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

2023-05-22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中专;计算机教学;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其硬件的功能和应用、安装都具有明确的认识,学生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可以掌握独立组装电脑、电脑软硬件维护、排除电脑软硬件故障等相关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这些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工程中,由于中专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而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结合以上问题,本文对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探究:

一、中专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专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首先要熟悉教学对象的特点,中专学生学习能动性普遍较差,尤其是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更是缺乏动力,但中专学生往往头脑灵活,善于完成动手操作的任务。当前中专院校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较快,中专教材往往因为更新不够及时,造成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陈旧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会很好;其次,该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没有充足的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供学生练习,而中专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又普遍较低,这就造成师生虽然都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真正学到的有用内容却不多;最后,中专院校这一学科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期末考试,以试卷答题的形式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无法考查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掌握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诵的内容也会很快就忘记,因此,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技能掌握起不到真正的督促和检验作用。

二、中专学校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为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计算机的组装及维护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脑组装的全过程,并在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电脑硬件的名称及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比起照本宣科,可以使学生看到真实的硬件图片,为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比起实际操作,可以节省时间和场地,因此,可以作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电脑构成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例如在讲解电脑的维护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脑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然后请学生分析出现故障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分析猜测,进行对应的故障排除演示,直到找出真正的故障原因,解决问题。这种虚拟实验的设计可以生动地再现各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问题,一方面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對中专教学来说是重要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在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改革教法,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师首先对计算机的组装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将计算机组装过程中主板、CPU、声卡、显卡、电源等的组装过程作为一个项目,学生结合教师的演示,在小组中和同学共同讨论分析,完成基于这一教学项目的计算机组装过程。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学生会对教学内容主动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从而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在理论课之后使学生及时地进行实践,从而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其次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例如,请学生到市场上展开调查,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调查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完成用一定数目的资金组装一台电脑的计划,在计划中列出这样一台电脑的配置;最后,要注意在评价环节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使学生将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实践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应用性和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具备这方面的操作能力,真正拥有一技之长。

参考文献:

[1]许力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5(1).

[2]魏葆春.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8):66.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系统对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而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这些要求既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相关性是首要的质量要求之一,而及时性虽然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中被列为是次级质量要求,但它对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要求(如相关性和可靠性等)有着重要的支持或抑制作用,是会计信息其他质量指标优化的前提和保证。当前,IT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在瞬间完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手工会计的作业模式,为优化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现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模型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指标进一步优化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更需要从理论角度对其进行反思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二、信息化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化的涵义 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企业信息化技术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促进信息的采集、获取、汇总、分析、展示、存储、共享、传播等活动的技术,是以现代信息和通信这两种技术为基础的。(2)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是企业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深化从而达到信息化目标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循序变化的过程。(3)技术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业务和管理过程中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4)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不仅体现在企业的业务过程还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只要是由于信息通讯技术带给企业的改变内容都属于这一范畴,包括企业设备上的更新改造、信息资源的加工、管理活动的电子化和智能化等内容。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定义是企业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这一媒介,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企业所有业务或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的过程。

