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论文范文

2023-04-14

当代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中国当代艺术的反审美 是一种新的美学概念。1990年代初,当代艺术这个词汇在中国被使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就形态呈现出“反审美”的重要现象。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念方式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出现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可逆转,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属性。在当代艺术的本质问题上,美不再是艺术家的核心关注点,因为艺术并不是审美地向我们呈示,艺术中的真可能比美更重要。艺术美学是叛离常规性美学的美学,不是被动的审美,而是创造性的美学,是一种透射着美学关怀的审美策略。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后现代;反审美;消解

谈及中国当代艺术,不得不追溯到后现代主义“反审美”理念。反审美是一个美学概念。反审美这是指对于传统审美方式的自觉反抗或消解形态,它反对传统审美的固定化和权威化,力图以各种个人的方式重新表达对美的体验和认识。

在消费社会的当代语境中,\"审美\"概念正在发生从“自律性”到“他律性”的嬗变。这种嬗变背后有着思想潮流和文化背景转换的深层原因,这并没有改变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审美经验的“日常生活化”有利于突破经典美学的“象牙塔”和独断论。后现代艺术消解了现代艺术奉为信条的艺术自律性,后现代艺术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弥合了艺术与大众的鸿沟,但艺术的审美存在性质却也由此被改变了。艺术的诗意品质让位给世俗化、商品化的消费,艺术的审美距离让位给直接的感官刺激与反应。

后现代艺术将艺术的原创性牵引出画面之外,使艺术的审美特性消磨殆尽。在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都泛化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审美与非审美的界限日趋减小。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否定性主题给人们带来的只有更模糊的审美倾向,使失去了创造性的艺术变的面目全非。他们认为再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西方后现代主义没有任何实际功能,只能消解艺术的本质属性和审美特质,将艺术的创造性分崩瓦解。

可以说后现代美学呈现出了反审美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后现代美学在当代思潮的发展中全面反思了美学思想的内在问题性。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美学具体的反审美主义倾向。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美学体系丰富性的缺失;而同时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对于真正具有创造性独创性文化构成的诉求则因为在接受后现代美学的时候忽略了其新的意识形态特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向市场经济以及信息社会、消费社会的转型,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在多个方面表现出后现代性的趋向。如果从创作思想上来看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影响,那么由解构主义引发的消解意义、消解理想、消解崇高、消解价值标准,就是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追求纯粹客观性的美感个性,它更多地将视线投向审美客体方面,追求“无感情”,“无个性”为内涵的所谓“极端客观性”;后现代艺术对生活的关注和远离生活的矛盾二重性;后现代艺术带东方特征的空无、无界限境界的审美意向。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遣性特点,决定了当代人不再喜欢“悲哀”,也不愿去“净化”和“反思”。现实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和人性的矛盾、分裂,已使人的精神倍感压抑和折磨,人们在艺术这个情感的庇护所里不愿意再受“自我折磨”。对意境和深度的追求,曾经是艺术价值的核心,也是艺术的独特审美品格。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大众传媒和各种视听艺术活动的大面积冲击下,诗意的和谐逐渐被人们所冷淡、疏远,直接的视听感官刺激成了艺术传达的主流:各式各样的“包装”把“艳俗”推为时尚,对当下感官享受的要求使人们着迷于影视歌星、卡通形象、流行歌曲、青春偶像以及各种怪诞、离奇的艺术形象。极度逼真的视觉形象取消了审美所必需的心理距离,代之而起的,则是通过视听活动所直接感受到的各种生理欲望和刺激。当代视觉文化的技术特性改变着艺术,也改变着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接受方式。

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念方式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出现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在当今世界艺坛已无可争辩地成为了主流方式。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美与艺术,当美与艺术向新的形态转型之时,最初往往只有少数人会首先感受到,并加以提倡,大多数人却会仍旧在“传统的梦魇”中沉睡,并将这少数人视为离经叛道者、哗众取宠者,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许多国内外的重要展览上都能看到艺术家富有个性化反审美语言特征的作品,我们通过这些艺术家们开放的语言案例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在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转换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认为做艺术不仅仅为了贡献美丽,同时艺术家不应该去适合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去和流行的趣味合流,而是以批判的目光提出新的看法,来佐证现实的问题,为观众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而这个跟现实的距离就是批判性。这样才能显示作品在精神和思想上的深度、高度和审美上的纯粹性。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观念艺术的指涉是相对泛化的,主要指与思想和观念有关的思维、意义、内涵、语言等各种当代艺术形态,有西方观念艺术强调的艺术批判性和反审美中心主义等特点。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随着时代和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则是艺术审美变迁的最根本原因。正确认识这种变迁,对于我们继承艺术传统、开拓艺术实践之路以及开展审美教育,都是很有意义的。

