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2023-04-10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近年来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状仍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笔者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实际,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就农村家庭教育中如何使家长发挥作用作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农村家庭教育 家长作用 问题 对策

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合力,家庭教育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状令人堪忧。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实际,就农村家庭教育家长作用发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能够改善现状的对策。

1 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家长进城,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机会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的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城市。当前学生家长的绝大部分成长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发展经济、摆脱贫穷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体会。这些人中大多人承担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其中大部分家长将平时的主要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就造成了学生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力度不到位。有的是两个中有一个人出门打工而另一个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和家庭,也有夫妻二人一块出门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较大多数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有些则寄宿在他们的亲戚家中,甚至还有的父母让年龄较大的孩子照顾年龄较小的孩子,让亲戚或邻居空闲的时间照顾一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就成了一个较大的问题。梅明玉等老师把这些家庭教育方式总结概括为下列四种方式:“单亲”教育方式,隔代家庭教育方式,亲戚家庭教育方式和兄长家庭教育方式。

“单亲”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中一个外出打工,另一人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隔代家庭教育,由爷爷奶奶对孩子进行抚养和教育,也或由孩子的外公外婆抚养和教育。委托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把孩子托付给别人寄养和教育的形式,一般是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亲戚,如孩子的舅舅、姑姑、姨妈等。兄长式家庭教育方式,就是让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家中照顾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里的亲戚和邻居也帮忙对他们照顾。

缺少了父母的约束和关心,上述几种家庭教育方式能否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孩子能否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长,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疑问。

1.2 家长文化素质差异,教育方式方法科学性有待加强

现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子女进行智力投资,大多数家长都舍得花钱。然而,仅有良好的教育愿望,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良好的家教氛围,教育子女仍然是一句空话。

1.2.1 家长学历偏低

目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家长基本是上个世纪70年左右出生的,很多家长都是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深感困惑。由于学历低,当夫妇承担起养儿育女的重任时,在遇到一系列出现的新问题时,不知如何教育子女才科学有效,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同时,他们的学识大大不能满足孩子,使孩子觉得父母无能,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轻视心态,有时甚至会回答“你懂什么”。那么,孩子即使心中有事,有些也不会找父母倾诉。而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教,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隔阂也就越来越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1.2.2 教育理念落后

在农村,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农村家长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绝对权威,命令式、家长主义、“棍棒里出孝子”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家长的头脑中,严重束缚了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培养和教育孩子想当然地属于学校的应尽之责,因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缺乏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家访被家长认为是“告状”,成绩较差的学生家长被喊到学校和老师交流认为是一种耻辱,干脆对孩子放任自流。

1.2.3 家庭教育目标偏差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绝大多数农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跳出农门,充满功利色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太苦、太累,“考大学,当官赚钱”,城市中生活环境优越和发展机遇较好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亲教育目标的不统一,殊不知正是家长的这种愿望使孩于鄙视农村,不爱自己家乡,轻视农村劳动,很容易导致孩子不健全的人格。因此,根据孩于自身的条件特点,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做好父母应解决的问题。

1.2.4 封建思想的负面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孩子教育问题自然落在了女性或者是祖辈的身上。孩子的母亲、爷爷奶奶需要承担照顾家庭、干农活等家庭负担,要教育孩子,还必须面对强大生活的压力,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孩子母亲身上的重担也进一步强化了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妇女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再加上祖辈的老人本身就有着较强的重男轻女观念,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久而久之,男孩子变得懒惰、任性了,女孩子则产生了自卑或反抗的心理。

2正确发挥家长作用,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

2.1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提高家长的育人素质

2.1.1 转变家长的教育价值观,调整期望值

家长学校要加大对农村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的父母担负起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要告知家长,现代社会播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让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既有外在的因素,又有自身的天赋,要使大部分学生都成为高级人才、高级管理者,是不可能的,转变家长的育人价值观,牢固树立起教育子女“要成才,先成人”的正确思想。

2.1.2 组织家长的教育知识学习,引导家长正确施教

家长学校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种教育的纽带,怎样把孩子教育好,这就需要每个家长都懂得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过程,掌握抚育、培养、教育儿童的科学方法,做合格家长。为了更好地普及这方面的科学知识,要开展好家长学校工作,每学期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讲座,对如何正确把握孩子心理,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等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尽量使家长做到: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采用民主管理方式、重视素质的全面进步、挖掘孩子的亮点,既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又达到教育孩子认识自己不足的目标。

