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

2023-11-09

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第1篇

何谓腐蚀?为何提出几种不同的腐蚀定义?

表示均匀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为1.45g/m2.d, 问每年腐蚀多厚?若铅以这个速度腐蚀,其深(mm/a)多大?

已知铁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1mA/cm2,求其腐蚀速度失和深。问铁在此介质中是否耐蚀?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如何使用电极电势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 何谓电势-pH图?举例说明它在腐蚀研究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何谓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的腐蚀种类。 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a)计算Zn在0.3mol/LZnSO4溶液中的电解电势(相对于SHE)。 b) 将你的答案换成相对于SCE的电势值。

当银浸在pH=9的充空气的KCN溶液中,CN-的活度为1.0和Ag(CN)2-的活度为0.001时,银是否会发生析氢腐蚀?

Zn浸在CuCl2溶液中将发生什么反应?当Zn2+/Cu2+的活度比是多少时此反应将停止?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

从腐蚀电池出发,分析影响电化学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 在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浓差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它在哪方面补充、取代或发展了经典微电池腐蚀理论? 何谓腐蚀极化图?举例说明其应用。

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何谓腐蚀电势?试用混合电位理论说明氧化剂对腐蚀电位和腐蚀速度的影响。

铁电极在pH=4.0的电解液中以0.001A/cm2的电流密度阴极化到电势-0.916V(相对1mol/L甘汞电极)时的氢过电势是多少?

Cu2+离子从0.2mol/LCuSO4溶液中沉积到Cu电极上的电势为-0.180V(相对1mol/L甘汞电极),计算该电极的极化值。该电极发生的是阴极极化还是阳极极化?

碳钢在pH=2的除去空气的溶液中,腐蚀电势为-0.64V(相对饱和Cu-CuSO4电极)。对于同样的钢的氢过电势(单位为V)遵循下列关系:(=0.7+0.1lg,式中单位为A/cm2。假定所有的钢表面近似的作为阴极,计算腐蚀速度(以mm/a为单位)。 第四章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在稀酸中工业锌为什么比纯锌腐蚀速度快?酸中若含有Pb2+离子为什么会降低锌的腐蚀速度?

说明影响析氢腐蚀的主要因素及防止方法,并解释其理由。 影响吸氧腐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假定所有的Zn表面起阴极作用,Tafel斜率为±0.10V,Zn和H2在Zn上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1和10-4A/m2,求Zn在1mol/L盐酸中的腐蚀电势和腐蚀速度(以mm/a为单位)。 计算纯铜与含质量分数为30%锌的铜合金在非含氧酸中的腐蚀速度比。 第五章金属的钝化 画出金属的阳极钝化曲线,并说明该曲线上各特性区和特性点的物理意义。 衡量金属钝化性能好坏的电化学参数是什么? 何谓过钝化现象?过钝化对金属的腐蚀有何影响? 4 金属自钝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5 试用成相膜理论、吸附膜理论解释金属的钝化现象,并比较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 第六章局部腐蚀

点蚀产生的条件和诱发因素是什么? 简要阐述点蚀机理及防止措施。

铁铬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水溶液中遭受点蚀时,其蚀孔为什么会成为较深的坑? 从电化学保护的观点论述铁基体上多层镍铬镀层体系的耐蚀性。 什么是电偶腐蚀?用混合电势理论阐述其基本原理。 铁板上装铜铆钉浸入海水,铁的腐蚀为何增加不多? 白铁(铁上镀锌)制成的容器为什么不宜用来盛沸水?

何谓晶间腐蚀、石墨化腐蚀、选择性腐蚀?这些腐蚀各有何特点? 哪些金属材料易产生选择性腐蚀?阐述黄铜脱锌的机理和防止办法。

根据贫Cr理论指出合金元素Cr、Ni、C、Ti、Nb等对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暴露于海水的18-8不锈钢中的一个蚀坑以每年0.5cm的深度增长,这个速度相当于蚀坑底部流过多大的平均电流密度?