当代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我国舞蹈事业飞速发展。从理论研究到舞蹈艺术表演实践以及舞蹈教育事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此外,各民族民间舞蹈的交融及外来的舞蹈在国内受到广大舞蹈爱好者的关注,细分析这些发展和变化都与传媒与商业的发展不无关联。

关键词:舞蹈艺术;商业;电视传媒

舞蹈是一门和音乐、诗歌相结合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的发展,由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决定:外部因素是指除舞蹈本身外,影响和促进舞蹈的发展有紧密关系的那些因素;内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内部推动舞蹈发展的因素。其中,作为具体因素之一的大众商业与传媒,对其影响是较大的。

一、商业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转型,从纯艺术角度转变为糅合了商业因素的时尚舞蹈。从这些舞蹈创作现象来看,商业因素作为舞蹈创作背景表现出强劲的制约作用。

1.就创作主体而言,呈现出精英化与去精英化并存、互动的事实

在商业语境下,文艺创作主体发生分化,而舞蹈创作者也会分化为两种趋势:一种是舞蹈创作主体对自身价值意义以及作品的社会有效性发生质疑,从而在社会贬值与自我贬值的双重轨道中向商业因素规驯、臣服,用舞蹈这种表现形式来获得利润。另一种是舞蹈创作主体坚持艺术的社会精英地位,承担着批判社会、解剖人性、创作崇高与优美的传统重任,用舞蹈来宣扬纯粹的民族优良传统。因此,商业分化了文艺创作主体阵营,间接导致了舞蹈艺术创作的多元化。

2.商业因素成为舞蹈创作语境的主导,导致了舞蹈艺术创作方向的畸变

布尔迪厄在《<区分>导言》中谈到:“它(商业因素)必须取消使正统文化成为孤立领域的神圣疆界,以便找到明白易解的各种联系来统一那些表面上不可比较的‘选择’,比如音乐与食物、绘画与娱乐、文学与发型的偏好。”也就是说,商业因素正在瓦解传统艺术的边界,颠覆文艺的独立性身份。在这样的情况下,舞蹈艺术的创作方向也发生了转型:其一,为舞蹈而舞蹈,舞蹈是生活的体现向为生活而舞蹈转型;其二,舞蹈的高雅化、崇高化、优美化向舞蹈的大众化、消费化、日常化转型;其三,舞蹈内容的单一化、神圣化、经典化向舞蹈内容的平面化、多样化、碎片化转型。这种舞蹈艺术创作的文化边缘地位,表征着微弱的舞蹈创作多元化声音,其不可避免地日渐式微和被淹没的命运昭示了舞蹈创作方向的畸变。

二、传媒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电视传媒的发展及VCD、DVD等便携性音像资料的传播是舞种多元化的催化剂。以往一台外国舞蹈晚会的移植,以至一个外国舞种的传播交流学习,其流程是很慢的。科技的不发达给舞蹈的记录传播带来诸多不便。移植音乐服装图样,舞台调度图本等临摹很费事。而现在,网上几分钟即可实现世界范围内传输,且音质不变;电视台各类综艺频道,逢有舞蹈大赛、争先抢播;舞蹈爱好这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到外国、其他少数民族的各类优秀舞目。而综艺电视节目中的劲歌劲舞、体育舞蹈,及满台的电视歌舞、韩国歌舞,更是加速了小型流行舞种的更替,引领着社会性舞蹈的发展。

1.电视及时完整的传播舞蹈艺术

没有电视的时代,舞蹈欣赏活动是在特定的场所里完成的,电视的出现,使得舞蹈艺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电视将舞蹈带入千家万户,使得本来少数人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的这种艺术有了更多的观众,他们通过荧屏认识舞蹈、了解舞蹈、学习舞蹈,可以说电视对舞蹈的普及、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央电视台的举办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通过电视媒体的平台,用电视直播手段将舞蹈比赛的舞蹈表演、舞蹈知识同步直接地传达给了观众,观众和舞者一同感受舞蹈艺术带来的美感。沃尔·特里在《美国的舞蹈》中曾对电视舞蹈作过这样的描述:“电视的出现,使无线电无法传播的舞蹈有机会进入每个家庭。”我们可以看出电视传媒在增加舞蹈观众、扩大舞蹈艺术的影响方面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比拟的作用,也体现出电视传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电视完整的记录和保存舞蹈作品

