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检测论文范文

2024-01-22

土壤检测论文范文第1篇

近几年,莱芜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进行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总结了马铃薯春播栽培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马铃薯春播大丰收。目前每年推广面积在70万公顷以上,增产增值效益显著,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1 轮作制度与土壤耕作制度

1.1 轮作制度

马铃薯受多种病害侵染,有不少病是通过土壤传播的,因此,马铃薯忌连作,必须轮作倒茬。轮作方法:马铃薯不宜与甜菜、甘薯、胡萝卜等块根作物轮作,因为它们与马铃薯有相同的病害。最好不用茄科作物作前茬,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同时,白菜、甘蓝也不是理想的前茬作物。宜与谷类、豆类以及纤维作物、大葱、大蒜、萝卜等蔬菜轮作,既有利于把病害发病率压到最低限度,同时马铃薯生长期间茎叶覆盖地面,多数一年生杂草受到抑制或不能结籽,对减少草害有重要的作用。

1.2 耕作制度

马铃薯是收获地下块茎的作物,生产场地应清洁卫生,远离有“工业三废”的污染区域,要求土层松软细碎,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以沙壤土为宜,播种前15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5 000千克/667平方米,深翻细耙。需要15~18厘米的耕作深度。高垄栽培:播前半月,深挖或深耕,起垄,促进土壤疏松熟化,提高肥力,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2 种薯选择与处理

2.1 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脱毒品种,如鲁引1号、津引8号、荷兰15、东农303、中薯2号、泰山1号、克新1号等。应选无病虫、无腐烂、无破损的作为种薯。薯形以形状规则,薯皮细致柔嫩光滑为宜。要剔除薯形不规则、尖头、有裂痕、畸形、表皮粗糙老化、皮色灰暗以及芽眼突出等不良形状的种薯。

2.2 种薯处理

采用切块催芽法,在播种前10~15天选无病虫、无冻害的种薯进行切块,可以节省材料,但不要切的太小,一般不小于20~25克,否则不抗旱。每块至少留有1~2个芽眼,并且切立块,不能切成薄片,放在黑暗潮湿的地方催芽,在催芽过程中,温度保持在15~20℃(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温度过高生长快,但芽细长。)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待芽长0.5~1.0厘米时,摊开晾芽,播前应晾芽2~3天。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在播前最好用0.3%~0.5%的福尔马林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袋或密闭容器密封6小时左右,或用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播种时为防止因种薯休眠期未过而推迟出苗,可用2~3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浸泡5~10分钟,或用0.5%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打破休眠。

3 种植

3.1 播种日期

选择在2月底3月初播种。气温稳定在5~7℃,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到7~8℃时是马铃薯播种的适宜时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地温3~5℃,一般能提早播种10天左右,莱芜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

3.2 播种方法

在深翻耙平的地块上,采用大小行播种。大行距50厘米,小行距30~4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种90~100千克,种植4 000~4 500株。一般采用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播种深度一般为6~8厘米,可先浇水,然后把薯块放入沟内,芽朝上。为防治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拌细土10~15千克撒施,然后覆土。在两株的中间每穴施三元复合肥70千克、碳铵50千克,覆土后再培土起垄,垄高10~15厘米,然后每667平方米喷50%乙草胺乳油150毫升,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杂草,最后覆盖地膜,地膜应压好,达到除草、保墒、增温、增产效果。

4 田间管理

4.1 及时查苗补种,引苗定苗

当出苗70%的时候,及时查苗。烂种缺苗的要马上带芽补种。出苗困难的要及时引苗,常耕部分可以通过松土或者淋水、加盖细土使表土软化以利出苗,免耕部分人工引苗。齐苗后应及时定苗,每棵马铃薯保留最壮的1~2株,剪除多余弱苗、小苗,以利结大薯。待马铃薯幼叶平展时划破地膜,放出幼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掩盖。

4.2 肥水管理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60%~80%,始终保持湿润。出苗前应以提温保墒为主,并保持土壤湿润,一般不浇水,如土壤干旱,应适当浇水;出苗到团棵期以保墒促长为主;团棵到开花,以保墒为主,遇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水层宜浅,不能浸泡到种薯,忌大水漫灌,以润灌、喷灌为好,并及时排水落干,一般不追肥;结薯前、中期,保持土壤湿润,结薯后期,降低土壤湿度,以利以后贮藏。若底肥不足,幼苗期要追施氮肥,可结合中耕培土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8千克对水浇施。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喷0.3%~0.5%磷酸二氢钾2次,防早衰。在现蕾开花期,对有徒长趋势的田块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20~25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防徒长。为提高产量,在薯块开始膨大期可喷膨大素来促薯块膨大。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晚疫病

