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

2024-04-17

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第1篇

“少年强,则中国强”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关乎“健康中国”践行的基石,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各个城市也将重点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与防治工作。

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们国家虽低一点,但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青少年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厌学、不愿上学,自伤及自杀,网络成瘾等现象比较普遍。 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让儿童青少年掌握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使家长、学校、社会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特点,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第2篇

【摘 要】 目的:调查唐山大地震30年后地震孤儿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于唐山地震后30年选择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6个单位的全部地震孤儿共260例(孤儿组),同时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原则抽取曾经经历唐山地震的非孤儿241例作为对照组,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ession Scale,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行施测。结果:孤儿组的SAS标准分、SDS标准分、SCL-90总分及其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如SAS标准分:(41.07±11.61)vs.(35.21±9.09),P<0.05]; 孤儿组EPQ的N量表分(EPQ-N)高于对照组[(47.65±11.41)vs.(44.92±9.46),P<0.05],E量表分(EPQ-E)低于对照组[(55.77±10.14)vs.(58.86±10.1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SCL-90总分回归方程的变量有EPQ-N和消极应对(β=0.454,0.094),进入SDS标准分回归方程的变量有EPQ-N、积极应对、受灾年龄、震后抑郁悲伤和客观支持(β=0.466,-0.173,0.148,0.119,-0.108),进入SAS标准分回归方程的变量有EPQ-N、震后紧张、社会支持总分、受灾年龄和震后出汗(β=0.461,0.171,-0.167,0.134,0.123)。结论:震后30年地震孤儿心理健康水平仍低于对照组,个性倾向内向不稳定,神经质和受灾年龄对焦虑、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心理健康;唐山地震;孤儿;横断面调查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8.006

创伤性事件,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灾祸,除了给儿童少年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心理和精神上带来更大、更严重的伤害,可以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慢性疲劳,甚至不良的人格特征等[1-6]。唐山大地震后22年进行的唐山地震孤儿远期身心健康的调查研究,证实唐山大地震孤儿远期身心健康程度明显低于非孤儿组[7]。为了对唐山地震孤儿身心健康的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研究,在原样本基础上扩大孤儿和对照组样本,调查唐山大地震30年后地震孤儿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总体抽样框架,在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选择了马家沟矿业公司、开滦直属、开滦基建公司、开滦林西矿业公司、开滦唐山矿业公司和开滦医疗集团6个单位为调查点。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查上述6个单位的全部地震孤儿(地震时年龄小于18周岁),共260例(孤儿组)。同时按与孤儿样本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原则抽取曾经经历唐山大地震且父母在地震中均无震亡的非孤儿(地震时年龄小于18周岁)241例作为对照组。

1.2工具

1.2.1自编唐山大地震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围创伤期情况(包括地震当时创伤经历,如地震中是否受伤,是否被埋入废墟,埋入废墟时间以及对创伤事件的主观体验,如恐惧紧张的程度,地震发生后的早期应激性反应等),地震后的成长经历(如养育方式),目前家庭结构。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8]

包括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某方面症状痛苦程度。每个项目采用0~4级评分。

1.2.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

共20个自评条目,每个条目1~4级评分。.

1.2.4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ession Scale,SDS)[10]

20个自评条目按1~4级评分。

1.2.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11]

10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

1.2.6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12]

包括内外向(E)、精神质(P)、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N)和测谎题(L )4个量表,可较好地反映被试的性格特征。

1.2.7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13]

包括20个自评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每个条目0~3级评分。

1.3 调查方法

由我院部分医务人员组成调查组,开滦集团公司老干部处、开滦集团公司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负责调查的协调组织工作,六个基层单位分别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联络工作。事先约定时间进行专门调查,调查地点为被试所在单位专门提供的房间。开始调查前由调查员向每位被试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被试自愿参加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问卷调查时调查员逐项讲解唐山大地震一般情况调查表的填写,然后为被试逐个读上述自评量表及问卷的指导语,待被试完全理解后由被试独立填写。孤儿组共发出问卷260份,全部收回且有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全部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χ2、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孤儿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阳性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孤儿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职业中工人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地震时被埋入废墟和当时受伤及昏迷情况比较

