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范文

2024-04-24

工程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从“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入手,分析“大工程观”对21世纪的优秀工程人才的需求,并根据现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 大工程观 工程教育 教育改革

2014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工程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撑起强国富民重任的脊梁,而工程教育就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我国的工程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①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从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来看,我国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工程教育与社会脱节、工程教育体系不够健全、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教师体系缺乏经验等,相当一部分工科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差、专业面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等。由此可见,我国的工程教育亟需改革。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树立“大工程观”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1 大工程观产生的背景和内涵

“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是美国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我们在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环境、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同步发展,而大工程观就是一种以整合、系统、应变、再循环的视角看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思想。②“大工程观”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具有必要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工程教育的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程技术模式、工程科学模式和工程模式。工程技术模式主要是侧重于技艺技能与工程经验,侧重于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工程技术本身的研究与运用;工程科学模式,由“技术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欧洲大陆以外的国家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主要聚焦于理工学科,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科学性”的工程知识体系以及它所造就的“分析型”工程师,在各国的工业界始终是受到质疑的,这可能就是所谓企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工程模式,即“大工程观”,在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的工程教育由“技术型”工程学科向“科学型”转变的时候,美国却听从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告诫,改变其原有的工程教育发展方向。《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和《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报告,拉开了整个美国工程教育大改革的序幕。1989年,MIT的报告指出,战后的工科课程向着工程科学方向演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今天已然是“过度科学化”。1994年,MIT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1995年,《重建工程教育》等一系列报告使得美国的工程教育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并不是由“科学性”退回到“技术型”,而是“回归工程”,形成在新的水平上综合了科学和技术的新范式,即“大工程观”。

2 大工程观的要求

大工程观的“大”不能只从简单的大小来理解,“大”是用来修饰“观”的,是更加注重工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个“大”把现代工程的领域扩大、意义增长、使命加强和价值提升突出地表达了出来。

工程环境的丰富性和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21世纪的工程师须是集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的高水平人才,不仅要求他们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有关专业的技术难题,还要求他们善于合作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打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有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基于“大工程观”观的工程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认知方式,不仅仅强调单个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各个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大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应该是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具备从事复杂工作的能力,也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3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对策

3.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的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我国各高校工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目标模糊,具体定位不清晰,无法充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对于“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基本上凭经验或者模仿别人办学。③我国工程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必要的工程师训练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是突出了“工”,强调为工业、工程第一线培养人才。从大工程观的视角来看,不同类型的高校必须认清自身现阶段的主要发展空间,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各目标中应该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还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知识、精湛的技术能力,还应该注重其他非技术能力的培养,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业能力等。

3.2 专业设置

建国初期,我国在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专业多是按照岗位进行设置,随着时间的发展,专业的种类逐步减少,专业口径不断拓宽,专业的设置更加规范、科学。但是总体上来说专业设得过多、过细、过窄,行业色彩过浓局面还是未曾得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视野比较窄,难以适应大工程环境下多项技术工作的需要,工程毕业生对社会适应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创新的精神与能力。“技术上狭窄”和“狭窄的技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应该要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思想,注重工程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各工科院校要根据“大工程观”的需求,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设置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3.3 课程设置

“大工程观”的核心是“工程系统学”,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形成对宏大或复杂工程的系统视野;又能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同时还有具备人文情怀和工程组织素养,具备集成的知识结构。在对工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工程教育的特殊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明确21世纪工程师的素质要求,进行扎实的适合工科的课程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工程观”需要宽的知识面,工程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不同需求。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工程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创造力、领导力等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总之,学校对学生跨学科、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4 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工程师资队伍是我国工程教育的又一重点,但是,目前我国工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存在种种问题,亟待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工程实践经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能力较差;重视教学不够;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现有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根本无法满足“大工程观”对教师的需求,建设具有创新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还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且不断接受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改变“重理轻术”的理念,重视教师工程技能和实践的训练,同时也要侧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扩大教师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和能力结构等。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支撑,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不容忽视。

注释

① 王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获国际认可.光明日报,2013-08-21:006.

