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与金融论文范文

2023-03-06

电商与金融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众多扶贫模式发展的情况下,何种创新模式更具发展潜力,能够带动贫困户增收,是目前需要关心的重点。基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实地调研收集的数据,分析竹溪县特色“金融+电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该模式的发展趋势与改进之处,促进该创新模式的实施效率。

关键词: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政银合作扶贫创新扶贫模式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探索创新“电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精准带动13万贫困户增收,鼓励贫困户进行魔芋等特色产品的生产,搭建多元销售平台,通过秦巴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商的结合。截至2018年湖北省仍有26个贫困县存在。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竹溪县不断推进“金融+电商+产业”扶贫模式完善,该模式带动扶贫效果突出。2018年,竹溪县贫困对象共有36万户,人数为111万人,占全县31万农村人口的36%,占38万总人口的29%。地区生产总值累计7838亿元,同比增长6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9元,同比增长95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17元,同比增长1012%。

一、文献回顾

现有的扶贫模式包括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金玉清等(2017)构建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点三圈六面”精准扶贫框架模型,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提供新的路径。李倩(2018)通过研究陕西省安康市“股权投资+龙头企业+贫困户+银行信贷”的投贷联动产业扶贫新模式、“双基联动”等模式,为该地区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柳月琦等(2018)通过研究安徽省金寨县“光伏扶贫”的全新产业扶贫模式,希望能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助力脱贫攻坚。

对于现有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杨云龙等(2016)与王浩等(2016)总结了包括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等在内的七种经典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巫秀凤(2017)将外国的日本农协金融扶贫模式、印尼小额贷款银行扶贫模式与国内主要金融扶贫模式进行比较,从思想、金融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出扶贫建议。

二、竹溪县特色扶贫模式分析

(一)电商扶贫模式

近年来,竹溪县先后与赶街、京东、阿里巴巴、淘实惠、邮乐网等知名电商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农村电商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电商+产业”扶贫。电商+产业扶贫就是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进行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种“互联网﹢产业”的精准扶贫模式(见图1)。该模式下由企业带动,贫困户在企业的引导下,与当地大型的电商企业进行合作,整合电商企业与产业的优势,打造“一村一店一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各村镇推动贫困户产销观念转变,各乡镇,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村镇特色产业,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将竹溪县贫困户的农产品生产融入到优势产业发展当中形成规模,农产品通过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代收、代运、销售出去。电商+产业的扶贫模式,使贫困户有力依靠产业脱贫增收,促使电子商务与扶贫载体的深度融合。据统计,竹溪县在发展电商+产业扶贫以来,已经成功地带动了2000多户贫困户完成脱贫。

2“电商+双创”扶贫。“电商+双创扶贫”以“青年创业+跨境电商”为主要内容,以提升电商精准扶贫意识、提高电商实操能力和现代电子务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为核心,通过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引导电商创业青年不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长持续开展电商培训计划。该种模式贴近贫困户发展需求,邀请本地专家、业务能手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培训期长达十天,培训人数不限且费用全部由政府补贴,培训成员所缴金额为零,并向电商企业实行对口输出,引导贫困户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培训后,相关部门对培训者进行筛选,能力突出者可到市区参加精品培训,获取更专业更全面的知识。

竹溪县建立电商区域示范基地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使得返乡青年创新创业有了新的展现舞台。政府通过一定的利益政策吸引他们返乡,当他们选择返乡并通过电子商务发展特色产业并取得丰厚收益后,周围乡亲们也会纷纷仿效,从而产生一种连带效应。截至目前,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参加农村电商专业培训已经达到5800人,其中专业人才培训已达到2360人,带动返乡青年530余人在政府的引导下与京东、淘宝、赶街、淘实惠合作。电商+双创的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特色产业的发展,为电商+产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专业型人才,为竹溪县贫困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内生动力。

3“电商+众筹”扶贫。“电商众筹扶贫”主要是通过把一些贫困户的农产品在众筹平台上展示,再调研客户需求,为客户制定产品回报标准,让感兴趣的客户来购买农产品,从而与贫困户签订订单的生产协议(见图2)。竹溪县与淘宝和京东众筹平台合作,开辟“电商众筹扶贫”这一新的扶贫模式。由于众筹平台与传统电商之间的差异,使得贫困户有可靠的提前资金来源,也能更快更好的进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户以往无目的种植低附加值农产品的习惯,也给农户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生产收益,且使得公众也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二)金融扶贫模式

竹溪县的金融扶贫模式主要由政府牵头,银行参与,搭建政银合作平台,通过降低小额扶贫贷款门槛、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来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政策,切实解決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市场主体、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根据竹溪县2018年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出项目清单,竹溪县贫困户金融扶贫贷款贴息的资金规模达到140万元,受益对象共有646户,户均增收022万元。

1“政银合作”扶贫。此模式是指金融机构在政府的担保下为贫困户、合作社、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竹溪县政府提供担保的方式为提供额度为1亿元的风险补偿金与合作银行的担保基金专户,同时合作银行将风险补偿金通过银行体系以1∶7的比例放大。双方约定当出现违约无法偿还的贷款时,由政府的风险补偿金与银行按照9∶1的比例共同承担违约风险。竹溪县小额扶贫贷款受理银行有邮储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十堰农商行、楚农商村镇银行5家银行,服务覆盖全县15个乡镇。各银行先后推出“扶贫贷”、“助保贷”、“农民小额贷”等多种扶贫产品,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10万元以内扶贫小额贷款“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政策。

