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

2024-01-18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近20年来,图像、声音、视频等传统媒体对象纷纷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与发布流通这些媒体对象紧密相关的媒体行业也迎来了迅速膨胀、产值剧增的春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各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至2009年,经教育部审批开设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高等院校及二级学院就有100多家,分属工学、文学、理学三大不同学科体系。以理工为背景的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交叉复杂,因此,面向理工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近几年教育专家与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与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课程体系初建端倪,浙江大学数字媒体技术(Digital Media Technology)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华中师范大学的易凌云提出,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应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1]。该专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全部面

向数字媒体专业整个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2-3],另一类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试图在其中找出平衡点或多样化发展途径[4-5]。没有发现把计算机技术放在首要位置的数字媒体专业相关文献。

基础课程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无趣的反作用。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结合了艺术与信息技术两个学科的特点来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横跨文、理两大领域,到底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各方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基础课程建设的角度讨论面向理工科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验体系、考核方法,建立以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入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2基础课程框架

我国数字媒体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国家“863”计划,“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6]”。而这个数字化的内容其实就是指由计算机表达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及其编码等媒体对象。数字媒体技术可解释为获取、记录、处理、传播这些对象的技术,以及与这些媒体对象相关的各种软件平台架构及硬件产品设计。

根据以上对专业的定义和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媒体相关软件的熟悉、媒体相关硬件的了解、媒体相关技术的学习。在这四个方面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刻理解事物本身,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认识媒体对象来展开。通过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识媒体对象,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如图1所示,首先,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因此本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应成为数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非常成熟,教学内容以偏软件类的基础知识为重,如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等。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对现代计算机的了解其实也包含了对媒体相关硬件知识的掌握。

之后,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媒体对象,以媒体对象为学习中心,进而扩展到如何获取、处理、使用、存储媒体对象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数字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的理论,我们必须从艺术角度和信息数字化角度来认识媒体,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可以综合形象地反映传统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理论;而对各种媒体工具软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数字化后,每一种媒体在计算机中的特点与操纵方式。作为这两门课的前续课程,数字媒体导论将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要求、历史发展、未来展望描绘蓝图,如同任何一个专业的导论课程一样,它将带领新生领略该专业的美好全貌,让学生对媒体对象及今后要学习的相关技术产生一个总体认识;而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双重身份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研究使用媒体相关技术打下编程的基础,同时,程序语言的逻辑性也可使学生对媒体对象有更深一步的逻辑化认识,如离散、循环等。

在基础课程结束后,专业方向课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体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几乎所有媒体对象都有专属的方向与课程,如图像媒体对应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媒体对应计算机图形学;另一方面是对编程能力的不断加强和现代软件技术的学习,可以开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软件方向的课程。可见,本文提出的这些基础课程都是专业方向课必需的先修课程。

3以了解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1) 数字媒体导论。

数字媒体导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理论上讲述各种数字媒体对象的特点,从历史角度介绍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入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软硬件技术纵览,从宏观上给学生们带来本专业的知识总括、结构分析,犹如打开一幅广阔的画卷,轻轻勾勒出山水边界。因此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由于数字媒体正属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与之相关联的三大产业——通讯、娱乐、传媒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可展示度极高,会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笔者曾在毕业班的媒体技术第一节课展示了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毕业纪念册,下课立刻被一群学生围住,他们希望在毕业时也为班级留下这么一个美好回忆。对于这个充满着声色光电的专业来说,媒体本身的魅力无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比起老师的循循善诱、高调理论,多媒体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

2) 媒体艺术概论。

文献[7]指出,艺术素养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在计算机创作手法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教育回归传统艺术理论的呼声日益响亮,因为数字媒体带来的只是工具的变化,其艺术中心却依然稳固。对于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素养之上的重点,况且艺术素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就。但是媒体艺术概论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需要浓缩艺术专业有关各种媒体艺术的基础,如色彩、构图、动画组成等。学习这些,有助于学生从一个形象的角度去认识媒体对象,了解艺术创作人员对媒体技术的渴求,理解各种媒体软件的交互方式。比如颜色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表现成多种形式——RGB形式、HSI形式等,这些都来源于色彩的艺术理论,而配色理论同样有助于学生研究高级的媒体技术,如可视化技术。或多或少地了解艺术理论,才可能“创作”数字媒体作品。媒体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如同在画卷上蒙上了特殊的材料,为以后的泼墨挥毫埋下别致花纹的伏笔。在作者设想的课程体系中,媒体艺术概论将是基础课中唯一一门涉及到艺术专业的课程。

