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

2023-11-08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基于消费者满意度视角,以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服务完整性和上门性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物流公司物流配送的成本和利润,构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多目标优化模型,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优化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满意度;电子商务;物流优化;农产品

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农产品的满意度已不局限于农产品本身,物流配送的各项指标也成了评判该商品的满意度的重要标准。假设某农产品市场基本需求为A(A>0),某物流公司为消费者配送该农产品的快递价格为p(p>ct+cs),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为t(t>0),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为s(s>0),消费者对快递价格敏感系数为λ1(λ1>0),消费者对快递时间敏感系数为λ2(λ2>0),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敏感系数为λ3(λ3>0),物流公司对配送时间的额外成本投入(即保证农产品物流最慢速度之外的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时间成本投入)为ct(ct>0),物流公司对配送服务质量的额外成本投入(即保证农产品最基本配送服务之外的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服务成本投入)为cs(cs>0),影响消费者感知配送时间的两个影响因子分别为m和n(m>0,n>0),影响消费者感知配送服务的影响因子为k(k>0)。

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假设消费者使用该物流公司配送该农产品的数量为Q,则假设消费者需求模型为Q=A-λ1p-λ2t+λ3s。

其中,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t与物流公司对配送时间的额外成本投入ct有关,当ct为0时,t为一个较大的值m+n,当ct变得越大,t越小,当ct无限大时,t趋近于一个较小的值n,因此假设消费者感知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t的大致图像如图1,模型假设为t=mct+1+n。

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s与物流公司对物流配送服务的额外成本投入cs有关,当cs为0时,s为0,当cs变得越大,s越大,当cs无限大时,s趋近于一个较大的值k,因此假设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s的大致图像如图2,模型假设为s=k(-2arccot(cs)π+1)。

2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多目标优化模型

根据上述消费者需求模型、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t的模型和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s的模型,可将消费者需求模型写成:Q=A-λ1p-λ2(mct+1+n)+λ3k(-2arccot(cs)π+1)。

假設物流公司配送利润为Π(Π>0),可得物流公司配送的利润模型为:

Π=(p-ct-cs)Q=(p-ct-cs)[A-λ1p-λ2(mct+1+n)+λ3k(-2arccot(cs)π+1)]

从消费者满意度视角出发,以最小的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最大的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服务完整性和上门性为优化目标,同时,综合考虑物流公司物流配送的成本和利润,在满足约束条件p>ct+cs下,构建如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多目标优化模型:

(1)从表1和图3中可看出,在约束范围内,当ct为0时,t为最高值m+n=7.1;随着ct逐渐增大时,t逐渐降低,消费者满意度逐渐增大,且在初期满意度提升较快;当ct在约束范围内增加到最大时,t达到约束范围内的最小值0.74(逐渐接近整条曲线的极限小值n=0.1),此时消费者对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满意度较高。

(2)从表2和图3中可看出,在约束范围内,当cs为0时,s为0,即物流公司除正常配送外,无任何诸如送货上门、快递拆包完整、快递员良好服务态度等服务,此时消费者对物流配送服务的满意度最低;随着cs逐渐增大,物流公司会提供有限物流服务,s的满意度逐渐增大,且在初期满意度提升较快;当cs在约束范围内增加到最大时,s增长逐渐平稳,达到约束范围内s的最大值3.75(接近整条曲线的极限大值k=4),此时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3)从表3和图4中可看出,在约束范围内,当物流公司不投入ct和cs时,物流公司配送利润达不到最高值,即需进一步优化电商物流;当物流公司投入部分ct和cs时,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和服务质量满意度不断提升,使得消费者的物流需求量迅速提升,物流公司配送利润达到最大值;当ct和cs进一步增加时,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以及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满意度虽然不断提升,但此时物流公司的单位配送利润不断降低,物流公司配送利润逐渐降低。

4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优化建议

根据上述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优化模型,可以得出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优化方案:

(1)在p>ct+cs范围内,物流公司通过增加物流配送额外时间成本和额外服务成本,可以提高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及时性、响应性以及感知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2)在物流公司增加物流配送额外时间成本和额外服务成本投入的初期,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及时性、响应性以及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提升显著,此时消费者的物流需求量迅速提升,物流公司配送利润可达到最大值。物流公司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物流配送时间和服务的额外投入临界点,以便获取最大利润。