2.2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2.2.1召开家长会

在充分考虑家长在外打工前提下,每学期挑选合适时间召开一次班级家长会。对有些全年级或全校共同性的问题,可以召开年级或全校家长会,专题学习。由各班老师将每位学生在校情况,如学习能力、品德、行为习惯等向家长作详细介绍,家长再将子女在家的情况、家庭环境、家教内容、方法反馈给老师,找出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不足,使家长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对孩子关心,对学生支持。促使家长改变只注意孩子读书而不重视孩子思想品德做法,让家长明确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的职责,提高家长育人认知。

2.2.2 老师经常家访

家访对从事农村教学的老师而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家访活动是开展教育的有效载体,能进一步提高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目前农村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困生、问题学生等,是一个较为敏感、需要“身”入更要“心”入的群体。所以,家访是老师走进社会、了解学生、与家长沟通的难得机会。就农村的家庭教育而言,家长的期望是高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往往是有心无力,顺其自然,没有教育的方法可言。老师家访正是一次摸清底数、研究规律、对症下药的好时机,通过交流,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把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2.2.3 学校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在变化的场合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变化着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却很骄傲,不能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友谊。有的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但在家中却十分懂事和孝顺长辈。孩子在成长环境中所形成的这些行为及情绪,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重视的。学校要和家长时常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长里的表现情况,指导学生家长开展教育活动。

2.3 儿童教育机构走进农村,缓解家庭教育压力

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应该看作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标志。利用农村儿童教育机构服务于留守儿童,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农村儿童教育机构要贴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发展平台,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这样可以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

2.4 文化反哺,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父母们应该坦然承认自己某些经验以及知识结构中的空白点,恰恰是孩子们的优势所在。不耻下问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勤奋好学,对他们的学习也会起到督促的作用。虽然子代对亲代的“反哺”现象一般不会影响亲子间的情感,但它确实改变了原有的亲子关系模式。因为文化反哺的存在,在有些方面,孩子可以当父母的老师,指导父母。这样,提高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对某些事物上的发言权。由于家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任何时候都用命令的语气,而要多用协商的口吻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仅使孩子觉得自己更加受到尊重,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技术,还可能改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加强亲子交流。

3结束语

总之,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急待转变,任务非常紧迫,这是来自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来自家庭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的总体现状。农村家庭教育的脱节受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农村的就业模式的影响,和父母文化素质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父母在提升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学习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全面健康发展,把孩子培养成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梅明玉,梅子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隐患[J].基础教育研究,2003(12),16-17.

[2] 徐晓可,郑庆峰.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7(11).

[3] 何永平.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贵州教育,2011(1),19-22.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广西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学生档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广西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发了许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等。作为高等教育特殊层次的广西民族预科教育,历来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近年来,笔者对民族预科学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应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

(一)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众所周知,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目前,广西民族预科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集中在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学习,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组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笔者认为,该领导小组应该指定一位学院领导负责,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研究制订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和相关制度,做好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统筹领导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二)建立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学院层面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和相关制度,指导整个学院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个班级成立由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心理委员组成的四人工作小组,根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安排,协助班主任对本班同学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个学生宿舍要指定一名学生为宿舍长兼心理联系人,主要负责观察本宿舍同学平时的心理变化,如发现同宿舍的同学有心理异常,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并协助学院和班主任做好心理异常同学的教育工作。

(三)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广西民族预科教育虽然是一年制的教育,时间比较短,发生学生心理危机的几率比较低,但是为了防止一旦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时候而出现手忙脚乱、措手不及等现象,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甚至有必要每年都要演练一次,使相关人员熟悉处理危机的程序和方法。

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离不开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广西民族预科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来组成,但是在这支队伍中,老师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而且学院没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机制,因此这支队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水平不高,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性,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首先,要引进至少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研究生,专门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学院应定期组织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日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效果。最后,有计划地选送思想政治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更新他们的观念,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特别是心理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要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的档案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前提。为此,有必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群体的档案。首先,利用新生入学时的入学教育周,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筛选,对存在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档案。其次,平时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谈心、家庭情况调查等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要及时建档。再次,通过学生反映,特别是班级的心理委员、生活委员、宿舍心理联系员的反映,不断充实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四、基于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紧紧抓住预科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预科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预科学习时间短,前后只有9个月时间;二是预科阶段的不同时间点出现不同心理问题;三是不同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也不相同。因此,对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这样的特点来进行。

