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计划范文

2023-08-16

自主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与学生接触几天我发觉今年的学生特点: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差,学习自觉性差,认为学习是给老师学的,缺乏主动性和计划性。并且选班长时竟然无一人愿当,经过了解原来初中都未当过班长,怕做不好,缺乏自信。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认为要想给同学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氛围,就必须先创造一个干净,安静的学习环境。二者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所以我计划按如下方案进行:

1、建立一只优秀的班级管理队伍,为自主学习提供基本保障。 为了选拔管理人才,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打算实行班干部选拔制,我先把学生按座位顺序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组成为一个团队论周管理班级。给他们规定好具体的职责,使他们各负其责。任期期间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与评价。轮流完后选出4组较优秀者,再让这4组进行淘汰赛最后选出最优秀者长期担当。比如第一组为自己团队命名为NO 1,王毅任班长,范德良任劳动卫生委员,孙国良任体育委员,李宗任纪律委员。依次类推。同学们认为这个办法既能锻炼自己又不至于压力过大都很支持。

2、发挥环境的力量。

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我带领同学们自己动手美化教室。比如制作一个大大的红色直行标志,让同学们把自己心愿梦想都放在上面,表示“人生是条单行线,让我们承载梦想直向前”。把级部每周表扬的学生登在后黑板上以示鼓励。并且每周都邀请一位任课老师为嘉宾在后黑板上留言寄语,通过此方式可以拉近任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请班内擅长书法绘画的同学为班级绘了“梅兰竹菊”四君子挂在班内,希望同学们受其熏陶,学其秉性。

3、发挥身边人和集体力量。

开自主学习的主题班会,通过朗诵,小品,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同学感受其中。

4、家长的动力是最能震撼学生内心的。

模块赋分考试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制定下一步学习目标,让学生给家长写信,表示对家长的感恩以及对下一步学习的表态,我先把信收起来,开家长会时一块交给家长,请家长阅后也给自己的孩子写下几句朴实鼓励的话。然后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家长写下的话一块粘在学生的课桌上时时提醒与鼓励,

5、安心才能学习。

班主任定期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大约1-2个月书面交流一次。具体形式是学生先把这段期间自己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及班里的一些情况都可以写给我,我阅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找他当面谈心还是写回信的形式帮其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其感到温暖,这样才能安心学习。

6、来自榜样的力量。

班主任定期给学生读励志的事迹,这就需要我平时要注意积累搜集这方面的材料。

7、争当先进,不甘落后。

定期评选“班内最受欢迎学生,自主学习先进个人,自主学习最差典型。”

8、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 充分利用竞争的力量,根据模块考试成绩让每个学生在班内选择一个学习方面的竞争对手,到期末考试后根据成绩决出本学期争霸胜利者和失败者,次举措命名为群英争霸赛。

9、让评价更全面。

自主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基本思路:更新理念 转变方式 开发目标 探究内容 实践求真 物化提炼 应用推广 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升华。

1.更新理念 转变方式

展开以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一是学习相关理论文献,挖掘研究深度,扎实研究基础,跟踪国际国内前沿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保证研究实时性,拓宽研究者研究思路;二是学习自主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自身教育教学方式,培养正确师生定位,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认识。

2.开发目标 探究内容

开发目标细则,确立“先导后学、先学后教、即时检查”的十二字实践原则。依据目标和原则探究研究内容,指导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

3.实践求真 物化提炼

以理论为支撑,用实践来验证,在实践活动中探求培养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总结探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区,有阶段的及时归纳,及时修正来优化实践活动,完善策略模式,达到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4.应用推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关注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认真提炼研究中的经验和技巧。以问卷、调查报告、论文、精彩片段以及多媒体文件等形式进行成果物化。以交流、观摩的形式进行直接推广,以报刊、杂志为载体进行宣传。实现对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促进,进而达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升华。

二、课题研究任务分解 第一阶段

研究内容:课题筹备申报、立项,拟定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论证

研究时间:20

14、04—20

18、12 负责人:王川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 研究内容:

1.编制“影响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及使用说明;调查问卷试侧、实测;数据分析。

研究时间:20

15、01—20

15、06 负责人:张秀琴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

2.“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目标开发 研究时间:20

15、07—20

15、10 负责人:洪敏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论文)。

3.“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容开发 研究时间:20

15、11—20

16、04 负责人:谢燕利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系列方案设计 4.中期评估 研究时间:20

