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论文范文

2024-01-01

村镇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省村镇建设的现状

一是乡(镇)、村、组、较为分散,农户建房较为零乱,竞相分散建设、村建断头路、标准不一的路到处皆是,不管建设点合理与否,不管土地质量优劣,随意划占土地。村庄的无序建设导致村容村貌脏、乱、差,旧房不拆。旧宅基地不腾,横七竖八,形成通街难、行路难、排水难。门前屋后垃圾乱扔,脏水乱倒。受山区条件和民族风俗以及农村旧的封建思想影响,比着垫高地基、争比台阶、增加层高等,造成房屋高低、朝向、地坪标高不一,设计风格和色彩装饰各异。二是存在“空心村”现象。“要致富,修房要靠公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纷纷在公路旁、乡村道路旁建新宅,聚集新村,而建了新房原老房又多数闲置。年轻人外出打工、儿女分家建新房也致使老村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且老宅基地人均占地面积大多超过标准规定,因此,老村存量土地浪费严重。另外,由于地质灾害隐患和频发,也造成很多废弃宅基地。三是土地浪费严重,违法、违章建房现象时有发生。新批建房用地实际建设过程中,每户占地面积在批准的面积上擅自扩大,蚕食土地,宁愿被查处交罚款,以罚代法。贵州山区交通条件不发达,尤其乡村道路通达度更差,且村、组较为分散,每个乡镇国土所、建管所就只有两三人,在执法管理上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发现问题时房子都快建好。因省内大部分地区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很低,盖房很不容易,所以对违法部分大都没有采取强拆,而是罚款处罚。长此以往,滋长了农户建房在批准的面积上擅自扩大、乱搭乱建、蚕食土地,宁愿被查处交罚款,以罚代法的这种心理,部分农户占用的宅基地面积超标,有的甚至超出相关标准的好几倍,而且还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有些是占用村庄外的土地。甚至也有占用基本农田的严重违法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四是基础设施条件很差,水、电、道路、广播、通讯、电信、绿化等生活基础设施配置还需解决,完善。

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建房、搞好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现实工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很好解决“三农”问题的切人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水利、能源、通讯、生态环境等的建设,既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节约用地,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缩短城乡差距,减少不稳定因素,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垒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村过程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此要求下的新农村,应该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建设生态型、发展和谐型、创建知识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多位一体的新农村。

四、新农村建设中我省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应注意的几点建议

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首先要把握好规划的龙头作用。

1、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尊重意愿、循序推进”的工作机制,在符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因地制宜来搞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地质灾害频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地矛盾突出。各地的村镇地理条件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实行因地制宜的不均衡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最优化。具体的方面表现在,根据不同速度、规模和标准来区别对待村镇规划。对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可以规划的更超前一些,经济一般的地区可以更务实一些。在贫困地区,结合扶贫开发,围绕以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搞好规划;在生活基本殷实地区,结合小康建设,为完善路、水、电、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预留用地-在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结合城乡一体化推进和村庄整治、小集镇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居民点。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村庄建设用地的要求,制定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村镇和农民为基本目标,要考虑村镇最需要解决的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不够所需建设的预留用地,才能使村庄规划获得农民的接受。编制规划时,合理确定乡和村镇的发展目标,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着重加强村镇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从村镇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村镇特色。

2、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规划要和村镇建设规划相衔接,要注重科学性、协调性。从村镇规模上说,既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又要体现小城镇以后发展的需求,既要在布局上以村镇为中心,又要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余地;既要立足于满足村镇居民的居住要求,又要准备未来可能成为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地的新型社区;既要节约用地,也不能因此制约村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开源与节流并举。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取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有些地区,以立项目、上企业、盖住宅为工作重心,不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文明素质提高作为工作重点,致使村镇“脏乱差”,出现“黄赌毒”。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要协调好各部门、各级之间的关系,保护好土地资源、环境资源。

3、“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专项规划,把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有机结合起来。

(1)要做好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村庄建设用地的要求,着重加强村镇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留足预留用地。采取人口迁移聚集、旧村拆建、新村建设、改造“空心村”、