笔者所指的信息化环境不同于社会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以及产业信息化等广义上的定义,仅指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社会信息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面临的以数据库、各种应用软件的信息系统为背景的全新工作环境。按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同,信息化环境可以分为相对开放和相对封闭两种情况。相对开放的信息化环境指的是企业实现部分或者全部业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并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单位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流通。目前我国有很多经济单位已经具备这样开放的信息化环境,如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各种大中型企业以及高新技术和网络虚拟企业等。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指的是虽然记载企业活动的载体因为使用互联网和管理软件实现了信息化,但在企业内部仅仅建立局域网进行单位内部的沟通和信息处理,没有展开企业内外部的网络交易,这种类型的经济主体一般常见于中小企业和其他经济单位。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更突出信息的有用性,着重研究财务报告目标对会计信息所要求的质量。判断更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比财务目标更能指导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传递,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约束。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在整个概念框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将其与目标放在一起,作为对其他的诸如要素的确认、计量进行选择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虽然在早期的文献中经常出现,但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APB 在Statement No.4(1970年)中,将会计目标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质的目标相当于目前所理解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验证性、中立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三)相关性与及时性 FASB 在其 SFAC No.2 中,对相关性作了一个特殊的解释,即“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证实或更正先前的期望,从而具备在决策中导致差别的能力”。即相关性的本质特征是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使使用者产生差别。特定信息的相关性会在用户之间进行变换主要是根据使用者所做出决策的需要。判断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是看其是否含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要素。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都是从为预测现金流量和经管责任提供有用信息的目标而衍生出的两个质量特征。预测价值主要是指会计信息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决策者预测现金流量或盈利能力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用户评价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项,而不是指会计信息本身作为一种实际的预测;而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证实或校正先前的预测。因此,一项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能够使决策者评估当前的企业状况,将来再作同样决策时可将其作为参考。及时性对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都是一个约束性条件。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在失去影响决策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放宽时间性的约束条件,虽然会计信息会更加完整和准确,但是相关性可能就会丧失,因此需要在及时性和相关性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权衡。

(四)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观点最先由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20世纪60年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几乎运用到一切领域。5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工资管理,随后很快普及到会计的主要领域。信息科学带来的新思想和新技术,使人们开始重新探索和认识会计的本质与作用。正是由于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产生,人们才能把会计表述为一个信息系统,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会计的本质,会计信息论由此产生。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了最早的关于会计信息论的权威解释,“在本质上,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正确地说,它是一般信息理论用于解决经济效率运行的问题,是为了使用者能够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辨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随后,悉德尼·戴维森在其《现代会计手册》中亦指出:“会计是个信息系统——一种用来将一个企业或其他实体的有意义经济信息传达给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会计的本质并且能很好地解释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会计信息系统论即成为美国会计理论中的主流派观点。

三、会计信息及时性与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加工导向对及时性与相关性的影响 “输出决定输入”与“各取所需”是两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设计理念,受作业条件所限,传统手工会计的原始数据源很难使会计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实现“各取所需”,而只能做到“以需定产”,这种“需”只能是大众化的“需”,无法做到个性化的“需”,它预先把会计信息的需求粗略地分之为内、外两类。而外部需求可进一步分解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需求”和“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需求”,以及“了解企业现金流量情况”和“了解企业利润分配情况”等需求。在需求基础上,设计会计系统的对外信息报告内容和格式,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利润分配表等,以这些报告为导向,制定出企业账户的分类方案,从而设计会计科目表,再通过会计科目表来决定会计系统要输入的“原料”。因此说传统手工会计是一种报表导向式的会计。这种由“输出决定输入”的数据加工导向,强调在整个会计数据加工过程中会计科目表的分类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规范会计信息的基本加工“链条”(会计循环)。由于受手工作业条件所限,这种加工“链条”需要增加许多对手工作业有用、但对会计信息并不增值的加工环节(如制证、记账等)。这种加工导向使会计数据在阻碍既定的“链条”下缓步地向前推进,极大地制约了及时性指标的提升空间,此外报表导向式会计也限制了会计信息系统向外提供信息的种类,使使用者无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与决策相关信息。

在手工条件下为了解决信息需求多样化的问题,企业想出各种办法:如采用设置虚拟账户、明细分类账和抵销账户等办法来修补会计科目表的不足;通过建立多套会计科目表的办法来迎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等多角度的信息需要等。限于手工作业条件,所有的信息需求都只有在会计科目表上想办法,但可以看出即使是把会计科目表制定得再全再细,也很难顾及到内、外部需求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特别是当信息用户的需求随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经过精心制作的会计科目表将会过时,而需要重新进行复杂的会计科目表修改工作,这不仅会波及到凭证编制、输入、过账、结账、试算平衡等诸多会计加工环节的稳定性,而且也会影响到会计前、后期信息数据的可比性。

