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技术范文

2023-09-14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地变化,相应的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任何一个技术的发展过程都是需要进行探索的,而且也需要不断地去提高相应的技术,这样才能提高该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效率,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有效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推动了行业发展。随着制造行业自动化深入,数控技术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在提高国家经济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机械行业迅速发展,但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不够成熟,需对机械数控加工技术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数控机械加工技术概述,重点研究了有关数控技术在机械中的应用,可以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一些有效数据。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机械实操和电脑控制的流水线上能够完成更大的产量,有效刺激了我国生产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电脑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只需要运用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处理的方式就能够发送操作命令并较好地掌握生产实况信息,是一项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技术手段。在应用数控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要制造生产产品的特性进行规划设计,不断优化设备内部录入的编码,使数字化的控制逻辑更加周密,设备运行更加高效。

1数控机械加工技术概述

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信息控制机械加工的技术,数控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内容。数控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组成的生产技术,通过研发数控加工系统,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最初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系统加工零件的手段,逐渐成为国家制造业发展标志。数控技术使国家制造业产生巨大变化。数控加工技术凭借高效率优势,在加工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数控加工技术特点是速度快,相比传统机械加工手段精度提高,可以检索人工操作造成的误差。数控加工技术不需人工操作,采用自动化技术完成,减少很多烦琐的人工工作。机械加工行业数控系统由PLC、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数控系统分为软件、硬件,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程序完成加工。机械行业数控加工中,主控系统是特殊的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抗干扰性较强。应用数控技术进行生产,需要由各控制单元对机床进行控制,根据用户指定程序对导轨等结构进行控制。数控技术利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加工进行控制,不需人工操作,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设定相关程序,对加工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加工质量效率。机械数控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取代硬件逻辑电路,促使操控系统具备处理运算等功能,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融合,可以促进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完成传统加工技术难以完成的复杂零件。可以随时更改系统参数设置,提高产品加工效率质量。可以迅速加工批量产品,提高工具管理水平。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加工机械更高效,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是技术发展趋势。

2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2.1开展编程控制中的应用

设备运行程序的编制可以说是数控技术发挥效用的核心环节,在实际应用当中必须要重视程序编写和优化,以高效率、高质量不断敦促机械化生产的进步。在传统的机械生产数控当中需要技术人员根据车间的生产需求和产品特定进行运行程序的编写,这导致了在车间生产线出现了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程序进行修改,还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和遗漏,不利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在新型的数控编程设计当中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根据车间内的生产情况对程序进行调节,进一步促进了程序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在数据上的精准性,使得数控技术对于车间内的生产实况把握更加清晰,也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不能过度依赖这种自动编程技术,还是需要管控人员加强研究,能够在存在隐患时及时进行人工的操作干预,保证生产安全稳定。

2.2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应用

数控技术也能加工一些有关汽车制造方面的零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自己所需的工具都拥有了一定的要求。汽车现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代步工具,它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购买汽车时,都会对它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就比如说,我们在购买的过程中会货比三家,首先在价格方面就会着重考虑,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代步工具。在汽车性能方面也会有所要求,就比如说,手动挡跟自动挡。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需求,所以,一个不起眼的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一些精密零件的制造会让汽车的造价越来越高,并且制作过程比较困难。现在拥有了数控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口,数控技术能更快、更好、更精确的做出汽车制造方面所需要的一些零件,让汽车制造业更加完善。

2.3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机械加工生产本身的流程环节较多,使用数控技术的管控效果更强,且可以把不同的实操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生产的高效运转。在数控技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提前根据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编程设计,管控人员可以在中控平台利用一台终端设备查阅线路中的每一个设备生产实况,且对于其中的加工处理用最直观的数字信息予以展现,有效控制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在机械加工中一般是将产品进行拆解生产的,许多零件都需要进行组装拼接,严格控制生产的精度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并为后续的拼接工作做好了质量保障。数控技术的应用十分简便,在人力成本上的需求也更低,在使用优势上较为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2.4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生产环境以及相应的特征决定着大型机床设备并不适合运用至煤矿企业,因此还需重视当代数控技术的发展,这样能够适当的减轻企业承担的压力,避免因购置多样设备而增加成本,又能提升作业的效率,确保加工精度和性能符合煤矿企业的基本需求。数控技术自身的优势明显,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煤矿企业这种相对特殊的企业来说,此类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满足具体的煤矿企业发展规划。

