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

2023-06-15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调查与方法

(一)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问卷》,其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收入、个人经济来源、勤工助学、个人消费、同学中高消费对自己的影响、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若干问题。先在基础部学生会干部中进行指导性问卷填写,然后进行分析筛选,形成《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大一、大二、大三理工、艺术类本科生。调查方法:采取整体自填式问卷与随机自填式问卷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调查问卷720份,收回率占调查问卷总人数的72%;其中填写完整的调查问卷为718份,占收回调查问卷总人数的99.72%;男生占73.361%,女生26.639%。数据整理见表1:

其中Cronbach`sAlpha为可靠性系数其值为0.954,NofItems为调查表的项数即共39项内容。通过该统计分析结果说明:本次调查表的内容是合理的,结果是可信的。

二、资料分析

(一)学生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地处我国的西部,学生主要来源于西北、西南诸省,从学生的生源地观察西北、西南均属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从抽样问卷调查中统计看我校来自城镇的生源仅占本次调查的37.903%,来自农村及偏远山区的生源占到了62.097%。具体情况见表2。

(二)家庭收于入状况

家庭收入状况可以反映出在校生的经济消费状况,通过随机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9.14%的学生家庭收入低于我市的贫困家庭标准,(我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200元)另外,还有近33.4%的学生家庭收入接近贫困线。详细统计见表3。

(三)经济来源

通过对学生经济来源的调查(表4),可以观察出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接触社会的能力及心理成熟状况。根据调查统计,艺术类学生高达80%、理工类学生达70.39%的同学全部经济来自于父母,调查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现在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其主要原因,他们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其次,中国传统教育或观念也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并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经济自主的意识不强,心理、人格等尚不能完全独立。

(四)消费调查统计

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每月消费在200-400元的占63.2%,200元以下的占18.7%,400-800元的占16.7%,800-1200元的占0.7%,1200元以上的占0.7%。通过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月消费最高者达到1200元以上,而月消费最低者不足200元。其消费差至少达六倍以上。(见表5)但从表五我们很直观地看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家庭资助的生活费有近百分之50%的学生是用来维持基本生活的,有部分学生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不足20元。

从消费调查中还可以发现除贫困生外,大学生的消费更趋于多元化:第一,生活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而进行的消费,这种需要在大学生所有需要中占的比例最大;第二,学习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履行学生这一基本社会角色而进行的消费,主要包括学杂费、书本文具等费用;第三,通讯消费,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大学生需要与外界建立及时、畅通的联系,手机、小灵通的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通过调查发现,话费月均45.8元左右;第四,网络消费,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世界来实现与外界的情感交往和信息交流,他们通过互联网结交新朋友、发表新观点、获取新知识、了解新动态,因而网络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部份;最后,关系消费,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获取社会认同、群体归属和情感交往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社会的个体有关于交往、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促使当代大学生积极的通过物质、精神手段与外界产生紧密关系,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的关系消费。

三、消费心理分析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的消费处在800元以下,少数学生达到1200元及1200元以上,随着物价的上涨,大部分学生以满足饮食方面的生活消费为主来维持学生的正常生活,基本生活上的费用几乎是每月消费总额的一半,也体现了学生追求生活其他元素的愿望,相比之下,这些费用多集中在手机、上网、服饰等方面。

对于消费在800元至1200元及1200元以上的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样的数据体现了这类学生缺乏合理的消费尺度,消费导向存在问题。以上参加调查的学生,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原因归结为个人、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原因,从个人角度讲,就是学生对于金钱来之不易,没有产生实质理解,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生活,失去了自我正确理财的能力,远离家长独立的生活,在空间、物质上得到了一定自由的释放,使得消费观不合理,在家庭方面,尤其独生子女的问题,体现得比较严重,家长重点地照顾,尤其家庭条件优越的家庭,在消费结构上显得不合理,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也应该引起强烈重视,虽然贫困,但是部分学生在消费上体现出来的行为,让人非常值得担心与深思,追求名牌,追求享乐,在心理上还自闭,思想压力过大,也直接导致消费不平衡,也就不单是消费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最后就是社会原因,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物质生活空间,拓展了消费,手机、网络、mp3、数码相机等一系列的产品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消费,所以有的学生宁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会去上网或者买数码产品,这也造成了一些消费方式的误区,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缓解消极的消费情绪,加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同时为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基础部)

参考文献:

[1]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市政发〔2004〕101号2004,8,16.