5个铁铆钉,每个的总暴露面积为3.2cm2,插入暴露面积为7430cm2的铜板中,此板浸入一充空气的搅拌着的电解液中。已知该溶液中未铆接时铁以0.165mm/a的速度腐蚀。 试问铆接后铁铆钉的腐蚀速度为多大(以mm/a计)?

若同样尺寸的5个铜铆钉插入同样尺寸的铁板,问铁板的腐蚀速度多大? 第七章应力作用下的腐蚀

比较应力腐蚀断裂、氢损伤和腐蚀疲劳在产生条件上各有何特点? 应力腐蚀断裂有何特征?防止应力腐蚀断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金属中的氢是怎么来的?在金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何谓疲劳腐蚀,试述疲劳腐蚀机理 第八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 为什么说大气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的范畴?

影响大气腐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SO2和固体尘粒为什么会加速大气腐蚀? 在大气中长期暴露的钢材,其腐蚀速度逐渐变慢,请叙述其变慢的原因。 海水腐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海水的组成和性质有何关系? 阐述土壤腐蚀的特点及其电极过程控制因素。

土壤中细菌和杂散电流为什么会引起土壤中金属的腐蚀?如何控制这两种腐蚀? 金属构件埋设在粘土处比埋设在沙土处的腐蚀速度为什么严重些? 第九章高温腐蚀

如何判断高温下氧化膜的稳定性?

决定金属氧化膜的完整性的条件是什么?金属氧化膜的保护性取决于哪些重要因素? 金属氧化膜生长的动力学有哪几种主要规律?每种氧化的控制过程是什么?

试用Wagner氧化膜生长模型推导金属高温氧化的抛物线动力学规律,并用导出结果对氧化过程进行分析,指出该理论的指导意义。 提高合金抗氧化性能的途径有那些?

纯镍在1000℃氧气氛中遵循抛物线氧化规律,常数K=39×10-12cm2/s,如这种关系不受氧化膜厚度的影响,试计算使悬挂在此气氛中0.1cm厚镍板全部氧化所需要多少年? 第十章金属材料的耐蚀性

1.利用合金化提高金属耐蚀性的途径有哪些? 2.简述金属耐蚀合金化机理。

3.试比较铁在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中的腐蚀规律。

4.耐候钢的主要合金成分是什么?其耐大气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不锈钢的主要腐蚀类型有哪些?简述其腐蚀原理。

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第2篇

何谓腐蚀?为何提出几种不同的腐蚀定义?

表示均匀腐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镁在海水中的腐蚀速度为1.45g/m2.d, 问每年腐蚀多厚?若铅以这个速度腐蚀,其深(mm/a)多大?

已知铁在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1mA/cm2,求其腐蚀速度失和深。问铁在此介质中是否耐蚀?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如何根据热力学数据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如何使用电极电势判断金属腐蚀的倾向? 何谓电势-pH图?举例说明它在腐蚀研究中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何谓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的腐蚀种类。 金属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区别是什么?

a)计算Zn在0.3mol/LZnSO4溶液中的电解电势(相对于SHE)。 b) 将你的答案换成相对于SCE的电势值。

当银浸在pH=9的充空气的KCN溶液中,CN-的活度为1.0和Ag(CN)2-的活度为0.001时,银是否会发生析氢腐蚀?

Zn浸在CuCl2溶液中将发生什么反应?当Zn2+/Cu2+的活度比是多少时此反应将停止? 第三章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

从腐蚀电池出发,分析影响电化学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 在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浓差极化控制下决定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混合电位理论的基本假说是什么?它在哪方面补充、取代或发展了经典微电池腐蚀理论? 何谓腐蚀极化图?举例说明其应用。

试用腐蚀极化图说明电化学腐蚀的几种控制因素以及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 何谓腐蚀电势?试用混合电位理论说明氧化剂对腐蚀电位和腐蚀速度的影响。

铁电极在pH=4.0的电解液中以0.001A/cm2的电流密度阴极化到电势-0.916V(相对1mol/L甘汞电极)时的氢过电势是多少?