竹溪县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商物流业、服务业等致富增收产业。贷款户到商务局申请贷款,商务局出具邀请函,由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技能水平、还款能力、劳动力状况、年龄段等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凡是符合国家信贷政策准入要求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均可享受免抵押、免担保和贴息支持。单笔贷款授信额度为10万元,执行央行同期同档基准利率,期限为1至3年。以农商行为例,其1年的利率为435%,1-3年的利率为475%。2018年农商行总贷款3781户,共17亿,其中包含十余家电商企业获得的1600万元贷款。农商行在竹溪县共20个金融网点,其中16个网点发放贷款,涉农贷款占比为7816%,实现的扶贫再贷款为16个亿。竹溪县2018年扶贫小额信贷总贷款10217户,共49亿。

政府与银行在年底还会根据贫困户、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当年带动脱贫户数,给予基准利率50%或全额贴息;根据带动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增收,有对贫困户补助贴息资金、对企业奖励贴息资金等奖励政策。

2“政银企合作构建基金业务平台”扶贫。此扶贫模式是由竹溪县人民政府牵头,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的电商扶贫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业务平台,通过整合多方资金设立电商扶贫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解决电商企业(个人)和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重点领域融资问题(见图3)。

首先由竹溪县商务局与五家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和“保证金”的方式,即县财政筹措风险补偿金,电商企业或个人缴纳保证金,共同建立电商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池。合作银行将风险补偿金按1∶10比例放大信贷规模,向从事电商和电商扶贫的企业或个人、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政策规定,风险补偿金是按一定比例用于代偿或保证金账户余额不足用于清偿的资金。保证金为参与的企业或个人按不低于其在合作银行审批授信额度的2%一次性缴纳用于先行代偿该基金中所有企业或个人逾期贷款的保证资金。

首期共筹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专项资金与众筹扶贫资金1300万元,均作为发展引导基金注入银行电商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池。2017年一共发放了1000多万元于6家当地大型企业。截止2018年年底,基金业务平台已成为电商企业(个人)发放贷款达2000万元。

三、竹溪县“金融+产业+电商”扶贫模式的突出特点

(一)电商扶贫模式实现多样化

竹溪县通过“电商+产业扶贫”“电商+双创扶贫”“电商+众筹扶贫”三大举措,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资源,持续探索将电商扶贫效用发挥到最大。竹溪县积极将各种国家政策付诸于电商扶贫的探索中,以此来吸引足够的资金、人才和其他所需各种资源。涉及到电商扶贫的各个政府部门也积极响应政策,创新探索多种职能的扶贫模式,同时也使“金融+产业+电商”更加成熟和稳定。截止到2018年,政策规划组的“电商+产业扶贫”2000多户,扶贫办管理的“电商+双创扶贫”800余户,商务局管理的“电商+众筹扶贫”600余户。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竹溪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电商扶贫的进程是齐头并进的。随着电商扶贫工作的进行,当地已经建立了电商数据分析平台与金融孵化平台。同时,竹溪县整体的宽带覆盖率已经达到97%,贫困户享有宽带优惠政策以鼓励贫困户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电商扶贫,更快的实现脱贫。竹溪县政府专门开通了冷链物流,并且竹溪县电商物流已经与邮政与菜鸟物流达成合作,提高了整个电商平台销售效率。

(三)电商扶贫运营网络日益健全

竹溪县金融扶贫已经构建了三大体系:组织体系,培训体系和物流体系;建立了三大平台:多元销售平台,公益网络平台和金融孵化平台。秦巴电商产业园的建立推动竹溪电商扶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体店+电商+物流+合作社+基地”系统,扩大了电商扶贫的覆盖范围。在与政府与银行的合作下又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的电子商务扶贫产业,消除了农户在电商扶贫贷款、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障碍。

(四)制定实施特色产业奖惩政策

竹溪县制定的精准扶贫特色产业的奖扶办法,将示范化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从事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的公司、种养殖大户纳入奖扶范围,并对其进行总量管理、预算管理和目标管理,推进了竹溪县特色产业规模化、示范化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调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性,带动了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

(五)设立政府融资担保基金

由于金融精准扶贫一定的公益性质,商务局和农商行合作设立了电商担保资金,以1:10放大。同时政府也为贫困户小额信用贷款在银行设立了担保基金即风险补偿金,以1:7比例放大,政府风险承担90%,银行承担10%,以支持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参与电商扶贫。

四、进一步完善“金融+电商+产业”扶贫模式的建议

竹溪县“金融+电商+产业”扶贫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同类产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导致农产品上行困难。二是电商企业融资难。除政府提供的电商企业引导发展基金外,電商企业主要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小额扶贫贷款的方式融资,大额贷款仍需担保、抵押,小微企业更加难以获得资金。三是电商专业人才缺乏。竹溪县开办的电商培训班,目的在于可以满足农户进行简单的日常操作,但更多的工作还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而专业人员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需要。四是偏远山区村镇冷链等物流技术运用困难较大,物流时间较长农产品保鲜困难。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是保障竹溪县“金融+电商+产业”扶贫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打造竹溪特色有机农业品牌

竹溪县可以招标有经验的专业运营团队,围绕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县,通过推送特色产品参与大型展销会以及农业纪录片等方式宣传竹溪特色农产品,增强竹溪农产品知名度,建立竹溪特色农产品品牌。当地企业协助加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扩大竹溪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增加农产品线上销售,扩展农产品上行渠道。