(3)在物流公司增加物流配送额外时间成本和额外服务成本投入的中后期,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及时性、响应性以及物流配送上门性、完整性等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提升放慢,甚至因成本的较大投入,导致单位配送利润不断降低,物流公司配送利润反而降低。

本文从消费者满意度视角出发,以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时间的及时性、响应性,消费者感知物流配送服务完整性和上门性为优化目标,同时,综合考虑物流公司物流配送的成本和利润,构建了基于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物流公司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研究物流公司增加物流配送额外时间成本和额外服务成本,比较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的变化和农产品物流公司配送利润的变化,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优化提供了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琳超.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快递服务定价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2]黄曼,黄斌,连捷,等.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物流服务优化机制与方向[J].闽江学院学报,2018,39(4):32-40.

[3]拓锦华.基于消费者“搭便车”行为的制造商定价策略与渠道选择研究[D].长安:长安大学,2019.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产品交易成为电子商务领域里的新生力量。一方面,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长期存在结构性失衡矛盾;另一方面,农产品有着鲜活易腐的特殊属性、流通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这使得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先了解我国农产品交易的发展现状及其传统交易模式,进而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通过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法律风险,从而为促进和保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 农产品交易 农产品电子商务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信息通信科技的普遍应用及网络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正迎来“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引起各行业新形态演变,其触角也逐渐延伸至农产品领域。在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中,农产品从生产端最终到达消费者需历经冗长的流通环节,导致交易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节节攀高,无法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的问题。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立足于整合农产品资源、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在满足农产品供需间平衡的基础上,力图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必须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避免各种乱象,使其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

一、农产品交易:从传统模式到网络模式

(一)传统农产品交易的发展现状

按照国内外普遍认可的观点,农产品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包括粮、棉、油、林、牧、鱼、果、菌等8 大类,涵盖食用和非食用两个方面。相较于工业产品,农产品在本质上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受到来自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等的限制。

1.傳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根据图1所示,传统的农产品交易从生产端流通至消费端历经多个批发商、销售商。从表层上看,流通环节冗长直接导致了成本的节节攀高,而最实质的问题在于我国农产品分散性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目前我国农产品超七成是由散户经营,这种分散性不但降低物流效率,增加物流成本,而且阻碍了我国农业集中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

2.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现状。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市场化初级阶段,距离农业强国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商品率平均水平已达85%以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甚至已达90%以上,而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仅在55%左右。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也直接表现在农产品的物流情况上,在2015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9.2万亿元,而农产品物流总额仅占3.5万亿元,相较于其他线上交易的产品,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生鲜农产品市场的渗透率不到1%,而在已经较为成熟的服装的电子商务领域此数据已达20%~30%,农产品的流通潜藏着巨大上升空间。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农产品消费国,14亿人口的农产品消费量潜藏着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消费已进入结构转型期,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从低层次消费转向高层次消费,人们消费的农产品更丰富和多样化,对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农产品的价值链延长。

(二)“互联网+”改变农产品交易的传统模式

“互联网+”趋势的发展,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的产物。通过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打破了原本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在对资源的整合以及大数据的运用中推动行业朝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最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电子商务是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活动,是传统商业交易的电子化、网络化。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领域里的分支,指的是经营主体在互联网上围绕农产品或与农产品相关的服务进行交易的现代商务模式。

根据图2所示,在传统的农产品交易中,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信息交流的不对称使该交易模式具有单一导向性,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生产者依据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交易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明确消费者喜好,以销定产;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分散的农产品资源进行整合,发布农产品经营企业、市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等信息;消费者依据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息购其所需,实现农产品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产品产、供、销链条中交易环节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流通效率提高下推动完善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环节在内的农产品供应链,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瓶颈与前景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一大表现,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交易规模翻番增长,据《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50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尽管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如此强劲,但该数额仅占整个农产品销售额的3%左右,表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形成“两超-多强-小众”的农产品电商格局。农产品电子商务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电商企业纷纷挺进农产品电商行业,抢占市场份额。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在内的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设立农村站点、建立仓储、完善供应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工业品下乡及农产品进城。新兴的农产品电商企业如宅急送、我买网、本来生活、美味七七等也将大量的PE/VC融资注入农产品电商行业。此外,一些传统农产品企业也顺势转型。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形成特色的电商格局。