孤儿组地震中被废墟掩埋及受伤的比例和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孤儿组地震中昏迷28例,其中昏迷不足半小时13例(占5.0%)、半小时至2小时8例(占3.1%)、2小时至24小时7例(占2.7%);对照组地震中昏迷14例(占5.8%),均在半小时以下。孤儿在地震中昏迷的比例和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地震后生活方式比较:

孤儿组地震中在育红学校生活92例(35.4%),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110例(42.3%,亲属抚养54例(20.8%),父母单位抚养51例(19.6%);对照组地震后均同父母共同生活。

2.4 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

除SCL-90中强迫、偏执和精神病因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因子分和SCL-90总分、SAS标准分、SDS标准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孤儿组总的社会支持及其3个维度均低于对照组;孤儿组在应对压力时较对照组较少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孤儿组EPQ的N量表分(EPQ-N)高于对照组,EPQ的E量表分(EPQ-E)低于对照组(见表3)。

2.5 孤儿震后22年与震后30年SCL-90、SAS标准分、SDS标准分比较

表4可见,震后30年时孤儿SAS标准分、SDS标准分、SCL-90的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精神病因子分较震后22年时增高。

2.6 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将SCL-90总分、SDS标准分、SAS标准分作为评定孤儿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分别与受灾时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婚姻、围创伤期情况、地震后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3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与SCL-90总分相关系数较大的变量是EPQ-N和消极应对(r=0.53,0.30,均P<0.001);与SDS标准分相关系数较大的变量是EPQ-N(r=0.51,P<0.001);与SAS标准分相关系数较大的变量是EPQ-N和社会支持总分(r =0.53,-0.31,均P<0.001)。

分别以SCL-90总分、SAS标准分、SDS标准分为因变量,可能影响孤儿心理健康状况的上述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如年龄、性别(男=0,女=1)、受教育年限(小学=1,初中=2,高中=3,大专以上=4)、地震中昏迷(无=0,有=1)等。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见表5。EPQ-N和消极应对能预测SCL-90总分变异的28.5%;EPQ-N、积极应对、受灾时年龄、震后抑郁悲伤和客观支持可联合预测SAS标准分总变异的33.3%;EPQ-N、震后紧张、社会支持总分、受灾时年龄和震后出汗可联合预测SDS标准分总变异的37.7%。

3 讨 论

本研究是在唐山地震30年后对经历了唐山地震并因地震成为孤儿的成年人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结果证实地震孤儿的心理健康较经历了地震的非孤儿在震后30年仍存在较多问题,这除了与他们经历地震灾难有关外,失去父母是另一重大灾难,这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对父母的情感依附。最近Macdonald等研究发现幼年早期缺乏持续的母亲照顾使儿童再次面临创伤性事件时更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14],意即这些早年失去母爱的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易损性,对恶性事件的应对能力下降,并将会成为持续性应激因素,长期处于慢性心理应激状态,从而产生心理功能的紊乱。

本研究及震后22年研究均显示地震孤儿出现较高的情绪症状和人际关系问题,并且与震后22年时相比,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方面症状又有所加重。Bolton对216例经历了沉船事故的青少年幸存者遇难后5~8年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焦虑障碍和情感性障碍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3]。Schafer等在道路交通意外后儿童和青少年外伤后综合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也发现青少年经历交通意外创伤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仅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更多地表现为常见的复合性症状,复合性症状包括“亚综合征型PTSD”、焦虑和抑郁。他还观察到独立于“亚综合征型PTSD”之外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但未达功能损害程度[4]。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证明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对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至少会持续30年,同时抑郁、焦虑的体验甚至较早些年前加重。

Qouta 等的研究还证实儿童的性格特征,如认知水平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是心理创伤后心理易损性的重要决定因素[2]。本研究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地震孤儿成人后同样存在这样的关系,EPQ-N与SCL-90总分、SDS标准分、SAS标准分均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为第一个进入回归模型的预测变量,对它们的预测力分别达27.8%、26.0%和28.2%,β分别等于0.454、0.466、0.461。然而在两组性格特征的比较中我们发现EPQ-N和EPQ-E存在着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孤儿组的人格特征趋于内向不稳定。但鉴于遗传因素对人格特质的影响,我们有理由假设两组的性格如不受“心理创伤”的影响不存在差异。正是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和失去父母的创伤时常使孤儿感到环境是不安全的,人际是不安全的,这种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令其长期处于持续的焦虑、不安状态,使他们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更加敏感,故而性格趋于内向不稳定发展。这种内向不稳定的性格让他们更易体验到不良心境,使心理健康水平更加低下。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15]。 本研究显示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本研究回归分析还可以看出,震后心理反应中的“抑郁悲伤”为SDS的正向预测因素;而震后心理反应中的“紧张”、“出汗”等焦虑症状为SAS的正向预测因素。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神经反应类型的相对稳定性影响,还是初期心理反应的持续,尚需开展前瞻性研究以明确。