Cu2+离子从0.2mol/LCuSO4溶液中沉积到Cu电极上的电势为-0.180V(相对1mol/L甘汞电极),计算该电极的极化值。该电极发生的是阴极极化还是阳极极化?

碳钢在pH=2的除去空气的溶液中,腐蚀电势为-0.64V(相对饱和Cu-CuSO4电极)。对于同样的钢的氢过电势(单位为V)遵循下列关系:(=0.7+0.1lg,式中单位为A/cm2。假定所有的钢表面近似的作为阴极,计算腐蚀速度(以mm/a为单位)。 第四章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在稀酸中工业锌为什么比纯锌腐蚀速度快?酸中若含有Pb2+离子为什么会降低锌的腐蚀速度?

说明影响析氢腐蚀的主要因素及防止方法,并解释其理由。 影响吸氧腐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假定所有的Zn表面起阴极作用,Tafel斜率为±0.10V,Zn和H2在Zn上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1和10-4A/m2,求Zn在1mol/L盐酸中的腐蚀电势和腐蚀速度(以mm/a为单位)。 计算纯铜与含质量分数为30%锌的铜合金在非含氧酸中的腐蚀速度比。 第五章金属的钝化 画出金属的阳极钝化曲线,并说明该曲线上各特性区和特性点的物理意义。 衡量金属钝化性能好坏的电化学参数是什么? 何谓过钝化现象?过钝化对金属的腐蚀有何影响? 4 金属自钝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5 试用成相膜理论、吸附膜理论解释金属的钝化现象,并比较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 第六章局部腐蚀

点蚀产生的条件和诱发因素是什么? 简要阐述点蚀机理及防止措施。

铁铬合金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水溶液中遭受点蚀时,其蚀孔为什么会成为较深的坑? 从电化学保护的观点论述铁基体上多层镍铬镀层体系的耐蚀性。 什么是电偶腐蚀?用混合电势理论阐述其基本原理。 铁板上装铜铆钉浸入海水,铁的腐蚀为何增加不多? 白铁(铁上镀锌)制成的容器为什么不宜用来盛沸水?

何谓晶间腐蚀、石墨化腐蚀、选择性腐蚀?这些腐蚀各有何特点? 哪些金属材料易产生选择性腐蚀?阐述黄铜脱锌的机理和防止办法。

根据贫Cr理论指出合金元素Cr、Ni、C、Ti、Nb等对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暴露于海水的18-8不锈钢中的一个蚀坑以每年0.5cm的深度增长,这个速度相当于蚀坑底部流过多大的平均电流密度?

5个铁铆钉,每个的总暴露面积为3.2cm2,插入暴露面积为7430cm2的铜板中,此板浸入一充空气的搅拌着的电解液中。已知该溶液中未铆接时铁以0.165mm/a的速度腐蚀。 试问铆接后铁铆钉的腐蚀速度为多大(以mm/a计)?

若同样尺寸的5个铜铆钉插入同样尺寸的铁板,问铁板的腐蚀速度多大? 第七章应力作用下的腐蚀

比较应力腐蚀断裂、氢损伤和腐蚀疲劳在产生条件上各有何特点? 应力腐蚀断裂有何特征?防止应力腐蚀断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金属中的氢是怎么来的?在金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何谓疲劳腐蚀,试述疲劳腐蚀机理 第八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与防护 为什么说大气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的范畴?

影响大气腐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SO2和固体尘粒为什么会加速大气腐蚀? 在大气中长期暴露的钢材,其腐蚀速度逐渐变慢,请叙述其变慢的原因。 海水腐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海水的组成和性质有何关系? 阐述土壤腐蚀的特点及其电极过程控制因素。

土壤中细菌和杂散电流为什么会引起土壤中金属的腐蚀?如何控制这两种腐蚀? 金属构件埋设在粘土处比埋设在沙土处的腐蚀速度为什么严重些? 第九章高温腐蚀

如何判断高温下氧化膜的稳定性?