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叶和薯块。茎、叶受害部位产生褐色水泽状斑点后扩展为黑色斑块,潮湿时病斑周围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叶片背面很明显,薯块受害后,初期产生褐色或蓝色的病斑,以后扩大,表面逐渐凹陷,病部下层薯肉变为褐色。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2)选择无病种薯,杜绝侵染源;消灭中心病株,及时喷药防治。(3)当发现中心病株时应及时消灭,并采用药剂防治,可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倍液或代森锰锌或大生500倍液喷雾防治。

5.2 早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薯块也能受害,该病的发生早于晚疫病,一般从下部老叶首先发病,开始在叶片上形成褐色的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又具有同心轮纹的暗灰色病斑,故又称轮纹病斑,病斑与无病组织界限分明,严重时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清除病残组织;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在发病初期可用58%宝大森或0.8%~1%的波尔多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5.3 环腐病

该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种薯带菌传播。病薯播种后,重者腐烂,不出苗,轻者虽然出苗,但节间缩短,植株矮小,从下部叶片边缘开始褪绿,逐渐向上枯黄,最后枯萎,但叶片不脱落。感病薯块用手挤压有黄色菌液流出,薯皮与薯肉分离,重者皮裂,薯肉腐烂变质,臭不可闻,感病轻的薯块切开后有明显的环状。

防治方法:从无病区调种,推广抗环腐病的品种,并将切过病薯的刀用75%酒精或食盐水擦刀消毒后再用,以防传染;芽栽时剔除病芽或弱劣芽,选用无病壮芽,可达到提高种性和增产目的;建立无病留种田,提供纯度高、无病、退化轻的种薯。

5.4 病毒病

普通花叶病,该病典型症状为叶片沿着叶脉呈现深绿色与淡黄色相间的轻花叶病斑,叶片稍有缩小,并发生一定程度的皱缩;条斑花叶病感病株初期叶片呈现斑驳花叶或有枯斑,后期发展到叶脉坏死,严重时沿叶柄蔓延植株茎上出现褐色条斑。叶片完全坏死并萎缩,下部叶片呈垂叶坏死状,但不脱落;条斑花叶柄和普通花叶病的病毒复合浸染后,植株呈现皱缩花叶症状,叶片变小,顶叶严重皱缩,小叶尖及边缘向下弯曲植株显著矮小,呈绣球状,不开花,多早期枯死,块茎极小。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根据传毒蚜虫发生规律使用杀虫剂乐果乳油800~1 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控制蚜虫传播。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干旱。发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5.5 线虫防治

每667平方米用55%茎线灵颗粒剂1~1.5千克撒在苗茎基部,然后覆土灌水。

5.6 瓢虫、甲虫防治

用90%敌百虫颗粒1 000倍或20%氰戊菊酯3 000倍喷雾。

5.7 蚜虫防治

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防治。

5.8 地下害虫防治

可用毒土防治的方法。对小地老虎用敌敌畏0.5千克对水2.5千克喷在100千克干砂土上,边喷边拌,制成毒砂,傍晚撒在苗眼附近;蛴螬和蝼蛄可用75%辛硫磷0.5千克加少量水,喷拌细土125千克,施在苗眼附近,每667平方米撒毒土20千克。

6 适时收获

春播马铃薯没有明显的收获期,早熟品种一般出苗后60~70天可收获,中熟品种出苗后70~80天,晚熟品种出苗后80~90天。一般要在晴天收获,收获后放于阴凉处摊晾2~3天,防止暴晒、雨淋,利于贮藏。收获前7天,停止喷施化学药剂。

土壤检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问题,城市中的土壤因此遭到了破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让园林中的绿化植被失去了赖以健康生长的基础,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功能发挥。本文从城市土壤的特性分析入手,研究了城市土壤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城市土壤特点特定的园林绿化施工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土壤;园林绿化;措施

引言:

城市土壤是经过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并在城市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发育起来的土壤。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而对城市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城市土壤形成特征、状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可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城市土壤的特征

1.1层次不明显,腐殖质层浅薄

城市土壤由于建设和人为活动,土壤表层大都被破坏,有许多地方翻土或挖土、填土,致使供应植物生长的厚土壤表层或腐殖质层缺乏,其它层次紊乱,形成层次不明显、腐殖质层浅薄、无规律的土体构造。

1.2 土壤结构差

城市土壤结构比较差,使得城市土壤中有机胶体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在城市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将会使得生物无法生存,严重阻碍了城市绿化施工的开展。尤其是城市土壤由于机械挤压和其他外力的作用,导致城市土壤密度太高,使得土壤团粒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丧失渗透性、耐水性和通风差。

