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学论文范文

2024-01-28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融合 实践

为了解高职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地的汽车企业进行大量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调查,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研究资料,总结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差、承受能力差、对企业忠诚度低、频繁跳槽;二是企业对于毕业生就业后职业素养不满意,认为他们合作意识差、纪律涣散、责任感差;三是企业认为不少高职学生狂妄自大,不屑小事,不懂装懂,回避责任。例如,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表现在其纪律性、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而高职学生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纪律性涣散、斤斤计较和责任感淡薄的问题;企业对于员工有着团队意识的要求,要求员工在生活中讲团结、尊重人、共患难和顾大局,而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共事能力和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共同攻坚克难的问题;企业对于员工有着钻研业务、注重实效和手脑并用的职业品格的要求,而高职学生事业心不强、不注意节约等,与企业文化相悖。

企业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企业一线员工的摇篮,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过于倾向技术性,高职学生大部分能在技术上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然而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却很少融入企业文化,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浓重的职业氛围,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职业培养,这导致高职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难以适应企业文化。因此,有必要在高职教育中适当地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

(一)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立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要求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并由此产生的组织文件及组织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带有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发展愿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它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次。

企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治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传导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以及特色价值观,而且是传导到企业规章制度、经营理念与奖惩制度之中。

企业是一个经营单位,通过自主经营创造财富,换言之,必须承担自负盈亏的结果。因此,企业是一种经营性组织,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组织活动内容决定了其文化主要是一种追求利益的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二)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傳统,发展目标、学风、校风、教风以及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并且通过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体现出来,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通过该校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景观设计、文化建设长廊、学习角等硬件建设体现出来,同时也通过校风、学风,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日常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精神文化体现出来。

校园文化也所属于社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它的文化也属于组织文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主要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教师和学生,陶冶教师和学生的情操,构建健康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企业人员。

(三)两者区别。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同属社会亚文化,并且层次结构极为相似,但由于其具体发生作用的环境完全不同,使得其具体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活动形式差异明显。两者的差异在于: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是师生员工,企业文化的参与者是企业员工。校园文化帮助教育教学,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企业文化帮助经营管理,目标是激励员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校园文化以研究为主,企业文化以实践为主。校园文化强调使命感,企业文化强调责任感。企业文化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保障企业文化自上而下地执行;校园文化则通过教学过程、社团活动以及其他学习生活进行影响。

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思考

(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目标、原则、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1.融合目标。将企业文化中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服务理念、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中,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的“企业化”的校园文化,即将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工学结合、订单班、班级建设、社团活动等方式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培养高职学生成为技能过硬、职业素养好的企业技术人员。

2.融合原则。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面向某个岗位,往往完成工作需要团队合作,且企业有严格的纪律、规范的操作和管理、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率的劳动,因此在培养学生时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而非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求既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又强化职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具有企业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3.保障措施。(1)深入企业调查走访,了解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邀请企业专家领导一同谈论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模式和途径;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经验;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案。(2)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深入学习优秀企业文化内容、管理模式等,总结出一套校企文化的融合方案,并在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实施。

(二)融入途径。具体如下:

建议将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团体意识、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体现在日常教学、社团活动过程中。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1.根据专业特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将行业企业要求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就业指导课与专业课程的区别在于,就业指导课注重的是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为目标,因此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倡导诚实守信、踏实工作的工作态度。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课将行业企业要求、岗位特点与职业素质的要求相结合,同时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迷茫进行梳理,让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不但了解相关岗位要求、职业素养要求,还对职业规划有明确的方向。

2.常规课程教学中,结合企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力求将企业的技术要求、管理经验、服务理念、团队合作等渗透到日常教学环节、实训环节。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高职院校与市场和企业连接更紧密,培养的人才将来是企业的一线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奠基石,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上应将该行业企业的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优秀管理经验、服务理念、团队合作等要求渗透到知识点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设计团队合作的学习任务,将各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行模块的训练,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除了考核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融入企业管理、服务理念、团队合作等考核指标;而不再独立地考察个人的能力或专业技能,更多地通过团队的合作表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线员工。

3.工学结合办学、订单班教学过程中,对实训场所进行企业环境建设,对实训实习纪律进行制度化管理,对考核进行 “经济化”考核,对实训实习场所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对学生进行自觉化管理。工学结合、订单班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由于都是与品牌或企业合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在硬件上,将实训场地建设成相应的企业工作环境,并通过悬挂品牌名称标识、企业理念、企业愿景价值观、服务理念等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实训场所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服务规范流程等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在软件上,对实训实习纪律进行制度化管理,制定企业化的管理制度,比如考勤、交接班工具零件的整理归位、作业过程规范要求、作业结束后卫生清洁等,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经济化”考核,将学分和成绩转化成经济考核,比如100制相当于月薪5000,各项考核指标完成,获得相应薪酬,不达标扣除相应的薪酬,模拟企业的考评制度,根据达标率进行“经济”考核,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成绩高低的重视度。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增加企业现场管理考核内容,如进行看板管理,了解作业进度;进行设备工具管理、培养5S职业素养;进行安全作业管理,培养良好职业习惯。另外,在着装上,要求进入实训场地,必须着相应工装,佩戴工牌,在语言上运用相关职业用语,在行为举止上运用职业规范的职业行为。

4.班级、社团进行企业化管理,将团队合作、积分管理等与学生综合表现挂钩、与个人奖学金、评优评先等结合在一起。一个班级、一个社团,可以类似一个企业。人數多少代表了企业规模的大小,班级内部的宿舍、社团里的部门可以看作一家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个人发展越来越好、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每个人都关系着这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可以根据班级或社团的各项任务进行分工、实行责任制,也可以进行轮岗制,让每个人、每个团队参与班级、社团管理,身兼班级管理、社团管理责任,并进行积分考核,将其与学生评优评先结合,作为评比考核标准。

