并且由于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初期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出现偏差之后, 很难通过设计上的方式来进行弥补。从而造成了在建筑施工后期大量的返工现象, 迟滞了整个工程的进展和效率, 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损失, 同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威胁到现场的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增强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 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操作规范, 并且不断加强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管力度, 保证整个深基坑的施工过程合理化的开展。

3.2 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经验与案例

在深基坑支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 世界范围内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对于这一技术的把控已经较为成熟。从我国自身国情上来讲, 对于岩土工程的先进的理论研究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对于岩土工程的工程理论研究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 并且我国的大型的工程设计单位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针对不同地域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施工规律。但是与此相反的是, 我国在深基坑的支护问题层面上的研究却长期的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深层基坑的数学计算方面我国目前采取的计算方式和计算法则还长期滞后, 不利于对于理论的科研研究过程。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很多施工人员还是走经验的老路子, 固守原有的传统算法不放, 遇到现实问题时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方式, 造成了深基坑的支护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

3.3 加强对于深基坑支护部分的监测力度

深基坑的支护问题之所以是岩土工程施工中最为复杂, 施工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因为深基坑支护在建设过程中, 会存在结构层面上的结构变形问题。这种变形的问题牵涉到整个地下管道与管廊的变化, 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的过程。因此在深基坑支护的结构设计部分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边坡变化的问题, 就需要建立一套应急的监管体制, 一旦出现边坡变形的问题就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补救。建立高效率的应急预案, 准确把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的结构问题, 详细了解变形层面上的关键内容, 从针对现状问题进行合理的改正过程。

4 总结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支护问题可以说是重难点的部分, 深基坑支护问题的合理解决既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最大程度上保证人力与物理资源的节约式投入;同时另一方面深基坑的支护问题还牵涉到整个项目在保证安全性方面的进程, 保证结构作业部分的合理性, 保证整个项目的合理开展, 同时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 保证整个过程中流程的准确高效的开展过程。

摘要:文章针对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的深入研究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效果, 笔者认为深基坑的支护问题的控制措施需要从增强对于深基坑支护问题的监管、及时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及增强对于深基坑支护部分的监测力度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问题,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谭远贵.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 2016 (16) .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第2篇

本工程主楼为剪力墙结构,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按照7度进行抗震计算, 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主楼剪力墙为三级, 按照二级抗震构造措施。场地类别为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主楼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基底持力层为第3层粉土, 采用桩径为400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桩) 加固地基, 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510k Pa, 桩端持力层为第7层细砂, 且桩端入第7层粉质粘土层不小于600mm。基础持力层为第3层粉土, 该层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 Pa。主楼筏板顶标高为-6.93m, 基底标高为-8.43m。

本工程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按照7度进行抗震计算, 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车库框架为二级, 按照二级抗震构造措施。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筏板基础, 天然地基, 持力层为第三层粉土。要求基底入2层 (粉砂) 或3层 (粉土) 或4层 (粉砂夹粉土) 内不小于200m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K≥130k Pa。车库筏板顶标高为-6.93m。

地下室外墙、防水板均为P8抗渗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内掺膨胀剂。基础施工完毕后, 基坑应及时回填。回填前应清除基坑中的杂物, 回填应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进行, 分层夯实, 每层虚铺厚度≤250mm。压实系数≥0.94。

2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2.1 地质复杂, 施工难度大

地质条件严重影响着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 所以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基坑支护技术就应当勘察和研究其工地的地质条件, 充分的掌握该工地的地质类型。而且因为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各不相同, 所以应当结合实际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确定使用的施工技术。且地质比较复杂的施工地点, 使用基坑支护技术会在建筑施工时产生很多困难。在建筑工程中影响施工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所以应当提高对基坑支护方式和材料的重视。

2.2 基坑支护建筑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基坑支护技术。但基坑支护技术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 而且天气对于基坑支护这一环节来说, 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例如在阴雨天的情况下使用基坑支护技术就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基坑支护技术时, 就需要对天气充分的考虑。由此可知, 对基坑支护建筑的质量提出高要求, 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更加稳定。

