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论文范文

2023-03-25

青少年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这种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从开始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然而,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却存在种种问题,远未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重任。简要介绍了我国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善途径,以期对我国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问题已被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应在新世纪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使青少年从小接受科学思想,掌握相应的科技知识,让其具有与其使命相应的科技文化素质。

但是,与当前迅猛发展的科技不相适应,我国的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却存在种种问题,突出的表现在科技知识教育不全面、科技能力培养不尽如人意、科技精神培育不充足和缺乏科技价值观和科技伦理教育等几个方面,远未起到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

一、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对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崇尚科技的舆论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危害,大多数家庭、学校对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家长们所谓的全面健康成长,仅表现在热衷于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吹、拉、弹、唱、跳的兴趣班以及英语班、奥数辅导班,而很少重视科技素质的培养。在大多数中小学校中科技课可有可无,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还没有引入对教师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奖励和考核方面也同样如此。高等院校有关部门很少采取激励措施激励学生进行科学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以为搞科学研究是教师的事情,学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科学技能低下也没关系。

现在社会上各类竞赛比比皆是,如唱歌、体育、书画、演讲等比赛,而科技发明竞赛却很少,发明家不受青睐。重奖科技人员仅是偶尔有之,很多发明家为把自己的成果推向社会还要自掏腰包,许多发明成果由于受财力所限而被放入“冷宫”,这严重地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另外,我国科普工作比较薄弱,科普工作长期以来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所做的一点科普工作,也仅限于实用性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而对科学精神的弘扬则比较薄弱。作为一种外部环境因素,它对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学校正规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重要阶段。然而,我国学校教育长期固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升学考试是唯一的价值取向,灌输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唯一目的。围绕着“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学生们除了死记硬背、做难题、做怪题以便应付考试之外,已经没有了阅读科普图书、参加科普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更失去了对自然科学的任何兴趣。教学活动严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现象,过分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技方法、科技实践能力等综合科学素质的培育则无暇顾及,更谈不上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关心重大社会环境问题、生产技术问题。在这种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得到了一些从系统科学体系中裁剪下来的孤立而又抽象的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获得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因而也失去了培育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

(二)课程设置缺乏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不足

课程设置在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青少年素质的提升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的。但目前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现代中小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有的科技课程有大纲无教材,有些学校课程形同虚设,或只是检查时应付一下。即使有的科技课也仅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让学生读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用科学。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的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随着大学的扩招,使得原本有限的实验设备、经费显得更加不足,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可怜的技能体验,科技技能的训练和科学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素质的提高重在参与和实践。目前,我国有些小学建立了科技课外活动小组,而初高中很少,即使有些初高中安排了活动课也往往成为必修课的补习课,形同虚设。大学也同样如此,这么多年来,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很少受到重视和组织。再者,社会上可供青少年参加的科技实践活动场所匮乏,也导致了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不足。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科技素质教育资金短缺

2003年,有学者对驻马店地区教师的科技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81.6%的学生没有专职的科技教师;在有科技教师的学校,65%的师生认为,他们的素质较差,而且他们只熟悉本学科的学科结构与理论体系,应用科学、技术回答的能力较差,一些应用性强、技术性强的问题,不能给学生很好地解释,更不能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整体的高度去认识科学问题和科学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地方市县乡财政普遍困难,教育经费更是短缺,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中小学已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教育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无钱购买实验设备,无钱配发图书、仪器、兴建科技教育实验室、科学活动室。经费短缺局面某种程度上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科技知识的获得和科技能力的增长。

二、改善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现状的具体途径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造成目前我国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首要原因是对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因此,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提高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的关键。首先,要教育人们养成正确的人才观、全面发展观,注重对子女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及教师对“科教兴国”的认识,必须明确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是关系到“科教兴国”的大计,必须克服科技活动不是主科,有条件就上,没条件就少上或不上的错误思想。其次,切实加强对科技教育的管理和评估,建立奖励、考核机制。将科技辅导员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列入考核范围;把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取得的成果记入学生档案,作为评定学生成绩、评优的一个依据。

我们要营造一个倡导科技的社会环境,鼓励青少年加强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首先,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建立健全各种培养、使用和奖励科技人才的机制和政策,完善与多种所有制相适应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与现行分配制度相匹配的科技人才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广辟渠道,促进科技知识、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形成开拓进取的舆论环境,营造民主的学术环境,提供良好高效的工作环境,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以此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科技的热情。其次,加大科普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组织、传播媒介不断向社会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并逐步实现科普教育的大众化、正规化、系统化和多样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使广大群众了解、认识科学技术在经濟、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感受到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严峻挑战的巨大压力,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环境和社会风气,使青少年耳濡目染,从小就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新的科技教育课程结构

