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2023-03-06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采用世界最先进的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建立一个能对环卫系统清扫车、洒水车和其他有监管要求的车辆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有效提高对该类车辆的综合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合理运用调配资源。

关键词:运输;识别技术;监管

利用RFID射频电子识别技术,及时读取存储相关业务数据,自动核对环卫车辆任务及行车路线,加强环卫车辆及相关人员及业务监管,加速作业过程;通过后台联网数据库系统和业务功能数据分析软件,控制环卫车辆的行径路线和时间,监视整个环卫车辆作业过程,确保相关任务按时完成;通过RFID业务管理系统,自动业务数据比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失误;依靠RFID完善的安全可靠技术,提高环卫业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依托环卫现有业务操作系统,共享车辆人员相关数据,留出监管系统接口,便于市容环卫管理系统的整体集成。

1 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如下三大目标

第一、对所有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进行产生点、中转点和处置点的全程实时监管、定点摄像监控,控制滴、漏、撒,禁止中途卸载,确保车辆按指定线路将全部渣土运至目的地点。

第二、对所有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进行RFID电子身份绑定(防拆卸),并最终实现“终点支付”。从源头上杜绝无证黑车、借证套牌车辆的违法运营行为。计划逐步对建设项目的建筑渣土处置设立专项账户,专款专用,先处置后付款,按约定方式、以RFID所记录的运输信息,按实际处置数量进行结算。

第三、产生点、中转点和处置点的摄录像,可以确保对违章违法渣土运输车辆的执法有据可查。通过对车辆在各点进行的拍照或摄像,可以对车辆不洁、超高超载、未密闭化等各类违章行为进行监管。

同时,本项目实施后所获取的大量运营数据,将为宁波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平台提供丰富的分析数据。

2 项目实施周期

本项目实施周期共需约9个月,分三个阶段实施,每阶段约三个月(系统联调完成后,还将试运行6个月):

第一阶段,从项目招标完成,中标单位进场实施开始,到今年12月底。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硬件部分

1)车载RFID电子标签安装及车辆信息初始化;

2)信息中心的网络、服务器等设备安装;

3)监控中心装修及设备安装;

4)10个渣土处置(中转)点固定读卡器、视频摄录设施安装。

软件部分

1)系统软件的安装调试;

2)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系统开发;

3)RFID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开发;

4)产生点、中转点、处置点管理系统开发;

5)其余软件的“系统分析与架构规划”。

第二阶段,2011年1月始,到2011年3月底。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硬件部分

1)信息中心、监控中心设备联调及网络访问性能综合测试,与运营商的通讯测试;

2)10个处置(中转点)读卡器、摄录设备联调测试。

软件部分

1)3G视频、GPRS数据联动管理系统开发;

2)数据交换系统开发;

3)巡查监管系统开发。

第三阶段,2011年4月始,到2011年7月初。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软件测试、流程优化、BUG修订;

2)80台固定读卡器(各个建筑工地)陆续安装完毕;

3)软硬件综合联合调试;

4)系统测试运行、修正;

5)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培训。

3 项目总投资预算

本项目一次性总投资3,299,630.00元,本项目实施完毕后,年度所需的运维费约:60万元。

4 项目实施涉及的单位或部门

4.1 项目组织单位

1)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2)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4.2 项目实施单位

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4.3 项目施工(承担)单位

浙江迈新科技有限公司

5 项目技术方案

5.1 项目拓扑图

图1为宁波市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监管系统拓扑示意图。

5.2 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综述

如前节图示,本项目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

1)车载RFID电子标签;

2)移动或固定式读卡器;

3)中转点、处置点摄录像装置;

4)信息中心机房网络及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等后台设备;

5)监控中心管理指挥系统。

市市容环卫处管理人员,各区(园区)城管部门有关人员,各建筑渣土运输经营管理企业信息员等,借助互联网并租用运营商的GPRS、光纤网络以及第三方GPS平台(含电子地图),通过《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监管平台系统》软件,实现实时、全方位、全线路的渣土运输车辆的监控、统计、查阅管理。

5.3 软件技术架构及体系

考虑到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管理面向对象的区域性及分散性,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更好的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使用混合模式开发(B/S+C/S模式) ,即:系统中仅需要在内部完成且数据保密要求较高的RFID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发放RFID卡、数据初始化等)使用C/S客户端形式;而其它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访问的系统则采用B/S开发,如各区(园区)城管部门的信息查询模块等。

系统建立在微软产品体系之上,采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以.NET系列开发工具编程,服务器采用Windows NT2000/2003/2008系列操作系统,用户端运行在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系列操作系统平台上。

考虑到机房设备统一放置在市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和备份采用与数据中心机房现有的VERITAS备份软件。