第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分布不均。据阿里研究院《阿里农产品电商白皮书(2015)》中数据显示,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消费集中度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降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相应地该地区消费水平也高,这表明经济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并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第三,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多样。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面对市场高淘汰率的现实下,都在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较为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农业合作社、传统经济人、第三方服务商等参与主体的加入丰富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企业尝试在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获得稳定消费群体的同时扩大企业辐射范围,降低企业经营的各方成本以获得经济利润,从而得生存谋发展。

第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获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已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性引导下,各部委及各级政府响应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包括在税收、农村金融、食品安全、食品监管等方面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農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市场推动以及政府扶持下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仍面临重重阻力。具体因素包括:

第一,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同质化竞争。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平台有4000家,但4000家中仅有1%盈利,其中7%巨亏,88%略亏,4%持平。企业经营的农产品大同小异、可替代性强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势必要提升品牌意识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过高。相较于其他产品的物流费用,由于农产品生鲜易腐的属性在产品储存运输需增加额外的保护措施,进而导致农产品单笔的配送成本较高。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设施较落后导致流通损耗率高,加之物流企业规模化程度低,农村电商物流中非常重要的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基本处于空白,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第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质量监管缺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中农产品标准规定的不全面以及法律责任不明晰、管理权限分散加重了市场乱象出现。相对于传统销售方式,电子商务模式下缺乏政府实体的监管加之在网上消费者难以直观判断农产品的质量情况,良莠不齐的经营企业影响消费者的主观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

第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品标准缺失。农产品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包括施用化肥、农药投入、农产品加工辅料的使用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导致主管部门在产品检测、监测、认证中难以执行标准且弱化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认证的效力,降低了认证的公信力。

第五,农产品电子商务缺乏售后保障。由于鲜活易腐的特殊属性,生鲜农产品被排除在网购产品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则之外,在赔偿机制中也并未具体规定举证责任,索赔程序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除此之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中并无明确的法律规范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可追溯的内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除了上述制约因素,未来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引进农产品电商人才、落实惠农政策等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仍然面临着重重阻力。

三、规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制度分析及完善建议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中出现的交易主体良莠不齐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现有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下,经营企业的鱼龙混杂进一步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大了市场监管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者需售后维权的可能性。而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体制和消费者售后维权机制等相关制度尚未完善,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也给农产品电子商务往纵深方向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准入制度

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准入制度,就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先取得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许可证,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这对于确认企业的营业资格,对企业自身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的经营商家超过70%是散户经营,由于获取食品经营资格的成本较高,很多自产自销的卖家在网络平台上售卖三无自制食品。在试图将从事网络商品交易活动的自然人纳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由第三方平台对经营卖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准入限制,最后现实情况演变成:一方面仍旧存在大量的经营散户游离于市场准入规则之外,另一方面平台既当裁判者又当教练员的规则在利益相关下,很难保证准入审查规则公平高效地进行。

因此,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市场准入标准应当强化政府和市场的二元监管机制。针对B2B、B2C交易模式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严格进行工商登记,按法定的标准对符合资历的经营者发放许可证。而对于大量存在的由自然人作为网络经营者的情况,应当鼓励行业自律监管并强化平台的审查义务,严格执行平台营业规则,发挥平台的信用等级制度以及市场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现状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散。

随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分散性,从源头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可操作性。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监管由于中间流通环节减少而存在较大的难度。第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难度大、成本高。第三,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难以判断农产品的质量情况。第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品标准缺失。

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日益严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完善电商农产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各个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通过各部门的互相协作提高监管效率,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制度,使相关部门在农产品检验、检测、认证中有标可依。第四,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诚信责任和自律意识。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售后维权机制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售后维权机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与调解;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由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售后维权几乎停留在第一阶段,因此该部分主要谈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售后维权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的特殊属性,生鲜农产品排除在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则外,目前也仅有两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可做到48小时内无理由退换货。而在赔偿机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未具体明确举证责任,行业也并无统一标准,更多地是每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需要制定各自的售后服务政策。第二,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生鲜易腐的特性,质量在不断变化,消费者难以取得有效的证据对自身诉求进行支持,因此在大量消费者消费金额不高的情况下需承担过重的举证责任,维权持续时间长且成本高,因此消费者往往放弃维权。基于消费者在网购农产品纠纷中居于弱势地位,在消费者承担一定举证责任的同时,也应规定卖方需承担部分的举证责任。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监管机制