(二)制定政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作为竹溪创新扶贫模式,电商扶贫带动脱贫效果明显。目前竹溪县举办了针对意愿从事电商行业的短期电商培训班以及经验分享。为了进一步优化升级电商产业链,应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完善智能对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库,从人工到智能,简化程序,提高数据收集、整合效率,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信息准确性与完整度。政府可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及技术人员返乡进行技术支持。

(三)加大投资力度打通內部物流

向竹溪县山区乡镇延伸物流,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便于山区贫困户出售农产品,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农产品因物流不畅带来的浪费,改善偏远山区村镇物流状况。加强现有物流企业的管理,引进更多优质物流在竹溪搭建平台,改善目前竹溪物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云龙,王浩,何文虎“四元结构”下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J]西部金融,2016(09):47-53

[2]杨世伟基于PESTEL模型分析视域的金融精准扶贫研究[J]西部金融,2017(10):63-66+74

[3]巫秀凤国内外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及建议[J]西部金融,2017(11):73-75

[4]孟志华,李晓冬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KPI和AHP方法的分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8,32(02):28-33

[5]陈升,唐云,何增华基于CiteSpace的精准扶贫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7):226-233

[6]杨云龙,王浩,何文虎我国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四元结构”理论假说[J]南方金融,2016(11):73-79

[7]黑龙江省坚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走出一条全面振兴新路子[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6(06):15

[8]王玖斌,司海平,殷俊扶贫小额信贷助推精准脱贫的实践模式研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J]财政科学,2017(07):114-124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金融+电商+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以湖北十堰竹溪县为例”(项目编号:201811600014)阶段性成果〕

〔黄馨慧、王茜、黄思琦、叶岸英,湖北经济学院〕

电商与金融论文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

(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先进的, 结合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金融业迎来了新生, 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各种金融行业的资金快速的流通, 缩减买卖双方交易时间, 节约成本, 成为买卖双方中间者的金融形式。它与传统金融不同, 它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金融方式。

(二) 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金融竞争环境

互联网金融主要在“小型”和“微型”层面上定位, 具备数额小、方便、快速的特点, 在小微的金融范围内拥有非常大的优点, 一些方面上弥补了传统金融面上的空缺。显而易见,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形式, 它能够在某些方面弥补传统金融的缺点, 二者能以及之长补己之短, 互相帮助。

2. 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改进, 让中国金融业急速发展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经济的急速发展, 中国的传统金融因受到冲击而发生改变, 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 金融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一方面, 它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支付和传播方式的改进, 使支付更方便、信息传播的更快、更广, 这些方式使我国的金融业更先进。另一方面, 因为传统金融的一些局限性, 存在一些没有涉及到的地方, 这使得传统的金融的方式有了缺点。

3. 提高了金融交易的速率,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等金融技术生成的数据库, 降低了客与商的交易本钱。互联网金融企业显著的降低了经营的本钱, 因为网络可以减少人员的需要。由此看出, 互联网金融是通过网络和数据资源来提供客户所需的金融服务的。所以, 它减少了客与商之间的买卖环节, 还提高了买卖的效率, 有利于降低金融服务的本钱。另外互联网金融还降低了对人力的需要, 使得电商企业的机构更加短小精干, 进而降低了对人力资源提供的经营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风险

(一) 政策法律风险

虽然现阶段是有一些法律法规, 但都是针对于传统金融发展到互联网中规定的。因为中国的国情, 在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上是空白的, 不能够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约束。现在的法律仅仅是对双方明确了责任, 然后签订合同, 一旦出现问题, 风险无法解决。政府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成立会产生风险。

(二) 监管风险

监管风险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急速发展产生的新形式和新问题使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处理, 让很多电商企业的产品处于合法与不合法之间, 让法律的产生更困难;我国现有传统监管完善的程度远远低于互联网金融发生风险的速度;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和范围广超过了监管部门的水平和监管速度。

(三)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主要是互联网中交易的双方需要核实他们的资料信息, 财产状况和信用情况, 但在我国目前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使得道德风险更容易出现。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网络上信用没有普及到个人, 系统也不健全。

(四)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成长是借助网络的急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改进, 但是他们本身有技术缺点、网络安全和信息漏洞的问题, 如果通过人为的入侵计算机网络会导致网络买卖不安全的事情发生, 形成对金融信息的威胁。对传统金融来说, 互联网金融的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个人财产的安全风险更大。这也加快了买卖和整理账户等风险的发生, 使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转移。

(五) 认知风险

认知风险是由于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使一些传统金融盲区的人进入了金融行业, 因为他们没有了解金融业的常识和技能, 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个人猜测和随大流的一些行为更容易发生, 增加了风险发生的事件。

三、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分析

尽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来说是创新的、是新鲜的, 目前我国电商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管理弱

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监管还没有健全, 一些电商企业不会受到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控制。

(二) 风险较高

虽然互联网作为虚拟的平台缓解了小额贷款问题,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 互联网金融是有风险的还不好控制, 互联网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没有健全, 用户的信用信息不正确导致不安全。然后风险扩散得太快, 由于互联网金融买卖的双方是不见面的, 在网络上交易, 很容易被欺骗, 会人为的导致风险出现。