2.5零件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在制造一些较为复杂的零件的时候,可以运用进这种技术,让产品的质量更加优质,生产速度也提高很多。在制造完成之后,正常流程都是拥有加工完成后的零件检验的环节,检查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否达到使用标准。达不到使用标准的话是不能让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的,这会对一些机械造成危害,甚至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好。这些精密零件大体都要使用相关的仪器去检测,以人眼所及之处,所能看到的是微乎其微的。刚刚好,现在正在努力融入社会的数控技术可以有效完善这种问题,它可以有效且快速的完成这项任务,大大节俭了检查零件所需要的人力,所以这项技术值得大肆宣传。

结语

现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的制造,而机械的制造又离不开数控加工技术,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运用数控技术可不断完善数控系统,提升机械制造精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机械加工行业进步,今后应用数控技术时要提高技术精准性,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涉及多方面,只有更新传统数控技术,更新先进的数控加工平台才能推动机械行业发展。机械加工行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机械加工行业数字化程度,推动行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攀.数控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77-78.

[2]司崇斌.现代机械加工中的数控技术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15.

[3]邓涌,郑丽华.浅谈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运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0):157,159.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

近些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绿色贸易壁垒或为绿色壁垒这些概念频频出现,但是从相关的著作、文章中可以发现,当前学术界对于这些概念并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认识。文章作者以及著作者并不是在完全准确和相同的意义之下引用这些概念,很容易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分歧,有必要予以澄清。本文将根据WTO的相关文件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分析与厘清。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对于其他概念,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即TBT )是较早出现的概念,中国学者对此不同的表述或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陈同仇、薛荣久认为,TBT是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1]。

肖冰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含义,是指所有在客观上对国际贸易具有直接或间接阻碍作用的技术性措施。与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相比,其特质仅在于“技术性”——既包括实体性的技术判断标准,也包括程序性的技术环节要求——并给贸易带来阻碍作用。在此意义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只是一类措施的概括性称谓,而并非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2]。由此可见,肖冰明确地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构成要件突出在技术性和障碍两个方面。一项限制进口的措施,不管是否基于合法的目的,也不管它对贸易产生的障碍是否是必要的,只要是技术层面而又对贸易造成了障碍的措施,就应当认定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只不过违反相关国际规则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置的,或造成不必要的贸易障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称为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即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莫世健:《TBT协定》原文的相关表述前文脚注已经作了说明,并没有将“壁垒”一词仅限于指那些非法技术标准和规范。因此,笔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在《TBT协定》中的性质必须作为中性理解,即用词本身不能说明具体规则的合法还是非法。具体技术标准或规范是否符合WTO规则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判断[3]。

由此可见,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而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了影响[4]。第二种观点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和测试程序所形成的不合理的贸易障碍[5]。

上述两种观点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目的基本一致,分歧在于是否以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是否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作为构成要件。世界贸易组织的《TBT协定》在前言中指出:“认识到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的进行而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因此期望鼓励制定此类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但是期望保证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对包装、标志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认识到不应阻止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措施,保證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方式不得构成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并应在其他方面与本协定的规定相一致。”

世界贸易组织的《TBT协定》在前言中指出:“认识到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的进行而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因此期望鼓励制定此类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但是期望保证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对包装、标志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认识到不应阻止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方式不得构成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并应在其他方面与本协定的规定相一致。”

《TBT协定》旨在通过WTO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则来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减少其对国际贸易自由发展的影响,其所针对的对象是那些“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的或其“实施方式”、“构成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并在其他方面与本协定的规定”不“相一致”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对包装、标志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因此,在此笔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