[2]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02.

[3]德尔·I·霍金斯等.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瘳桂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建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5).

[6]姚本先,桂守才,周策.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7]易小文,陈杰.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7.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当前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学生在消费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的喜欢,兴趣进行的,以致于某一项或是几项的支持超出限额,影响其他的正常消费,我们调查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校有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找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花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而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2.鞋类消费注重品牌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当前买品牌的前两个原因: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

二、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消费结构有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消费结构也大有不同。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把零花钱用于买报刊杂志的人数多12%,用于娱乐的占9%;而用于购买文具的人数少15个百分点,用于购买体育用品的少11个百分点。在对名牌的态度上,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多,但关注名牌的高中生比例高于23%,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

男生和女生相比,消费结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把零用钱用于“体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于“娱乐”的多18%,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多11%,女生只是用于购买书籍的人数比男生多8%。总体来说,男生的消费愿望显然强于女生。

三、研究成果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高中生在消费方面都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大部分同学表示现在很多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在购物中也存在着不正常的消费心理,没有做到合理消费。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尤为突出。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世纪,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对旬阳县高中生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一、消费状况

(一) 高中生消费水平太高

在校高中生拥有手机的数量上很是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仅高中一年级九班拥有手机、小灵通的数量达到10 部以上,而且他们的手机样式新颖,讲究国际

品牌,有的手机比起大人的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部分有手机的人,很大一部分的是自己家的亲戚给的,一部分的人的手机是自己买的,还有一部分的人的手机是朋友送的。手机买了使用就需要缴费,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情况的出现,我想是与如今社会的发展联系的,一部分人生活开始富裕了、有钱了,所以,高中生兜里“有钱了”增长可了他们的超前消费观念。而且,据观察和统计,现在部分的高

中生上学已经开始不愿意骑自行车,而是改骑摩托车了,他们认为这样气派,这是很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不仅不安全,也造成不好影响。在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高中生的消费持快速增长趋势,即使是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所限,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费总额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 消费日趋多元化,但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绝对优势,精神投资少得可怜。据调查,高中生零用钱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买零食”,其次是迫于学习压力而购买学习资料,购买课外书报的比重较低。此外,小部分男生和小部分的女生选择了“请客送礼”。

在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习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取向。据统计,目前有部分的男生和一小部分的女生吸烟、饮酒。

二、形成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中学生消费意识差,容易出现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显高档,这样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之风,这样,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2.从众心理在作怪。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

有,我也要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有;别人有MP4我也要有;别人有电脑我也要有;别人有„„,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而这种心理成为中学生攀比消费的主要因素,不管东西买来对我用处多大,我拿来有多大的用处,反正别人有了我也要有,要不然 我怎么在同学面前有“面子”,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手机,摩托车一样,都是 攀比之风造成的,作为一个学生,每天上课能有多少、多大的急事非要找到人不可呢?还比如摩托车,首先,从消费价格上来说,一部摩托车的价格是一部单车的10 倍以上,这就造成不小的浪费,而且摩托车是机动的,每天又要使用不少的汽油,这又是个不小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一般是没有摩托车驾驶执照的,骑摩托车即不安全,也给他人安

全造成威胁。但正是由于这种从众心理作怪,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使用手机和使用摩托车的行列中来。

(二) 客观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随之出现一些出手阔绰的贵族,于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人们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社会中流行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中学生也马不停蹄的追赶潮流。

2.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太阳,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

气„„如此下去,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性格。而且还如我上面提到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 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戚也给不少,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花到没钱止,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有的甚至用来购买不良消费品,

比如烟、酒。有的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有的父母也认为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做酒席觉得还不够,主动问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要求,只要孩子的要求他们一律答应。