灾难发生时年龄因素对目前SAS、SDS的影响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原因尚不清楚,是否与年龄较大的儿童对地震及以后发生的一切形成的印象和心理感受深刻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Winje D,Ulvik A.Long-term outcome of trauma in children: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 bus accident[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1998,39:635-642.

[2]Qouta S,Punamaki RL,Montgomery E,et al.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ositive resources among Palestinian adolescents: trauma,child,and mothering characteristics[J].Child Abuse Negl,2007,31(7):699-717.

[3]Bolton DO.The long-term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a disaster experienced in adolescence: II: General psychopathology[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0,41(4):513-523.

[4]Schafer I,Barkmann C,Riedesser P,et al.Posttraumatic syndrom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fter road traffic acciden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Psychopathology,2006,39(4):159-164.

[5]Taylor RR,Jason LA.Chronic fatigue,abuse-related traumatization,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a community-based sample[J].Soc Sci Med,2002,55(2):247-256.

[6]张本,张凤阁,王丽萍,等.30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389-394.

[7]张本,王学义,孙贺祥,等.唐山大地震孤儿远期心身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17-19.

[8]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9]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10]舒良.抑郁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7.

[11]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131.

[12]龚耀先.艾森克人格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1-14.

[13]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

[14]Macdonald HZ,Beeghly M,Grant-Knight W,et al.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and childhoo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J].Dev Psychopathol,2008 ,20(2):493-508.

[15]Goyne JC,Downey G..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ping process[J].Ann Rev Psychology,1991,42:401-426.

编辑:靖华

2008-08-22收稿,2009-05-11修回

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第3篇

毫不客气地说, 出现这种状况, 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 特别是公民健康教育的失败!出现这种状况, 罪魁祸首是我们不健康的心理, 是心理的不健康导致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严重问题。暂且丢开这个问题在孩子们身上的各种表现不说, 不妨来问:当今社会, 我们这些大人的心理又何尝不是这样问题百出呢?

众所周知, 健康的涵义有两个, 一是关于人的身体方面的健康, 具体来说是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 没有缺陷和疾病;二是关于人的心理方面的健康, 指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 豁达开阔的心态, 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行为潜在准规则。它们是合格的社会人完全不可或缺的两个有机统一体。关于身体健康, 由于国家的提倡和全社会的重视, 毫不夸张地说, 健康第一个层面上的涵义, 正以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良性态势在向更广、更高、更强的方向趋于完善地发展。然而, 健康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 却根深蒂固, 常被我们忽略、忽视。当今, 学校作为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重知识, 轻思想, 重升学, 轻健康, 重压制, 轻引导, 诸如“主课”、“副课”之类的称谓, 偏重智力因素, 轻视非智力因素, 甚至以抛弃心理健康教育的养成教育为代价, 片面的以一纸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定论学生的成才与否和教师教育的成败的做法仍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和暗规则。

但是, 健康教育之过, 全在学校和教师吗?绝非如是。

当今社会, 是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多方碰撞交融, 此消彼长, 但最终总有弱势和强体。拜金主义的金钱万能观, 好逸恶劳的享受观,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工作压力的积重, 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之下, 对每一个人, 特别是未成人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使一部遭受了骨肉的分离, 亲情的割舍, 情感和道义的背叛的未成年人, 出现忤逆师长, 敌视亲人, 冷漠社会的心理和行为,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农村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出现, 问题青少年的范围已经从城镇扩大到了农村, 他们也正在体验着相同的不幸情感经历, 所不同的是还要接受父母亲情断层的煎熬, 内心情感只能在漠视、无助中天马行空, 自我放纵。结果是无视亲情, 受“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的心理暗示, 他们认为大人们所做的一切, 就是为了自我, 所以, 只要有机会, 我就要在你们那里获取更多, 稍有不如意, 轻者桀骜不驯, 重者受长期心理压抑的情绪就会爆发, 行为极端。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虽然长期呼吁, 多方实施, 但是收效甚微, 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或者说要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而且是“真正”去做, 不敢掺杂一滴半点的虚假。