为促进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首先要改善教学模式。要着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讨论模式、探索模式和研讨模式,注重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多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把教学方法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交流式、疏导式。其次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大力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地用考试分数、单纯地用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教育评价机制,要突出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使基础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最终转向真正的素质教育。同时,在保证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外,还应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和加强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多、质量优的青年队伍。

优化科技教育的学科课程,是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关键。要完善科技教育大纲,编印科学规范的科技教育教材,学校要正式设立“科学”、“技术”等专门科技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技知识的传授与科学方法、科技能力和科技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不仅传授科技知识,也注重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精神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和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形成良好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习惯,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能力。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理工科的实验和实习的时间,使学生科技技能的训练和科学品质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活动

各级教育、科技部门要不断拓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开展广泛多样科技实践活动,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妙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和作风。各级科协要主动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组织科技专家定期为学校举办科学知识讲座,指导和辅导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夏令营。有关科研机构和科技活动场地要为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提供条件,向青少年免费开实验室等实践场地。教育教学部门要结合学科教学和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组成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建立科技辅导站,指导学生进行科技设计和科技试验,组织学生深入到工厂、社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尽可能地让学生尝试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社会科教资源

要提高我国教师的科技素质,首先要重视对现有科技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科技素质水平和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在培训目标上,要使教师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技术应用科学知识。在培训内容上,要把科学精神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以确保教师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在培训方法上,要改革被动的,灌输式和代理式的陈旧方法,而代之以新型的,能有效培养与提高教师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再者,还应鼓励教师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组,对科技教育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优秀的科研成果指导科技教育实践。

在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资源方面,要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第一,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首先要建立持续、稳定的科技资金投入机制,保证科技经费较稳定地增长速度,使科技投入步入一个持续、稳定的轨道。其次要树立“教育是最佳投资”的观点,政府部门要从政策上、资金上像保证经济建设任务一样,确保基本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第三要鼓励社会各界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募捐资金,根据市场经济“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第四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单位,提供各自所有的设施、场地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肖.谈青少年的科技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2]张翠花.科技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J].太原科技,2003,(3).

[3]龚萱.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科技价值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4]余翔.高中与中师生科学素养发展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刘文军.科学普及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吴志华,程华.关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0,(9).

[7]王艳红,王前.浅谈青少年的科技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9).

[8]权福军.青少年科学素养问题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6).

[9]韩克茵.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甘肃科技,2002,(3).

[10]張岚.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基本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J].甘肃科技,2000,(4).

青少年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一直以来,虽然农村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但仍有一批有理想、爱科学的孩子。

2018年,炎陵县鹿原镇学校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并立项了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农村学校初中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以及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科技辅导员,我结合农村学校实际不断尝试,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总结了一些经验,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初涉出成果,十年未中断

我初涉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领域是在2007年,风雨中不知不觉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收获虽不多,教训却不少。

2007年11月,正值炎陵县体育艺术科技节,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活动,对所有活动项目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将科技创新活动交由我负责。由于我不是专业出身,又没有科技创新教育的经验,只能引导学生借鉴书本、網上已有的作品制作一些小作品,如用小电动机做小风扇、小型抽水机、小车、小船等。遇到不懂的就去图书馆查资料(当时学校都还没有网络),老师和学生一起想办法,思考怎样才能解决每一个技术难题。课余,学生多次观察、动手操作,通过不断地练手弄清了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一般流程。

比赛前的一个月,我和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科技室度过的。更多的时候我负责跑腿,学生缺什么我就帮他们找什么,没有的就去实验室或外面的店铺找,例如学生做的“自制油量表的教具”所用的材料就是从卖摩托车的店里搜集的。

在缺技术、缺资金的情况下,我校学生制作的7个作品有6个在当年的炎陵县体育艺术科技节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2个,占全县初中组获奖数的一半,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由段尉伟制作的“多功能清洁机”和王敏辉制作的“防盗门铃”还被选送到县里参加县科协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在县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是炎陵县科技创新项目获奖作品数目最多的学校,并取得了县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虽然仍有遗憾,但这是学校有史以来在科技创新类项目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学生、老师们都非常高兴。这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它让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对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和信心。

在随后的十年中,每两年一届的炎陵县体育艺术科技节中的科技创新项目我校均获得全县第一名,鹿原镇学校的科技创新因此成为每届科技节的一大亮点。2013年,我校获得“株洲市第一届创新与实践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2016年和2017年,我校都被评为“株洲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科研先进学校”;2018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特色学校”。
二、抓好课堂主阵地,课后延伸促发展