舞蹈具有特定的艺术时空性,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艺术。 舞蹈的艺术创作体现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肢体语言的交流之间,人们往往很难在瞬间感受到舞蹈艺术内在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内涵。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夫人认为:“舞蹈是一种活跃的力的形象,或者说是一种动态的形象。”从舞蹈发展史来看,舞蹈永远处于“现在时”,而记录舞蹈的手段却因之乏善可陈。但是,电视技术的出现,使舞蹈的记录和保存变得简单而容易,电视录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保存方法。沃尔特指出,正确记录舞蹈,有两种方法:用电影(电视)去记录实际的演出和用记谱法(舞蹈剧)去记录舞蹈,前者犹如唱片与音乐的关系,后者犹如乐谱与音乐的关系。

综上所述,商业和传媒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从正面角度来说,商业因素的影响开辟了舞蹈艺术生产途径,创新了舞蹈创作方式,解放了创作主体,营造了更加自由的生产环境等;从负面角度来说,商业因素成为舞蹈艺术生产的制导性力量,它减弱了舞蹈艺术创作中所蕴涵的深刻性,使得舞蹈艺术呈现出锐意创新而又反复扁平的整体趋势。但总体来说,在商业和传媒的影响下,舞蹈艺术创作将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无论带来的影响属于哪方面,都标榜着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高鑫著.电视艺术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当代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环境和艺术语言都已经融入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当中,艺术家无法用单一的方法或形式去表达某种情感与思想。只有自由的艺术创作才能更好地释放内心的激情,它恰恰超越了形式、心理、观念和情感。当代艺术创作已经将赋予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加入艺术家的作品表现中,最终构建了当代艺术创作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当代艺术;油画;绘画;表现形式;艺术市场;现实生活

1 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特点

所谓当代艺术既是当下艺术也是未来艺术,它是以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大背景,既打破了不同国界之间的堡垒,也打破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全球化经济的进程与发展也把当代艺术变成一个新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当代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代表自由与释放,也意味着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之间没有了阻隔,都可以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艺术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换标准的。当代绘画艺术在艺术风格上有它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也在精神和语言上有它的艺术形态。当代艺术强调信息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其包含绘画、书法、建筑、诗歌、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艺术。像当代油画艺术一样,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当代艺术家的标志。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作品在形式与题材选择方面是基于当今社会生活感受进行创作,艺术家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现代的特征。色彩是当代油画艺术的灵魂,它是以多种不同的色调去描绘所表现的物象,在作品中可以看见清晰的笔触和变形微妙的形体以及意想不到之处的颜色表现,让艺术家可以更好地通过颜色表达自己。这就是当代艺术家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都会有一种情结或是直觉上的判断。无论人们能否读懂当代油画艺术作品的内涵,艺术家们仍然可以坦然地接受与包容,因为当代艺术家们是用独特的艺术眼光与创新的思维看待自己的艺术作品的。他们将具象与抽象的表现形式有意构造出来。具象与抽象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家眼里不仅是画面上的一个符号,或者说一个艺术语言中某一个心理表现,也可以看作艺术作品上的笔触或肌理所组成画面结构的表达。当代油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必要打开其艺术的思路,不断拓展对艺术的理解,深思整个当代艺术关系和明确当代艺术的创作思想、艺术的社会角色。要想当代油画艺术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创新,就要将新观念和新思想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绑定,这样就更具有活力与时代的艺术价值。