决定金属氧化膜的完整性的条件是什么?金属氧化膜的保护性取决于哪些重要因素? 金属氧化膜生长的动力学有哪几种主要规律?每种氧化的控制过程是什么?

试用Wagner氧化膜生长模型推导金属高温氧化的抛物线动力学规律,并用导出结果对氧化过程进行分析,指出该理论的指导意义。 提高合金抗氧化性能的途径有那些?

纯镍在1000℃氧气氛中遵循抛物线氧化规律,常数K=39×10-12cm2/s,如这种关系不受氧化膜厚度的影响,试计算使悬挂在此气氛中0.1cm厚镍板全部氧化所需要多少年? 第十章金属材料的耐蚀性

1.利用合金化提高金属耐蚀性的途径有哪些? 2.简述金属耐蚀合金化机理。

3.试比较铁在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中的腐蚀规律。

4.耐候钢的主要合金成分是什么?其耐大气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不锈钢的主要腐蚀类型有哪些?简述其腐蚀原理。

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第3篇

姓 名:王 俊 专 业:材料物理 学号:1320122111

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摘要:材料腐蚀的概念和研究材料腐蚀的重要性,航空材料的分类和演变,航空材料腐蚀防护技术的历史和现状特点,航空材料腐蚀现象及其机理,腐蚀对航空材料的影响,解决航空材料腐蚀问题及其防护与治理。

关键词:航空材,腐蚀,防护。 前言

金属和它所在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金属的变质和破坏,称为金属腐蚀。随着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其失效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腐蚀科学家们主张把腐蚀的定义扩展到所有材料,定义为:腐蚀是材料由于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和变质。

腐蚀现象在人们在社会生产及使用到的各种材料中都普遍存在,由于服役环境复杂多变, 不同构成材料相互配合影响, 导致航空材料在飞行器的留空阶段、停放阶段遭受多种不同种类的腐蚀,增加了飞 行器的运营成本,对飞行器的功能完整性和使用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开展航空产品的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航空材料的历史与发展

1.1航空材料的概论

航空材料是航空工业主要基础,航空材料与航空技术的关系极为密切,航空航天材料在航空产品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航空材料既是研制生产航空产品的物质保障,又是推动航空产品更新换代的技术基础。 1.2.航空材料的分类 航空材料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成份可分为四大类: 

1)金属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钢、高温合金、粉末冶金合金等。 

2)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等。 

3)高分子材料:透明材料、胶粘剂、橡胶及密封剂、涂料、工程塑料等。 

4)先进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碳 /碳复合材料等。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两大类: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1.3航空材料的演变

早期飞机的结构以木材、蒙布、金属丝绑扎而成,后来又发展为木材与金属的混合结构。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铝合金材料的发展,全金属承力蒙皮逐渐成为普遍的结构形式。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镁合金开始进入航空结构材料的行列。

四、五十年代,不锈钢 成为航空结构材料。到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钛合金,嗣后并被用于飞机的高温部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出树脂基先进复合材料,后来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 现代飞机大量采用新型材料。 2.航空材料的不同腐蚀

航空器包括很多不同种类的航空材料,这些材料的种类不同,所处工作环境不同,导致航空材料的腐蚀具有多样性。

2.1环境作用下的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材料物品都会受到其影响。而电位差与电解质溶液就是形成电化学腐蚀的两个基本条件。在飞行器结构中,不同的结构由于承担的功能不同,所使用材料的性质也不同。例如,飞行器的蒙皮多采用具有出色延展性而强度相对较低的铝合金,起落架和龙骨梁则多选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不同,它们的电极,如果接触就有可能产生腐蚀的隐患;就算是同种类的材料,由于其内部杂质的存在或其自身就是由不同电极电位多相组成。因此, 构成飞行器的航空材料客观上都存有电化学腐蚀的可能。仅有电极电位差,而没有在电极间传递电荷的电解质溶液, 并不会形成导致腐蚀现象的腐蚀电池,但现实中飞行器的电化学腐蚀现象说明电解质溶液在飞行器中普遍存在。