基于农村教育实际,我校以“规范化管理,特色化发展”为策略,打造乡村科技创新教育特色,推动乡村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学校重视以课堂为主、课后为辅结合的方式,加大学生在科技创新上的时间投入。

1.课堂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实验教学,适当拓展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使物理实验更具趣味性。例如,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我和物理组的老师设计并制作了如下图的自制教具。

2.积极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开发小型实验,充分挖掘自制教具及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小型实验进行思维训练等。例如,用塑料可乐瓶做水火箭实验、喷泉实验;利用小马达制作小型抽水机、洗衣机、烘干机模型,或利用平面镜做潜望镜实验等;通过制作飞机模型,让学生了解飞机是如何升空的。

3.课后全面开放实验室,融合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课内和课外的实验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1年至2017年是鹿原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大多数学生都对科技创新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文化科成绩不好、动手能力却很强的学生,经常待在实验室不愿意离开。在每年的省、市、县科技创新大赛中,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鹿原镇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每学期都会邀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同时逐年添置新的科普读物,用科学家的故事及其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感染学生,为他们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三、组建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学校每学期都会组建科技创新兴趣小组。通过学生自愿申请,科技辅导员精心挑选,学校调查研究,我校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并在每周五下午的少年宫课进行专业辅导。

每学期教师也会结合炎陵县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留守儿童、生态环境、节能环保、炎陵旅游、炎陵黄桃和白鹅以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为我校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积累了素材。

在此基础上,教师积极发掘学生的科技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记得在2011年炎陵县体育艺术科技节前夕,学校一位老师发布了科技创新作品征集方案,半个月后只收到一件作品。情急之下,校长临时让我接下任务。

在短短半个月内,我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尹振环同学对电脑非常感兴趣,于是引导他进行科技创新制作。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原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在制作过程中我又发现了谭文强、尹单港、张峰等一大批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他们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制作了10余件作品。

比赛前一天,由于时间仓促、项目过多,还有一些小制作不够完善。谭文强的“多功能清洁车”不能自由行走了,尹单港的“水陆两栖船”也出故障了,我就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反复改进,直到凌晨两点才修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天的炎陵县体育艺术科技节中,我校的10个项目全部获奖,并夺得了团体第一名的佳绩。
四、因地制宜,每年举办科技创新大赛

炎陵县森林覆盖面广,生态资源丰富。从2013年起,学校因地制宜,每年制定竹文化手工制作比赛和生态资源植物标本的收集,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操作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赛,大赛设4个项目:科技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创意、科幻画。大赛为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平台,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學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观念。

由于我们一直坚持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作,所以作品都是一些“土产品”,与城里学校“高大上”的科技创新作品比起来略显不足,但我们还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三自”原则不动摇!作品虽然没有收获更高级别的奖项,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付出的努力终究会有回报,我们的坚持不懈最终还是有所收获:2017年获得1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创意奖,2018年获得1个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我们为打造一所农村山区科技创新特色学校而不懈努力,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贫困山区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初中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8BJC023)的阶段性成果】

青少年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12月14日,由重庆市科协、市教委主办的第24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下半年)在北部新区天宫殿学校举行。全市1100余名学生参加了“投石机”定点投掷竞赛、四驱车竞速赛、手摇发电轨道车竞速赛3个竞赛项目。

据玩具谷了解到,本大赛一年举行一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实现全民发展,全民参与的目的。让学生在茶余饭后之间能够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找到新目标。

青少年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一、成立自由小学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领导组,负责对我校创新大赛活动的领导、组织和作品评选。其组成情况如下:

组 长:余xx

副组长:周xx 李xx 杨xx 曹xx

成员:冯xx、各班班主任

二、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分为青少年和教师两个板块。青少年板块由竞赛活动与展示活动组成,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教师板块的内容包括教师科教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教育方案展等。(具体内容到德育办公室曹衍葵处详见大赛规则。)

三、本届活动设立优秀科技项目

一、

二、三等奖,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一、

二、三等奖,优秀科幻画

一、

二、三等奖,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

一、

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单位奖(班级),优秀教师奖。并将获奖作品推荐到县上参评,如获得县上奖励的项目,学校将另设奖励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50元。获得市上奖励的项目,学校将另设奖励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获得省上奖励的项目,学校将另设奖励一等奖400元,二等奖300元,三等奖200元。同时,所获荣誉证在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享受同等加分政策。

四、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即小制作、小发明。但必须是人家没做过的。须提供申报书、查新报告、项目研究报告及附件资料(研究日记、图片、数据、原理图、结构图、外观图)各1份。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项目:须提供申报书、查新报告、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研究日记、图片、数据、原理图、结构图、外观图)各1份。