(一)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由于预科阶段只有短短的9个月时间,在这9个月里,主要任务是为预科学生补“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上本科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时,不能像本科那样专门开设心理学课程来学习,只能针对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教育。比如,预科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在对民族预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时,可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给学生讲解自卑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危害,又如何克服等知识。同时,要充分利用学院网络宣传如何预防出现心理问题的知识,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比较轻松地学到有关心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

(二)抓住预科学生经常出现心理问题的三个时间点进行重点教育。预科阶段只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学生在三个时间点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第一时间点是新生入学时,许多学生因为自己没能像高中许多同班同学一样能够直接去读本科,而是来读预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心理教育方面。第二时间点是第一个学期期考后,部分学生感觉预科学习竞争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容易产生紧张心理,这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如何克服紧张心理的心理教育方面。第三个时间点是预科阶段学习即将结束而准备选本科专业时,这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因担心自己选不到自己满意的专业产生焦虑的心理,这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如何克服焦虑的心理。

(三)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是“双困生”。“双困生”主要是指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广西民族预科主要招收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学生,因此,预科学生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比较多,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2%,这些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和封闭心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励志教育和心理辅导,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增加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如或放松学习,或不适应预科阶段的教学方法,或开始谈恋爱等而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学习成绩总排在全班或同一学校预科学生的后面,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对这部分学生,不仅要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还要通过心理辅导,逐渐恢复他们的自信心。二是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学生。目前,农村成年人外出打工非常普遍,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学生也就比较多,在预科学生中,有过“留守儿童”经历的学生比较多,人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8%。这些学生在“留守儿童”时期所形成的自我封闭、性格孤僻;情绪失控、容易冲动;认知偏差、内心迷茫等不良心理在预科阶段还是表现比较明显。因此,对这些学生除了建立档案外,还要针对他们特殊的心理进行特殊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形成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的心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目前,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设有一间心理咨询室,但其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要发挥其功能,首先要增加对咨询室的资金投入,购买必要的心理咨询设备,建立功能比较齐全的心理咨询室,同时配备至少一名具有三级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并充分利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等有关人员充实心理咨询队伍。其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咨询作用。一是主动介入、有所作为。心理咨询室的成员要主动与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联系,一旦发现某个学生有心理问题,要主动介入,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快恢复自己的健康心理。二是安排有关人员在咨询室值班,随时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帮助有咨询意愿的学生及时解决心中的困惑。三是利用每周二下午政治学习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帮助师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绍增加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师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四是通过网络平台、学生成绩家庭报告书、电话、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提供有关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咨询,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和教育策略。这样才能使心理咨询室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它的功能尽可能最大化。

总之,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艳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有待重视[J].小学教育,2010(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项目(2013C016)

【作者简介】樊常宝(1964- ),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吴 筱)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从产学研协同的视野出发,结合延边大学农学院的具体实践,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农业院校;新农村建设

A

Key words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 Agricultural college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全面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农业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产业开发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农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部分农业高校仍然以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3]。在就业观念与就业教育方面存在一定偏差,致使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合适的人才保障[4]。因此,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院校迫切研究的现实课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产学研协同既能发挥农业高校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可以又好又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5]。为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延边大学农学院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盘活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和科技需求为导向,以调整办学方向为突破口,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农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为农输送人才的能力

学院围绕新农村建设,把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适时调整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了为农输送人才的能力,在服务社会中求得学院自身的发展。

1.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1.1.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产学研协同办学理念。为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2003年学院对吉林省农业部门、涉农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调研,并组织了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按照突出“产学研合作”这个重点;把握教学和科研这两个关键环节;着眼于“三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学院客观实际的需要;遵循“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确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

1.1.2发挥区域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学院在大力打造品牌学科,巩固和提升农学等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培育和发展了农林经济管理、食品工程与科学等与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支柱产业有迫切需要的一批新兴学科。利用长白山生物资源和地方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建立了“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延边黄牛保护与开发、农业生物技术”三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三大平台,各专业培育和形成了自身特色。例如,动物科学专业结合当地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大力开展有关延边黄牛的课题研究,建立了“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示范园”、“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省延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针对地方农业高科技推广人才不足的问题,从2001年起学院招收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也从单一的农业推广、兽医硕士拓展到农村与区域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