实际上,会计科目表本质上只是会计数据的分类方法而已,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会计信息的处理成本已大大降低,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会计系统多元化数据采集、处理和多角度报告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操作空间,完全有能力把会计数据的采集“源头”向前追朔至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即由业务事件处理器按照业务和信息处理规则,从业务事件中直接采集原始数据并形成业务数据仓库,然后将业务数据仓库直接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加工数据源。这样信息系统就可以根据信息需求者的不同需求,按照系统的初始设定,实现由计算机在瞬间完成从初始数据到报表信息转换的全过程,而将那些对会计信息不增值的加工环节压缩掉,实现会计信息的“柔性化”生产,使系统对外所提供的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为相关、更为及时。

(二)数据采集范围对相关性的影响 企业中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往往会牵涉到企业内部的多个职能部门,而各个职能部门对信息的需求又各具特色。为了从不同“视角”记录和报告企业的业务活动,企业各职能部门通常都会建立自己的业务信息系统。在传统的信息利用模式中,这些系统一般会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摄取”业务活动的不同“视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信息需求。如以企业的采购事件为例:生产部门需要清楚订单以安排生产的进度,销售部门需要知道订单以便为产品进行定价、安排广告活动并为销售工作确定目标,人事部门需要知道订单以确定该给销售员多少佣金,执行经理需要知道订单以评价这笔业务对组织的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知道订单以评估他们投资的获利情况以及投资回收的可能性……。各业务系统都有自己的信息分类方法,可分别从同一业务事件中选择和记录业务数据的不同子集。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是这种信息利用模式下的诸多子系统之一,它采用会计部门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财务度量结果,通过预制的会计科目表来进行数据的组织,数据加工的导向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项目为标准,以货币度量作为价值的判断标准。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起点仍然是记账凭证,而作为记账凭证的数据源——原始凭证,其记录工作则由企业各职能部门来完成。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各职能部门对于那些符合会计事项定义的业务事件,提取其事件数据的一个视图,以纸制文档或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给会计部门。数据只是部分业务事件的部分信息,并且是以汇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部门则被动接收外部传来的数据。这种数据采集方式会忽略甚至丢弃很多对企业有价值的非货币或非财务数据。如在原材料的采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供货商名称、地址、信用等级、产品批次、质量、颜色、以往供货延期情况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流水线,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签署的合同号、交货地等。因此这种数据采集方式不仅制约了会计信息系统反映和管理职能的发挥,而且也制约了信息加工与使用者之间的相关度。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等也发生很大变化,用户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和预期也相应改变。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信息系统能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而且要求提供跨职能领域的信息。如在企业采购活动中,采购经理不仅需要知道财务信息(包括在特定期间内同特定的供货商签订的原材料的数量和金额等),而且也需要了解非财务信息(包括以往延期交货的次数和天数,以及由于交货延期导致生产停顿而造成的损失),以实时综合的信息来支持其对采购事件的情况作出判断。由此要求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设计必须要能有机地集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三)数据加工方法对相关性的影响 分类与汇总是传统会计常用的会计数据加工方法。首先各职能部门在采集环节对数据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业务分类汇总,然后将这些信息进一步分类汇总记入日记账和分类账,在报表环节这些信息在更大程度上按项目进行更高强度的分类汇总。这种分类汇总加工方法,直接导致了信息系统对外最终只能提供按会计事项借贷方以及按会计事项类型进行累积的合计数和连续的账户余额,要想获取按其他标准进行汇总的相关信息,则需要另外开发应用系统。事实上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视角看,分类与汇总本质上只不过是对会计数据库数据的一种极为简单、极为普通的加工形式,它反映的只是会计数据库数据的加工表象而不是加工的本质。传统会计过分关注了这种数据的加工形式,而忽视了数据源的存在价值和增值利用。