② 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③ 雷庆,赵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工程教育范文第2篇

一、企业教育工程师的基本含义

相对于普教系统的“教师”和近来面世的“企业培训师”而言,所谓企业教育工程师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角色定位的创造性。教师是指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属知识传授型。培训是指按照一定社会、一定组织的要求传授知识、技术的人,当属技能示范型。企业教育工程师应指按照企业的一定要求,独立完成某一技术任务和教学项目的设计、实施并承担知识传授、技术指导的专门人员,属创造型。

第二,工作范围上的外延性。教师、培训师的工作更多局限在整个培训过程的中期环节,即开班后的授课。企业教育工程师则需从培训流程的前期开始介入,包括培训立项、调研、招生等,直至培训项目后期全部任务完成,包括所辖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反馈、总结等。

第三,能力上的多面性。一般来说,教师的主要功能在于“教”,突出的是其良好的知识吸收与再造和语言表达能力。培训师的角色要务是“训”,更强调其动手能力。企业教育工程师的任务除了“讲解”、“传授”:了解培训需求,确定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内容,提出实施方案,培训工作总结、评价及反馈等也是他们的重要职责。因此,在诸多能力中,特别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并且富有独创见解,能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等过程中;需要相当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既能完成理论课或专业课教学任务,又能参与相关项目的科研,发现新的知识并将其及时充实到课程与案例中,以胜任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工作。

二、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的必要性

首先是形势所迫。先从企业角度看,人世后的竞争环境,将企业不可避免地推向经济全球化的架构中;更新硬件是企业相对较为容易实现的与全球接轨的一个方面,而在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上,绝没有近路可抄。拥有快速反应与立即作战能力的专业团队,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经营战略,是企业未来驰骋商战的必要条件。

今天,国企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的呼声日趋强烈,企业对于教师的要求将从知识型或专家型转向知识型+技能型+教授型+研发型,这正是“企业教育工程师”的角色功能。

再来看培训市场形势,其激烈、残酷、白热化的竞争迫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出新招,闯新路。据有关资料统计(《教育时报》2002.3.21),全国从事职员培训的公司约有10000家,这个数字是2001年的两倍多。加入WTO后,国外的培训机构蜂拥而至,原有的培训格局正在被打破,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教育市场重新瓜分。未来的企业培训机构,靠什么生存?这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笔者以为,具有整合资源和自身研发能力并具备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或品牌课程,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机构有别:r社会其他培训机构,独具特色,难以替代;这就必须拥有一批既对企业有相当感情又有创新意识,既有很高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培训技能,融教师、培训师与工程师于一体的“多面手”。有了这样的群体,才可能实现教育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获得生存土壤。因此,建设一支企业教育工程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其次,是人才发展规律所求。继承基础上创新成才规律,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善于创新,这是人才成长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反映了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同时也给企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课题,即如何使企业职工的创造目标与职业目标一致,如何帮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成才,即“在职成才”。

《人才学》把创造性列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知道,成才的途径有两条:一条主要从事理论工作,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一条主要从事实际工作,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在人才培训方法中,相对于送到大学、国外、先进企业里培训或委托培训公司培训而言,以岗位为基础的企业内部培训依然是最直接、最经济的。根据岗位、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实施分岗位分层次培训,由了解企业的企业教育工程师们来实施,是最有条件,也是最实际的。我国的企业职工教育也应寻求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随职工岗位转换、职务晋升提供相应的教育,将企业教育延伸到职工的职业生涯计划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培训长期以来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等已严重滞后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弱化了现代企业培训所具有的经常性、超前性以及培训效果的后延性等特性,不能及时地使企业员工:得到连续的充实和长期的积累,以帮助他们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

企业培训对象是成人,成人在理性思考以及自身专业程度上已达到一定水准。只有确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才能适应人才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职成才本身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成才教育的实施要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创新教育能为人才的拓展和深化引领方向。因此,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在全面实施岗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以创新教育为重心,尽可能缩短在职成才进程。

再者是继续教育自身性质所定。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以往的继续教育停留在知识的一般性补充和扩展上的时间多于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新产品研制开发的全过程,使得办学效果往往与所期望的办班目标不一致。

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知识、技能及观念有效地转移到实际工作中,使其培训对象获得质量与效益的最优化。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维持其职业生命力所应具备的科技能力的主渠道;对于企业而言,继续教育是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继续教育的质量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乃至对社会,都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继续教育本身也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它具有生长性,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和自身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随着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逐步成熟及学校改革的全面铺开,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改革的成败与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否能得以真正实现。其关键在于具体实施者——教师。只有教师综合水平提高了,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人们更加关注起教师的发展,学校也都纷纷致力于建设优质的教师群体。