3) 媒体工具软件。

数字媒体工具软件的了解和掌握是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必要条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创作软件和修饰软件也越来越多。数字媒体工具软件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而是通过几种媒体典型软件,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中该媒体的操作与处理方式。形象的操作会加深学生对媒体对象的理解,成功的作品会激励学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交互方式和过程会为学生设计媒体软件提供灵感。媒体工具软件课程在我们的画卷上清晰地分割出了绘图区域,让媒体技术的学习有了模板、参照物。图像媒体的Photoshop软件、音视频媒体的Premiere软件、动画媒体的Flash、三维图形媒体的3DS MAX软件等,都是使用很广泛的典型软件产品,也都是使学生领会这些媒体对象的最佳平台。我们的专业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艺术性的创作人才,而是一个知识面广、熟悉媒体特性、能够与艺术家沟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纵媒体对象的复合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根据媒体对象特点理解软件操作行为,通过软件操作行为重新审视媒体对象特点。从这一课程开始,多种媒体对象出现了明显差异,可能会有学生因为个人爱好而特别进入到对某一种对象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4) 程序设计基础。

最后,数字媒体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进而学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控媒体对象,是本专业的根本目标。在已有线条勾勒和区域划分的广阔画卷上,程序语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中锋、偏锋、藏锋、露锋等技法来绘制精彩图案。由于媒体处理程序必须涉及复杂输入输出操作,一般需要学习操作系统提供的GUI元素或其他媒体驱动。因此与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第一门语言课不同,除了教授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以外,本专业教学还需要加入一些如何在某操作系统(如Windows中)中对媒体对象进行简单操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逻辑上进一步认识媒体对象,也为以后类似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程序从最初仅能对数字的处理,逐渐转变为面向多种数字媒体信息的处理,进化到面向对象理论,都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程序设计的理念和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传授程序语法、结构的事例中特别使用媒体对象作为实例,比如在讲解二维数组的时候将图像媒体作为操作对象,介绍结构的时候用色彩作为示例。

根据以上对基础课程的分析,本文设想了如表1所示的数字媒体方向的基础课程学时与主题内容。计算机软件类的其他基础课程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致,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4以操纵媒体对象为目标的实验环节

各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虽然办学特色不一,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验[8]。在基础课程中,学生多方位认识了各种媒体对象后,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和增进理解。实验的开设必须围绕清晰认识媒体,熟练操纵媒体对象的目标进行设计。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综合运用的思想,本文设想了验证性个体实验和创造性综合实验两大主要实践方式。

1) 验证性个体实验。

对媒体对象的认识主要依靠验证性实验。比如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实验。分别在Windows的画图板和Word中画两个实心圆,放大同样倍数后,观察边缘处的变化,图形和图像的放大失真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存储和绘制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这个重要区别。

图2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实验

在进入专业的初期,建议教师用形象的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难以说明的概念和定义。虽然都只是简单的范例,但将会对整个专业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完成图形、图像区别实验后,在专业课上再进行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以及绘制技术的介绍,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了。

另一方面,媒体相关编辑创作软件的学习也主要靠操作实验。很多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人员并不重视已经出现的所研究媒体的相关软件,这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媒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在学习专业初期,训练学生使用已有软件操纵媒体对象,了解世界上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并跟踪,同样会对专业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使用成熟软件,对这些媒体对象进行表面上的操纵,也可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这些操纵使用了什么技术、计算机如何实现等问题。

验证性实验还表现在大量的程序设计训练上。因为数字媒体的复杂与庞大,相关程序可能比其他计算机程序难度都要大,所以更需加强对程序设计的实验建设,锻炼学生写程序的能力。有关程序设计的相关实验教学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一样适用于本专业。在学生习惯编程处理传统程序设计媒体对象——数字与文字以后,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对其他媒体的编程训练,比如图像的显示、声音的播放,这一点突破可能会吸引刚进入专业的学生的目光,奠定良好的开端。

2) 创造性综合实验。

一般来说,现在高校教育鼓励在实验环节中增加创造性实验的部分,认为脱离了课本上的示例、根据题目设计作品或者编制程序为创造性实验。本文将创造性实验的范畴扩大,认为必须是在验证性个体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若干个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媒体作品,才算是创造性实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若干验证性实验的创作结果作为最后创造性实验的使用数据。比如可以在媒体软件实验中处理最后的创造性综合实验——多媒体同学录的素材;又比如可以在图像显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软件的操作练习编制程序,模仿其中的某些简单操作,作为创造性综合实验。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中,创造性实验应该是一条绳索,把原本都是从各个角度理解、学习媒体对象的课程再次统一到一条线路上来,使学生分散学习,统一理解。如图3所示,这种具有分散、统一关系的课程实验设计为更深层次地学习各种媒体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3课程实验的分散与统一关系

