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试剂范文

2023-10-07

检验试剂范文第1篇

【规范名称及编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条文摘录】 摘录一:

6.1.2 紧固件连接工程可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或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摘录二:

4.4 连接用紧固标准件

4.4.1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4.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4.4.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复验报告。 一般项目

4.4.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赃物,螺纹不应损伤。 检查数量: 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4.5 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对8.8级的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21—29;10.9级高强度螺栓其硬度应为HRC32—36,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检查数量: 按规格抽查8只。

检验方法: 硬度计、10倍放大镜或磁粉探伤。 6.3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控项目

6.3.1 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 检查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6.3.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检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检验方法: 见本规范附录B。 6.3.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进行终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用标记,且按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进行拧扭矩检查。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本规范附录B。 一般项目

6.3.4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 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6.3.5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检查数量: 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6 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6.3.7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检查数量: 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检验试剂范文第2篇

为了确保公司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规范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首营企业是指与本公司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生产企业或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经营企业。首营品种是指本公司首次购进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

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必须经质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购进业务。

三、审核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必备资料

1、首营企业

1.1《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1.2营业执照及其年检证明复印件

1.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1.5相关印章、随货同行单(票)样式 1.6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

1.7《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首营品种

加盖生产单位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复印件。药品质量标准,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首营品种的出厂检验报告书;包装、标签、说明书实样以及价格批文等。

3.质量保证协议书 3.1明确双方质量责任; 3.2供货单位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资料且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3.3供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具发票;

3.4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质量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等有关要求;

3.5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包装、标签、说明书符合有关规定;

3.6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运输的质量保证及责任; 3.7质量保证协议的有效期限

四、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

1、采购员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企业)审批表”,连同相关资料及样品报质量负责人。

2、质量负责人对采购员填报的“首营品种(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和样品进行审核后,报企业负责人审批。

3、如依据所报送的资料无法对首营企业作出准确的判断时,应对首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考察情况形成书面考察报告,再上报审批。

4、质管部将审核批准的“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品种审批表”及报批资料等存档备查。

购进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严格把好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进货关,确保依法经管,杜绝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流入,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制度。

2.进货原则:

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进货原则,严格执行进货质量控制程序。

3.人员要求:

采购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中专以上学历,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4.进货质量控制程序:

4.1合格供货方资格审核:采购员负责审核所有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包括向供货方索取加盖供货方公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资料,并审核其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有效期、发证机关印章等项目。供货方证照上生产/经营范围必须涵盖拟供产品,经营单位的经营方式必须为批发。无误后方可填写“合格供货方审批表”。

4.2首营企业审核与建档:供货方如为首营企业,索取和审查资料后,按照本公司《首营企业资格审核制度》的规定,填报“首营企业审批表”,交质量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将首营企业资料输入计算机系统后,采购员方可填写该首营企业的“合格供货方审批表”。

4.3供货方销售员资格验证:包括验证企业法定代表人为销售员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原件、销售员身份证原件及上岗证、资格证复印件,无误后将有关内容填入“合格供货方审批表”留存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上岗证、资格证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无需盖章)附后。对方无上门销售的可以注明。

4.4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在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的同时,应与供货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该协议书的有关信息也应填入“合格供货方审批表”中。

4.5合格供货方档案微机记录:质量负责人负责合格供货方资料的审批与建档,负责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

4.6首营品种审核与签订购销合同:如拟供品种属首营品种,应按公司《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的规定向供货方索取有关资料,经初审合格后填报“首营品种审批表”,连同资料一起交质量负责人。经质量负责人审批通过,采购员方可与供方签订购销合同。审核未通过的不可签订购销合同。

4.7非首营品种签订购销合同:如拟供品种不属于首营品种,在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和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后,方可与供货方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销合同。

4.8电话要货记录:如供货方为经营单位,所供品种多且进货次数频繁,在不方便签订书面购销合同的情况下,必须做详细的电话要货记录。

4.9购进记录:采购员应将购销合同或电话要货记录录入系统,形成“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注明产品的品名、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家、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价格、购货日期等项内容。

4.10执行购销合同:双方严格按照购销合同条款开展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购销活动。

5.合格供货方管理:

5.1所有供货方都应建有“合格供货方审批表”,所附资料都在有效期内,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醒供货方的资料效期,发现快到期及时通知采购员向供方索取。 5.2凡是没有建立“合格供货方审批表”的供货企业或者“合格供货方审批表”所附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和“质量保证协议书”已经过期的供货企业,一律不得购进其生产或经营的产品。

6.购销合同和质量条款内容:

6.1购销合同内容必须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内容包括:签订合同地点、签约人;采购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品种、规格、数量、生产企业或产地、价格、交货地点和质量条款;对于包装、标识、运输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 ,也应注明。

6.2与生产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质量条款应明确: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 整件产品附产品合格证;

产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 产品的到货日期距生产日期在6个月以内;

生产企业每次供应的产品尽可能提供同一批号的产品; 6.3与经营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质量条款应明确;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 整件产品附产品合格证;

进口产品,随货提供进口产品的有关证明文件;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

产品到货时的剩余有效期应不少于该产品有效期的二分之一。 7.禁止购进的产品: 禁止购进下列产品:

7.1本单位经营范围以外的产品; 7.2未取得合法批准、注册文号的产品; 7.3不是采用国家标准生产的国产产品; 7.4无合法进口证明文件的进口产品;

7.5已经超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期限,不得继续销售和使用的产品;

7.6包装标签、说明书的标识和内容与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不符的产品;

7.7医疗单位配制的制剂产品; 7.8不能提供合法供货票据的产品。 8.其他职责和要求:

8.1采购员负责制定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采购计划。制定计划时应有质管部门的人员参加,明确审核意见并签字或盖章。

8.2采购计划、购销合同、质量保证协议书应由主管领导或其授权人按职责权限审核批准后执行。

8.3采购员应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进货质量评审,必须有质管部门的人员参加。

8.4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由供货方开具合法票据,建立所有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购进记录,做到票、帐、物相符。购进记录应保存5年,票据应保存10年。

