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2024-04-24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1篇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7、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根据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整改方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并及时反馈护理部每月召开的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会议及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会议精神,把全院护理工作中的 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以起到警示作用。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析细节管理在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中心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输液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分析这两组输液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在护理差错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2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知识认知度上,观察组达到82%,对照组仅为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1%,对照组为6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門诊中心对患者采取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细节管理;门诊中心;输液患者;认知度

每一家医院的门诊中心每天要接待大量的输液患者,由于输液患者人数众多,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与小孩,为此,护理任务较为繁重,经常出现护理差错,护理效果得不到患者的满意。为此,针对以上情形,需要优化门诊中心的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对此,本文选取我院门诊中心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中心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输液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这200例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9-79岁,平均年龄为(46.9±6.4)岁;其中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90例,男女比例为11:9。这200例患者在进院治疗前,意识清醒,均愿意配合医生治疗。这200例患者在身高、体重、性别、病程、职业、年龄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B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A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细节护理管理措施,依照本门诊中心的护理资源,为患者制定一套详细、周密的细节护理管理措施,由护士长牵头,制定及落实疾病知识宣讲、加大巡视的力度、特殊患者的护理等,具体措施:①健康教育。由于绝大多数患者不甚了解自己的病情,护士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或家属讲解该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的变化、危害程度、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出现的疑问,要细致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消除他们治疗上的疑虑,同时矫正患者对待自己疾病上的误区,促进患者积极接受医院的治疗。[1]②用药护理。需要在门诊中心服用药物的患者,护士要遵照依照给予患者的药物,定时定量地服用药物,如患者出现药物过敏或不想服药时,应当对症给药,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障碍。③输液护理。输液前,护士要向患者讲解输液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输液中出现回血、过敏等现象,应当立即处理,将危险降到最低;输液结束之后,拔管要轻快,防止出现流血现象;拔管后,要求患者在医院停留30分钟,在没有异常现象下,可以离开医院。[2]具体观察这两组输液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认知度等,并详细记录,作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本文采用的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这两组数据的资料在比较中都是运用了了χ2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3]

2结果

在护理差错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知识认知度上,观察组达到82%,对照组仅为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1%,对照组为6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参照见表1。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在对门诊中心的输液患者采取细节护理管理措施之后,护理差错率由先前的15%下降到现在的4%,极大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率,有助于减少护理失误;在疾病知识认知度上,由先前的47%直接上升到82%,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接受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也由先前的62%上升到91%,这就说明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已经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认可。

在细节护理管理措施上,还要注重特殊患者的护理,例如儿童输液患者的护理。儿童为门诊中心输液的最大群体,也是最难输液的,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护士要摸清楚患儿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采用亲情服务、感动服务等措施,让患儿对护士产生美好的形象,相信护士的言语。[4]同时护士要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患儿采取有效的格子式服务,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以此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绍珍,刘红菊.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02),12(26):163-164.

[2]谭杏飞,蓝惠兰,张秀浓,等.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18),14(20):247-248.

[3]张雪鹿.对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18(16):263-264.

[4]王会萍.护理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是护理安全的保证[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365-366.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3篇

1.1 满足社会需求

北美和英国的门诊护理是在成本控制、减少住院时间和提供更好的出院后康复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下产生的, 它们对于高级护理实践护士的需求更多地是从对医生的替代和补充的角度出发, 而我国门诊护理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医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对各类急、慢性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由此各种急性、慢性病病人存活年限和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目前有大量的肿瘤病人、糖尿病病人、急慢性肾脏疾病病人、器官移植后病人以及各种社会人群对自身存在的护理问题和健康问题需要进行健康咨询;同时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加强, 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递增。门诊护理的出现满足了这部分社会需求, 缓解了因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相对落后而造成的矛盾。同时, 门诊护理的开设对于大量出院病人所担心的随访困难、出院后自我护理技术不到位等所形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1.2 对就诊者健康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