2.3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

由基坑支护技术和排水技术组成了高层建筑的基坑支护工程。就目前基坑支护技术的类型来看, 施工技术应当结合实际施工工程的情况进行选择。现在施工技术包含钢板桩、土钉、连续墙和拱圈等支护方式, 在这些支护方式中, 各有千秋, 例如土钉支护和钢板桩的成本都不高, 但是土钉支护技术不能在规定比较严格的工程中使用;地下墙连续支护技术应用起来则比较灵活;在工程建设中, 应当使基坑支护技术更加高效和稳定。排水技术的重要性也相对比较突出, 是支护技术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排水沟渠的设置更是基坑支护工程的辅助, 可以有效的防治土方的坍塌现象的出现。

3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基坑方案设计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息息相关。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的主要管理因素。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 设计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就会使建筑工程不能顺利开展, 设计人员设计出的方案是否科学是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所以,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对设计人员和设计方案进行管理。管理工作中应当对设计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并且制定奖惩和激励制度, 这样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科学, 还能确保方案更加高效。

3.2 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

工程施工中, 工程审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对于审查设计方案的过程中, 应当从科学和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建立审查部门, 从而使建筑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而且一旦出现不切实际的设计方案, 应当对其进行更改或者替换, 从而使施工过程更加合理。

4 高层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4.1 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监督

在基坑支护技术中, 充分的将技术监督和施工技术进行结合, 可以提高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由于施工工作本身比较高效、系统的特点, 因此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 从而防止由于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弊端, 除此以外, 还需要全面的看待施工方式和施工条件, 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可使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4.2 基坑支护施工的地下水控制

在基坑支护中不仅需要对技术进行监督, 而且还要控制好地下水工作, 而且对于基坑支护技术来说, 地下水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 因为控制好地下水, 可以防止基坑周围土体移动, 也能防止坑底流沙, 这样不仅能使基坑支护工程顺利进行, 也能使工程更加安全。然而对地下水控制不仅要根据其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 而且也应当结合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情况制定恰当的方案。然而地下水控制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就是排放基坑的地下水, 然后就是使地下的水位得到有效降低, 最后就是使用有效的防护方案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和基坑中存满积水。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开展基坑支护工作时, 应当时刻保证严谨的态度, 对施工前的设计方案进行监管和审查, 对基坑支护施工时所产生的变化进行及时充分的了解, 对地下水进行良好控制, 从而使施工更加安全。基坑支护技术也应当根据当地实时变化所产生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改进, 从而使基坑支护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进而将施工成本进行减少。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 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开始扩大, 人们对施工质量、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变得越来越高效、越规范化。通常在建筑施工中会使用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而且重要的是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使建筑更加稳定。基于此, 本文对如何控制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徐蓉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3.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第3篇

工程项目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境内, 距县城29km。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及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地下厂房内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300MW的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为1800MW。由我公司承建的地下厂房工程主副厂房全长210m×宽24.5m×高53.4m, 其中顶部宽度26m;主副厂房根据施工通道和方便施工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共分七层。Ι、Ⅱ层开挖从通风兼安全洞进入。顶层高度为9.5m, 标高为272.6~263.1。采用中导洞先行, 两侧扩挖跟进的施工方法。

主副厂房顶拱锚杆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洞室后期的稳定性, 是整个地下厂房开挖支护施工、保证高边墙稳定的关键。厂房顶拱锚杆孔角度多为向下, 砂浆锚杆支护参数为C25, L=6.0m, 入岩5.88m;C28, L=8.0m, 入岩7.85m。整个厂房顶拱锚杆合计2912根, 按100%比例进行无损检测, 锚杆拉拔按1%比例进行检测。如何确保锚杆砂浆密实度、拉拔力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前后的质量控制手段必须到位。

2 项目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强制度、严管理措施保证

在厂房顶拱锚杆的高质量标准要求下, 参建四方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从技术准备、工序操作、质量检测、数据分析等方面做到精细化管理。项目部按照国网新源公司标准化工艺施工要求建立、健全锚杆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各级施工人员的职责, 编制砂浆锚杆作业指导书并对现场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序控制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申请制度, 并安排专门的质检人员进行“三检”施工质量控制, 加强过程中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定期对锚杆施工质量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持续改进, 以提高锚杆施工的质量水平。

2.2 锚杆施工事前质量控制

施工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质量管理规划, 质检部牵手联合工程部、工区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和样本工程工作小组。