5以运用媒体对象为检测的考核方式

文献[9]建议使用多维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材料能力等重要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实验环节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必须考核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媒体对象、设计方案并实施的能力。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运用媒体的能力得以展现,所以实验成绩应该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也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媒体对象,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环境,考察学生运用媒体对象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自我学习、收集资料等,最终都可以通过媒体展现(最简单的如PPT),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教师也可在课程开始前提出一个有关媒体运用的大作业,如设计某种汽车的数字媒体宣传节目(媒体软件)、一份个人简历的包装方案(媒体导论)、一个媒体数据的管理软件(程序设计)等,建议学生开展团队合

作,最后团队提交设计方案和作品,评价体系由教师评分、自我评分与团队间评分构成。在学习初期,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这种大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内容和方式都不会很丰富。但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后,作为毕业设计重新规划设计完成这样的大作业,四年所学就显而易见了。

6结语

在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今天,跟该方向有一些联系的学科都开始了新专业规划。但其实数字媒体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专业设置和规划也无规范,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无从参考。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并没有启动该专业,只是以专业方向模块方式探索该方向课程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对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奠基石——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方法,实验环节建设,考核体系设置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以媒体对象为课程中心的教学思想,希望对理工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该专业的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8:1-2.

[2]杨浩生,侯彦华.数字媒体专业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9(4):35-37.

[3]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144-145.

[4]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5]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4):87-90.

[6]刘清堂,王忠华,陈迪.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7]乔立恭,李晶.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美学素养地位、作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8):80-84.

[8]卢锋,王苏平.数字媒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9(9):32-33.

[9]蔡利梅.多维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2009,22(4):23-24.

Discussion on Foundation Courses of Digital Multimedia Major Faced to Engineering or Science College

LI Lin, LU Qiang, LIU Xiao-p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Schoo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Key words: digital multimedia major; digit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teaching of foundation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编辑:张玥)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长期以来,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工科学生重视专业教育,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尤其是新建的理工科院校,没有更多的文化积淀,校园文化建设从零开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从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及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培养对策等几个方面对新建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探讨,对构建一所新建的理工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及人文精神培养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新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人文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具有专业素质,还兼具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知识进行传授、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言谈、修养,成为内在品格,从而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工科院校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同时适当地兼顾其他学科的院校。理工科学生对于理工科知识的学习较多,相较于文科生,擅长逻辑推理,偏重于理性。长久以来,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建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尚未建立起自己的校园文化体系,更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由于学校刚起步,重心大多还放在理工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上,思考不充分,推进不到位。因此,新建理工科院校如何从理念上、体系架构上、行动上从一开始就加强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设,充分实现素质教育,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特点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存在一些误区,重视专才教育,理工科院校重技能轻理论、重理工轻文史、重分数轻能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教育过于轻视,造成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甚至社会科学常识。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不仅具有科学精神、深厚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人文精神。理工科院校由于学科专业特点造成校园文化主要都是理性的文化,如此一来带来的是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沉闷,没有彰显活力和激情,缺少应有的人文精神。

新建理工科院校由于属于新建,没有厚重的学校历史,之前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且在筹建过程中,大多筹建高校围绕建设一所满足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设置条件的要求,重点从校园硬件、师资队伍、领导班子、学科专业等方面加强建设,对学校的软文化重视不够或者工作重心尚未放到软文化建设上来,最多只有校训、校歌、校徽及简单的校园环境人文布置。同时,因为学校属于新建,百事待兴,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引进、硬件设施的添置、科研项目的申报、干部队伍的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等等千头万绪,内涵建设难免顾及不够。因此,新建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新建院校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意绘画,如果加以重视,方向正确,最终将会诞生一副美丽的图画,并幻化为它独有的校园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使新建院校更加和谐而快速的发展。

二、新时期大力加强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是文化传承,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出一大批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富有人文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净化社会风气、塑造社会的人文精神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根曾经说过:历史能使人聪慧,诗歌能使人灵秀,数学能使人精细,自然科学能使人深沉,伦理学能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能使人善辩。当今社会,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骄子,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的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那份情感有所缺失。大学校园里到处都是低头族,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男生多女生少,理工男们更是成天与手机为伍,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理工科院校特别是新建理工科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可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理工科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特点,大多数存在人文精神培养和素质教育缺失。有时候表现在伦理、审美、心理、社交能力等方面。另外,由于缺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人际沟通的技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匮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择业和就业。而且由于理工型教育所形成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很难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缺少科学的审美和心理认知造成的脆弱的抗挫折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使他们很难很好地融入社会,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新建理工科院校由于新建,更谈不上在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方面的积累,因此,大力加强新建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因为高等教育也包括理工科院校的教育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也不只是使他们有个找工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高等教育提升人的素质,教会他们如何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会他们应该怎样做人,应该以什么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用于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社会使命,有责任、精技术、懂感恩、善相处,能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厚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历史责任。