5.4 硬件设备各子系统功能介绍

5.4.1 车载RFID电子标签与读卡器

给每一辆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安装防拆卸有源RFID电子标签,并对该卡录入本车辆有关信息(如:车型、司机姓名、车牌号、荷载量、所属企业等),然后在需要监管的场所安装RFID读卡器(固定场所可以用固定式读卡器,临时场所可以用手持式读卡器),每一辆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到达或离开的时间等信息就会自动被读取,并通过读卡器内置的GPRS模块同步传输到后台服务器,监管中心提取现场和出发地信息进行对比,立即可以发现车辆是否被中途掉包、是否在合理的时间内到达等。考虑到现场无人情况的出现,系统支持无人值守,车辆路过时自动触发固定式RFID读卡器进行读卡。

5.4.2 摄录像装置

由触发装置、摄像装置、数字录像机等组成。

车辆经过摄录点时,由预埋的地感线圈或固定式读卡器感应到后,自动启动拍照摄像系统,完成对经过该处车辆的拍照和固定时间段(约5秒钟)的摄像取证,所拍照片和摄录的录像数据以车辆的“RFID卡号+启动拍摄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各取两位数)”为文件名储存到硬盘录像机内。

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硬盘容量,以足够存储一个月的照相录像数据为标准。

5.4.3 数据传输平台选择

根据宁波市各区(园区)卸载点的环境要求和电信运营商的沟通协商,确定在10个渣土卸载点由运营商敷设光纤链路到卸载终端点位。并保证提供各个卸载点设备是在同一网段工作,网络对端和宁波市信息数据中心硬盘录像机以及服务器之间保持实时链路通讯。

5.4.4 机房设备

根据立项文件的要求,本项目不单独设立机房。所有网络、存储、服务器、数据库及安全设备等均托管在信息中心数据机房内。

5.4.5 监控指挥中心设备

监控指挥中心主要承担如下功能:

1)实时监看渣土车辆运行轨迹;

2)回放比对违章车辆的原始摄录拍照数据;

3)处理制作违章车辆的行政巡查通知书。

等等。中心建设包含如下主要设备和内容:

基础装修,含:静电地板铺设、精密空调安装、监视墙安装以及UPS系统采购等。

网络交换机,实现市市容环卫处内部各部门之间,市市容环卫处管理网络系统与市信息中心数据机房网络之间的访问、联接。

VPN主机,在INTERNET上实现市市容环卫处与各区(园区)城管部门、各建筑渣土经营服务企业之间的内部虚拟网环境。

高性能图形处理工作站,用于查阅、回放、制作或处理视频(图片)信息。

大液晶电视屏,实时监看车辆在电子地图上的GPS运行轨迹;案件论证处理时,有关人员集体查看回放的图像或视频等。

6 第三方平台及软件功能介绍

6.1 GPS平台

系统采用宁波市测绘院电子地图系统,在已组建的宁波市建筑垃圾GPS平台上,实现对建筑渣土运输车辆运行路线的实时监管。

该系统目前已经在市市容环卫处内部试运行,效果良好。

6.2 系统软件

1)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Server 2008,1套。

2)服务器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NT 2008,3套。

3)客户端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Windows XP,2套。

4)数据备份系统:Veritas(含4个文件备份模块,1个SQL数据库备份模块),1套。

5)视频录像处理系统:视频处理软件(国产),1套。

6.3 应用软件功能模块

《宁波市建筑渣土运输处置监管系统项目》中的应用软件,由以下子系统及功能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各系统模块功能说明:

6.3.1 建筑渣土运输车辆RFID实时监管系统

1)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数据库管理模块

该模块负责对各区(县)的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形成统一的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数据库。系统采用分级授权管理,各区(县)级城管部门可对自己辖区的企业库信息进行查询、维护和管理,市级城管部门可对全市的企业数据库进行查询、维护和管理。

2)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模块

该模块负责对建筑渣土经营服务企业上报的车辆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通过在车辆上安装RFID设备,并将车辆信息和RFID设备进行绑定,使车辆在系统中获得唯一的身份信息。

3)载点、中转(卸)点信息管理模块

载点、中转(卸)点信息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将全市的建筑工地和卸点的信息采集到系统中,形成统一的载点和卸点数据库,相关工作人员可对载点和卸点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载点信息主要包含的信息有:建筑工地的名称、建筑工地的地理位置、建筑工地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施工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渣土量、总出土量、总用地面积、泥浆量等,卸点信息包括:卸点的名称、卸点的地理位置、卸点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消纳总量、年消纳能力、使用期限等。

4)车载RFID管理模块

RFID设备分为RFID电子标签和RFID阅读器两种。

5)系统初始数据库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一个对用户帐号、系统角色,区(县)以及权限分配等初始化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针对每类信息,系统都提供增、删、改等功能。另外,系统将用户分为:市城管局用户,区(县)城管部门用户,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用户等3类,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工作人员可设置每类用户在系统中不同查询和统计权限。

6)人工手动补全处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对不全的读卡记录进行处理,渣土运输车辆提交手动补全申请,所在区(县)环卫部门通过视频(或其他方式)核实,若确为正常作业,则所在区(县)城管部门对不全的记录进行手动补全,以便正常统计和计费。