3.学校教育还存在弊端。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现在教育制度虽然在不断的改革,但受以前教育制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学校仍然更多的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问题,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关注的是学生知识能力的问题,关注的是“智”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德”的培养仍然不是很重视,对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相对而言也不是重点,这样没能养成学生良好的、正确的消费观念。

4.还有一些其它因素,比如社会因素等。特别是社会因素,中学生一般而言都是走读声居多,有时候放学路上,回家路上耳濡目染,回家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学生的 分辨能力差,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觉得好玩就学上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手机的使用量是极度惊人的,而作为一部分尚未成熟的学生,在社会上看那么多使用

手机的人群,他们也就不会管一部手机对自己的用处到底有多大,就回要求父母买,还比如因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抽烟的人更始多不胜数。有的学生染上了抽烟的坏习惯,我想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在社会上看见不少人抽烟觉得“新奇”“好玩”就染上了抽烟的恶习。所以,对于这群还没有成年,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学生,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议: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不盲目消费、盲从消费,避免一种攀比之风的形成。加强自身的理财观念。养成一种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要把钱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

2.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还也要科学合理,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听之认之,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买点东西意思一下,表示出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示做父母的仍然非常疼爱孩子,记得孩子的生日,这对于部分孩子提出的过分要求,就应该果断的拒绝,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消费观。

3.学校方面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不仅在教育上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生活习惯及品德的培养,应该严厉禁止超前消费,要给同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我在前面说的有的学生上课骑摩托车来的这种现象,我认为学校就应该严厉禁

止,这不仅是从学校本身的情况出发,学校学生多,一个不懂驾驶的人骑个摩托车在学校穿来穿去,别的学生能保证安全吗?同时也是出于对骑摩托车的学生出发,保障了他们在上学,放学途中尽量避免危险。

4.提高社会上的一些风气,比如吸烟、喝酒等,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当然这方面是要求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配合的,学生家长不给学生过多的钱进行恶性消费,学校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杜绝学生在学校偷偷吸烟、偷偷喝酒的恶习。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审美文化;消费文化;意识形态;中和之美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现实语境中,中国的大学面临着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强力冲击,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融会、功利意识与人文品性的混生,成为了大学文化精神生成的话语维度和驳杂主题。而在自身的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大学教育的功能、结构和机制、体制的多重变化,也使得大学文化精神的时间记忆(历史积淀)、空间拓展(话语形态)等更多地显现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特征相互交错的具象状态。在这一现实境遇中,带有“失真、失控、失态、失魂”等特征的种种大学校园的文化表象既让大学教育的从业者深感忧虑,也让社会群体对于大学文化的本真精神有了更多的困惑和拷问。

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伴随着人类知识理性的积淀和文化观照视野的扩大,越来越显示出内在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但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文化的符号象征意味,文化作为物质、精神和符号商品进行生产、消费和传播的功能,以及文化作为权力载体在公众交往行为中的映像作用等,成为文化学者、人类学家言说的焦点。如克利福德·格尔兹指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在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和对生命的态度。”他的这种“象征人类学”的观点所谓的“符号的象征意义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下,恰恰契合了全球后现代文化的一大特性———符号消费。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文化的物化品性被极大地张扬,人类审美的诗性智慧屈从于商品消费的物欲,审美的意识形态被掩藏在商品经济的消费话语和科技信息全球化、市场和象征符号主宰下的“自由主义”的消费幻象下,人的精神家园日益碎片化,远离生命的本真澄明之境。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着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普遍性特点,又具有着亚文化的个别性和独特性。自现代以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形式上始终表现为一种以精英意识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聚合,在内容方面则体现出知识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主导作用。而纵观中外大学的文化精神的养成,显现在本质追求上,大学文化事实上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文化。以知识分子群体和现代人文知识所构成的大学的独特文化“习性”,体现在其以多姿多彩的情感体验、生活内容、行为模式和审美意味,反映着不同主体内在的精神旨趣。在大学校园的文化领域里,师生个体和群体在科学求知、发展个性、彰显理性、完善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改造着自己的意志世界,重建着高质量、高品位、个性化的特色风俗、习惯和传统,朝着“身体自由”和“灵魂自由”的理想彼岸坚实迈进。这是在知识理性熏陶和浸染下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模式和象征体系,体现着大学文化应有的智慧风貌和理性特征。从社会文化的整个系统来看,这更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先进方向的要求,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新的价值和伦理尺度、提供先进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标杆式”的和谐文化、诗性文化。