目前,国内企业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可谓达到了一定高度,而软件情况却存在着明显不足,特别是为学生传道授业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队伍的组成多为三部分:一是科班出身的普教老师。他们一般经过良好的教学技术训练,但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和市场竞争的摔打。二是企业本土的成教师资。他们虽见过市场风浪,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系统性和教学方法上缺些火候。三是高薪聘请的外部人员。为了体现办班的高水准,许多企业培训机构不得不从国内甚至境外聘请“高官”、“专家”、“教授”。这些主讲人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论以及国际化的观念,但他们对企业或对国内市场了解并非十分全面和深入,即使忽略授课成本极高等问题,培训中出现教与学的沟通隔阂也在所难免,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想使企业的培训实现高产出低投入,唯一的途径就是让现有教师或培训师练好内功,成为能文能武,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教育工程师。如果把临时外聘高层次师资之举看作为“输血”,那么,培养自己的企业教育工程师则是在为企业、为企业培训机构“造血”。

无庸讳言,我们的不少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往往感到无暇应及而难以率先学习,更难以谈及针对企业需求设计培训项目。在继续教育已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的今天,重视个性,重视实践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不尽快突破瓶颈,现有教师或培训师中的大部分人在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时仍然心力不足,那么,创新企业继续教育,保持并提高教育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的实施思路

(一)瞄准一个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当前企业继续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完整型模式”,目的是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使他们保持知识水平的先进性、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另一类属于“应用型模式”,目的在于推广应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或带着技术难题进行研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直接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实践中,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型模式”的课题上,同时兼顾“完整型模式”课题,积极发挥继续教育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中介作用,充分体现继续教育与先进技术的纽带作用,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企业的继续教育只有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相结合,与企业技术创创目结合,切实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才会有生命力,这是业内同仁的共识。要以企业教育工程师为主体,尽快构建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继续教育服务支撑体系,如信息咨询、技术培训、专题研修等。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方法、手段等要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要结合企业实际,把高新技术内容贯穿其中,既要有适应科技进步和发展趋势的先进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又要有立足企业的针对睦、适用性和实践,睦。

美国通用公司CEO曾说过:我为员工拿出1美元的培训费用,他能给我30美元的回报。多少实践已经证明:继续教育一旦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服务,与先进生产力保持同一水平时,就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产生出显著的效益。

(二)开辟一个通道——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要改变产、学、研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其有机结合,如建立定期的“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教学生产联合体”等,为培养企教工程师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可为符合条件的教师建立“科研导师”制,让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同步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项目,扩大受众。其中,尤其要重视课题调研,因为这是控制继续教育过程质量的起点。课题必须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应做到不经调查研究的项目不开题,没有摸清需求的培训不立项,以确保通过调研、论证所产生的培训“菜单”体现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体现企业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刺激继续教育的需求和消费。

(三)完善一项制度体系——造就专门队伍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推进企业教育工程师上岗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企业培训机构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研、调研、教研、教改能力不断增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参与科技研发,还能指导生产实习的“一体化”的教师人数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

要开辟多元化师资来源渠道。以年轻化、知识化、多能化为原则,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方法,把那些既热爱企业,忠诚于企业,认同企业文化,又了解企业,具有较高专业水平、3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热爱教育工作,具备较高政治思想觉悟、高尚道德品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职能处室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人员选聘到企业教育工程师岗位上来。同时,可尝试教师的交流使用并逐渐加大交换范围,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保证各类培训任务的完成,切实推进企业继续教育创新。

要建立定期考核、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定期对企业教育工程师综合素质进行岗位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考核结果应作为竞争上岗、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优秀企教工程师评选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显著成果者给予奖励,并优先考虑其有关待遇,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综上所述,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是势在必行,明智之举。企业教育工程师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载体,通过他们可以为企业实现创新蓝图打通一条“绿色通道”,将直接促进企业的高成长,通过他们可以提升学员学习价值,降低学习成本,提高教育的成本效益之比,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夺得人才优势,使企业教育走出补文凭的“原始阶段”,缩短听命式培训的“低级阶段”,转向直接与企业发展命脉接轨,真正回归到应有的科教兴企的战略地位上来,同时教师肩负担子份量加重,自觉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己任,促使企业教育创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软

作者单位:北京住总集团管理人员培训中心

工程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为实现高等工程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质量,高等院校工科通过开展专业认证,全面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分析了我国的专业认证与质量保障体系现状,提出要加强工程教育的质量工程建设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全面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质量保障;深度融合

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随着高等院校的合并、招生规模扩大、高等工程学院校实现规模性扩张,高等教育办学资源有限、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匮乏,导致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高等工程教育工科要通过专业认证,加强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质量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标志着中国专业认证得到国际认可。通过专业认证的深入开展,高等院校进一步明确工科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方向、办学特色,完善工科专业的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监督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建设为出发点,形成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闭环。