8.5采购员应定期与供货方联系,配合质管部共同做好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质量管理工作,协助处理质量问题。

8.6采购员应及时了解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库存结构情况,合理编制采购计划,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避免产品因积压、过期失效或滞销造成损失。发现滞销苗头应及早与供货方联系,采用退货换货、扣付货款,由对方承担损失、促销等方式妥善处理。

9.责任追究:

9.1采购员发生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由采购员本人承担直接责任,分管负责人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分管领导承担领导责任。

9.2公司及其有关管理和考核部门有权对进货部门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提出奖罚意见,经批准后兑现。

9.3采购员违反本制度导致质量审核时出现不应有的缺陷项或导致发生质量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收货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严格把好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收货关,确保依法经管,杜绝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流入,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制度。

2.人员要求:收货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内容;

3.1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核实运输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照随货同行单(票)和采购记录核对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做到票、账、货相符。

3.2随货同行单(票)应包括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收货单位、收货地址、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单位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出库章原印章。

3.3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到货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

3.4收货员对符合收货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当按照品种特性要求放于相应待验区域,或者设臵状态标志,通知验收。冷藏、冷冻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当在冷库内待验。

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

为确保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质量,把好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入库质量关,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和行政规章,制定本制度。

2.质量验收的定义: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质量验收包括产品外观的性状检查和产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

3.人员要求:

验收员应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质量验收的依据: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质量验收的依据是《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企业质量验收管理制度、质量验收管理职责、质量验收程序。

5.质量验收的内容:

5.1验收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当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批号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供货单位为批发企业的,检验报告书应当加盖其质量管理专用章原印章。检验报告书的传递和保存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形式,但应当保证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5.2在待验区内,凭采购员提供的采购记录、随货同行单对来货进行逐批验收;一般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在到货后1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需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在到货后1小时内验收完毕(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及时验收,应存放在符合规定的环境中待验,并给出明显待验标志)。

5.3验收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5.3.1同一批号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但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者打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可不打开最小包装。

5.3.2整件:50件或50件以下,抽取2件,50件以上时,每增加50件多抽一件,不足50件的以50件计,在抽取的每件中,从上、中、下不同部位抽3个以上最小包装检查,复查时,加倍抽样。

5.3.3破损、污染、渗液、封条损坏等包装异常以及零活、拼箱的,应当开箱检查至最小包装。

5.4验收时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分类,对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5.4.1验收时,应进行产品包装内、外标签和说明书的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有:

5.4.1.1整件产品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5.4.1.2产品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内标签至少应当标明产品的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外标签应当注明产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5.4.1.3供上市销售的最小包装必须附有说明书,其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应当在说明书中醒目标示;

5.4.1.4进口产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产品的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5.4.1.5验收入库的产品包装完好,无污染,能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

5.5对销后退回的产品,验收员应按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验收程序的规定逐批验收。

5.6对验收抽取的整件产品,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5.7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从生产企业购进的产品到货日期距生产日期在6个月以内;从经营企业购进的产品到货时的剩余有效期应不少于该产品有效期的二分之一;

超出上述期限或有效期不足12个月的产品不得入库。因特殊原因需入库时,由质量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入库。

5.8发现以下情况拒收或部分拒收:

5.8.1验收时发现到货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品名、规格、生产厂家、注册证号等项目与GSP验收入库单或随货同行单上的内容不符的;或产品质量异常、包装质量不合格、标签模糊、包装内、外标签不符或有其他问题的品种,应在GSP验收入库单上写明情况,并填写“拒收报告单”,及时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5.8.2验收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时对整批符合规定产品中的下列产品,应保留有关证据,填写“拒收报告单”,批准后部分拒收或报损:1)、破损的产品 ;2)、包装被污染的产品;3)、有充分证据证明在运输途中丢失短少的产品。

5.9应做好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质量验收记录,包括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记录要求内容完整,不缺项,字迹清晰,结论明确,每笔验收均应由验收员签字,并签署验收日期。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诊断试剂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5.10验收后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验收员应在“GSP验收入库单”上签字,并注明质量状况、验收结论。仓库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的“GSP验收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或破损、标志模糊或有其他问题的品种,应予拒收并报质量负责人。

储存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正确、合理地储存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确保库存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质量和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制定本制度。

2、人员要求:从事储存工作的人员(仓库保管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入库和拒收:

仓库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的“验收入库单”办理诊断试剂入库手续。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应拒收并报告质量负责人处理。

3.储存原则和要求:

应根据“按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对温度、湿度条件的要求存放”、“分类存放”、“实行色标管理”等原则,将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分类存放于具备相应条件的仓库中。储存中应做到:

3.1根据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性能、储存要求和验收员的提示,将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常温库温度应控制在10-30℃,阴凉库温度应控制在不高于20℃的范围内,冷库温度应控制在2-10℃。库房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35-75%之间。

3.2在库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质量状态应实行色标管理。其统一标准是:待确定为黄色;合格为绿色;不合格为红色。

3.3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与地面之间有有效隔离的设备,通风和避免阳光直射的设备。

3.4搬运和堆码应当严格按照外包装标示要求规范操作,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包装。 3.5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3.6有效调控、检测温湿度的设备。

3.7有符合储存作业要求的照明设备,有包装物料的储存场所和设备。

3.8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存放在不合格区,并有明显的标志。

3.9对销后退回的凭“销售退回通知、验收、入库交接单”,经核实是本公司售出的产品,存放于退货区,通知验收员验收。凭验收结论将产品存入合格区或不合格区。退货记录应保存3年。

3.10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防虫、防鼠、防鸟等工作。

3.11与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存无关的公私物品,不得存放。

3.12按规定点单下帐,对库存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实行动态盘点(每天清点当天有过实物交接的产品),月末大点(每月进行一次所有库存产品的大清点),保持帐货相符。

3.13在储存工作中接受养护员的监督指导。

3.14储存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货架等设施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

3.15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储存作业区的人员不得有影响质量和安全的行为。

4.不合格产品报告:

4.1保管员发现有破损、污染、过期失效等情况时,必须及时书面报告养护员,发现其他质量问题时,也应当天向养护员书面报告。

4.2保管员不按时报告造成不良后果的,由保管员承担直接责任。

养护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依法经营,严防出现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提高服务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制度。

2.人员要求:养护员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养护员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表环境、质量特性等对在库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进行养护,主要内容:

3.1指导和督促保管员对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

3.2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3.3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调控;

3.4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或者有效期较短的品种应当进行重点养护。

3.5发现有问题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当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通知质量负责人处理。

3.6定期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4.因破损而导致液体、气体、粉末泄漏时,应当迅速采取安全处理措施,防止对储存环境和其他药品造成污染。

5.对质量可疑的应当立即采取停售措施,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同时报告质量负责人确认。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5.1存放于标志明显的专用场所,并有效隔离,不得销售; 5.2怀疑为假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及时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3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处理过程应当有完整的手续和记录;

5.4对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当查明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销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依法经营,严防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售出,提高服务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本制度。

2.人员要求:

销售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3.客户资格审核程序:

3.1销售员销售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时,向客户索取加盖有客户公章原印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及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GSP认证证书》复印件;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其单位名称、经营范围、有效期、发证机关印章等项目,审查无误后,填写“客户资质审批表”;

3.3经销售、质量负责人批准后,质管部将客户信息输入微机,通知开票员可以销售;

3.4资料及审批表归档备查。 4.销售服务要求:

4.1销售开票时要坚持“先产先销”、“近期先销”的原则。应对违反该原则开票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开票时有领导签字确认的除外。

4.2药品/体外诊断试剂销售严格执行《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出库复核管理制度》,经配货、复核手续方可付货。

4.3销售员提货时应认真核对:货与单相符,在销售清单上签字。 4.4应开具合法票据,将销货清单按月装订作为销售记录。销售记录包括:产品的品名、剂型、规格、单位、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购货单位、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日期等项目。

4.5销售人员应正确介绍产品,不得虚假宣传、夸大产品疗效或误导用户。

4.6应随时收集客户意见,认真协助质管部受理和处理客户的质量查询和投诉,及时进行质量改进。

4.7销售部门应按“近效期产品催销表”所列品种及时组织销售。 4.8销售人员应随时跟踪近效期产品在医疗单位的使用情况,确认在产品失效前无法使用完的部分,应及早帮助医疗单位办理退货换货,以避免产品过期失效退回后,造成本公司经济损失。

4.9已经过期失效的产品,一般不得同意医疗单位做退货处理。 5.停止销售付货的情形:

销售付货或复核时如发现以下问题应停止付货,并报养护员处理:

5.1产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5.2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5.3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或污染;

5.4产品已超出有效期、霉烂变质、虫蛀、鼠咬等; 5.5非法产品或本公司无经营资格的品种;

5.6怀疑有质量问题,未经质管部明确质量状况的品种; 5.7药监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通知暂停销售的产品。

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出库准确无误,保证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杜绝不合格品出库,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制定本制度。

2.出库原则: 2.1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2.2如果“先产先出”与“近期先出”出现矛盾时,应优先遵循“近期先出”原则。

2.3销货清单上指定的批号违反出库原则时,要暂停出库,汇报直接上级协调或查明原因,经重新开票或由直接上级在原票上签字后,方可继续出库。

2.4违反出库原则又无直接上级签字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保管员和开票员的责任。

3.出库复核:

3.1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出库必须经配货、复核手续方可发出。

3.2保管员按销货清单配货完毕后,在销货清单上签字,将货交给复核员复核。复核员必须对照销货清单所列的品名、剂型、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项目,逐品种按批号与实物进行复查核对;还应同时检查产品和包装的质量状况以及购货单位、销售日期等项目。经复核无任何问题的,复核员应在销货清单上加盖质量合格章并签字,按月装订作为出库复核记录。

3.3复核发现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批号与销货清单所列批号不一致的,应换付相同批号的产品;无相同批号产品时,通知开票员重新开票。

3.4出库复核记录应保存到超过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4.拆零拼箱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出库复核: 4.1拆零产品逐批号核对无误后,由复核员进行拼箱加封; 4.2使用其他产品包装箱作为拆零产品的代用箱时,应将代用箱原包装内容覆盖或涂改,标明拼箱标志。

5.停止出库的情形: 出库复核时如发现以下问题应停止发货,并报养护员处理: 5.1产品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5.2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5.3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或污染;

5.4产品已超出有效期、霉烂变质、虫蛀、鼠咬等; 5.5非法产品或本公司无经营资格的药品;

5.6怀疑有质量问题,未经质管部明确质量状况的品种; 5.7药监部门或质管部通知暂停销售的产品。

运输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保证运输过程中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质量,规范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运输工作,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2.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运输前,运输员应与出库复核员办好交接手续,对照“销售清单”清点产品数量,数量无误后在“销售清单”上签字确认。

3.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运输应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和路线。

4.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要包装完整,包装牢固,已开箱产品应封口并签单,品名、标识清楚,数量准确,堆码整齐,不得将产品包装倒臵、重压,堆码高度要适中。

5.实施文明装卸运输,搬运、装卸产品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保证产品的安全。

6.对需要冷藏运输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运输时应放臵在车载冷藏箱内,并优先运输。

7.运输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针对运送诊断试剂的包装条件及运输道路状况,采取必要措施(泡沫板等),防止产品破损和混淆。

8.货到后请客户在“送货单”上签字认可,送货单返回财务作报帐处理。

9.运输员对押运的产品负责,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按公司

有关规定处理。

售后服务的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促进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的方针的实现,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制定本办法。

2.机构设臵:

2.1设立售后服务兼职人员。

2.2通过公示的服务(热线)电话、网站、信箱或其他方式,接受客户和消费者的服务咨询、使用意见反馈、投诉等事务。

2.3经营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约定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售后技术维修。