中国的大学始终立足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园地,其文化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大学校园的文化精神始终体现着“中和”的美学宗旨和人文诉求。无论从早期的大学教育注重启蒙和现代性的人文理念来看,还是从新时期大学教育注重开掘当代文化人群体的先锋姿态和精英意识来看,中国大学的学术活动和人文理念始终立足于促进人的理性精神和感性审美意识的自觉成长,使大学文化的生产者、传承者在面对客体对象世界的时候铭记和强化主体精神的“意志”,始终寻求着由“本我”到“超我”的超越,主体始终向往着生命不被尘俗物欲所遮蔽的自由澄明之境。也就是说,在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下,我们的大学虽然源自西化,但其拥有着坚实的本土文化根基,受中华文化特有土壤的滋养,它不只是注重启蒙理性,追求以知识“解放”自我,而是始终表现为建构主体精神和趣味,讲求人文化育、追求天人合一、力求德性品格的磨砺和教化。因而大学的人文诉求有着独特的美感体验,更富于生命的感性。谈到大学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每一个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过程了。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所谓“大楼、大师”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感性。大学无疑是一个让人不断超越和飞升的生命自由之境。这种超越,不只是表现在每个个体自身学识的积累和理性的成长,还体现为身心的平和与感性的愉悦。在对于校园客体化的审美对象(校园建筑、教学过程、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公共关系交往等)的感知过程中,主体陶醉于物化表象所具有的独特美感中,并在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的实践活动后更多地体验着、收获着自我“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后的快感。同时,伴随着自己在学海求知中不断从懵懂无知走向满腹经纶,在反复的自信、自卑中走向自省、自立,主体一再地丰富和积淀着自身的审美经验,或充满“悲悯之情”、或享受“崇高之意”,内心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强大的磁力场,感召和激励着自身、他者。而大学的师生群体之间,也因为相互间较少功利性目标的交往而淳朴、动人,为审美表象的生成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

同时,大学文化的审美特性还表现在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引领和辐射层面。也即大学作为社会先锋文化的发源地所显示的旗帜、标杆和尺度功能。在传统意义上,大学被称为“象牙塔”,它既是一个人文理想教化的圣地,也是一个固守精英品性的精神家园。一方面大学在“崇礼”,为人们经世致用而碰撞、汇集智慧的火花,引导人们从“器识”的跋涉中积淀、丰富其“工具理性”,另一方面大学也在“求道”,它要努力成为文人们从大干世界的尘嚣中超脱自我、“精神还乡”的归途,引导思索者灵魂飞升,寻求通向生命彼岸的自由境界中国古代先贤曾将“新民、明明德、止于至善”作为古代的“大学之道”,就很清晰地说明了问题。而在现代大学的发展史上,启蒙精神和主体性的弘扬,则成为了大学文化精神的主潮。这也正是大学文化所包容的现代性的突出表现。

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大潮中能够始终如一地保留自我的独特习性。真正令我们焦虑的是,在当前公众的文化观照视野里,中国大学的特有气质和人文根基不再让我们引以为豪,正像全球知名大学的公众品评中,中国缺乏世界知名大学的原因往往是“硬件豪华,缺少文化”,这种富有讽

刺意味的说法,既可以从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的不足来考论,更能从钱学森、杨振宁、季羡林等大师级人物对国家领导人语重心长的建言中得到印证。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在大众化教育的征程中不再“文采熠熠、光华灼灼”,反而是愈加消费化、物欲化、世俗化?这一方面是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普遍性影响,如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学科门类的条分缕析,导致了“实用理性至上”,大学的审美文化精神隐隐剥离。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大学文化精神的陶铸和传承方面,在应对多元意识形态观念共生的“杂语喧哗”的语境时,缺乏科学发展观念的主导,没有形成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的“产业链”,软环境的改造没有跟上。