教师科技创新项目:分为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科技教育方案类。(须提供申报书、项目报告、查新报告及其他附件材料各1份。)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项目:对人类未来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的、发展的畅想和展望 ! 比如:吃.穿.住.行等方面不存在或还未达到的,但又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应先想想我要画什么?怎么画?然后打草稿,反复修改,最后放大。(须提供申报书1份,作品1幅,将1份申报书贴在作品背面左上角。)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项目:选择社会、生活、学习中的热点、重点、难点的问题来开展讨论、研究,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须提供申报书、活动报告、活动照片、活动记录等原始纸质材料各1份。)

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项目:须提供视频文件光盘1张,申报书1份,附件材料(作品创意说明、拍摄脚本或解说词、活动经验或心得体会等)1套。

注意:9月29日—10月14日为宣传学习阶段;

10月15日—11月15日为创作、实践阶段;

11月16日—22日为评审阶段;

青少年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第一章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概述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是面向全省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全省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创新大赛的英文名称为: ZheJiang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英文缩写:ZASTIC)。

一、宗旨

为浙江省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科技厅、共青团浙江省委。创新大赛办公室设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三、举办时间和地点

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届,终评决赛时间为每年4月。

创新大赛的举办地点由各市、县(市、区)相关机构申请,经主办单位考察确定。

四、活动内容

创新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活动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

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推荐和电脑机器人创意设计竞赛。

展示活动包括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比

赛等。

第二章 创新大赛的组织办法

一、市级竞赛

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全省比赛的基础,市级比赛应参照全省比赛的竞赛规则举行,按照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项目参加全省比赛。推荐参加全省比赛的项目必须符合全省比赛的要求。

全省比赛按各市组成代表队,统一组织申报、参赛。

二、名额分配

创新大赛主办单位办公室每年随通知公布各市参加全省比赛的名额分配,各市必须按分配名额及有关比例申报,超过分配数量的不予受理。

各市申报的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中,个人项目、高中项目须占50%以上。 浙江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获奖项目按分配名额申报参赛。

三、申报

各市在申报纸质材料的同时,必须组织完成网上申报工作,内容必须与纸质材料完全一致。逾期未完成网上申报或纸质和网上申报不一致的将视为放弃。材料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

四、经费

创新大赛组织经费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筹集。

各市代表队自行解决本代表队领队的全部费用,以及参赛的学生和科技教师从当地到决赛地点的往返交通费、布展费用等其他费用。

第三章 竞赛规则

第二十四条 根据创新大赛活动内容,制订各项竞赛规则,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项目分类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按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研究领域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设计,行为与社会科学等5个领域。

二、研究领域分类

1. 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如: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 生命科学(LS)——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如: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 地球与空间科学(ES)——研究地球系统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和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与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等。如: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 技术与设计(TD)——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实现,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 行为与社会科学(SO)——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6.电脑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指以各种智能机器人套装器材或学生自行开发制作的机器人的控制部件为核心,包含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传感器及机械结构等外围部件的一系列完整的工程设计、制作。学生们可以利用智能机器人控制部件可编程控制及对声音、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能感应、判断并动作的特点,对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事物等进行模拟、优化和改进,并加入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动手制作,使其成为一件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独立完成特定任务的工程设计、制作。

三、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 小学生项目申报者为:现就读于六年制(或五年制)小学(或九年制学校1-6年级)的在校学生。

2. 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 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 对集体项目的要求:

(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的小学生合作项目。

(2)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在研究及参赛半途中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

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本次参赛的研究工作需持续一年以上,申报材料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不接收针对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发疹伤寒等的病原体、真菌、寄生虫)、所有的人体或动物离体组织,包括器官、未消毒的牙齿、血液和其他体液进行研究的项目。

(4)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7. 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四、申报材料

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 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选手必须自行或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对类似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3. 项目研究报告及附件资料: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项目研究报告,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复印件即可。

4.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五、申报办法

1. 邮寄申报:由市级组织机构统一邮寄申报。申报需邮寄申报书原件一份、申报书复印件两份、研究报告八份、查新报告原件一份,用一个档案袋封装,并将申报书第一页复印后张贴在档案袋正面,申报书与项目材料不能装订在一起。

2. 网上申报:由市级组织机构向申报者提供申报序列号,申报者按照相关要求在网上进行申报。网上申报的内容必须与邮寄的纸质材料内容相同。网上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查新报告、项目研究报告及附件资料。网上申报资料必须控制在系要求的大小范围内,否则无法上传。

