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

2023-09-09

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所利用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多。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开辟了教学的新航道。微课程,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一种创新教学形式,因其具有先进性与方便性,为很多教师所喜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用微课程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有利于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提高。本文以试论“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微课程;教学活动;优势;运用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让素质教育的发展速度大大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与改革的今天,教学方法仍然有许多落后之处。单一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也会影响课堂创新度。虽然微课程属于舶来品,但其强大的优势值得引进与广泛应用。利用正确的方法灵活使用微课程资源,制作高质量的微课程,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价值的提升。

一、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微课程,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最新产物,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如下:

1. 教学主题更加突出

微课程的存在,重在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换言之,微课程是针对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教学环节设计的。微课程,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一种教学活动。与普通意义上的课堂相比,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简练,讲解的主题更加明确。教学主题的突出,让教师易于理清教学思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2. 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微课程,是教育工作者结合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设计的。在微课程体系中,教学视频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微课程,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学生的学习难点以及专家的教育建议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体系性较强的教学资源。结构紧凑的微课程,成为许多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资源库,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3. 传播方式更加多样

微课程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呈现内容。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讲,微课程在传播教学内容的同时,快速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微课程的方便之处在于一个“微”字。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终端下载与观看微课程。历史知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能够给高中学生全新的历史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步骤

微课程虽然容量小、主题先明,但制作还是很复杂的。要开发与制作一个高中历史教学所用的微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完成这几个步骤:

1. 开发微课程脚本

在制作微课程之前,教师要先选定视频的主题、设计好方案、准备好素材。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相比,微课程中,教师是唯一的教学参与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微课程向学生展示一定量的历史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挑选重难点作为微课程的讲解内容,确定好主题。之后,从微课程的主题出发,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利用网络平台或者其它渠道收集与微课程讲解内容相关的史实史料,脚本越丰富,微课程越精彩。

2. 完成视频录制

同传统课堂教学一样,微课程也有讲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与演示课等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讲,每一个微课程只能对应某一个课程类型,但微课程的课程类型是可变的。近几年来,教育理论逐渐完善起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出现在教育领域。在录制视频时,教师可以参考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发更多微课程类型,让微课程视频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 做好教学反思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程,不是制作好微课程就完工了。在微课程投入使用之后,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高中学生利用微课程学习的效果。从具体的教学情况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利用微课程学习历史知识的体会,并分享疑惑。教师与学生多多沟通,及时解决微课程运用的问题,才能促进微课程优化升级,更好地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

三、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让微课程接受学生的检验,促使微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考虑教学需求,将微课程与不同的教学环节结合起来。

1. 关注微课程与历史课堂的结合

在信息时代,教育条件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微课程应当与传统课堂结合在一起,成为高中历史传统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制作微课程时,应当多考虑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从课堂学习的任务出发,用微课程向学生讲述历史概念、提供巩固性练习。无论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目标。

在运用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题,从历史知识框架入手制作微课程。更要尊重历史学习的思维逻辑,忠于史实。比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单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经济政策知识。从这4个模块来看,经济政策知识更需要微课程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向学生介绍古代的经济政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特点。只有与课堂紧密相连的微课程,才具有教育意义。

2. 關注微课程细节内容的优化

微课程,对应的内容就是微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思考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关注微课程的细节,利用微课程中的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历史知识讲解的层面深入到历史现象的剖析层面。在设计微课程时,教师应当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细分。除了内容的细节,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细节,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

比如在讲解《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原因”这一细节问题录制微课程。利用短小的视频,让学生从国家政治制度建立的表面现象,分析国家发展的现状与方向,习得历史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在讲解知识时,教师要利用中立性语言,尊重史实,不带有情感色彩,让历史知识更有权威性。

3. 关注微课程中的师生互动

虽然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趋向普遍,但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微课程存有误解。一些教师认为微课程是无法实现互动的,只能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无法与学生交流。其实不然,打造互动型的微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点拨,是微课程的运用的重要原则。互动,不只有语言互动这一种,还有思想互动。要构建完整的历史微课程,教师需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

如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时,一些学生认为洪秀全的行为过于冲动与极端。这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历史人物的行为态度问题录制一个微课程,借助太平天国运动向学生传递爱国、进取类的人文精神营养,让学生在认可课本历史知识的同时,成为品格更加健全的人。用思想上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开历史学习的谜团,是微课程的使命,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程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微课程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形式。短小精悍的微课程,能够大大突出历史教学的主题,让各类历史学习资源应用起来更加方便。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接受微课程,全面了解微课程的优势,将微课程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郭宏梅.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21-122.