(1) 施工工艺选择确定。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根据插杆与注浆先后的不同, 分为“先插杆后注浆工艺”与“先注浆后插杆工艺”。项目部在实施全面生产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结合大量地下工程顶拱锚杆注浆工艺经验, 对两种注浆工艺进了反复的试验对比, 最终确定使用先注浆后插杆的施工工艺。通过检验和优化锚杆砂浆的施工配合比, 检验锚杆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能否满足砂浆锚杆的密实度等指标, 进而为地下厂房开挖支护工程锚杆施工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措施, 以保证锚杆施工工艺科学合理, 确保施工安全和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各项设计标准。

(2) 配合比优化设计。项目部采用数据对比分析、标准工艺对比验证、配合比对比试验三种方法逐层分析对比数据, 确认水泥用量对密实度的影响。在生产施工前结合业主质量控制要求, 综合考虑施工成本、砂浆强度等级、施工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 对M25锚杆砂浆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调整, 增加M25锚杆砂浆配合比的水泥用量, 适当调整其它技术参数, 满足目标质量要求。

2.3 锚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 锚杆孔位及钻孔

锚杆孔位置由项目部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顶拱围岩情况进行逐孔放样, 并用红色油漆在岩壁上做好标注。经检查钻孔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 由项目部终检员填写、现场监理签发《准钻证》后开钻。项目部采用三臂凿岩台车造孔, 保证了钻孔的精确度、成孔速度及减少对顶拱围岩的振动。钻孔施工过程中, 指派技术员在现场检查校正钻孔的开孔偏差和孔向偏差。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采用“先注浆后插杆”施工工艺, 施工钻头直径比锚杆直径大15mm以上。

(2) 杆体制作

为保证下料顺直, 不得对杆体进行焊接, 表面不能有锈污、油污等杂质。项目部与业主积极协商专门定制6m、8m长度锚杆, 对进场每批次的锚杆外观质量、力学性能进行检测, 合格后方投入现场使用。为保证锚杆钢筋在钻孔中心, 对杆长大于6 m含 (6 m) 的锚杆, 每隔3 m焊接一支点, 每个支点焊接3根φ6 mm短钢筋且均匀分布。

(3) 注浆施工准备

(1) 锚杆孔钻完后, 用高压风或水对所有钻孔进行冲洗, 使孔内无积水和岩粉。如果不需要立即进行插杆施工, 孔口应加盖或堵塞予以适当保护, 并在锚杆安装前对钻孔进行复检。

(2) 注浆施工前, 所有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以保证原料质量。人工砂过2.5mm的筛网处理, 保证砂粒细腻无杂质。水泥采取隔空堆放措施, 保持干燥。装砂、盛水的桶及称量台秤等工具到位;配合比标识牌内容清晰、悬挂到位;注浆管做好孔深标识。注浆机使用前要进行性能调试, 检查注浆管路是否通畅, 对于注浆压力不够的, 杜绝施工。

(3) 砂浆拌制应根据试验室更新的配合比数据现场定称, 按照砂、水泥、水的投料顺序, 严禁直接向拌浆机里随意投料、加水。砂浆拌制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通过搅拌机反复搅拌均匀, 无成团现象为止。拌制稠度通过砂浆稠度仪及时检测, 控制在9~12cm;亦可以目测达到糊状后砂浆放在手中悬空有一定的粘性, 不自由滴落为最佳稠度状态。由于人工砂含水率变化较大, 现场可以根据拌制稠度情况对水及水泥用量进行微调。砂浆拌合均匀, 随拌随用, 不但可以保证砂浆的稠度、质量, 还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4) 锚杆安装质量控制

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施工作业班组集中进行了多次工艺培训和技术交底, 并在施工现场进行讲解和演示, 把技术要求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通过重点阐述《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砂浆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砂浆锚杆标准化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增强学习效果, 提高质量意识。

锚杆安装前要按设计外露的要求用红漆在杆体上做好标记, 严格控制好插入的深度和外露的长度。采用“先注浆后插杆”时, 注浆管 (一般为硬质塑料管) 应插入孔底, 退出5~10 cm再注浆, 注浆管必须借助浆压慢慢退出, 严禁人为拔管。锚杆插送过程要缓慢匀速、适当旋转, 避免敲击安插, 并且孔口要有浆液溢出。注完一根, 要及时封堵, 避免浆液流出影响锚杆密实度, 顶拱部位的锚杆必要时在孔口塞上木楔以防坠落。注浆过程技术员应全程旁站指导, 加强质量巡查,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耐心地进行反复处理, 直到满足质量要求为止。