六、评 审

1. 评审标准:“三自”和“三性”原则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之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技术水平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充分考虑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需要从项目涉及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评审。重点考查项目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从科学探究的五个要素进行评审:提出和聚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获取证据;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 初评:于每年的3月进行,以审阅申报材料为主,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在对所有项目申报进行全面审阅的基础上,选拔一定比例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3. 终评:于每年4月进行,除审阅材料外,评委要对参赛学生进行项目问辩,结合技能测试和素质测评成绩,确定项目所获奖项。

七、参加终评决赛

1. 终评决赛包括公开展示、项目问辩等活动。获奖等级将根据参赛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综合成绩确定。

2.参加终评决赛的学生必须是经初评入围决赛的项目作者,入围决赛的项目作者如不能参加终评,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3. 终评展示按市进行布展。

4.参赛学生负责所需参赛材料的携带、布展、保管和维修,有义务参加大赛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义务为参观公众对本人项目进行讲解。

5.每个参赛项目应制作项目展板一块。展板尺寸为高120CM、宽90CM。组委会负责提供场地、展板、展台、电源和照明,其它用品和必要的防护设备均需自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得在展位展出;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20伏;参展物品体积不宜过大,长、宽均不得超过1.5米,高不得超过2米,重量不超过100公斤。项目展示必须选手根据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想象和创意自行设计、现场动手制作,禁止整版喷绘或将已经提前做好的直接带进会场展示,对不符合规定的将影响参赛成绩或取消参赛资格。展示内容中不得出现指导教师、媒体报道、申请或已获专利、专家评价、以往获奖及其他未经授权的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等,否则将不能参加终评。

6.终评决赛时,有实物的项目,必须将实物作品带到现场展示,并在项目问辩时向评委介绍。

八、表彰和奖励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项目按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参赛项目进行评选,根据评审标准,最终确定

一、

二、三等奖。各奖项的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并根据全国分配的小学生名额,择优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创意项目将列入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中进行评选,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

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

一、项目分类

中学生项目按项目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年龄段分为初中项目和高中项目;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药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

二、学科分类及学科认定

(一)学科分类

1.数学(MA)——指形式逻辑或各种数字及代数计算的开发,以及这些原理的应用,包括微积分、几何、抽象代数、数论、统计学、复数分析、概率论等。

2.计算机科学(CS)——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工程设计与开发,包括互联网技术及通信、计算机制图技术(包括人性化界面),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包括数据结构、加密技术、编码及信息理论)等。

3.物理学(PH)——指能量及其与物质作用的原理、理论和定律,包括固态物理、光学、声学、粒子、原子物理、原子能、等离子体、超导体、流体和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量子物理学、力学、生物物理学等。

4.地球与空间科学(ES)——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地貌学、海洋学、气象学、气候学、天文学、洞穴学、地震学、地理学等。

5.工程学(EN)——指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及实际应用的项目,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等。

6.动物学(ZO)——指对动物的研究,包括动物遗传学、鸟类学、鱼类学、爬虫学、昆虫学、动物生态学、古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生理节律学、畜牧学、细胞学、组织学、动物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神经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研究等。

7.植物学(BO)——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括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林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溶液培养、海藻等。

8.微生物学(MI)——指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真菌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9.医学与健康学(ME)——指对于人类及动物的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包括牙科学、药理学、病理学、眼科学、营养学、公共卫生学、儿科学、皮肤学、过

敏反应、语言与听力等。

10.化学(CH)——指对物质性质和组成以及其所依从的规律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不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塑料、燃料化学、杀虫剂、冶金学、土壤化学等。

11.生物化学(BI)——指生命活动进程中的化学,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光合作用、血液化学、蛋白质化学、食物化学、激素等。

12.环境科学(EV)——指对于空气、水及土地资等源污染源及其控制的研究、生态学等。

13.行为与社会科学(SO)——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14.电脑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指以各种智能机器人套装器材或学生自行开发制作的机器人的控制部件为核心,包含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传感器及机械结构等外围部件的一系列完整的工程设计、制作。学生们可以利用智能机器人控制部件可编程控制及对声音、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能感应、判断并动作的特点,对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事物等进行模拟、优化和改进,并加入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动手制作,使其成为一件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独立完成特定任务的工程设计、制作。

(二)学科认定

1.涉及制作和设计的项目: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和制作,项目应属于工程学;项目虽是设计和制作,但目的是用其收集获得了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则该项目应属于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2.涉及动植物生活环境的项目:项目研究的是河流或池塘中的动植物生活环境,则不属动植物学而应属环境科学。

3.涉及动植物化石的项目:项目研究的是史前植物化石,应属植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史前动物化石,应属动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地质年代,应属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研究的是贝壳化石的化学组成,应属化学。