一 我国的专业认证与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展现状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92年,建设部在土建类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6个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7年,教育部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设立机械类、化工类2个专业认证分委员会和电气类、计算机类、地矿类、轻工与食品类、交通运输类、环境类、水利类7个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同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的通知》,确立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组织体系。2013年,提出加入《华盛顿协议》,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依据《华盛顿协议》,实现工程专业教育的标准化、国际化,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质等效。推动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企业深度融合,对提升高等工程教育水平与现代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中国智能制造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程教育质量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数量、规模、结构、培养体系日益完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以工程教育专业为导向,以学生中心,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质量是高等院校工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强化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自2012年,教育部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每年进行一次发布,运用全国高等学校数据状态平台,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借鉴欧美等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价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现状,构建了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接轨的符合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特色的质量标准与保障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质量工程建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现代工程师培养技术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工程教育质量。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定位、培養目标与社会需求达成度低。二是工程教育资源不足,高等院校工程与校企深度融合处在起步阶段,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工程教育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偏低。三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建设缺乏精准实施,部分院校工科培养模式单一、特色不明显。四是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匮乏,由于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缺乏企业经历,导致教师工程能力偏低,授课内容脱离实际。

二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措施

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载体,通过实施专业认证:一是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建立与区域工业化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相一致培养计划,加强改进和实施。二是专业认证的深入开展,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校企、校校、校地融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就业,进一步满足工程领域企业人才需求。三是专业认证进一步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专业认证的实质是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与实质等效,其内涵是建立完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体系,常态化、质量化,注重过程培养,保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工程教育的质量工程建设顶层设计

自2011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旨在强化高等教育质量,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督与反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高等学校工科肩负着为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储备人才的艰巨任务。近年来,欧美等国家相继实施高科技发展战略,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英国推出英国工业2050,美国推出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2015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到“中国制造2025”,围绕一条主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两个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十大领域。“中国制造2025”,代表了中国在机械行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过程中的顶层和路径选择。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的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综合改革。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质量工程建设核心,以问题为导向,统筹兼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程教育规划。以“服务社会需求、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为主线。

(二)多措并举,全面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生高等工程教育综合改革。一是采取校企、校所、校校合作等多种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工科学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搭建工科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探索基于专业认证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研究性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高层次、深内涵、强特色”的新目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省级重点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工程教育资源,建立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的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以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满足经济发展和工业振兴需要、工程行业特色鲜明、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工程师人才。

借鉴和吸收国外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工业化战略做好人才储备。借鉴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探索符合国内现代工程师培养的模式,是现代工程教育重点。一是完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采用国际认证标准,实行工程教育评估机构市场化,制定符合中国工程实际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二是制定多元化的现代工程师培养方案,将政府行业、用人单位、企业、师生多元化的资源纳入现代工程师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实验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将项目教学法融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教学法,注重过程培养,鼓励学生依托项目参加各类大赛,通过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培养质量,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素质、知识、技能保障。

(三)完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拓展工程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建立健全财政拨款体系,完善工科大学生奖助体系、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奖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投入力度,招收优秀生源到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就学深造。二是完善评估检查机制。通过专业认证参与国际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开展工科类学科专项评估、教学质量抽检等多种方式,实施绩效拨款,实现财政拨款与教育质量挂钩,逐步建立多主体多层次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工程教育状态基本数据库、信息网站、质量信息平台,及时公布工程教育的基本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四是完善奖励激励机制。设立工程教育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和引导高等工科院校,在招生选拔、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评价监督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娜.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展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1).

[2]支希哲,罗向阳,张清江. 后《华盛顿协议》视域下的我国工科专业建设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5(05).

[3]陈平. 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4(01).

[4]张妍. 我国高校实施專业认证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5]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 高教论坛,2011(07).

[6]陈益林,何小其,马修水. 应用型大学特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3).

[7]孙晓雷,杨英丽,牛金成. 专业认证与安全工程本科教育[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3).

[8]黄爱华.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1).

[9]张文雪,刘俊霞,彭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潜在影响[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06).