四、评价方法

(一)过程考核:过程目标达成。把岗位能力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分解成几个过程目标,比如一门课程及对应掌握一个岗位技能,则把该门课程分解成几个过程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阶段考核,所有项目考核完成合格者则应该视为掌握该岗位的其中一项技能。不再单纯地采取所有课程内容学习完成后的一次实训考核或理论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二)实操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与企业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更注重完成了何种工作,获得了何种经济效益,因此改变以一次理论成绩定胜负的方式,转而采取实操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的方式,理论知识是为实践能力服务的,因此更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的提升而非理论知识积累。

(三)现场考核、职业素养考核。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更多地采取现场考核的方式,所有考核项目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严格按照企业用人的要求制定考核标准,且采取现场考核、案例考核的方式,尽可能实现与企业考核统一标准。另外,在所有的实操考核及学习过程中,注意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实现在校期间培养学生做好角色的转变,以更快地适应企业。

【参考文献】

[1]宁勇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金荣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3]胡国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12

[4]项海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5]刘利峰,龚又国.高职院校企业订单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探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6]张怀钊,何华.试论职业院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5(5)

【作者简介】莫舒玥(1980— ),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车服务与营销技术。

(责编 卢 雯)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 鍵 词] 产教融合;校园文化;互融共生;策略

一、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人人成才,高质就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仅仅从专业设置对接行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来培养人才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达成上述目标。究其原因,企业需要的不仅是高技术技能的员工,企业更强调高素质和高技术技能并重。优秀企业的发展不是单纯依靠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还包括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发展的内动能,这些都是依靠企业文化促成的。因此要想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企业欢迎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高职院校既应承担高技术技能职业人的技能培养功能,也应该承担人文底蕴、文化传承、企业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促进高职学生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习近平早在201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为职业院校指出了发展方向,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再次明确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1]。校企“双元”育人要求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通过教师队伍、专业技能、在校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六类教学要素与技术骨干、技术标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师徒传承和工作现场等六类职业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师徒传承等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与校园文化融合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在校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承载高校价值取向、教育思想的校园文化与承载企业价值取向、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共同发力,通过一系列校园活动和各种方式外化渗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促进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

校企文化融合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是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将自身的校园文化渗透到中小微企业,进而加快企业凝练企业文化的进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它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为载体的现象,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打造,广为接受,一致践行,普遍享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成型,不断完善发展”。[2]可见,企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长期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众多中小微企业都因积淀不够,在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后续乏力。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帮助企业总结、提炼、塑造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成熟,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多与各类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熏陶,当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其他企业就职,将会给其所在企业带去新的值得借鉴的企业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产教融合中实现真融合,并且通过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实现1+1>2的效果?这其中就存在一个在操作上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即校企文化互融共生的问题。所谓互融共生,即指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下,合作双方互利互惠、互促共进。

从国家提出职业院校“五个对接”开始,就已经明确了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方案》中进一步指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要求以后,大多数学校都在多方谋划与行业企业的全方位对接,以多种方式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但是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认识并不清晰。目前对于校企文化融合不准确的认识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将企业文化放置在专业之外。这种观点认为校企合作就是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职业标准设置课程,根据生产过程设置教学过程,校企文化融合与专业无关,文化这种形而上的内容只应该出现在课堂之外,在进行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把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拿过来随便提炼几个关键词当作口号,提点要求应付过去。

一种情况是将物质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有些学校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来、把企业环境植入进来、把企业生产过程引进来,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职业院校全盘吸纳企业物质文化就应该是校企文化融合。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校企合作开班等同于开展校企文化融合。这种观点认为与企业联合开设了订单班,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安排教学与实践这就是校企文化融合。

正是这种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没有结合校情、学情开展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教育,没有结合专业现状有选择地开展校企文化融合,最终导致众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缺乏特点,实施的产教融合缺少创新,人才培养规格趋于雷同。这样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连深度融合都算不上,校企文化互融共生更加无从谈起。

三、校企文化融合策略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校企文化融合,最终实现校企文化的互融共生呢?职业院校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形成院校特点的产教深度融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专业入手,实施培“根”策略

只有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这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取“基因”植入,实现企业文化融入专业的全过程贯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不是简单地挂几个标语,而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转变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提升。这首先要求学校要明确自身所在区域的地位、该区域的优势产业以及区域产业中的相关行业企业对学校的要求,设定校企合作目标,选择符合学校要求的企业开展合作。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校企文化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选择将相应的企业文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中,并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将企业文化基因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采取“浸润”培养,实现企业文化融入专业的全覆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需要以专业教育为基本平台,遵循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从初期、中期到后期的逐步渗透,通过专业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浸润”培养,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的全方位覆盖。其中,初期可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开展企业文化渗透,中期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通识教育进行企业文化启蒙,后期可结合专业特色在开展体验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相关的企业文化要素,从而实现认知—理解—认同的转化,“突出学生‘职业性格’和‘职业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就能知晓行业文化和具备一定职业素质”[3]。

(二)以课程为重点,开展固“魂”工作

建设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将多元化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有效实现校企文化融合。课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灵魂”,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就是要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掘融入课程的企业文化要素,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载体,从而实现“固魂”。一是进行“一体化”设计,全面优化课程结构。以企业文化要素融入课程为切入点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通识课程中渗透企业道德、团队意识等企业文化要素,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初步认识;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资源,将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要素分散到专业核心课程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以实训课程项目为载体,进入实训基地开展实践,从而对企业文化进行综合强化,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开展“多维”评价,将企业评价方式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企业评价员工的标准是业绩,因此在考查学生学习成果时,应改变以往“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引入企业的用人标准、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建立多维的、以岗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成果化”课程评价体系,探索多种的非标准答案评价方式;通过“多元成绩单”的方式,建立学生“职业档案”,评估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三)以师资为纽带,实现校企文化互融共生