2.4 锚杆施工事后质量控制

(1) 成品保护及控制措施。

锚杆注浆后72小时内或砂浆强度未达到10MPa前, 周围100米范围内严禁爆破作业;100米以外、200米以内一次最大起爆药量必须控制在24kg以内。为增强不同锚杆在洞内环境的辨识度, 6m长和8m长的锚杆尾部采用不同的反光贴片, 既美观又利于检测。

(2) 检测试验

(1) 砂浆强度检测:由试验室在监理见证下在现场进行砂浆取样留置检测。

(2) 无损检测:锚杆施工完成3天后, 按单元工程填写《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锚杆无损检测工作表》, 并向监理报验, 并提前做好相关配合工作。砂浆达到28天抗压强度, 由监理随机抽样进行抗拔力检测。

(3) 锚杆施工工艺总结改进

单元锚杆施工结束, 及时对施工工艺进行总结改进。对无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所检测锚杆现场位置对锚杆存在缺陷的部位进行分析, 判断引起缺陷的原因, 以便在下一步的施工中持续改进。严格执行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标准化考核办法, 加大奖惩力度, 提升质量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拱顶砂浆锚杆的施工受项目地质围岩状况及施工技术条件限制, 质量控制比较困难。项目技术人员从成孔技术、砂浆配合比设计、砂浆拌和稠度控制、注浆机选型、注浆压力参数控制、注浆工艺、锚杆安插、工艺纪律等多方位研究, 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经第三方检测单位100%的比例检测, 合格率达到100%, 顶拱Ⅰ级锚杆达到90%以上, 锚杆质量达到优良标准。高质量的控制措施使厂房第一层 (顶拱) 的围岩稳定性得到保证, 为顺利安全的开挖地下厂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顶拱跨度26m, 顶拱跨度大, 围岩稳定性较差, 初期喷砼支护较薄。而锚喷支护是主厂房顶拱支护的主要措施, 整个地下厂房顶拱锚杆的锚固质量评定, 关系到整个锚喷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 针对电站地下厂房顶拱砂浆锚杆的成孔技术、砂浆拌制、注浆工艺、插杆工艺、工艺纪律、管理制度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 从而保证地下厂房顺利、安全开挖, 争先创优成为样板工程。

关键词:地下厂房,顶拱,砂浆锚杆,质量控制,绩溪抽水蓄能电站

参考文献

[1] 汪明武, 王鹤龄.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 21 (1) :126-129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第4篇

保证项目

一、施工方案

应得分数20分

20分

1.基础施工无支护方案的扣

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根据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开挖深度、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层高及基础施工方案,制定基坑(槽)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施工支护方案。

2.施工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的扣12-15分

3.基坑深度超过5M无专项支护设计的扣20分

基坑深度超过5M必须进行专设支护设计。

4.支护设计及方案未经上级审批的扣

15分

基坑(槽)施工支护方案及基坑深度超过5M的专项支护设计必须经上级审批,签署

审批意见。

二、临边防护

应得分数10分

1.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的扣10分 2.临边及其他防护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其临边应设置防止人及物体滚落基坑的安全防护措施。必 要时应设置警告标志,配备监护人员。夜间施工,在作业区应设置信号灯。

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防护栏杆的连接、搭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1.2条和3.1.3条的规定。

三、坑壁支护

应得分数10分

10分

1.坑槽开挖设置安全坡度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扣

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2.特殊支护的作法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扣5-8分

3.支护设施已产生局部变形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扣6分

四、排水措施

应得分数10分

10分

1.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措施的扣基坑施工应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集中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或单独或组合使用。其具体处理措施,详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8.地下水控制”。

2. 深基坑施工采用境外降水,无防止临近建筑危险沉降措施的扣

10分

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基坑支护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以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并应经勘察提供的水文资料,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坑外降水,应根据水文资料的数据,随时记录、观察降水量,既要阻止基坑进水,又要制定防止临近建筑的危险沉降。降水井的位置、深度、间距、降水量等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和降水。

五、坑边荷载

应得分数10分

1.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小于设计规定的扣10分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达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在控方边坡上倒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在往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2、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不符合要求,又无措施的扣10分

在基槽、地沟的边缘不得堆放机械、铺设轨道及通行车辆,以防受力过大而塌方。必 须安放机械或通过车辆时,要采取妥善的加固措施。堆土离沟边不得小于1M,也不得将 上卸于施工区的通道上或其他作业区,可用薄板或低矮的建筑路障把挖掘的土围起来。