1.1.3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特色人才。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实际,适时修订培养方案,对农学等传统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复合型人才;对园林等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应用型人才。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上,突破以往的学科体系本位的传统,根据产学研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设服务“三农”方面的课程。如开设食用菌栽培学、长白山梅花鹿养殖技术等全院任选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引进诸如“课题组活动”、“以问题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现有9个专业均开展了课题组活动,本科生在二、三年级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在教师指导下结合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选题,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人才了解农村与农业生产,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面向东北亚区域农业合作,培养外向型农业人才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到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学院面向东北亚农业教育、科研、生产,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的21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涉农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举办10余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学院任教、讲学;近三年有90余名教师出国交流、学习和客座。同时选拔大批本科生以“2+2”“3+1”等模式赴国外学习,为延边州的外向型农业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解决了延边州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壁垒,提高了教师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学院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1.3适应产学研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调整办学结构

根据社会需求,学院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辅助,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完整办学格局,增强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1.3.1“一村一名大学生”。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学院招收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即从农村高中毕业生中选拔一部分学员入院学习,毕业后全部返乡工作。这不仅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适用型人才,也是高等农业教育在创新教育模式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实践。学院在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后,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为农村一线培养人才的特点,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动手能力。首创“课题组”式培养模式,即学生在一年级时重点学习理论知识,二年级时按回乡创业的构想,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组成课题组,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导师组进行指导,保证学生毕业回乡后,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吉林省委组织部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现已毕业“一村一名大学生”400余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3.2“走出去,请进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构建多层次培训网络,全面发展面向农村的函授、自考、继续教育等办学形式,开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机动灵活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学院还与地方政府、中等职业学校合作,设立了10个函授站,把成人教育办在校外,送到基层,解决了地方基层人才不足的问题。

2构建产学研协同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为农输送技术的能力

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为才有位”的思想,一是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生产实际做科研,不断增强服务后劲。二是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为农输送技术的能力。

2.1适应农业生产需要,调整科研方向,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学院结合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以“长白山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长白山生态建设”为依托,以“延边黄牛、苹果梨、中药材、菌物、农副产品深加工、民族食品加工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为重点的科研主攻方向。这一调整更加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效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发挥多学科优势,整合形成了“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学科群”,实现了学科交叉,构建了“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如学院以承担的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国延边黄牛良种选育与高效快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载体,组织跨学科的30多名专家,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延边畜牧开发总公司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对延边黄牛的研究,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2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和科技园,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的平台

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学院努力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实施空间上,已在吉林省各地建立了40多个产学研示范基地,这些基地正在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实践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服务方式上,从单项技术传授,发展为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如学院建立的延边黄牛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就是把学院的科研成果及实用技术在大院组装集成,并在大院示范推广。项目实施以来,延边黄牛产值由每头6 000元增加到30 000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9年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延边黄牛科技创新示范园,作为学院服务社会的载体和公共平台,已成为动物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成果示范基地,正发挥其在科技、人才方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3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学院一直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摆在重要的位置。五年来通过“三下乡”等形式,举办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发放农业技术资料80余万份,培训农民和技术人员20余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60余项,不仅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能人,也为农村注入了大批实用技术。学院还编写出版了吉林农民科技致富系列丛书,并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教材,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和针对性。

3产学研协同培养知识广博、善科研、会指导的双师型队伍

通过产学研协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机构的技术推广工作,及时参与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使教师了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科技的需要,为科研选题指明了方向,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使其不断得到完善。懂得了如何培养人才,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技术服务和教学双赢的效果。目前,学院每年有80余名教师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延边大学农学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和科技需求为导向,主动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量体裁衣,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以调整办学方向为突破口,建构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农业教育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在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学院为农输送人才和科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冬青,周芳梅,杨兵,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及新型农民的培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268-3270.

[2] 张蓓,万俊毅,周文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3(7):10-13.

[3] 王宇雄.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62-65.

[4] 樊云飞,张维.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为农服务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3):368-370.