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要以校企双方的专兼职教师为交互纽带,以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平台为融合载体,利用平台的“双师”培养功能助力企业文化进学校。充分运用职业教育平台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文化在校园中的排斥反应,经过同化、异化等一系列转变,生发出更适合在职业院校推广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经过与校园文化融合后的企业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反过来也对企业的发展成长有促进作用。

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学校与企业在产业生产和教育教学过程中互助合作,共同寻找创新发展方向,并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从而实现现代企业的特色发展和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的共荣共生的状态。而校企文化融合就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黏合剂、催化剂,只有良好的校企文化融合才能真正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文,2019.

[2]喻小红.企业文化培养对高职学生就业及发展的价值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1):77-80.

[3]程峥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对接的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2):85-87.

編辑 张 俐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是指在高校校园内的环境,是大学生日常学习文化、相互交往、漫步运动、生活休息等需要的功能空间。由于公共空间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和激励塑造的影响,因此高校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尤为重要。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成功的设计不仅是要为师生创造一个美丽舒坦的校园环境,还要注重历史文化、校园精神的传播,在营建学习氛围上起到优异的导向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对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引言: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培育出高素质人才是其最终目的。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民族的复兴都与高校教育的优劣紧密相关,为培育出优质人才,各大高校应当在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大学生心灵空间构建,强调大学生在校园公共空间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以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的需要。

1 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

1.1校园空间环境的多样性

设计出既满足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基本需求,又能够满足他们对个人空间的需求,这是校园空间环境具有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这就对空间和形态两方面的功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功能多样性即不仅能够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多种活动,还可以创造各种条件来实现个体发展的需求。

1.2校园空间环境的文化性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在对学校环境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大学如同半个社会的特点,学生是校园环境中最主要的活动者,因此不仅需要保证生活环境的和谐舒适,同时还需要关注精神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学校自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其文化特点、地域特点以及时代特点。

1.3校园空间环境的个性

为体现校园空间环境的个性,就需要对校园的各个角落设计得足够细致,从而体现出其个性特点。校园的空间设计主要是营造一个具有校园特色的空间环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而不是指铺张浪费,进行过于奢华的装饰。

1.4增强校园空间的教育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优美的周边环境可以对学生的言行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他们举止变得文雅高尚,对美丑有更为正确的认知。这就是他所倡导的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教育,可通过校园环境的不同特点来实现这一目的,能够使学生在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中受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把这种陶冶教育的特点融合于校园建设之中,对树木、花草以及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蓬勃发展,再好不过。

1.5校园空间环境的象征性

校园空间环境的象征性是指一些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标志性的空间,能够表现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化校园文化的作用。

2 当今国内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基本现状

随着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提升,高校校园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浩大的高校校园、华丽的高校建筑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却是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的淡化和消失。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整体规划

当下国内高校无论规模如何,都会配置一定的公共艺术作品。通常采用的是在入口的公共空间处设置带有主题寓意的雕像或是喷泉的表现形式。然而在高校校园内部的空间中对于公共艺术的设置方式却很粗糙,常见的有将壁画、文化石、公共标识等随性的放置在草坪或是间隔的空间里,显得凌乱无章。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引导功能和环境美化功效,致使校园内的环境也受到影响。

2.2缺乏个性,设计形式雷同

我国城市曾有“千城一面”之说,而现今高校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也有此趋向。使得高校校园也失去了其独特的个性,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高校校园景观呈现出“千校一面”的现象。这种不分场所的照搬,忽略了具有人文理念和学科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忽视了公共艺术和校园场所的共存联系,让体现学校校园精神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2.3对校园文化缺乏传承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是由两个或多个校区组成,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常常是各个校区没有艺术上的联系和传承。每所校园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属于一个学校的灵魂,因此院校在其规划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都应构建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相适应的校园景观环境。公共艺术更像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座学校的成长,同时作为时间线索穿梭于校园环境,提高了校园的独特的辩识性,让校园文化不断的启迪和熏陶学生,对校园历史的尊重。当下新校区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往往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的形式,忽视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而很多老校区中的校园公共空间景观绿化缺乏规划和美感、公共标识放置环境背景因缺乏选择而雜乱无章等。[1]

3 公共学习空间的需求分析

高校公共空间是体现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第2阵地。由于教学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高校师生行为活动特点、教学模式、学习场所和学习方式有了较大转变,学习空间也体现出随机性、多样性等特点,这些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高校师生对公共空间的功能提升有较大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除了需要提升课堂环境外,还须关注课堂以外学习环境的设计,有效融合课堂内外,从而更好地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

3.1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学习空间的需求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时效性的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已经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教”与“学”的重心关系正在发生改变。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出现,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弹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加便捷的学习资源。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较大,单一的学习场所,如教室、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高校需要更多、可供使用的学习空间来适应这种变化。[2]

3.2学习方式的变化对学习空间的需求

高校的教学安排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相对于完整的、连续的课堂教学时间而言,自主学习的时间具有零散性和偶发性,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场所具有随机性,既可以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也可以发生在有公共设施的户外空间。另外,由于学习行为分为独立学习和聚集学习2种基本方式,对学习空间的私密程度需求也存在差异,设计也应有相应的针对性。