4.涉及火箭及飞行器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火箭及飞行器燃料,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使用火箭及飞行器作为气象仪器的运载工具,应属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研究是计算火箭及飞行器的轨道,应属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火箭及

飞行器加速度对小鼠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

5.涉及遗传学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DNA,应属生物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植物杂交遗传,应属植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大肠杆菌的遗传学,应属微生物学。

6.涉及维生素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机体对维生素如何处理,应属生物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有关维生素的分析,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维生素缺乏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

7.涉及晶体学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晶体的组成,应属化学;项目研究的是晶体的对称性,应属数学;项目研究的是晶格的结构,应属物理学。

8.涉及语言和听力的项目:如项目研究的是阅读障碍,应属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是助听器,应属工程学;项目研究的是失语症应属医学与健康学;项目研究的是语音,应属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耳的结构应属动物学。

9.涉及放射能的项目:项目研究的是使用同位素跟踪,可以是生物化学、植物学、医学与健康学以及动物学;项目研究的是对放射能进行测量,可以是地球与空间科学或物理学;项目研究的是放射能监测仪器的设计和制作,应属工程学。

10.涉及空间科学的项目:很多的项目涉及空间科学但并不归属与地球与空间科学。如失重对植物的影响,应属植物学;失重对人的影响,应属医学与健康学;开发一种封闭环境的太空舱系统应属工程学。

11.涉及计算机的项目:如果计算机只作为工具使用,项目应属于其研究的学科领域;如使用计算机计算火箭轨道,应属物理学;计算某一无机化学反应的产热,应属化学;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使用,应属行为与社会科学。

三、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中学生项目申报者为:现就读于三年制(或四年制)(或九年制学校7-9年级)初中、高中(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等)的学生。

2. 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

3. 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的。

4. 对集体项目的要求:

(1)集体项目的申报者不得超过3人,并且必须是同一地区(指同一城市或县域)、同一学历段(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合作项目。

(2)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新成员不能在研究及参赛半途中加入到一个集体项目中。每名成员都须全面参与项目,熟悉项目各方面的工作,最终研究成果应该反映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在项目申报时,所有成员的信息资料均应在申报表中填写。

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7. 每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三名辅导教师。

四、申报材料

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 查新报告:所有参赛项目应提供查新报告。选手必须自行或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对类似论文或项目进行检索,并说明自己的项目与他人的论文或项目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3. 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除填写申报书外,还应提交完整的研究论文,如果需要提交附件材料,复印件即可。

4.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五、申报办法

1. 邮寄申报:由市级组织机构统一邮寄申报。申报需邮寄申报书原件一份、

申报书复印件两份、研究报告八份、查新报告原件一份,用一个档案袋封装,并将申报书第一页复印后张贴在档案袋正面,申报书与项目材料不能装订在一起。

2. 网上申报:由市级组织机构向申报者提供申报序列号,申报者按照相关要求在网上进行申报。网上申报的内容必须与邮寄的纸质材料内容相同。网上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查新报告、研究论文及附件资料。网上申报资料必须控制在系统要求的大小范围内,否则无法上传。

六、评审

1. 评审标准:“三自”和“三性”原则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之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技术水平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2. 初评:于每年的3月进行,以审阅申报材料为主,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在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全面审阅的基础上,选拔约50%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3. 终评:于每年4月进行,除审阅材料外,评委要对参赛学生进行项目问辩,结合技能测试和素质测评成绩,确定项目所获奖项。

七、参加终评展示

1. 终评决赛包括公开展示、项目问辩等活动。获奖等级将根据参赛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综合成绩确定。

2.参加终评决赛的学生必须是经初评入围决赛的项目作者,入围决赛的项

目作者如不能参加终评,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3. 终评展示按市进行布展。

4.参赛学生负责所需参赛材料的携带、布展、保管和维修,有义务参加大赛组织的各项活动,有义务为参观公众对本人项目进行讲解。

5.每个参赛项目应制作项目展板一块。展板尺寸为高120CM、宽90CM。组委会负责提供场地、展板、展台、电源和照明,其它用品和必要的防护设备均需自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得在展位展出;用电电压不得超过220伏;参展物品体积不宜过大,长、宽均不得超过1.5米,高不得超过2米,重量不超过100公斤。项目展示必须选手根据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想象和创意自行设计、现场动手制作,禁止整版喷绘或将已经提前做好的直接带进会场展示,对不符合规定的将影响参赛成绩或取消参赛资格。展示内容中不得出现指导教师、媒体报道、申请或已获专利、专家评价、以往获奖及其他未经授权的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等,否则将不能参加终评。

6.终评展示时,有实物的项目,必须将实物作品带到现场展示,并在项目问辩时向评委介绍。

八、表彰和奖励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项目按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参赛项目进行评选,根据评审标准,最终确定