7)作业查询模块

系统提供给每种角色不同的查询权限,如:市城管部门可对全市运输记录查询,各区(县)城管部门可对各自辖区的运输记录进行查询,各建筑垃圾经营服务性企业只可对本企业的运输记录查询 ;系统支持多条件复杂查询,工作人员可按照辖区、工程名称、运营公司、阅读器、车辆、运营情况以及运营时间段来进行查询运输记录,既可以进行单条件简单查询也可进行多条件复杂查询。

8)统计分析和考核模块

统计分析和考核模块主要供建筑渣土经营服务企业统计分析自己的业务车辆,作业情况,输出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等,有正常车次实时统计,异常车次统计等。对于行业管理部门使用的统计主要有工地统计、运营车辆车次统计、异常车次统计等。还包括基于区域的车辆作业统计和基于装卸点的异常统计和车次统计等。为管理部门,经营服务公司和市局有人员提供各种统计报表的生成和输出,为市局对各区(县)城管部门的考核和区(县)级城管部门的自查提供依据。

9)费用结算模块

系统根据建筑垃圾经营服务性企业的作业情况,自动为每家企业统计结算周期内正常的作业量,并生成费用结算单,各企业可在线打印该费用结算单,并经各级管理部门盖章后向专户结算费用。另外系统还提供费用结算查询功能,各企业可在线查询本企业的费用结算记录,各级城管部门也可查询辖区内所有企业的结算记录。

6.3.2 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图像视频远程监管系统

1)录像设备管理模块

设备管理负责对各个工地和中转(卸)点的硬盘录像机进行统一的管理,其功能包括:设备接入、设备删除、设备信息管理以及通道管理等,其中设备信息和通道信息如下:

设备信息: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的IP地址,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端口号,通道数,设备序列号。

通道信息:通道信息包括通道名称,通道号,设备名称,设备IP地址,协议(tcp协议,udp协议,mcast协议,rtp协议),码流类型(主码流,子码流)等。

支持云台控制,工作人员在线获取和修改远程录像设备的焦距,光圈,对比度,色度等指标。

2)视频、图像文件传输C/S服务端

该C/S服务端,按照系统管理员的设置的时间,定时从各个卸载点、中转站的硬盘录像机上抓取视频文件和图像文件,并按照一定的文件存放规范(可按照 设备名/通道名 来组织文件的目录结构; 要求:方便文件的备份,查询和拷贝),将这些文件保存到中心服务器,形成视频和图像的文件库;同时该服务端还负责定时检索视频和图像库,按照管理员设置的文件维护规则,自动删除无用和过时的文件,使视频文件库保持一定的规模。

3)文件完整性验证模块

该模块根据工作人员指定验证规则,定时查找视频、图像文件库中不完整的文件(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没有传输完整的文件),自动计算不完整文件的字节数和所缺的字节数,并将计算结果作为指令,传递给文件续传模块,完成文件的断点续传工作。

4)文件续传模块

接收文件续传指令,根据指令中的相关参数,自动连接卸载点的硬盘录像机,查找需要续传的文件,并自动定位到需要续传的字节,完成文件所缺部分的远程拷贝,保证文件的完整性。

5)视频、图像文件管理模块

视频、图像文件管理模块可对本地视频、图像文件(由视频、图像文件传输C/S服务端从远程抓取的视频文件)和远程视频、图像文件(各卸载点上安装的硬盘录像机中的文件)进行管理;本地视频、图像文件管理子模块主要负责对本地视频、图像文件库的维护,支持用户手动删除无用的视频文件;远程视频、图像文件管理子模块支持用户手动从远程硬盘录像机下载文件,并可在线启动远程硬盘录像机的录像程序,对卸载点的作业车辆的作业情况进行手动录像。

6)视频、图像回放处理模块

该模块支持本地回放,远程回放和图片回放;本地回放是指回放视频、图像库中的视频文件(由视频、图像文件传输C/S服务端从远程抓取的视频文件),用户可按照通道名,时间,以及文件类型(可分为:定时抓取;手动下载;报警触发)来查询视频文件库,并可在线利用播放器打开查询结果;远程回放是指直接回放卸载点、中转站的硬盘录像机中的视频文件,用户可根据通道名,时间段,文件类型(分为:报警触发,手动录像)来查询远程视频文件,用户可在线打开并观看视频文件;图片回放是指回放本地和远程硬盘录像机上的图片文件,用户可根据通道名,时间段来查询图片文件,并可在线打开浏览。

7)设备日志模块

日志管理用户记录每个硬盘录像机的报警情况和用户在每个硬盘录像机上的执行的操作,具体功能如下:

日志查询:用户可按照工地或卸点(设备名),日志类型(报警日志、操作日志)、时间段以及操作者来查询日志。查询结果中显示:工地(或卸点名),操作时间,操作者,以及操作内容等信息。

日志导出:系统支持将日志导出Excel文件功能。

日志清除:对于过时的日志,为了保持日志在一定的规模,管理人员可定时手动清理。

8)报警管理

该模块提供硬件设备各种故障的报警管理,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为排除故障提供依据。系统支持对每个硬盘录像机设置报警,报警的类型包括 硬盘满报警,视频文件丢失报警,遮挡报警,读写硬盘出错报警以及制式不匹配报警等。一旦出现报警,系统自动将报警信息写入日志。