16、05 负责人:王川

研究成果:阶段研究总结

5.组织开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践研究 研究时间:20

16、06—20

16、12

负责人:张秀琴、洪敏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践活动集》 6.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研讨 研究时间:20

17、01—20

17、03 负责人:江山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个案集》 第三阶段

1.物化成果,修改完善论文、活动方案、典型案例,整理活动精彩片段 研究时间:20

17、04—20

18、01 负责人:王川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研究时间:20

18、07—20

18、12 负责人:江山、王川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报告》《检测方案》、结题申请表

三、课题研究主要活动

(一)“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及成因”研究

1.组织开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分析。 围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这一核心,课题组拟按“编制工具,实施调查,形成报告”这一思路开展工作。在调查工具的编制方面,课题组拟以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因素入手,经由集体研讨,形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和座谈提纲。由课题组进一步论证,并选择本校1-2个班进行试测。然后,根据试测情况对问卷和提纲作修订完善,并编制问卷使用说明。此项工作由王川负责,于2015年6月前完成。

(1)2015年3月10日前,召开以课题组成员和部分学科教师、学生参加的“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主题研讨会,探究“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内涵,确立调查内容与形式。

(2)2015年4月1日前,由王川根据调查内容,编制调查项目样题。

(3)2015年5月1日前,组织召开调查表研讨会,针对调查样表进行研讨并最终确定调查项目及使用方法,完成调查表的编制。

(4)2015年5月10日前,由王川完成调查表的印制。

2.完成调查工具编制后,课题组拟选择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小、胜利镇小等学校的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此工作由江山负责,于2015年7月前完成。

(1)2015年5月15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商讨确定调查对象,具体学校、班级、学生。确定调查协助人员,本镇、邻近镇乡。

(2)2015年5月20日前,召开调查人员工作会,布置调查工作安排。 (3)2015年5月30日前,调查人员实地组织问卷调查,完成数据信息收集。

3.对调查问卷和座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类型与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此工作由课题组于2015年7月前完成。

(1)2015年6月10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布置调查数据统计和信息整理工作。

(2)2015年6月20日前,课题组成员分项目完成调查数据统计和信息整理工作。

(3)2015年6月25日前,由课题组集体完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初稿。

(4)2015年6月30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讨论〈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进行修改,最终确定《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

4.阶段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及使用说明,调查报告

(二)开发“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以“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为基础,来完成实践活动目标开发工作。

在目标制定中,课题组针对调查报告中“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的不同类型与主要表现和成因,来拟订目标提纲,细化目标任务,作出

目标效果预测,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此项工作由王川负责,于2015年10月前完成。

1.2015年8月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针对调查报告,深入分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的不同类型与主要表现和成因,进一步清晰对其认识。

2.2015年9月前,召开课题组主研究人员会,由江山负责初步拟订实践目标提纲。

3.2015年10月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分析,修正目标提纲,细化目标任务。

4.2015年10月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讨论做出目标效果预测,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

5.阶段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目标体系。

(三)开发“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容

在“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指导下,策划实践活动内容。 实践活动目标确定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依据不同问题的不同目标策划对应活动内容。在遵循目标的前提下,既要考虑对象的表现特征,又要兼顾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初步设想,先在小范围(1-2个班)试操作,采集反馈信息,主动修正和完善,让活动更好达到教育目标,形成教育活动内容文集。此项工作由江山、王川负责,于2016年4月前成。

1.2015年11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贯彻实践活动目标体系。 2.2016年1月,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分组策划实践活动内容。 3.2016年3月前,确定、完善具体实践活动对应目的和内容。

4.2016年4月前,选择活动对象,小范围内完成对活动的试操作,并收集活动相关信息材料。

5.2016年4月10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分析、整理活动反馈信息。 6.2016年4月30日前,分组修改和完善活动内容及操作事项,形成教育活动内容文集。

(四)中期评估

请乐山市教科所、峨眉山市教研室的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做中期评估,

鉴定前期研究的效果,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此项工作由江山负责,于2016年6月前完成。

1.学校课题组总结阶段研究情况,形成前期研究总结汇报材料,做好中期评估准备。

2.学校联系峨眉山市教研室、乐山市教科所来校进行中期评估。 3.课题组结合评估情况,小结前期研究工作。形成中期评估。

4.课题组探讨后期研究工作,修正研究实施方案,确保后期研究工作顺利成功开展。

(五)开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系列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教育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在实践活动中,课题组拟从活动步骤、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对象、活动层次等几方面入手,按照活动目标实施活动内容,掌握在实践活动中的教育效果,目标完成情况。此项工作由洪敏、课题组研究人员于2017年12月集体完成,最终形成具体活动方案。