必须认识到,大学的校园文化不只是受社会文化“大气候”影响所形成的“小气候”,在知识分子四海云集、思想和智慧相互交锋的文化园地中,也会萌生出许多新鲜的、充满生机的文化因子来,为社会的道德规范、精神传承和文化创新树立精英意识、启迪理性思维、灌注青春活力。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和使命不只在于培育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更主要的是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其文化的先导功能,只有如此,大学的审美特性才能够真正得以显现,大学文化也才能够回复其本真澄明之境。

当前,随着中国社会大众化、消费化语境的逐步确立,中国大学文化的审美意味日趋淡化,而其消费品性却在不断增强。高校的许多师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时,缺乏自我和群体的认同感,往往容易“自失于围城之中”,忘却了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来“书写”自己作为社会精英文化一份子的独立身份,时代责任感的淡漠以及民族文化记忆的敏感性的消失,导致了其思想上的百般困惑和行动上的种种盲从。而在高教大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在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时存在着偏差和误读,过分地强调了对于个体自由品格的宽容、理解,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和行使大学的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功能,缺乏了应对多元文化变更形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学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们,往往不是主动适应大众文化的需要,在快餐化、复制化、庸俗化的言语行为和消费心理背景下寻求自我“文化人格和主体精神的突围”,而是把自我等同于社会大众群体,刻意迎合大众文化的低俗趣味,甚至乐意在一种文化消费的幻象之中自我放逐,结果导致精神志气的靡顿和意志世界的贫乏。面对镜像化、拟像化时代的种种后现代的审美特征,大学传统文化精神的厚重、博大、宽容、严谨等质素被一再消解,大学校园生活所应有的文化气息、自由品质、民主氛围、和谐精神、高雅志趣等淡化了。从个体到群体,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过于注重符号包装,注重外在形象,着眼当下、崇尚豪华的享乐主义趣味和个性体验大行其道,主旋律、主导意识形态和多元审美话语、诗化的公众行为往往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群体之间容易出现令人惊异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经验模式的隔膜。于是,“散漫而非浪漫,得言而非得象,审丑而非审美,重文而不重质,求形而不求神”的“单维化审美文化”日益滋生和蔓延。传统人文教化的优秀传统的退场、经典艺术审美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边缘化、媚俗艺术在大学校园的乐此不疲,都折射出了大学文化审美特性和美育教育规律的被“遮蔽”。这些负面现象,显现出大学亚文化在与社会多元文化碰撞交锋的过程中的“失势”,既严重影响了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大学自由精神的积淀,也导致了大学校园公众交际的不平衡和各种权力话语的无序争斗。大学应有的人文圣地的姿态和形象,得到了不应有的消解和颠覆。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智慧含量的审美文化,它吁请着审美者的“无目的性而合目的性”的观照和“主客相融”的倾情参与。这样一种独特的审美特性注定了大学文化的终极使命。而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语境和生存困境,只能说明现代大学在知识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重压下走向了自我“消费化身份”认同的境界,这是一种和谐文化主旋律的变调,也反映了大学文化在生存过程中的“自失”状态。“文化模式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我们用来为自己的生活赋予形式、秩序、目的和方向的意义系统。”大学的审美文化所具有的深刻人文意义和独特美感经验,往往会形成我们内心的信仰体系和感知系统,启迪和支撑着整个社会和群体的良知、理性。因而,重视大学审美特质、培育独特的审美文化,是我们为新生活树立良性的秩序、为主体精神世界提供规范的尺度、为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确立崭新的目的和意义的智力基础。纵观古今著名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典范。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美育教育思想,就成为北大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象得以生成的关键,并辐射、扩散为一个时期中国现代文化的个性风格。同时,培育大学文化的审美特性,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完成当代人文知识分子使命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以来,“人类开始更自觉更人道更自由地判断自己和世界。人文知识分子负有促进人类更自觉更人道更自由的使命。”“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独立的群体意识与独立的人格应当是人文知识分子阐释并守护世界现代意义的产物。”