第一, 全社会下大力气, 齐抓共管, 坚决治理黄、赌、毒、色情、暴力、淫秽等低级、庸俗、腐朽、没落的人类沉渣文化, 竭力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和幸福, 创建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 深挖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全社会要勇敢地构建起为每个人健康成长的良好大环境, 这需要我们拨乱反正, 返朴归“真”。

第二, 家庭中要紧抓亲情的天然纽带, 家长要率先身体力行, 让青少年时常感悟并触摸的到亲情的亲密不可分割和温馨, “仁者, 爱人”, 培养出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责任心。

另外, 在家庭的组成和婚恋观上, 决不能模仿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火车一而再, 再而三的提速, 不能贪图富贵和权势, 要做到“志同道合”, 摒弃“臭气相投”。无论你是“丁克”主义, 还是“AA制”式联邦, 都不能在自我基因的延存、爱情的结晶身上亲手制造亲情的缺失或绝裂, 更不能将家庭婚恋的变故厚颜寡耻地“美谈”为社会的进步而促发的与此相适应的婚恋观的与时俱进。

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在追求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却对祖辈的义务和下一代的责任, 千万不要去用那怕点滴的代价去验证那句“在外挣了一块板, 家里丢失了一扇门”的古语。金钱是人类后天创造的, 而绝非先天自然的。因为自然的才是绿色的, 无污染的, 纯真的, 美好的。家庭的亲情是自然的, 因而是不可缺失的, 缺失了就不完美。

有的家长言行思想全是小市民的灰色情调, 还有小农意识的刁钻卑微, 却要求自己的学生去达到怎样怎样的高度, 如此的言传身教, 只能造成孩子的盲目适从和价值观的紊乱, 还有人格的分裂。这样的家庭教育具有双重性, 有真善美, 更有假恶丑, 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去伪存“真”。

第三, 学校教育要走在前列, 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面向全体学生, 以正面教育为面, 个别教育为点, 编制经纬网络, 全面重视并贯彻落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因地制宜, 保障教材, 特别是要保障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开发研究, 从经费,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课时安排, 师资, 场所, 基地等等, 要生动鲜活, 突出实效, 讲求实用。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达到空前的重视, 不是形式上的应对, 走马观花;更不是内容上的墨守成规, 千篇一律。特别要留意那些“问题家庭”的孩子, 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透析他们的内心, 捕捉他们身心的细微变化和反应,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说服教育方式和方法, 激活他们作为人的本质良善,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有时就要让他们默默流泪, 完成内心的自省, 实现自强, 唤醒被感化的源动力;必要时让他们喧嚣和发泄, 实现缓和、化解内心沉重负担或自闭斥外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当第二监护人的责任, 做孩子的“二爸爸”或“二妈妈”, 做孩子可以依靠, 可信赖的“亲人”, 才能实现和孩子们的“心”与“情”的交相融会, 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制造出一个适宜的环境, 打开一个缺口, 奠定一个基础。做好这些,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 全体教师们同心协力, 科学规范, 下一番“真”功夫。

如果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 有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大环境, 有了家庭稳定的潜移默化的亲情感悟, 有了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感化,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肯定会得到长效的解决。

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或者说要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全社会要勇敢地构建起为每个人健康成长的良好大环境, 这需要我们拨乱反正, 返朴归“真”。

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第4篇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在世界上发生率约为20%, 所占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12.3%。[2]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中国大陆18岁以下未成年人当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学生10年中辍学原因的分析, 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 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并且, 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然而, 由于我国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心理问题与临床症状的描述上, 整体策略和措施的探讨也多限于学校层面, 本文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政府、学校、社区与民间等层面, 对优化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模式进行多渠道分析。