3.3场所精神对学习空间的需求

场所精神可以理解为对1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利用建筑或者景观要素赋予场所其特质,并使这些特质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功能要求,校园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应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校园功能和环境,才会产生良好的体验感受,对校园产生强烈的记忆。学习空间承载着高校学习氛圍和校园文化营造的双重作用,人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良好的学习空间的打造,有助于对学生形成“塑造”作用,提高自主学习的参与性,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想

对于高校校园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提升校园形象和展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内涵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校园环境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创作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长期性公共艺术和暂时性公共艺术。

4.1长期性公共艺术

长期性公共艺术主要是指一个特定环境空间的精神地标。“不变性被社会赋予价值。人们总渴望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通过它本身的永久性来传达永恒的意义”。如: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博雅塔,伯林顿大学校园的情景雕塑的展示等。长期性公共艺术从整体规划入手。根据校园场所环境的需求,首先应该考虑保证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休闲、集会等活动的需求,营建出应有文化意境。校园公共艺术应当与校园建筑形式相协调,从而使校园建筑特点和校园文化氛围得到增强。

4.2暂时性公共艺术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具有文化氛围的场所来说,暂时性的公共艺术就是指创造更多的临时的校园精神情境空间、教学空间,同时也传播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在大学校园里面主要使用者是一群思想、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而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展现美的效果,更肩负着传达育人的暗喻。一般来说,暂时性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常选择以某个事件或主题活动。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以多元的方式展现创作中必须从学校的整体出发,遵循以教育为先的意境。除了思考设计中的人性化、与建筑相协调的文化的传播,还应考虑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长期性和暂时性这两种设计形式的互补,让行走在其中的人不断地去感受环境、记忆环境,从而有效的传达校园精神和内涵文化,达到提高校校园的可辨识性和环境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陈龙.基于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剩余空间改造研究[J].艺术品鉴,2019(29):246-247.

[2]曾令俊.基于学习功能的高校公共空间设计探索[J].现代园艺,2019,392(20):88-89.

作者简介:

辛昌岩(1999—) 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张雨萌(2000—) 女,汉族,辽宁省营口市,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王晓彤(2000—) 女,汉族,辽宁省营口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从文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而言,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目标上的一致性,在其实现过程中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种辩证关系在当前文化产业的价值选择与融合过程中表现为:对多元文化体系包容程度的错位与交杂;对跨边界、多领域“融合”的态度存在偏差;对“融合”与“维护”的度量标准难以确定。而要完成对这些悖论的消解,则必须在诸多价值体系中进行取舍与融合。这一过程既要迎合市场机制的效益驱动,也应包含不同文化体系在认同空间上的拓展。因此,从市场效益与文化安全两个维度构建起文化产业价值融合的复合式路径,不仅是社会各个领域在跨产业平台的竞争、合作、共生中实现文化自觉的关键,亦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物质支持和价值引导。

关键词:文化安全;产业融合;价值选择;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时间的内化与表征:消费文化构建的新视域”(项目编号:13CZX013)

对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古已有之。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安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为学界所关注和重视。我国更是从21世纪初才开始越来越公开和集中地讨论国家安全问题以及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①。站在非传统安全的角度来看,所谓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文化生存系统运行和持续发展状态及文化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②。它是一种对特定文明体系加以维护的安全状态,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安全已经突破了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枷锁,进而融合了社会发展、文化认同、意识形态安全等诸多元素。可以说,文化安全在本质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文明发展和创新的水平。

如果说文化安全是从价值体系的维系与创新来完成对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条件诠释”,那么文化产业的使命则毫无疑问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来给予“动力支持”。然而,旨归上的一致并不能消解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当前学界的诸多研究主要关注于文化及其产业价值多元化与随之而来的文化安全问题之间的种种悖论,现实的情况却是文化产业正以跨区域、跨产业、跨文化的多形态融合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而这将给文化安全的维护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尝试突破以往关于文化安全和文化产业的二元关系悖论,将市场的效益机制因素引入其中,以打开文化产业价值选择之新路径。

一、耦合与偏差:一组殊途同归的辩证关系

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是一对既耦合又时有偏差的概念,厘清两者的关系对本文的论述至关重要。尽管二者最终的目标指向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但在其各自的旨归达成过程中却仍然难免会存在许多彼此冲突的因素。总体来说,他们之间呈现出如下三种逻辑关系。

1. 价值取向的对立与统一

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是否具有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是衡量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换言之,二者对于“优”、“劣”判断、取舍的标准是否一致是探讨“维护—发展”这对矛盾的起点。刘跃进以处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三大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对待文化安全应采取“‘民族性’与‘先进性’综合考虑的思维方式”,而衡量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标准亦是如此③。胡惠林同样指出,“建立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并不是要搞文化關门主义,而是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文化利益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实行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适度准入”④。

当然,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在价值取向上并非严丝合缝、毫无矛盾。文化安全必须以主流价值判断标准作为维系自身合法性的根据,这意味着对文化安全的维护客观上必须小心翼翼地遵从统治阶级之意志,只能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对现存的价值体系进行批判、变革。而文化产业在价值的选择上则更为灵活,多元化甚至是其不可或缺的发展路径。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融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和本质需求。同时,作为市场运行准则下的交易主体,当文化产业面对多元利益的冲突时,很难不悖离道德的约制,或屈从于阶级意识的支配。换言之,文化产业在价值判断的标准上同时受到市场的“唯利主义”和政治的“权力主义”的双重影响。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受制于双重的价值体系,它在不断对自身的价值取向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时代发展之需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与主流意识形态冲突或吻合的反复交替。