全面改造散居户、复垦旧村拆建后宅基地,建设中心村、农业园区等办法进行,整洁村容村貌,享受文明进步。对与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心村庄,严格按城市总体规划组织建设t对乡镇驻地村庄,进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民、个体户进住住宅小区一对地质灾害频发和存在隐患地区、水库库区的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尽量占用非耕地建设中心村,合理合并自然村,小村、穷村向中心村靠拢。腾出村庄旧址造良田,所得的新增耕地指标,还可用于新农村建设中需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2)搞好土地整理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规划,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耕地保护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还要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垒的压力将日益加重。贵州省因山区地貌所致,田块、地块都比较零乱,通过土地整理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采取归并小田块土块,降低田土坎系数,对中、低产田土进行改造、培肥,增加可利用的耕地质量和数量。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田成方、路成框、林成行、沟成网”农业生态系统,同时也减少土地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增加绿化面积,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优化。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积极搞好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土地开发是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土地复垦是整治挖损、塌陷、压站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贵州地处山区,受交通条件制约,有一部分地方存在宜耕土地但农民无法上去耕种,可采用改善道路交通条件,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每年因矿产资源的开采,挖损、塌陷、压站部分土地。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复垦规划方案进行复垦。通过土地的开发、复垦,既增加了耕地面积,农民又得以增收,同时所得的新增耕地指标,还可用于新农村建设建设需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因此,无论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整理以及土地开发复垦,都能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地和废弃地,增加农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五、结 论

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村镇建设的龙头,决定村镇的规模、性质、布局和发展方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编制有利于各类相关规划的相互协调和各部门、各级之间的关系协调,有利于村内经营管理、生产管理、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专项规划,搞好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和用地保障。

村镇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班组是企业最小的细胞,是安全生产、创新创效的前沿,是一切决策、措施、要求的最终落脚点。一个企业团队强大,充满活力,企业的发展就会稳定、持续。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班组;班组建设;管理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主题。班组是企业的作业层,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承受者,只有班组的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避免和防止生产事故,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稳步提高。班组安全建设的结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应,只有在工作中强化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才能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班组安全生产的防护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多措并举实现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

1.培养多元化安全思想意识

1.1班组长个人树立安全意识

班组长作为班组安全责任第一人,在主观上应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压力与责任,正确树立班组长表率作用,处处以身作则,深入学习领会公司有关规程、通报精神,认真落实班组长工作责任制度,做到工作无大小、处处做表率,认真落实现场勘查制度、班前班后会及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深入学习新安规,并通过自身表率作用关心教育工作班组成员表现异常者,消除现场麻痹、冒险等心理状况。

1.2培养班组成员安全意识

班组成员是安全责任的单位载体,全部成员安全生产意识的好坏才能显示班组的战斗力,充分发扬企业传帮带、老带新传统精神,点带线、线传面充分发扬团队精神,着力提升班组成员个人安全生产技能及业务素质,根据年度制定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工作,结合班组实际工作情况有序开展各类学习、培训、考试、竞赛活动,以新安规为主要学习载体。

1.3多种方式强化安全思想意识

一成不变的安全生产例会、事故通报会是平时安全生产的主要途径及手段,引起班组成员的抵触情绪及消极怠慢现象屡有发生,为有效提升例会及通报的效果。单位在每月、每季度有计划的安排好安全活动的核心目标,做好班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每季一评比的“四个一”班组安全活动,建立和完善安全舆论体系,将板报、标语、宣传栏等作为宣传为渠道,建立班组文化墙形成安全文化长廊,从而营造工作场所浓厚的安全氛围,使职工能够处处受到安全思想的熏陶。

2.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2.1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寓教于乐

安全生产需要严格的管理的制度,更离不开安全文化的支撑。将安全管理上升至文化层面,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可以将平时事故通报学习内容为载体,建立班组安全交流园地,开展安全之星活动,或者组织安全培训、竞赛,从物质上给予安全标兵进行奖励,安全标兵分享自己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其次可以通过开展联欢会,以诗歌朗诵、独唱、成语接龙、晚会知识问答等活动表达对安全管理理念的深刻理解。将“要我安全”的被动转化为“我要安全”的主动。再次也可以组织各班组将本企业或相关企业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等按照时间、类别分门别类编辑成资料,绘成漫画,在班前室等场所张贴和宣讲,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同时,还要在作业现场、重点要害部位悬挂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牌,使安全文化延伸到班组生产现场各个岗位,为消除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2.2相互对标,取长补短

班组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安全知识及规程、共同分析案例及各类事故危险点,通过奖励班组优秀员工,激发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鞭策了落后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在班组技术培训方面,坚持“能者为师、互相学习、知识共享”的学习方针,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根据班组每位成员自己的特长和学习需要,要使班组形成“一人为师、全体成师”的良好氛围。