门诊护理可以为就诊者提供专科护理评估、分析病人的个体问题、提供直接护理减轻病人痛苦、提供形式多样的针对性教育指导以及心理咨询等护理服务。就诊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就诊满意度很高。在这一方面, 很多研究都有相同的结果。周佩如等的研究表明, 糖尿病专科护士教育门诊个体化教育后病人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教育前, 病人存在的具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何桂娟等的研究也表明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护理服务模式对病人糖尿病知识的掌握、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血脂等均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病人对其工作满意率超过95%。糖尿病教育门诊对病人的个体化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解决个体问题, 是糖尿病教育方法中有针对性并且受病人欢迎的教育方法。

2 对门诊护理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2.1 社会对门诊护理的了解程度

门诊护理作为新生事物, 社会对其的了解和认识较少, 并且由于长期重医轻护的观念, 门诊护理的潜在服务对象更倾向于遵从医生, 而对护士的门诊服务持怀疑态度, 影响门诊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因此, 门诊护理需要加强舆论宣传, 提高在社会上的知晓程度。

2.2 医护同行对门诊护理的认同程度

医生和护理同行对门诊护理工作的认同程度也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实践和发展产生影响。因门诊医生是一个既得利益团体, 在对门诊护理的定位和作用缺乏了解时, 他们可能会担心医生的权益受到损害, 并认为护士看门诊是对他们权威性的一种挑战。另外, 来自同行的阻力也在所难免, 护理工作者可能因对长期基础护理工作的认同而缺乏对门诊护理工作的认同, 会出现“门诊护理护士是否属于护理队伍”的疑问, 同时, 由于目前门诊护理护士很多仍在病房工作, 由于门诊护理工作而对其病房工作产生影响, 势必对共事的其他护士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也会引发对门诊护理实践的质疑。

2.3 管理部门对门诊护理的支持程度

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缺乏, 护士工作繁重, 护理人员在每天的基础工作中投入大, 加上分工不明确, 兼管工作多, 专科护士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只有管理对于护理人才重视并大力培养, 提供机会和平台调动门诊护理护士主观能动性, 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 帮助解决运行、发展中的问题, 门诊护理护士才能够发挥所长, 做好门诊护理工作。

3 门诊护理的简单措施

(1) 门诊护理的工作模式多样。门诊护理及门诊护理护士的行政及人事归属、否需要预约、收费标准、门诊工作开展的形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区别。

(2) 门诊护理是高级护理实践的模式之一, 是一种有效有益的医疗卫生工作模式。该模式下护士有条件与服务对象充分沟通、进行个体化连续性的评估和护理, 同时, 门诊护士能够与医生以及病房护士建立互助合作的团队工作关系, 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共同提高。

(3) 门诊护理护士具有的能力与国际公认的高级护理实践护士的能力相符, 在学历水平和资质认证上有所欠缺。

(4) 门诊护理就诊的病人满意度很高, 该实践模式的出现也提高了护理在服务对象及医疗服务合作者心中的地位。

4 结语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必须把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作为工作重点, 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感, 加强护士安全意识的培养, 善于捕捉工作中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 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

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门诊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 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门诊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门诊的护理安全质量, 一直是门诊护士长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做法

参考文献

[1]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1~192.

[2]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5:35.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4篇

口腔科是一个与其他科室截然不同的地方,这里主要以治疗为主,更加贴近病人,同事与病人的沟通也是最多的。

首先病人来就诊之前要经过分诊台,由分诊台了解病情后指导病人前往医生所处的诊室,等待就诊,当病人量多时,病人等候的时间同样也是很长,在等候的这段时间病人容易急躁,在门诊大厅中我们安排了书报栏,供病人观看在观看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些与自己牙齿本身的问题。经常观察在候诊大厅中等待就诊的患者,如有老,弱,病情危重的患者,应给予提前就诊。

在诊疗过程中有些病人对牙科比较畏惧,会出现紧张,急躁,担心等问题,我们护士和医生站在患者的角度真实的,实事求是的介绍诊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消除恐惧感、陌生感,获得安全感,积极配合相应的治疗,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就诊环境,使其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在口腔科大部分治疗中都会用到麻醉药物,在用药前询问有无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疾病等,如没有均可以用药,但在用药后也要询问病人的感受,如果患者在就诊完毕后感到不适,会搀扶患者在一旁坐下休息一下,或陪伴患者去交费,拿药等。