2.4负责公司产品客户(用户)意见收集、投诉受理、退货换货、维修联系等管理工作。

3.公司设立多级投诉制度: 客户要向公司当事人的直接上级投诉,或直接向公司领导投诉。

3.1受理的意见和投诉中涉及产品质量、使用功能的,应反馈生产企业或提供售后技术维修部门处理。

3.2受理的意见和投诉中涉及产品包装破损、变质的,反馈供货企业处理。

3.3受理的意见和投诉中涉及公司营销、安装、售后服务人员态度差、不尽职的,送营销部门处理。

3.4公司产品、服务存在的重大问题,出现或可能出现危机和媒体曝光、法律诉讼、影响公司公信力的,列为专案优先处臵。

4.服务公约: 4.1公司的经营宗旨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4.2客服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接待过程不得怠慢客户和消费者。 对每一次来电、来信、来访,接待员均应详细记录在案,填写有关登记表,按规程和分工转送有关单位和人员处理。紧急事件应及时上报。

4.3公司对每个来电、来信、来访,须给予迅速、满意回复,对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奖励。

4.4客户的意见和投诉情况,作为考察与之相关部门和人员业绩的依据之一。

4.5公司产品因质量问题的退货和换货应有具体规定,明示于销售场所、载于产品说明材料内

4.6具体退货和换货工作流程,培训有关人员熟悉该规程。 4.7仓库、运输、财务、销售部门为退货和换货予以支持和配合,并进行工作流程上的无缝衔接。

有效期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了严格对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的管理,防止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过期失效,确保所经营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质产品处理。

2.购进与验收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管理: 2.1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时,有效期控制原则应尽量遵循“逐批采购,第延效期”(即每批采购的有效期原则应等同或延后于上批采购的有效期)和“勤进快销、防止积压”的原则。

2.2除合同中另有约定的外,从生产企业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到货日期距生产日期在6个月以内;从经营企业购进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到货时剩余有效期不应少于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二分之一。否则,验收时应予拒收;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到货时,剩余有效期不足12个月的产品,验收时应予以拒收,采购员在拒收报告上注明原因要求验收入库的,方可验收入库。

2.3基本单元包装上未注明有效期、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或更改有效期的产品,一律拒收。

2.4采购员签订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进货合同时,应对供应的生产时间提出具体要求;应签订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销售不畅时给予退换货或过期失效后与货源单位协商解决的合同条款。

2.5近效期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确认无法在失效前形成不可逆销售的部分,应由采购员在失效前与货源单位联系做退换货处理。

3.储存养护环节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管理: 3.1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按批号进行储存养护,根据有效期相对集中存放,按效期远近依次堆码。

3.2严格执行“先产先出”、“近期先出”的出库和销售原则。出库或销售票上所列的批号违反该原则时,要暂停出库,汇报直接上级协调或查明原因,经重新开票或直接上级在原票上签字后,方可继续出库。违反出库原则又无直接上级签字造成损失的,要追究保管员和开票员的责任。

3.3距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6个月的,为近效期产品,养护员应按月填报“近效期产品催销表”,并与保管员与实货进行核对后,按月报质量负责人、采购员、销售员。

3.4距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6个月的产品库存货位上应有近效期标志或标牌。

3.5养护员对近效期产品应每月进行养护检查,并做好记录。 3.6诊断试剂有效期满时,养护员填报“不合格产品确认表”,报质管部确认后,通知保管员将过期失效产品移入不合格区,并登记不合格产品台帐。

4.销售环节的效期管理:

4.1销售部门应按“近效期产品催销表”所列品种及时组织销售。 4.2销售员应随时跟踪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在医疗单位的使用情况,确认在产品失效前无法使用的部分,应及早帮助医疗单位办理退货,以免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过期失效退回后,造成本公司经济损失。

4.3已经过期失效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一般不得同意医疗单位做退货处理。

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及其销毁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是用于诊断治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为严格不合格产品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或流出本公司,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2.质量管理部是公司负责对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实行有效控制管理的机构。

3.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定义:

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均属不合格产品,包括:

3.1经生产或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检验部门或法定监督检验部门检验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3.2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3.3各级药监部门公示禁止销售的品种;

3.4过期、破损、污染、霉变及其他质量问题的产品。 质量不合格诊断试剂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

4.判定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依据: 4.1验收员填写并得到质管员确认的“产品拒收报告单”; 4.2法定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或其他正式通知,均可作为判定不合格品的依据;

4.3产品破损、污染、过期失效以及明显的外观质量问题、包装质量问题和标识违规问题,凭质管员签字确认的“不合格产品确认表”、 “销售退货单”(销售退回不合格)作为判定不合格产品的依据。

5.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监管: 质管部负责本公司出现的所有不合格品的管理,包括不合格品的确认;检查实物和“不合格品台帐”的记录是否相符;进行不合格品的汇总分析;审核报损和销毁手续;监督销毁过程等。保管员负责保管不合格品、登记“不合格品台帐”、填报“不合格品报损审批表”。

6.各环节发现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处理: 6.1验收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出具“拒收报告单”,拒收来货暂放入不合格品区,给出明显的标志,并做好验收记录,通知有关部门拒付货款,联系处理;销售退回时发现的不合格品,填写“销售退货单”报质管部确认。

6.2养护员对库存产品进行养护检查时发现的破损、污染、过期失效产品或可疑不合格品应记入养护记录,挂红牌或黄牌标志,同时填写“不合格品确认表”报质管部确认,属不合格品的,养护员在微机中将货移入退货库,并通知保管员接收不合格品实物存放入不合格品区,挂红牌标志。必要时应追回已售出的不合格品。

6.3销售和出库复核时发现的质量可疑产品,应挂黄牌,养护员填写“不合格品确认表”报质管部确认,属不合格品的,养护员在微机中将货移入退货库,并通知保管员接收不合格品实物放入不合格品区,挂红牌。必要时应根据销售记录追回已售出的不合格品。

6.4药监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品时或药监、检验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品时,质管部应立即下发“不合格品停销通知”停止销售,通知养护员在微机中将货移入退货库,保管员将不合格品实物移入不合格品区,挂红牌标志。必要时应追回已售出的不合格品。

