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17

自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自主合作学习是高中体育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体育教育的必然选择。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把团队协作、互助精神、人人参与等体育内涵挖掘出来,关注人在体育运用中的责任体现,对高中生全面进步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自主合作;高中体育;协作;互助;责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日益凸显其独特的价值,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主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而实施的教学模式之一,将自主与合作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打通两者之间的联系,不仅是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需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自主合作学习特点、团队协作要求、学生责任心培养等三方面来阐述自主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要结合自主合作学习的特点与要求,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高中体育教学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首先要注意自主合作学习的特点与要求,如自主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成员结构、知识水平匹配度、教学管理难度等。从体育学科的角度来说,自主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每个教学班最多匹配8个学习小组。在分组时,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特点、身体素质、男女比例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不同的学生之间,对每项运动的认识水平不一样。

以羽毛球运动为例,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与运动,并不是教师一人可以包办的事情,那么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就应当有一个类似于助教的成员来帮助教师指导小组学习。从这项运动的特点来看,6人一组更适宜。考虑到观摩、裁判、小组交流等环节,场上队员在训练或对抗时,要从教练与裁判角度给予较客观的建议,从而推动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进步。在每个角色的互换与观摩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也会推动其他成员的进步与认识,从而达到自主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促使组员之间的共同进步。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不仅关系到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而且还对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与价值。

二、高中体育教学要重视自主合作学习的团队协作,提高学生互助精神和参与积极性

体育运动通常意义上表现为一项团队运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三大球类运动的市场化更是把体育运动的协作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自主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要重视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高中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自主合作学习要通过体育运动为纽带,把学习小组成员联结为一个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增强集体荣誉感。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运动竞赛来提高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协作精神。

以武术教学为例,太极拳套路的小组表演不仅要求每个学生的动作规范,而且还要求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每个学生都会不断在寻求动作规范的同时,积极主动与队员配合,最终达到动作如行云流水。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指导、节奏掌控的分享与交流、练习过程的问题解决等都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而小组之间的竞争也会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使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在良性的互助氛围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健康的体魄,而且也收获了互助协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从而深化小组成员之间的友谊。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要有一定的分工,增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最容易忽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在学习小组助教成员的协调下,自主合作学习容易演变为优秀学生帮助其他成员的单向输出。因此,自主合作学习要对学习小组成员进行一定的分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体育教师要通过安排差异性训练、细化小组成员分工等多方面教学手段来管理自主合作学习,以分工来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

以篮球运动为例,由于场上队员的分工有较明显的区别,每个队员之间就可以进行差异性训练。体育教师结合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中锋五个位置的任务与功能,结合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分工,并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体现小组有一定的分工。又通过小组之间的对抗来检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培养。由此不难看出,自主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运动特性,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效的分工,从而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有其重要的影响力,不仅使体育教学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局面,有效避免体育教学氛围的单调,而且还体现出体育运动的团队协作,彰显体育运动在人类历史进步上的价值。高中体育注重自主合作学习,要从协作、互助、责任、创新等方面来体现。

参考文献:

[1]刘长宁.高中自主-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应用实践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8)

[2]林庚.高中自主协作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分析[J].考试周刊.2014(A2)

[3]李晓东.高中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2(06)

自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目前, 我国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正 处于相互融通阶段。两类教育的融通既有利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的“立交桥”, 也有利于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更有利于教育 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优化和组合, 提升教育的整体功能, 延长教育链、拓展教育空间。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明智选择。高职教育为实施技能型紧 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架设科技创新平台, 但是, 高职教育 的规模和格局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的社会教育需求。开放 教育则使无法进入传统大学的教育对象得以接受高等教育, 并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索取知识和培养技能, 然而, 在实训技能的培训上, 开放教育实力不足。如果两类教育 融为一体, 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 将催生更大规模、 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已经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的要求。如何将开放教育技术和 手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 开展远程职业教育, 已成为我国 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这就需要对其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以尽快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 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因此, 从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内涵 和功能、发展现状、教学模式和方法、区域性远程职业培 训服务体系的构建、远程职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 对远程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专题探讨。