对于在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进行食品销售,来自于销售平台方的监督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现行制度主要涉及农产品与电子商务这两个领域的监管措施,但对于相交叉的部分,即我们所要研究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领域,行政监管的立法尚未到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包括:第一,各部门有相对独立的监管范围,但是管理权限分散。第二,线上销售相较于线下销售而言,线上交易平台也只是对农产品的个人卖家进行形式上的身份審查,并不能对卖家所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把控或者抽样检测。第三,在B2C领域,已进行工商登记的商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品牌,往往十分重视“品控”。但整个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并没有建立起足够规模的行会,商家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信息共享机制,这不利于构建一个统一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质量标准体系和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机制。

因此,为保证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质量,首先,严把准入关,将农产品经营实名登记职责回归政府。其次,通过部门间联动协作加强电商农产品的日常监管。在现阶段,对于电商农产品安全的监管,食药部门仍旧需要与工商、卫生、农业、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协作。

参考文献:

[1] [B2C数据]农副产品在网络市场的渗透率仅为1%.http://b2b.netsun.com/detail--6124160.html

[2] [电商数据]2014年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超870亿元. http://b2b.toocle.com/detail--6251048.html

[3] 阿里研究院.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12)

[4] 洪涛,张传林.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中国商论,2015(Z1)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2015

[6] 吴芳.食品安全立法中基本概念辨析[J].价格月刊,2008(7)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贾伟)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第3篇

一、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营销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我国已经形成数量庞大的网民数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 特色农产品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借助网络资源, 特色农产品得以在电商平台迅速发展, 大大降低了商户的营销成本。但是现有网络平台农产品种类繁多, 竞争异常激烈, 严重分散了购买力。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农产品受制于地域限制、消费者接受能力不同、缺乏有效营销策略等问题, 导致很多商户不敢贸然在电商平台展示特色农产品[1]。

二、如何优化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

(一) 明确目标人群, 进行市场细分

对于特色农产品的消费群体来说, 主要消费人群为25岁-45岁的中高端消费者, 这部分人群处于工作的稳定期, 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 同时倾向于电商平台购物。电商平台也需要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进行市场细分, 比如按照省份或者原产地分类, 比如内蒙地区可以把牛肉干、奶制品、马奶酒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销售平台, 这样消费者进行查阅更加方便。

(二) 制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赢得消费者信任

在特色农产品销售中, 食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多数消费者心中总会顾及食品安全问题, 这已经成为影响特色农产品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于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 当地政府也要加大农产品的监管力度, 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特色农产品, 提升客户忠诚度, 增加商户商机, 实现良性有序发展。

(三)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优化产品配送过程

当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 依然不能完全满足特色农产品的运输, 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冷冻冷藏技术, 打造冷链物流信息网, 便于冷链物流企业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 进而优化配送过程, 让产品最大程度的保持新鲜, 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 借助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优势, 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2]。

(四) 加强网络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通常情况下, 我国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分布在农村地区, 这里有着较为广阔的农产品生产和种植区域, 这些地区科技发展程度相对较差, 网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政府应加快协调电信部门完善有线和移动网络服务, 同时, 还应培训商户利用网络技术销售产品的技能。

(五) 打造自有品牌, 提高品牌知名度

我国很多地区都打造了以地域名称命名的农产品品牌, 在网络环境下这些产品由于统称会导致同类商家激烈竞争, 消费者也不能区分产品质量。因此, 特色农产品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 实行差异化的竞争, 让产品在对比中获得更大的市场认可, 引发商户产生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了品牌意识, 而消费者也深信品牌是品质的保障, 更加放心网上消费[3]。

三、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可以借鉴主流平台的技术及特点, 通过优化整合产地文化、特色农产品、当地风光等多种独特形势, 形成具有鲜明地方性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优势, 完成平台的组织和建设。电商平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 基于ASP.NET的电商平台后台设计

后台将采用MVC的三层设计原则, 使用Entity Framework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进行关系映射, 形成电子商务平台的后台管理网站, 通过ASP.NET所呈现的后台管理应用程序, 提供给平台管理者进行基础数据维护、商户审核工作以及对接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 统一的数据接口

通过Web API技术以JSON字符串的方式实现后端服务与APP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使前后端数据集中统一, 利于数据管理和监控。在搭建过程中, 需要进行Web API的负载均衡, 确保在高并发的情况下, 服务器网络宽带及应用程序所需要服务器内存正常。为保证接口访问安全, IIS服务器还需采用HTTPS的方式进行SSL数据通道加密。