[2] 陈旺.试谈“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15,(04):65+17.

[3] 熊涛.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21).

[4] 饶亚平.教育戏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2,(16):52-54.

[5] 徐晨珏.微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6):51.

(编辑:赵 悦)

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微课程;应用策略

“微课程”理念在提出到实践验证的过程中体现出强大的教学效果,其以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围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结合电子信息产品实现了在线教学和移动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实现了教学的全天候、灵活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需要教师从微课程的开发、设计等各方面来增强微课程应用的积极作用。

一、地理教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的应用是教育技术发展中“移动、开放、参与”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向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微课程的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提出和实践,通过构建碎片式移动学习生活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获得和信息的传递。因此要充分发挥微课程的积极作用,需要教师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

1.优秀微课程的定义

尽管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微课程的奥妙,并已经成功实现了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但由于对微课程的真正涵义缺乏认知,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指导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所制作的微课程并不符合微课的根本内涵,实际应用效果较差。因此要提高微课程的含金量,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制作技能,通过自我的提升来促進微课程质量的提升;其次,微课程的内容要避免广泛空乏,要明确其功能是针对某一重难点或知识点专门设计的,主要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重点、难点的疑惑;最后,微课程的时间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主题明确,讲解细致,确保每一个微课都能够解决一个知识点问题,便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学习。

2.微课程的制作关键点

微课程的制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合理的微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设计制作。

(1)选题。微课程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语言精练突出专题内容的重难点,选题注重于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疑点等,在设计前期要对选题进行清单整理。注意一个微课程只能包含一个知识点,切忌知识点泛滥;视频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坚持十分钟黄金原则;

(2)设计。微课程设计为信息化教案,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教学内容展示方法的创新,注重教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因此在设计时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课后问题等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加强经典例题在微课程中的应用,在经典例题解说时要强化对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分析,注重对核心知识、方法的总结与构建,以灵活多样的提问策略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

(3)制作。制作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部分,在制作时要确保视频的质量,充分运用颜色线和符号图形等来对关键字、关键信息等进行标注,以给学生更多提示性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难点,通过录像和添加字幕来为教学内容增彩,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制作版权。

(4)制作微课程的方法。微课程制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通过制作PPT、手写板、手写笔、微视频、手机、DV、数码相机、微音频、录音等来完成。当前最为常见的制作方法主要为;录像机+黑白板,手机+白纸,屏幕录制等。

3.微课程设计教学实例

本文选取的教学实例是高中一年级地理必须课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微课程制作总时长为3分钟,教学的重点是“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的难点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设计前对学生认知进行分析得出:本节课对学生而言具有新鲜感,其与实际生活关联密切,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程度和互动性较高。

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知识,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概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结合起来,利用课件和微视频创造直观、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微课程在实践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重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由于微课程的设计到制作完成都由教师一人完成,在制作过程中极容易忽视在录制过程中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导致制作的微课程成为课堂讲授的录制,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通过创设问题、引入实际生活案例等来实现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人机对话。

2.构建有序的课堂教学环节

微课程的制作和应用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录制,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的核心思想,通过设计出“情境导入、展示目标~自主预习、温故知新~预习诊测、以学定教~问题探究、展示提升~当堂检测、反馈效果~归纳总结、反思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环节,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感悟反思,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层次性、深刻性和实践性。

3.充分发挥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效用

简单来看,微课程的应用可以说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一种,其用途更加广泛,并能够适应学生任何地点、时间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作为微课程展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微视频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课前运用微视频进行预习并提出问题,在课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在课后运用微视频进行复习和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自身知识构建。

总之,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革新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高中地理微课程的开发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进一步推动微课程的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推动我国教育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陈海静.基于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

[2]程欣.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4.