[10]范爱华. 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工程教育范文第4篇

一、树立现代工程教育的思想与观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人们对现象、本质、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实施教育的理解、认识和看法。它渗透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现代工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程教育起源于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新产业革命,即专家们所谓的“信息革命”。在信息时代,新的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不再取决于简单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而将愈来愈依赖于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运用,愈来愈依赖于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将其素质“自由”地而不是“自发”地转化为能力的程度。就工程教育而言,应该从以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工程技术知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此外,还应在使学生懂得必要的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从而明确自己所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应该怎样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由于在未来的信息时代,现代工程早已超出了狭隘的“工程技术”的范围,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社会工程,因而素质教育观的提出对于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2.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世界各国无一例外。“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应当是科学、技术、工程紧密结合的,是在比较坚实的基础科学的基础上,并且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主要承担技术科学的研究、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工程的设计、制造、管理”。因此,要造就现代工程师,还应坚持科学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统一的工程教育观。面对信息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教育有余而工作训练不足,或者舍科学教育唯工程的工程教育,都不可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现代工程师。当前,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回归工程”。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回归工程”,实际上是在“科学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统一”这一工程教育观指引下,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的一种优化与调整。对此,我们在进行面向21世纪高工专教育教学改革时,应当给予充分注意。

3.长期以来,工程教育由于“技术上的狭窄”而又“狭窄于技术”,造成了人们对工程教育本质理解上的局限性。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创造性专业”。如果说工程是一种“创造性专业”,那么现代工程教育则是一种“创造性专业”的教育。这种崭新的“创造性专业”教育观,是对工程教育本质的科学反映。根据这一观点,创新设计(应理解为人类创造未采的主动思维和创造行为)在“工程”这个“创造性专业”中应处于核心地位,现代工程教育的第一个核心应是创新设计。但这丝毫不意味着现代工程教育要忽视工艺技术。恰恰相反,由于工艺技术是创新设计得以经济、清洁。高效实现的基础,是创新设计物化的手段和过程,工艺技术应是现代工程教育的又一个校心。创新设计的实现或物化属于工程活动,而工程活动是社会化的工程技术经济行为(或社会行为),离不开科学管理和合法经济。因此,现代工程教育的第三个核心是管理和经营。将工程教育视为“创造性专业”教育,认识现代工程教育的三个核心,是现代工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素质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处于不同的层面,三者的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知识是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是素质的外现,属于里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而强的能力也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内在品德和素养,属于内核。素质高,能力强,能促进知识的掌握与迁移;素质的形成不仅是知识的内化,还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实践的影响;素质不仅外显为能力,能力只是其智力品质的表现,素质还有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表现,还有生理、心理的表现,即身心健康状态等。对素质的重视,对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关系的关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是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质量观上的一个时代特征。

为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学本论”的教学观,运用新的教学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保证学生有足够多的课外时间主动学习;教师要既“教”又“育”,为人师表;要特别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下大力气突破这一教学改革的难点。必须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承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在不妨碍别人发展、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一部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还必须树立创造性教育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以促进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 130012)

责任编辑:海文

工程教育范文第5篇

摘 要: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实施工程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介绍了工程文化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阐述了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工程文化教育注重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通识教育中强化人文知识和素质;注重“做中学”,在工程实践中强化实践创新能力;注重产学结合,在校企合作中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熏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在工程背景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工程文化教育;育人功能;工程文化

一、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提出

先进理念是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先导。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阶段,实现由专科到本科层次的提升,适应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任务,需要先进办学理念来指导。而工程文化教育理念是21世纪初在我国提出的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此理念比较适合新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

我们之所以倡导工程文化教育理念,是因为当代高等工程教育不能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性的教学,还要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实质性融合,这是当今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工程教育应该是一种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我国以往的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是被忽视的方面;相反,在文科院校中,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弱项。这不符合当今社会对文理融合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那么,怎样发掘工程教育的文化内涵,培养出工程教育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有机融合的完整意义上的工程人才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在21世纪初提出了“工程文化教育”的理念。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内涵。

二、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

1.工程

根据重庆交通大学吴宗元的研究[1],一般意义上的工程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把“工程”定义为是一种学科。《辞海》(1989年版)对工程的解释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遗传工程、系统工程等,在这种意义上的工程也可以叫作“工程学”。

第二,把“工程”定义为一种活动或过程:“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多种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或者过程”。如“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所强调的都是新理论、新技术研究、开发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概念。

第三,把“工程”看作是具体实物:人工改造物质世界的建造活动的产物,如:三峡工程、长城、金字塔等,强调的是工程活动最后的产物和结果。

综合上述三种对工程的认识,我们看到工程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概念,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工程的设计计划,是以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也涉及设计观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道德等因素。工程的中间环节是设计的实施,是一个实践过程,涉及施工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因素。工程的最后是设计、实施后取得的成果及其消费使用,即工程或建筑物实体及其消费使用过程,它本身就是工程文化的集合或结晶,如汽车、桥梁和房屋等[2]。总之,工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过程上包括了设计计划、设计实施、消费使用三个主要阶段,在内容上除了科学、技术的成分,也包含了文化、道德的因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道德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2.文化