7.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处理:

7.1经质管部确认的不合格品,养护员在微机中移入退货库,保管员将实物移入不合格区,并全部记入“不合格品台帐”; 质管部应进行定期汇总分析,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7.2属不合格品的,根据有关规定应由我方承担损失的,保管员如实填报不合格品报损表,经公司质管部、财务部等审核并签注意见,最后由总经理签注审批意见。

7.3同意报损的保管员将货在微机中移入不合格库,通知财务部下账报损。报损后的不合格品仍然应妥善保管,给出红色标志。不得混放。

7.4对已报损的产品,凡已无使用价值或按规定应该销毁的,由质管部填写报损产品销毁审批表,经公司质管部、财务部等审核并签注意见,由总经理签注审批意见后执行。销毁时经质管部对品名、剂型、规格、数量等核实无误后方可装运到指定地点销毁。整个装运销毁过程都应在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监督下进行。销毁结束后,有关监销人确认实际销毁产品与销毁产品明细表所列的内容全部相符,方可在销毁表上签字证明。如有不符,要查明不符原因,查清责任。对重大问题的责任者要作出相应处理。

7.5不合格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报告、确认、报损、销毁等记录应妥善保管,留存备查。

退货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质量和服务质量,维护企业信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销售退回产品和购进产品退出、退换的质量管理,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2.销售退回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范围和条件: 2.1销售退回产品是指本公司产品销售给客户后,由于各种原因从客户方退回的产品。

2.2因价格变动,为订正票据开具退货票,没有发生实际物流的单纯票据退货,不在本制度的管理范围内。

2.3已经过期失效或由于客户保管不当出现了质量问题的产品,一般不得退货。

3.销售退回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退货程序: 3.1符合退货条件的退货,客户由销售人员代其办理,不符合退货条件的,应事先取得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办理退货手续。

3.2由销售人员对照拟退回产品实货逐项填写“销货退回通知、验收、入库交接单”的有关拟退回产品信息。

3.3由保管员或开票员通过核对销售记录或销售票据,查验是否为本公司售出产品,补充拟退回产品的相关信息,核对数量、破损、污染情况并签字确认。不能确认为本企业售出产品的,不得退货。

3.4确认为本公司售出产品,将退回产品暂放入退货区。采购部根据进货的来源,联系供货商,在处理意见上注明处理方式,同意退货的,保管员通知验收员验货。

3.5验收员对退回产品按新进货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打出“销售退货单”并在“退货通知、验收、入库交接单”和“销售退货单”上写明质量状况并做出验收结论,签字后交保管员。 3.6保管员根据验收结论,将合格品从退货区放入相应的合格品区,将不合格品放入不合格品区,记入不合格品台帐。

3.7质管部检查两单及实物的处理情况并签字确认。

3.8以上产品实物退货手续办理完毕后,将“销售退货单”一联交验收员作为退回验收记录、一联交保管员作为退货台帐,一联与“退货通知、验收、入库交接单”交保管员作为退货通知单,一联交财务部,一联交退货方。

3.9允许先退货,后验收,即退回产品经主管领导或其委托授权人审批同意退货,并放入退货区后,即可办理开退票手续。

4.购进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退出、退换: 4.1不合格品经与供货方协商可以进行退、换货或财务处理。供方不要求退回实物的,实物应存放于不合格区等待销毁。

4.2合格的库存产品或销后退回产品,因滞销等原因需退回供货方时,应由进货员填写“购进退出审批交接单”,保管员根据审批后的交接单办理退货,并打出“购进退货通知单”,经复核员复核签字,退货经办人签字后保管员留存一联为“购进退货出库复核记录”。进货员留存一联为“购进产品退出记录”,记录妥善保存三年。

4.3购进产品的换货:退出的产品应按退出处理,换回的产品应按来货重新验收入库。

冷链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确保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存、流通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GB500725冷库设计规范》。

3、范围:适用于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物流冷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储藏、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监测等管理全过程。

4、术语和定义:

4.1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是指对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藏、运输有温度要求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 4.2冷藏指温度符合2℃—8℃的储藏运输条件。 4.3冷冻是指温度符合-10℃—-25℃的储藏运输条件。

4.4药品冷链物流指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5、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收货、验收

5.1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收货区应当设臵在冷库内; 5.2收货时检查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运输途中的实时温度记录,并用温度探测器检测其温度;

5.3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收货时,应索取运输交接单,做好实时温度记录,并签字确认。 5.4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从收货转到到待验区的时间,冷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在30分钟内,冷冻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在15分钟内。

5.5验收应在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的药品,应迅速将其转到说明书规定的储藏环境中。

5.6对退回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视同收货,严格按5.1、5.

2、5.3、5.

4、5.5操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送检验部门检验。

5.7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发货、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1年以上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6、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储藏、养护

6.1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藏的温度应符合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说明书上规定的储藏温度要求。 6.2储藏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时应按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6.3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进行在库养护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应先行隔离,暂停发货,做好记录,及时送检验部门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处理。 6.4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有效期1年以上备查,记录至少保留3年。

7、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发货 7.1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工作,并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7.2拆零拼箱应在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规定的储藏温度下进行。

7.3装载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时,冷藏箱应预冷至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存运输温度。

7.4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由库区转移到符合配送要求的运输设备的时间,冷处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品应在30分钟内,冷冻药品应在15分钟内。

7.5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发货应设臵在冷库内,不允许臵于阳光直射、热源设备附近或其他可能会提升周围环境温度的位臵。

7.6需要委托运输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单位,应与受托方签订合同,明确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在储存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要求。

8、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运输

8.1应配备有确保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温度要求的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

8.2应制定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发运程序。发运程序内容包括出运前通知,出运方式、线路、联系人、异常处理方案等。 8.3运输人员出行前应对冷藏箱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并符合温度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及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温度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臵。

9、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9.1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温度记录和监控,温度记录间隔时间设臵不得超过30分钟/次。 9.2冷库内温度自动监测布点应经过验证,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冷藏要求。