(四)传统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对及时性和相关性的影响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通常在物理上独立于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即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没有被有机地集成,因而会计系统无法实现在业务发生时直接从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中实时提取数据,而是被动地依赖业务系统提供的业务数据作为数据源,系统的数据处理起点仍然设计为从会计凭证开始。传统的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数据连接方式:(1)继续使用手工的方式来传递业务单据。此时的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是完全分开设计的。它们之间的数据通过单据在财务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之间手工传递和核对来完成。此时,财务人员需要利用专业知识来分析业务和编制相应会计分录,制成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录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加工。(2)会计软件模型设计时增加与业务系统(主要是进、销、存部分)间的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利用自动转账来实现业务系统与会计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但由业务系统生成的转账凭证在向会计系统传递时,要靠人工控制时间来完成。这种人为的干预和控制,使会计系统不能实时地进行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因此此时的会计系统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与业务系统有机集成。

由此看来,无论哪种方式,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都不能有效地实现从业务系统实时采集数据。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间的人为传递和控制,割断了业务系统与会计系统间数据处理时间上的连续性,使业务与财务不能同步,同时也阻隔了系统间的有机联系,使系统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也正是由于这种业务与财务的不同步,使得传统会计系统模型的设计,通常只能采用“批处理”的数据加工模式。“批处理”加工模式,极大地制约了会计系统对外提供信息的及时性,这就导致使用者不能及时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自然也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构成了较大的制约。

四、结论

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设计中确实存在着较大的理论思维误区,这些误区的形成与以往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的“惯性”思维有关,它只是机械地模拟了手工会计的作业模式和习惯,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基于信息化的视角,并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使用为终极目标进行反思、改革和创新设计。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己引起诸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IASB、FASB等会计职业团体的关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经过多年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发布了《改进企业报告——用户导向》的综合报告,提出将用户对企业详细信息的需要概括为: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当局有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前瞻性信息;有关管理当局和股东的信息;企业的背景信息。这就意味着信息时代对会计信息系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要求企业为达成其经营目的与策略,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政治、法令、科技及市场竞争等)的变化,及内在资源的限制与本身优缺点来规划企业现在与未来的信息要求,针对需求做出整体长期会计信息系统构架,依据这些项目的需求做好信息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科研、资料、人员、预算等)的最有效配置与安排,使IT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等质量指标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为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参考文献:

[1]梁丽瑾:《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美]阿尼特.S.霍兰德、埃里克.德纳、J.欧文.彻林顿著,杨周南等译:《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编辑 熊年春)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非常重要。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非实物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工作人员对其的保管意识,以至于电算化会计档案出现缺损或丢失仍浑然不觉,所以如何保证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电算化;电子会计档案;安全管理

1 电子会计档案安全管理的特点

与普通纸质会计档案相比较,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更加复杂。这不仅表现在要将所有的会计信息录入计算机中进行整理归类,计算机进行处理时我们并不能亲眼看到它是如何归集整理的,而且计算机会逻辑运算都是后台运行,是不可见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这种安全管理,不只是保管管理,而应是贯穿整个电算化过程的始终。具体来讲,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特点:

1.1 保存的内容种类较多

自我国于1999年开始采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时起,国家就颁布了相关的法规条例,要求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资料档案的管理时,除了要在计算机上做好数据保存存储之外,还需要将某些必要的资料进行打印,以纸质的形式进行备份,以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中,需要以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共同保管的方式来存储档案,这种双重的会计档案保管形式虽然增大了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这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相当脆弱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难度,保存的内容种类更多,包括纸质形式、计算机硬盘形式、光盘形式等硬件,还包括相关数据或财务软件系统其他相关联的软件系统等。只有这些条件无一缺失而齐备的情况下,电算化会计档案才具备真实性和实效性,否则,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实效性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1.2 表现形式较为特殊