2.3抓好温暖亲情教育,营造温馨环境

管理层级要带着感情抓安全,以亲情、友情、爱情唤起职工的安全责任感。首先要建立职工亲情卡。对班组每位职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等基本情况记录在册,对特殊家庭、特殊时间、特殊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关爱职工,经常组织工会开展“送温暖、表真情、保平安”等活动,使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用亲情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

3.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建设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魂,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党员、安全员、班组长,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职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设立群安员要对本班组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隐患,立即报告班长进行处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形成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长效机制,合理、有效、协调运作。

3.2强化岗位标准作业流程

编制录制完善各岗位、各工种和各作业工序的标准作业流程视频,明确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充分与风險预控管理体系和事故案例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培训,熟练掌握;加强监管,严格考核,并结合技能鉴定、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强化现场应用。

3.3建立全员参与的立体化绩效管理模式

加强现场标准化建设,严格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等验收、评估和考核,加强现场执行,不断提升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的实时管理和动态达标。建立安全管理绩效激励机制,将安全工作与绩效评价挂钩,每季度开展一次小月度评价和一次大测试,做到安全管理全覆盖、安全意识全提升、安全责任有效落实。

4.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与管理的创新

鼓励员工科技创新,针对现场存在的安全生产、设备故障、降本增效、经营管理等问题开展五小成果(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革新、小建议)等技术革新、创新创效和技术攻关,激发各类人员的创造力和创新热情,推动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搭建员工创新平台和载体,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手段,提升全员开展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

总之,结合设备更新换代,人员整体数量减少的企业形势,以加强班组建设为抓手,以安全第一为建设核心,实现思想保安全、行动促安全、管理保安全、文化建安全,打造坚实的基层班组,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方权.如何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2019.

[2]顾晓丽.浅淡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与管理研究.2020.

村镇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1981-2011年贵州省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表明人均GDP、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贵州高校毕业生大多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所以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提出了推动贵州城镇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不但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还能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据国务院研究中心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现有城镇化速度,社会消费总水平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级上升到20万亿元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由此可见城镇化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1.27%,但贵州的城镇化率只有34.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6个百分点,位于全国倒数第二。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统字[2008]77号)中指出,在小康标准的经济发展指标中城镇化率不得低于6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贵州必须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社会。因此,本文将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快贵州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二、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人的转化,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等。城镇化在国外也称为“城市化”,但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外国的城市化不同,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显示这种与外国的差别,很多中国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被广泛采用。

关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不同,研究的结果也往往不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

赵金华等(2009)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区)1990-2005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 (区)影响更显著[1]。苏素、贺娅萍(2010)运用面板协整对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2]。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H1:经济发展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二)产业结构及其影响

随着第一产业比例下降,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镇化水平就会相应提高。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对2001-2005年各省数据的年度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结构对地区城镇化差异的影响非常显著[3]。苏素、贺娅萍(2010)认为产业结构(农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农业化率的降低,城镇化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2]。储金龙等(2010)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8年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都是城镇化率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H2: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就业结构及其影响

赵金华(2009) 采用面板数据对1990-2005年各类型省(区)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发挥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各省(区)的城镇化影响都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1]。刘爱英、姚丽芬(2011)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 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5]。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研究假设H3: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四)教育水平及其影响

张科举、杨欢(2008)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并用中等学校每年毕业生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教育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并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上,而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差异是不显著的[3]。赵金华(2009)认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影响很显著,超过了非农就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1]。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设H4: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五)公路和铁路建设及其影响

曹广忠等(2008)利用2000年截面数据,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认为交通干线路网密度和海港吞吐量对城镇化有显著影响[6]。储金龙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法也认为公里密度是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子[4]。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研究假设H5: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正向影响。

三、数据与方法

针对数据与方法的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贵州省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历年的《贵州统计年鉴》。

(二)变量定义

本文的因变量为城镇化水平(y),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自变量为经济发展水平(x1)、产业结构(x2)、就业结构(x3)、教育水平(x4)、公路和铁路建设(x5)。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产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占GDP比重表示,就业结构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表示,教育水平用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表示,公路和铁路建设用公路和铁路的长度表示。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由于各个变量的单位不一致,为了使数据有可比性,所有数据都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需要对标准化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化之后的y、x1、x2、x3、x4、x5都是平稳的,可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四)实证方法及研究模型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线性,本文通过使用逐步回归进行模型估计,可解决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本文的模型可以表示为: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包括回归模型,研究假设检验以及实证结果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回归模型