一般项目

六、上下通道

应得分数10分

1。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的扣10分

人员上下基槽、基坑作业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登固壁支撑上下。人员上下基槽作

业,应配备梯子,作为上下安全通道;在基坑内作业,可根据基坑的大小,设置专用上下通道。

2.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的扣

6分

通道的立柱、横杆、支撑、踏板、护栏、坡度等要求与落地式外脚手架的通道要求相同。具体的设置应根据基坑的大小,深度和场地地形而确定。

七、土方开挖

应得分数10分

5分

1.施工机械进场未验收的扣

施工机械进场时,应对施工机械各部件的性能、组装、试操作进行检查验收,有验收记录,签字手续齐全。

2.挖土机作业时,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的扣6分

10分

挖土机移动时,应注意前后左右,防止碰到电线或其他设施。挖土机作业时,人员不得进入回转迹线内,以免土块坠落或扒杆掉下伤人。

3.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不安全的扣

挖土机在作业时,机身离坑(槽)边不得小于3M,机身作业位置应夯实或用垫木垫 车。如有两台或两台以上挖土机同时作业时,相互间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臂架相互碰撞。

4、司机无证作业的扣10分

5.未按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的扣10分

施工机械司机应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由有关部门颁发上岗证,执证上岗。

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

挖,层高不直超过1M。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极或扰动基层原状土。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不得超措。

八、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应得分数10分

1.未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的扣10分

2. 未按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主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的扣

10分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线以外l~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监控对象。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表3.8.3选择。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 应根据监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各项监测的时间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监测结果评价。

九、作业环境

应得分数10分

1.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的扣10分

10分

在基坑内无论是在坑底作业,或者攀登作业或是悬空作业,均应有安全的立足点和防护措施。

2.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的扣

基坑较深,需要上下垂直同时作业的,应根据垂直作业层搭设作业架,各层用钢。

木、竹板隔开,或其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防止上层作业人员、土块或其他工具坠落伤害下层作业人员。

3.光线不足未设置足够照明的扣

5分

深基坑内光线不足,不论是白天或夜间施工,均应设置足够电气照明,电气照明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4-2 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

保证项目

一、施工方案

应得分数10分

1.模板工程无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未经审批的扣10分

8分

模板工程要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模板的材质、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 方法及安全措施。施工方案应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2.未根据混凝土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安全措施的扣

混凝土输送方法有的泵送混凝土、人力挑送混凝土、在浇灌运输道上手推翻斗车运送混凝土等方法,应根据输送混凝土的方法制定模板工程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二、支撑系统

应得分数10分

6分

1.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无设计计算的扣

现饶混凝土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查板支撑系统设计,设计不仅要有设计计算书,而且还要给制细部构造大样图,对材料的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挥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

2.支撑系统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扣

三、立柱稳定

10分

应得分数10分

1.支撑模板的立柱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扣6分

支撑模板立柱宜采用钢材,材料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当采用木材时,其树种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

等材,立杆的有效尾径不得小于8cm,立杆要直顺,接头数量不得超过30%,且不应集中。

2.立柱底部无垫板或用砖垫高的扣10分

竖向模板和支架的立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尚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尚必须有防冻融措施。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方法,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单板。当极少数立住长度不足时,应采用相同材料加固接长,不得采用垫砖增高的方法。

3.不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的扣

4分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支撑。支架的立柱或流架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件固定。主梁及大跨度梁的立杆应由底到项整体设置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夹角。设置间距不大于5M,若跨度大于5M的应连续设置。各排立柱应用水平杆纵横拉接,每高2m拉接一次,使各排立柱杆形成一个整体,剪刀撑、水平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立柱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扣10分

立柱间距应经设计计算,支撑立柱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施工荷载

应得分数10分

1.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规定的扣10分

模板上的施工荷载应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各种荷载效应组合:新浇 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新浇筑的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们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综合以上荷载值再设计模板上施工荷载值。

2.模板上堆料不均匀的扣

5分

堆放在模板上的建筑材料要均匀,如集中堆放,荷载集中,导致模板变形,影响构件 力量。

五、模板存放

应得分数10分

5分

1.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的扣

大模板立放易倾倒,应采取支撑、围系、绑箍等防倾倒措施,视具体情况而定。大模板存放,必须将地脚螺栓提上去,使自稳角成为70-80,下部应垫通长方木。长期存放的大模板,应用拉杆连接绑牢。存放在楼层时,须在大模板横梁上挂钢丝绳或花篮螺栓钩在楼板吊钩或墙体钢筋上。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楼板,要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民或卧倒平放,不应靠在其他模板或构件上。