三、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几点建议

新建理工科院校加强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培养建设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文化鼓舞人,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文科专业学生不同,理工科学生没有足够深厚的人文底蕴,我们要将针对其特点分别对待,采取针对性地方式方法,结合其专业特点加以引导,否则难以达到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因此,针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我们在开展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合理引导,正确地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取外国进步的文化成果,努力形成校园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德康的文化环境,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1.以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为根本。理念指导行动,新建理工科院校从一开始就应该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不能走传统理工科院校循规蹈矩、重理轻文的老路。要深刻认识到所培养的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他所应具有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能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所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知识和能力方面经过大学的教育和培养,初步具备了一名大学本科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但在思想道德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恒心等。因此,新建理工科院校要对有关学科进行整合融合,不断突出综合素质教育的功能,通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一定的学分给人文课程,加大了解社会、参与公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权重,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组织在阵地、堡垒作用,使学生加深对经济、社会、政治和专业技术的理解,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知识和能力并重、有着强烈使命感、正义感、丰富情感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人才。

2.以培育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为核心。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一名清华的学生和一名北大的学生在一起,我们是能看出他们身上的区别的,这正是因为两所名校各自的文化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通过一定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有的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校风学风、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和文化活动等。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新建的理工科院校要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优良校园文化的培育,不断提高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通过自有的文化育人。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类文化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造,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思想上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品德、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追求;要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着力在校园整体布局、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整洁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及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包括体育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的建设,以此让学生在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里生活、学习,陶冶高尚的情操;要加强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占领新媒体育人的阵地,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时候都活跃在新媒体上,在微博、微信、QQ、网站等网络阵地上弘扬主旋律,积极引导。

3.以丰富的第二课堂为载体。新建理工科院校要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兼具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结合理工科专业优势,发动广大学生主动设计,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充分让每一名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施展其才华。众所周知,人的精神最终通过生产实践来体现,生产实践活动是精神产生的源泉。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到社会中、深入到生活里,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类博物馆和人文景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到到农村、到街道,到工厂开展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寻找人生感悟,从而激发刻苦学习的决心。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奉献精神,从而激发其内在的精神需求,提升综合素养,做一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大学生。

4.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抓手。我们在重视环境、课程体系、文化活动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教育学生的主体——教师。教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教师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教师如果在专业教学中紧密结合丰富、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某些效果甚至好于人文类课程。因此,新建理工科院校从一开始就要强化教师队伍的人文精神培养,我们应该把文科类的教师培养以及发挥其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不断提高理工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并确保使之走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前面。要将教师的人文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培养、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尊重他们,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学生将是莫大的鼓舞,他们会因此而感到心情愉快,从而会对他所喜爱学科的学习和各种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自己的兴趣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新建理工科院校若从建校之初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师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将会使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们具有高尚的情操、开阔的视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丰富的情感、甘于奉献的情怀、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壮志,从而使我们的理工科大学生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群。浅议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1期。

[2]许宛春。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1月。

[3]李思雨,彭语良。论校园文化对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的培养[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1月。

[4]王贵锋,徐忠杰。浅议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8月。

[5]王凤先。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面临困境,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其突出表现。通过对其典型新建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利于人文教育的几个方面,最后给出加强人文教育的几个建议,包括改善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建立人文核心课程、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校际间优质课程共享等。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王武华(1980-),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研究实习员;陈国周(1979-),男,福建漳州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福建 福州 350108)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受音乐的启发而来的。”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英国著名医学家罗纳德·罗斯同时也是一位小说家。然而,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背景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却逐步分离,人文与科学之间原有的内在联系被逐渐割裂开来。对于新建理工科院校来说,人文教育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文素质的匮乏和人文底蕴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和今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典型的新建理工科高校,在后文叙述中称为A校。该校于2002年由专科学校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设有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规划系、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文化传播系、法学系、数理系、外语系、马列部、体育部等15个系部及继续教育学院。本文将对该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不足,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课程设置

A校规定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学分要求180学分,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选取该校3个典型的专业,分析它们的理论课的设置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各个专业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比例方面基本没有差别。对于A校来说,除了文化传播系的专业课与人文教育有关,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与人文教育基本无关。因此本文从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两部分来分析其人文教育的困境。

二、现有的公共必修课框架不利于人文教育

公共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有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

从学分比例上来看,A校的公共必修课多,公共选修课少,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在6∶1~7∶1之间。这个比例与我国其他理工院校相差无几。而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5∶1。我国台湾大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必修课程比例偏大。