1.3土壤杂物多

由于建筑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一时清运不及时,相当一部份侵入土壤各层中。而在园林绿化施工时,大都只清理土表及表层,致使土壤中掺入大量石瑛、残渣;同时地下构筑物及管道等占据大量地下空间,从而影响到土壤结构、质地、孔隙度以及土壤水、气、热、养分的分布状况。

1.4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它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而且对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也有重要作用。自然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被内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根系残体。在城市土壤中,由于卫生、防火等原因,城市绿地中的动物残体、凋落物、自然枯枝落叶及修剪枝叶皆被清除,造成土壤有机质较少,城市土壤不能似自然土壤般进行养分循环,加之施肥又较粗放,无针对性,致使土壤养分失衡,同时植物特别是开花植物每年要从土壤有限的营养定向中吸取养分,导致城市土壤养分收支失去平衡,土壤愈来愈贫瘠,植物生长不良。

1.5土壤污染严重

城市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它产生的工业“三废”物质、生活垃圾、汽车尾气、医药垃圾等均会导致城市土壤污染。加上城市土壤多零星分布,面积小而孤立,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单调缓慢,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少,代谢降解能力低,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等原因,城市土壤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物特别是金属污染物锌、铅、铜等的含量明显高于自然土壤。

二、城市土壤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

2.1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城市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土壤紧实变性,通透性差,附加物多,重要营养元素缺乏,养分循环和转化过程及生物活动受到干扰,水、气、热、肥配合不佳,导致土壤肥力较低,加上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严重,导致植物生长缺乏必须的养分或养分不足,生长速度、长势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土壤容重大、硬度高,植物根系发育受阻乃至死亡,使植物地上部分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长期下去,必然出现枯梢和焦叶,树木长势一年不如一年,甚至枯死。

2.2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化物种的丰富度

同自然土壤相比,城市土壤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一些能在自然土壤上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高的地带性植物在城市生长不良甚至不能生长,因而不能被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或仅能用于局部地区,使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选择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城市园林绿化物种的丰富度。

2.3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是形成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基础,其色彩、形态、健康状况等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植物生长发育旺盛、叶色光亮、色彩艳丽、形态优美,会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生机盎然,景观效果良好。城市土壤水、气、肥的配合不良和污染,抑制了城市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植物长势不好,有的甚至长成“小老头树”,叶色暗淡甚至出现枯斑焦叶、不能适时开花结果,直接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

2.4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管护难度

城市土壤外来物丰富,砾石、砖块等含量高,导致植物根系难以下扎,树木的稳定性减弱,易受大風及其他机械因子的伤害而倒伏,为保证其稳定,需要及时扶正并搭设扶木;城市土壤容重大,加之路面和铺装封闭,自然降水大部分排到下水道而无法充分供给植物,使植物水分平衡常处于负值,为保证其健康生长,需进行人工补水;城市土壤肥力低,为保证植物生长所需养分,需定时进行人工施肥,所有这些,都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管护难度。

三、加强园林绿化的措施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地下环境,为植物提供水分、空气热量及各种养分等生长需要的各种因素。然而,正如前面所阐述,城市土壤的自然性能受到破坏。为了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针对城市土壤的特点,在园林绿化方面可采取如下对策:

3.1 改善土壤状况

在城市绿化过程中,需要改善城市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可以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石灰,在地上覆盖一层砂。根据土壤的不同施用不同的有机肥,这样就会使土壤更疏松,通气性、透水性和土壤结构都得到明显的改善,还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城市土壤由于受到大量污染的水或其他污染物污染,使得城市土壤的pH 值大多数情下都是酸性的。石灰是一种碱性物质,在改善酸性土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给土壤补充充足的钙质。

3.2改变管理模式,增加养分归还量

长期以来,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一直延续着施肥、松土、修剪、清运垃圾、喷药等程序的绿化管养模式,这种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将修剪下来枝叶以及植物自然落下的枯落物全部清出绿地,使土壤不能像天然林中落叶归根、养分循环,而植物生长在土壤中每年都要吸取养分,如此往复,土壤养分愈来愈少。城市绿化管理应遵循生态学原理,进一步发挥绿地群落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利用绿地凋落物和绿肥等,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将枯枝落叶及剪草及花坛修剪的碎叶洒在花坛或林下使其自然腐烂,对于死树及大枝条可将其粉碎后,通过一定措施,促进其分解,形成绿地自肥的良性循环,以增加有机肥料和养分归还量,提高土壤肥力。

3.3严格控制和稀释土壤污染

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对土壤的污染,不可能完全禁止,但应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控制,特别对于城市工业污水,应实行污水资源化政策,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对污泥控制用量,经高温、沼气发酵,分解有机物等方法处理后再作肥料,以消除或减少土壤污染。在土壤中施加螯合剂,可以提高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重金属向地上部分转移,从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污染的效率。

结束语:

城市的土壤因为各种建设活动和市民生活活动而受到破坏和污染,这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遭受了重大的挑战。因此,城市的园林绿化部门必须对绿化工作进行改进,改变城市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使它们能充分的吸收土壤养分。这样才能够使城市的园林更好的起到绿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卢瑛,龚子同.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管理[J].土壤与环境,2002,11(2):206-209.