1.2016年9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布置教育实践活动安排。 2.2016年9-2017年12月,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3.2017年12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分析、讨论实践活动教育效果,总结目标完成情况。形成“实践研究”具体活动方案。

4.阶段成果:活动文字、图象和多媒体资料,活动具体方案合集。

(六)总结提炼,形成成果

1.整理研究资料,修改研究论文,评价方案,教育活动等于2018年5月完成。

2.预期成果:

(1)“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及使用说明。(调查问卷、使用说明)

(2)“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数据分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3)“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的表现类型与特征分析,实践的目标与措施,理论文集。(论文)

(4)“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系列实践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活

动目标。(活动方案)

(5)活动精彩片段以及多媒体文件。(活动文集、动态图像文件) (七)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1.目的:力争成功结题

2.形式:课题组集体研究,由江山、王川总结提炼,撰写“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总结报告,填写结题申请表。请乐山市教科所进行结题论证。

3.此项工作于2018年7月完成。

(1)课题组集体研究,总结课题研究情况。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装订成册。 (3)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4)向峨眉山市教研室、乐山市教科所提出结题申请。 (5)填写结题申请表,并上交。 (6)结题鉴定会。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第二小学课题组

自主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另外, 为教而学, 为考而学, 学依赖教, 离开了教就不想学甚至不会学。久而久之, “学”就失掉了独立自主性。因此, 也就出现了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 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不少学生怕记怕读, 甚至怕去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他们只对“有意思”、“投口味”的文章感兴趣, 而对一些不合口味的优秀作品不感兴趣。这样, 他们的语文素养又怎么会提高呢?而且, 对学生来说, 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 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 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 苦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发自内心的, 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 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 学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 其乐融融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有学者明确指出:“当今中国内地, 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 我们的儿童正普遍处于一种‘受逼’学习的状态……‘学习’便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的一个代名词, ‘受逼’也就几乎成了儿童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 或者成了儿童生存状态的一种普遍特征……儿童的健康的、有活力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根本前提, 那就是他必须处于一种主动的、自由的生存状态。”因而, 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为此, 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要有其“形”

长久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对忽视, 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塑造在教学实际中成为一种点缀。新课程要求: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不仅是学习的“认知体”, 更是一个成长中的“生命体”。作为教师, 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 面对课改,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 往往是前后左右三五个学生围在一起, 讨论甚为激烈。而且, 针对教改, 追求创新教育, 在课堂上适当穿插音乐、图像、辩论、表演等, 出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一改传统教学中严肃的面孔, 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了培养, 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 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 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 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要有其“神”

光有其“形”, 还要有其“神”, 要“形”“神”皆备。怎样才能具备“神”呢?应根据各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例如, 语文重视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语文教师, 应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读, 自己走进课文, 去吮吸书中的丰富营养, 与书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起, 同悲喜、共患难, 从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人们常提到“读书百遍, 而义自见”, 语言的学习靠的主要是形象思维, 没有反复的朗读品味是领悟不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的, 更不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让他们自主阅读, 教师只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而不可包办代替, 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感悟, 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想, 自己说, 自己演, 自己写, 全节课都在“动”。学生活动方式多样, 听、说、演、写全面铺开, 课堂活泼, 有趣, 充满活力。当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疑问、有所收获时, 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和进一步提升, 让学生通过集体交流, 自己总结得失, 自己归纳经验, 获得信息与技能, 学生才能获得熏陶感染, 才有其独特体验, 才会提高其素养, 较好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三、含“金”量要高