技术性贸易措施则是相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较晚出现的概念,如前文所列,有的学者认为其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有的则认为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上位概念,有的则认为两者是并行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一概念的提出其实是反映了有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或措施的设置并非都是为了阻碍贸易自由的目的。比如李勰指出有符合WTO规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违背WTO规则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世贸组织成员为协定允许的合理目的而制定并实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包括对包装、标志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而那些“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的或其“实施方式”、“构成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并应在其他方面与《TBT协定》的规定”不“相一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不能仅凭出现损失或造成负面影响这一表象就将这些措施全部称之为技术性贸易壁垒[6]。其把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了并行的概念。持这种观点还有所增益:所谓技术性贸易措施指的是,为实现合法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程序等[7]。

由于国际贸易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其科技上的优势来对产品、工艺等设置苛刻的技术标准,以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从而保护本国商品和企业的目的。这样一来,该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就带有了歧视性,构成了对国际贸易的不合理限制,也就形成了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壁垒”一词本身似乎也表达了一种非理性的含义,因此,将合理与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区分对正确界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基于一定的贸易策略和目的而采取的所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评定程序等等。从它制定的宗旨和实施的效果来看,可以将其区分为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它的下位概念,仅是指其中不合理的那部分。应当将其定义为:一国以不合理地限制国际贸易为目的而采取的标准、技术法规或合格评定程序。

三、绿色贸易壁垒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国际热点。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代价之一即是环境恶化,特别是自由贸易,则被看做是加速环境恶化的因素。各国因此而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环境法规和贸易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对贸易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事实上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二者之间本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甚至冲突,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理的贸易自由化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相反在环保方面,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同时,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扩大的贸易市场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资源。

“绿色贸易壁垒”在当前保护环境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被学者们来探究,而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不同的是,“绿色贸易壁垒”这一概念并未在WTO的协议中以及国际文献中论及,之所以被冠以“绿色”的称号,主要是因为其产生的前提或目标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安全与生命健康。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可以说是中国自己创造的一个新词。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的定义。中国有些学者提出的绿色壁垒概念,大多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立场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一般认为,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从实践角度看,绿色壁垒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检验和检疫要求、绿色包装与标签要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类型。

目前对“绿色贸易壁垒”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对来自国外的产品进行限制的手段与措施。由于这些措施,通常是一国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进口,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只不过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在贸易中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而出现的。对此必须区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上文所探讨的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与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一样。在此则又出现了合理的环境贸易措施与不合理的环境贸易措施即环境贸易壁垒,也可以表述为“绿色贸易措施”与“绿色贸易壁垒”。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动植物检疫措施就是绿色贸易壁垒。而排除了把技术性贸易壁垒。这种观点显然存在缺陷。

“绿色贸易壁垒”与《TBT协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TBT协定》的序言明确却指出其法律目的,一是不应阻止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基本安全利益;保证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或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二是技术法规、标准与测试和认证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在WTO多边体制之下,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大部分在《TBT协定》之下实施。《TBT协定》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多方面的贸易或技术问题,环境保护仅仅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可能涉及的一个方面。在WTO框架下还有《SPS协定》存在,有些与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技术标准或产品要求受《SPS协定》管辖,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动物卫生和植物卫生三个领域,而《TBT协定》涉及范围更广,除去与上述领域有关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外,所有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都受《TBT协定》管辖。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中,贸易自由化和环境的国际保护是两股看似并行不悖其实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潮流,环境措施可以合理地规范自由贸易,促进其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也可能限制甚至阻碍自由贸易,形成新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其实就是环境贸易壁垒,即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保护环境的目的而对国际贸易进行限制的措施。而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应该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贸易措施。 在此“壁垒”依然表达的是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贸易措施之含义。

WTO中的有关规定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提供了合法性。在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初,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尚未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严惩人们的环保意识才逐渐提高。1972年11月,在GATT中设立了一个“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日渐激化。1994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决定成立一个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协调贸易措施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语

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绿色壁垒,是三个不同的表述,但是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可以分成合理或合法与不合理或不合法两个部分,其中不合理或不合法的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即各国所采取的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违反了WTO的规则,给国际贸易自由造成了不必要与不合理的阻碍。虽然其声称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环境,或防止欺诈等,但本质上是伪装的贸易保护主义。

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施行有相当多的部分是为了保护环境与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因此这部分就构成了环境贸易措施,当一国施行环境贸易措施违反WTO相应的规则与原则时,则又构成了环境贸易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使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开展以及各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大国来说,绿色贸易壁垒无疑是一把“温柔”的利刃,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上述各种类型的壁垒,认真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肖冰.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法规制的含义、共性态势与难点[J].法学,2006,(8):81.