2.各种模板存放不整齐、过高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扣

5分

各种模板若露天存放,其下应垫高30CM以上,防止受潮,并应用柳条布等遮盖。不论存放在室内或室外,应按不同的规格堆码整齐,用麻绳或镀锌铁丝系稳。模板堆放不得过高,以免倾倒。堆放地点应选择平稳之处,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缓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lin。楼梯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不得堆模板。

六、支拆模板

1.2m

应得分数10分

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的扣5分。

5分

2m以上高处支模或拆模搭设脚手架,满铺架板,使操作人员有可靠的立足点,并应按高处作业悬空和临边作业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2.拆除区域来设置警戒线且无监护人的扣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除时,在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线,且应派专人监护。

3.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的扣4分、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除时,应一次全部拆完,不得留有悬空模板,避免坠落伤人。

一般项目

七、模板验收

应得分数10分

5分。

l.模板拆除前未经拆模申请批准的扣

模板拆除前,现浇梁柱侧模的拆除,拆模时要确保梁、柱边角的完整,施工班组长应向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口头报告,经同葛后再拆除。现浇梁、板,尤其是挑梁、板底摸的拆除,施工班、组长应书面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现祛的要求时,经批准后才能拆除。

2.模板工程无验收手续的扣

6分

3.验收单无量化验收内容的扣4分

模板工程应按楼层,用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和施工组织设计有关内容检查验收,班、组长和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均应签字,手续齐全。验收内容包括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保证项目、一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内容。

4.支拆模板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扣

5分

八、混凝土强度

应得分数10分

1.模板拆除前无混凝土强度报告的扣5分 2.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提前拆模的扣8分

模板拆除前,遍有现浇或预制梁、板、柱混凝土,7d和28d龄期强度报告,达到强 度要求后,再拆除模板。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摸,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见表2.4.1。

九、运输道路

应得分数10分

1.在模板上运输混凝土无走道垫板的扣7分

浇灌楼层梁、柱混凝土,一般应设浇灌运输道。整体现浇楼面支底模后,浇捣楼面混凝土,不得在底摸上用手推车或人力运输混凝土,应在底摸上设置运输混凝土的走道垫板,防

止底摸松动。

2.走道垫板不稳不牢的扣

+、作业环境

3分

走道垫板应铺设平稳,垫板两端应用锌铁丝扎紧,或用压条扣紧,牢固不松动。

应得分数10分

l.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无防护措施的扣10分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

施,具体要求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第三章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

2.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的扣

10分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

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层。

总结:

基坑支护

1、 要有施工方案,基坑深度超过5M要有专项支护设计。

2、 基坑施工要有临边防护措施。

3、 积土、料具堆放、机械设备施工距槽边距离要符合要求。

4、 基坑支护、毗邻建筑物和主要管线和道路要有变形监测。

模板工程:

1、 要有施工方案,支撑系统要设计计算。

2、 立柱底部要有垫板或用砖垫高,并要设置纵横向支撑。

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范文第5篇

保证项目

一、施工方案

应得分数20分

20分

1.基础施工无支护方案的扣

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根据土质条件、地下水位、开挖深度、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层高及基础施工方案,制定基坑(槽)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施工支护方案。

2.施工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的扣12-15分

3.基坑深度超过5M无专项支护设计的扣20分

基坑深度超过5M必须进行专设支护设计。

4.支护设计及方案未经上级审批的扣

15分

基坑(槽)施工支护方案及基坑深度超过5M的专项支护设计必须经上级审批,签署

审批意见。

二、临边防护

应得分数10分

1.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的扣10分 2.临边及其他防护不符合要求的扣5分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其临边应设置防止人及物体滚落基坑的安全防护措施。必 要时应设置警告标志,配备监护人员。夜间施工,在作业区应设置信号灯。

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杆件的规格、防护栏杆的连接、搭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1.2条和3.1.3条的规定。

三、坑壁支护

应得分数10分

10分

1.坑槽开挖设置安全坡度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扣

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2.特殊支护的作法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扣5-8分