6.3.3 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巡查监管系统

1)扣分规则数据库管理模块

系统提供定义多种违章情况的扣分规则,管理人员输入违章类型、违章情况以及对应的扣分分值,系统自动记录该扣分规则,并形成扣分规则库。用户可对扣分规则库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2)巡查监管通知书模块

巡查人员发现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的违章信息,可根据违章事实及时通报相关执法部门。系统自动的生成巡查通报单,通报单中包括:违章事实、扣除车辆分数、扣除建筑渣土经营服务器企业分数等信息,巡查人员可打印该通报单。

3)数据采集、缓存与传输模块

巡查人员手持巡查读卡器(PDA)巡查时,通过读车载RFID电子标签信息来查询车辆信息库,从而获取该车和该车所属运输公司的详细信息,将正在违法车辆的信息和违法事实一并通过3G(或GPRS方式)网络传送到系统,同时当网络不通(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无法正常上报时,该模块还负责数据缓存功能,将巡查人员输入的数据暂时保存在PDA设备中,待到PDA设备能够联通网络时,系统再自动上传。

4)数据查询模块

数据查询模块主要是利用巡查读卡器设备实现数据查询功能。 数据查询模块包括:基础数据查询和违章记录查询。

(1)基础数据查询:巡查人员巡查可根据车载RFID电子标签来查询车辆信息和运输公司信息,也可以根据车牌号码、建筑渣土经营服务企业名称等信息查询信息。

(2)违章记录查询:巡查人员可根据电子标签,车牌号,运输公司等信息查询违章信息数据库。

6.3.4 综合数据交换系统

1)数据同步b/s端

该模块负责接受用户的关于同步的时间和同步的内容等信息的设置,并根据这些信息定的向数据同步C/S端发送数据交换命令,实现《建筑渣土车辆GPS行驶记录系统》、《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监测系统》、《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巡查监管系统》以及《建筑渣土运输车辆RFID实时监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2)数据同步c/s端

负责接受数据同步b/s端的数据交换指令,并按照指令获取建筑渣土经营服务企业、车辆、司机、建设工地、卸载点、RFID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定时的传送到《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巡查监管系统》和《建筑渣土运输车辆RFID实时监管系统》,实现三系统之间的数据自动比对和修改,使三个系统的数据保持一致。

3)数据维护交互模块

该模块是工作人员和系统的一个关于数据维护的人机交互模块,主要负责《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巡查监管系统》和《建筑渣土运输车辆RFID实时监管系统》的数据维护,接收相关工作人员的数据维护指令;并根据这些指令定时启动数据备份模块,对《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巡查监管系统》和《建筑渣土运输车辆RFID实时监管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备份;另外该模块还提供手动备份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对某一次的数据修改进行手动备份。

4)数据备份和恢复模块

根据用户的数据维护指令,对《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巡查监管系统》和《建筑渣土运输车辆RFID实时监管系统》相关数据进行定时备份,并形成数据备用仓库;一旦系统数据损坏,管理员可快速的进行数据恢复。

5)数据交换日志模块

数据交换日志子系统用来记录每次数据同步的情况,包括同步成功的记录数字,同步失败的记录数字,以便业务管理人员实施了解数据同步的相关情况,并根据提供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功能还包括:

日志清除:功能提供给用户定期删除日志,使日志保持较小的规模;

日志查询和导出功能:用户可根据时间来查询日志,并可将查询结果导出到Excel文件。

6.3.5 其他数据接口

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与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现有的《建筑渣土运输车辆GPS行驶记录系统》、《市容卫生质量监测系统》以及其他第三方软件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行业领域;施工项目工程;风险管理

前言

建筑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是能够推动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力量来源,但是在我国建筑行业领域的工程项目中,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工程项目风险,同时也使我国的整体建筑行业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很严重的阻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领域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行业领域的工程项目风险以及全方位风险的管理手段掌握以及有效的促进建筑行业领域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概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行业领域也随之扩大,但是在建筑行业领域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风险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了经济上的风险、自然的风险、业主以及承包商的风险等多个方面。针对于经济上的风险来说,他不仅仅是会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领域工程的项目施工状况,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针对于自然的风险来说,它主要是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行业领域工程项目的建设;而针对于承包商以及业主的风险来说,承包商的风险主要是体现在项目在投标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以及在施工中或者是竣工后的验收工作中等方面,而承包商出现风险问题之后,直接影响到的就是业主们,所以说承包商风险和业主风险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管理策略

2.1建立与之相对应且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领域的工程施工项目要提高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且结合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建筑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要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要根据建筑项目的企业单位已有的建筑项目能够承受的风险程度来制定与自身建筑项目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