[2] 韩国英. 园林绿化建设中城市土壤改良问题的探讨[J]. 园林科技,2012(3):26-28.

[3] 李凤林,殷积良. 浅议城市土壤特性对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影[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1):45.

[4] 史惠惠. 分析城市土壤与园林绿化[J]. 现代装饰(理论),201(5):

土壤检测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建设的需求。农业发展模式向有机农业转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有机农业种植中,土壤培肥技术是关键,因此,分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途径与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有机农业是指在种植生产中基本不用农药、畜禽饲料添加剂、人工合成肥料以及生长调节剂等,而采用有机肥料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一种新型种植业。有机农业种植中,土壤培肥技术相对比较复杂,涉及土壤、作物、肥料等多方面因素。农户想要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掌握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树立平衡施肥的概念。

1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途径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途径多种多样,农户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土壤培肥技术,从而确保培肥达到最佳效果[1]。一是动植物的来源。在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途径中,动植物的来源是最常见也是最广泛的一种土壤培肥途径。秸秆、动物粪便等都是良好的动植物培肥原料。农户利用腐熟方式,将原料混合,并充分腐熟形成有机肥料。二是绿肥。所谓绿肥就是由绿色植物制成的肥料,绿肥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是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绿肥具有种类多、来源广泛、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势,经济效益较高。但在使用绿肥时,农户也应充分了解当地的土壤条件,然后根据土壤条件,合理适当地使用绿肥。三是矿物来源的肥料。以矿物为来源的肥料包括天然无化学添加剂的石膏、石灰石、磷、黏土等,在有机农业种植业中,不同的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农户需要充分了解作物所需的肥料,结合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四是微生物来源的肥料。在有机种植土壤培肥过程中,农户利用生物降解原理,将微生物配制成制剂作为肥料。微生物培肥的原理是生物的自然降解,几乎零污染,不仅如此,微生物肥料还能有效分解有机肥料,让有机肥料更快更有效地发挥出自身功效。土壤中有益菌的增加能够抑制害虫的生长,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五是蚯蚓培肥。有机农业遵循无公害无污染的原则,因此,在有机农业中,蚯蚓培肥是很重要的途径。蚯蚓不但能释放作物所需养料、分解有机质,还能让土壤变得更加松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当蚯蚓死后,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

2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2.1 耕作合理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本质上就是促进作物更快更好地生长,因此,土壤培肥技术除了科学培肥以外,还需要注意改善土壤耕层[2]。过度耕作易让土壤中的养分过度流失,造成土壤贫瘠现象,严重影响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吸收。因此,土壤培肥技术的第一步就是合理耕作,保护土壤耕层,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坏境条件。农户可以采用轮作的模式,保持耕层疏松,为农作物的根系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只要轮作方式合理,还能有效保持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保证水分充足,促进作物生长。

2.2 根据有机肥的特性施肥

不同有机肥所含的养分性质完全不同,而不同农作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也截然不同[3]。如果胡乱施肥,不但无法起到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作用,甚至会阻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户在施肥时,需要充分了解农作物的习性以及对养分的需求种类与数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肥料、不同作物的最佳施肥时间也有所不同,农户在满足农作物施肥量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农作物的最佳施肥时间,确保肥料能够被农作物更好地吸收,发挥肥料的最佳效果[4]。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之前,应该恰当地处理有机肥,并且根据不同有机肥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例如,除秸秆外,一般的有机肥料都要进行堆沤处理,尤其是饼肥、鸡粪等有机肥需要充分腐熟才能使用,否则易发生烧苗现象。而人的糞尿当中含氮量非常高,属于速效有机肥,农户在施肥的时候,应充分掌握最佳的施肥时期,并且由于人的粪尿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易产生致病微生物,因此在使用人类粪尿的时候,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杀灭有害微生物。同时,有机肥处理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肥料中腐殖酸含量增高。因此,大部分有机肥料比较适合作基肥而不适合作为追肥。