1 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经费资助

政府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政府的纲领性文件、政策性法规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中国政府需加快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专门的立法工作, 从而为中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同时, 由于心理卫生教育属于预防科学, 具有公益性, 缺乏经济收益来源, 所以需要政府扶持。中国政府应尽可能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方面拨付专项经费, 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资金投入, 从而使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在具备专门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

2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在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广心理辅导已成了世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而中国需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首先,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组织机构, 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其次, 培养一批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心理健康专业辅导员, 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保证。同时, 学校应克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各种消极倾向,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注重学生的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多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融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区别。

另外, 学校还应积极引进国外学校心理辅导的研究成果;举办有关心理辅导的培训班;配置心理保健医生和邀请心理学专家不定期地为学生做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或报告;创办一些普及心理辅导知识的刊物以及互动性强的心理咨询网站;设立预防、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三级“危机干预”系统等。

3 加强社区教育体系建设

生活在社区的所有青少年, 他们的发展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紧密相关。[3]积极推进社区教育, 是推进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也是促进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应具备以下条件。

3.1 拥有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政府的重视对于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的地位, 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投入与支持, 更是一种实质的推动。当然, 政府的重视源自于政府官员对于社区教育在提高民众素质、推进社区良性发展等方面所起作用的深刻认识。

3.2 建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化的队伍

社区教育的广泛、有序地开展离不开一些专门的机构与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他们熟悉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善于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捕捉社区教育需求, 长于组织各种社区教育活动。

3.3 设立相对集中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相对集中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如中小学校等) 有利于自然形成社区活动的中心, 为社区教育项目的组织、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还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3.4 争取社会各界和民众的积极参与

社区教育如果没有各界、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及其资助, 也就失去了存在、发展的基础。因此, 需要社会各界对社区教育观念的广泛宣传, 同时社区教育成功典型的示范作用也是缩短社区教育从“自然形式”发展到“自觉形式”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4 重视社工及其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应加快社会工作的立法进程, 制定专门的包括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在内的社会工作的法律法规, 为青少年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同时, 应将青少年工作纳入社会工作体系, 以青少年的个体需要作为青少年工作的出发点, 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提高青少年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以完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设。

另外, 也应将志愿服务纳入专门的立法体系, 建立专门的志愿机构或组织, 争取党和政府、工商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广泛、持久的社会支持, 充分发挥卫生、教育、司法、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互相配合, 齐抓共管, 使各社会团体承担更多促进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工作的社会责任, 以完善中国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团体及志愿人员应配合政府部门, 募集社会资金, 发挥志愿服务的扶助功能, 尤其是为儿童青少年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资金、行为及心理的帮助。同时, 引导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模式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 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政府、学校、社区与民间等层面, 对优化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模式进行多渠道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优化

参考文献

[1] 赵山明.公民健康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52.

[2] 王坚杰, 张洪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6 (3) :208~210.

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第5篇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刻, 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缺少对社会生活的磨练, 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因此在处理学习、社交、友谊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人生复杂问题时, 缺乏综合权衡能力, 不能理智的处理事情, 常常引起心理矛盾的强烈冲突, 造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甚至患精神疾病, 调查表明, 青少年学生中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其中还有不少人需要急切的了解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因此, 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是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这一理论早已被临床心理学所验证, 同时众多国内外从事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有相应的证实。研究表明, 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运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 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趣, 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境状态。

2.1 增进自信, 改善情绪状态

青少年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 把心理教育和身体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育运动改善情绪的效能, 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 让学生通过功防技术练习, 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逐渐消除害怕和紧张等心理, 使烦恼、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承受挫折的压力, 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 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2.2 改善人际关系, 培养合作精神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的项目是要有很强团队精神的, 这样就会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联系和亲近感, 尤其青少年处于心理尚不成熟且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让学生经常在练习中交流, 相互鼓励, 相互学习, 相互纠正, 对同学的动作进行评价, 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如畏缩、羞涩、懦弱等等。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 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 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2.3 培养竞争意识及抗挫折能力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体育教学比赛以竞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 通过体育竞赛, 使学生增强自信, 自我激励, 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 超越自我, 获得奋进向上的情绪体验。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 运动竞赛的失利, 体育动作的失误往往给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留下印记, 产生不良情绪反映, 然而挫折既已发生, 就应该敢于面对它, 适应它, 摆脱挫折阴影的纠缠, 在反复经历了挫折的磨练后, 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 不屈不挠的良好品质得到提高。