创新, 是一个人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 也是最易受到压制的机能。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 “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质疑精神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因而,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 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 不少教师特别重视课堂提问, 并以提问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参与面的一个尺度, 然而, 不少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虽多, 可不少是无病呻吟, 为提问而提问, 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有的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 甚至有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没有反应, 无从下手, 只得自问自答, 含“金”量不高。因而, 在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之后, 教师应采用“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把握问题的深度及其针对性, 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去讨论、去交流、去归纳, 从而实现其自我思考、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 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地加以沟通与联系, 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信息交流网络, 并且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 充分发挥其自主合作的能力, 并且在开动脑筋思考的时候, 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重组, 自己生发出新的问题, 从而不断地探索下去, 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四、教师的“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指教师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而作为课改中的一个亮点,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成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的一种体现。为此,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生发出来的问题, 因为课堂上的大胆质疑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锻炼其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课堂上学生所提问题不但是他们学习中的疑问, 而且许多问题有共性, 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有差异, 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课堂上质疑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生所存在的所有疑问, 且没有提出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清楚甚至理解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在此过程中, 有的教师以为学生提的问题多就是主动学习了, 当学生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时则以为已经掌握了知识。殊不知,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的程度与他们的知识积累, 与他们个性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因而离开了教师的引导, 他们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的。因此,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而且, 教师正确因势利导, 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又有利于他们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 提高其思想觉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另外, 在重视思维能力方法的训练和课本知识积累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因为,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 经常可以发现, 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 学生搜集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了, 而是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科技领域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也不再只是听讲与做习题, 他们学会了剪报贴画, 搜集各种资料, 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长久下去, 定能积累丰富的知识,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总之, “教育是技艺, 更是哲学, 是艺术, 是诗篇, 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与生命去拥抱。”因此, 教学应当立足于长远, 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摘要:面对课改,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已经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被越来越多的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此, 有几点见解:1、要有其“形”;2、要有其“神”;3、含“金”量要高;4、教师的“导”。另外, 还要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积累丰富的知识,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自主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本质 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秦学锋(1973- ),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杨东英(1972-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河北 唐山 063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自主学习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秦学锋。(课题编号:06020376)

一、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①。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自主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参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指导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和质量②。因此,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尤其应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从自主学习的本质和其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与诸位同仁商榷,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二、自主学习的本质

自主学习的概念如何界定?它有哪些特征?在教学领域中,“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有多种解释,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界定。Holec认为从学习者角度看,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说,学习者能够对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决定学习目标;(2)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5)评估学习效果。显而易见,Holec的定义主要强调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尽管这个定义涵盖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方面,即自我管理能力,但并没有从心理学角度给予阐述③。Little则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一种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如何学,而且表现为如何进行知识迁移④。可见,Little从心理学层面对Holec的定义进行了补充。显然,Holec和Little的定义包括了自主学习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认知过程。然而,Holec和Little仅仅论述了学习者“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⑤。

随着对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意识到脱离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参与的学习很难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合作学习才能实现。合作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习者社会协作能力的发展状态⑥。而且,合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习者在共同学习中互利互惠,共同承担学习责任⑦。

迄今为止,较为全面地阐释自主学习的定义为“自主学习是为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⑧。该定义指出,尽管Holec和Little对个体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方面——自我管理和认知过程进行了阐述,却忽视了自主学习的第三个重要方面——自主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的控制涉及环境因素,它包括对学习环境的控制,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概括地说,自主学习的定义涵盖了三个方面: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学习环境。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具体体现为,有效的学习管理依赖于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对认知过程的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时也要求学习者决定学习内容。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激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创造学习环境、监控和调整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成果以及与他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讨论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旨在深化对学习者自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理论形成的三大重要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洛斯。该理论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并且指出,学习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主张把个人的思想、意愿与情感放在所有人的发展的中心地位⑨。该理论指出,学习者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每个学习者都具有个人发展和独立学习的潜能。因此,教育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该理论也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赋予了新的内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教学中,教师最合适的身份是作为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在学习者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应尽量少地进行干预。现在,这种把教师作为帮助者的观点已成为教学和学习中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中心。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是学习者通过教师指导主动发现事实、理解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它强调以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Bruner为代表的“认知—发现说”。该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⑩。可见,Bruner不仅坚持知识的获得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而且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他的发现学习并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而是主要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而获得对学习者来说属于新知识的过程。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认知学习理论对自主学习理论的启示在于:强调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学”而不是“如何教”。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教育心理学最热门的理论之一。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Willians和Burden在吸取了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理论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她们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教师、学习者、任务和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孤立于其他因素而存在,它们之间的交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置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学任务;学习者作为个人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则成为教师和学习者的连接界面。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也有互动。教师的行为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念,学习者对教师的反映方式与他们的个人特征有关。这样教师、学习者、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另外,对学习过程起重要作用的还有环境,从课堂的情感环境、整个学校的风气到大的社会环境,处在中心的当然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

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但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也重视教师、任务、环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但强调学习者的内因作用,而且强调教师、任务和环境等因素的外部影响。总之,无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无非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内因,即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它们是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者学习前所具有的认知结构;二是外因,即教师、任务和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综合学习环境。我们知道,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外因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建构主义的实质,即核心思想是:知识的学习是主体在原有知识结构上的主动构建。

四、结论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并结合合作学习自主管理自己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个教育目标,又是一种教学理念和理论,同时还是一种学习策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了自主学习理论的深厚理论基础。对相关理论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学工作者开阔视野,更加全面地理解自主学习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做到正确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全面理解与把握自主学习理论的本质与理论基础对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12.