2.3 根据土壤的性质施肥

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不同地区的土地性质也不尽相同。一般,土壤性质包括微生物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5]。不同性质的土壤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农户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当地土壤的性质,然后根据不同的性质的土壤选取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从而保证土壤的养分,更好地进行土壤培肥。例如,砂性土壤最大的缺点就是土壤的保肥能力普遍偏弱。因此,农户可以通过施加沼渣肥或土杂肥来改善砂性土壤的结构,从而提升其保肥能力。而对于土壤化学性质偏酸性的土壤,则需要通过施加类似石灰等弱碱性的肥料来改善。只有根据不同土壤的不同性质进行改善,才能更好地提高土壤性质,提高农作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3 结语

在有机农业种植业中,土壤培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方式。土壤培肥的途径多种多样,有机肥料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土壤培肥技术与土壤、肥料、作物等关系密切,农户在土壤培肥时,应该充分结合土壤的性质、作物的种类以及肥料的性质,进行针对性培养,改善土壤环境,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冰.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6,11(32):34.

[2]关宏达.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5(2):188.

[3]高文利.刍议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16):174.

[4]郭敏.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5(16):60.

[5]韩涛.对于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0):76.

(责任编辑:刘昀)

土壤检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对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復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且就内蒙古土壤修复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为内蒙古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通过查阅文献、数据汇总、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发现近年来内蒙古在土壤修复方面做出一定的成效,但是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还很不完善,未达到国内平均水平。所以,应制定完善土壤修复的地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大土壤修复领域的科研投入,引进新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将土壤修复与相关行业的项目结合,配套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土壤污染防控意识。

关键词 土地污染;修复模式;对策;内蒙古

Repair Mode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ollution Land in Inner Mongolia

YAO Xijun1,2, ZHANG Yanyu3, WANG Zhiyong4 et al

(1. Inner Mongoli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2. 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3. Key Laboratory of Land Use of Ministry of Land, China Land Sury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35; 4. Baotou City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00)

Key words Land pollution; Repair mode; Countermeasure; Inner Mongolia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凭借能矿资源产业优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高强度资源开发导致排入土壤的污染物逐年增加,土壤质量日趋恶化。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空间重构,众多污染企业迁移,遗留大量污染土地。原有农用地在经过多年粗放经营后,土壤中也残留了大量有机污染物。因此,污染土地的修复和再利用已成为内蒙古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立足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资源综合管护,对内蒙古土地资源质量状况及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将土壤修复这一新兴产业、措施纳入内蒙古土地资源质量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国内外污染土地修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外研究主要以欧美为代表,大体分为3个阶段:①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了以挖掘填埋、固化、气提为主的物理、化学修复模式;②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隔离、淋洗、氧化还原、热脱附模式;③20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了以自然转移为主的生物、植物修复模式[1]。我国的污染土地修复主要包括有机污染修复、重金属污染修复[2-6],也经历类似的3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前,修复模式主要为物理修复,通过填埋、刮土、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微环境;②20世纪90年代,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综合处理修复模式开始出现并逐步运用;③新世纪以来,联合修复成为主要修复模式。修复技术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固化、土壤气提、化学氧化还原、热脱附、淋洗、化学萃取等,其中植物修复是研究热点。

长期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GDP的盲目崇拜忽略了對土壤修复的重视,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监管不够,监管措施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分工、分责不明确;另一方面,土壤修复标准和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尚未出台。缺乏修复标准,很难鉴定土壤恢复到什么程度才是健康的。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修复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的统计,发现1995年以前土壤修复技术在各国的研究开展得相对较少。在1996~2005年,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处于过渡期,此期间对土壤修复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加。2006~2010年间查阅到的相关文献数量是2005年前文献数量的2倍,说明对于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已进入一个黄金时期[7-8]。一些发达国家从国家或区域水平上逐步确立或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9-10]

1 内蒙古土地污染类型与现状

内蒙古常见土地污染类型主要包括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固废污染3种。作为农牧业大省,长期以来土壤污染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农药、化肥的污染最为突出。

1.1 有机污染

20世纪80年代后期,种植业结构发生转变,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化肥用量由1981年的48万标吨上升到2000年的290万标吨,增加了近6倍,在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导致病虫害的频发和土壤的有机污染[11]。另外,根据对内蒙古土壤肥料工作站2004年发布的7个土壤监测点的数据分析,该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总的趋势呈下降态势,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有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微量元素总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近年来,由于全区农业生产中偏重氮、磷化肥的投入,忽视有机肥、钾肥以及微肥的投入,土壤中钾含量有余而不施或很少施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12]。土壤施用氮肥不当使得硝酸盐在土壤中不断富集,导致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硝酸盐含量超标。相关资料表明,1990年呼和浩特市59%蔬菜硝酸盐含量超过标准。