一、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

高职教育有助于推动开放教育通往高职方向的改革和 改造, 又可以利用开放教育强大的支持服务体系来发展高 职教育。开放性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新 视野。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 大胆尝试两类教育 的结合, 借助开放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 新,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 实现师生交流 与互动, 逐步形成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教学模式。坚持 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走与企业、农村、社区实 际需要相结合的办学思路, 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各类职业 培训, 将高职教育资源更广泛地传送到社会各个方面, 发 挥高职教育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以期形成一种新的开放性 高职教育体系。

(一)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出路

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是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的 突破口和重要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新兴的求学群体钟情 于远程职业教育。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远程职业教育 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教学, 不仅 改变了远程职业教育的知识贮存和传播方式, 而且也改变了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 使得教学更先进、更有效、 更具有互动性。

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可以使职业教育办学更加开放, 培养模式更加多元, 可以做到在“多、快、好、省” 的培养 人才基础上, 保障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 促进我国经 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二) 为开放教育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着力点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习将具有明显的“技术性”、 “功利性”、“个体性” 及“全息性” 特征。这就要求我们 结合终身教育理念的推行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来构筑大众 化的教育体系。唯有如此, 才能满足个人和社会持续增长 的对知识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知识的升值必然唤起人们 对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渴望, 也期盼着能有一种满 足随时随地学习的学习环境的建立, 这就为远程职业教育 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1 世纪的远程职业教育依托于计算机虚拟化教学手段, 通过虚拟网络来实现迅捷、实时远距离传递多媒体教育信息, 真正做到使全社会成员可以共享跨越时空的网上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机遇, 而远程职业教育是远程教育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 切入点和着力点。

(三) 为“终身教育” 的实现提供保障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纯粹的教育理念, 其构 建与发展必须要靠现实的教育体系来保障和推进。远程教 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 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新的可能、 机遇和技术保障。但要真正实现终身教育, 还必须按照职 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实施, 通过改革现有的职业教 育体系和模式, 从根本上对终身教育的实施进行统一筹划。 远程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突破学校教育的传统界限, 使 得职业教育的模式更加灵活, 同时扩展职业教育的规模, 满足人们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

终身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而开放教育与高职 教育的结合, 恰恰在这个领域里大有作为, 这是任何其他 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二、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

开放职业教育体系打破全日制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的 边界, 打破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的生源市场、 资源市场的界限。提升开放教育、高职教育、企业培训的 质量和办学层次, 有效地重组和综合利用开放教育与高职 教育现有资源。这种教育模式遵循市场交换法则, 规避 了电大与普通高职学校、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以及各类 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普通中专教育、各类企业培训机构的竞争。 这种模式有选择地将高职教育通过开放教育系统扩大 和延伸到有条件的开放大学分校, 可达到增强各个分校的 荣誉感, 增加各个分校的生源, 增加各个分校的收益, 增 强系统的稳定性, 增强系统的综合实力等多重目的。 可以说, 开放式高职教育系统模式是一种对开放大学 系统和学习者都十分有利的创新型系统教育模式, 它还是 一种既能加快开放教育发展又能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实施开放式高职教育模式, 其他高职学校也可以模 仿。关键是要发挥开放大学在整合教育链后的系统优势, 没有这样的系统是无法模仿的, 因此系统是开放大学的核 心优势之一。实施开放式高职教育模式可以作为开放大学 价值创新的一次战略行动。战略的推进必须符合高价值、 低成本并以开放大学特有的系统、资源、管理、服务和文 化为表征。

借鉴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 建构具有 开放性特点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 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根据时代要求, 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 树立开放 的职业教育观念, 确立包括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在内的大 职业教育观念。

(二) 教育体系的开放性

建立一种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远程 网络教育、中等教育及各类培训、资格证书教育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