9.3自动温度记录设备的温度监测数据可读取存档,记录至少保存3年。

9.4温度报警装臵应能在临界状态下报警,应有专人及时处臵,并做好温度超标报警情况的记录。

9.5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臵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备完好。

10、冷藏药品储存、运输的设施设备

10.1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储存应有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臵。

10.2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运输方式选择应确保温度符合要求,应根据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数量多少、路程、运输时间、储藏条件、外界温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宜采用冷藏箱运输。

10.3应有经营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规模相适应的的冷库和冷藏箱。

10.4冷藏设施应配有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回路电路。 10.5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藏、运输设施设备应有校准方案、定期维护方案和紧急处理方案,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校准、清洁、管理和维护,并有记录,记录至少保存3年。

10.6建立健全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储存运输设施设备档案,并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记录,记录至少保存3年。

11、人员配备要求

11.1应配备与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冷链管理、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11.2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收货、验收、养护、保管人员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要求。

11.3从事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收货、验收、储藏、养护、发货、运输等工作的人员,应接受冷藏体外诊断试剂(按药品管理类)的储存、运输、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等业务培训。

检验试剂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通过推拿科常见病标准化病人(SP)与志愿病人来培训中医学生临床医患的交流能力,提高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方法: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SP组,采用先期招募、遴选、培训、考核、让中医学生与腰突症SP进行面对面交流、实训结束后,SP向中医学生提供对交流过程的反馈意见的流程;应用患者组采用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创造与临床真实患者交流、进行对志愿患者的接诊、进行推拿治疗、给予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等步骤。两组进行对比以及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统计。

结果: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医患交流能力评分在实训前后比较均为P<0.001。实训后两组学生医患交流能力评分比较P<0.05,应用患者组优于SP组。

结论:两组多站累加后换算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关键词:推拿实训医患交流标准化病人

现代社会,医疗领域的现实矛盾主要是医学模式在向生物-心理-社会转变,以及对社会医疗制度与医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不断攀升,造成医患间责任与信任之争愈演愈烈。中医学历来重视与患者的交流,作为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必须从中医学生的培养抓起,这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良好的医患沟通既能促进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又能加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本研究结合推拿科特色,应用推拿科常见病标准化病人(简称SP)与志愿病人培训医学生临床医患交流能力,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1研究方法

分为应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患者组)和应用SP培训中医学生医患交流能力组(简称应用SP组)。应用患者组15例;应用SP组12例。评估模式参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结合推拿科专科特点,在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SP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中医学生推拿实训医患交流能力多站式评估方法,具体考核站点设置:接诊时的交流→专科查体时的交流→推拿治疗时的交流解答→日常咨询时的交流。每个站点考核结束后,立即评估中医学生交流表现。累加各站评估结果,换算成分值,根据各站在临床实际中的重要性,分值加权后再累加。评估结果及换算后分值可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医学生推拿实训后的医患交流能力。

2研究结果

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均数比较: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时采用参数检验法(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aired-Samples t test)检验,非正态分布和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法(Mann-Whitney tes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实训前应用SP组与应用患者组比较。

应用患者组与应用SP组实训前站点评估及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较无差异。实训前后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较,两组均显著升高。应用SP组在接诊、查体站点评估结果较好,应用患者组在推拿治疗、日常咨询站点评估较好,两组比较均有差异;两组累加后分值应用患者组较应用SP组高。

3讨论

参与受训的中医学生们进入多个SP站点,面对面交流;交流过程结束后SP给予受训者反馈意见。这样做减少了初入临床接触患者的恐惧感,锻炼了如何准确向患者传递信息,如何全面理解患者反饋的信息,形成中医学生1对1模拟推拿医生与腰突症患者间的交流。模拟后学生间讨论及实训教师纠偏,对整个模拟交流过程的总结和有益补充。中医学生开始初涉医患交流的训练,通过对志愿患者的接诊、推拿治疗、解答日常咨询等具体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与患者交流的能力。这一环节中学生接触到的是真实患者,没有固定模式,更接近复杂化的临床实际。

应用SP组中医学生在接诊、查体站的交流逻辑性强,尤其是与腰突症典型表现者交流时比较熟练;应用患者组中医学生在推拿治疗站与解答日常咨询站的交流时,获取的患者信息更加真实全面,面对各种推拿临床问题时应变能力更强。但多站点交流能力综合评估应用患者组优于应用SP组。

4结论

应用SP可根据需要设置针对性病例,降低评估偏倚,规避医学考试可能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训练中医学生的询问技巧和操作手法;顺利完成从医学生到执业医生的过渡。同时也存在不足,SP不能完全解决医学生临床实践的困境,只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难以模拟疾病的客观表现;针对能够模拟的疾病种类和症状有限,对医学生的训练可能陷入重复和固化,不能再现临床实践的复杂性。而且招募、遴选及培训SP成本比较高。

中医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配合与志愿患者交流的联合作用有很大推动作用,学生除了从医生的角度理解医患交流这种过程,还会换位思考;还可部分降低SP的培训及劳务费用;与志愿患者之间的交流训练更接近临床实际。

实训后中医学生的医患交流交流技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比未经实训、直接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更为熟练;交流过程中较少出现遗漏信息或出错的情况,并能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患者信息。总结有如下优势:①受训学生可通过反馈信息了解交流过程的真实全貌,从而修正其交流方式、内容及技巧。②推拿科实训环节将重点放在推拿手法治疗时的医患交流上,体现了推拿专业医患交流实训体系的特点及优势。③建立学生互动模拟医患交流、SP、与志愿患者交流能力三者配合培养实训体系。学生互动模拟,使中医学生除了从医生的角度理解医患交流这种过程,还会换位思考。SP与真实志愿患者交流配合,使中医学生交流能力实训更接近临床实际,兼顾临床交流时逻辑性及应变能力的培养,还可部分降低SP的培训及劳务费用。三者结合,既吸收了单纯应用SP或志愿患者实训模式的优势,又可弥补各自的不足,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检验试剂范文第4篇