文化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能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致的定义,据统计关于文化的不同定义有几百种之多。

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它有四大构成要素:物质要素: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精神要素: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语言和符号要素: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规范体系:法规、制度、道德[3]。

我们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教育意义上的文化。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的研究[4],作为教育意义上的“文化”应该是一个由五个要素构成的体系,即由知识、思維、方法、原则和精神所构成的体系。与此相适应,工程文化也应该是由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五个要素组成的体系,只不过这五个要素要具有工程文化的特点:工程文化所要求的知识是具有一元性的知识,工程文化所要求的思维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工程文化所要求的方法要注重实证性、工程文化的原则强调的是求真性、工程文化的精神注重的是求真务实的精神。

总之,教育意义上的文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体系,有科学知识等客观方面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价值、观念、道德等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3.工程文化

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认为[4]文化因实践领域、地点、时间等的不同而异:科学文化关注的是客观世界,认识世界“是什么?”,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关注精神世界,回答“应是什么?”,是为人之本。自然科学文化面向自然界,认识自然界规律。社会科学文化面向人类社会,认识社会规律。而工程文化则面向工程、工业,通过掌握与应用自然界规律,以实现与满足社会需求。

重庆交通大学吴宗元对工程文化的定义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1]:第一,把工程文化看作是一种专门文化,即由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应的学术规范、建造标准等构成的一系列知识和技术体系。这个层面上强调的主要是某个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建筑工程文化、汽车工程文化、信息工程文化等。第二,把工程文化定义为工程师职业文化,即工程师在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中体现的职业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对工程和环境、社会、经济等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等。这强调的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如:某国家对在一次地震中倒塌的房屋进行调查,发现其设计者绝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老设计师设计的房屋相对较稳固,可以看出年轻设计师责任感的不足。第三,把工程文化定义为工程建造物“有形文化”及其蕴涵的历史、艺术等特质文化,也可以叫作“产品文化”,即工程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物质方面的文化。

总之,工程文化是一个多层面的动态的概念,根据上述对工程文化的理论研究,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多年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高等工程教育层面的工程文化应具有三大要素:第一是科学要素,即物质世界、物质产品及其中蕴含的知识、规律、艺术审美价值等;第二是实践要素,即人作用于物质世界创造物质产品的活动过程;第三是人文要素,即道德、体力、智力、非智力因素等,以及工程活动中包含的制度、观念等层次上的文化要素。如工程“如何去做”的指导性观念、行为规范、实践伦理、操作守则、管理理念等内容。

科学是要解决求真务实的问题,是要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技能问题。人文是要解决求善求新的问题,人文为科学技术启示方向,解决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问题[5]。而实践是连接科学和人文要素的纽带和桥梁,科学要素和人文要素通过实践联系起来,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都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

4.工程文化教育

工程文化教育就是基于上述工程文化理念上的一种教育,它包括科学教育、实践教育、人文教育三大要素,其核心,是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它要求加强工科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把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包括工程学科知识体系在内的工程文化的全面熏陶,把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体现大学文化育人的功能。

工程文化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我国以往的工程教育只强调工程而忽略了文化,现在加入文化的内容,就是要在原来的只强调工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文教育,补上人文教育的缺失,真正实现文理融合。工程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工程文化教育注重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通识教育中强化人文知识和素质。工程教育应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突出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构成现代的工程文化教育。2)工程文化教育注重“做中学”,在工程实践中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达到这个目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重应达到1:1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做中学”。3)工程文化教育注重产学结合,在校企合作中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熏陶;工程文化教育注重在校内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对外与相关产业进行产学结合,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感在受工程文化,学到从事工程职业需要的文化修养、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4)工程文化教育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在工程背景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培养,是工程文化教育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宗元.试析工程文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4).

[2]洪巍,洪峰.从“过程主义”的工程本质观看工程文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htm?

fr=ala0#6

[4]杨叔子.CDIO-工程文化教育[C]//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论文.2008,5.

[5]朱传义.高等工程文化教育创新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3,(2).

[6]朱传义.从工程教育到工程文化教育的跨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

[7]朱传义.人文文化在工程文化教育中的作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上一篇:门诊护理管理下一篇:美术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