(三) 教学实践的开放性

开放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最终需要开放的教学实践 来实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 主要表现在: 专业设置的开放性; 课程结构的开放性; 教学要素的开放性。

借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享的经验发展远程职业教育, 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校园混合教学模式, 将远程教 学与面对面的校园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顶岗实习等很好 地融通起来, 在做好自己核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主动将 一般的资源尽可能地外部化, 最大限度地引用各方教育资 源, 把自己做起来困难的课程资源交给最合适的企业、教 育机构甚至个人来开发制作。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构建职业教育的远程教育 网,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整合, 搞好多媒 体职业教育软件的规划与开发, 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适应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将远程教育 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去, 超越一所院校拥有资源的制约, 促进院校、企业和组织共创共用教学资源, 形成基于长远发 展的利益联盟, 以各方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创造价值, 必将促进远程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继承与创新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不能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缺乏系统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教学资源建设滞后和重复浪费、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不完善等问题。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 很多优越性, 如资源共享、提升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 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 但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 入的教育形式, 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 极容易在普及 的过程中造成高投入、低产出。

加强开放教育规范管理。增强规范管理和服务意识, 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和教学支持服 务的各项措施。健全网上教学考评与激励机制, 优化网上课程教学设计。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建设, 组织开展师生互动、形式多样、新颖有效的网上教 学活动。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共建和引进力度。继续梳理整合、更新优化教学资源, 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推进开放教育考试改革, 扩大省管课程开卷考试、半开卷考 试的试点范围, 完善“形成性考核” 的教学环节, 加强考 风考纪建设, 提高社会声誉和公信度。

(二) 特色与开放

远程职业教育要有不同地域的、行业的、企业的、学 校的特色。要在一种开放的远程职业教育实践中发展自己 的特色。开放的远程职业教育环境一方面指面向学生的, 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开放, 包括课程的开放、教学的开放、 管理的开放等等; 另一方面是指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 社会参与、面向应用、分类推进的战略指导下, 形成一种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远程职业教育环境。

认真做好开放大学教学平台、资源、管理和学习服务支持的各项工作, 为推进开放大学运行做好基础性工作, 努力构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高职教 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 逐步完善体系 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开放教育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 研究试行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单认、互认, 逐步形成学分存储、成果积累、转换认证的新机制, 促进 “学分银行” 和“立交桥” 的建立。

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要适应不断增长的教育和学习 需求, 在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找准自身的定位, 继续坚持声誉和质量是生命、优质服务是根基、强化开放和系统建设是未来、高效运行是保障的办学理念, 致力于汇聚优质的学习资源、提供体贴的支持服务、运行高效的办学网络、开展鲜活的科学研究,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搭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让未来的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更深入地体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的特色,彰显教育公平,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努力把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建设 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搭建一个穿越时空、宽阔无 极限的知识空间。

本文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 09GZL007) 成果。

【作者简介】周效柱(1965-), 男,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自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教师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大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游刃有余。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教程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学能力 数学思维

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人脑处于生长处于平衡状态,对于接受事物的能力較强。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1.关于数学思维的几个特点

数学作为严谨学科,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它自身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教师要牢牢把握好特点,在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下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1.1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要求同学们把定义和概念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相对于问题来说,就需要经过反复论证。在具体推敲之后,才能对于数学中的具体名词进行具体的表达。然而在教学活动中,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对于数学定义有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对待每个学生实行差别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将数学思维过度到大脑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对于日后自主学习,有莫大的帮助。

1.2数学思维的抽象性

抽象性就是说用数字表达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物与物之间取得的交流性,关键性。数学的定义是从客观事物中总结而来的,经过答复推敲,不断探,发现,提升,最终形成一套数学体系。但是在不断深化的这个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思维和更具有抽象性。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数学思维的抽象性,根据这一特点,更好的把握学习目标。