要改变大学校园文化的种种“消费化”倾向和趋势,使其不断地走向“审美化”,就必须努力恢复大学文化的“诗性”本质。当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是因为大学办学的根本立足点是育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为高校的科学发展营造和谐校园的软、硬件环境,其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孕育和生成大学的文化精神,并将之辐射、传播到全社会,借助大学这一文化平台,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应该具备的精神意蕴、风俗传统和价值内涵等广为宣扬,从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思想的先导和实践的示范。为此,我们必须从重建当代大学文化的审美特性出发,建构起以美育为核心的大学审美文化教育体系,实现大学人文品性和大学师生审美精神的本原式回归。

首先要倡导和构建大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和现代学术自由精神,弘扬大学的“德性”(也即其启迪文明和智慧、教化道德和人伦的本质价值观),并在其中渗透当代的竞争意识、主体精神意识、多元文化意识等,使广大师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思维理性在广阔的学术空间中自由生长。

其次,要力求大学校园内言语交际模式和功能的转换,力求在智慧化、通俗化、审美化、趣味化的公众言语中拓展青年人的审美想象空间,用“美”的形式来昭示“真”与“善”的内涵,在高雅、中和、宁静、从容、多元对话的氛围中积淀起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度,使校园的青春亚文化与时代主流文化合拍,从而求得青年的生命尊严意识、文化价值理念、审美趣味尺度等的和谐统一。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大学的校园文化是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作为一种审美经验,它将以“意象”的符号意味来产生凝聚力,长久地存留在师生的审美经验模式中,那么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就必须注重以“意境”的创造为目标,以“情感”的激发为纽带,在文化的载体上狠下功夫,各类文化活动都要体现辐射效应,增强师生们情感的“向心力”。要多借助“中和”的情境式审美教育手段凸现出校园文化的美感,并且强化“校园的美是师生们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校园的美是校园和谐道德伦理的象征”的大学审美文化观。如大学校园内的“班集体和谐文化”、“宿舍和谐文化”就具有内在的向心力,可以激发大家的集体归属感和人格尊严的崇高感(而班级文化质量的降低则往往容易导致同学们产生“消费化”心理,从而富于想象力的大学的“集体记忆”容易残缺);迎新文化活动、毕业生离校惜别文化活动等就可以创造出特殊的心灵情境,寄托道德教育于美育之中,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了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关键在于创设情境、潜移默化地教化引导。如此,我们才能让大学的青春记忆不再是惊鸿一瞥、支离破碎的消费片断,而应是充满豪情和诗意的波澜壮阔的审美乐章。

[责任编辑:王润秋]

高中生消费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1 当下高中生消费现状分析

1.1 高中生消费自主性分型

当下的零零后高中生多为家中独生子女, 消费观念也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 从数据调查中可以看出, 有过半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可以较好地支配零用钱, 并且认为自己的零用钱很可观, 有35%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基本能够实现对零用钱的支配, 只有9%的高中生认为自己目前尚不具备支配好零用钱的能力。从过半的人数上看, 当下的高中生在零用钱支配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并且对自己的支配能力较为自信。

1.2 高中生消费水平分析

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 高中生并不具备获得经济收入的能力, 大部分零用钱来源均为父母所给或者是压岁钱, 因为缺少经济收入, 所以很多高中生都并没有树立起合理的消费理念, 经常会出现高消费的情况[2]。从高中生消费的产品上可以看出, 有过半的高中生用自己的零用钱购买手机, 并且手机的品牌均为苹果、三星之类的一线品牌, 调查中显示, 只有14.5%的高中生认为手机是没有必要的, 可见手机已经成为高中生零用钱支配中的主要消费品。

2 当下高中生理财现状分析

由于高中生还没有稳定正式的消费来源, 所以在理财方面, 基本上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没有固定的存款, 从2014年的一项对高中生理财方式的调查上可以看出, 只有16%的高中生有5 000元左右的年存款, 62%的高中生有1 000元左右存款, 平均高中生的存款数额为2 700元左右[3]。这些存款一般都是通过节省零花钱、压岁钱的方式获得, 还有部分高中生将兼职收入作为储蓄进行保管, 但也可以看出, 大部分高中生已经对理财有了一定认识, 并且具备了最基本的理财能力, 将理财作为资金规划的一种。

