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

2024-02-18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新冠疫情的到来,更是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增加了难度。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改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冠疫情

据国家人社部门统计,新一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面对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使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雪上加霜。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然而就业岗位却没有随之增加,最近几年每到毕业季,几乎都被大家称为最难就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措并举减小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对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从公共卫生领域延伸至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的重大社会危机。根据相关学者的测算,2020年度我国第二三产业及其总供给增长率将会出现不同程度下行,特别是第三产业,2020年全年经济总供给率预计将会持续下行。部分行业的不景气和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破产危机直接导致了就业岗位的供给不足,在供给侧方面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基础性、源头性的消极就业影响,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呈现缩小趋势[2].

毕业生的求职过程需要经历备考、投简历、笔试、面试,到和用人单位拟定就业协议,这个流程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加困难重重。在智联招聘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显示,约有57% 的用人单位准备延迟复工,23% 的用人单位处于观望状态,仅有不到 20%的用人单位准备复工。由于疫情后发展状况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线下招聘会被迫取消,2021年的春季招聘时间普遍延后,疫情期间高校毕生获取就业信息、投递简历、求职面试基本依靠互联网进行线上操作[3]。不少用人单位出于安全性、公平性的考慮,一再延后笔试和面试时间,在给毕业生带来心理上由于未知造成的紧张焦虑和不安全感的同时, 也使求职战线普遍被拉长。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选择一方面受学科专业特性的限制, 另一方面无形中也容易被同学科专业往届生的就业方向所引导,集中于某几个就业方向, 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窄、就业选择少、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4].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其它研究者的研究结论来看,可以粗略的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挑战分为以下五类:(1)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老旧,无法以开阔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2)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3)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4)部分高校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设置不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脱节;(5)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缺乏针对性,未考虑学生特点、个性、职业规划,未发挥大数据优势。

针对以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应该做好以下几类工作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

1.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疏导员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进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容易滋生焦虑、迷惘、胆怯等心理问题。根据相关学者研究,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态度同就业预期之间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时刻关注求职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引导毕业生科学认识疫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就业规划。具体来说,毕业班辅导员应当深入学生生活,敏锐捕捉学生的不良情绪,精准洞悉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关怀工作,把解决毕业生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辩证看待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及时将中央、地方发布的利好政策传达给学生, 并鼓励毕业生树立乐观积极的求职心态,冷静、客观地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实现高效、高水平就业。

2.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观念引导者

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培养过程。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制订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和契约精神教育

3.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精准服务者

广泛实施就业服务“云”模式。高校辅导员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建设,在生涯规划、求职定位、招聘信息筛选、面试指导以及就业手续网上办理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辅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职业培训素养,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争取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社会保险补贴,鼓励毕业生投身新业态、从事新经济。

帮助落实好学生就业后续工作。对延迟离校本地应届毕业生 , 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 2 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社会保险补贴。

对从事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帮扶,如审批手续、工商登记、融资、提供创业担保、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符合申请条件的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创办企业的,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地方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酌情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提供。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更为严峻。国家针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多方增加就业岗位、精准提供就业服务。高校及辅导员多措并举,丰富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便利求职途径,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的指导。相信在国家、高校、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期间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参考文献

[1] 吴建平.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N].人民日报, 2019-03-01.

[2]楚河.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教育部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5):4-5.

[3] 彭正霞,陆根书,李丽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4]肖敏.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3):247-248.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关系到数百万毕业生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同时也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日趋复杂,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其就业心理也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将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高职毕业生的一般心理问题

1、就业焦虑心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焦虑。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结果的不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和幻想的结果越严重,焦虑水平就越高。高职毕业生若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业挫折,精神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有的毕业生认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进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少有接触的,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所谓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高职毕业生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2、自卑、保守型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乐趣。高职大学生刚进大学时都比较自信,然而在日后的比较中发现自己无论在能力、成绩以及特长、素质等方面都很一般,甚至不少方面远远落后于本科学生时,强烈的自卑感就会严重地困扰着他们。在就业时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

3、抑郁、压抑型心理。抑郁是指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由于学历偏低、就业困难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等因素的长期困扰而产生抑郁、压抑心理,同时由于抑郁的心理又阻碍了其正常的就业,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又将加深抑郁。这类高职毕业生频频向其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往往很少接到回音,在漫长的等待回音中,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他们的情绪很低落,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信心。此类心理问题更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4、浮躁、盲目型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是升本科还是就业,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单位就不就业,是选择专业对口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这类毕业生没有主见,盲目从众,心态浮躁,最终不会顺利升学或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高职毕业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应及时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1、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同时高职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在择业时要看的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高职毕业生学历、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十分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选择一个职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实际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一生发展的影Ⅱ向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能够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

