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

2024-01-04

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室围手术常规护理的370例患者 (对照组) , 与2009年1至2010年1月期间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437例患者 (观察组) 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183例女187例, 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 (42.5±24.1) 岁。妇科104例, 骨科79例, 腹外科97例, 普外科90例;观察组男219例, 女218例, 年龄12~78岁, 平均年龄 (45±28.3) 岁。妇科105例, 骨科92例, 腹外科133例, 普外科107例。

1.2 方法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针对的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进行的。术前1d需深入病房访视患者, 加强恐惧, 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护理。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主要从环境护理, 体位护理, 麻醉护理, 术中配合护理和体位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针对未苏醒的麻醉患者而言, 加强苏醒期护理。

1.3 护理评价指标

护患关系信任度评价标准:采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评价2组患者对护士信任程度, 评分为4个等级: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 3分=基本同意, 4分=完全同意。计算2组评分均值, 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求平均值、标准差, 行t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对患者出院前填写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调查, 结果表明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后信任度明显提高, 组间比较, 两组在安心感、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对未来的信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 信任度评分均值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 t=1.972, P<0.05,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

3 讨论

手术室的围手术期护理应从术前护理开始。术前, 护理人员应根据访视获得的资料, 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并提前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术前, 护理人员还需及时检查并准备好手术设备, 同时对各种用品进行无菌化处理。术中护理应使患者置于温度、湿度适宜, 安静、无菌的手术室环境中;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 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根据患者需要提供护理服务, 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静脉穿刺与导尿操作动作需轻柔, 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术中应保护患者长时间受压的身体部位, 同时注意预防坠床事故的发生。体温的护理应注意输液速度, 保持室内温度, 同时避免患者身体过多暴露。术中配合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熟练操作器械, 做好手术标本的保管与送检;准确记录和清点手术用品, 敷料, 避免遗漏于患者体腔的事故发生。术后护理应注意在转移和搬运患者的过程中, 保护手术部位、各种输液管和导管的通畅;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患者苏醒后, 使患者安全抵达病房, 与病区护士进行详细的交接。

王伟等对施行整体护理的手术病人进行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研究表明, 术前采取完善的准备, 使病人尽可能接近生理状态, 对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 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室围手术常规护理的370例患者, 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的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的437例患者, 进行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后信任度明显提高, 组间比较, 2组在安心感、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对未来的信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 信任度评分均值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 t=1.962, P<0.05。结论 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

参考文献

[1] 秦月侠.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 , 2007 (3) :82.

[2] 李倩, 李赫, 秦艳玲.手术室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35) :195~196.

[3] 郝艳华, 蔡秀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5) :120~121.

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实行腹腔镜手术178例, 年龄最大55岁, 最小18岁。其中子宫全切除术36例, 不孕症诊断治疗18例, 子宫肌瘤剥出35例, 卵巢病变36例, 宫外孕53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全身麻醉, 麻醉成功后取去枕平卧位, 头低臀高15°。需阴道手术的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气腹穿刺, 气腹压为10~14mm Hg, 手术切口一般采用脐部、左下腹和右下腹三切口, 根据手术需要也可作四个切口, 各切口长约1.0~1.5cm。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杨秀丽等[5]的实验结果显示, 术前访视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显著效果。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使其了解手术适应证、方法、优点;同时亦要说明如术中出现不能控制出血、病灶不能切除等情况时, 须改开腹术, 让患者及家属术前签字同意。

2.1.2 术前准备

手术前1d对脐部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防止脐部切口的感染。术前应禁食12h, 禁水8h, 防止麻醉后呕吐物引起窒息;术前晚及术晨行肥皂水清洁灌肠同时排空膀胱, 患者术前30min给予麻醉辅助鲁米那0.1g, 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2.2 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及时有效地配合术者及器械护士的工作。

2.3 术后护理

术后继续心电监护, 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的各种波动, 注意有无腹胀、腹痛等异常腹部体征并做好及时记录和反馈。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穿刺孔出血:密切观察脐孔和耻上三处穿刺点, 观察有无渗血, 外渗血液浸湿敷料者, 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局部加压包扎, 保持局部清洁。人工气腹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两侧肋部及肩胛区疼痛。这是由于腹腔内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刺激膈肌引起。要求我们术后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有无咳嗽及局部疼痛。术后常规吸氧, 轻者可在术后自行消失, 症状比较严重时, 指导患者取胸膝位, 以减轻疼痛。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并必要的翻身、拍背。根据情况需要行雾化吸入, 促进排痰, 并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床旁活动。术后8h即可进流质饮食, 少量多餐, 禁食奶、糖、豆制品类, 防止术后肠胀气。1d后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 3d后改为普食, 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3 体会

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 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小, 有其独特的优点, 但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患者生理、心理特点, 实行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对于手术成功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对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78例均顺利施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下手术成功176例, 2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 术后经及时治疗, 均痊愈。术后住院2~9d, 平均住院4.4d, 切口愈合达Ⅰ级。结论 重视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周文娟, 芦菁菁.手术应激与心脏电生理变化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2) :40~41.