从图1可以看出,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85,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982,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各自变量间除了x4没有显著性之外,其它几个变量在5%的水平下都是显著的,且DW的值为1.993,与2非常接近,说明变量不存在自相关。

所以,回归模型如下:

(二)研究假设检验

根据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人均GDP(x1)、非农产业占GDP比重(x2)、非农产业就业比重(x3)、公路和铁路建设 (x5)都对城镇化率(y)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一致。但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 (x4)对y的影响不显著,与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不一致。

(三)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分析共总结出了以下五点,分别为:

一是公路和铁路建设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系数为0.6081。由于贵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且地形复杂,加上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造成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并已经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是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71。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较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是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2469。结果表明人均GDP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大。

四是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对贵州城镇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1671。非农产业就业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从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五是教育水平对贵州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可能因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流动性较大,加上贵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很多高校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转移,所以实证结果得出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五、对策建议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贵州城镇化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贵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是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大量修建铁路和公路,突破交通瓶颈。从地理上看,贵州是西南连接华中、华南的陆上交通枢纽,只有真正破除交通瓶颈,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才能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深化,增强产业分布的集聚效应。加快建设快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提升和强化贵州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振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其占GDP的比重。通过工业、服务业的聚集吸引人口聚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可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营造有利条件。

三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人均GDP。贵州要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国发2号文为指导,以工业强省战略为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四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贵州要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等优势,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五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疏通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等就业通道,创造出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并从政策和待遇等方面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赵金华,曹广忠,王志宝. 我国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速度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J]. 城市发展研,2009(09):54-60.

[2]苏素,贺娅萍.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 财经科学,2011(11):93-100.

[3]张科举,杨欢. 中国地区城镇化差异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经济,2008(9):1-3,87.

[4]储金龙,顾康康,汪勇政,等. 安徽省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0:7.

[5]刘爱英,姚丽芬.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J]. 特区经济,2011(2):264-266.

[6]曹广忠,王纯洁,齐元静. 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J]. 地理研究,2008.

(编辑:许丽丽)

村镇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近几年,全球的森林资源减少与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因此,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保证自然环境与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逐渐变成相关人员比较重视的问题。基于此,着重分析了生态林业的建设现状,同时提出生态林业建设对策,以期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林业;林业保护;建设;现状;对策

建设生态林业,主要是将生态学的原理作为指导,通过生态的经济方式,将森林能量与物质转变成人们所需物品,并维护与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继而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应用与保护的目的。因此,生态林业建设对于我国发展至关重要,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预估的价值。

1 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1.1 生态林业建设为国内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

我国生态林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生态建设逐渐促进以及补充林业建设,目前的生态林业建设实现了新的高度,引导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其作用不可小觑。

1.2 生态建设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生态林业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我国的生态经济建设随着生态林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实现生态经济建设与我国的物质文明的共同创建,是当下非常明显的集中发展形式,所以,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核心。

2 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

2.1 部门与部门间缺乏协调与沟通

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整体性与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建设的效率。然而,各部门生态林业的建设常会独立运作,缺乏协调与沟通,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使得各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对方运作的情况,导致生态林业的建设存在随意性与无序性,进而影响了生态林业的建设[1]。

2.2 缺乏完善的业务流程

目前,生态林业的建设存在临时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如病虫害、雨季与干旱等,而很多单位还有各类应急措施并存情况。一旦出现业务分隔,势必会导致内容设置出现重叠,并且,无论是其他因素出现变化还是自然原因,都需要修改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与其他的业务系统,若不能优化各种组合,就会使得业务功能脱轨与重叠,继而降低了安全性。

2.3 缺乏长远发展的目标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中,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目标的问题长期存在,这也是生态林业建设中很难避免的问题。如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利益,在追求利益的今天,人们难免会变得越来越肤浅,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遠的发展目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林业的建设更注重经济效益[2]。

2.4 科技含量较低

生态林业建设科技含量低,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林业的发展。尽管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高,但面对我国广阔的国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质地,科学技术无法广泛普及,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难题不能有效解决。

2.5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生态林业的建设工程量较大,对于建设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事实上,很多建设人员综合素质无法完全满足时代要求。尤其是建设人员缺乏创新理念、管理思想落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所掌握知识不够新颖,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工作中,一些人员经常会利用法律漏洞做一些违法事件,同样会影响了生态林业的建设。此外,生态林业的建设社会影响比较深远与投资大,若专业人员没有掌握技术,无法熟练地操作,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效率[3]。