3、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寻找机遇。高职毕业生择业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克服缺点,发展和完善自己。

4、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高职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挫折要比本科生多,这时,应该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其次,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高职毕业生有自身的优势,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自身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5、积极调整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应当自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主动性。当心理平衡难以维持,即将产生或已经产生心理障碍时,应当根据自己心态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种诸如自我静思法、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及理性情绪法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来调节心态,重新建立心理平衡。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人格缺陷,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顺利就业。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在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创新力度,提升就业工作整体水平,实现高校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就业;质量;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工作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就业质量的标准

对就业质量的评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多数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是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的概念为基础的。国际劳工组织把“体面劳动”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1]

多数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五大方面的指标:工作性质,如是否为劳动者自由自愿的就业选择;聘用条件,如工作时间、报酬、稳定性、培训等;工作环境,如工作的物理和心理环境;社会保障,如各种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如合同关系、民主管理关系、社会对话等。

综合国际劳工组织和多数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我们认为高质量的就业应为高校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适当的劳动报酬、适度就业的稳定性、完善的社会保障、和谐的劳资关系、科学的自我和社会的评价、充分的能力素质施展和身心发展。

2 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当前主要有七大因素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如用工荒和就业难现象的并存;劳资力量的对比失衡,如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无论从资源占有、信息获取、抗风险能力等多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环境的不公平,如户籍、性别等就业歧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如社会保障的资金、法制、管理供给仍有不足;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美誉度,如985、211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科学的就业观念、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优异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求职技巧;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水平,如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服务等。

3 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创新与构建的思路

从表象上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客观指标多数不在高校可控范围之内,看似高校只能在学生就业后静静等待其本人和社会对就业质量的评判,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只是一个结果,其背后隐藏着着多方面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找出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原因,认清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才能找到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就业服务体系,应恪守“为学生和高校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加快服务能力建设为主线,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 要深入研究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七大因素,研究和创新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

3.1  建立三个就业联动机制

高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就业与学科建设、招生、教育教学的联动机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对就业需求旺盛和就业潜力巨大的学科建设力度,在招生计划配额方面也要给予适当倾斜。要对就业需求和就业潜力较小的学科专业要进行适度限制,招生计划也要进行预警性缩减。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以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3.2 占领四大就业工作阵地

就业工作体系建设要走进课堂教学、走进实习实践活动、走进学生社团、走进网络,占领四大工作阵地。要深入开展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以全校统一的就业必修课为主体,以院系专业差异化实施的就业选修课为补充的就业课程体系,让就业工作走进书本、走上课堂。要以现实的就业为背景设计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知,让实习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现实需求、实景训练、实体参与,通过实习实践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提升其未来对现实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是除班级外重要的学生集体构成形式,要加大就业相关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扶持力度,丰富就业类学生社团活动,提升学生自我就业教育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应对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丰富就业指导服务的网络资源,主动利用各种网络新媒体开展就业工作,让学生在纷繁的网络世界中听到就业指导服务的声音,从而逐渐养成学生接受并主动寻求网络就业指导服务的习惯。

3.3 推进就业工作五化建设

就业工作要实现时间全年化、参与全员化、队伍专家化、流程标准化、手段信息化,用五化建设提升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要突破就业工作在毕业班集中开展的传统思路,将就业工作细分到学生在校的各年度和某一年度的各时期,分时段、有重点地开展就业工作。要突破就业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限制,营造学生就业工作全员有责、全体参与的氛围。要加大对就业工作专兼职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实现就业工作人员由事务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培养职业和资深就业指导专家。要推进就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删繁就简,提高就业工作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工作效能。要紧追技术发展趋势,在充分利用网站等传统就业工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运用,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构建学生就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3.4 深挖六大工作资源

创新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应深挖地方政府、行业背景、科研合作、教职工、校友、学生家长这六大潜在资源,形成高校就业工作的合力,培养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增长点。高校要深入研究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充分挖掘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扶持资源,善于用政策、谋扶持、求发展。高校的发展往往与某些行业和单位有着密切的关联,要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充分利用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强化学生就业合作,打造学生就业工作的坚实基础和良好外部环境。高校要充分发挥本校教职工、各界校友、各学生家长的作用,将他们引入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相关环节,壮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队伍,拓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5 搭建六大就业工作平台