2 当代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表现

当代绘画艺术在发展的初期,既为了向传统艺术发出挑战,也为了走出传统艺术的框架,艺术家们开启创新之路的探索。所以,当代油画不只是通过理性的设计和扎实的绘画基础就可以完成创作的。传统艺术从希腊艺术到罗马艺术再到古典主义艺术。在这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绘画艺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始终未能打破具象的表达形式。并且有些艺术家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模式与造型、色彩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成因的必要组成因素和成为传统形象化的图像。当代绘画艺术形式就是对传统油画艺术的批判与超越,从创造具象艺术过渡到抽象艺术就不难发现当代油画艺术开创了新的绘画艺术的视野并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当代抽象艺术创作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抽象”意义去理解。因为有些传统艺术认为抽象艺术创作不是真正美学的表现,所以当代绘画艺术的创作开始踏上了与传统艺术创作相互交融的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以表现主义画派为开端,其代表画派有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达达主义、立体主义和现实主义等绘画艺术作品。然后是抽象化艺术创作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的当代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得更为成熟并获得明显的成果。接下来的时期是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它是完全脱离传统绘画艺术的束缚和传统美学模式的限制,期间的艺术作品凸显了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能力,并占据了较高的艺术地位和艺术风格。在人们的生活中,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是当今艺术形式擺脱了所有传统的束缚与禁忌的表现,并形成百花齐放的多元素融合的艺术形式和进行各种大胆的探索与实验性的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成为新的绘画艺术的标志,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最早的最具代表性且有探索性的艺术家是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艺术风格和一批带有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前卫,其包括前立体主义者,如安德烈·德兰、拉乌尔·杜费、莫里斯·德·弗拉敏克、乔治·布拉格等人。这些抽象艺术家使用非传统艺术表现色彩技巧与造型能力,将传统艺术的色彩与造型技巧规则打破,有意地使用粗野的色彩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同时,他们以“野兽”一词命名自己的艺术作品风格与艺术语言,强烈地展示出他们对打破传统艺术的决心与地位。最终现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众多艺术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艺术形式,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典范,也为当代油画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过程也为当代艺术家们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3 人文画精神在中国当代油画作品中的体现

在纷呈多元的当代油画艺术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与各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达形式。纵观整个艺术体系,表现性油画艺术风格无疑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油画艺术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在艺术形态创作上也表现得最为丰富和成熟。就中国当代油画的人文画精神而言,人们对表现性绘画艺术有着高度评价与欣赏兴趣,并对其发展与研究有着更高的期许,也将成为人们最高的精神文化追求。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风格和表现性艺术语言与西方表现主义艺术有着直接关系。正是表现主义艺术语言的进入和影响,促使油画中表现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刻意追求清晰或是准确的造型技巧和色彩表现力,而是通过更多的感性的方式激发其作品的创作动力和灵感,加以表达绘画色彩情绪的表现。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作品的画面不再是完全依存于自然的客观规律,而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艺术形象的塑造。如今,中国当代油画更多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味追求客观再现性塑造,而是对表现力的主观情感塑造。通常在当代绘画创作中,颜色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色彩可以对人的情绪和心理进行更好的传达。重视色调也是画面表现形式最直接的传达情感的方式。色彩更具个性与张力,也更为直接地影响观者的情绪。每个画面中客观事物都能传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当代绘画构图中,摒弃传统的构图方式,丢掉传统的和谐之美,主观增强画面的独特性与抽象性,将整个艺术的手法运用在当代绘画创作当中,进而加强整个人文画精神。

在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初期,自由艺术风格的创作与一些追求个性的表现性作品艺术家一拍即合。自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对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奠定良好的绘画艺术基础。因此,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艺术形式的产生对整个绘画艺术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真正产生新的艺术语言并形成重要艺术标志。由此可见,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孕育时期、成长时期、探索时期和创新时期,共四个不同阶段性绘画艺术的成长过程,直至今天表现性绘画已经成为多元化稳定坚实的局面。有一批艺术家大都经历过传统而又古板的绘画艺术时期,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是自由的,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所以他们迫切要求艺术创作的自由。由于中西方自由艺术的交流,现代艺术和西方哲学一拍即合,从而带来新一轮的艺术启发。中国早期美术艺术的出现可以看成中国表现性艺术正式形成。例如,“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是较早时期具有当代绘画艺术标志性的展览。它尽管在表现手法上还是有些传统,但作品在展览中仍然充分体现出当时艺术家的思想与前卫的观念。其艺术作品也强烈又直观地表达出对当时生活中的彷徨、孤寂、痛苦、落寞的感受情景,更深层地体现出艺术理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启发。随着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在中国逐步蔓延,中国表现性油画开始呈现极具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并且艺术家的文化思想意识的普遍觉醒也使得这个时期的表现性油画艺术发展得比较稳定。在这个时期当代艺术家也比较多,主要代表是刘晓东。作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刘晓东的作品充满现代人们的精神文化。与追求新观念、新形式的其他当代艺术家相比,刘晓东的作品更能反映时代对于生活的改变与认识。正因如此,他的艺术作品早已被认定为中国当代青年油画艺术家代表作品,其作品也在拍卖市场屡创超过千万元的惊人拍卖纪录。

所以,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创作作品在表现性艺术中有着极强的表现性因素和情感内容,同时艺术作品创作的形式也展示出人们的人文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思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9-48.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45-163.