农牧交错区是生态脆弱性和变异性表现较突出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总面积32.81万km2,涉及全区的68个旗县市。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越来越多。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质的不合理和过度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等农牧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造成农牧交错区土壤有机污染不断加重。在某种程度上,农牧交错区土壤有机污染物已成为目前区域水质恶化的一大威胁[13]

1.2 重金属污染

随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双加速”时期。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加剧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固废污染。如部分地区重工业比例较高,企业布局不规范,治污能力弱,一些土壤污染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基础工作依旧薄弱,环境监管力度不大等。同时,随着该区有色生产加工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和风险防范压力较大,任务艰巨。环保部门2007~2011年监测结果显示,该区重金属污染主要以砷、汞、铅、镉、铬和类金属砷为主,2011年砷、铬、铅、镉、汞排放量分别为5 152.90、205.12、12 802.08、2 188.05、83.18 kg,较2007有所减少。区内重点污染市县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赤峰市巴林左旗和克什克腾旗以及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地。

1.3 其他污染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唯一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双向政策扶持的省区。借助区域能源优势,大量金属、工业矿物、建筑材料和能源材料被开采,给陆地生态环境带来相当大的损害。由于早期监管不严,小规模手工采矿业大量涌现,但随着能源开发的合理合法化,大多数私人煤窑关闭,导致大量开采地荒废,加剧了周边地表植被和水文条件的破坏和对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据报道,20个世纪末中国每年因采矿造成的废弃地面积达3.3万hm2。

随着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发展的加快,农区、牧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生存空间狭窄,城市人口的增加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据悉,呼和浩特市近郊土壤受到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影响,铬和汞等金属的污染在部分地区的土壤和蔬菜中已发生[14]

2 内蒙古土地污染修复模式

污染场地修复成功与否主要由土壤修复技术高低决定,所以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不仅受土壤污染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有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联合修复。表1是几种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15-18]

内蒙古污染土地修复研究发展较晚。目前,生产科研活动中主要采用客土修复、测土配方植树种草以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修复模式。这是生物型土壤修复。此外,还可以通过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综合修复,使得受污染的土壤重拾生命。

2.1 客土修复模式

客土法是内蒙古土壤修复领域采取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对设备操作要求低,修复方法简单且速率快,因此该方法多见诸于一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及近年来自治区大力推广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修复以剥离表土、客土、翻耕等工程措施为主。

2.2 测土配方修复模式

内蒙古存在约9 611 km2盐碱地。如此之大的未利用土地已引起农业部门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在国家、地方两级政府科研基金的支持下,相关专业的高校、科研院所已经开始了盐碱地土壤改良的试点研究工作,采取的主要改良模式就是测土配方。根据不同的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施以土壤改良肥料。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在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地区大力开展,已取得一定成效。

2.3 植树种草修复模式

植物修复模式是指利用植物提取、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沉积物、污泥或地表、 地下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技术的总称[19-20]。植物修复模式多见于工矿废弃地的复垦项目。由于矿区多分布于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区,再加上采矿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多半无法复垦为耕地,因此本着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植树种草是内蒙古自治区区最常见的修复模式。

2.4 综合修复

任何修复措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各部门各行业开展的大量的以提高土地质量为目的的惠民项目都兼顾了几种修复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将物理修复中的客土法、化学修复中的测土配方和生物修复中的植物措施相结合。最典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较普遍的盐碱地改良项目。它很好地将这3种修复方法结合起来,也形成了目前内蒙古最先进的土壤修复模式。

3 污染土地修复相关政策、法规

3.1 土地修复政策法规现状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甚至全国尚未有一部完善、可行的土壤修复法律法规。一些行业条文之中仅出现少量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表2是我国土壤修复相关法律、法规。其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国家与地方未出台一个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21-22]

有关制定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法律法规普遍认为划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5年,这一阶段属于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有关污染场地治理法律法规还没有开始制定,现存的是有关土壤保护方面的原则性规定。我国相关部门在1979 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在1982 年《宪法》中,也对“合理地利用土地”做出规定;在1986 年出台的《土地管理法》中进一步指出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要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好耕地;在1995年出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该标准存在很多不足,针对性强,主要指农业土壤,而且指标不多,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与评价方面参考意义不大。

第二阶段是1995~2011年,这一阶段属于发展阶段。我国污染场地立法在这一阶段逐步有了污染场地治理制度。由于不存在专门立法,有关污染土壤的修复法律规范只是在各种法律文件中体现。在2004年出台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 38、61、75条是从国家层面上立法。地方政府立法层面的相比国家立法显得很活跃,其中最典型的立法是在2006年出台的《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17、52条,在2009 年 9 月出台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15条。在这个阶段,各地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办法和意见,如哈尔滨市于2006 年 8 月出台的《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上述属于法律文件。此外,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对污染场地治理问题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39 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第 11 条等。