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微课程早已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切入点,围绕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问题,探讨基于计算机基础的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并提出了微课程的实践应用要点。

[关    键   词]  微课程;计算机基础;开发;应用

信息素养是人才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职校学生的必备能力。在此背景下,聚焦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技能问题。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改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而且作为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微课程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构建学生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并在操作实践中學会解决问题。然而,在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理论,甚至有的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使得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操作变成了配角,这种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学习效率普遍低下,难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创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充分应用启发式及参与式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广大中职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二、学生综合技能培养课程中应用微课程的必要性

(一)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都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来进行统一教学,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教学内容太难,自己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出现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下”的尴尬局面。如果这时候应用微课程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运用微课程给学生讲解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和认知偏好选择微课程课件,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微课的帮助下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微课程提供丰富有趣的“情景化”教学资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其中的知识点制作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微课,其中包括音视频、动画、图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加有趣,使原本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加形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特点,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集中精神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和操作技巧,实现学生综合技能提升。

(三)微课程使课堂更加灵活多样

中规中矩、单调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多变,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沉闷乏味的现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学习水平灵活选择微课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微课程的开发

(一)微课程主题的选择

要想充分发挥微课程的教学作用,在短短数分钟之内实现教学目标,就应该重视微课程主题的设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教师不妨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内容来完成微课程主题的选择。选择与知识应用有关的主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微课程一般都会将计算机操作技能演示作为重要内容。在设计微课程主题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其开发成一系列微课程,从而构建完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资源库。

(二)微课程视频的设计

视频设计是微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微课程视频时要注重特色,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微课程质量。如教师可以将任务驱动融入微课程中,以增强微课程的实效性,还可以在微课程视频中添加教师对各知识点的点评总结,为学生介绍重要的知识点,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设计“PPT使用动画效果”的微课程视频时,可以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修改进入效果,使用效果选项,使用计时工具,设置强调效果,添加推出效果等相关操作过程加入微课程视频。

(三)微课程视频的录制

完成微课程的设计工作后,教师需要将相关内容录制成微课程视频。一般来说,微课程视频的时长约为5分钟,在录制微课程视频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尽量生动有趣,以便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录制视频后,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美化视频,使其更加赏心悦目。

四、微课程在强化学生综合技能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应用步骤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学习活动是微课程的应用主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微课程应用理念,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借助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微课程的应用过程可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其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一)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应该结合即将讲解的课程内容运用微课程引导学生开展预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预习资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微课程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统一登录在线学习平台,观看微课程视频,结合微课程视频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前预习任务,同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老师和同学开展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根据微课程应用的框架可以发现,课前预习包括教学内容分析。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Excel内容可以制作成大约十个微课程,每一个微课程的学习过程都应该包括观看微课程视频和完成微课程学习任务单上的练习这两个过程。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设置小组长,由组长负责记录小组的微课程学习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具体来说,在利用微课程开展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发放课前预习任务单,要求学生依据课前预习任务单上设置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主观看微课程视频,观看微课程视频的时间长短由学生自己确定。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反复多次观看微课程视频,简单的内容则可以粗略观看微课程视频。观看微课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暂时无法理解的问题记录在任务单上,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学习中和老师、同学交流。学生观看微课程时,还要根据微课程完成任务单上布置的课前练习,以巩固微课程预习效果。同样的,在做课前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问题也可以记录在预习任务单上,完成微课程练习后,学生应该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一些准备。

(二)课堂学习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借助微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通过微课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知识点,并掌握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视频开展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題,结合微课程展开交流讨论,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完成对知识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的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PPT使用动画效果”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微课程视频完成课堂练习,并向老师提问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上交的作品,引导他们相互评价。又如,在学习Excel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开展问题讨论、上机练习等活动,到了课堂末段,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Excel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考微课程视频完成一些企业实践项目,并进行实践成果展示和交流。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视频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及学习效果。

(三)课后复习

知识传授、知识内化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传授主要在课堂中完成,而知识内化则需要在课后进行复习来实现。可见,课后复习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在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要积极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在课后复习中善于运用微课程视频辅助学生复习。例如,在教学完“PPT使用动画效果”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微课程视频,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一系列PPT动画效果,让学生在微课程的帮助下完成课后复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实现知识内化。

中职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实训课的练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方法,现在很多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地推动微课教学的应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下,使学生在课外能方便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练习,从而使学生学习受地点、时间等因素限制的问题不复存在。实践证明,充分运用网络来实现微课的推广,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革新,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技能与质量大有裨益。

五、结语

微课程是一种优质的辅助教学资源,微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而是用于辅助教学。精心制作的微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形成,实现课上课下的无缝衔接。因此,计算机教学要重视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合理运用微课程开展教学,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最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微课程应用方法,方能实现中职学生综合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红梅.解析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0):137-138.