比如说,在我国某建筑行业领域企业单位在管理其所有的建筑项目工程的风险的时候,通过完善建筑项目工程的资料以及对资金的管理制度,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督,并实现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全方面评估,这样也保证了其建筑项目企业单位的资金能够更合理的周转运用,并且能够针对企业单位已经发生的财务状况有效的及时解决,为整个企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条件。

2.2对风险信息的管理进行不断的优化

建筑行业领域其单位如果想要进一步的提升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要不断地对其建筑企业单位工程项目风险信息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由于信息化的建设工程是一项特别复杂的工程,所以建筑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需要对信息化建设资金加大投入量,从而来降低企业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发生率,这样才能够保证进入行业领域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

比方说建筑行业领域,企业单位,想要通过信息化的经济管理以及现金的信息科技技术,就要借鉴其他优秀的企业单位对风险管理的经验,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建立企业单位的信息管理平台,同时,你要定期的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检查和更新,要注重完善本单位的信息收集的结构来时,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3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与风险管理工作相关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项目工程的基础风险管理水平。并且各个企业单位可以通过与学校联合创办的方式,引进一批985,211高校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施工项目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的问题,从而能够提升建筑项目工程整体的素质,并且要加强进入项目工作人员的对风险管理的意识,端正与建筑项目施工有关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态度,从而来降低建筑项目工作人员素质低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建筑行业领域内的企业单位有定期组织企业单位里的所有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对风险管理的培训,并且定期举行建筑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的宣传活动,邀请建筑行业领域内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专家到企业单位内部来进行知识讲座,并要求所有员工认真学习并记录。并且通过讲话的方式,建立企业单位的晋升机制,把个人利益和单位的利益进行结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项目工程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2.4注重对资金的投入的风险管理

在建筑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之前,建筑企业单位应该对资金投入的风险管理加以重视,从而来保证在实际的施工中,企业单位能够顺利地开展对风险管理的工作。比如说在建筑行业领域企业单位进行拨款的时候,需要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的实地考察,确保工程项目没有失误的时候,再安排对项目进行拨款,在确保资金拨款服务时,要明确施工中资金的各項使用流程,并且要及时的记录在施工中对资金的使用清单,并且要加大对项目工程在施工中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建筑行业领域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发生异常的状况,从而来确保建筑行业领域企业单位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结束语

建筑行业领域工程项目在施工的对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项目风险和全面风险管理的时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建立全方面的、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系统。并且有对风险信息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优化,努力的增强对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综合素质,并且要注重对资金投入的风险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整个建筑行业领域工程项目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茅蓉.分析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及其风险规避[J].经济管理文摘,2021(06):148-149.

[2]孙小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砖瓦,2021(03):91-92.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水利水电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加强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围绕常见的风险类型对风险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项目;风险管理;影响

1、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

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比较多,根据性质与成因进行分类可分为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财务风险、人员风险、组织风险以及政治法律经济风险等六种类型[1]。

其中,技术风险包括设计标准选择不恰当、设计内容不完整、技术资料提供不及时、方案以及流程不合理等。自然环境风险则表示为由雷电、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环境灾害所引起的风险。资金不到位、筹措不合理、外汇管制等属于财务风险。人员风险是指业主、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管理人员等工作人员的素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属于组织风险。政治法律经济是由于税收、战争、价格、通货膨胀等因素所引起的工资变化、涨价、市场动荡和规章制度变化等。

2、水利水电项目风险的特征分析

2.1可变性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出现新的风险,也可能对某些风险进行控制,或者有些风险的发生可进行处理,各种风险都有可能存在质的或者量的变化。

2.2普遍性與客观性

目前,人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和存在因素进行改变,使风险的发生率降低,令损失程度尽量减少,却不能够将风险完全消除。因为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不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控制,是客观存在的。

2.3偶然性与必然性

某些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是一种随机现象,具有偶然性。对于那些发生频率比较多的风险,我们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其运动规律,然后再采用现代风险分析方式或者概率统计方法,将风险的发生几率和损害程度计算出来,从而就可对这些必然发生的风险进行检测和提前做好控制措施。

2.4多样性与多层次性

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会随着工程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化的风险。虽然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它们一同与外界产生了交叉影响,使风险的多层次性得以显现[2]。

2.5全程性与全局性

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且某些风险发生以后还会发生连锁反应,因此,风险不仅仅对项目的局部发生影响,还会影响全局。

3.水利水电项目的风险类型

3.1自然风险

建设工程处于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如在洪水、地震、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或者项目地区的冬季特别严寒,进行施工是较为困难的。因为这些地区都存在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的自然条件。在恶劣的环境和气候中进行工作会损害施工企业的利益,由于长时间的严寒、台风、暴雨等给工程带来的不便,会使工程的成本增加。

3.2工程管理风险

在开始施工前,建设单位会与施工单位签订一份责任书,建筑单位就会选择一位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水利水电项目风险管理的主体就是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小组,他们在处理各种风险时应当抓住主要矛盾,将威胁转化为有利因素。