一、

二、三等奖。各奖项的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并根据全国分配的初、高中名额,择优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创意项目将列入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中进行评选,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推荐标准

一、项目分类

科技辅导员项目按项目类型分为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科技教育方案类。 科技发明类:分为发明项目、实用新型项目、外观设计项目三种。 科教制作类: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其它类共五种教学类科教制作项目。

科技教育方案类:分为科技教育教学类项目(科学课等)和科技教育活动类项目。

二、申报者和申报项目

1.科技辅导员项目的申报者为: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含科学教师),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所(室)、各级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场所的专兼职科技教育工作者及从事科技教育工作的社会人士等。

2. 每个申报项目只能有一名申报者,不接受集体项目申报。 3. 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参赛项目。

4. 申报者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从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

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6. 不接受申报的项目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 (2)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 (3)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

三、申报材料

1. 申报书:申报者需按照竞赛有关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申报书必须是大赛主办单位提供的当年标准申报书,并且申报书不能与研究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

2.项目报告:参赛项目应根据项目类别提供项目报告。

科技发明类、科教制作类项目需提交与项目相关的项目原理、用途、改进点等的材料和项目实物照片。

科技教育方案类项目需提交由科技辅导员本人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方案。

科技教育方案的基本要素包括: (1)方案的名称

(2)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与目标 (3)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4)方案的主体部分:

a.活动内容

b.难点、重点、创新点

c.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 d.活动过程和步骤

e.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f.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g.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h.对青少年“益智、养德”等方面的作用

3. 证明材料:项目涉及下列内容的还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1)医疗保健用品,由省级以上相关医疗科研部门开具临床使用鉴定。 (2)动物、植物新品种,由省级以上农科部门开具证明,证明确为培育和发现的新品种。

(3)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由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项目在研究过程没有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4. 查新报告:科技发明类项目应提供由专业部门出具的专利查新报告。

四、申报办法

1. 邮寄申报:由市级组织机构统一邮寄申报。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申报时需邮寄申报书原件一份、申报书复印件两份、研究报告三份、查新报告原件一份,用一个档案袋封装,并将申报书第一页复印后张贴在档案袋正面,申报书与项目材料不能装订在一起。

2. 网上申报:由市级组织机构向申报者提供申报序列号,申报者可按照相关要求在网上进行申报。网上申报的内容必须与邮寄的纸质材料内容相同。网上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项目报告、查新报告及其他附件材料。网上申报的资料必须控制在系统要求的大小范围内,否则无法上传。

五、评审原则

1. 科技发明类项目评审原则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发明项目中主要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项目的主要依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亲自获得。

(3)自己制作:发明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作者本人必须参与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

(4)科学性:项目的科学理论依据可靠、技术方案合理。

(5)创新性:项目在申报日之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由他人申请专利并记载于相应的专利申请文件中;项目与现有的成品、技术相比,有突出、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能够制造、使用,具有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科教制作类项目评审原则

(1)自己选题:制作选题必须为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实质性的改进部分应由本人设计。 (3)自己制作:本人应参与力所能及的全部制作。

(4)科学性:该项制作克服了现有成品的某些缺陷或不足,比现有成品更趋合理。

(5)先进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材料、工艺、手段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

(6)实用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制造、成本、使用效果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改进,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方面,有显著进步。

3. 科技教育方案类项目评审原则

(1)教育性。符合科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青少年有较大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空间,能启迪青少年主动学习,能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有利于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青少年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有利于青少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方法、创新能力的养成。

(2)创新性。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整个教学或活动的构思新颖、巧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3)可行性。符合方案设计对象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具备方案实施的必备条件;便于在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不增加青少年的负担。

(4)示范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着重解决青少年所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便于推广普及。

(5)完整性。活动过程完整;实施步骤清晰、具体。

六、推荐办法

主办单位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人员,根据上述标准办法择优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七、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推荐 1.申报条件

(1)申报者必须有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参加本次大赛。

(2)申报者必须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经历并取得优异成绩、具备一定科学教育和科技活动经验。

(3)申报者对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正确的理念和认识。 2.申报程序及申报材料

(1)项目作者在申报参赛项目的同时,可自愿申请参加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

(2)申报者所在学校应审核申报书中所填内容。确认同意推荐其参加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活动。

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规则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的人类生产、生活的情景。

一、申报者

省创新大赛举办当年4月1日之前,凡年龄为5-14周岁的少年儿童,独立完成相应科幻画作品,均可向当地竞赛组织机构申报参赛。

二、参赛作品

1. 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 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开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作品要求干净、整洁。

