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

2023-07-06

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本期开学初,我组根据初中地理教学新课标的精神,结合前期的备课组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备课组计划。我和李冬旭老师加强协作,认真努力的践行学期初的计划。在担任主备人时,都能扎实的备好课并作出多次的修改,作为辅备的老师也都能及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并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使得地理课堂教学不断完善。正是备课组的通力合作,我组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减负,共同提高。

本学期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我们把重点放在根据教材和教法确定教学目标,特别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定,以达到完成知识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加强重点的学习和突破难点的教法和学法,应用何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在备本组课的同时,还认真听初二年级地理课和其他学科的课,了解其他教师上课的特点和吸收其优点,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知识渗透。

平时也听高中地理课,分析高中课程如何应用初中的地理知识,如何用高中的理论分析初中的地理现象,在教学中才能如何为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地理学习打好基础知识,尽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尽量多听听其他学校的课,比较其他学校的地理课教学进度和教学

方法,学习众教师各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衡量自己的差距,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二、开发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和李老师共同研究,精心设计中国饮食文化这门校本选修课程。课程不仅设计了教师知识传授,还配合了影像,品尝,游戏等多个教学环节,力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增强人文素养。

三、大胆推行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开学之初,我组根据学校在初中尝试友善用脑的教学改革,依据地理课堂的特点,合力推出地理课改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化。

环节一:教师导入:(包括本节课的目标要求、学习任务、展示(约2分钟)

环节二:学生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勾画教材上的重点,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

环节三:合作学习、展示提升:(约10分钟)

A.组内合作:完善学案,用红笔纠错。

B.自主学习的答案展示。

C.师生质疑,并解决问题。

D.识记要点内容。

环节四:合作探究(约8分钟)讨论、展示:

A、教材上的活动题

B、学案上的探究题。

环节五:当堂达标检测、评价(约10分钟)

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放手让学生学、练和展示的同时加以必要的点拨指导。这种教学改革在某些班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配合学校教学督导工作,认真集备,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市级专

家给与我们新教师李东旭老师较高的评价。

五、做到教育教学两头抓。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做人的道理,多

次找学困生谈话,寻求各种方法鼓励他们的学习欲望。

六、反思过往,仍需努力。

1、课改模式与实际教学还需进一步磨合调整。

2、学案的编写还需进一步完善,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对已在使用的学案进行修改,以期更好的利于教和学。

3、教后反思、查漏补缺工作有待加强。

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第2篇

期中考试之后,经过紧张的阅卷和统分,各个年级每个科目的成绩都已经交到了各位老师的手中。其中我所教的七年级两个班的成绩不太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特总结分析如下。

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并不大,分选择、综合两大题型。选择题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其中对于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相关题型出错率高达78%,而人口、聚落部分出错的学生很少,仅占9%。填空题是对综合分析题的简化,分别考察了经纬网定位、地形判断、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洲大洋定位和人口分布图。其中,经纬网定位仍然是难点,部分学生对于经纬度的概念和半球的划分比较混淆。综合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为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较差,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班级内部相比,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优劣相差悬殊;与其他班级相比,无论是及格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自己的教法和学

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要加强读图练习。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而且对于整个中学时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把原来感性的、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再次,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最后,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第3篇

一、试卷分析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但是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细化,一些不是很重要的知识点,本次考试也涉及到了一些。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0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其中

9、15题这两道题目的给的答案是错误的学生失分较多,个别的学生粗心大意造成失分。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2、第二大题,判断题,共五道,其中第一题学生答错的较多,原因是我们平时讲课的时候说的答案是缺少氧气,这次的答案是空气,学生不知道氧气是空气的一部分,说缺少空气也是可以的,造成这道题失分的不少。

3、第三大题,填空题,共六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其中灵活题较多,因此学生在此题失分较多,特别是第六小题的生态瓶,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有些知识是一知半解,成绩不理想。

4、教师的原因:教师平时上课不是要求很严格,课堂的效率不是很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不是很及时到位,课下辅导不是很及时。

三、采取措施

生物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各个具体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要求不能是简单机械的识忆,更重要的是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的本质含义及如何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注重能力培养:生物试题的特点是解题必须分析清楚试题的本质,才能解决问题

从学生试卷也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第4篇

一、明确依据课程标准,注重教材文本使用,重点知识予以重点考查。

二、注重基础知识覆盖面,试卷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七年级上册的主干知识。

三、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实际,试题趋于生活化,从学生身边生活素材来进行创设情境,与 “内容生活化”“生活情景化” “情境活动化”的理念相吻合,如选择题第

1、

2、

3、

4、

6、

7、

8、

10、

13、

15、

18、

19、20这些题既与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密切联系,又与学生成长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情境真实,教育有效。

从答题情况来看, 第一题为选择题,共计40分,得分率为8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第二题生活问题解析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模糊

不清、错别字现象严重;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也很严重;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对于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不适应。

今后打算:

1、重视教材,过好基础关,

2、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科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

3、经常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综合能力。

4、加强审题的指导,明确答题的方向、范围。

5、启发引导学生懂得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从而掌握把所学的各种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第5篇

读 初一同学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有效地读数学书呢?平时应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听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一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应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 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3) 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4) 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5) 听好课后小结。

袁金光

上一篇:数学考试成绩总结下一篇:期末考试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