3.3合同风险

水利水电项目的建筑市场都会存在工程质量、工期拖延、拖欠工程款、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这些都与不良地履行合同等情况有关系[3]。现在国内很多建设单位在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常常会违背平等性的原则,呈现买方市场的特点,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签订各种不等条款。如在合同中未提及承包商应有的权利,只强调其应承担的义务;合同中详细规定如果工期出现延误就要接受罚款,且惩罚极为严格,但是如果是因为业主设计图纸延误而使施工受阻则没有明确的惩罚条例;合同中没有奖励条款,可是处罚条款却相当明确。对施工企业来说,一切风险的源头就是合同,所以,承包商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进行研究,坚持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否定合同中的不合理要求,双方通过协商再制定出能够保障双方利益的合同,避免为企业埋下风险隐患。

3.4材料价格风险

一般情况下,项目工程中70%的成本都是投入到材料的采购中。但是有的工程是长线工程,投资大且回收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就有可能存在材料涨价的风险。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提前做好措施应对材料涨价所带来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发生通货膨胀的状况是难免的,施工企业能够理解和接受小幅度的通胀,但是若超出了承受范围,企业就会难以应付。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应该对可靠的货源、准确的价格等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与掌握,这样就能避免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而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降低企业的受损程度。

4水利水电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4.1风险识别

要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将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同时分析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4]。由于风险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对风险的识别也要贯穿在整个项目建设中。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和目标,结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信息以及参考资料,得出项目的潜在风险。将得出的结果加以分析整理,对项目风险进行系统性的识别,常采用的识别方法有情景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

4.2风险评估

在确定了风险的存在性后,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所产生的损害程度称为风险评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是风险评估的两个主要方法,综合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度风险发生的程度、概率、时间以及影响范围进行确定。

4.3风险应对

经风险评估发现项目的风险量不大,可以将其转交给第三方进行处理则可采用项目的风险转移的策略,将发生风险的责任和后果交给第三方,如参加工程保险、将合同转移等。如果项目风险的数量不多,可以通过人为干预使风险的发生率降低以及减少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则可采取风险缓解的策略。项目风险所产生的后果并不严重,且发生率较小可采取风险自留的策略,由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应用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填补。若是风险评估报告显示风险的数量较大,为防止风险的形成、发生,可采用风险回避的策略。

4.4风险监控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对潜在的各项风险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风险的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监控包括三方面:确定风险是否存在、是否发生、是否得到控制等;检查控制风险的措施是否有效,运行是否恰当等;是否存在新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5]。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国家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其风险管理。管理者必须熟练并掌握识别风险的技术,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监控,以控制、防止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对企业的损害。

参考文献

[1]王晓平.水利水电项目风险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4(22):199-200.

[2]陈建荣.探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4(16):109.

[3]曾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8):75-76.

[4]姚雪容.探讨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J].江西建材,2014(16):101.

[5]黄德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07):65-67.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分支,怎样做好项目管理也是摆在项目管理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在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项目计划控制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探讨,从而详细说明了项目计划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计划;层次;结构;跟踪

项目管理是一项主动性的工作,项目管理经理人要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主动的来进行管理,从而找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而单单靠被动的反馈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因此,项目经理人在项目管理中的态度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最为关键的步骤,项目计划是一种将项目管理的思路转化为实际形式的工作。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要有一个成功的项目计划,但是成功的项目计划却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其中影响的因素较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取决于管理者对计划项目执行的力度以及灵活性。从项目计划的字面上来看,其主要内容就是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规划,从而形成具体形式的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计划的完成,在计划进行过程中,还要对计划进行有效的跟踪,项目跟踪的主要目的也是在计划进行中时,更好的执行计划的实施,从而提高项目计划的准确度。

一、项目计划的层次和结构

项目计划的执行需要进行有效的项目跟踪,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将会很难完成,因此项目计划要分为多个层次结构。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计划来进行分段管理,从而更好的方便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将项目计划分为多个层次结构的具体作用有以下方面内容:首先,层次结构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工作的具体流程安排,工作执行能够更方便进行。尤其是在项目初期阶段,项目的细节工作难以加以确定,而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后,将计划进行分层,分层后的计划能够展现出计划整体中的细节部分,也因此能够更好的对项目的细节开展工作,计划分层越细,细节就越清晰。其次,层级结构更能将分工的细节表现清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组要对项目执行的具体安排进行划分,计划分工需要根据计划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工作和责任的分配。层级结构决定了项目组中执行人员的各自任务,如大的计划项目由项目经理来进行统筹规划,中的计划项目由组长来进行组织编写,小的计划项目由项目成员来进行具体执行等。

二、计划的详细程度

“计划越详细越好”。计划至少应该有三个要素被真正的落实下去,这就是任务、进度和资源。计划的详细程度就取决于对这三项的考虑。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计划应该细到人/日(对于精密工作的计划甚至应该精确到每时每分),项目越紧计划就应该越细。计划越细项目中不确定的东西就越少,项目执行起来就越简单、明了。