2.在自学过程中,如何对初中数学进行数学思维培养

2.1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虽不能起主导作用,但也要适当的给予充分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充分理解。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带动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拓宽学生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在学生错误解答题目或错误理解概念时,应当深入分析出错的原因,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讲授绝对值这个概念时,需要将负数介绍给学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先自主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在什么情况下,给它去绝对值就是正数?在什么情况下,给它去绝对值就是负数?通过这些问题的切入,让同学们先自我总结,这样一来,就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评,对于不足的地方,适当给予补充。

2.2使用正确的引导方式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明确的思维逻辑方式,在进行解答时,要有步骤,有层次,这样才能给思维一个号的锻炼效果。比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和根”的时候,首先要思考之前学过的解答方法,仿照之前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其次,利用步骤再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最后,一一列举出方程的根。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逻辑顺序,保证解题思路的严谨性,步骤也要清晰明了,这样才能检测自己答题是否正确?哪里还有误区?等等一些因素,从而训练了对数学的思维能力。

2.3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促进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要想培养好敏捷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要先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中,学生应该多探讨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很多题都不止一种解题思路。例如因式分解法、图像求解法、配方法等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

3.巧用科技信息进行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并不是把课堂全还给学生,教师适当的还要对其进行引导。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其引进教学大有益处。在几何学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动态图的演示方式,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图形的变化及变化过程,寻找到变化规律。随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我演示,通过自己作图,感受其中的奥妙所在,这样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增强了记忆,另一方面培养了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好坏关系到分析其他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带给学生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动式的学习使他们没有机会自我探讨,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思维能力都仅限于教师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给学生留足空间进行自我揣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丽滨.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69-170.

[2]袁彩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122.

[3]袁燕.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成功(教育),2013,(04):75.

自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应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注重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就是紧紧围绕”教育创新”这个主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求教师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并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因此,作为政治老师要在不断学习和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大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创设以质疑、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自主学习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下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决定的自觉能动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一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独立学习,是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中学各学科中是学生学习最不感兴趣的学科之一,而为了适应社会化大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的模式的开展却刻不容缓。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首先要求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转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向互动活动。课堂上不拘泥于某种特定教学方式,而是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伙伴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主要目的,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课堂上可以有演讲、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活动和实践内容,让学生提高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营造自主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思,敢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能做,会干;解放学生的双眼,使学生能视,会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能说会道;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实践,去学习;解放学生的时间,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娱乐、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去创造。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积极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1.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应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智育课,又是一门德育课。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正确认识,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从而把自己的学习和前途、理想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自己的志向和学习目标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力。内在的学习动机其初级形式就是兴趣。

兴趣是人求知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知与不知的矛盾,求知是课堂的主要任务。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讲究求知之道,这种求知之道,首要的是乐于求知。而乐于求知的关键在于激发兴趣。人们只有在主体上体验到乐趣,才能”为之不厌”,达到求知的最佳境界。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相反,学生对某一学科学不进去或厌学,主要原因是他对学习的过程和所学的内容没有产生兴趣,他总感到是在被迫去做别人要求他去做的事情。因此,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根据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于启发。在现实教学改革中,教师虽注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有些却忽略了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走了弯路,达不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并进一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坚持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善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引导学生收集、阅读、加工国内外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信息和材料,为我所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觉得学习政治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富有兴趣和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3.注重情感因素,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教师应树立新型的师生观。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课堂教学中需做到师生融洽、进行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发展,要放下尊严,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总之,学生的有效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必须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上,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石中英,王卫东,于建福.素质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作者简介:林伟东(1973—),男,厦门市杏南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如何引导自主学习。

自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本质 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秦学锋(1973- ),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杨东英(1972-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河北 唐山 063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自主学习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秦学锋。(课题编号:06020376)

一、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①。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自主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参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指导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和质量②。因此,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尤其应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将从自主学习的本质和其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与诸位同仁商榷,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二、自主学习的本质