从公共必修课的内容来看,必修课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技能掌握以及数理化基础教育,这反映了长期以来,我国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培养人才的专业对口。而现有的这些课程都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甚至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留给人文教育的空间比较狭窄,因此,在现有的公共必修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比较困难。

三、公共选修课的人文教育

根据A校最新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该校共开设公共选修课104门,这些公共选修课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1.工科系部提供的公共选修课较少

工科系部在该校是学科主力,师资及学生数量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提供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上却少有作为,只占全校选修课的10%,甚至有3个工科系部连1门公共选修课都无法开出。通过走访得知,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首先追求的是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就和本专业同行的认可。著名哲学家怀海德(Whitehead)曾说:“我相信在教育中,你排除了专精,则你摧毁了生命。”[1]这句话用在理工科大学尤其贴切。从系部方面来讲,系部也更重视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愿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规划和建设公共选修课程。

而工科系部所开出来的公共选修课,大多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再拿来作为公共选修课。如A校教学大纲中就有“制冷与空调”、“塑料制品与成型”等公共选修课。这种课程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对于非本专业学生来讲,选修这类课程没有多大收益,选修该类课程的学生人数也比较少。而A校规定,选课人数不足60人的课程不予开课,因此这类课程还常因为选课学生太少而停开。

如果理工科大学的理工科系部对于人文教育置之不理,那么要培养出文理兼通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2.人文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偏少

A校开设的104门公共选修课,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人文、法律、经济管理、技能和其他类,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一点,笔者把法学、经济学归到社会科学类,而没有计入人文教育里面。从图1中可以看出,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只占15%,而应用性的课程占70%。当然,教给学生一些应用性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适应只是应时的、短期的,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应增加人文教育类的课程。

3.人文课程中缺少经典阅读类的课程

A校开设的16门人文教育课程,大部分属于欣赏性质的,如外国文学名著赏析、电影艺术赏析、电视节目赏析、音乐欣赏等;还有部分属于概论性质的,如法国文化入门、西方哲学导论等;经典阅读类的课程很少,只有大学语文、《论语》与《老子》导读。因此,这些课程都不是按“经史传统”原则、以经典为中心来设计的,而由于学校要求大班授课,学生的小班讨论课更无从谈起。这些课大多不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往往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

四、新建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

1.调整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

在此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目前大陆高校公共必修课中的“两课”类似于台湾以前的党化教育课程。台湾于1984年开始大力提倡通识教育时,也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选修6~8学分的通识选修课进行的。但通选课的地位和品质都没有得到保障,被戏称为“营养学分”。直到1994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取消了对党化课程的硬性规定,许多大学将通识选修课程与共同必修课一起规划,选修课程质量和地位得到迅速提升。[2]

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调整,如考虑到外语与学位证书已不再挂钩,可以适当减少外语学分,增设大学语文课程为必修课程;可以将现有的政治课程扩展到更广阔的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建立人文核心课程

建立人文核心课程是坚守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新建理工科大学,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上面,而要以建设几门人文核心课程为首要目标,同时进行相应教学团队建设。[3]近几年,国内一些大学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着力规划和建设了一批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争使其精品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如上海交通大学于2009年计划首批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门左右,对于通过立项的课程,学校给予每门课程2万元的建设经费。

至于究竟哪些课程可以作为人文核心课程来建设,每所大学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来选择。著名人文学者甘阳提出,可以首先下大功夫设计五门核心课: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大学古代汉语、西方人文经典、西方文明史。[4]对于新建理工科大学而言,人文师资较为薄弱,更应该量力而行。笔者认为,在新建理工科大学,像大学语文这样开设时间比较长的课程,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以发挥其辐射作用。

3.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

从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专业课的学分占总学分一半左右。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属于“润物细无声”,往往更易于学生接受。比如在科学技术课程中,结合定理、学说的讲授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科学发现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5]诺贝尔奖获得者赫施巴克(Dudley Herschbach)在哈佛大学讲授普通化学课,教学效果很好。他能把化学当做文学教,并强调说:普通化学课虽然不是文学,却同样是一次人文上的探险和乐游。[6]

理工专业课还可以与人文课程交汇,形成综合性的课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高校“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大量呈现,正是开设跨学科课程的尝试。西方高校的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有益和成功的,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4.加强校际间合作,实现优质课程共享

新建理工科大学可以通过与以人文见长的高校合作,实现优质课程共享,尤其对于进入大学城办学的高校来说,这方面更是占据了地理优势。以本文研究对象A校为例,其相邻的就有一所以文理见长的师范大学和一所综合性大学。通过订立校际间合作协议,实现公共选修课程优势资源共享,达到课程互开、教师互教、学分互认之目标,最终使学生受益。[7]新建理工科大学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也就可以“借鸡生蛋”,弥补自身人文教育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A.N.Whitehead.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M].N.Y:Free Press,1967:10.