2.4 培养进取精神, 促进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

体育运动是身体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有目的的观察、记忆、思考和想象。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 使神经系统兴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加强, 从而提高脑细胞的工作耐受能力。激发学生对所做事物的兴趣是创新的关键, 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非常或较感兴趣。在体育锻炼中,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新的发展和快乐。只有当学生在学习锻炼得到激发时, 其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得以萌发。

2.5 能消除疲劳心理

当一个人从事活动超出个人承受能力时, 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产生疲劳。经常从事体育锻炼, 可以使神经的工作强度、均衡性、灵活性以及神经细胞的工作耐久力提高, 能使大脑在紧张的过程再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 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紧张的学习过后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可避免大脑的过度紧张, 可以消除疲劳, 使头脑清醒, 思维敏捷,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参加一些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时,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就能减缓疲劳度, 因此, 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特别显著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体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 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加体育锻炼, 可以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 而且还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状况,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我们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等特征制定的运动处方, 利用适当的体育项目进行运动, 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从而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3.2 建议

学校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 引导学生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定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优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把心理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在享受体育快乐的同时, 形成健康的心理。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 生活节奏地加快, 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 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目前青少年受心理问题困扰越来越严重, 这一庞大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人的情绪调节, 陶冶情操和对人脑功能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赵淑英.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2 (2) :40~43.

[2] 朱国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6) :49~51.

[3] 李薇、李进.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张涛.体育课堂教学中健康心理环境的营造[J].教育探索, 2004 (9) .

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范文第6篇

我国独生子女较多,最近对我校进行了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因此,应倡导和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内在机制、缓解心理冲突、消除心理疾患,增进他们心理平衡和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一、掌握新时期青少年成长规律

青少年身心变化集中表现在这个阶段的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以及从幼稚过渡到成熟的特点。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表现为生理的蓬勃成长和急剧变化,特别是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使他们的智能迅速发展,情绪和情感变化比较强烈,常有明显的两极性,很容易冲动,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等。

1.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和规律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与人的年龄相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在同一阶段内每名学生心理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做好青少年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规律,掌握同一阶段内同一群体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适合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照顾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特点,把握好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2.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对自己的心理处于懵懂状态,遇到问题常会感到茫然失措,要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因素,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清晰自我意识,客观、准确把握自我,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第一,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是遗传素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许多遗传因素从原来的隐形状态开始显露出来,因此在学生心理分析中,通过对学生家长的了解,寻找学生某些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必要的。第二,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后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遗传因素只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先天条件,只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后天因素在他们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远比先天遗传因素的作用大。第三,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是动力作用。青少年的心理分析注重他们的内部需要,当某种教育要求符合青少年的需要时,实施过程中就会很顺利,教育效果好,但是学校的教育要求不可能每一样都符合青少年当时的需要,由外部需要出发所提出的一切措施能否在他们身上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要看教育者是否能够将这种外部的需要巧妙地转化为自觉的内部需要。

二、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工作

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应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1.根据青少年成长特点关注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一,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失衡。青少年身体发育急剧变化的特点和他们的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使他们的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出现许多困惑和烦恼,这主要是由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引起的。第二,家庭教育不当。家长有时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和升学,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和个性培养,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第三,学校教育的误区。有些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上不下功夫,一味追求升学率,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第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的境地,有些学生思想混乱,这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2.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存在心理问题做好工作

第一,为青少年创设必要的挫折情境。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保护多一些,磨练少一些,有的家长对他们采取溺爱、迁就、放任的态度,使他们没有吃过苦,意志薄弱,控制力差,一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痛不欲生,甚至走上绝路。老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从事有一定难度的劳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第二,倡导家长做好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工作。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指导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家长最大的幸福,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家长有责任成为孩子的第一位心理教师,家长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的辅导、人际交往心理的辅导等。第三,学校坚持科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一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青少年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必须以认真、坦诚加师爱的态度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坚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科学性,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面对当今我国教育青少年成长所面临的众多问题,需要全社会给予特殊的关注。在教育实践中,应关注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全,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 冯 璐)

上一篇:七上文言文每日一练范文下一篇:浅谈剪力墙结构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