3.支护设施已产生局部变形又未采取措施调整的扣6分

四、排水措施

应得分数10分

10分

1.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措施的扣基坑施工应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分集中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或单独或组合使用。其具体处理措施,详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8.地下水控制”。

2. 深基坑施工采用境外降水,无防止临近建筑危险沉降措施的扣

10分

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基坑支护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以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并应经勘察提供的水文资料,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坑外降水,应根据水文资料的数据,随时记录、观察降水量,既要阻止基坑进水,又要制定防止临近建筑的危险沉降。降水井的位置、深度、间距、降水量等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和降水。

五、坑边荷载

应得分数10分

1.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小于设计规定的扣10分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达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在控方边坡上倒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在往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2、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不符合要求,又无措施的扣10分

在基槽、地沟的边缘不得堆放机械、铺设轨道及通行车辆,以防受力过大而塌方。必 须安放机械或通过车辆时,要采取妥善的加固措施。堆土离沟边不得小于1M,也不得将 上卸于施工区的通道上或其他作业区,可用薄板或低矮的建筑路障把挖掘的土围起来。

一般项目

六、上下通道

应得分数10分

1。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的扣10分

人员上下基槽、基坑作业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登固壁支撑上下。人员上下基槽作

业,应配备梯子,作为上下安全通道;在基坑内作业,可根据基坑的大小,设置专用上下通道。

2.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的扣

6分

通道的立柱、横杆、支撑、踏板、护栏、坡度等要求与落地式外脚手架的通道要求相同。具体的设置应根据基坑的大小,深度和场地地形而确定。

七、土方开挖

应得分数10分

5分

1.施工机械进场未验收的扣

施工机械进场时,应对施工机械各部件的性能、组装、试操作进行检查验收,有验收记录,签字手续齐全。

2.挖土机作业时,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的扣6分

10分

挖土机移动时,应注意前后左右,防止碰到电线或其他设施。挖土机作业时,人员不得进入回转迹线内,以免土块坠落或扒杆掉下伤人。

3.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不安全的扣

挖土机在作业时,机身离坑(槽)边不得小于3M,机身作业位置应夯实或用垫木垫 车。如有两台或两台以上挖土机同时作业时,相互间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防止臂架相互碰撞。

4、司机无证作业的扣10分

5.未按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的扣10分

施工机械司机应经专业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由有关部门颁发上岗证,执证上岗。

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

挖,层高不直超过1M。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极或扰动基层原状土。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不得超措。

八、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应得分数10分

1.未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的扣10分

2. 未按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主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的扣

10分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线以外l~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监控对象。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表3.8.3选择。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 应根据监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各项监测的时间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阶段性监测结果报告。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监测结果评价。

九、作业环境

应得分数10分

1.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的扣10分

10分

在基坑内无论是在坑底作业,或者攀登作业或是悬空作业,均应有安全的立足点和防护措施。

2.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的扣

基坑较深,需要上下垂直同时作业的,应根据垂直作业层搭设作业架,各层用钢。

木、竹板隔开,或其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防止上层作业人员、土块或其他工具坠落伤害下层作业人员。

3.光线不足未设置足够照明的扣

5分

深基坑内光线不足,不论是白天或夜间施工,均应设置足够电气照明,电气照明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4-2 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

保证项目

一、施工方案

应得分数10分

1.模板工程无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未经审批的扣10分

8分

模板工程要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模板的材质、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 方法及安全措施。施工方案应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2.未根据混凝土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安全措施的扣

混凝土输送方法有的泵送混凝土、人力挑送混凝土、在浇灌运输道上手推翻斗车运送混凝土等方法,应根据输送混凝土的方法制定模板工程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二、支撑系统

应得分数10分

6分

1.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无设计计算的扣

现饶混凝土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查板支撑系统设计,设计不仅要有设计计算书,而且还要给制细部构造大样图,对材料的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刀挥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

2.支撑系统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扣

三、立柱稳定

10分

应得分数10分

1.支撑模板的立柱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扣6分

支撑模板立柱宜采用钢材,材料的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当采用木材时,其树种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

等材,立杆的有效尾径不得小于8cm,立杆要直顺,接头数量不得超过30%,且不应集中。

2.立柱底部无垫板或用砖垫高的扣10分

竖向模板和支架的立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尚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尚必须有防冻融措施。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方法,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单板。当极少数立住长度不足时,应采用相同材料加固接长,不得采用垫砖增高的方法。