[2] Aguilera IM, Palel D, Maeakin GH, et al.Perioperative anxiety and postoperative behaviours disturbances orinhalation inductionof anaesthesi[aJ].Paediatr Anaesth, 2003, 13 (6) :501~507.

[3] 朱巧梅.舒适护理用于手术患者护理的探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 (3) :140~141.

[4] 华亚芳.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新型护理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2009, 7 (11) :1255~1256.

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很多医院临床已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引入安全管理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已经逐步成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价值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妇科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安全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妇科患者和家属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医护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妇科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改进和完善医护模式,一些医院妇科已经在临床护理中引入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就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价值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1.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风险

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是指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未发生法律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身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妇科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中的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医护人员方面的风险

首先,一些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部分医护人员未接受系统专业的医护法律常识培训,导致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潜伏著一些法律风险隐患。例如:极少数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的医护人员不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无意中泄露患者的隐私问题,甚至肆意取笑患者的隐私,伤害了患者、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形象。其次,部分医护人员会因为各种原因违反了护理操作规程。例如: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规定,执行医嘱不彻底不到位,不按照规范填写患者的护理病历,技术操作过程中态度粗暴、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1.2患者方面的风险

妇科患者前来就诊时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很多患者对自己的妇科疾病也不是很了解,相当一部分妇科患者还会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或给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而丧失治愈的信心,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拒绝治疗。还有部分妇科患者医不听从医嘱,不配合医护人员,例如: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故意隐瞒自己的孕产史、患者观察期间擅自离院,这些都会增加护理的风险。此外,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会导致患者的负面情绪无法及时的得到疏解,影响护患关系,影响妇科围手术期护理,甚至导致护患纠纷。

1.3护理技术方面的风险

护理技术方面的风险主要为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专业护理技术水平偏低、团队协调配合能力不足。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妇科围手术期的医疗水平,影响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例如:在急救过程中,如果因为医护人员没有准备好抢救的器械,仪器操作不熟练,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护理的操作,抢救药品准备不及时,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确,发现问题时不及时和医师沟通,不按照“三查十对一注意”操作,就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耽误最佳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对妇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也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增加了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风险。

2.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价值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减少妇科围手术期的危险和隐患,提升医疗效果和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2.1促进建立完善的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促进建立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督促医院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针对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两个方面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护理安全制度,合理规范具体护理工作的每个流程。例如: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准确、及时记录妇科患者的病情,避免护理记录的随意性,并让医护人员认识到护理记录是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真实数据和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凭证。同时,应用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绩效奖惩监督制度,让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操作得到明确规定,依据护理部门、护士长、责任护士这三级关系进行层层监控,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检查,保证护理工作能够被一丝不苟的执行。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还能促进妇科科室定期主动召开护理会议,对发现问题和缺陷及时上报,或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善,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2.2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为确保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到位,医院会强化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讲座、座谈会、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让医护人员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医护人员意识到提升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提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综合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安全护理专业化素质的医护团队。

2.3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为确保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到位,医护人员会主动参加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医护人员相关的法律和安全知识培训和讲座,管理机构也会积极成立相关考核小组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测,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明确护理工作的核心是确保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学会辨别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中的危险因素,将安全护理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在护理工作中精益求精、防微杜渐、抓住细节、强化自身、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同时,也会让医护人员认识到护患矛盾和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学会在发生护患纠纷时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从被动教育到自觉主动学习和行动,实现自我保护。

2.4强化护患沟通

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能促进医护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健康变化,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详细、耐心地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医护知识,让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的病情,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确保护理安全。

总之,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减少临床中不安全因素,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华,李海燕.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2).

[2]张颖.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

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自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44例, 年龄31~82岁, 平均年龄 (41.6±3.5) 岁;均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1.2 方法

以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为划分阶段, 观察在该三大阶段对患者的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对比三大阶段的安全隐患率。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统计软件, 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观察发现, 在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的护理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 见表1。

2.1 手术前护理的安全隐患

经观察, 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 护理人员的没有将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明确告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 这样只要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或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比较困难; (2) 手术前护理人员没有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工作, 患者内心具有恐惧感, 这会影响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3) 术前对患者的评估不准确, 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出现意外; (4) 术前护理记录不规范, 可能会遗漏术中所需要的必要资料; (5) 术前准备工作不符合手术要求等。

注:术前与术中术后相比较, P<0.05;术中与术后相比较, P>0.05

2.2 手术中护理的安全隐患

手术中护理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 手术进行中与主刀医生对话不规范, 或者行为不当, 这些会造成患者不安全感, 一旦患者手术恢复不理想, 家属就容易怀疑是手术操作有失误; (2) 未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 可能会出现接错手术患者、患者手术体位不适当甚至是将手术器械遗落在患者体内; (3) 标本管理不严格, 可能会造成丢失; (4) 手术所需药品及设备准备不齐全, 等等。

