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2023-04-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效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02

一、创造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如果处在令自己舒适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积极、热情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以放松、愉快的心态投入学习。教学情境的创造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也可以通过数学设问的方式实现。教学情境的创造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另外,在小学数学中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合理的创造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导,能够有效地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激活知识,组织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多提倡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明白,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学习知识需要学生具有积极性,然后就需要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学习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是需要有一定知识支撑的,学生不能简单地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复制,不能简单地接收教师给出的信息,而要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筛选信息,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需要激活学生以往的知识,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先用以前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检验、认识新知识,以便让学生清晰地明白知识的转换过程,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真实收获。然后,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之后,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探索的机会。设置一定的教学问题和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自主探索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三、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没有情感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喜爱之心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喜爱之心呢?首先需要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小学生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因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多些包容和尊重,教学设计可以适当地以学生的建议作为参考。另外,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基础好的,需要为其树立更高的教学目标,对其每次进步给予相应的獎励;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训练,多给予包容和鼓励,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也需要照顾他们的感受,还要科学地把握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能让他们参与其中,展示自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是那种简单到学生想一想就能得出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第二,设置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层次,不是那种学生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保证设置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激活数学课堂。

四、注重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数学体验中爱上数学

实践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数学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还能增加学生的数学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创造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爱上数学,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积极配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数学实践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外实践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联系,让学生家长在生活中为学生增加数学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校内外的数学实践中适应数学,爱上数学,将数学当作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结合数学实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喜爱数学,在数学的过程中做到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课堂,而是师生主动构建的课堂,当前数学教学中出现的沉闷死板气氛需要及时改善。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多创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合理设计教学,增加学生的数学体验,组织数学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梁清香.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9).

[2]宋登平.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J]新课程(上),2013(4).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张爱明(1972.9— ),男,汉族,甘肃漳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简明、高效、风趣。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语言呢?

一、规范性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规范性表现在它的科学性、严密性,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应体现在语言的叙述要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分析和综合要合理。在教学实习中,有的教师不注意教学语言,随意性很大,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行的认识”这一课中,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时,学生说:“相同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比较异同点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不清楚,学生也不清楚。教师只有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准确而简明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讲述、发问都不允许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甚至知识性的错误。例如,教师写出“0.8”后問,这是什么数?一名学生答:“零点八。”师皱皱眉头,另一个学生答:“这是个小于1的数。”师叹气。全班同学迷惑,再无人敢举手。一名尖子生被点名后,迟疑地回答:“是不是十分之八?”师简直恼火了,“真不动脑子,这不是小数嘛!”教师发问不准,学生思维受阻,无从对答。如果教师写出0.8、1.2等几个小数等几个小数,问:“象这样的数,叫做什么数?”显然不会有上面的局面。千万别轻视“这是个”和“这样的”在语言上的微小差别,这显示着教师对语言的雕琢功夫。另外,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中的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形象而具启发性

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力求使教学语言有情趣、形象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学生猜对后,我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钟面。数学教学语言在形象生动的基础上,还要具有启发性。在课堂中,教师应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通过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探讨发现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四、诙谐而风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就像“味精”,能增强学生的食欲。例如:理解乘法中0的作用,为了强化记忆和正确运用,可用顺口溜:“0在乘中像炸弹,谁遇上它都完蛋。”又如“年、月、日”教学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师抓住“一般”指通常、大多数,那么有没有“二般”呢?激发学生去寻找特殊,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分析问题。

五、禁忌“连珠炮”

教师禁忌语言“连珠炮”似的,满堂灌的效果未必理想。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般要求教师表情温和、语调适中、目光亲切。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在体态、手势方面不是很成熟,教学过程中有教师把手叉腰上或搔耳挠腮的,转移学生视线。特别在手势方面,教师不应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也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要保持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

责任编辑邱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评价既可用于书面考试、口试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等方式.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要重视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评价;重视

课堂评价应该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往往被多数教师忽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通过课堂评价,培养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过程,这也是新数学课程的目标.通过课堂评价,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理解、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通过课堂评价,教师可以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找到改进要点,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堂评价重在激励

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教师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尤其是数学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更是吝啬自己的语言,基本上是:“真好!”,“答对了!”“不对,再想一想”,数学教师当然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千差万别回答的问题,教师却几乎千篇一律做出的评价,又怎么能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面对学生的努力,教师应该充满激情与热情地给予肯定与支持,比如,“你回答得棒极了,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你的回答很出色,教师非常欣赏!”对学生凡是有价值的所作所为,即使有些与预定目标不那么符合,也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予足够的尊重.