这主要体现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与传统的纸质会计档案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即纸质的会计档案能够直接从纸质文件上查看出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查看会计信息资料而无须借助其他的技术方法或硬件设施。但这种传统的会计纸质档案保存的信息量较小,且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不利于数据的快速查找。而电算化会计的档案管理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问题,其是通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高效的会计信息档案管理,不但能够保存大量的信息资料,且易于查找、便于管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表现形式较为特殊,对计算机有很大的依赖性,这就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与保存带来了一定风险,即若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问题,极易使计算机内的数据读不出来,造成会计信息丢失,因此,日常的及时备份及异地备份就尤为重要,必须不厌其烦地

进行。

1.3 保管条件比较高

会计电子档案存储介质是十分精密的,电子数据及保存介质极易因为温度、湿度等其他意外情况而丢失。同时,由于电子会计档案集中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和磁性等存储介质中,如果不能安全保存,电子数据就会非常容易被修改或丢失,对其原始性判断相当困难。为确保会计电子档案的安全,需要提高安全保管意识和做好保密措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要求更高。电算化会计档案因其信息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档案的利用率,利于会计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但是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易破坏和难留痕迹的特点,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避免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以及破坏的风险,维护电子档案保管及管理工作。

2 会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从目前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电子档案不够重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的安全度不高等等。这些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影响,尤其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更是直接导致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安全性低的主要原因。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现在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人们对会计电子档案的认识还不够高,还停留在数据处理工具变化的认识上,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存、管理、查阅、销毁没有完善的制度,仍沿用手工模式下的管理制度。

会计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低,管理意识差。现在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遍较低,而且相当多的企业可能没有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由财务部门自行保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那么多不安全因素,因为这不安全性在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是看不到的,造成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较低,进而使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不可能顺利发展。

计算机系统本身及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技术虽然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但同时计算机的基本性能也给信息的安全存储带来一定影响。这是因为计算机系统中的会计资料、信息数据极易受到人为的篡改,计算机软件也常常会出现问题导致会计信息丢失,并且很容易被人通过复制等手段盗取信息资料而不留下痕迹,这些都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造成很大难题。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广泛发展,使得一些黑客很容易侵入电子档案管理内部窃取、篡改信息数据,或者泄露会计信息,或者利用病毒使计算机瘫痪,导致会计信息数据完全丢失,这也是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安全问题。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的存储质量还与其所在的载体质量、保存环境有着很大关联。

3 保证会计档案管理安全的措施

为了能够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管理,增大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应用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改革,促使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并且建立相应的档案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定期备份与维护制度以及分权限调用制度等等。并强化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做好内部人员管理。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信息技术上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将电子会计数据档案定期整理拷贝,保存到相应的系统或介质。养成定期定时备份的良好习惯,数据备份随时进行,每一个会计年度要把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存储到磁性介质中或者光盘上。

必须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工作。具有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软件的安全,设置网络防火墙等,以预防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并及时升级检测和杀毒软件,使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安全得以充分保障。

加强电子会计档案系统保密的工作。由于电子会计档案具有易修改、易破坏并且不留痕迹的特点,不管是操作和执行过程中的加密,还是管理过程中的加密都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设置输入和输出控制,将数据和源程序加密,设置相对复杂、不易被破解的密码口令,设置恢复功能和各种操作纪录等控制功能。做到防患未然,严密各种手续和程序,使电算化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得到充分的保障。

要限制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方式,确保使用安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使其在利用活动中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不好控制,所以要采取更加严密的安全措施,避免由安全问题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保证存储介质的存放环境良好。注意防潮、防热、防尘、防磁及定期检查复制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防止磁性介质的损坏会计档案丢失,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管理;应用

文献标识码:A

1 软件工程的概念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維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的学科。软件工程借鉴了传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以优化软件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效率,减少投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其中,工程科学被用于软件产品模型设计、规范制定、成本评估等方面,管理科学则被用于软件产品开发及维护成本、计划、质量、服务等方面管理。

在给定开发成本及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适用性、兼容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成本和困难,是软件工程的最终目标。

2 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及措施

2.1 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

根据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性质和特征分析,软件工程管理涵盖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1)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指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组人员的构成和优化,建立有效的项目组织架构,比如,在实行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时,首先要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小组、项目评审小组和软件产品项目组。