[2]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63-66.

[3]谢朝清,马恒民,王俊霞.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新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83-87.

[4]甘阳.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7-05.

[5]胡立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2):54-62.

[6]钱定平.哈佛的“化学谈禅”[N].文汇报,2006-03-26.

[7]刘新影.提高本科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开设质量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6):167-169.

(责任编辑:沈清)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针对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意义,提出促进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理工科院校 通识音乐课程 人文素养

目前,为了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许多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都设置了通识音乐教育课程。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使得许多学校的课程建设并不合理。本文试以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音乐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提出教学对策。

一、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通过对一些理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或多或少都开设了音乐类课程,但具体开设的形式风格不一,或以课堂面授的形式开展,或以新兴多媒体慕课的教学方式选修。就教学内容而言,各院校也是层次不等,有专门以音乐鉴赏类为主的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有以实践参与为主的合唱艺术。不论形式与内容如何,这无疑对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其中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管理不规范,认识不到位。目前,各高校在硬件上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大,比如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但是对于具有塑造学校人文氛围的通识教育的重视却明显缺失严重。以通识音乐课程为例,很多理工科院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教研室和管理机构,而是将它挂靠在人文学院或者校学工处、团委名下。因此,音乐通识课程建设得到专项科研、管理经费、人事安排的自主权就逐渐丧失。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通过对桂林某理工类高校2015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的查阅可以发现:在其供本科生选修的108项通识教育课程中,与艺术相关的课程共有7门,占总选修课程数量比例的0.06%;具体到音乐类科目,只有音乐欣赏与西方艺术史两门,约占总选修课程数量比例的0.02%。

(三)师资队伍不健全,学生音乐素养良莠不齐。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贯彻文理分科的制度,这源于高中教育的文理科分班制教学。对于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而言,从分科伊始就逐渐丧失了学习文、史、哲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从学生理解的角度设置通识音乐课程成为了一个挑战。再者,如上所述,通识音乐教研室的缺失,导致很多承担此门课程的老师并没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备课、试讲等程序便临时上阵承担课程的授课工作。

二、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教育的意义

2006年3月,为了促进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有序开展,教育部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分别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措施。这无疑为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专业分化程度的加深,看似音乐与理工科类的物理、化学、机械专业毫无瓜葛,实则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音乐学的发展研究亦表明,音乐虽然是以音响的形式存在,但是其意义远非如此简单。音响结构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产物,是人类主观意念的反映。正如美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艾伦·帕·梅里亚姆在其《音乐人类学》中所述,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表述,沿着音声更可以试图了解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行为及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

音乐中体现着文化,文化中也包容着音乐。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从远古时代与数理科学便关系密切。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便通过弦长比的实验推断出音乐中音响协和与数的关系,将音乐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进入20世纪,受理工科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音乐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不再仅仅囿于巴洛克、古典、浪漫派时期作曲家所追求的对象。以20世纪20年代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为例,该体系利用十二平均律将八度分为均等十二分的理论,将十二个半音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创作,打破了调式调性的对称性,强调了不对称性的美学意义。这与李政道先生在其《艺术和科学》中阐述的事物不对称性理论不正相互映衬么?因此,在应用型理工科院校科学设置通识音乐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政策的导向,更是为了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绪、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促进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交织这些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而出发的。

三、对策分析

理工科高校学生与艺术院校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差别,在接受通识音乐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专业音乐教育的原则和路径去培养,而是应结合其理工类专业的学理结构进行设置。

(一)从顶层设计上力争为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做好规划。学校领导层应从顶层设计上力争为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做好规划,不论是组织方面还是制度层面,都要尽力为通识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与其他专业必修或者专业选修课一样,通识音乐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同样应在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实践教学部门类似,各理工类高等学校应设置通识教学部,然后根据人文、社科、自然不同学科系列划分专业教研室,教研室的课时安排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分管校领导亲自监督指导。为了充分调动各教研室的积极性,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应一并纳入全校教学考核体系,并且通过科研量的计算提高任课老师的的研究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二)课程设置原则上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为根本。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各学科专业的人文缺失,音乐课程是最具审美内涵培养作用的通识科目之一。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左脑负责理性思维,具有概念、分析、推理、语言的功能;而右脑又称为“音乐脑”,主要具有形象思维、想象力和艺术思维。应用型理工科院校通识音乐课程的学习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理工科学生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通识音乐课程的设置原则应兼具科学性与系统性。音乐是文化母体的表征之一,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学习音乐不应仅仅停留在音响层面的聆听,而是应该结合人类信仰、宗教、民俗事项、政治经济体系等多项文化要素进行学习,除做到了解音乐“是什么”外,更要探究该音乐事项具体“为什么”。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根据整体教学规划应该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中外音乐史理论、中外传统音乐名曲赏析、音乐表演实践训练。