二、课堂评价贵在及时

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后,往往都在等待或者期望教师给出一个评价,而且是期待教师给出一个积极的鼓励的评价,面对学生期待的眼神,有的教师只是輕描淡写的点一下头,有的教师不置可否的说:“请坐”.还有的教师干脆叫下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错失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没有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及时评价,这名学生就不知道问题回答得对不对,其他的学生也不会从这名学生的回答中吸取经验或教训,也许其他的学生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不但没有发挥教师课堂当中的导向作用,还耽误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同时,学生会认为教师不置可否的评价是因为自己回答错了而不敢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的评价,并且评价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知道自己回答时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哪怕学生回答的不对,教师也要及时地做出评价,比如,“你刚才积极回答问题多好啊!只是你可能还没有听清问题,下一次回答问题时要先仔细听一听问题是什么,再回答.”学生虽然没有回答对,但他坐下时也会觉得“有面子”,因为他“积极回答问题了”,同时他又知道自己没有回答对问题,他知道了问题所在,下一次他会仔细地听清教师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的及时评价能强化学生好的行为,对学生刚刚学过的知识能有更鲜明的表象,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使学生及时肯定和否定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识.使自己今后的学习少走一些弯路.

三、课堂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些自评.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结合起来,将课堂评价扩展和延伸.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本上开展学生课堂自评,填写自评表:本节课听讲认真等级:12345,我的分数()发言积极等级:12345,我的分数().或者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些数学日记,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如可以在学生的记事本中对当天的数学情况有一个评价:今天我学习了();重要的概念有();我理解最好的是();我还有()不太理解等;老师对我今天课堂表现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应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加以选择.

四、教师要利用课堂评价改进教学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同时恰恰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一个绝好时机,通过评价学生,使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都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同时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善于搜集整理评价信息,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诊断学生的困难,同时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采取各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补救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教学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看到学生的错,教师往往认为是学生的原因:学生不听讲,学生不认真.可许多错误的根源往往在教师身上,教师则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先不要轻易责怪学生,要想一想是不是教师的原因,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教学中的错误与无意的误导,使我们的教学精益求精,才能做一个好的教师.

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理念评价观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是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名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教师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他们的引导下,学生将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将体会到获得知识与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教师应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规律性、抽象性的学科,虽然数学知识是相对严谨复杂的,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和智慧却是其他学科不能够代替的。因此,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数学就像一个未曾触碰过的新世界,而兴趣就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只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独有的乐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深。因此,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通过趣味、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本文就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展开以下的研究探讨。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和学习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发挥的作用可谓是非同一般,小学数学课堂也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习惯于根据教材、利用板书及讲述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很多概念性知识无法很好地通过文字的形式帮助学生实现高效理解,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学生也经常感到数学课堂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工具来实现趣味教学。信息技术就可以有效达到这一效果。信息技术可以填补传统方式的缺点,以丰富、有趣的方式实现高效辅助教学,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加以转变,使之以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实现高效教学。例如,在進行简单的平面几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动画模拟,将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变、几何图形体积的多样计算等等知识点以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通透地理解知识。