[2]魏星.计算机应用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数码世界, 2018(1):69.

[3]李澍.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初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中国西部,2016(12).

◎编辑 郑晓燕

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第4篇

《基础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大厦的基石,是支撑后续专业课程的支柱,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活课堂,创建有效课堂,将学生带进专业之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既是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基础会计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基础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财会类专业大厦的基石,是支撑后续专业课程的支柱。本课程主要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尚未接触社会,对会计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往往会觉得乏味无趣,不易入门。同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不仅生源层次参差不齐,而且个别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的甚至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激活课堂,创建有效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呢?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尝试。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明确学习会计的重要性

1.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

会计的教育或职业背景为业个人通往高层管理的地位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有人对全球500强中首席执行官或总裁的教育背景或职业分布情况做了统计:其中来自于营销专业的占35.6%,会计29%,人力资源管理占19.6%,其他专业的占15.8%。由以上数字统计,我们不难看出,会计愈来愈成为人门所推崇的行业,会计师也愈来愈成为人门所羡慕的职业。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任何经济管理都离不开会计,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莫不如此。要胜任会计工作,必须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要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背景或拥有一定的会计知识。

所以,学好会计,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对于同学们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学好会计,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造课堂活跃氛围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双边教学的过程。其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那么,如何让会计课堂活起来,是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使老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二者有机的统一。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灵活,课堂气氛更生动。

2.贯穿启发式教学,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优势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领会知识,掌握概念,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活动声情并茂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基础会计》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概念原理抽象枯燥,因此,对于新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为此,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注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教材的重要章节,重点内容,特别对于重要的概念、原理、方法等重点知识,结合实际,努力讲深讲透,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便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个别学生之所以对会计望而生畏,除学科本身的特点外,学生缺乏实践,缺少感性认识,也是难寻入门之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教学中除实行启发式教学外,还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务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

《基础会计》专业性强,专业术语多,概念原理抽象枯燥,对于这些概念、原理如果不理解,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要求学生学习《基础会计》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记忆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印象深,记得牢,否则生吞活剥,就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不到掌握教材的目的。

资产是会计王国里面的六大家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之一,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构成了会计等式,成为会计的基础。作为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首先,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这也是资产的实质。说到资源,我们并不陌生,小学我们就学过,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这里的人(人力资源)、地(土地)、物(物产)都是一种资源。以学院为例,我们学院的教学楼、办公楼,教室的桌椅板凳,还有教职员工……都是一种资源。那么这些资源是否都是企业的资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这个概念。

其次,资产必须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句话强调资源形成的时间,是过去式,而不是将来时,是已经形成。也就是说,生米做成了熟饭,成为了事实。比如,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是未来的交易,交易并没有发生,所以不确认为资产。

再次,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拥有强调的是所有权,控制强调的是使用權。作为一项资源要成为企业的资产,要么你能够拥有,要么你能够控制,二者必居其一。比如,临时租入的一台设备,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因为你不能控制它。

最后,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句话强调了持有这种资源的目的,将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比如,腐烂变质的食品、已经报废的机器,就不能作为一项资产,因为它不能为企业带来经理利益。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会计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创建有效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会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邱雪英.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

[2]张青玉.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9,(01).

[3]杨淑媛.关于会计教学方法的探索[J].北方经贸,2010,(05).

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要教育目的,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当中,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程作为新型教学手段,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向,本文针对微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运用方式及策略。

关键词: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创新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2021知网文件\19-21\21\8xs202121\Image\image1_1.pdf>

微课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程的界定是:“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微课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凡是符合这些核心元素,即可称之为微课程。因此,微课程即微型视频课程,借助互联网为传播载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录制,既包括真人视频讲解,也包括动画视频讲解,尤其对抽象性的教学更有优势。微课的制作可以针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开展,一般情况下微课内容较短,仅仅针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有强烈的针对性,而且形式更加多元化,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无限制进行反复观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1]。