2. 关系的互动与背离

当前研究相对较多的一个方向是:致力于探求维护文化安全与发展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机理,以期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共赢的效应。文化产业最终以物质的形式输出其产品,而其产品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必将接受意识形态的塑造。因而文化产业在传播文化产品之时同时承载着文化产业的多元价值内涵(内涵着意识形态),在这些多元价值内涵中,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而文化安全一方面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文化产品向大众输送其意识形态价值,通过形成两者的互动机制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共赢的效应;另一方面维护文化安全将进一步保障文化产业顺利发展。文化安全有其自身的预警机制,当文化产业在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上出现偏差或者错位,二者间的背离效应就会被无限放大,即因文化安全破坏而导致文化产业凋敝。

另外,从二者的互动机制角度出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需要直接的政策引导,也需要间接的消费引导。两者之间既互相促进,又有可能在特定阶段互相冲突。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并不仅仅作用于文化产业发展自身,同时也会不断影响文化安全的各个变量。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治理需求,最终在二者的取舍上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时而异的选择影响着文化安全各种因素,最终形成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如何判定这些变量在影响力上的权重显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难题。

3. 功能的一致性与冲突

文化产业的主要特殊性在于文化,而文化内生于国家、民族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当今的文化产业应在挖掘维持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寻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顺应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之势。然而,在全球化与多元化浪潮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安全不得不面对传统与现代性的抉择,不得不解决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既要防止本土文化殖民主义,又要尽量解构产业边界,在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同时,汲取跨国界、跨产业的物质、技术、文化资源。然而,无论是物质抑或是精神形态的多元化,其本身就内含着对现有资源与空间的争夺。文化产业打开其边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意识、精神文化、思想观念不断为争夺文化主宰权而互相博弈,客观上这势必会给文化安全带来种种隐患。诚然,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在总体功能上都是为了推动文化“财富”的增加,但这并不能抹杀二者在两个“度”上的冲突:一是对价值体系内多元化程度的诉求差异;二是由此而产生的对政府规划与政策在开放程度上的差异。

目前学界对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基本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然而,这种宏观的认识并不能充分符合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运用这些认识来指导文化产业融合这一时代课题。文化产业的多形态融合不仅是文化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途,同时也给文化安全的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外部性”与悖论:三个相互关联的取舍难题

全球化浪潮对各国经济的席卷过程本质上包含着多元化的价值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不仅是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担负起表达意志、传播文化的使命。当一国的文化产业无法有效传播其特色文化时,就可能会出现对“异族”文化的生搬硬套和盲目崇拜,进而影响到国家文化安全。这种由于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速度滞后而导致的在文化及其相关领域中不断递增的移植、替代和排异效应,就是文化产业对文化安全所造成的“外部性”。

文化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兼具市场盈利和推动文化传播的双重属性,这使得其产业活动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引起不同层次的文化安全问题。当一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劣势时,很容易产生从文化产业核心层到外围层的文化不安全因素⑤。二是产业集约性所带来的异质文化的消解。当一国文化产业处于快速演化过程时,很容易出现为追求集约化程度、高增长率而促成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文化元素的去异质化现象。这在客观上会抑制地方文化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造成文化竞争能力和水平的下降。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这一过程不仅涉及产品与技术的融合,同时也包含了意识、观念、价值等精神文化的融合。与这一复杂过程相伴而生的还有文化产业演化中固有的外部性特征,当外部性不断与各种融合元素交织作用时,就会表现出维护文化安全与推动文化产业融合所存在的三个悖论了。

1. 对多元文化体系包容程度的错位与交杂

文化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性和意识形态性使得它在发生融合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矛盾而又复杂的态度。一方面,文化产业要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就必须以资本的形式对文化元素进行改造,从而谋求其市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论是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还是资本的开放空间都决定了文化产业融合必须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去意识形态性。文化产业融合在本质上具有打破价值观边界,将非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其产品和服务的倾向,从而为不断提高效益提供可能。但另一方面,文化融合也不可能完全脫离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无论是融合型产品还是融合型技术,在客观上都要依托于以主流价值观为引导的产业发展政策,而对主流价值观的完全依附在客观上又会造成产品与技术上的同质化现象。上述两点就形成了文化产业在面对多元文化体系时摇摆不定的态度。

同时,由于文化安全的实现既需要确立起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合法地位和统治地位,又在形式上不得不依赖文化产业发展所提供的物质、精神成果。而文化产业融合的进程则是这组矛盾在文化安全上的充分体现。文化产业融合既可以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借鉴来提升一国文化实力,从而为保障该国文化安全提供物质、精神文明成果,同时又有可能招致异质文化的入侵。这也就使得文化安全在面对多元文化体系时往往不得不在借鉴和抵制之间左右徘徊。

2. 对跨边界、多领域“融合”的态度存在偏差

文化产业融合在客观上是对原有产业边界的解构,只有在技术、文化、法律、意识等不同领域内更多地借鉴“舶来品”才能完成对原有产业框架的结构性调整。然而,这一诉求与维护文化安全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在实际中则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现存的文化贸易体制存在大量的制度性障碍,阻碍了文化产业融合所必须的交流与沟通环境的形成。由于对在地方文化贸易中自由裁量权的严格约制,对文化贸易的制度供给也主要由中央完成,地方政府与文化产业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其结果必然是文化融合的水平和范围往往与实际需求、融合条件、资源配置状况相脱离。文化产业融合的进程非但没有得到提高,相反还往往因为误判或错过融合条件而导致文化竞争力的滑坡,从而给文化安全带来更多的威胁因素。

二是过度追求文化产业的融合速度,对于融合对象不分良莠地加以借鉴,给文化安全的维护埋下了隐患。由于文化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了时代之需,这使得产业主体和政府主管部门很容易产生盲目的融合意愿,对于跨平台的产品、技术、价值认同标准等究竟能否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模式相适应缺乏严谨的考证。文化产业这种急于达成融合的愿望既可能造成文化产品在融合技术和标准上的失误,也会导致大量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未经筛选而涌入并充斥我国文化市场,在降低文化安全系数的同时也动摇了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