3. 所有作品绘制完成后,均需按要求拍摄成电子版照片,并保存好原始作品。

4. 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5. 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6.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 (1)出现科学性错误的; (2)画幅尺寸不符合规定的; (3)把科学和神话混淆的; (4)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三、申报材料

1.申报书:必须是大赛办公室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

2.参赛作品:对原始作品拍摄的电子版照片,照片文件格式一律要求为jpg格式,文件大小一律在2MB之内,否则会影响评审效果,超过2MB将无法进行申报。

四、申报方法

各市根据有关标准和名额分配,按市级评选的排序向省创新大赛办公室进行申报。

1.实行网上申报,申报者须凭下发的授权号在“浙江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申报。

2.进行网上申报的同时,需邮寄纸质材料至省创新大赛办公室,包括科幻画原始作品以及申报书二份,并且需将申报书复印后张贴在科幻画的背面

3.获得终评参展资格的优秀作品需按相关要求邮寄原始作品至组委会

五、评审 1.评审标准

(1)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绘画水平: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2.所有作品全部实行网上评审,即评审网上申报的电子版作品。并对邮寄的申报书进行资格审核。

3. 经评委会评审,评出在参加省创新大赛期间参加展示的优秀作品。

六、优秀作品展示

经评委会评审,获得在全省比赛期间参展资格的优秀作品在大赛期间进行公开展示。展示作品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布展。

七、表彰和奖励

评委会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各奖项的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获得一等奖的科幻画将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规则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

一、活动学科分类

1. 物质科学(MS)——研究物质基本结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如:物质的状态及变化,力的作用和运动,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守恒等。

2. 生命科学(LS)——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如: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多样性(动物和植物),生命的主要特征(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人体和健康等。

3. 地球与空间科学(ES)——研究地球系统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和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和生命活动等自然现象与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矿物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等。如:地球与太阳系,自然资源与资源再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保护等。

4. 技术与设计(TD)——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特定的形式和方法(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实现,是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包括土木、机械、航空、化学、交通运输、环境、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

5. 行为与社会科学(SO)——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和动物行为与反应,人类社会中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教育学、动物行为学、人种学、语言学、城市问题等。

6.其他(OT)——不属于上述五类学科的其他活动。

二、申报者

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在校小学、中学(包括中等师范学校、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学生群体,形成科技实践活动成果者,均可以实施群体或小组的名义,向当地竞赛组织机构申报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指导老师或指导机构不

得以申报者的身份出现。

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

1. 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活动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2. 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3. 完整的活动内容。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参加人数)、活动照片、新闻报道等。

4. 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根据实际情况辅以必要的图片加以说明。在上报之前,各地应对该结果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对于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5. 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教育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四、申报材料

(1)申报书:必须是大赛办公室提供的当年的标准申报书。 (2)活动报告:50页以内,大小在2MB以内。 (3)其他附件:大小在2MB以内。

五、申报办法:

各市根据有关标准和名额分配,按市级评选的排序向创新大赛组委会进行申报。

(1)实行网上申报,申报者须凭下发的授权号在“浙江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申报。

(2)进行网上申报的同时,需按要求邮寄纸质材料四份,包括(活动报告、活动照片、活动记录等原始纸质材料)、申报书二份至省创新大赛办公室。

六、评审 1. 评审标准

(1)真实性。活动符合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符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有完整的实施过程和活动内容,有真实的活动记录和客观的活动总结等。

(2)示范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围绕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活动设计和组织形式科学、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广普及,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能为其他地区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3)教育性。活动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参与者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4)完整性。活动已经完成或阶段完成。活动过程清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系统周密的活动计划、实施步骤和活动结果。

七、优秀活动展示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示,以市为单位展示。每项活动一块展板,展板尺寸为:宽95cm,高150cm。

八、表彰和奖励

评委会从各市推荐的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中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各奖项的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并择优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

第四章 附 则

一、参赛者向主办单位提交作品即表示其完全按照本章程参加浙江省创新大赛的活动,其所有的参赛行为都受本章程的约束。参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及学校、家长等必须服从评审委员会的决议,否则将取消有关获奖资格。

二、知识产权保护: 1.参赛者申报的项目不得侵犯其他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2.参赛者申报的项目所包含的任何文字、图片、图形、音频或视频资料,均受版权、商标权和其它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未经参赛者同意,上述资料不得公开发布、播放。

3大赛主办单位有权对参赛项目进行作品汇编的出版、发行使用等。

三、免责声明: 1.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不能控制的原因影响到浙江省创新大赛的举办,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参赛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2. 因参加浙江省创新大赛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侵犯第三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由参赛者承担,主办单位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小学生安全论文下一篇:小学生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