在高中生理财方式上也可以看出, 高中生群体普遍为稳健性理财, 半数以上的高中生选择亲自保管现金, 只有34%的高中生将存下来的钱放置在银行中, 高中生群体中也有10%将存下的零花钱作为投资使用[4]。从这点上可以看出, 高中生更倾向于将资金进行保守式监管, 将资金作为投资的高中生仍属少数, 理财的观念在高中生群体中仍不是主流, 大部分还是较为落后的理财观念。

3 高中生理财和消费观念问题分析

3.1 高中生消费观念问题分析

消费过高、消费心理缺乏引导是高中生消费现象中的主要症结。在消费过高的问题上, 大部分高中生缺少对资金的规划, 除了像手机这种大额消费之外, 日常持续的开销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例如很多高中生喜欢买零食, 每天消费10元, 月花费就是300元左右。

消费心理的不成熟和学生的年龄段特征有关, 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叛逆期, 具有消费从众、攀比等不良消费心理, 而且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和经济收入, 很多高中生盲目追求品牌和时髦, 忽略产品的真实效用, 相信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这一点也造成高中生的消费过高现象。

3.2 高中生理财观念问题分析

在理财方面, 很多高中生都缺乏这方面的引导, 很多高中生因为无财可理所以就觉得理财离自己很遥远, 缺钱了就管父母要, 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却不明白理财观实际上是消费观的一种体现[5]。教师和学校也缺少对学生理财观的重视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也缺少必要引导, 更加导致学生在这方面认识的缺失。

其次, 因为高中生理财的基数较小, 所以理财的收益也并不大, 所以很多高中生认为理财没有什么意义, 不如挣钱更能带来经济收益。

理财方式也体现了高中生的理财观念, 高中生普遍认为将零花钱放到银行最保险, 缺少对其他途径理财的认识。总而言之, 高中生缺少理财观念的引导, 实际上进行理财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财富观, 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经济自控力, 养成理财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而这部分正是我们的教育缺失。

4 树立正确的理财与消费观念途径

4.1 通过校内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 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财商”培养, 让学生能够从钱币的形成历史开始了解, 认识到货币通行过程中需要哪些环节, 对学生进行最为基本的财富知识传授。在此基础上, 让高中生能够认识到消费和理财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正确的消费观引导下进行理财, 才能够使财富增值。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也应当列举一些不良资金陷阱, 对学生进行财产安全教育, 尤其是当下移动端点对点支付的流行, 很容易进入各种资金圈套中, 通过对正确消费观和理财观的引导, 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危险行为主动说不。

4.2 通过模拟竞赛改善高中生的消费观念

高中生仍然需要以学习为主, 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较为有限, 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理财运作中, 通过正确的示范以及合理化竞争, 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理财和消费观念[6]。在竞赛过程中, 教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产, 让学生首先确定个人理财预期, 然后提供不同的理财方法, 让学生进行选择。在举办竞赛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货币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也能够让学生切身体验理财对个人资产的重要影响, 对于高中生来说, 通过未雨绸缪的理财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珍惜财富的不易, 也能对自身的消费进行反思和重新规划。

结束语

对高中生进行消费和理财教育,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从这个层面上看, 理财教育对高中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高中生理财习惯的培养可以从记账的细节做起, 将每一笔收入记录下来, 总结自身的消费习惯, 无论消费数额大小, 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这种消费习惯的培养也能够约束高中生进行一些没必要的高消费, 通过对自己资金的合理安排, 用小钱解决大问题, 而不是作为虚荣和从众消费, 量入为出地进行自我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诸多方面的改变, 消费的不断升级, 也吸引了更多人对投资理财的重视。高中生虽然并未正式步入社会, 但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有必要在此阶段养成合理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受制于社会经验和心智发展程度, 很多高中生并不具备理财的观念和正确方法, 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 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高中生理财和消费观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理财观和消费观的合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理财观,消费观,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 徐正琦.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J].财经界:学术版, 2016 (22) :85-85.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下一篇:新能源汽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