[3] 毕加索(西),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M].常宁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7-233.

[4] 中国艺术拍卖年鉴编委会. 200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年鉴·油画[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3-4.

[5] 吕品田.新生代艺术——漫游的存在[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78-79.

作者简介:刘琦圣(1987—),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绘画艺术(油画)專业,毕业于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辽宁传媒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具象人物写实油画。

当代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既要体现当代教育的发展特色,也要符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文就“大类招生”政策,结合美术与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客观论述造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通过改进素描教学内容和方法,力求解决“轻基础,重应用”之间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类招生;素描教学

伴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迅速崛起,现行“大类招生”政策下专业课程体系发生了结构性改变,逐渐由往学术型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中,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规模庞大,竞争激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素描基础课程为例,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古树千年幼苗成”,全面掌握素描造型被视为专业表达的基础能力。因此,通过课程体系建设体现素描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巩固美术与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

1 优化美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意义

1.1 再识素描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课程体系”特指同一专业领域所开设的课程总和。主要包括课程种类、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课程内容等组成部分。按照课程模块大致划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据初步统计,综合型大学基础课程的学时比重仅占10%左右。显然,基础课程比重失衡,不合理的教学安排并不合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事实上,美术与设计属于应用型的两个大类专业。为满足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对学生造型基础具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因此,优化课程体系有助于完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提升专业造型能力,筑牢基础教学根基。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应用能力应当具备坚实的造型基础。发挥素描教学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实践方法,着重体现造型应用的表达方式。

第二,找准学生学习起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课程学习的起点,重點明确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改进传统教学手段,高度重视素描基础课程的评价机制。

第三,推动专业特色发展,激发自主创新动力。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基础教学凸显了素描造型的应用价值。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有效解决专业定位的特色问题。

不容忽视,“轻基础,重应用”的教学现状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相比专业美院的造型实力,综合型大学的基础教学较为薄弱。要应对挑战和不足,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素描教学仍是重点和难点。

1.2 探究素描基础教学的主要问题

素描即美术与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理论上讲,“造型”一词最早取自素描术语,强调绘画表现客观物体的形象,侧重视觉观察、审美感受和塑造能力。就课程定义而言,我国高校美术专业主要涉及素描基础、线性素描、素描形式与语言等;设计专业则细分为设计素描、创意素描、意象素描等课程。无论是美术专业纯绘画研究,还是设计专业的造型应用,将基础知识融入实践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种造型语言的素描方法。

深受“美术联考”应试教育的影响,综合型大学的素描教学存在专业认识的差异。课程体系中基础教学暴露诸多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问题如下:一是现有课程体系架构不健全,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专业评价体系;二是造型基础与专业知识衔接不够,部分内容脱节与重复甚至学分与课时大幅度减少,弱化了美术与设计专业技能的应用特点;三是综合型大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生源基础较差,不够重视素描基础教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质量有待提高;四是教育理念过于守旧,单一性的教学方法急功近利,刻意追求授课形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缺乏特色和差异;五是“唯分数论”,一味强调专业办学的考核结果,而基础创新能力的突出矛盾难以解决。

2 在“大类招生”趋势下专业方向的课程规划

“大类招生”是我国高校全面推行专业大类培养的招生政策。通过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力求摆脱原有应试教育的发展困境。具体针对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规定新生入校后前一年或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经考试再分流到各自专业方向。该措施始终秉承“通才教育”的理念,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打破了以往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尽可能避免专业办学方向的盲目性。应该说,艺术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近些年来,专业美院十分重视基础教学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纷纷增设基础教学部,承担起美术与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的教学工作。尤其是课程体系的规划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累了丰厚的办学成果及教学经验。

2.1 同一课程、不同性质

区别于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借鉴专业美院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别侧重不同领域造型基础的应用特点。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教改契机,大胆更新观念,就专业方向拟定基础课程规划的实施细则。同一课程、不同性质,利用多样的实践手段解决以往素描教学同质化的现象。积极探究跨学科、跨专业领域之间的异同点,合理规划美术与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纵观历史,我国近代美术教育源自西方传统绘画课程体系。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苏联美术教育的现实影响,作为一种纯绘画形式的系统学习,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成为国内高校主要参考的课程体系。其中,原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教授在执教中央美术学院期间,拟定了新中国美术教育第一部素描课程的教学大纲。时至今日,素描教学融入了现代绘画的创作观念,其课程规划成为美术专业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传统工艺美术延伸到现代设计领域,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被正式引入,所主张“设计素描”的课程改革逐渐引起国内高校广泛关注。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不再是美术专业的素描写生,旨在开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课题训练强调素描造型的应用特点,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规划建设客观反映同一课程,不同性质的价值取向,观念转变取决于专业办学的目标定位。