(三)应依据学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处应将通识(音乐)课程任课教师的招录纳入年度用人计划中。正如《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保障方面所提,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任课教师的人数应达到在校生的0.15%-0.2%。目前,随着教育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各高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扩招,万人规模的高校几乎是正常现状。以一万在校学生为例,按照方案要求其通识艺术课程教师应达到15-20人的规模。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理工科院校并未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因此,应加强通识(音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有助于促进通识音乐课程的建设。学校团委部门应将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列为组织相关活动的原则之一,应加强组织团学活动、校园文艺大赛。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其实在工科院校并不缺乏热爱音乐的学生,甚至很多学生自费外出参加吉他、葫芦丝、笛子等培训课程。因此,学校团委及各分团委可通过指导学生组织各级艺术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

总之,通识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学生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构建理工院校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应用型理工科院校应合理设置通识音乐课程,将对通识音乐课的认识提高到与其他专业课层面同样的高度上,循序渐进增加音乐课程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政道.艺术和科学[J].文艺研究,1998(2)

[2]赵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语境下的音乐素养[J].艺术百家,2015(4)

[3]王婷婷.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6(2)

[4]舒甜.提高理工院校学生音乐鉴赏兴趣的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C类自筹经费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研究”(2015C452)

【作者简介】王继波(1989— ),男,山东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师。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分析了造成当前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且从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理工院校文科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文科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的就业率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然而作为就业大军的重要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而理工科院校文科大学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情况。理工科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主要培养技术性、专业性的高级人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许多理工科大学也逐步转变为多学科甚至综合性大学,设立了文科专业,但对理工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其学校出身成为就业难现象的因素之一。文科生是理工科院校的重要一部分,分析其就业困难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是理工科院校无法逃避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分化趋势:理科生优于文科生,综合类大学文科生优于理工类大学的文科生。在招聘会现场,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更是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场面[1]。

在金融危机下,就业岗位的大幅减少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高峰形成矛盾,导致越来越多的文科类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近两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文科生的就业情况更为严峻,造成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出现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就业面较窄,就业岗位单一的现象。

(一)提供给文科专业的就业职位相对较少。

每年进入大四上学期,一些就业单位陆续开始了招聘工作。虽然用人单位不少,但是提供给文科生的岗位却较少。而且很多招收文科毕业生的单位,对于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存在偏见,认为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实力强的专业为理工科,而文科相对文科院校的文科生毕业生实力逊色。因而很多对文科生有需求的用人单位会直接选择去文科院校招聘,这也造成了提供给理工科院校文科毕业生就业岗位较少。

(二)就业去向分散性大。

近年来文科毕业生的传统去向单位——机关和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增加了进入的难度。使得很多文科毕业生就业就业去向分散大,选择岗位时不得选择与专业相近,甚至与专业不相关的岗位。形成哪里有需求到哪里去的局面,造成就业去向分散性大的现象。

二、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难原因

(一)专业缺乏竞争力

20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使众多理工科大学迈入了“文科冒进”阶段。由于文科类专业一般投入少、周期短、短期内生源较好,从而更多地充当了理工科大学扩大规模的首选。很多理工类大学设置文科类专业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设置一些几近饱和的专业,没有考虑到社会实际需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造成理工类大学间及理工类大学与其他类别大学间专业设置趋同、缺乏特色的弊病[2]。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传统专业和理工基础及自身的师资条件不足的原因,在设置文科专业时缺乏经验和优势。另一方面开设课程也是模仿其他文科院校,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突出的师资优势。

首先,理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软条件”不足,表现为工科院校文科发展在精神、文化资源上缺乏必要的关注,发展环境、办学氛围和办学话语权的欠缺等。其次,硬条件不足,资源投入少,大部分工科院校对文科专业在物质资源投入上远不如工科专业。再次,缺乏文科办学经验,生搬硬套工科办学的经验和方式,许多工科院校文科生培养未充分考虑文科教育教学特有的规律、规范和体系。在文科培养规模上盲目扩大专业设置上追逐表象和热点,与市场需求脱节,对文科教育教学缺乏完整系统的办学思路与培养模式。最后,文科办学缺乏特色。本来工科院校办文科,其文科应能带有部分工科特色,如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相应工具软件的使用与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等。甚至原本文科生应具有灵活的思路,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较强的文字写作与表达能力等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上述原因造成工科院校的文科总体实力较弱,使得文科生质量不高,缺乏相应特色,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剧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难的程度[3]。