(三) 国内互联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模仿后续趋势, 缺乏独创性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是模仿国外的金融企业的经营方式, 使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缺乏独创性。而且, 国内电商企业将经营模式成功创新后, 又会被很多企业模仿。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才刚刚开始, 所以模仿国外的企业或国内成功的企业可以很快的获得成功, 但在电商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很难一直保持下去, 企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四) 简单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获得高回报, 而没有从根本上创新模型

一些电商企业只是用网络作为销售产品的通道, 这就会让这些电商企业的模式固定化, 只能够短期的利益。而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在电商企业的竞争中能够坚持下去。

(五) 互联网金融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

电商企业有的还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使金融业公司加入收取管理费, 一些电商企业甚至不收取任何费用。为了扩大用户, 这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在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应用缺乏的情况下受到质疑。

综上所述, 中国互联网金融仍然短缺, 其业务模式尚未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通过改进, 建立一些不一样的经营方式来增强竞争力, 来更好地创造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四、防范我国电商企业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 完善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

用户在网络信用上的信息应该被社会信用体系进行记录, 并对用户在网络上的信息提供多重保护。此外, 信用体系中的信用评级进行等级上的划分, 慢慢的补充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上的空白, 使其成为中国金融信用体系的重要部件。此外, 针对网络上的安全问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特别是网络黑客通过人为技术造成的网络盗窃, 披露和欺诈。让互联网金融成为有法律法规保护和限制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建立明确的立法机构和健全的法律制度, 对于避免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非常有效。

(二) 完善风险管理技术, 提高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水平

对互联网金融现在产生的风险及其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估, 合理引导它能够健康发展。这让互联网金融急速发展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意见和建议, 并能够产生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同时, 要重视保护互联网金融创新知识的所有权, 使这些新产品和新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法律支持, 不会被模仿者窃取成果。正确落实监管机构, 逐步提高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要求。根据发达国家的技术经验, 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 分析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建立, 运营和管理, 特定业务的运作以及软硬件系统的升级。并可随时改进互联网的技术, 随时为其开发网络监控;另外,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 商业集团和地区的发展势在必行。中国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设计符合中国现在基本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

结语

电子商务公司开发的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中国现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由于监管力度跟不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存在很多风险。因此, 本文分析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并对电子商务企业提出了有用的建议:只要加强监管, 完善法律法规,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加大创新投入, 就可以让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更美好。

摘要: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国的金融业非常重要。但是,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时代的产物, 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的速度却慢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 使中国的电商企业在急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所以本文针对我国电商企业面对互联网金融目前的成长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为电商企业提出可实现性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风险政策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手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 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第08期.

[3] 王汉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挑战[J]中国金融.2013.

[4] 沈丽、林冬冬.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文化综述[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第09期.

电商与金融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规范作用,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总结分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保障金融体系稳定安全,促进我国金融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金融监管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公民切身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监管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内部监管;国际化程度

金融监管是金融管理和金融监督的复合称谓。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法定的监管机关为了保障金融业稳健发展而对金融机构及其行为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等。 根据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来看,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及措施稍作阐述。

一、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体系主要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为核心,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辅助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其他有关金融的法律有《证券法》、《保险法》、《储蓄管理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情况的出现,而有些亟待的法律尚未出台,造成法律的缺位,依法监管难以实现。有些法律在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仓促出台,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洞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冲突的地方。由于法律的滞后性,部分法律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部分法律的规定过于宽泛,操作性不强,没有全国统一的可行的具体量化标准,难以执行,影响了监管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监管立法的进程,充分考虑金融监管的新形势新情况,最大限度的消除法律的空缺和不适宜。从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来看,根据金融市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贯彻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公开监管及公正监管的原则,其中依法监管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核心与基础。 因此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稳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权限职责,真正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二、金融监管中的计划经济色彩和行政色彩较浓

金融监管方面的部分立法忽视了经济规律,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和行政色彩。比如《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从规定中可以看出其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额过高,比如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是美国国立银行的6倍。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规定,对于在一个少于6000人口的镇设立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是5万美元,对于在一个超过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所设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不超过20万美元。美国立法考虑到市场需求,而我国并没有将市场需求作为银行准入的条件。过高的要求忽视了我国具体国情,无视市场需求忽视经济规律,不利于金融业的市场准入,不利于金融业的长远经营发展。

掌握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是新形势下所必须的。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设立的审批程序复杂,效率比较低下,缺乏透明度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一种体现。银行审批和监管应该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完善信息公开披露机制,有利于金融监管的增强。

三、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有待加强

前文中已说明金融监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了法定机关的监管,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等。从我国的金融监管实际情况来看,主要以外部监管为主要监管对象,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有限。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金融监管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形式,如香港银行公会、美国的基金联合会、台湾证券投资顾问商业同业公会等均属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我国金融公会组织尚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银行工会在行业内的自律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国家在金融监督与矫正方面的成本。

结合我国监管现状来看,金融机构本身的自律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金融环境变化性的不断增强,金融机构仅仅依靠外部的金融监管难以在满足金融市场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所以金融机构自身的自律监管的加强也影视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完善的内容之一。充分利用行业自律和社会中介力量形成合力金融监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法定机关的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同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好比一辆马车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其一。为保证金融业稳健前进,必须切实充分发挥外部监管和内管监管的作用。

四、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程度不高,金融监管人员素质教低

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背景下我国加入了WTO,对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市场将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日趋活跃。开放市场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借鉴它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手段,通过消化吸收转化,将大大缩短中国金融现代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监管向国际化靠拢, 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与协作。随着市场的开放,外资金融机构更多的进人,投融资条件及金融服务的改善,将有助于优化中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更好吸引外资。我们要改变以往较单一的内向管理策略,向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转变。

由于种种限制,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还不够高,我国大多数监管人会员的金融理论和工作经验还满足不了监管工作的需求,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整体水平有待增强。否则将非常不利于在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工作。

现代金融监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专业的法律知识等,才能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为此,一方面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派遣金融监管人员到发达国家接受现代金融监管理论教育,掌握金融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金融监管人员素质的提高,也将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突破和创新。

我国金融监管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随着入世以来面对挑战和风险能力的增强、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金融监管经验的丰富以及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向着健康有序稳健的方向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的越来越充分。

参考文献:

[1]刘定华.金融法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8.