②毛颖.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17-118.

③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3.

④Little,D.Learner Autonomy 1:Definition,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4.

⑤⑧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11,50.

⑥Little,D.Freedom to learn and compulsion to interact: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A].In R.Pemberton,et al. (Eds.).Taking Control: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6:210.

⑦Palfeyman,D.Introduction:culture and learner autonomy[A].In D.Palfeyman & R.C.Smith (Eds.).Learner Autonomy Across Culture[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3:4.

⑨Williams,M.&Burden,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30.

⑩戚宏波.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2(5):84.

自主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x学院第x期学生党校自主学习成果报告

一、 主题简介

从非典到甲流看中国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进步

二、 学习的内容

1 疫情应对进入最高决策层

中国最高领导和最高决策层,第一时间将甲型H1N1流感防治纳入最高议事日程。在中国还没有发现疫情时,4月28日,胡锦涛就对做好防范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工作做出指示,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中国加强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工作。5月5日,温家宝再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一阶段汇报工作,再次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 5月10日,中国确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后,5月11日,胡锦涛再次就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做出指示,温家宝第三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防控措施。

纳入最高领导和最高决策层的议事日程,是保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

2 将中国纳入世界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

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中国以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将中国纳入世界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加大对国外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与监测,及时与其他国家开展各方面的合作。

3 政治动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参与

在危机状态之下,政治动员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做法,中国拥有政治动员的传统,适当的政治动员有利于及时制止公共卫生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胡锦涛的两次指示,温家宝的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是实现政治动员的体现。在政治动员过程中,新闻媒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动员信息的扩散者和信息传播渠道。自4月24日以来,甲型H1N1流感是各大媒体、网络和电视的主要焦点话题。

在此之后,中国为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大部分公民都表示理解,可以看出政治对社会的动员起到了作用。而各级政府快速的反应和应对措施,表示政治动员对各级政府起到了作用。

4 准备充足的财政资源,注重发挥专家作用

据报道,为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中央财政已经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拨出专款。此外,各个市都确立了定点医院,并且安排充足的物质资源储备。例如5月6日北京地坛医院发言人表示,已储备2万个口罩和2万套防护服,还有达菲药物以及抗生素。

专家是甲型H1N1流感防治方案的提出者,是甲型H1N1流感发现者和监测者,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者。在整个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中,他们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报道,卫生部组织专家在《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最新诊疗经验和相关资料,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并于5月8日向全国发布,成为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最权威方案 5 改进了信息公开的数量、质量和类型

据观察,与2003年非典防治相比,中国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过程中,大大地改进了信息公开的数量、质量和类型,实现了公共卫生处理机制的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实时信息公开。从应急预案,到应急处置,以及进一步的防治措施,都做到了向全社会公开。

6 提高了分散化处理危机的能力

应对危机,快速反应和快速行动十分重要。而快速反应和快速行动,需要以分散化处理危机为制度前提,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并不需要集中处理,相反,需要属地化管理和分散化处理。可以说,应对危机最重要的是明确责任,将危机分散化、分部门去处理,而不是让一个统一组织来进行集体处理。

7 加强了跨地区和跨部门合作,形成协同治理的政府

分散化处理危机,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协调,相反它对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中央与地方政府协调,跨地区协调,跨部门协调。这其中,信息网络机制是协调的重要途径,据报道,5月12日,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北京能够很快获得与四川患者接触的信息,得益于遍布全国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网络,以及北京市卫生部门和民航部门出入境检疫局建立的防控信息实时通报制度。

总体来看,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政府公共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中央政府协调地方政府间的能力得到提高,地方政府各级部门之间协调也得到加强。

8 学会用法律来处理危机

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中国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处理法治化得到了加强,比如,通过修改和制定一些法律,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使得疫情监测、流行病调查和治疗实验等都有了法律依据。

三、 成果展示

从甲型流感传入中国到目前为止,甲型H1N1流感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在某种程度上,这得益于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中国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我们发现中国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方面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取得巨大的进步。2003年经过非典之后,政府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逐渐形成了与政治体制和传统相适应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在甲型H1N1流感的应对中,中国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正在形成一些制度化的措施和手段,应对危机正在从一种非程序性决策走向程序性决策。这些经验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不过,中国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下一步的公共卫生工作会变得更细致、更透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 感受体会

上一篇:每日学习计划下一篇:签证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