创新就业工作体系构建,要努力搭建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和共享、就业数据统计和分析决策、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扶助和互助、就业跟踪反馈等六大工作平台,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开展的载体,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充足的就业机会是学生就业意愿自由、自愿、自主表达的前提,要搭建多源化收集、集中式投放、共享式使用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信息的收集要以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同时广泛吸校内教学和管理人员、学生、校外就业信息联络员共同参与。就业信息的投放要以就业网站等综合性平台为主,同时辅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实现就业信息的立体和精准投放。就业信息的共享除将就业信息集中发布共享使用外还要包含将部分学生主动放弃的就业信息再次收集供其他学生共享使用的机制,以此提高就业信息的使用率。要搭建就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决策平台,实现岗位需求、学生供给、工资待遇、职业发展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分析,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就业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要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为学生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降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就业的匹配度。要在就业指导普遍化的基础上搭建个性化就业指导平台,满足不同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要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搭建就业扶助和互助平台,为他们争取相应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成立学生就业互助团体,鼓励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鼓励学生服务他人、成长自己。要建立就业跟踪反馈平台,追寻毕业生的成长轨迹、获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为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

3.6 关注十大学生群体

要细分学生群体的不同类型,根据其实际需求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各群体学生的就业质量。根据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其划分为十大群体,分别为学习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就业需求低迷专业群体、就业需求旺盛专业群体、心理障碍群体、女性学生群体、考研群体、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自主创业群体、应征入伍群体。要深入研究各群体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相应的帮扶和指导。对学习困难群体要在教师督促的基础上重点利用班级学习互助小组和学习型社团为其提供辅导和帮助,在重建其学习自信的基础上建立起其就业自信。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要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辅以就业技能培训帮扶,同时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对就业需求低迷专业群体要引导他们在完成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强化技能培训,寻找新的就业突破点。对就业需求旺盛专业群体要加大对他们就业观的指导,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合理期望,制定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策略。对心理障碍群体要加大其心理关爱的力度,为其营造友善亲切、自由平等的生活环境,努力缓解其心理障碍,陪伴其逐渐适应就业环境。对女性学生群体要引导其自强、自立,同时重点加强她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对考研群体、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要尊重他们发展意愿、提供相应指导服务,提高考试成功率,同时要引导他们在科学备考的基础上留有预案,以防备考失利陷入就业的被动局面。对自主创业群体要保护他们的创业热情、为他们提供创业导师和孵化环境,助力他们的创业起步,陪伴他们的创业过程。对应征入伍群体要在落实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在部队锻炼成长的宝贵经验在高校内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引导更多的学生到国防战线建功立业。

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是各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做好就业工作顶层设计的同时更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不断研究和创新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努力提升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努力营造学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周青梅.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1):114-118.

[2]方伟.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5-47.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就业率 统计与监测

“就业难”与“用工荒”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各自面临的难题。在理论上,这两种现象不应该同时出现,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结构与现实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很难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中挑选到合适的员工,造成企业人才短缺。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要件之一便是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和监测工作,为高校科学管理和评估教育质量提供衡量指标,同时也为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①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科学内涵

在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之前,有必要界定清楚两组概念:一是就业率与就业状况。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与毕业总人数之间的比值,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人数上的情况。就业状况不仅包括就业人数的多少,还包括就业领域、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单单从数量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多的是从质量上反映就业情况,因而被作为评估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素。二是就业情况描述与就业状况监测。就业情况描述一般是对静态事物的描述,例如在什么期限内有多少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状况监测则是从动态的角度长时间、固定地、连续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就业动态数据。通过将各地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汇总,建立动态数据信息库,从该库中可以查询关于就业的不同信息,如就业领域、时间等。二是预测就业状况的趋势。根据数据库中的就业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模糊算法等寻找规律,并根据发展规律预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三是预警就业状况的危机。根据对数据库中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预测异常将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发布就业状况的预警信息,以便高校、毕业生等做出应对之策。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是指不同的预测主体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统计并动态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有评估和预测双重功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剧增,我国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从高校毕业的人数已经远超250万,且每年毕业生的人数还在高比例增长。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度提升,平均增长幅度在20%左右,至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680万的毕业生就意味着有680万人等着就业,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实现就业的情况,在2011年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必须远远超过680万。但是,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毕业人数基数大,远超社会实际需求量,造成“僧多肉少”的竞争局面。二是企业人才需求量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量转为质,需要的是高端复合型人才或者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随之降低。三是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轨,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每年从热门专业毕业的人数非常多,超出了社会所需人才的承受范围,而相对冷门专业的人才少,造成就业领域的失衡。四是高校毕业生择业观不正确,就业心理预期值过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大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深有体会的,从感性层面出发,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结果应该是比较低的,但是,就现有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6.6%,2011年更高达90.6%。笔者对如此高的就业率表示质疑。事实上,由于某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弄虚作假,就业率统计及监测结果并不科学和准确,因此,对于以上如此之高的就业率应该辩证地看待,而非盲目接受。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随着实践的逐渐完善,在2004年发布了新的统计办法,相比1999年的统计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依然在统计指标和操作方法上存有重大缺陷。