2.2 承力结构应力腐蚀

材料除受环境作用外还受各种应力作用,因此会导致较单一因素下更严重的腐蚀破坏形式。应力腐蚀是应力和腐蚀环境共同作用下的材料破坏形式。应力腐蚀仅发生在特定的腐蚀环境和材料体系中,其特点是造成此种破坏的静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断裂形式为没有塑性变形的脆断,且主要由拉应力造成。

以起落架的应力腐蚀为例,飞行器的起落架结构为飞行器的主要受力结构之一,当飞行器处于停放状态时,起落架的轮轴受拉应力作用,可能在相应的腐蚀介质作用下发生应力腐蚀。起落架材质一般为镀铬的高强钢,铬镀层强度高、耐磨但镀层较脆,容易在飞行器起降的交变载荷作用下沿缺陷剥落而失效。

2.3 发动机的高温腐蚀

发动机的主要腐蚀表现形式是高温氧化腐蚀。推力大、效率高、油耗低、寿命长是航空发动机发展趋势。只有对涡轮进口燃气温度进行提升,才能供给出需 要的增压比与流量比,实现提升推力的同时降低油耗。所以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抗高温腐蚀性能极其关键。对此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保障性能前提之下,提高叶片材料本身的熔点及高温抗氧化能力;使用与基体材料亲和力更好、高温性 能更好的抗氧化保护涂层。

2.4 意外腐蚀

飞行器服役中还存在意外腐蚀。这种腐蚀与飞行器的设计、选材及运行环境无关,完全是由人为不当操作造成。比如机上承载强腐蚀性物质,发生泄漏而造成飞行器发生腐蚀。通过编制详细的操作流程与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定规范,并由专人进行负责落实便可完全避免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腐蚀现象。

3.腐蚀机理和测试技术研究

高强度航空材料在力学-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应力腐蚀而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开展应力腐蚀的测试和研究是腐蚀和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经发展了一些应力腐蚀敏感性的测试标准。这些试验标准在研究新研材料和引进飞机材料的应力腐蚀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有人设计了一些非标准的应力腐蚀试验来模拟试件的服役条件,试验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的较好。由于实际的应力腐蚀往往发生在大气环境中,所以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拉伸应力腐蚀试验器,用于开展户外大气应力腐蚀的研究。

飞机结构往往由多种材料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材料的相互接触会导致接触腐蚀和电偶腐蚀。研究者对钢与铝合金和钛合金接触时的电偶腐蚀和防护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很多对实际工程有指导价值的结论。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产品上得到应用,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接触时所引起的相容性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现役飞机铝合金构件的主要腐蚀形式是点腐蚀,点蚀形成的蚀坑通常是腐蚀疲劳的裂纹的裂纹源,航空材料的腐蚀疲劳损伤往往是在腐蚀点上的裂纹生成和扩展导致的。点蚀形成现在比较公认的是蚀点内部发生的自催化过程。铝合金材料点蚀形成是一种自发催化闭塞电池作用的结果,蚀点不断向金属深处腐蚀,并使在钝化过程受到抑制,由于闭塞电池的腐蚀电流使周围得到了阴极保护,因而抑制了蚀点周围的全面腐蚀,但是加速了点蚀的迅速发展。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点蚀的深度和表面半径都在不断的增大,相邻的蚀点会相互交错形成更大更深的蚀点。

4.表面强化和防护

4.1 航空发动机高温防护涂层

航空发动机所用的高温防护涂层一般可分成扩散涂层和包覆涂层。目前我国已经发展出多种发动机部件所使用的镍镉扩散涂层、渗Al,Al+Si料浆涂层、Pt-Al涂层、包覆型M、Cr、Al、X涂层、热障涂层、抗氧化防脆化涂层、封严涂层等,部分涂层进入批量生产阶段。MC r A IY 涂层是一种包覆性涂层,它克服了传统铝化物涂层与基体之间互相制约的弱点,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材料的抗氧化的能力。随着航空燃气轮机向高流量比、高推重比、高进口温度的方向发展,燃烧室中的燃气温度和压力不断提高,我国开展了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简称TBC s)的研究。热障涂层是由陶瓷隔热面层和金属粘结底层组成的涂层系统。ZrO2 是目前陶瓷隔热面层中研究最多的成分。热循环试验证明柱状晶组织较普通的纤维状组织具有更高的抗热疲劳性能另外我国还开展了纳米陶瓷热障涂层的研究。 4.2表面强化