(三) 基于Android系统的APP端

APP应用程序主要服务于电子商务的客户端, 在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下使用JAVA语言进行应用开发。在编码过程中针对关键环节进行混淆及加密, 进行防逆向及防篡改的安装措施。应用程序需内置一般升级和强制升级两种方式, 确保适应系统的迭代升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特色农产品受到更多的消费者青睐, 在电商平台和网络销售迅猛发展的今天, 只要明确目标人群、确保食品安全、实行差异化竞争, 打造自有品牌, 专门为特色农产品销售建立的电商平台就有着较好的前景, 实现商户和消费者双赢。

摘要:进入21世纪, 我国的电子商务得到飞速发展, 为商家提供广阔的销路, 让消费者在网络中随心所欲的挑选商品, 极大的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可以让特色农产品及时销往各地, 为商家创收。本文对特色农产品营销现状、营销策略, 以及电商平台设计与实现进行阐述, 希望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打造深化产销模式。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何珍, 魏来.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7 (3) :150-151.

[2] 竺赐娴, 毛可进.基于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探究[J].商情, 2016 (40) :123-125.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第4篇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P2B2C模式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当中应当大力的发展P2B2C模式,其中在P2B2C模式当中,P是指个体农民,B是指企业,C是指消费者。在这一模式之下就是需要企业可以在一个特定地区设置分公司,然后构建信息收集队伍,这样就可以针对于当地的农产品信息进行快速以及准确的收集,同时可以在相关地点进行发布。

企业在对于信息资料进行收集过程当中要进一步的加强和用户农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要给农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帮助,例如可以实现智能化交易。还有一点,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还应当帮助农户建立连锁经营项目,例如农家乐项目,这样就可以促使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例如,在北京某个地区科技服务公司就为农产品设置了相关服务,对于消费人群进行合理的定位,促使农户家的产品可以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这样可以实现了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快速共享,在某种程度上的促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垂直型B2B模式

在目前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应当逐步的发展垂直B2B模式,B2B模式就是常见农产品交易平台,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具备规模优势以及品牌优势,可以通过B2B平台对于市场最新信息充分的了解,同时可以实现网络化销售和网络化的采购。另外,若是农产品本身规模比较大,可以通过采取拍卖或者是招投标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的交易,通过采用这种交易模式就需要具备相对完善运转中心,其中包括定价部门、结算部门、交易部门、资源配置部门以及信息部门等等,其中比较典型案例就是某个电子商务平台发起的活动,结合各个地区农产品的特色将其汇集到某一专有平台上实现农产品的交易,这样就可以促使农产品的交易规模得到扩大。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P2G2B模式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当中要逐步地形成相对成熟和完善P2G2B模式,P2G2B模式是将农户的需求放在首位,由政府构建人才招聘网站或者是在网站上发布各种各样农产品信息,这一模式通过政府的力量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同时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扶持,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有效解决农户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当中的问题,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服务单位,同时加强对于农民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促使农民可以深入了解到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政府的引导或者扶植之下,这一模式可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更为快速有效,还可以对于农产品结构配置进行优化,这样就促使农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生产模式一般是农场或者是家庭为主,这样就会导致在农产品生产或者是加工过程当中很多资金被严重的浪费,经济效益偏低,所以应当通过使用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来进一步促使农产品实现健康稳定以及高效发展。在当前大数据技术对于传统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发展趋势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通过使用电子商务能够促使农产品得到一定的发展可以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实现农产品的集约化与品牌化的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摘要: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就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电子技术作为重要载体进而实现电子交易, 我国农产品极为丰富, 为了促使农产品销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为了促使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应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是采用农场经营或者家庭经营模式, 这样就会导致农产品在实际加工生产等诸多环节当中出现严重资金浪费, 会导致农产品整个生产环节成本较高, 这就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促使农产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主要关于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研究, 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微, 艾云平.“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5 (03) :43-46.

[2] 肖玉徽.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物流园服务模式创新与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 2019, (02) :124-126.