(二)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自我定位不准确。

由于大多数理工科院校文科办学时间不长,在文科课程设置学术氛围形成,实验室、师资配备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还不很健全,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教师的学科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倾向问题,使得学生缺乏较全面的知识,缺少社会实践机会。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等等。而这些对文科大学生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和必须具备的素质。

许多学生在踏上求职路前并没有全面地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随大流,只要有面试机会就去尝试,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适合做的工作认识不到位。不少人起先心高气傲,然而在接连碰壁后,又一下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我能力评价变得十分不客观。部分同学没有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制定求职目标,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多地追求薪酬待遇、工作地区等因素,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而有些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表现出自信心不足。

(三)就业指导缺乏。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就业指导课程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性,很多承担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半路出家”,没有相关的学习经历,很多是由辅导员来承担,这就很难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在大三甚至四年级开设,开设时间较晚,而且课程时间较短,想要通过短短的几节课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很难。课程的授课内容往往局限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面试礼仪、如何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等方面,但是对于找到一份好工作来说,这些只能算是“表面工夫”,缺乏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整个社会大环境及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和就业策略,在就业过程中只能盲目跟风,增加了就业难度。

很多理工科大学虽然也自主开办或者联合举办各种校内招聘会、人才洽谈会,但单位以招聘理工科应用型人才为主,真正提供给文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三、就业对策

面对当前理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困境,需要分析其根本原因,追根溯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的问题。学校层面,各个高校一方面应该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同时加强文科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一)合理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缺乏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经验,导致文科专业雷同化严重,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类专业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也有诸多优势,要力求避免文科类学科专业与其他类别高校的趋同,加强师资建设和硬件建设,借鉴成功的办学经验。发展特色类学科专业,将文科应用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部门和行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相结合。如清华大学的科学与社会、技术经济学和管理工程方面的研究,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的系统工程研究[4]。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具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具有理工科学院自身的特点和特长,使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具有自身学校的特点,增强就业竞争力。

另外,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近几年,市场需求对就业工作的导向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科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还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往的死读书和读死书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迎合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加强与一些用人单位的联系,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使其提前了解就业环境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

(二)加强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工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指导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提前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效果,以往大四时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较差,临时抱佛脚,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四上学期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开始招聘,此时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搜集筛选就业信息和忙于面试、应聘,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如果将就业指导课程提前到大二甚至大一,让学生提前认清就业形势,从而及时对自己定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可以使就业指导课程更加系统和科学化,形成系列课程,针对就业方向、就业技巧等方面指导学生,全面增强学生的就业技巧,引导学生走出就业的误区,明确自己的定位。

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很多就业指导教师缺乏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甚至很多教师是理工科专业背景。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和理论学习,提高其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制订专门针对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规划;形成一支业务素质硬、针对性强、专业化高的就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

合理分流指导。对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合理的经行指导。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鼓励其选择继续深造,进行考研或者出国留学;而对于学生干部和觉悟较高的党员,鼓励其响应国家的就业政策和计划,去支援西部、到基层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对于动手能力强、社会实践经验对的学生,鼓励其到企业就业。做到扬长避短,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各尽所能,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跟风,从而又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例如对英语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水平、文体特长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理工科文科生应该利用理工科院校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加强科学文化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可以通过选修一些科普类的科学知识的课程,加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完善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5]。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文体活动,利用自己的文科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相对强等优势,多组织和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与人合作的品质和高度的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理工科办学优势,增强实践能力。用人单位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希望招聘到的毕业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低的成本,给用人单位创造最大的效益。因此实践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重视。理工科院校往往与企业联系较为紧密,可以拓宽校企联合的途径和范围,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或者成立校外实习基地,为文科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文科学生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培养和训练多种专业和实践技能,例如既懂得营销同时又会策划,既懂管理又具备良好的演讲能力,既能说流利的英语又能驾驶,等等,用差异化特征为自己在应聘时赢得更多筹码。

参考文献:

[1]周文明,韩颖.文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基于文理科对比分析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6):71-72.

[2]卜树春.理工科大学文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103-104.

[3]季海群.浅议工科院校文科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9-50.

[4]马卫华,李石勇,肖向晨,等.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的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例[J].高教探索,2007,(1):93-95.

[5]王革,张红,杨胜良,等.以农林为主新综合性大学文科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1-4.

基金项目:理工科院校中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研究(112012)。

上一篇:工科专业论文下一篇:理工科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