2.2 修订和完善素描教学内容

基于高校艺术教育学科交叉的研究特点,优化美术与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助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素描教学内容。在“大类招生”的整体趋势下,笔者认为专业发展势必转向基础应用型、社会服务型、文化创新型三个领域,课程体系建设关键突出基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以明暗和结构表现为主的素描教学,完善传统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强调画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修订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度和要求。首先,充分发挥美术专业的画种资源优势,及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明确课程体系中造型基础的主导作用。其次,宏观把握“大类招生”政策,从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规划入手,查找与解决特色问题,丰富教学手段,处理好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側重造型应用的开发价值。抓准专业特色定位,拓展专业基础相关知识,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中同一课程、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首先,突出专业自身特点,设置素描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除设计专业写生基础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多种形态要素、语言要素、构成要素等造型知识。其次,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加大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教学内容不仅兼顾素描课程的审美性和功能性,更要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养。以思维训练为教学导向,有效整合课程体系中区域文化的优势资源,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创新意识。尤其是制订课题式的授课内容,从中发掘基础造型的课程特色,全方位体现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理念。

3 开拓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的特色性

3.1 发掘区域文化,彰显课程特色

民间艺术是区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呈现了地方独树一帜的美学样式及表现形式。相关造型元素取自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就地方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发展而言,课程特色应当立足区域文化,深度发掘传统美学内涵,将民间艺术常识融入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中。

第一,深度发掘区域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丰富课程体系中素描教学的特色内容。将民间艺术作为课程教学重要的优势资源,积极拓展专业基础的实践内容,汲取精华,为己所用,与素描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发现民间艺术的造型特点及视觉美感。

第二,丰富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的教学手段,以素描写生与创作形式展现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差异化的素描造型相得益彰,突破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专业认识,将传统审美转换为新的表达意识,补充课程体系的特色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三,彰显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双重价值,真正落实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为主的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将特色教学看作优化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通过艺术教育彰显区域文化的课程特色,增强素描教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2 贯通专业知识,创建基础平台

着眼当下,抓住历史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转型发展。对照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自身发展,力图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贯通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应用知识,加大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力度,重点创建素描教学的基础平台。

第一,拓展课堂实践平台。师生是课堂实践的主体,强调教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作为基础课程的素描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全面拓展课堂实践应当具有实效性。借助课堂实践平台,任课教师需要做好随堂示范讲解,并且融合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进一步贯通课程体系相关内容知识。

第二,搭建学生赛事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与专业教学对接,不仅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参与意识。尤其是综合型大学积极搭建学生赛事平台,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和激励机制,分多个层次促进高校基础教学的广泛交流。

第三,开放网络课程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有效传播信息,共享课程体系中基础教学资源。探寻专业领域多渠道的学习途径,重点打造微课、慕课等网络视频精品课程。既增强“网络教学”互动环节,也让学生能够全方位获取更多的专业信息。

4 结语

“大类招生”政策出台,对我国高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决定了当代艺术教育的办学思路。由于美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复杂,不可千篇一律,应当循序渐进,重点突出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特色。总之,与时俱进、应对挑战,笔者建议从素描基础教学改革试点,力求多元化的路径解决课程体系中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宪生.素描教学新论[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1.

[2] 丁一林,胡明哲.当代素描教程[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

[3] 约翰·伊顿(瑞).造型与形式构成: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及其发展[M].曾雪梅,周至禹,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4] 何广庆.手头笔头:素描造型研究[M].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

[5] 蒂尔·塞勒(美),克劳迪亚·贝笛(美).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M].赵琦,何积惠,周燕琼,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6] 孙妍彦.看视觉艺术思维和观念在美国基础教学中的培养亲历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系本科基础课教学[J].装饰,2009.

[7] 周至禹.设计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中国工业美术协会《现代设计丛书》编委会.设计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M].吴华先,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9]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

[10] 艾伦·派普斯(英).艺术与设计基础[M].欧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何广庆,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研究。

当代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以及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又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在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等。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置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这种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定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3.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特征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园林在起源上有着根本不同的用途,又因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引起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审美特征的不同发展趋向。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强化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上一篇:视觉与艺术论文下一篇:播音主持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