(2)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是指当一个软件工程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时,要确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范围、阶段性的工作成果、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计划、成本和预算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并根据计划安排、调整项目组日常的工作。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软件开发计划和危害到软件产品质量的潜在因素,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4)用户管理。

软件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对用户的需求、习惯等做全面、细致的调研,在开发中途,阶段性地征求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增强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软件产品和服务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所提出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5)项目档案管理。

项目档案是项目建设和后期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项目档案的有效管理,可以为项目各阶段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便于后期项目复查,提高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可控性和质量水平。

2.2 软件工程管理的措施

(1)加强项目管理系统性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有效和完善的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加强项目组成员尤其是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系统性培训,避免在项目管理中单纯依靠个人现有的知识经验,使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应该加强对项目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让项目业务工作人员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既能理解和接受管理理论,又能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执行力。另外,要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管理的制度建设,落实奖惩制度,激发项目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目标。

(2)提高对项目计划的认识,进行合理的项目计划和控制。

虽然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项目总体计划和阶段性计划的作用非常关键,科学的项目计划可以有效地降低软件工程项目的实施风险,可以有效地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项目计划在项目实施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项目管理的重要阶段,在制定项目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项目计划的系统性、动态性、经济性、相关性等方面的内容。

(3)加强软件工程的团队建设,建立完善的项目沟通机制。

有效的团队合作是软件项目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有效的团队合作需要有效地界定各团队成员工作职责,使每个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长处,并且使团队成员之间互补互助,从而达到整个团队最大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建立和不断完善软件工程项目的沟通机制,项目中的重要信息需要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反馈,避免因在制定计划、技术问题、项目成果、情况通报等方面的沟通不足,造成重复劳动和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推诿,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

与普通的管理工作相比,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风险较高,需要深入学习项目风险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控制工具和方法,并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加强对于风险防范知识的累积,从而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精确地辨认风险,发现潜在的威胁与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避免、转移、减缓、消除等控制措施。

3 软件工程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已经被运用软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在软件开发方面,从数据结构和软件结构的设计、算法设计、编码、软件测试,最后到可交付用户使用的软件产品,均贯穿着软件工程的管理理念。在软件管理维护方面,软件开发模型的选择、软件开发方法的确定、软件开发工具的完善、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环境等软件开发环境的组合,使得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提高了软件开发和管理的效率,使得计算机软件遍布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效地增加了计算机应用的准确性和便利性,推动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劲虎.关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1.

[2]燕德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探析[J].硅谷,2008,(11).

[3]吴伟东.软件开发的需求风险及控制[J].铜业工程,2007.

计算机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会计与计算机联系日益密切。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却普遍落后于时代要求,为适应时代发展对高职会计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建议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会计工作与计算机联系日益密切。然而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设置上,却普遍落后于时代要求,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创新与变革已是刻不容缓了。

一、当前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教育理念落后

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工学结合、定岗实践等途径,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当前的会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大多沿袭照搬本科类院校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金蝶”“用友”等专业财务软件的实训教学,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会计岗位日常操作的特殊要求。

事实上,以Excel为例,其本身便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它可用于财务数据处理,科学分析计算,并能用图表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对数据进行组织,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人员效率。但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变革,或源于教育理念的保守和落后,没有设置相关课程,使得学生在此方面的应用能力相当薄弱。

(二)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的会计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参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普遍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只是单纯传授学生一些Word, Excel, 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基础操作,按部就班,教材更新速度慢,体制安排比较陈旧,缺乏会计运用的相关案例,不能对现有企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核算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把办公软件操作与会计实务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会计电算化”则以当前流行的“金蝶”和“用友”软件为例,教授学生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附带介绍ERP财务模块的应用及操作。这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是必须的,但也应看到,当前由于财务核算日趋复杂,更多的时候需要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某一偶然事项进行处理,集成化、系统化的财务软件有时往往无法完成,需要灵活运用其他辅助办公软件。