[5] 严会超,邵玉昆.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11-113.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1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根据调查, 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 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 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 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面临着监护不力、心理缺乏抚慰和疏于照顾的问题, 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1.1 监护不力, 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 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 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 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 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 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 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 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1.2 缺乏抚慰, 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 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 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 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 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 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1.3 疏于照顾, 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 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 儿童防护能力弱,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被拐卖儿童群体中, 第一位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 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2 有效应对留守学生面临的问题, 破解留守学生教育难题的策略

要有效应对留守学生面临的问题, 破解留守学生教育难题, 笔者认为应该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担责任的制度体系, 共同应对留守学生面临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 陪护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2.1 政府部门为主导, 完善农村教育制度, 实现教育公平化

2.1.1 妥善解决城乡留守儿童就学问题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集中于城镇和农村, 尤其在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留守儿童在适龄儿童中比例居高不小, 入学难、管理缺失等是目前我国留守儿童面临最大问题。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农村教育萎缩, 县域教育方兴未艾, 政府应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中心完小融合、改造力度。对于城镇的外来留守学生, 政府应该摒弃历史遗留的在户籍、借读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制定的歧视性政策, 破除户藉、身份限制, 建立留守学生就近入学、方便入学的保障制度, 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在本地就读, 通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制度、规章, 减免打工所在地学校对民工子女征收的额外费用以及降低民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等手段, 充分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

2.1.2 优化农村育人环境, 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权利

一是, 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充实乡村教师队伍, 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 千方百计强化农村师资力量, 提高农民群众对教师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二是, 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三是, 加大对乡村教育的管理和督查力度。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大对乡村教育的督查和评估当作重点工作来抓, 把教育质量与教师考核、晋升密切挂钩, 推进农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让留守孩子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健康成长。

2.2 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联动, 形成留守儿童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2.2.1 树立责任意识, 发挥学校的基石作用

对于留守儿童教育, 学校一方的教育制度、教育行为和保障机制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学校首先应该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 在教育机制、规章上观注留守儿童, 在留守儿童入学、教育、寄宿等各方面建立规范制度, 在制度层面倾注更多校方的观怀理念, 保证留守儿童接受公平、均等的初级教育。

在教育层面, 能够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 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均等的知识教育的同时, 还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更多地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正确认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知悉他们形成的原因, 了解他们想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 教给他们知识固然重要, 给他们想要的及时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同样不可或缺。

如何切实保障留守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多的关注、均等的教育和及时的关爱, 我以为学校应该主动作为, 建设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四级联动的层层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留守学生层级负责制, 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校长、班主任及教师的考核、奖惩、晋级联系。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将留守学生的父母务工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家中监管情况等详细记录, 作为对其进行针对性管理的依据, 并全程追踪动态管理, 对档案进行适时更新, 增强管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三发挥家长会、家访的桥梁作用, 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联系会, 掌握留守学生的情况, 加强同家庭的联系, 同时, 建设家访制度, 对于家庭困难或成绩差的留守学生, 重点进行家访, 客观了解具体情况。四是建立帮扶制度, 通过动态掌握留守学生情况, 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制度, 对贫困家庭、差生进行重点帮扶, 及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帮助,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树立信心, 保证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

2.2.2 加强亲子教育, 发挥家庭的重要堡垒作用

对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亲情关爱的缺乏, 父母及家庭应该发挥主要作用。父母应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 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 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错误片面观念, 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 也应留下一位监护人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

当两人都出去时更应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方式的把握, 留在家的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应给予留守孩子更多的关心, 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 作好对在外父母的沟通交流, 以便适时进行调控。在外务工的父母, 应加强同在家的监护人、在家的孩子的双方沟通, 最好每个星期至少与子女联系一次, 不仅仅谈学习, 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在交流形式上, 除电话联系外, 还可以辅以书信、捎信等方式, 给予孩子关心, 尽量弥补爱的缺失, 这对于孩子情感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同时, 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主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2.3 全民参与, 发挥社会的影响、引导作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仅靠学校、家庭、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是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的, 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关注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要加强媒体宣传, 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各职能部门各方面达成共识, 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各方力量, 共同参与, 协同配合,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把关注落实到真正行动上, 各级人民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各级政策制定实施部门主动作为, 妇联主动介入, 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 进学校、社区、村庄, 为留守儿童监护人解疑, 服务到校等, 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网络。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一、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1、学习成绩多数处于较差状态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监督, 会形成一种不自信、孤独的性格, 进而导致在课堂上溜号、不愿意看书等问题, 再由于小孩爱玩, 会出现一种不完成作业的状况。所以, 这些现象足够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理想。