针对不同层次的计划,详细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大计划应该确定中计划的任务,安排各任务实施的先后和用时的多少,以及人员组织;中计划应该确定阶段中的子任务,任务开始和结束时间,任务负责人;小计划应该确定个人进度的详细安排。如果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大计划是整个身体,中计划是支持身体的骨骼,小计划是血和肉。所以他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瀑布模型为例,项目整体计划作为大计划,阶段计划作为中计划,然后分配到具体个人的工作为小计划。

三、计划三步方略

计划的实施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计划的工作实施是有逻辑关系的。尤其对于中、小计划。计划与实施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偏差积累起来,就会导致计划失效和项目失控。所以应该实时对计划进行调整。跟踪会发现计划/实施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调整的依据。

计划的制定应该是整个项目组的事情,人人都应该参与项目计划的制定。所以全员参与计划制定/修改才能及时将问题都反应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小计划问题的淤积。如果等到发现中计划已经不适合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失去了最佳调整时机,而你要承受的就是拖延。

大计划可以和第一个中计划一起制定,紧接着应该考虑实施的问题。对于多个中计划来说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来实施的,前面计划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后面的计划。所以这里建议实行三步走的方略。总结一个,实施一个,筹划一个。

四、设置项目计划基线和警戒线

计划会有拖延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非常的高。很多拖延在发生之前是难以明确的,就像风一样在不知不觉间到来、并流过。对于项目组来说,最好是通过设置项目计划基线和警戒线的方法来控制这种风险。所谓项目计划基线是指按照项目正常计划制定进度曲线,所谓计划警戒线是指在正常计划中计算项目总浮时,可以计算出最早完成计划和最晚完成计划,然后根据这两款计划再制定出最早计划曲线和最晚计划曲线,如果实际跟踪计划曲线在正常计划基线上下浮动却没有超出最早和最晚曲线(警戒线)即可。警戒线是为了认清发生拖延的标志,就像水位的警戒线一样。当警戒信号出现后,就应该执行应急措施。警戒线上应该设置必要的解决或缓解问题的活动。

五、项目跟踪

项目跟踪是主要作用是对项目计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包括对项目工作人员工作的情况、项目计划的具体落实情况等。而主要是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在项目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后期发生较大的影响后果。而项目跟踪的也有着一定的标准,如前文所说的项目计划基线和警戒线,在进行项目跟踪的过程中,要以项目的警戒线和基线为标准,同时跟踪结果产生实际曲线,通过实际曲线和项目警戒线和基线的对比,项目管理者就能够更好的掌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项目跟踪在整个项目计划中的积极作用。

在计划执行时,也有很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如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思想变化等,在项目跟踪时,对这些潜在的因素进行掌握也是计划控制的重要部分。

不管项目计划做的多好多完美,没有有效的项目跟踪项目计划也只能是一种摆设,而有效的项目跟踪才能够保证项目计划在项目管理中发挥其最大作用。计划跟踪不仅能够发现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找出计划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无论存在何种问题,在计划跟踪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项目计划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项目计划跟踪工作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孙苏恂.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2]殷虹贤.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石化.2004(05)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配电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其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其中进行配电网设计项目的建设尤为重要,在配电网设计项目开发过程中也将面临众多的问题,加强管理并提高其管理水平,对于配电网设计项目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结合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进行配电网设计项目开发,希望能够提高其管理水平。

关键词: 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

1.配电网及其设计项目内涵概述

1.1配电网设计项目

作为综合利用高性能配电设备的重要技术手段,配电网设计项目很好实现了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而且还能够同步进行实施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减少电力事故对生产以及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配电网设计项目是在现有配电网络进行项目改造得到的,希望通过配电网设计项目实现配网智能化、自动化远程控制;还希望在这一设计项目中对变配电负荷运行、电压波动以及线损控制等向相关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与监测。通过配电网设计项目的实施,不仅仅能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且准确、科学、方便的收集数据信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1.2配电网设计项目特点特点

在我国配电网作为发、输、变、配、用的最后两个环节,它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与输电系统比较配电网具有显著的独特特点,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配电网设备分散、路径分散,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

(2)配电网中的电压等级往往级数多,而且等级相对较低,对于单条馈电线传输功率和距离而言,一般不大;

(3)随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配电网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不仅仅包括辐射状网络、树状网络,还包括普通环式、手拉手环式的环网等。当前配网建设以及项目开发中,主要以开环形式运行;

(4)当前城市发展、工业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下,导致配电网越来越复杂,电缆线路也变得越拉越多,电缆线和架空线路的混合作用下形成混合网络,给配电网设计与项目开发造成一定程度阻碍;

(5)配电网中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少,通信的传输信息比较单一;

(6)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对设备的地理定位、状态信息、运行数据监测不够全面;

(7)配电网建设周期短、速度快,在如今城市建设加速发展的年,配电网建设廊道分散,难以通过规划或前期实现廊道和站址的落地工作。

2.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特点

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特点不仅仅涵盖了一般电网项目管理的特点,还具有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独特特点:

(1)配电网设计项目往往单个项目较小,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配电网设计项目具有群体性导致配网自动化总量大,因此在进行配网自动化科技管理中需要注意细节管理;