[3]莫世健.技术性贸易壁垒中贸易和环保的平衡[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2):100.

[4]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导刊,2003,(5):11.

[4]曹建明,贺小勇.世界贸易组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89.

[5]李勰.国外技术性貿易壁垒的再认识[J].国际贸易2006,(1).

[6]宣增益.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77.

[7]周杰,张梓太.WTO体系下贸易与环境的法律协调——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3.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3篇

随着全球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则反过来促使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广义地看,技术贸易属于服务贸易范畴,但是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也就有了它特殊的地位。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专门缔结了一个很大程度上促进技术贸易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将国际贸易内容扩展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三大类。《中国商务指南》也特别指出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一起构成中国对外贸易的3种形式。

TRIPs及其附件作为WTO 三大支柱之一,主要约束和规范了所有成员方的技术贸易行为。在TRIPs的促进下,近年来全球国际技术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已有的文献看,1955年国际技术贸易额仅为5~6亿美元,到1995年达到2600亿美元,到2002年国际技术贸易额已达近万亿美元,平均不足5年翻一番,其速度不仅大大快于货物贸易,而且也快于一般的服务贸易[1][2][3]。国际技术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其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技术贸易额在国际贸易总额和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持续增加。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中国技术贸易发展还相对滞后。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技术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理政策建议促进中国技术贸易。

二、 中国技术贸易的现状

(一)中国技术出口贸易的现状

1.技术出口以“硬技术”为主的格局没有改变。2009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出口合同(即软技术出口合同)31195份,合同金额111.5亿美元。2009年技术出口合同主要以计算机软件的出口、专有技术的许可与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纯技术出口为主。①但这一数字在包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内的全部技术出口中的比重极低。2000年,高新技术等“硬技术”出口比重占了97%,而技术服务和技术许可等“软技术”出口仅占3%左右。在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高达6868亿美元,因而“软技术”出口的比重更不乐观。

2.“硬技术”产品出口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低。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例,到2008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外商投资企业和贴牌生产的比重高达90%以上。

3.“硬技术”产品中外资出口和加工出口的比重大。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比重达到85.15%,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在全部高技术产品的比重超过了67.6%。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在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为82.44%,比上年有所下降,但这一比重远远高于一般贸易的17.56%。

(二)中国技术进口贸易的现状

1.技术引进快速增长,但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比仍相对缓慢。中国技术引进始于50年代,但一直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前,中国累计签订技术引进合同仅845项,合同金额仅119.7亿美元。改革开放后,技术引进迅速开展,1979年至2008年,中国累计已签订技术引进合同112541项,合同金额约3000亿美元,合同金额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25倍,但这一增速显然低于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增速(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1979年到2008年增长了近60倍;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2008年仅26年就增长了近70倍)。

2.技术引进逐步转为以“软技术”为主。建国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以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引进为主,1990-1997年间,设备进口仍然占到全部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80%以上,而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软技术”所占的比重不足20%。2001年以后这种情况开始明显改变,技术引进的质量逐年提高。到2008年,中国技术进口总额达到了271.3亿美元,其中,专利和专有技术引进占比达53.1%,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进口仅占7.8%。

3.技术引进中,外资企业技术引进的比重在增大。2001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30%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2002年和2003年这一比重分别上升到45%和56.6%。到2009年1-5月份,外资企业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为56.8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额的比重达63.6%。