2.3 手术后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后护理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 护理人员监察不细致, 未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 或者专业素质较低, 未及时汇报, 可能造成最佳抢救时机的延误; (2) 确保患者安全的措施不到位, 患者可能出现坠床、褥疮等; (3) 没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后恢复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教育; (4) 手术后交接工作不仔细, 可能是术后护理人员不清楚患者的治疗情况; (5) 在患者面前评价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 这就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误会及纠纷等。

3 讨论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重要指标, 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 其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现在手术护理的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由于手术护理中点多面广, 且其护理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 故在手术护理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手术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 任何疏忽大意或差错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2]。做好手术护理的安全管理, 是确保手术治疗、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高难度手术越来越多, 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如何将安全管理应用于手术护理中来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是值得护理管理者探索的重要课题。经观察分析, 患者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对此, 医院要针对不同阶段, 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3.1 手术前护理风险的对策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手术室专用平车 (车轮带锁) , 并将平车的床档支起,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避免手术患者摔伤或坠床。在运送手术患者时特别是手术后不仅要迅速平稳, 还要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条管路, 以免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管路滑脱的现象。我科还制订了管路滑脱的应急预案和流程, 如果发生管路滑脱, 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执行, 确保患者的安全。相关的护理人员要仔细的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首先, 护理人员要注意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护理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 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其次,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并且在患者手术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解除内心的恐惧, 缓解紧张情绪, 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基本的护理常识以及保健教育, 并告知将行手术情况;再次,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 并将具体情况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 并确保各项医嘱得以切实履行;最后, 对择期手术患者, 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系, 并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3.2 手术中护理风险的对策

首先, 护士要确保手术所需设备、药物已准备妥当, 手术过程中, 始终要有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其次, 手术进行中主刀医生与护士的对话要恰当得体, 避免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再次, 要注意保管好手术标本, 进行必要的登记;最后, 手术完成后, 护士要亲自将患者送回病房, 并将患者情况详细告知病房护士。

3.3 手术后护理风险的对策

首先, 病房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手术方式、经过等详细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并对患者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提醒, 并耐心的向患者家属介绍基本的护理保健常识以及陪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 对于情况比较严重, 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要做好突发停电状况的应急准备;再次, 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 并做好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 并配合医生采取应对措施;最后, 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液的速度。

摘要: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自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 观察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 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结论 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可以有效的控制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参考文献

[1] 林岩.实用手术护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2] 亓月琴, 丁淑贞.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操作规范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 杨美玲.实用手术室护理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手术期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

手术病人大多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因为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害怕麻醉及术中出血, 怕手术中出现意外而死亡。担心术后疼痛及术后留下后遗症, 从而出现情绪低落, 术前焦虑、术后悲观的心理状态。

1.1 择期手术可在手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

急诊手术在进行术前准备的同时进行。根据病人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不同, 以病人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如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环境, 解除病人因周围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不安。介绍所需麻醉的种类及注意事项。教入手术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病人能自觉配合, 做好术前各项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高级人的思想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惧、紧张的心理, 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下从容手术, 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 麻醉与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 根据樵前访视时掌握的病人的基本情况。结合入手术室后的情绪变化, 及时进行安慰和鼓励。巡回护士在协助病人配合麻醉师麻醉时, 应将麻醉师的每一步操作及可能的感觉和需要病人配合的提前告诉病人, 使病人有心理准备, 积极配合, 确保麻醉的顺利实施。手术过程中, 巡回护士尽量陪伴在病人身边, 做好解释工作。可应用一些肢体语言, 如握住病人的手, 帮助病人擦汗等。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对于要求听音乐的病人, 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乐曲, 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病人心情放松, 缓解紧张。术中要做式操作轻、说话轻, 以减轻对病人的不良刺激。对任何暴露身体的手术, 在进行手术和皮肤消毒之前, 都应遮挡好。尽量避免暴露病人的身体, 以保护病人的自尊和隐私, 给病人以人文关怀。

1.3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第2天对病人进行探视和问候, 询问病人术后的一般情况。针对病人的不适给予安慰、解释和帮助。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调整尿管、引流管、深静脉留置等, 尽量使病人舒适。并使病人在人格尊严上得到满足。鼓励病人做深深呼吸、咳嗽、咳痰, 减少术后病如症。通过对病人的关心、安慰等, 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安全度过手术恢复期。

2 讨论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 决定着对病人护理质量的高低。大量研究证明, 手术病人接受有效的心理护理, 其手术及预防效果明显好于未接受心理护理的病人[1]。将心理护理运用手术室护理中, 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心转向病人, 提高了手术实护士的责任心, 促使手术室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积累工作经验, 更好的实施护理服务[2]。“关爱病人”是我们护理的核心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增强手术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争取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学的发展, 心理护理正在日益得到重视。传统手术护理主要针对病人在手术期间, 即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的一段时间所实施的护理。体现的是手术中的护理。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更高的要求。病人除了应得到手术中的细致护理外, 对手术前、手术后即整个围手术期, 都应该进行细致的护理。围手术期即病人从决定手术治疗开始, 到手术治疗结束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在整个围手术期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 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 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让病人得到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使病人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 预防和减少术后病发症, 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艳杰, 陈荣菊.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2) :71.

上一篇:启蒙教育论文下一篇:现代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