[摘 要] 阐述了“工匠精神”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从教师的培训、理论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实施三个方面浅议了高职院校基于“工匠精神”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认为要培养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必须创建一个基于“工匠精神”的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医学检验技术;一体化

“工匠精神”就是在工作过程中锲而不舍、执着专注,凡事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在追求艺无止境的同时又具有创新进取的精神,“工匠精神”不只是技能上的追求,同时也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家国情怀、淡泊明志等[1]。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在学校期间就开始通过思想品德教育、构建相应的校园文化或职业素养使“工匠精神”内化于心。专业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用的时间较长,所以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如何把“工匠精神”融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工匠精神”和专业教育形成一体化,始终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而成为一套成熟的教学体系。现就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做一探讨,希望能对医学高职专业学生专业化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实施有所参考。

一、“工匠精神”在医学检验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2]。目前国内多数医学职业院校检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都比较小,少部分学生通过学历再提升在职业技能水平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工作岗位技能水平的发展方面提升空间很小,而且工作中继续发展的目标也比较模糊。目前在医院检验科或其他相关行业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占据一定的比例。怎样使医学检验专业的高职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职业潜能、提升其职业技能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职业提升空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欧洲的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工匠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建立评价技能型人才的“欧洲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实现了与“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等值[3]。在这个框架中,不同的职业资格等同于不同的高等教育资格,如具有较高工匠水平的职业资格8级等同于“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框架”的“博士”。这种资格框架制度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学位的等值,真正保障了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薪酬福利待遇。综合国内外高职专业学生的发展趋势,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要想在以后的职业中显示人才优势,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到突破点, “工匠精神”的培养就是技能型人才发展的突破点之一,“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突出技能人才的优势,扩大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用人单位希望医学高职院校检验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达到岗位技术需求,但是由于医学检验行业的工作性质,用人单位需要学生的技能水平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流程,还希望学生在工作环节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检验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提供最好的数值,从而达到较高的职业标准。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许多仪器的成本高、精密度高,对操作者的要求也相应地增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渗透,能够使学生高标准对待学习和工作,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未来的职业[4]。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特点特别注重在病人标本的检验过程中及精密高端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能突出高职检验学生的就业优势,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可程度,敬畏自己的职业。具备了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完成工作流程,还能够以追求极致的态度来不断提高行业水准,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获得良好的聲誉。

二、基于“工匠精神”的课程专业一体化的形成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需要精心的设计并体现在教学环节中。本研究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切实具备职业所需的“工匠精神”:专注严谨、精益求精、耐心坚持[5]。在“工匠精神”的理念下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使他们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还蕴含“工匠精神”,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一)教师的培训

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即便是有体现加强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环节也仅仅是简单一提,有的老师可能在讲述的时候过于刻板等,这些都不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工作态度。教学是一种艺术,需要技巧。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均掀起教学改革的热潮,探讨高职办学的特色,探讨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讨怎样在技能操作方面来塑造一批技能型人才。教学方式从精品课程到慕课、微课、信息化教学、开放课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正在兴起,人们对高职教学的改革越来越易于接受,改革是任一行业发展的无穷动力。“工匠精神”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需要融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接受,在吸纳近年来教学改革成果的同时还要有所突破,就是坚持素质教育的长期化,素质教育不是停留在医德医风,而是结合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世界上曾有许多学校因办学特色而赫赫有名,如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培育学生的方式就是在学生性格的塑造上狠下工夫,所培育的学生不但业务精,更重要的是具有永不言弃、严谨刻苦的做事风格。教学的执行者主要是教师,教师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教学观念的树立、教学信心的树立、教学热情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是按照既定的方案去执行,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并能随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学方案制订时要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体会不到教,是学生主动地去学,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时什么时候需要融入“工匠精神”、以怎样的方式导入等都需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使专业课教师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工匠精神”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点,同专业知识的教授一样重要,明确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获取一样不能一蹴而就。同时,告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具备“工匠精神”:对学生的教育应不厌其烦、对教学过程应精心打造,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教学效果反馈调整并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

(二)理论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结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制定教学程序,“工匠精神”的教育在教学过程应水到渠成地体现出来,教学内容反映“工匠精神”的环节设计时不生硬,符合现代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高职学生学习耐久性相对较低,纯理论的教学方法都会使学生生厌,理论教学时以情景再现教学法为主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学生会意识到临床检验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所有教学环节均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进行设计,还要结合专业知识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一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为主导方式,尽量增加诙谐有趣的环节,使学生乐于接受。

2.教学过程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举例法、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体现专业的特点。如,讲述相关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及结果数值高低的时候,举一些临界值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学生认识到工作过程中要谨慎对待每一个环节,否则会影响病人的诊治;标本的检测过程中,列举不同医院结果的不同可能是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明白由于待测物质或检测试剂的不稳定性及检测方法的多样性,控制每一个环节及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在病人的诊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理解透彻,对检测方法中每一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明确且能知道相应的对策;讲述医学检验所用的仪器时举例仪器检测结果有时候还要结合手工操作或病人的实际临床表现来进行报告,让学生明白随着科技的发展及行业的标准需求,检验仪器越来越高端及精密化,但在仪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质量控制水准,要严格按照操作章程,切不可因为侥幸心理,忽略掉常规环节;讲述检验过程中质量保障环节时,举例让学生明白检测重点不只是标本的检测环节,检验前和检验后的环节同样重要,所以标本检测结果的价值要结合病人的病情,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只是报告仪器的结果,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医学检验的精细性工作特点完整地体现出来。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具备职业责任感和爱心,形成培养“工匠精神”的动力。医学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多数一直学习成绩不是非常理想,对自己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还延续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同感不高,就业形势和工作后的职业优势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教学理念表达出来就完成任务,还要看学生在教学中的反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一切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要教学手段,最终使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用“工匠精神”打造职业优势,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三)实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设计

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的不同分组,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特点及接受程度因人施教,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实验操作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每项操作的原理及每一步骤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明确操作的完成不能只是停留在操作上,而是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每一步操作异常时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每一个操作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要明确。在技能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一个环节都设计较高的操作标准,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要量化打分,使学生在操作中加强细节练习,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谨慎、认真对待。