2、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留守儿童因为常年由爷爷奶奶进行抚养, 会造成缺乏家庭关爱, 在发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久而久之会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留守儿童因为长辈溺爱, 生活中会有不良的小毛病出现, 长此以往就会变为习惯。

二、四川省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缘由

1、缺少家庭教育

在农村留守儿童中, 经常有父母出现工作的状况, 因此会有代理监护人进行看管, 但这些家庭教育有着很多不足。首先因为代理监护人进行看管会让留守儿童有一种亲情严重缺失的感受, 心理特别敏感切脆弱。其次就是监护人要负责家务、农活, 对孩子教育会有着忽视现象出现, 父母缺失家庭责任感, 教育方式处于自由状态, 促使儿童出现道德行为败化。

2、社会对其重视度不够

政府关注程度不够高, 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政府对其财政、人员支配, 教育设施也应该得到解决。可是四川农村地区生产力不高, 政府又将关注度放在新农村经济创建上, 忽视了教育问题。政府在同时发展经济与教育的时候, 也要确保财政、人力、物力给予更多支持, 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即使团体与机构提高了将留守儿童给予了更多重视, 可是在一些节日的时候缺少长效制度。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是处于无人员、无场地、无设施状况, 不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关爱。

3、学校教育不当

因为四川省创建资金有较大的缺口, 农村学校寄宿制度没有保证, 教育支出没有办法满足学校条件, 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职, 让教育水平跟不上。农村办学条件受到制约, 会让儿童的教育受到限制。学校与家庭沟通少, 会让儿童产生厌学现象。

三、加速四川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策略

1、将学校责任强化, 创建完善机制

学校需要寻找方法为留守儿童给予关爱, 开办家长会、家庭咨询、创建留守儿童工作协会等, 为学生配备心理咨询师进行安慰或是开办书法、美术、音乐等课程, 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变得丰富。让他们对学校有一种渴望与向往, 让他们感受到有家庭般的关爱与温暖。增加新媒体的使用, 增强学校联动, 让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与道德、思想都受到正确的教育、指引。

2、将父母观念转变, 增强教育意识

在家庭教育里面, 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 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庭环境与氛围对孩子的心理、性格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所以父母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父母不能因为钱财而忽视孩子的学习, 应该将观念转变, 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把孩子放在首位, 确保孩子能够在健康、有爱的家庭氛围里面成长, 也应该多与老师沟通, 对孩子的学习有着最新的了解。

3、将社会力量进行整合, 整体协调推进

1) 政府应该健全法律法规

为儿童制定法律法规, 维护留守儿童应有的权益, 为留守儿童赠予优惠, 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为留守儿童的学业做出保障。让所有家庭懂得法律, 懂得教育儿童的重要性, 实行奖学金政策, 对表现突出的儿童给予鼓励。

2) 农村应该加大文化宣传

孩子身边的风俗文化对孩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要是儿童周围是积极、愉快的氛围, 那么孩子也会健康的成长, 要是儿童周围是消极、悲愤的状况, 那么孩子也没有办法保证可以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密切的看重“三农问题”就应该先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改变, 留守儿童问题渐渐显示出来。因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建设的新接班人, 受教育程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脚步。所以, 学校不仅要将教育工作做好, 也应该在留守儿童创建帮扶工作, 创建幸福的家庭氛围将孩子需求满足。当地教育局也需要将“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密切关注, 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摘要:新农村建设萌发出的新生力量就是留守儿童, 可是现在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通常情况下, 都会有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关注度缺乏的现象出现, 让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让留守儿童缺少亲情交流导致思想生活出现问题。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需要每个人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四川农村地区

参考文献

[1] 季彩君.教育公平视阈下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基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差异的实证调查[J].基础教育, 2016, 13 (2) :48-57, 81.

[2] 邓李君, 邓倩, 杨文建等.基于农村书屋、乡镇图书馆、学校的留守儿童补偿教育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 (5) :19-23.

[3] 郑磊, 吴映雄.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来自西部农村地区调查的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139-146.

[4] 汪明, 罗汉书.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体系——四川青神、金堂两县”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6) :67-71.

上一篇:农村医疗论文下一篇:计划与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