1 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首先要对基本教学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才能进一步发挥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本身比较抽象,其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很难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如何让计算机应用基础生动化,是一直困惑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难题,智能化的到来让教育受到了启发,可以利用微课程多元的表现形式,创设出与学生需求相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程内容短小精辟,形式灵活多样,观看方便省时,可以依靠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快捷传播,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课后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程,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微课程的应用能带动一大批一线教师来研究教材,提炼每一教材的“题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特别是多媒体使用能力。将微课程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会促使教师学会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来录制微课,使一批优秀教师掌握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方法以及将微课巧妙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多媒体的方法。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基层学校等都录制了大量课堂实录、名师课堂等等。但是学生观看这种满堂录的录像课受益甚少,因为录像课的镜头频繁地在埋头学习的学生和激情讲课的教师之间切换,观看视频的学生无法像视频中的学生一样学习本课内容,也无法看到讲解教师的完整板书、屏幕显示内容,这些录像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意义不大。而微课程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应用灵活,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掌握一個个知识点,真正发挥录像课的作用[2]。

2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发挥微课程的优势

从教学实践来看,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优势,对于提升综合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推动做义工。作为教师,要深入发挥微课程的自身优势,助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能提升,满足当前教育发展趋势。首先,微课的内容篇幅较短,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知识要点,对于学生而言更容易理解及记忆。其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微课本身具有针对性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选择教师,教师也不必为了迁就学生而加快或放慢教学速度。最后,微课具有密能量密集的特点,教师会统一将课程中的要点、难点、重点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讲解,在实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可能需要教师反复进行讲解才能理解,但是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减少教师的工作强度,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创新方面[3]。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理论性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提高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运用与理解,但是现代学生一般而言基础知识较差,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产生抵触情绪。微课改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学习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兼顾自主预习和复习,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形式当中,一直都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微课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模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则更多地是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将重要的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有更加广泛的发挥空间,即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长远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构建现代科学的教育体系[4]。

3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3.1 注重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自学能力

微课短小精悍,一个知识点,一个问题,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在每节计算机应用基础新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选择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为新课做好准备。学生看完微课后,对本课内容已有了一个大致掌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新课教学时,教师只是对学生自学预习中的问题加以指导点拨,留出大部分时间进行巩固练习,争取让新授教学内容消化在课堂上。在长此以往的训练中,学生发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窍门,知道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间的联系,形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学会了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5]。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当具有层次,但如何做到分层,一直困扰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微课的应用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提供了多样性,完成拓展练习,在长期的训练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效果。

3.2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本身比较抽象难理解的,其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很难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微课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出生动有趣的动态情境,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直观演示中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思维“可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表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容易理解,如果学生不能抓住教学重点,那么可能对的后期学习造成阻碍。针对這样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借助微课突出教学重点,并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内容总结,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知识巩固,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帮助能力稍差的学生重拾信心,使用微课将要点和难点进行反复观看,以此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教学质量[6]。

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们在课堂内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及时进行加强巩固很容易遗忘。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借助微课,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对教师本节内容的要点、重点进行重新温习,加强自身的记忆性。同时微课还可以将本节内容的新知识点与以往的旧知识点进行融合,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促进知识的交融运用,以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温故,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7]。

3.3 注重发挥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始终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则怎么学,而微课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后将打突这一传统模式。由于在新课前布置了相关知识的预习,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新课教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将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同学间能解决掉的问题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再适当点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留下大量时间进行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时再依靠微课做到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都有所学,有所获。课堂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领导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真正做到高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当前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全面素养提升,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借助微课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以此拓宽知识维度,帮助学生快速积累知识储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该在微课件制作过程中,融入一些深入性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程内容之余,还要养成探索问题的习惯,借助微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要对已学会知识是进行延展,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8]。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形态以及互联网行业地位的提升而显得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借助微课为学生做好教学引导,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进行问题探究,同时也要加强课后的知识点巩固,充分发挥微课的教育实际意义,助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晔,周爱平,江敏.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6):170-171,173.

[2] 方小亮.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才之路,2020(6):96-97.

[3] 黄敏.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3):118-119.

[4] 宋长新,马克.微课应用于师范类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策略[J].高教学刊,2020(16):106-109.

[5] 朱卫红.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2020(46):99.

[6] 田海峰.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38):66-67.

[7] 张明霞.将微课应用于职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卷宗,2020,10(19):268.

[8] 高萌.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职业,2019(27):96-97.

【通联编辑:唐一东】

上一篇:审计课程下一篇:微课程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