2.教学过程的体现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把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放大,每一步操作都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操作注意事项,明确每一个细节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意义,在竞赛训练过程中及参赛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工匠精神”,训练学生的耐心和培育精益求精的精神。竞赛是一种非常好的培育方式,学生在单调的日复一日的操作过程中会学会耐心、学会对每一个细节追求精益求精,懂得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实现都不是一日之功,会非常谨慎地对待以后的工作。在竞赛培训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互评打分,互相监督。可以播放历届学生的操作视频,让学生用手机录制自己的操作视频,让操作较好的学生做示范等激发学生反复训练的热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模仿临床的检验过程和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早体会临床检验的各个环节,增强职业使命感,增强实验环节的针对性。通过海报、专栏或主题文化节等把理论知识融入操作过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形成一种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技术操作环节的科学性,加强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理解,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

三、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以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成绩为主,辅之以教学专家、行业专家及同行评价,最终的评价指标为用人单位评价,形式为试卷、问卷调查及操作考核。用人单位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问卷中涉及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对工作的完成质量、工作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选项。本研究实施的学生在工作单位获得好评的比率明显高于未实施之前。

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每一个群体的发展和利益都会得到社会重视。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作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样,对社会整体的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这部分人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一股重要力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更好地提升高职人才的技能水平。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这一改变,改变一切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个改变也绝不是浅尝辄止的素质教育及其泛泛而谈的技能教育那么简单,不是靠流于形式的一阵热情而达到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项教学改革探索绝不是短短的过程就可以达到,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借鉴国内外相对成熟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又要结合国情、学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给予这个人群更多的职业提升空间。

综合来说,职业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以后面临的工作特别需要职业素质,高水平的检验结果会给病人带来更确凿的检验数据。同时作为临床一线的实践者,其实践经验对一些检验指标的进一步精确化及检验方式的更好改变提供了科研数据。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融合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体化,使“工匠精神”的教育形成常态化,从而提高医学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以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虽然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意识到“工匠精神”在高职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但是“工匠精神”在专业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多是非医学相关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在全国及山东省内的医学职业院校中,“工匠精神”与不同特色的医学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相关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多数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医学相关专业的工作面临的对象为人,所以更需要“工匠精神”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融入,提升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优势也需要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亚力克·福奇(Alec Foege).工匠精神[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徐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J].江苏教育,2015(11):38.

[3]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4]臧志军.两种“工匠精神”[J].职教通讯,2015(28).

[5]张斯元.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30-31.

检验试剂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入了强调公益、改善民生的新阶段。作为一名从事检验医学方面的医疗工作者,如何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检验任务,积极调动与发挥检验科室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一个无可避免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检验医学;管理;素质

1用既科学又艺术的手法加强管理,建立检验科室的知名度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现代化,检验质量已纳入国际化、标准化、科学化、统一管理的轨道,现代医学检验的科学化管理已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已经进入了科学化管理轨道。管理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医院同行中,既要学习新的技术又要学会掌握医院管理科学规律,为了使检验工作不断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检验质量管理的要求,要注重探索和创新,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质量管理工作是检验科工作的核心,检验科的每一项管理都是为了提高检验质量,更好的高质量的服务于临床,并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质量控制是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因此,检验科主任要加强技术人员的质控培训工作,吸取质量管理达标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经验,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努力做好室内质控的同时要参加临检中心室间质控工作。科主任要严格监督各专业组人员,严格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员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自我宣传,介绍检验新动态,新项目及临床意义;在全院开展定期的业务讲座,讲解一些新检验项目检验参考值的变更,一般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意义等;与临床各科室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深入临床科,取得临床科的支持和信任;把所开展的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印成小册子发给各科室的医护人员、用各种有意义的方法加强管理,自我宣传,不断进取、不断进步。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作为检验科管理者,一定要明确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投入和产出的效益。要正确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因为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科室乃至是一个医院良性运转的基石。时代在发展,学科技术在发展,仪器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高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引进,这都离不开经济这一中心主题。为此,作为检验科室带头人要做到科学的经济管理,既要注重开展新技术、引进新仪器,又要注重节流,杜绝浪费,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每一台检验仪器的效能,也要充分发挥科室每个员工的特长,了解他们专业发展上的思路和长处,在现有的条件下给予其发挥特长的最大空间,形成良好的业务梯队以利于检验科室的发展。

3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半自动、全自动的高科技工具和技术,这些发达的检验方法取代了过去繁锁的手工操作,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试剂盒的简便化、操作环节的自动化都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与之不适应的就是基层医院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不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能力较差,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一些英文看不懂,仪器参数设定不明确,仪器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这些都给临床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检验可科主任必须重视检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为了加强检验设备的充分利用,要积极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与外界交流学习,多看专业书,随时掌握国内外检验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动态,不断加强外语学习,同时发动全科室成员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全面提高所有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这样既提高自身素质又提高了科室整体水平。促使大家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检验的发展动态,更多的掌握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4解放思想,全力实现科室的自动化管理

努力实现检验科室的自动化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地飞速更新,先进的技术使检验科的计算机数据网络系统可与计算机联网,大大地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计算机的使用便于科室的现代化管理。对于科室的数据、收费、质控都能全部地被掌控在一个网络中。这有利于全面地系统地了解科室的动态变化,保证检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对的,自动化的实施要求主任医师要解放思想——“下放权力予机器”,这是一种理念上的转变,当今时代,利用资源的多样性来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确为明智之举。当代医学是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它要求各医学科室应加强沟通,协同攻关,协调发展。检验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以一切为用户服务、以用户满意为目的。当今市场化的经济社会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等配套措施,而医学检验理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总之, 用科学的手法加强检验科室的管理,掌握先进技术,敢于运用先进技术,使得技术领先、思想领先。体现新技术、新项目的使用价值,保障科室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进一步地促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使科室的医学检验工作处于一环扣一环、不断进步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收稿日期:2009.04.17)

上一篇:零售连锁下一篇:百货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