(三)中国技术贸易有关立法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上很多有关技术进出口贸易管理的法律法规,基本符合了世界贸易组织运行规则的要求。我国政府颁布的《商标法》、《专利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著作权法》、《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技术出口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涉及技术进出口的条例等等,均为技术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中国技术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球环境十分有利于国际技术贸易的开展,全球技术贸易额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因此还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1.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缺乏企业创新机制。引进技术,使用、学习和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是技术引进工作的三个环节。在前两个环节上,我国企业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环节上则存在明显缺陷。在世界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原先引进技术很快就又成为落后技术,如果没有创新就只能再引进,从而使技术引进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技术引进主体结构不合理。政府在技术引进中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在企业技术引进中也是外资为主内资为辅。各级政府常常根据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技术引进决策,而对企业的实际条件如技术需求、人力资源状况、消化吸收能力、市场需求等因素考虑不足。这就直接影响我国技术引进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引进的主体,但外资企业在技术引进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内资企业的比重日益下降。从长期来看,这将不利于我国技术自主创新的开展,并使技术进步受制于人。

3.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不明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技术贸易的迅猛增长,知识产权保护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别重视。而我国在过去的技术引进中,虽然对引进技术实施了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明显,不仅阻碍了进一步引进技术,而且导致企业对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缺乏动力。2009年,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报告中,继续将中国列入“306条款”监视名单。欧盟、日本等国也多次就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交涉。

4.技术出口以高新技术产品等“硬技术”出口为主。在我国技术产品出口中,“软技术”出口规模小,比例极低。尽管我国技术贸易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应当看到,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我国技术出口规模还不大,尤其是“软技术”出口规模很小。而在“硬技术”出口中,又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加工贸易比重大,产品附加价值少,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5.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出口在我国技术贸易中的比重过高。随着高技术产品需求量在全球的急剧增加,很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基地转入我国,如IBM、戴尔、惠普、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都在我国设立了众多的生产加工基地。

四、几点政策建议

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软技术”产品进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小,但技术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从国家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适当超前发展。当前全球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速,反观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的现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来考虑。

(一)企业方面

1.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出口的实力,特别是“软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实力决定了在技术贸易中的地位,而企业实力又主要由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为此,我国企业势必应该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更加重视“软技术”的引进。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贸易方式,加快“软技术”的引进步伐。“软技术”对提高企业科技能力至关重要,也对我国追踪国际高新技术的最新动向十分有利。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技术转让价格大幅降低,为我国企业海外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了机遇。

3.在吸引外资时,要注重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不能就引资而引资,而应更加注重引资的质量,这就包括对引进技术的高度重视。我国引进外资数额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发展中国家之首,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促进我国技术水准的迅速提高。

4.创新技术贸易形式,多渠道引进技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手段,减少中间环节与流程,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企业也可以利用政府官员出访或政府公关等特殊时机,加强对“软技术”和高新尖端技术的引进。

5.强化技术引进风险防范机制。对每一项技术引进都应事先做好市场调查,既要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也要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而且要不断地进行动态信息的补充调整,以便在事前、事中识别各类技术、市场、财务等风险。

(二)政府管理方面

1.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制,改进技术贸易的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发展和完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积极引进和参考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加快向依法管理和以经济手段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机制转换。

2.根据战略贸易理论扶持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要想实现科技兴贸,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关键。高科技产业在我国尚属于幼稚产业,政府可根据战略贸易理论,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度保护和扶持。

3.保障企业作为技术引进的主体地位,适当时给予企业技术引进帮助。企业所做出的技术引进决策,应基于自身经营考虑,既要有战略前瞻性,又要有现实可行性。政府不应喧宾夺主,但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应该积极给予企业帮助,例如通过市场开放、税收优惠承诺、政府公关等具体形式促进高新尖端技术引进。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引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促进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应积极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也不能不因眼前利益而放松执法。▲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当代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新态势与新格局》,《对外经贸实务》,2004年第10期.