第三个阶段是2011 年 3 月至今。这一阶段属于鼎盛黄金阶段。我国污染场地走入专业立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在2011 年 3 月环境保护部经审议原则性通过《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其合理治理污染场关键环节就是对土壤的治理和修复,因此对污染场地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两者进程是相统一的。目前,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场地治理已成为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重要研究方向。

继北京“宋家庄事件”出现之后,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4年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明确指出凡是制造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研究室等都应该在对原有的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前对原址土壤和地下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污染监测分析和评价,以此作为制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的依据。关于重金属污染物企业正确处理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国家分别于2008、2009年出臺了《国家环保部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2009]61号)。环境保护部也相继制定完成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场地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环办[2011]46号)指出,“水、空气和土壤三大环境要素是十二五期间防治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三类污染物——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内蒙古自治区也相应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从国家到地方对土壤修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3.2 法律法规的缺陷

3.2.1

法律法规缺失。在治理土壤污染这一问题上,我国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涵盖了农业环境保护、防治土地污染等方面。这些法律政策对改善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应看到《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提供的只是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散规定,我国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并没有制定专门性的单行法律。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上的法律是缺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立法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关的政策要求,导致有些地方政府对于应该修复的采取放任状态。除了政策层面的规划不足,国内土壤修复也缺乏明确的标准。对于具体的项目,修复后要达到的效果没有量化,导致修复费用和时间千差万别。

3.2.2

监管主体不清楚。治理土壤污染需要多个部门(如环保、国土、财政、规划、水利等部门)分工管理和协调工作,才能在土壤修复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前,在这个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第一步应搞清管理部门,成立垂直管理的土壤污染专业管理部门。由于场地污染关联到产业链上下游且涉及环保、国土、规划、工商等多个部门,所以第2步应逐步探索实现各部门分工协作与统一行动的模式,逐渐形成对修复污染场地有利的环境,

3.2.3

修复资金的落实。这是土壤修复的核心问题。修复资金的来源是左右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需要全面考虑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治理,资金需求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设置专项资金,并且指出土壤修复资金落实的主要举措就是污染责任。当前,我国修复治理污染土壤没有很好的有效保障制度,修复治理工作难以开展,资金问题成为很多污染地块再开发的主要障碍。

由于很多污染土壤难以追责,“谁污染谁治理”的体系推广阻力较大。目前国内已进行修复的土壤多为具备高开发价值的地块,资金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商;对于农业用地或纯生态修复土地,资金来源成为极大的问题。目前国内除了个别政府主导项目(如湘江流域重金属修复)的资金来源明确,其他基本都是房地产开发驱动的修复需求。

4 内蒙古污染土地修复政策建议

据2000年相关数据,内蒙古自治区化肥施用总量为59.94万t,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9 kg/hm2,但是化肥施用仍为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不容忽视的是,一直以来该区工业三废相对较少,但近年来有日益加剧的趋势。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规划(2010年-2015年)》目标数据,到2015年全区耕地整治总规模150万hm2,其中,新增耕地3.854万hm2,平均每年补充耕地0.76万hm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75.8万hm2。整治后耕地质量提高一个等级。土壤污染修复在全国来说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内蒙古则是一个新的事物,人们的认识程度还不夠。这一领域仅是作为高校的理论研究课题去研究,没有真正发展为一个产业。被老百姓所熟知的土地整理和复垦项目也仅仅是对土地进行了简单的翻耕、客土、植树种草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土地修复领域中属最简单也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几种修复措施,达不到很好的修复效果。但,也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土地整治项目支撑着该区保证耕地资源质量有所提高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土壤修复产业化进程刻不容缓。结合2000、2004、2008和2012年4届国际会议有关土壤污染与修复相关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在土壤修复发展方面主要工作是:在技术方面,应从单一的的修复技术走向多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取代原先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在污染土壤修复决策方面,应注重污染风险评估而逐渐地降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修复目标;未来应更加注重农田耕地污染土壤的原位肥力维持性绿色修复技术而逐渐减少适用于工业企业场地污染土壤的离位肥力破坏性物化修复技术,并且从工业场地走向农田耕地。内蒙古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要结合该区土壤污染特点与土壤修复产业发展趋势,在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同时,兼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紧密结合相关行业、领域的项目、课题,避免重复投资,达到各项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土壤修复产业在该区还处于萌芽期,应从以下方面去完善和提高。①在不违背大法的基础上,制定土壤修复的地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根据自治区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细化并制定有关土壤修复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用以指导土壤修复工作在该区的开展。②加大土壤修复领域的科研投入,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鼓励自主创新。该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处于起步阶段,且大多引进国外技术,没有针对该区土壤类型多样、污染场地复杂、污染特征各异等现状特点的技术装备,现阶段开发适合的修复设备应是该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领域的工作重心之一。自治区财政应出台政策,鼓励区内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土壤修复的理论性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成熟技术、设备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内蒙古自治区特色的土壤修复技术,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③对于增量污染土地,在“谁污染、谁治理”这一通行原则无法在土壤修复领域贯彻的情况下,必须明确责任主体,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全区联网的土地污染档案,为今后土壤污染治理落实资金来源。④将土壤修复与相关行业的项目相结合,配套实施,避免重复建设。近年来,全区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治活动,有农业的综合开发项目,水利部门的节水灌溉项目,土地部门的土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等。虽然项目层出不群,但都未对土壤修复这一重要指标作出硬性要求,采用的土壤改良技术也多是简单的土壤翻耕、客土、植物工程等,并未对破坏土壤进行有针对性、实质性的修复,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标准可依。今后,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单独加入土壤修复这一考核指标。土壤修复措施的实施和相关的验收工作都应有专业的公司和机构完成,真正做到项目实施后土壤质量提高一个等级的要求。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土壤污染防控意识。土壤污染修复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工程,光靠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人们增强土壤污染常识。提高防控意识,有关环境监测部门应及时跟踪、监测、发布各地土壤污染信息,在加强人们对土壤污染认识的同时也为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数据支持。