3. 对“融合”与“维护”的度量标准难以确定

文化产业融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能否成功完成时代赋予的产业演化使命,其根本在于如何在现存的框架和边界之内小心求索,寻找夹缝中的变革空间。这个过程说到底,就是对原有边界解构的“度”的把握。从它与文化安全的关系来说,就是要确定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对原有体系进行突破和变革,才能既推动融合的进程又不会给维护文化安全带来威胁和影响。然而,这一过程既没有先例可循,也不存在现成的理论或技术工具。

按照解学芳的观点,从文化安全的视角来看,发展文化产业的“度”涉及一个“文化流”的问题⑥。换言之,也就是国际文化产业在技术、资源、价值标准等内容上的交流和互补。然而这个文化流动的过程本质上却遵循对强势文化彰显,而对弱势文化消解的基本规律,因此,“文化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有益的,但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客观上还需要把握这个“流”的“度”。

而从文化产业融合的需求而言,也需要把握对文化安全加以维护的“度”。文化安全对文化产业融合的制约也可以看作是对“资源流”、“制度流”的控制和管理。由于文化产业融合所依赖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产业发展政策都服从于维护文化安全的大前提,因此对一国的文化安全究竟应该维护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产业发展环境优劣、制度扶持水平的高低。所以对文化安全的保护应该控制在什么“度”上,绝不能依赖单纯的意识形态控制需要进行主观臆断,而是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不同阶段产业融合的水平、需要和本国文化在國际竞争中的现状来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

三、价值选择与融合:以效益为引擎的认同空间

文化产业融合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从产业的外部诱因来说主要包括:全球化浪潮、多元价值观竞争、政策管制的削弱、自由企业制度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产业为迎合融合的需求,客观上也必然会对自身的价值体系进行调整,甚至是对社会系统中原有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改造。这些迎合与改造的行为是整个产业在多元价值观影响下进行的调整与自适应,其中既包含了技术的移植和借鉴,也包含了价值观领域的选择与融合。笔者认为,由于“外部性”所呈现出的悖论关系,在诸多价值体系中进行取舍与融合始终是整个产业演化发生的前提和基础。而这一过程则既要迎合市场机制的效益驱动,也应该包含不同文化体系在认同空间上的拓展。

1. 市场价值的激励与推动

从演化机理来看,文化产业融合是产业系统顺应市场规律对自身进行的调整和改革。因此市场的价值取向对于文化产业融合而言必然处于价值序列的第一位。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始终是文化产业融合的基本动力和发展引擎。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产业融合对市场价值的遵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跨产业竞合是文化产业融合依循市场价值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文化安全的动力之源。文化产业融合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演化对市场竞合规律的一种适应,是在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加强文化安全的防卫能力。因此,表现形态上,文化产业融合就是要通过跨区域、跨产业、跨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技术交流来不断促进开放式竞合机制的成熟。一方面促进产业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从产业系统内的封闭式竞争向产业系统间的开放式竞争转变,另一方面为产业主体间展开“多层次复合式竞争”创造条件。

所谓“多层次复合式竞争”是相对文化产业现存的线性竞争形态而言的。在传统的文化产业边界不被打破的条件下,产业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主要是在封闭的产业系统内,在技术、成本等领域间线性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之间的互动始终是正熵。而处于开放系统中的产业竞合却会围绕着三个主要的层次展开并不断加剧演化,从而形成多层次复合式竞争。第一个层次是各园区、基地的文化产业企业在产品、价格、质量、服务、品牌等方面的竞争,这是相对而言比较常态的竞争内容,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时刻发生着;第二个层次的竞争是一部分文化产业企业正在努力实施的,主要是在技术创新、工艺改造、投融资手段等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对原有产业链和产业关系不断拓展、完善而形成的竞争;第三个层次的竞争相对来说较少,属于新兴的竞争形态,即企业文化上的竞争。

总之,只有通过跨产业竞合才能打破现有的产业边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为本国传统文化的保存、新形态文化产品的输出提供动力支持,为文化安全建设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次,“共赢共生”是文化产业融合求索市场价值的旨归。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其巨大诱惑力不仅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效益上,更表现为较强的产业牵动性和“波及效果”。文化产业融合对市场效益的追求,首先就应该立足于对文化产业结构在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产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等方面的提高。既要打破传统的产业边界,让多元化、跨区域的生产要素在更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上促进文化产业在效益增长方式上的革命,也要带动与之发生融合、共生关系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牵引作用。要保障“共赢共生”的价值观定位就必须在打破市场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的同时,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培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的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而加快文化产业的开放性创新发展机制,尽快形成社会化的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则是达到这一定位的重要途径。

最后,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接轨为文化产业融合提供秩序保障。文化产业融合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过程,它在追逐市场效益的同时,客观上也具有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的功能。不同于单个主体对利益的盲目追求,文化产业是以社会生产、供给、消费的整体性结构的身份参与市场活动的。因此,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就成为贯穿文化产业融合过程始终的一个基本责任。文化产业融合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矛盾的统一,而不是二律背反。尽管,文化产业只有在不断追求它的产业经济效益中,才能求得自身生存的活力和创造自己的发展条件,但文化产业融合本身就包含了对社会多个领域、不同层面生产要素的组合过程,其社会责任所涵盖的范围和内容要远远超过其他市场主体,其社会责任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狭隘的割裂文化产业融合中的市场价值属性和社会人文价值属性,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为地进行对立,就会破坏文化产业融合所必须的市场秩序。