监测指标不完善,监测主体不科学。监测指标不完善是指监测指标只有数量维度,没有质量维度。2004年的就业统计方法仅树立了数量维度,且还不完善,将“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的毕业生列为就业人员,这明显与就业概念不符;没有将“隐性就业”人员列入就业范围,影响了就业率的计算基数,导致就业数据不科学②。这种统计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把质量维度作为监测指标,缺少对就业满意度、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情况等质量维度的评价,使得就业状况监测效果大打折扣。监测主体不科学是因为就业统计监测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监控,高校为了保证自身信誉和提升影响力,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

统计监测时间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分别向国家教育部报送当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但是,国家只公布6月份的就业信息,而6月与12月的就业信息结果相差比较大,只公布6月的信息会造成毕业生和各大高校对全国就业信息接受滞后,不能提早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准备。

另外,6月是毕业生刚刚毕业的时间,短时间内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6月作为毕业季,学校关于毕业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杂,处理毕业事项就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处理毕业生就业统计和监测,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任务,许多学校往往是应付交差了事,因此,报送的统计数据有效性不高,这严重影响整体的统计和监测效果。

数据难核实、难收集、质量难保证。一是数据难核实。就业统计需要核实的是毕业生是否就业,由于高校对毕业生是否就业的标准依然以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为准。事实上,就业不能以签订就业协议为唯一准则,因为只要毕业生向社会提供劳动并从中获取报酬等经济收入,就可以看作是其已经实现了就业。高校将签订就业协议认作实现就业的唯一标准,需要毕业生及时提供所签订的就业协议,并进一步核实就业协议的真伪。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方比较分散,难以及时提供就业协议。另外,用人单位数量多、性质各异,学校核实协议真伪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不一定能够获得有效信息。

二是数据难收集。高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收集所有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有一定的难度③。由于毕业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统计的重要意义,对提交就业协议存有抵触心理,在行动上不予配合,导致学校回收就业协议工作量增加。再者,用人单位对高校开展毕业状况统计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因此,推脱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使得毕业生无法“交差”。

三是数据质量难保证。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统计数据的产生、收集、统筹等工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考核不完善,存有许多漏洞和缺陷,如考核方式不科学、问责机制缺位等,对造假数据的处罚也不够严厉,威慑性不高。统计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监控不到位也给高校制造虚假数据提供了条件。

统计经费难保证。统计就业率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校资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原本资金较为紧张的高校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经费来开展统计工作,统计经费不足使得一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目前国家和政府充分重视高校的毕业统计工作,也专门拨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投入毕竟有限,经费依然是制约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对策探讨

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体系。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就是要在完善数量维度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能够反映就业状况的质量指标。就业率能够在数量维度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能够引导高校树立“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提高办学质量。可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数量维度指标仍应该被重视,并得到不断完善。但是,就业率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考核指标,使得某些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办学质量,在进行就业统计时,在数据上做手脚,从而大大降低了评估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完善就业率指标考核方式。一是在考核就业率时,不仅要看量,还要看质的一面,如就业满意率(包括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稳定状况以及就业前景等。二是要综合评估近3~5年就业统计情况,全面看待就业问题。

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筹在一起,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方面协调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待其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并形成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该系统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才中心、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劳动社会保障中心等机构紧密联系,随时为高校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统计就业情况。

变更科学的统计及监测主体。为改变单纯由高校自主报送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做法,应该科学设定就业数据统计及监测主体。笔者以为,为保证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应该有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任务。各高等院校依然需要承担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的义务,学校对其本校毕业生的相关情况了解更多,获得就业状况的数据信息比较及时和完备。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成为就业状况统计监测最重要的主体,因为政府部门掌握着该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的市场信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这一义务,为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贡献自己的力量。④

此外,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行动中来,从各自角度出发,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以政府为主体,统计情况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可以有效避免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统计弊端,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统计及监测的公信力,增加其透明度。

合理设置就业统计时间。要确保就业情况数据的科学和合理,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统计,如果过早统计,得到的数据可能不全面,或者因为时间紧迫为应付任务而任意编造数据,使得数据失真;如果统计过晚,使得统计失去意义,不能及时反映就业情况,不能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我国个别省份对统计时间进行了科学细分,例如广东省将最终就业率统计时间设置在毕业后当年的12月10日,在此之前又有许多的统计细分时间,如毕业学年的3月开始初步统计就业信息,全部完成第一次的就业统计时间截止在次年9月等。