[2] 余涛翁、凌崚,《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选择》,《经济师》,2008年第11期:55-56

[3] 沈铁冬,《国际技术贸易有关问题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机械实操和电脑控制的流水线上能够完成更大的产量,有效刺激了我国生产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电脑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只需要运用信息采集和数字化处理的方式就能够发送操作命令并较好地掌握生产实况信息,是一项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技术手段。在应用数控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要制造生产产品的特性进行规划设计,不断优化设备内部录入的编码,使数字化的控制逻辑更加周密,设备运行更加高效。

1数控机械加工技术概述

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信息控制机械加工的技术,数控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内容。数控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组成的生产技术,通过研发数控加工系统,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最初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系统加工零件的手段,逐渐成为国家制造业发展标志。数控技术使国家制造业产生巨大变化。数控加工技术凭借高效率优势,在加工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数控加工技术特点是速度快,相比传统机械加工手段精度提高,可以检索人工操作造成的误差。数控加工技术不需人工操作,采用自动化技术完成,减少很多烦琐的人工工作。机械加工行业数控系统由PLC、数据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数控系统分为软件、硬件,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程序完成加工。机械行业数控加工中,主控系统是特殊的计算机装置,计算机装置抗干扰性较强。应用数控技术进行生产,需要由各控制单元对机床进行控制,根据用户指定程序对导轨等结构进行控制。数控技术利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加工进行控制,不需人工操作,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设定相关程序,对加工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加工质量效率。机械数控技术采用计算机技术取代硬件逻辑电路,促使操控系统具备处理运算等功能,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融合,可以促进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完成传统加工技术难以完成的复杂零件。可以随时更改系统参数设置,提高产品加工效率质量。可以迅速加工批量产品,提高工具管理水平。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加工机械更高效,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是技术发展趋势。

2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2.1开展编程控制中的应用

设备运行程序的编制可以说是数控技术发挥效用的核心环节,在实际应用当中必须要重视程序编写和优化,以高效率、高质量不断敦促机械化生产的进步。在传统的机械生产数控当中需要技术人员根据车间的生产需求和产品特定进行运行程序的编写,这导致了在车间生产线出现了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程序进行修改,还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和遗漏,不利于数控技术的发展。在新型的数控编程设计当中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根据车间内的生产情况对程序进行调节,进一步促进了程序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在数据上的精准性,使得数控技术对于车间内的生产实况把握更加清晰,也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不能过度依赖这种自动编程技术,还是需要管控人员加强研究,能够在存在隐患时及时进行人工的操作干预,保证生产安全稳定。

2.2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应用

数控技术也能加工一些有关汽车制造方面的零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自己所需的工具都拥有了一定的要求。汽车现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代步工具,它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购买汽车时,都会对它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就比如说,我们在购买的过程中会货比三家,首先在价格方面就会着重考虑,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代步工具。在汽车性能方面也会有所要求,就比如说,手动挡跟自动挡。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需求,所以,一个不起眼的行业也在飞速发展,一些精密零件的制造会让汽车的造价越来越高,并且制作过程比较困难。现在拥有了数控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口,数控技术能更快、更好、更精确的做出汽车制造方面所需要的一些零件,让汽车制造业更加完善。

2.3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由于机械加工生产本身的流程环节较多,使用数控技术的管控效果更强,且可以把不同的实操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生产的高效运转。在数控技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提前根据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编程设计,管控人员可以在中控平台利用一台终端设备查阅线路中的每一个设备生产实况,且对于其中的加工处理用最直观的数字信息予以展现,有效控制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误差问题。在机械加工中一般是将产品进行拆解生产的,许多零件都需要进行组装拼接,严格控制生产的精度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并为后续的拼接工作做好了质量保障。数控技术的应用十分简便,在人力成本上的需求也更低,在使用优势上较为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2.4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生产环境以及相应的特征决定着大型机床设备并不适合运用至煤矿企业,因此还需重视当代数控技术的发展,这样能够适当的减轻企业承担的压力,避免因购置多样设备而增加成本,又能提升作业的效率,确保加工精度和性能符合煤矿企业的基本需求。数控技术自身的优势明显,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煤矿企业这种相对特殊的企业来说,此类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满足具体的煤矿企业发展规划。

2.5零件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在制造一些较为复杂的零件的时候,可以运用进这种技术,让产品的质量更加优质,生产速度也提高很多。在制造完成之后,正常流程都是拥有加工完成后的零件检验的环节,检查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否达到使用标准。达不到使用标准的话是不能让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的,这会对一些机械造成危害,甚至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好。这些精密零件大体都要使用相关的仪器去检测,以人眼所及之处,所能看到的是微乎其微的。刚刚好,现在正在努力融入社会的数控技术可以有效完善这种问题,它可以有效且快速的完成这项任务,大大节俭了检查零件所需要的人力,所以这项技术值得大肆宣传。