2.利用创设情境法开展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法是课堂教学方式中较为经典的一种,其目的是利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创设的特定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创设情境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让学生能够被教师创设的趣味情境所吸引,进而进行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究,逐渐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特定的情景创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全融入到情景之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以日常超市购物为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的扮演,通过模拟购物及收银过程来学习相关的人民币知识。这种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特定的情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实现更加深刻的记忆,提高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元素,例如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引入趣味对话,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消除学生对数学抱有的抵触情绪,适当地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3.开展课堂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丰富的课堂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调节教学氛围的经典策略。小学学生正处于从幼年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阶段,学生的天性仍然是以“玩”为主,“玩耍”也是学生接触新知识、新事物的习惯性方式之一。因此,课堂游戏可以在顺应学生学习天性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可以在乐趣中实现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对于游戏和活动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本节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所设计的游戏必须要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实现知识讲授这两方面要求,不可顾此失彼。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型课堂数学竞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心算等比赛,获胜小组可以得到教师准备的小礼物,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理,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几何知识,利用七巧板来拼接各样有趣的图案并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道路上的推动力,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实现有效学习,体会数学所蕴含的乐趣。教师应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丰富、趣味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以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态度来开展数学学习,不断领悟数学、探索数学,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也直接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廷涛,张铭.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1(02)

[2]董卉旭.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

湖北省咸安区官埠桥镇湖场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渗透数学文化,进而让学生掌握和明确数学文化.本文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析了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策略

一、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渗透的情况

(一)新课改促进了数学文化渗透

新课改是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一部分,数学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和归纳总结而产生的数学品质和思考[1].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更好地体现数学内在含义.新课标对数学文化的价值进行了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历史、趣味内容、数学家故事等对数学文化含义进行体现.也就是具体的数学教学时,展现数学文化,拓展思维,提高学生整体能力.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情况

21世纪,很多国家都以数学文化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制订课程标准.我国对其很关注,可因数学文化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比较烦琐,数学教师也无法准确把握,只有比较浅显的了解,不能有效把握具体教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课堂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数学文化.所以,教学时,数学教师关注数学基础知识讲授,不重视数学文化内涵,导致数学教学欠缺文化教学内容.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对其有效渗透具有促进数学教学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文化韵味,可以体现数学文化内涵,这是现代数学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方法和策略

(一)根据数学史了解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其中,数学历史是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渗透的媒介.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进行数学文化渗透,对学生合理指导,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含义.数学教学结合数学史实施教学有很多实际例子,如,教学“分数的产生”知识时,教师探寻古代数学知识,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人测量石块的图形,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古人用结绳方式进行长度测量,石块的长度通过绳子结数计算,不够一结时,不是整数,就用分数表示[2].再例如,学习“角的度量”知识时,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当作研究者,研究度量的产生,选择相应的度量工具,接着对度量标准实施统一,再进行度量工具创造.这样,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文化具有的含义和魅力.

(二)强化思维锻炼,体会文化含义

数学史有关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渗透,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媒介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数学史属于数学文化,但是数学文化不全都是数学史.发生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和解决,这种思考方式包含正确思想,蕴含高尚品格,这些都属于数学文化.所以渗透数学文化的过程中进行了数学思维锻炼.例如,数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思想是重要思维方式,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能够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和学习中更好地体现出来,同时,也是数学文化的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知识点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比如,习题“1+2+3+…+9”的计算,可以和梯形相结合,研究相应的计算方式,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用长方形纸进行绘画和涂抹,研究相应计算方法……每个教学环节实施相关思维渗透,使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和文化性.

(三)以数学情感显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在研究数学知识时形成的人格品质、思想情感等都是很好的数学文化形式.例如,小学数学教材当中的“你知道吗”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引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对生活的益处,明确数学知识奥妙,了解数学大师所做的数学研究贡献,进而调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创新等,这些更好地体现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有耐心,要对相关知识精心设计并进行实际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魅力.教师要组织学生亲自操作和训练,明确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有效把握数學知识和技能,以数学情感和品格作为教学重点,进而显示数学文化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是在一些特定课节进行,还要重视在数学模式和风格当中进行有效体现.数学教师一定要增强自身修养,深入分析和研究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含义,学习和掌握其含义,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对数学知识充分理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增加数学课堂的文化性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96.

[2]张峰,靳燕鹏.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以负数的认识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7(5):138-142.

上一篇:小学教师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