[2]张珂佼.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75-78

[3]周辉斌.WTO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完善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56

电商与金融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概况,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形成与风险分析,以及金融监管在防范区域性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出金融审计通过有效监管金融部门来达到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目的,着重介绍了金融审计的理论基础、特点、现实问题及对策,最后在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大框架下,对我国金融审计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审计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061

1 我国金融体系和区域性金融体系概述

我国金融体系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以银行为主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格局。可见,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挥着三大作用:一是通过借贷活动和外部监督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二是对企业进行融资并合理分担企业风险;三是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现阶段我国区域性金融体系已经逐步适应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及地方文化环境,通过资金支持有效的促进了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区域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相比发达国家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必然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成本较高;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依赖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自身的完善是不可能的,因为区域金融的产生必然伴随着系统性的风险。区域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糅合了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复杂的环境因素,是不能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主要有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及东北振兴这四大区域经济带的形成。推动了我国金融的区域化发展,并伴随着由金融创新而来的更大更复杂的区域性风险。因此把握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的特点很有必要,有助于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的突出特点。

1.1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双重性特征

在我国,因为区域金融监管部分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所以金融监管系统一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地方法规和地方政策的影响。可见,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区域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1.2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传导性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因为在一国内部不会受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变动的影响,因此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效应。如果周边发生金融风险,本区域金融系统也会受到侵蚀,因此区域金融的稳定与周边乃至全国的金融稳定一脉相承。

1.3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突发性的特征

即使整体的经济形势比较好,局部的短期的、小幅的政治经济动荡都会引起突发性的区域风险,所以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1.4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可控性的特征

区域内的局部的经济单位的经营单位恶化都会引起区域金融风险,因此监管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需要监管部门实时观察、及时处理,使得个体经济主体的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因此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 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

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和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它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是难以估量的。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接下来的欧债危机等等,都对一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见,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可以威胁到一国金融及经济的整体运行,引发完全自由的市场态势,而防范这一系统性风险,需要金融审计及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监管是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监督部门提供监管,其目的是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进入那个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规定,旨在消除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负外部性等,从而在保证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区域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保证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而在这些监督过程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是重中之重。

金融监管是政府对区域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但是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金融审计。放眼国际,金融审计已经融入了发达政府金融监管的体系中,是政府审计在金融市场上充分发挥其监督的智能。

在我国,政府金融审计部门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部门,目的是监督金融活动中的问题与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其具体的工作就是促使各层次的监管机构优化配置和效能发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并通过金融审计发现和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此来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

更加重要的是,金融审计机构与各方没有利益关系,很独立,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对金融机构的重大为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检查,因此可以积极的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的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更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建立审计问责制度,提高了从发现问题到纠正问题环节上的效率,它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的创新。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审计等监督措施,发挥政府审计在区域金融风险系统方面的“免疫系统”的作用。

3 金融审计在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特点

从1999年我国对政府审计和金融监管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金融审计通过一系列监管手段在区域金融监管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的促进了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在查处区域金融系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上,采取事前揭发、事中技术分析处理及事后通报扩大震慑力等有效方式,提高了监督处理的效果;积极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平台,实现了随时监督,大大的提高了审计监督的效率。

金融审计在区域金融监督体系中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点:

(1)延续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金融审计模式。使得监督工作既可以分散实施,又可以整合处理,解决了金融审计中不统一的瓶颈问题。

(2)金融审计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特征。因为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部分,所以它在地位上高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督部门,俗称“一行三会”的金融审计监督框架。

(3)金融审计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特征。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督部门除了监督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工作外,在金融体系中还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而金融审计是独立的部门,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干扰,所以金融审计在防范和处理区域金融问题中能够公正处理。

(4)金融审计具有很强的综合监管的特征。区域金融体系是一个由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大网,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这些中介机构的金融产品往往交叉融合,因此,单一对某一类或某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督都会有盲区,而金融审计对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整合监督,极大地防范了区域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4 金融审计在区域性金融体系监督中的不足之处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1)《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金融审计要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积极服务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从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发展角度,我国政府的金融审计工作具有以下问题:

①基于审计对象而言,对金融监管机构缺乏审计监管,主要侧重于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因此,对金融系统中的其他职能部门,比如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另外,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还未纳入金融审计的监管范围中。

②基于审计内容而言,从传统角度上看,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对金融行业现有金融产品和传统的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未来风险进行监督,这完全符合金融审计的目标——资产、管理和效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那么意味着新的金融创新理念和新的金融产品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来适应变化的新的经济环境。而在金融审计的监督工作中,发现对出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关注不足,审计监督不力,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比如就股票市场而言,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的金融中介机构,时有发生内幕交易及操纵股票的违法违规的行为,极大的侵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提高金融审计在金融创新资产及管理上的监督力度,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环境中,有助于有效的防范道德风险,规避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2)针对以上不足,政府审计部门对金融监督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基于审计对象而言,一方面要增强对非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其它非传统部门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把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都纳入金融审计的监管范围之中。