5 结语

内蒙古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数量丰富但质量较差,土壤污染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严重程度。“万物土中生”,土壤质量决定万物质量。对已污染的土地资源开展有效修复,是解决土地资源短缺这一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也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管护的必然要求。土壤修复这一新兴环保产业必将成为内蒙古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杨勇,何艳明,栾景丽,等.国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综合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0):92-98.

[2] 凌辉,谢水波,唐振平,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其在几类典型土壤修复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12,31(1):118-122.

[3] 龙新宪,杨肖娥,倪吾钟.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757-762.

[4] 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169.

[5] 刘沙沙,董家华,陈志良,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33-8135.

[6] CHANEY R L,MINNIE M,LI Y M,et al.Phytoremediation of soil metals[J].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iogy,1997,8:279-284.

[7] 郝汉舟,陈同斌,靳孟贵,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固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816-824.

[8] 刘占锋,傅伯杰,朱永官,等.土壤质量与土壤质量指标及其评价[J].生态学报,2006,26(3):903-913.

[9] 崔芳,袁博.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及修复效果评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41-345.

[10] 周启星,安婧,何康信.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与展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1-6.

[11] 王芬裳.内蒙古地区化肥污染与缓解途径[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20-21.

[12] 张咏梅,柳昱.内蒙古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及预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45-46.

[13] 庞丽蓉,张福金,李秀萍,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异[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71-72.

[14] 王芬裳.内蒙古地区化肥污染与缓解途径[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1):20-21.

[15] 骆永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化学进展,2009,21(2):557-565.

[16] 骆永明,滕应,过园.土壤修复—新兴的土壤科学分支科学[J].土壤, 2005,37(3):230-235.

[17] 魏勃,刘康怀,覃羽雯,等.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18(2):21-24.

[18] 杨耀,刘二东,孙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進展[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6):187-190.

[19] 韦朝阳,陈同斌.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6):835-839.

[20] USEPA.Introduction to Phytoremediation [R].EPA/ 600 / R-99 / 107,Washington D C,2000.

[21] 黄冠燚,陈家桂,张卿川.国内土壤修复现状与发展[C].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1.

[22] 李培军,刘宛,孙铁衍,等.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44-1548.

土壤检测论文范文第5篇

抚松县环保局自2018年开展“黑土地保卫战专项行动”以来,不断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全县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贯彻实施《黑土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制定出台了《抚松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2018年度《抚松县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二是認真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自2018年以来,完成了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核实与单元划定工作,为后续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奠定基础。全县共划定详查单元5个,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54个,全部录入国家土壤污染地块信息系统。

三是开展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企业信息核实补充工作。全面开展产废企业排查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制定完成了抚松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方案,建立了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高质量完成试点污染地块土壤环境风险评估等各项工作。

四是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监管,加大工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五是规范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防止污染事故发生。督促产废企业建立其所产废物存放点,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各项指标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且不定期对企业进行追踪检查。

上一篇:检测方法论文下一篇:历史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