表面强化工艺技术涉及到各种金属材料(钢、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 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对于不同的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有多种不同的强化方法和工艺参教;同时根据航空高强度构件外形的几何形状不同,选择不同工艺参教和前后顺序的搭配方式。但是,所有强化工艺处理后材料都会因为塑性变形引起表层组织结构、残余应力和硬度的梯度以及表面形貌等发生变化,起到降低外加拉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的作用,从而对耐磨性和疲劳性能 产生影响。电子束表面处理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是不同于机械加工的一种新型加工方法悄。

12I,其中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以及电子束表面处理等在工业上的应用最为广泛。电子束加工方法起源于德国,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千台设备在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精密加工业及重型 机械等工业部门应用,现已完全被工业部门所接受。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电子束表面改性处理包括金属材料的表面淬 火、 表面合金化、 表面清洗及熔覆、 薄极退火,以及半导体材料的退火和掺杂等。目前,电子束表面非晶态处理及冲击淬火等先进处理工艺的研究也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展开。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ning,LSP)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冲击波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提高材料的抗疲劳、磨损和应力腐蚀等性能的技术。目前激光冲击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合金材料的表面强化,与滚压、喷丸、冷挤压等材料表面强化处理的方法相比,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具有非接触,无热影响区和强化效果显著等突出的优点。其原理是当短脉冲(十几纳秒)的高峰值功率密度(大于109W/cm2)的激光辐射金属靶材时,金属表面吸收层吸收激光能量发生爆炸性汽化蒸发,产生高温(大于10000K)、高压(大于1GPa)的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受到约束层约束时产生高强度压力冲击波,作用于金属表面并向内部传播。材料表层就产生应变硬化,残留很大的压应力。激光束经过凸透镜聚焦后,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50 GW/cm2,接着大部分激光能量将被涂层吸收,能量转化成冲击波的形式,透明物质水即所谓限制层,它将基体和基体表面的涂层包覆起来。

5.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的意义

我国的腐蚀和防护研究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腐蚀机理和测试、航空发动机高温防护涂层以及表面处理和防护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成绩。

参考文献

[ 1]《航空材料与腐蚀防护》--------------讲义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教研室------------苏景新

[ 2]《我国航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现状与展望》----------蔡健平,陆峰,吴小梅. [3]《航空材料腐蚀疲劳研究进展.腐蚀与防护》-------耿德平,宋庆功。[4] 《TA 15钛合金与铝合金接触腐蚀与防护研究》-------------张晓云,孙志华,汤智慧等 [5]《航空材料的腐蚀问题与防治对策》------------------------------崔坤林. [6]《民机结构外露关键部位涂层加速腐蚀环境谱研究》--------杨洪源,刘文。

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含硫油气井;硫化氢;井下管柱;腐蚀;开采质量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硫化氢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所以,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酸性的硫化氢能够与开采的设施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致使开采设施出现腐蚀情况。另外,硫化氢中的离解产物HS-、S2-对金属也有着一定的腐蚀效果。而且,不同的条件,产生的腐蚀产物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产物FeS能够抑制腐蚀,而Fe xSy能够促进腐蚀。

1硫化氢的腐蚀情况

1.1硫化氢对油管、套管及井下工具的腐蚀作用

油管、套管及井下工具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重要设施,这些设施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在原油含水量和硫化氢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这些设施发生相应的腐蚀情况。一般而言,这种腐蚀的情况是发生开采的中后期,因为开采之处的含水较少,腐蚀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随着开采进程的不断深入,腐蚀情况便显而易见。如四川威远气田震旦系的井由于水产量高使油管受到严重腐蚀,针对这种腐蚀情况,开采企业使用复合式缓蚀剂、井下封隔器等方式之后,腐蚀效果才得到有效控制。