科学合理的时间设置能够保障高校有足够的时间统计学生的就业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除了细分统计时间外,还可以通过延长统计时间的方法科学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成才情况。通过这种长时间的追踪记录,可以更为全面地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例如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评价,就业满意率等,成为高校日后设置调整专业、课程等的依据。

强化就业统计监控。有了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就业统计监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强化就业统计监控需要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法律法规,落实统计责任,严惩就业统计数据造假行为;严格规范管理就业统计数据;在高校中实行不定期内部检查,督促高校重视就业统计工作,并且重点检查数据信息的真伪情况,对就业统计混乱、虚假等学校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达不到要求的高校责令停止或限制招生。

结语

毕业生就业统计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就业现状,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上,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愈发复杂,仅从静态角度统计就业情况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更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杨晓慧:“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第4~6页。

②游明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思考”,《社会广角》,2010年第10期,第17~20页。

③温晓慧:“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思考”,《中国统计》,2006年第6期,第33~41页。

④刘志,许文:“浅议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的关键因素”,《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4期,第52~55页。

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学生、家庭、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结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提出强化培养精英,着重培养高级蓝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建设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等现代化教育观念及现代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就业    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结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总量影响就业形势。

1999年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开始实施,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是我国大学生扩招后的首个毕业年,毕业生人数为212万人,而后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都快速增加。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高达749万。与“985”、“211”高校毕业生相比,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学历上处于劣势,就业形势更严峻。

(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存在问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一些本科院校是在原有专科基础上新建的,虽然名称“升格”了,但办学思路和能力并不一定同步“升格”,有些甚至出现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

美国、欧盟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而中国高校毕业生中,40%是应用型人才,60%是学术型人才,一些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令人苦恼。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未适应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未以市场为导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连年扩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学校的定位缺少正确的认识,只是一味求高(都想办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可以培养的高校)、求大(办学规模上,力求要超过其他同类高校)、求全(不顾自身实际,力求办成综合性、多学科性兼具的大学)。过于趋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必然造成大学层次定位不清,学生在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下被培养,空有一张毕业文凭而没有真实水平。另外,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又非常缺乏。地方本科院校对定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未能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接轨。

在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条件下,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属于卖方市场。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培养相对过剩,买方市场处于主动地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教育培养的方向标。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忽略了检验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与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的就业难[1]。

(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更重视师资队伍的学历,引进一大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愿意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将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师考核体系不合理。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科研能力的考核,过于强调教师课题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忽视教师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这直接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不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

3.重知识轻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历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知识本位论思想在学校管理者、教学者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工作仍然没有真正进入教学的主流领域,未得到重视。“学校分数至上,用人单位能力第一”两种人才标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产生了结构性错位。同时,大学生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例如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仅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却没有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来考评,导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2]。

二、结合教育现代化理念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初探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育现代化思想源于邓小平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文结合教育现代化理念,对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作出新的解读。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以市场为导向,促转型设置专业

1.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定位,推动转型发展。梁经锐教授关于定位的观点,即在高校定位时应考虑基本的两个范畴:第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本校的自身特点与实力和学校外部环境的特点;第二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观念要现代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需要调整,不再培养精英,而是要培养高级的“蓝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转型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办学思路上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自己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状况,扎根地方,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办学特色,实现自身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走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

2.高校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科学专业设置。教育观念要现代化——一定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我们必须把教育引导到“市场需要什么,教育就提供什么”上去。

(1)部分专业设置尝试反向改革,创立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先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再设置专业,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滞后性”,提高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

(2)专业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地方工科院校可以着重发展地方性特色专业,将高校专业设置同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关,立足于地方实际办学,来打造特色专业,例如在有汽车制造的城市,可设立汽车学院。

(3)设置综合性专业。国外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专业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为此,国外大学专业设置呈现了综合化趋势,例如密歇根大学开设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大气与海洋学系等。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法学专业下设医药法专业,该专业学生不仅掌握法律,还知晓药学的知识,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总之,高校如果根据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可以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师资队伍现代化——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把创造、发明、发现等转化为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成果的任务,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技能。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新要求。

1.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观念转变。把促进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如实践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情况等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理念。

2.强化企业实践锻炼,促进教师培养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延长在企业实践时间。组织教师参加与本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关技能证书[2]。

3.健全高校评估体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企业为了提高人员素质,节省培训成本,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招之即用。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健全高校评估体系,将实践能力建设工作融入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将培养目标转到培养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妙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

[2]杨红秀.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

上一篇:理财方式论文下一篇:水产类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