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

2024-02-27

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第1篇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6、报告单位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传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传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第2篇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6、报告单位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传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传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第3篇

二0一一年半年总结

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做了以下工作:

1、 坚持每月一次深入科室考评,每周一次深入科室督导,每季度汇总资料,分析评估与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各科室。

2、 依据新规范、标准修改细化工作制度、方案和工作计划。

3、 坚持每月卫生学监测制度的执行和医院感染综合监测,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感染委员会和各科室,对其存在的缺陷以书面通知形式下发,要求整改并督导整改。

4、 坚持对重点科室实施重点督导与监督;坚持对重点部门(如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实施管理情况跟踪、督导。

5、 完成上半年实习生、进修生、新上岗人员及全院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与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计划。

6、 完成医院环境、器械设施及消毒器论证并督促配套完善相关设施。

7、 完成重点科室布局流程,整改建议论证、制图、审批与相关科室的实施整改。

8、 完成《手卫生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隔离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考核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督促整改。

9、 完成乙肝监测上级文件要求,制定并下发了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案,并督导实施。

10、 完成涪城区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工作的医院三个社区一个中心的业务指导与工作开展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

11、 完成市区卫生行政机构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等专项检查、考核与监测考评。

12、 完成对性病、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标本采集、上送确认以及100%的网络直报传染病工作。

13、 完成医院健康教育处方的组稿印刷,并指导预检分诊处及各科室开展全民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及资料的准备。

14、 督促处置门诊手术室突发白蚁、停止整改后监测合格再使用。

15、 督促药剂科体检中心透视机房卫生学监测放射性指数超标,要求停止该机(室)的活动,整改后检测合格使用。

16、 督促药剂科对化学药品制剂报废之后规范处置;对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推进管理运行机制。

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第4篇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6、报告单位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传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传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第5篇

总分:100分 姓名: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

准确性

)、(

完整性 )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2、责任报告人发现(

甲类传染病

)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 2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

24 )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3、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 14 )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4、(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24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5、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

)、(

性别)、( 年龄

)、(住址

)、(入院日期 ) 、(入院诊断

)、( 出院日期 )、(出院诊断

)、(

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6、传染病“四早”措施是(

早发现

)、(早报告

)、( 早隔离

)、(

早治疗 )。

7、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须保存( 3年

)。

8、对乙类传染病中( 传染性非典肺炎 )、( 肺炭疽 )、( 高致病性禽流感 )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9、艾滋病传染途径分别为( 性传播 )、( 母婴传播 )、( 血液传播 )。

10、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 3个月 )、( 6个月 )、( 9个月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请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请划“×”)

1、水痘法定传染病。( X)

2、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卡片填好后报送科室主任收取。( X )

3、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的义务。(对 )

4、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对 )

5、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X )

6、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对 )

7、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错 )

8、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对)

9、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村医可以从事计划免疫工作。(对 )

10、所有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应实行疫情网络直报。(对 )

11、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 对 )

12、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对)

13、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 对 )

14、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对 )

15、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科主任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错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例不属于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的是:( D) A、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B、发现本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C、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

D、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不得更换。

2、《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病种共有:(B ) A、二类、11种; B、三类、39种; C、三类、26种; D、二类、26种;

3、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错误的是:( D) A、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 B、制定死亡病例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C、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D、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4、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特制订:( C)

A、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B、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C、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 D、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5、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16种法定传染病,下列不属于的是:(A ) A、乙肝、轮状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 B、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 C、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D、多年未发生的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

四、简答题(共40分。)

1、乙类传染病是指哪些?(10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采取什么措施?(15分)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 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 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3、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何不同?(15分)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检验科院感监测制度范文第6篇

科室: 姓名: 分数: 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上一篇:加油站经营注意事项范文下一篇:教育知识与能力免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