②基于金融审计内容而言。随着金融环境越来越国际化,金融系统面对比以前更复杂的风险,因此,从审计职能内容的角度,要加大对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监管力度。除了常规的银行信贷资产监督管理,还要积极关注金融系统体系的整体风险,包括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监督管理。

5 对金融审计未来的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面对区域金融领域里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区域金融风险也会比以往更加复杂多样,因此金融监管和金融审计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提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要紧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金融

监管的理念。随着区域经济体和区域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审计的理念也要不断完善创新。相关审计部分要加大对金融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分析,提高绩效审计适应新的金融环境,更好的防范未知的金融风险。

(2)要紧跟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更新金融审计的对象及监督的方式方法。虽然金融审计是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与金融风险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公正客观的行使审计监督权。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新的金融风险也相继产生,这就要求金融审计在监督对象上要加大对非国有金融机构的监督,比如,对外资银行的监督务必要纳入金融审计监督的范畴。同时,金融审计在监督方式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因为金融市场是多变的,金融产品也是多变的,因此为了应对新的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审计要有更加灵活的监督方法。

(3)要紧跟金融人才的崛起,不断加强对新时代金融审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随着金融的国际化程度和区域金融的联动性效应日益提升,金融人才也越来越国际化,再加上金融人才的创新意识比较强,这就要求金融审计人员也要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开发新的金融审计软件,研究更加开放的信息化审计流程,不断更新金融审计数据库。为高效的金融审计保驾护航。

(4)紧跟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的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强对涉外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品的审计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地方金融稳定,更好的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作用,要加大对涉外金融业务和更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石军,方瑞仁.学习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0,(2).

[2]郑靖,陈岚,李昊迪等.中国特色金融审计及其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实务,2013,(4).

[3]李晓.我国金融审计制度创新的应对策略和发展建议[J].科技资讯,2013,(24).

电商与金融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绿色金融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风险已成为限制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对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是绿色金融风险的重要成因。本文通过建立基于SIRS的风险传染模型,引入转移概率,比较绿色金融受到风险传染同非绿色金融受到风险传染的不同表现,证明绿色金融市场受到外界风险传染影响较大,但通过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能更好的控制绿色金融风险。

关 键 词:绿色金融;风险传染;转移概率

DOI:10.16315/j.stm.2021.01.007

文献标志码: A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强调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国家意志和人民愿望;因此,发展绿色金融具有重大意义,而绿色金融的发展势必会伴随风险。在以往的文献中,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远远少于同类型的金融研究,且在绿色金融风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风险、绿色信贷等方面,缺乏对绿色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

一般来说,造成重大绿色金融风险的原因一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不同的绿色产业在环保领域的正外部性的错判,缺乏科学评估,这导致资本逐利性的放大,节能环保效率低的产业被误判为低耗微排前景好的绿色环保项目,使得资源过度分配,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几乎没有回报,甚至破坏了生态。二是尽管国家大力促进绿色和环保产业并给予优惠政策,但尚未建立协调和执行机制,相关部委的产业政策、金融机构的部门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政策之间并没有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三是金融投資具有短期性、流动性特点,我国银行平均负债期限只有6个月左右,资金转移周期短,频率高,是确保金融机构盈利增值的关键。由于生态金融机构建设周期长,大型环境项目需要多年的建设时间,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短期流动的金融投资相矛盾,特别是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是绿色金融实践面临资金供需期限错配风险的直接原因[1]。

现阶段对于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风险及绿色信贷风险上,并以定性分析为主,包括分析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困境,或是分析我国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绿色金融风险传染相关方面研究缺失。因此,本文通过对绿色金融风险与非绿色金融风险的相互传染的研究,得出非绿色金融风险传染对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程度较大,而绿色金融风险对非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程度较小,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转移概率,深入探讨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风险传染后的变化。

1 文献综述

1.1 绿色金融风险

在绿色金融风险相关研究上,国内起步较晚,对绿色金融风险以及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及环境风险上,比如马晓微等[2]讨论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风险表现及成因,提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主要包括环境风险、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及声誉风险,强调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绿色信贷法制化建设、完善绿色西南带激励及监督机制;微观层面上应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及服务、重视银行内部人员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在与绿色金融环境风险有关的研究中,江航翔等[3]认为绿色金融是将环境保护作为金融部门行动的指导原则,将环境和生态指标体系纳入金融活动。提出金融部门的环境风险是直接的,即金融机构的行为本身会造成环境问题;或是间接的,间接风险通常与不良贷款或投资不足所导致的环境经济损失相关。随着绿色债券的发展,绿色债券在绿色金融风险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绿色债券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绿色金融风险研究的重心。王遥等[4]在相关研究中提到,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爆炸性增长。作为绿色债券发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日益受到关注。滕磊[5]在相关研究中提到,绿色债券具有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等突出特点,可以为向绿色低碳经济过渡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促进绿色债券的建设,加快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1.2 金融风险传染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融合,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部门间的联系愈加密切。正是基于此,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传染和风险传染愈演愈烈。对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从整体来看,金融风险传染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