结语

现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的制造,而机械的制造又离不开数控加工技术,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运用数控技术可不断完善数控系统,提升机械制造精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机械加工行业进步,今后应用数控技术时要提高技术精准性,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涉及多方面,只有更新传统数控技术,更新先进的数控加工平台才能推动机械行业发展。机械加工行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机械加工行业数字化程度,推动行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攀.数控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77-78.

[2]司崇斌.现代机械加工中的数控技术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15.

[3]邓涌,郑丽华.浅谈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运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0):157,159.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5篇

茶叶深加工的简介:

茶叶深加工技术是以茶鲜叶,制品茶,再加工茶,茶园、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广度变革茶叶产品结构。

茶叶深加工的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很多的低档茶和茶下脚料、茶废弃物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而其中又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它们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人类造福,而企业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是丰富市场产品。茶叶当然是很好的东西,但是人们已经不满足茶叶仅仅是“干燥了的树叶”的产品形态,人们需要丰富化的茶制品。

三是开辟新的功能。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够在传统的冲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将茶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这些功能。同时在深加工中也与其他的物质相配合,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茶叶深加工的技术

按《茶叶深加工技术》所述,生产深加工茶的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或是四个类别:

茶叶的机械加工:是指不改变茶叶的基本本质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只改变茶叶的外部形式,如外观形状、大小,以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美观等等。袋泡茶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

茶叶的物理加工:其典型产品有速溶茶、罐装茶水(即饮茶)、泡沫茶(调制茶)。这是改变了茶叶的形态,成品不再是“叶”装了。

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指采用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加工形成具有某种功

能性的产品。其特点是从茶原料中分离和纯化茶叶中的某些特效成份加以益用,或是改变茶叶的本质制成信的产品。如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抗腐剂等等。茶叶的综合技术加工:是指综合利用上述的几种技术制成含茶制品。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茶叶发酵工程等。茶叶深加工的茶产品

速溶茶

速溶茶是一种能迅速溶解于水的固体饮料茶。以成品茶、半成品茶、茶叶副产品或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加工成一种易溶入水而无茶渣的颗粒状、粉状或小片状的新型饮料,具有冲饮携带方便,不含农药残留等优点。分为纯茶与调料调配茶两类,纯茶常见的有速溶红茶、速溶乌龙茶、速溶茉莉花茶等。添料调配茶有含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以及柠檬红茶、奶茶、各种果味速溶茶。

茶饮料

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兼有营养、保健功效,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

茶色素

茶色素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酚性色素。Roberts E.A.H.(1959)将其分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并阐述了制茶发酵中茶色素形成途径等。茶色素被誉为“药物中的绿色黄金”。

茶多酚系列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日本千叶大学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学家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

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茶多酚现已广泛运用于医药【茶多酚胶囊】、饮料生产、水果和蔬菜保鲜、食用油储藏等。

茶粉

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及特殊工艺处理后,瞬间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蒸青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除供直接饮用外,可广泛添加于各类面制品(蛋糕、面包、挂面、饼干、豆腐);冷冻品(奶冻、冰淇淋、速冻汤圆、雪糕、酸奶);糖果巧克力、瓜子、月饼专用馅料、医药保健品、日用化工品等之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不同的茶叶可以做成不同茶粉,同一种茶叶制作的工序不同,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茶叶深加工前景

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是世界茶产量第一大国、茶出口第二大国。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另外中国茶产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茶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正规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浙江、江苏、福建等产茶地区已经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扶持产业,茶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制造茶的工艺技术开始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过渡,制造企业也加强了茶品牌的建设。

参考资料:

1.夏涛《茶叶深加工技术》

2.《河南科技》1994年03期

3.高成;浅谈茶叶深加工科技的发展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1997年01期

4.茶叶深加工产品及其技术概况[J];福建茶叶;2004年03期

上一篇:规划设计合同下一篇:数控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