(2)配网自动化项目不仅仅设计项目立项、客户需求,而且还包括项目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现场实施等内容,这些内容均需要进行管理,导致管理监控零散,可控性降低。

(3)由于配电网设计项目本身条件多样,尤其是现场基础施工的相关地理、天文条件,复杂多样性直接导致配电网设计项目中不同系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而配电网设计项目中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4)配电网设计项目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群体,由于用户需求的不同,导致项目开发与设计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必要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进行现场实施。

3.配电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当前配电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计工作进度会受不同人员能力、绘制速度、方案理解程度、现场复杂程度等多个因素影响,导致计划指定的可行性难度大。

3.1.1技术层面的问题

在传统配网科技项目以及进行配网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方面建设相对不足,定性勘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因素均需要通过人力完成,技术的局限也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落后的技术不仅仅影响了设计质量,还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3.1.2质量层面的问题

在当前配电网设计项目建设中和传统电网项目具有明显差异,引入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而相关工作人员在这一技术方面还相对不足,不能很好的利用智能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发和设计,造成极大影响。另外配网现场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多变,这样对于设计造成直接的影响,现场地形、天气、水文环境的多样性对设计造成影响,容易造成设计误差,影响设计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在完成相应设计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校核和审计,在当前配电网设计项目的运行中往往忽略这一点,也直接影响了配电网设计项目质量。

3.1.3团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设计团队需要依靠大量设计经验和对设计标准的理解开展工作,团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项目执行的质量和效率都产生重大影响,合理构建适合地区配网设计团队人员是项目执行的重要保障。

3.2基础工作繁琐且效率低

对于当前配电网设计项目运行的前提基础条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由于现阶段供电局GIS系统数据不健全(尤其是县局或偏远地区),无法确定设备的、杆塔、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导致设计人员需要需要到现场勘察、记录坐标、绘制现场草图等工作,耗时长且精度不高;

3.3质量管控难度大

依靠传统的人工设计统计的方式,导致项目设计工作、校核工作难度大,精度低;由于各个设计人员依靠现场驻点开展工作,校核人员难以了解现场复杂情况,校核工作基本依靠地区设总校核,在该过程中各项文件、内容难以保留中间过程,导致院内部对配网设计中间环节难以监管。

4.提升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水平策略分析

4.1增强配电网设计项目计划编制

在配电网设计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备的项目管理小组展开设计管理计划编制工作,相应风险评估与设计管理会议定期召开,一般半月召开一次。通过评估会议确定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风险种类以及潜在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针对各种问题确定设计管理的时间以及设计管理的关键工作,在项目开发中引入设计管理计划,同时考虑成本费用等相关要素。

4.2配电网设计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由于项目开发现场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导致项目管理与开发中存在潜在项目管理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潛风险进行分析。在项目小组讨论和评估会议中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以及项目背景进行项目潜在风险的解构分析。将讨论的潜在风险基本特性以及引起风险的因素进行记录,最终汇总为项目开发以及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4.3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1)针对工作分析和评估不足的问题问题,可以采用降低的方式进行问题管理,应用已有的配电网设计项目开发经验以及标准技术和理论进行应对。

(2)针对电网构架不成熟以及无线技术不成熟、缺乏技术人员等问题,应该财务降低或者转移问题的方式。例如电网架构和无线技术不成熟的情况,可以聘请相应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对项目开发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对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可以招聘相关技术人员,并加强专业培训。

(3)针对没有正确解决业务问题、管理不力、系统不稳定以及设备不能正常到位的情况应该采取降低问题的方式进行问题应对。

4.4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配网设计项目管理水平创新

(1)提升配网设计效率和水平必须改变传统手绘地形示意图的方法,探索利用无人机航测辅助等勘察手段,解决传统配电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中通过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工作量和资金投入巨大大和效率低压的的问题。

(2)提出合理的配网设计管控平台功能,解决传统质量管理和进度计划管理薄弱问题。

(3)加强设计人员的规范管理,构建一套配网设计能力的考核体系,并提出对各类型人员的优化组合模型。

4.5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配网设计项目管理水平创新

(1)提升配网设计效率和水平必须改变传统手绘地形示意图的方法,探索利用无人机航测辅助等勘察手段,解决传统配电网设计中通过全站仪测量、GPS测量工作量和资金投入巨大大和效率低压的的问题。

(2)提出合理的配网设计管控平台功能,解决传统质量管理和进度计划管理薄弱问题。

(3)加强设计人员的规范管理,构建一套配网设计能力的考核体系,并提出对各类型人员的优化组合模型。

结论

配电网设计项目对技术要求提高,而且项目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导致风险问题以及潜在风险问题对项目开发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对配电网设计项目管理中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管控,保证配电网设计项目建设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姝润,王承民,谢宁.基于模式的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J/OL].现代电力,2018(01):33-38.

[2]鲍都都,鲍干都,魏勇,刘星,史宏光.主动配电网环境下配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讨[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21):10-12+32.

上一篇:商业银行风险论文下一篇:理财投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