3 生态林业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封山育林工作实施力度

如果是已规划好的待建设生态林区,需要从根本上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维护工作,严禁随意开采的现象;如果是天然存在的次生幼林、中林,则需要做好全封闭式的保护工作;如果是低产林,可以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实际类型以及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的改造修整,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的生产力。

3.2 加强生态林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要想有效统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要有效保障生态林业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使其能充分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我国的土地十分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对于生态林业的发展不能局限在一个方面,应该结合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统筹和规划,实现统一稳定的发展。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在生态林业的各个环节建设中把農、牧、林、渔等融入其中,既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3.3 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

要想促进生态林业的良好发展,就要积极改变过去涣散的管理模式,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加大生态林业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们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要积极颁布促进林业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减少偷砍树木的犯罪概率。其次,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完善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生态林业的多功能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最后,要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加大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科学合理安排各个生态林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加大其监测力度,提高管理的集中度,使得生态林业有一个完善、有效的管理系统。

3.4 做好生态林业区域划分工作

生态林业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不同地区在建设生态林业模式时,就需要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模式,不可以直接套用其他地区的生态林业模式。所以有效的生态林业模式,首要的原则就是按照当地的实际地域分布差异,根据当地最适应种植的树种这一原则制定的,与此同时,还具备一系列以森林的生态功能为主要的处理方法。在同一个生态林业区中纳入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地域组织规划,有利于针对不同的生态林业模式的有效设计,进而提高建设的效率。

3.5 加强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的建设

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实现生态林业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加强对生态林业的开发、建设,并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政策,满足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发展生态林业的过程中,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加大对其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而满足现代生活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主要的方向,也是重要的战略,把其作為长期的发展目标并坚持下来,对生态林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为其制定有效的发展步骤和措施为生态林业发展指明道路,让其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态林业拥有的丰富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促进生态林业的更好发展。

3.6 严格遵循科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的工作原则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在林业方面需要采取个性化及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构建生态林业的综合发展模式,一方面能够统一经济利益、社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林业的产业结构更为合理与规范。现阶段我国已逐渐完善了与生态林业管理有关的政策方针,不仅能为林业的有效保护提供确切的依据,而且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对林业保护的意识,规范其行为。此外,生态林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促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落实生态林业的保护及生态林业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多方面的宣传工作。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有效途径,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直接联系,要求林业部门与林业经营者要加强对生态林业的管理工作,不断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尤其在建设生态林业时,需要强化政府管理的力度,对于一些投机分子的不法行为需要严惩。因为生态林业的社会影响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以及触及点较多,所以需要各单位协调好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促进国内生态林业建设的持久发展。

參考文献

[1]李先林.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J].农技服务,2014,19(11):113.

[2]王永康,祁小冬,陈双海.在建设生态林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民生林业——论森工企业的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6):177-178.

[3]杨友海,李进斌,姚宗理.通道县地连国有林场生态林业建设途径初步探讨[J].绿色科技,2016,16(15):196-198.

(责任编辑:刘昀)

村镇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2、对湖南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3、关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新时代民族地区美丽幸福新村建设的路径

5、关于沧州市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

6、山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研究

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角下的西部小城镇环境建设与保护

8、云南教育2010大事记

9、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发展策略

10、农民自组织与村庄文化治理

11、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与培育

12、论农业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创新

13、加强村级“三农”资金管理的思考

14、浅析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障碍与解决举措

15、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城乡规划中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路径探讨

17、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

18、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19、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0、江泽民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思想探析

21、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法治路径探索

22、“以民为本”与政府治理

2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24、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的三维解析

25、以改革创新推进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

2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福利建设的转型与路径

27、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的新模式

2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历程及启示

29、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30、“三农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

31、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32、服务权能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逻辑

33、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34、多样性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

35、“新四化”进程中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机遇与对策

36、简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专业及其课程建设

37、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伟大实践

38、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

39、“十四五”时期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

40、乡村振兴视角下中职学生服务“三农”培育“三农情怀”路径研究

41、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探讨

42、“文化小康”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43、构建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中国理论”

44、大数据时代下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研究

4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与建议

46、实践发展与“发展观”的演进

47、建国70年“三农”与农产品流通的艰难探索

48、试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

49、新时代中国特色“三农”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

上一篇:煤矿测绘论文下一篇: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