1.2.1 金融危机风险传染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开放经济为背景来研究金融风险传染问题,主要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市场联系、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等方面为立足点,来考察金融危机由一国爆发后,如何传染向其他国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计算和理论分析,以更好地解释风险传染的内在机制。经济基本面相关联产生的传染分为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渠道是最基本的金融风险传染渠道。据王献东等[6]在其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研究文献综述中指出对贸易渠道的理论研究最早进行的是Gerlach和Smets等,其次通过Eichengrenn等对20个工业化国家3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证实了贸易联系是最为容易观察到和非常重要的危机传染渠道。而Peek和Rosengreen则首次实证分析找出了金融渠道在传染风险中作用的证据,一体化背景下金融渠道成为了金融冲击跨国传导的最重要渠道。

1.2.2 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融市场风险传染

在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由于存在影响市场的因素,例如:金融机构的市场间投资、国际对冲基金、信息传播等,因此在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机制,金融风险会由某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向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发生传染。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跨市场的联动及其风险传染效应,刘平等[7]使用的方法结合了静态和动态copula函数方法,比较了近20年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美、中两国3个金融市场间相关结构的变化,从而证实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将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渠道向中国转移金融风险。苏木亚等[8]运用谱聚类方法、独立成分分析、GARCH和VAR的金融风险多渠道协同传染模型实证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各种渠道影响着我们股票市场不同部门指数的波动性,并且波动性溢出具有集中特征。

1.2.3 同一国家内部多个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

在同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因为存在共同的信息,有着共同的市场预期,以及由跨市场对冲引起的信息溢出。因此,证券、债券、期货等市场之间,往往存在着联动效应,金融风险也会由一个市场向其他的市场传染。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郑庆寰[9]研究发现,美国次贷危机发端于次级贷款市场,增强于次级债券市场,传染到持有次级债券的金融机构,并通过债权债务关系传导至商业银行,导致市场流动性紧缩,影响其他金融市场并产生更大的金融动荡。袁晨等[10]利用GARCH模型,实证检验2003—2010年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黄金市场间投资转移和市场传染的阶段时变关联特征,得出当股票市场处于危机时,跨市场间投资转移的发生意味着可利用其它市场的金融产品来规避风险。李志辉等[11]利用HP滤波的方式得出中国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风险指数,构建VEC模型,实证得出中国各金融市场之间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

1.3 文献评述

纵观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历程,发现现阶段对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集中在单一的绿色项目上,或是从某项绿色金融项目出发,探讨其存在的绿色金融风险并提出相关管控建议;或是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入手,研究商业银行存在的绿色信贷风险,较少研究绿色金融风险传染方面的问题。另外,大部分对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相对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金融市场风险与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的传染机制,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了定量研究。

2 基于SIRS的风险传染分析

由于金融市場企业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性,使得部分节点企业由于未及时采取风险防御措施,暴露于违约风险中,呈风险易感染状态;部分节点企业已被违约风险传染,呈风险感染状态;还有部分企业由于采取了恰当的应急措施,而有效抵御风险,呈风险免疫状态。这种由3个不同风险状态组成的金融市场与传染病模型相适应,因此本文利用SIRS模型分析风险传染存在可行性。

传统的传染病模型是假设群落中所有的个体具有相同的感染概率,但是金融风险传染与传染病传染具有差异性。传染病的传染个体具有同质性,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市场与市场之间其实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就交易量而言,绿色金融市场由于是新型市场,企业发展绿色金融项目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它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不同的市场而言,其感染概率也不相同。因此本文借鉴Bouaziz等[12]研究网络中传染病的做法,设定节点拥有可变概率,引入实参数k称其为风险传染力,来量化市场遭受冲击的严重程度。则易感因子变成已感状态的概率为\"易感企业\"交易量权重与传染力的乘积,即:

对于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企业来说,随着传染率β=P(i)的升高,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反而会随之下降,而处于已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会随之升高,这是因为由于传染力的扩大,会有更多的企业受到风险传染的影响,从而从易感染状态转变为了已感染状态。而传染率β又与传染力k和交易量权重Wi有关。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风险传染后的状态与传统及金融市场存在差别,而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能更好的展现不同的市场受到传染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了更好的体现差距,设定传染力度为6,即一个市场的已感因子将风险传染给另一个市场的影响力度为6个因子;再假设全市场的交易主要由非绿色金融市场内部交易为主。且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很快,但绿色信贷余额仍只占中国国内全部信贷余额的10%左右,绿色债券仍只占债券发行量的1%左右;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同非绿色金融市场产生的交易量权重将会小于非绿色金融市场向绿色金融市场产生的交易量权重。基于这些基础设定,通过MATLAB软件对两个不同的市场分别做了数值模拟,并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知,可以明显看出,随着β的减小,不同市场内的已感因子有着明显的差距。因为现实生活中,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占总市场比重较小,因此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对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较小,即在该数值模拟中的市场内部,β=0.6代表绿色金融市场内部非绿色金融风险对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概率,β=0.3代表非绿色金融市场内部绿色金融风险对非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概率。可以发现,非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的已感因子要比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产生的已感因子少,这说明在传染力k相同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外界风险传染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非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绿色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概率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本文引入一个新的变量来重点讨论绿色金融市场内部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的情况。