患者就诊完毕后,要及时告诉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如有疼痛请不要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24小时内不要用这颗牙吃饭,咬太硬的东西,如感到疼痛难忍及时就医。

我们全体护理人员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第5篇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门诊人流量大、就诊人数多, 门诊病人在医院停留时间较短, 但求医心切, 既想缩短排队时间, 又想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诊治, 由于医务人员人数有限, 造成病人数量与服务质量的矛盾,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调整和控制, 既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又容易导致医患矛盾。因此, 在进行分诊及指导就诊的同时, 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稳定的情绪, 以保障门诊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门诊患者的心理

(1) 焦急心理。病人到医院就医, 求治心切, 希望尽快看病, 缩短候诊时间。一般都经过挂号、候诊、诊断、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等过程, 如人多排队, 就会产生焦急心理, 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2) 紧张心理。有的初诊患者, 由于环境改变, 人生地疏, 没有认识的熟人担心得不到一视同仁的诊治, 害怕抽血化验、X线检查伤害身体, 会产生惧怕、担心等紧张情绪。 (3) 急躁心理。心存顾虑, 急于就诊, 遇到和自己疾病相类似的患者, 急于探听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 由于病人希望医护人员尽快明确诊断, 或者害怕病情加重, 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急躁情绪。

3 针对患者的心理应采取如下措施

3.1 热情接待患者, 了解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门诊是展现医院服务质量与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的窗口, 分诊护士是患者接触到的第一位医务人员, 其态度、举止、仪表直接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门诊护士不但要掌握高超的护理技术操作, 还要具备较好的心理学知识。门诊护士应以高度的同情心, 尽快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努力促进患者的角色转化。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及文化背景、社会经历、职业地位等因素, 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如对于老年患者, 应该态度和蔼、亲切对待, 做到耐心、热情、不嫌弃, 使他们感到在家的温暖, 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3.2 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如果分诊护士能充分利用分诊平台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不仅能满足病人获取防病治病和保健知识的迫切需要, 更能促进医患沟通, 减少医患纠纷, 为共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贡献。针对门诊病人,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就要见缝插针, 采用各种形式, 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通过开设专线电话、发放宣传资料、出版宣传栏、举办专题和专场咨询会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病人减轻心理负担, 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 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自我保健和健康的能力, 增进身体健康水平,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

3.3 优化服务流程, 提高服务质量

3.3.1 门诊全部启用现代化的系统管理软件和硬件有机结

合的、以网络为基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电子自动智能分诊管理系统。简化就诊程序, 节省人力物力, 减少交叉感染, 提高工作效率。

3.3.2 推行“药等人”服务

利用网络系统将药局、收款处和门诊3个部门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患者刚交纳完药款时, 药局工作人员就已接到电脑传输的药单, 当患者按照处方上的提示到药局的指定窗口取药时, 药品就已准备好, 使就诊者随到随取, 大大减少了患者取药时间。

3.3.3 推行优先诊疗服务

针对“老会战”及70岁以上老人就诊难问题推出的服务新举措, 免去“老会战”及70岁以上老人到挂号窗口取号环节, 改为持有效证件到就诊科室分诊台前, 由护士录入信息后便可直接就诊。

4 小结

做好门诊患者心理护理, 换位思考, 让患者能够处处感受到门诊护理人员的温馨服务, 把心理护理有机地渗透到工作中去, 充分保证病人的各项权益, 满足病人的需求, 使许多患者慕名而来, 病人的满意度由80%上升至98%以上, 减少医疗投诉。

摘要: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增多, 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 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门诊患者大多数都为初诊患者, 因而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对患者角色的认同, 希望医护人员能了解其病情, 同情其疾苦。这就要求门诊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病理护理, 还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在门诊护理服务中我们以人为本, 实施了温馨的心理护理,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门诊,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行动导向教学下一篇: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