2. 人文价值的选择与引导

文化产业天然所具有的人文属性是文化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根本特质。文化产业融合能否完成产业发展方式上的结构性变革这一历史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完全依赖于对市场价值的依循。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人文特殊性的角度而言,对植根于产业演化轨迹中的文化规律能否形成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是其进行规模化生产与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前提。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的融合不仅应具有市场价值取向,而且要具有社会人文价值取向。这种人文价值的选择与融合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促进民族文化自觉是文化产业融合的价值目标。民族文化的自觉程度不仅决定了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决定了产业融合过程中对本国文化安全的保障程度。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说,在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本族”与“异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的态度:一是无视或弱化民族文化自觉的价值和意义,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依靠对民族精神的解构来获得产业融合的市场效益。这种倾向往往过分追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效益,同时又对本民族文化所秉有的民族精神既不了解也不屑挖掘,其结果是文化产品中充斥着对民族精神的消解与鄙夷。另一种倾向则与之截然对立,“得意于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轻视甚至蔑视异国文化,在心底特别警惕并提防本族或本国文化受异域文化威胁和侵蚀”⑦。这种倾向的结果必然使得对产业边界进行解构的需求不足,产业系统过于封闭,文化产业融合的进程陷于双重危机的夹缝: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下,民族文化亦缺乏时代生命力。

其次,危机意识与国家文化安全是人文价值取舍的基本衡量标准。文化产业融合的对象纷繁复杂,其价值取向也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在融合过程中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系统化、科学化的考量标准。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对文化自主权和文化安全的维护程度。在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碰撞与冲突实际就是对文化自主权的争夺。这一过程在本质上所涉及的不仅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价值系统,更是在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不断对其过程进行反思、判断和定位的基本标准。出于不同阶段文化安全的考虑,在融合需求的分析、融合对象的判断甚至所采用的融合的技术路线等方面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由不同的主体所采取的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所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产业融合是与全球化进程同步的一个过程,因此其涉及的主体关系并不限于一国主权范围内。而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家决策者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环境和背景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决定了对文化产业系统开放程度的决策。摒弃危机意识,忽略国家文化安全不仅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使文化产业在融合对象的选择上陷入盲目。

3. 价值融合的复合式路径

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融合之间所固有的内生性悖论决定了:单一的价值体系无法为文化产业融合提供考量和选择的标准,对市场效益的追求与对文化安全的维护是文化产业融合在价值选择过程中不可偏废的两个维度。以此为线索,笔者建构起文化产业价值融合的复合式路径,如图1所示。

(1)从国家文化安全这一维度的价值体系建构而言,其价值诉求的根源是来自于对民族文化自觉的要求。二者之间既相互作用,又会共同形成对社会规范加以约束的合力,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文化融合以人文价值的使命,即科学、和谐地处理三组文化關系:传统文化的维护与其活化之关系;民族文化之续存与全球化、世界化影响;主权文化之保障与多元化的碰撞、竞争。在这三组文化关系发展演化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权益博弈,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政府的政策规划、企业对人文价值和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承担、公众对文化自觉、文化大发展的参与。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维度出发,价值选择客观上应当有利于现存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改造。也就是说,文化产业融合从社会责任和文化自觉的需求出发,既应当以国家安全为基本前提,也应当包容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争夺,从而实现价值体系重构之旨归。

(2)从产业演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产业融合首先意味着产业边界的解构与重塑,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产业系统开放性的改造。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开放性这两个目标的有效结合,也才能实现对市场价值求索方式的结构性变革。由此出发,产业边界的解构首先依赖于跨产业的资源流动和竞合关系的建构,而产业边界的重建则依赖于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产业主体间新型共生关系的建构。

上述两个维度的价值体系均服从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融合这一根本目标。同时在产业融合不断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对这两个维度价值体系加以糅合的催化作用。只有在跨产业平台的竞争、合作、共生中推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文化自觉,才能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物质支持和价值引导。

注释:

①③⑦ 刘跃进:《文化安全的三种思维方式与政策导向》,《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3期。

②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3页。

④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2期。

⑤ 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71页。

⑥ 解学芳:《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悖论及价值选择》,《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林凇,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43。

(责任编辑 胡 静)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技术;融合;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国内一个新兴的专业,经过数十年短暂而迅猛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由于市场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高校的发展。自1988年中国美术学院最早创立环境艺术专业,至今已有22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一直在探索和不断的完善之中。创立之初命名为“环境与室内设计专业”,随后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的定位一直备受争论。如今各地的美术院校的艺术设计系几乎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各类综合性的大学也将环境艺术设计从建筑学专业中分离出来,或在建筑学的基础上成立建筑与环境艺术系。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发展该专业。基于各高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知识体系,各校办学理念和方法自然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艺术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美学知识和绘画基础,但是在技术运用等学科的知识层面上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从传统的建筑学中派生出来的室内设计教学则沿用理工科的理性手法来教学,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础,却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两种办学的理念分别强调感性和理性的培养方式,各有优劣。

最初中国美术学院在创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时就提出了以“美化人类生存空间”为宗旨,旨在艺术院校的土壤中以建筑院校的办学经验和模式来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教学计划中也显示了专业跨越了艺术与理工专业的特征。归其原因是环境艺术的外延广泛,不仅具有一般视觉艺术特征,还具有科学、技术、工程上的特征。环境艺术是一个学科界限模糊的概念。一方面,环境是从全局的角度去营造的整体环境,是环境场所中的外部空间场地、建筑、植被,乃至风、水、气等要素的统筹。目前国内大多数美术院校专业立足点都是在内环境(室内)设计或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局部设计上,而不是从整体环境出发的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该专业不同于其他艺术专业,它是一门实际应用型的专业,具有操作性(可实施性)。可实施性决定环境艺术设计不像其他的艺术创作,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必须受到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以及设计规范的制约,通过技术的手段使其从图纸上的设计变成实际的作品,并满足一定的功能。这些特点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多专业的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构建人类生活空间的一门学科。它以现代物质技术为手段,以美学艺术学的原理为指导来重构人类的生存环境。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造空间融合在一起,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需要。这个重构的过程中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两者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满足人的需要的空间环境是对象。