(三)课程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我国高职院校传统会计教育,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会计规则,以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偏向于应试教育,强调知道“怎么做”,忽视“如何做”,这种狭窄的内容和僵化被动的形式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实践的发展。这对具有综合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会计的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依然有不少院校受观念、资金所限,采用“讲课+讨论”的传统会计教学方式,这是一种相对 “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师生缺少互动,学生不仅不能主动发现和发掘问题,即使有问题,教师也未必知晓并做出回应。

二、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改革

随着会计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普及,财务规则和事项的日益复杂,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对偶然、特殊的会计事项,借助计算机进行高效、及时、准确处理。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在会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会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更新

传统观念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应认同会计专业,掌握作为会计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学识、技能和建立相应的价值观念,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准则,能进行价值判断,随时准备探讨与会计人员专业诚实性、客观性、适应性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问题。在此,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被“技能”二字一笔带过。事实上,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会计环境变化,是对会计行业发展最具有影响性的事件。它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教育必须正视外界环境变化给会计人员带来的角色转变,改进教学以使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会计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新

会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展和会计人员角色的转变,对高职会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在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增设常用办公软件的会计应用课程,或者在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增加与会计应用相关的案例,教授给学生最直接、最实用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

以Excel应用为例,摘选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2005年版)中的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Excel在财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例] 股票收益率的计算:万通公司在2001年4月1日投资510万元购买某公司股票100万股,在2002年、2003年、2004年的3月31日每股各分得现金股利0.5元、0.6元和0.8元,并于2004年3月31日以每股6元的价格将股票全部出售,要求计算该项投资的投资收益率。

教材采用插值法来进行计算,第一次按20%的收益率测算,第二次按18%的收益测算,第三次按16%的收益率测算。但利用插值法须反复测算,计算过程烦琐复杂,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如采用Excel测算,则一步可以计算完毕,且计算准确度大大提高。若在Excel的一个工作表上输入数据,在B6上输入函数“=IRR(B2:B5)”,得出计算结果为17.09%,比插值法准确0.2%。如果学生没有接触到此类操作,那么在以后工作中必然会比较被动。

(三)会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的更新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首先体现在正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会计专业计算机教育的重心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开发采用“整合取向”,重在考虑多元化知识和现有课程的融合、彼此间的接触、作用和相互渗透以及对现有课程的补充、拓展、加深等。目前国内出版的计算机类教材大多是概念型教材,鲜有案例,引进的国外教材虽有案例,但背景环境与国内大相径庭,接受度较低。会计的计算机应用看重实践,在授课上,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三、高职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

高职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应从会计学科的实践特性出发,以更加实用化的课程体系推动会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与应用。有据于此,本文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几点改革设想: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当前,高职会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一点在于目前会计教学中,会计理论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课程是割裂开的,两者泾渭分明,除会计电算化课程外,鲜有直接联系。事实上,学生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不能过度寄希望于通过增设相关课程如《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等一蹴而就,彻底解决。关键是要在理论授课中,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课程中启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将财务课程理论知识点与计算机操作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简化会计核算步骤,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

会计与计算机的融合,已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不可逆转趋势。高职会计专业计算机课程,应避免闭门造车,就软件讲软件,应深刻体会会计专业的实践特性及计算机的实验特性,以外界会计环境和企业实际需求,来开发设置计算机应用课程,通过走访企业一线,与相关人员座谈,倾听毕业生反馈等途径,了解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真切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以此指导会计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设置。如果条件成熟,建议发起“企业界会计计算机应用典型案例总结与研究”的活动,在课程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改进方面,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开拓性尝试。

参考文献:

[1]赵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与产学合作[J].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3

[2]彭晓峰.Excel财务课程教学应用探析[J].财会通讯,2007(8);25-26

[3]刘照军.会计电算化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0;5-6

上一篇:农业会计论文下一篇:商品流通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