3.不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的扣

4分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支撑。支架的立柱或流架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件固定。主梁及大跨度梁的立杆应由底到项整体设置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夹角。设置间距不大于5M,若跨度大于5M的应连续设置。各排立柱应用水平杆纵横拉接,每高2m拉接一次,使各排立柱杆形成一个整体,剪刀撑、水平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立柱间距不符合规定的扣10分

立柱间距应经设计计算,支撑立柱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施工荷载

应得分数10分

1.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规定的扣10分

模板上的施工荷载应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各种荷载效应组合:新浇 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新浇筑的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们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综合以上荷载值再设计模板上施工荷载值。

2.模板上堆料不均匀的扣

5分

堆放在模板上的建筑材料要均匀,如集中堆放,荷载集中,导致模板变形,影响构件 力量。

五、模板存放

应得分数10分

5分

1.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的扣

大模板立放易倾倒,应采取支撑、围系、绑箍等防倾倒措施,视具体情况而定。大模板存放,必须将地脚螺栓提上去,使自稳角成为70-80,下部应垫通长方木。长期存放的大模板,应用拉杆连接绑牢。存放在楼层时,须在大模板横梁上挂钢丝绳或花篮螺栓钩在楼板吊钩或墙体钢筋上。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楼板,要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民或卧倒平放,不应靠在其他模板或构件上。

2.各种模板存放不整齐、过高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扣

5分

各种模板若露天存放,其下应垫高30CM以上,防止受潮,并应用柳条布等遮盖。不论存放在室内或室外,应按不同的规格堆码整齐,用麻绳或镀锌铁丝系稳。模板堆放不得过高,以免倾倒。堆放地点应选择平稳之处,钢模板部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缓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lin。楼梯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不得堆模板。

六、支拆模板

1.2m

应得分数10分

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的扣5分。

5分

2m以上高处支模或拆模搭设脚手架,满铺架板,使操作人员有可靠的立足点,并应按高处作业悬空和临边作业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2.拆除区域来设置警戒线且无监护人的扣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除时,在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线,且应派专人监护。

3.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的扣4分、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除时,应一次全部拆完,不得留有悬空模板,避免坠落伤人。

一般项目

七、模板验收

应得分数10分

5分。

l.模板拆除前未经拆模申请批准的扣

模板拆除前,现浇梁柱侧模的拆除,拆模时要确保梁、柱边角的完整,施工班组长应向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口头报告,经同葛后再拆除。现浇梁、板,尤其是挑梁、板底摸的拆除,施工班、组长应书面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现祛的要求时,经批准后才能拆除。

2.模板工程无验收手续的扣

6分

3.验收单无量化验收内容的扣4分

模板工程应按楼层,用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和施工组织设计有关内容检查验收,班、组长和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均应签字,手续齐全。验收内容包括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保证项目、一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内容。

4.支拆模板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扣

5分

八、混凝土强度

应得分数10分

1.模板拆除前无混凝土强度报告的扣5分 2.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提前拆模的扣8分

模板拆除前,遍有现浇或预制梁、板、柱混凝土,7d和28d龄期强度报告,达到强 度要求后,再拆除模板。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摸,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见表2.4.1。

九、运输道路

应得分数10分

1.在模板上运输混凝土无走道垫板的扣7分

浇灌楼层梁、柱混凝土,一般应设浇灌运输道。整体现浇楼面支底模后,浇捣楼面混凝土,不得在底摸上用手推车或人力运输混凝土,应在底摸上设置运输混凝土的走道垫板,防

止底摸松动。

2.走道垫板不稳不牢的扣

+、作业环境

3分

走道垫板应铺设平稳,垫板两端应用锌铁丝扎紧,或用压条扣紧,牢固不松动。

应得分数10分

l.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无防护措施的扣10分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

施,具体要求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范》第三章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的有关规定。

2.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的扣

10分

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

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隔离层。

总结:

基坑支护

1、 要有施工方案,基坑深度超过5M要有专项支护设计。

2、 基坑施工要有临边防护措施。

3、 积土、料具堆放、机械设备施工距槽边距离要符合要求。

4、 基坑支护、毗邻建筑物和主要管线和道路要有变形监测。

模板工程:

1、 要有施工方案,支撑系统要设计计算。

2、 立柱底部要有垫板或用砖垫高,并要设置纵横向支撑。

上一篇: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下一篇:维修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