3 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分析

在风险传染过程中存在多种方式的风险管控手段,传统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分别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在研究绿色金融风险与非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模式中,重点加入了风险转移的概念,使得传染模式更为多样化。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在绿色金融市场中,通过某些金融工具,将受到风险传染影响严重的部分绿色金融项目转变为传统金融项目,将绿色金融风险降低,转移至非绿色金融市场。同理,非绿色金融市场也可通过金融工具将其风险转移。但由于双方项目转变的限制性不同,通常来说对绿色金融项目的要求较高,因此传统金融项目转变为绿色金融项目的阻碍较大,风险转移概率就变小了。

3.1 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模型

在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非绿色金融风险影响的已感因子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向非绿色金融市场转移,由此本文引入风险转移概率α。因此,风险传染模型进一步变为

对于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S(t)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风险转移概率α1的增大,易感染企业受到风险影响转换成已感染企业的变化率减小;同理,随着风险转移概率α2的增大,已感染企业脱离感染状态的变化率也会减小。这证明了风险转移手段在风险管控中的作用,通常来说,对比非绿色金融市场,在绿色金融市场内,企业在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传来的风险影响时更容易将绿色金融项目转换为非绿色金融项目,即风险转移成功率较高。

在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节通过利用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可靠性。

假设市场一开始并不存在风险转移,并且初始状态各节点的企业密度的初始值如下:

S(0)=0.9,I(0)=0.05,R(0)=0.05,实验中各参数的初始值为:β=0.6、γ=0.1、δ=0.25,将所有设定的参数初始值代入计算式,得到了无转移的风险传染仿真模拟过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处于风险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随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证明此时非绿色金融风险在绿色金融市场中传染蔓延,在此初始状态下,讨论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的变化。对拥有不同风险转移概率(α1,α2)的传染进行如下的数值模拟。

可以看出在加入转移概率之后,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传染影响的已感因子水平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对比上图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3点结论:

1)当加入转移概率时,绿色金融市场中的已感因子发生下降,从占比60%,到占比55%,可以得出加入转移手段确实能够影响到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的风险传染,如图4所示。

2)当转移概率同时增加时,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影响的已感因子有着明显的下降,从最初的占比55%到占比28%,可以得出加入转移手段并且改变转移概率后能够有效控制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的风险传染,如图5~12所示。

3)当α1不变时,随着α2的增大,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传染影响的已感因子在总体的比例中缓慢下降;当α2不变时,随着α1的增大,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传染影响的已感因子在总体的比例中也随之缓慢下降。

总而言之,在转移概率较高的绿色金融市场,面对外界风险传染时,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后能有效的减少风险传染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对转移概率的控制来达到更好的风险管控效果。但根据对加入转移手段后的收益损失讨论的结果(式(14))来看,一味地加强转移概率将会使获得的收益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而最优的转移概率的选择则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大小、市场的风险偏好系数和受到风险影响的原生已感因子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占比相关。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SIRS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绿色金融风险与非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过程,理论分析绿色金融市场与非绿色金融市场分别受到风险传染后的风险转变情况,并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以此来讨论绿色金融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的不同。随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转移概率,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风险传染的表现,再提出管控绿色金融风险的方法。

结果表明:第一,非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的已感因子要比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产生的已感因子少,说明在传染力k相同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外界风险传染的影响;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在此本文提出2点建议:一是应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定期审查绿色金融项目带来的风险是否超出预期,确保监管机制对绿色金融市场发挥有效作用;二是应采取固定的报告机制,即规定某一固定时期对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做出报告分析,在确定导致过量绿色金融风险的来源时及时止损。第二,在转移概率较高的绿色金融市场,面对外界风险传染时,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后能有效的减少风险传染的影响;而在转移概率较低的非绿色金融市场,通过采取风险转移措施虽然对风险传染影响有一定的效用,但效果略不明显。绿色金融市场在做到管控自身风险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转移效率,从而提高转移概率来有效的抑制非绿色金融风险对其的传染影响。风险转移手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风险管控手段,在一项绿色金融项目建立的初期,就可以通过对该项目的转移概率进行计算,确立最优的转移概率的选择(最优转移概率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大小、市场的风险偏好系数和受到风险影响的原生已感因子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占比相关)。在风险发生时就可通过一系列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将投入该绿色项目的资金分割出一部分投入非绿色金融项目,即选择项目的替代品来降低风险带来的进一步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向南.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混合治理模式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

[2] 马晓微,陈慧圆.绿色信贷风险评估[J].中国金融,2015(10):23.

[3] 王玉婧,江航翔.環境风险与绿色金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6):16.

[4] 王遥,曹畅.中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的现状与前景[J].环境保护,2016,44(19):22.

[5] 滕磊.绿色债券的国际创新和中国路径[J].生产力研究,2016(5):38.

[6] 王献东,何建敏.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金融,2016(7):50.

[7] 刘平,杜晓蓉.对金融危机风险传染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静态与动态copula函数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1(3):132.

[8] 苏木亚,郭崇慧.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欧债危机背景下基于中证行业指数视角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11):21.

[9] 郑庆寰.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研究:基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8(3):5.

[10] 袁晨,傅强.我国金融市场间投资转移和市场传染的阶段时变特征:股票与债券、黄金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28(5):1.

[11] 李志辉,王颖.中国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分析:基于VEC模型分析的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7):20.

[12] BOUAZIZ M C,SELMI N,BOUJELBENE Y.Conctagion effect of the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Evidence of DCC multivariate GARCH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 Finance &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12(44):66.

[编辑:费 婷]

上一篇:金融学本科论文下一篇:科技与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