自主学习的概念如何界定?它有哪些特征?在教学领域中,“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有多种解释,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界定。Holec认为从学习者角度看,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说,学习者能够对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决定学习目标;(2)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5)评估学习效果。显而易见,Holec的定义主要强调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尽管这个定义涵盖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方面,即自我管理能力,但并没有从心理学角度给予阐述③。Little则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一种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如何学,而且表现为如何进行知识迁移④。可见,Little从心理学层面对Holec的定义进行了补充。显然,Holec和Little的定义包括了自主学习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认知过程。然而,Holec和Little仅仅论述了学习者“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⑤。

随着对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意识到脱离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参与的学习很难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合作学习才能实现。合作学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习者社会协作能力的发展状态⑥。而且,合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习者在共同学习中互利互惠,共同承担学习责任⑦。

迄今为止,较为全面地阐释自主学习的定义为“自主学习是为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⑧。该定义指出,尽管Holec和Little对个体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方面——自我管理和认知过程进行了阐述,却忽视了自主学习的第三个重要方面——自主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的控制涉及环境因素,它包括对学习环境的控制,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概括地说,自主学习的定义涵盖了三个方面: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以及学习环境。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具体体现为,有效的学习管理依赖于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对认知过程的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同时也要求学习者决定学习内容。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激励、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创造学习环境、监控和调整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成果以及与他人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讨论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旨在深化对学习者自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语言教学中自主学习理论形成的三大重要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洛斯。该理论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并且指出,学习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主张把个人的思想、意愿与情感放在所有人的发展的中心地位⑨。该理论指出,学习者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每个学习者都具有个人发展和独立学习的潜能。因此,教育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该理论也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赋予了新的内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教学中,教师最合适的身份是作为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在学习者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应尽量少地进行干预。现在,这种把教师作为帮助者的观点已成为教学和学习中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中心。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是学习者通过教师指导主动发现事实、理解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它强调以帮助学习者学会学习,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Bruner为代表的“认知—发现说”。该学说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⑩。可见,Bruner不仅坚持知识的获得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而且倡导知识的发现学习。他的发现学习并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而是主要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而获得对学习者来说属于新知识的过程。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认知学习理论对自主学习理论的启示在于:强调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学”而不是“如何教”。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教育心理学最热门的理论之一。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Willians和Burden在吸取了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理论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她们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教师、学习者、任务和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孤立于其他因素而存在,它们之间的交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置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学任务;学习者作为个人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则成为教师和学习者的连接界面。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也有互动。教师的行为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念,学习者对教师的反映方式与他们的个人特征有关。这样教师、学习者、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另外,对学习过程起重要作用的还有环境,从课堂的情感环境、整个学校的风气到大的社会环境,处在中心的当然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

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但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也重视教师、任务、环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但强调学习者的内因作用,而且强调教师、任务和环境等因素的外部影响。总之,无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无非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内因,即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它们是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者学习前所具有的认知结构;二是外因,即教师、任务和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综合学习环境。我们知道,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外因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建构主义的实质,即核心思想是:知识的学习是主体在原有知识结构上的主动构建。

四、结论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并结合合作学习自主管理自己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个教育目标,又是一种教学理念和理论,同时还是一种学习策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了自主学习理论的深厚理论基础。对相关理论的了解可以帮助教学工作者开阔视野,更加全面地理解自主学习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做到正确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全面理解与把握自主学习理论的本质与理论基础对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12.

②毛颖.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17-118.

③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3.

④Little,D.Learner Autonomy 1:Definition,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k,1991:4.

⑤⑧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11,50.

⑥Little,D.Freedom to learn and compulsion to interact: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throug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A].In R.Pemberton,et al. (Eds.).Taking Control: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6:210.

⑦Palfeyman,D.Introduction:culture and learner autonomy[A].In D.Palfeyman & R.C.Smith (Eds.).Learner Autonomy Across Culture[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3:4.

⑨Williams,M.&Burden,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30.

⑩戚宏波.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2(5):84.

上一篇:新生教育论文下一篇:体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