农产品电子商务范文第5篇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农产品的流通现状

(一)基本态势

从实质上来说,农产品电子商务,其实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其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中,还是在农产品现代化物流的建设领域中,农产品电子商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早在很多年前,很多知名电商平台就已经开始涉足生鲜领域,其中就包括农产品。而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并且,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也在逐年上涨,经营农产品的网上店铺也在不断增加。早在2015年12月底的时候,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专门经营农产品的店铺就已经突破了200万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二十多个省市地区当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在农产品随着电子商务平台进入到大众视野之后,各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收入等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产品所面临的质量要求和物流配送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也开始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此在更大的程度上保障各个区域内农产品的质量和物流配送效率。

(二)流通规模和市场环境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可以知道,这些年来,农产品的流通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现代物流行业的大力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市场格局,并且给商贸流通业带来了更大的活力,使得不同区域农产品的输出成为了可能。同时,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共同发展在构建新时期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方面,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且,这些年来互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不管是电子商务市场潜力,还是农产品销售商,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总之,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营模式,而且也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客观需求,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二、目前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情况

(一)基础设施落后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比较复杂,道路条件比较落后,交通不够便利,所以在物流设施等方面也就远远无法达到相关的物流要求。再加上很多农产品涉及到生鲜产品,某些企业的加工冷藏保鲜技术不够高,所以也导致很多瓜果蔬菜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损耗。另外,产销链过长等因素的影响,也导致农产品的物流环节损失比较大。

(二)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某些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在农产品的产销方面,依旧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缺乏专用的技术和设备,而且大都是以常温物流与自然物流为主,缺乏创新的意识。这样,也就导致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较为缓慢。

(三)涉农网站的建设力度不够

当前,虽然很多有关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与相关平台已经得以应用,但是这些网站的发展却并不平衡,基本上都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其他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有关涉农网站建设质量和数量都不够理想。再加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比较落后,起步比较晚、技术不成熟,基础也比较差等原因,也制约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四)流通的渠道比较混乱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产品的物流体系中,其实还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流通的渠道比较混乱,这导致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运营成本比较高,从而影响到实际的经济效益。在中部的某些省市,有关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内部合作意识还不够强烈,所以很难形成比较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除此之外,在农产品供应链方面,也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区域内部的各个批发商之间,也还存在比较畸形的竞争关系。而农产品的原产地与批发商、分销商以及销售商和农户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也比较激烈。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比较多,导致成本比较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比较高。

三、影响农产品物流能力的主要原因

(一)物流资源情况

这里的物流资源,其实是一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等。在区域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这一生产要素是十分关键的影响要素。在实际情况下,只有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技术等,才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二)物流需求情况

这里的物流需求情况,是一种需求条件。具体来说,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无法满足其他相关产业对物流发展的需求的。在实际情况下,不管是人们的消费能力,还是区域农业的发展情况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

在整个物流产业中,物流企业是其中的基本构成元素。在区域内,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通常也会直接体现出该区域内部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物流企业是构成物流产业的基本元素,区域内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该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物流企业的发展,是会受到自身战略、竞争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的。

(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

当前,物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三产业。这一行业,在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时候,也会与其他产业之间出现关联性的情况。换句话说,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会受到其他相关产业的影响的。

(五)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具体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其实是一种机会要素。在实际情况下,不管是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GDP等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消费情况,进而影响着区域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

(六)政府的支持力度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然,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实际情况下,若是想要大大地提高区域农产品的物流能力,那么有关政府部门就应当积极地为这一产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扶助与支持,比如为产品区域物流提供“政策红利”或者是财政补贴等,以此来促进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四、农产品物流能力综合评价

(一)指标体系

从上述的影响因素来看,在这里,要想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那么就应该本着系统性、针对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来进行。在这里,指标体系可以由以上6个因素来构成,一共有6个一级指标构成。然后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细分,以此来形成二级指标。这些指标,通常都是定量指标,相关的数据,也可以在各地的统计年鉴中去获取。这种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对区域内该农产品物流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区域内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相关的优化决策工作提供参考。

(二)评价方法

具体来说,在应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越多,虽然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但是在分析问题时,却也会增加复杂度。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指标之间也并不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一定的关联。而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这种方法,可以在减少信息丢失的情况下将原本的多个变量有效地压缩并转化成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以此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物流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为农产品物流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地评价区域农产品的物流能力,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城乡物流得到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时代快速进步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当中。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更方便,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在电子商务中,物流环节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情绪和消费次数。为此,为了能够使农产品的销售遍布全国各地,研究区域农产品的物流能力也十分关键。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 贺盛瑜,程琬玥,杨克建.我国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2):96-99.

[2] 张玉竹,隋文文,程元栋.基于PCA-CA的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9,40(05):29-33.

[3] 张建军,赵启兰.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2):3-8.

上一篇:绿色农产品下一篇:农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