这种特殊的关系也使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具有了鲜明的学科融合特色,是一门融合技术与艺术双重属性的设计学科。对于这样一门现代的设计学科,改进其教学现状的不足之处,就必须结合本专业实际需求,深入分析与其相关的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和加强技术与艺术的对话为突破点,突破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局限性。

一、打破学科界限

环境艺术的综合性、整合性、包容性、总体性很强,是多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整合的体系。它涉及自然科学(特别是其中的城市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科学,特别是其中的经济学、社会学、美学、文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各个科学领域。

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美好的人居环境而设计。然而两者的角度不同,城市规划从现实入手,以整体的发展眼光规划城市的各个要素。

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不仅是一个提供给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一个人类居住活动的空间的塑造。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建筑环境的升华和提高。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整个成长过程又处于经济落后的弱势阶段,不知不觉之中就将建筑设计视为理工科院校的专利,环境艺术则归为美术学院中的纯艺术,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实际上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需求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技术支持使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需求促使建筑设计必须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等方式来提升地位。由此可见,建筑学和环境艺术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打破以行业界限来划分专业教学的框架,应提倡建筑向内外两个空间,即室内环境和室外景观环境延伸的一体化设计,培养整体设计观和设计思维,而不是局限于室内或是景观设计的狭义环境之中。

二、在艺术中融入技术

环境的营造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因此不仅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与美学原理,还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特性、设施设备、造价投资等多种因素。这个环境是指广义的环境,不仅包括建筑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环境,还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现代建筑可以利用科技的手段来改善空间的物理环境,提高空间的质量,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只有合乎审美的华丽的外表而已,更是一个满足使用者心理和生理各个方面的需求的智能化空间。

对于美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是以艺术考生的身份考入学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艺术原理知识和美术造型能力。入学后,学校还会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的基础课训练,因此在设计的表现能力上一般都能较好地把握。这种背景培育出来的学生既有自己的优势,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由于依附于美术院校的教育背景,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以及授课风格等方面都脱离不了影响,专业的培养上更注重“表面造型”而不是“专业”技能培养(使用行为和形态上)。特别是在技术知识的引入上是一个薄弱环节,相对于建筑学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设计的功能、结构、构造、设备等方面的知识显得不足,无形中约束了设计作品的可行性。针对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艺术创造是设计的主体,而工程技术则是基础以及实施保证。光有好的创意,没有能够使之实现的施工工艺和结构技术,或是有个好的表现效果却不符合实际材料的特性,都不可能成为好的作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教育必须在具备材料、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及艺术设计的基本功的基础上,着力于创造思维的培养。有了这样的认识定位,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就不会拘泥于空间范围的大小差别而各唱各的调。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具有较高艺术思维及修养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对于一个学科覆盖面如此之广、综合程度如此之高的应用性学科,很多院校及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何能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下走出一条新的路?笔者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教学,得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整合教学

秉承环境、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整体的、带策划性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在课程设置上系统化,内容相互穿插。分别以建筑、景观、室内为三条教学主线整合课堂教学,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每一个系列课程在设计方法上全面展开,在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每阶段各有侧重又尽可能全方位提及,一个设计课程扩大为包含前期项目的实地调查(资料的查阅与分析)、个人设计语言的文案表述、方案构思、设计草图及相关图纸、效果图、展示模型等内容。其间不同的专业教师也进行专业的融合与互补。这种方法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为艺术的设计指明了实现的技术方向,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以较全面的视野关注整体的环境设计。学习的重点是设计基本原理及制图规范,但相关的技术性要求也穿插在教学和设计之中。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的同时训练学生严谨的理性思维。总的来说,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全方位滚动式”教学模式,这在渐进式教学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也是环境艺术专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2.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能力

在培养学生整体设计思维的同时,也要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并在实际设计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设计经验和协调设计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能力。对于一名设计师而言,不仅应该接受良好的学院教育,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当的设计经验,这需要社会力量的配合,可通过学校的生产实习或在一些正规的设计团体中实践、锻炼来完成。通过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加深学生对设计的综合理解。在欧美各国,普遍实行设计师的资格证书(注册设计师)制度,它建立在学校教育、社会实习和专业能力的测试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科学的培养方法。我国也在尝试这类做法,如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实施注册建造师制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设计师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学校、社会多方努力来完成。

3.培养方向多层次、多元化

大教育家孔子培育的七十二门生不拘一格,各有所长。同样的教学条件和模式,培养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所长,成就也不同。学生的主观性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材施教”,即培养学生的方向多层次、多元化。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学生的毕业方向有方案型的设计师、施工管理方面的管理人员,也有专业的绘图员,而目前国内的高校只培养第一种设计人员,可是最后能成为方案型的设计师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而更多数的人选择了转向同行业的不同方向发展。这种局面是对有限的高校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初步的人才培养方向的划分和侧重。

三、结束语

我国现在仍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品位和追求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对高品质的综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仍会增加。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地进行教学改进,才能与时俱进,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顾孟潮.走向环境艺术[J].南方建筑,2002(3).

[2] 王瑜.关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6).

[3] 邵健.环境艺术的通境之路——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访谈录[J].世界建筑导报,2006(12).

上一篇:传统武术文化论文下一篇:基础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