1.2 硫化氢对水泥环柱的腐蚀作用

在古井的过程中,采用水泥是用来支撑套管,保护套管,封隔油、气、水,是保证油气井的有效方式。若是在开采的过程中,水泥环柱出现腐蚀,很容易导致套管发生腐蚀和破坏,不利于开采的有效进行。水泥石的腐蚀情况与孔隙结构和孔隙率有着密切关系。在水泥石中,含有大康的碱性物质,硫化氢会与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FeS、AI2S3等,严重影响水泥石在开采过程中的作用。

2 硫化氢的腐蚀机理

硫化氢之所以能够对油管、套管、井下工具、水泥环柱等进行腐蚀,这是因为硫化氢在酸性水溶液中容易发生电离反应,离解产物HS-、S2-都能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导致腐蚀情况的产生。而水泥石中CaO也很容易与酸性环境下的硫化氢发生反应,最终破坏水泥石,严重影响石油开采质量和效率。

3 防护硫化氢的腐蚀的措施

3.1对油管、套管及井下工具的防护措施

(1)根据硫化氢的特性,合理科学地制定和改善开采设施在油气井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油气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改善开发的相关的机械设备,避免钢材中含有过多的分离氢含量,减少S、Mn等元素的含量,避免硫化氢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使得硫化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有效地维护开发设施,保证油气井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可见,在油气井开发过程中,针对硫化氢的腐蚀性问题,加强开采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也是做好油管、套管及井下工具的防护的关键所在。

(2)根据硫化氢的特性,选取合适缓蚀剂

要更好保护油管、套管及井下工具,避免腐蚀情况的发生,使用缓蚀剂也是一种可行方式。在腐蚀剂的选取方面,应该根据井下环境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温度、压力、流速等因素,针对性地使用缓蚀剂,将油管、套管及井下工具被腐蚀的程度降到最低。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缓蚀剂的正确使用,还要充分考虑系统中介质组成、运行参数及可能发生的腐蚀类型,充分掌握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合理科学地处理缓蚀剂与石油、其他添加剂之间的兼容关系,避免化学反应的产生。若是在石油开采中,单一的缓蚀剂难以达到实际要求,此时应当考虑缓蚀剂的复配使用。在当下的石油开采过程中,采用的缓蚀剂主要是咪哇琳、季胺化合物、胺类的脂肪酸盐等等。

(3)设计相应的防腐层,制定防井下封隔器

防腐层主要是在钢材和井下的硫化氢酸性油气之间设计相应的隔离层,这种隔离层避免两者之间的接触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而导致井下设施的损坏,是一种保护井下设施的有效方式。另外,在保护油管外套和套管内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井下封隔器,从油管的下端将油管和套管环空密封,避免H2S气体对油管、套管的腐蚀。

3.2 对水泥环柱的防护措施

要保证水泥环柱不被含有H2S气体油气腐蚀,可以在水泥体系中加入上当的二水石膏,二水石膏中含有大量的铝酸盐,铝酸盐能够很好的提升水泥对H2S腐蚀性能,保证水泥的坚硬度。当然,要提升水泥环柱的防腐性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入石膏、硅砂、硅粉等物质来提升水泥石抗腐蚀的性能。如此,保证石油开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结语

在油气井开发过程中,硫化氢气体(H2S)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气体,这种气体不仅对开发设施、井下水泥环等造成相应的腐蚀,还对人体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危险。这种气体的易溶于石油中,相关设施在这种石油的长期浸泡下,很容易发生井下管柱断裂、地面仪表爆破、井口装置失灵等严重事故,直接影响开采活动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浩然.探析油气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控制[J].石化技术.2017(06)

[2]赵志明.油气开采技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1)

[3]郭丽丽,魏传荣,张昆.油气开采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探讨[J].化工管理.2014(29)

[4]段瑞溪,王康,李文庆.油气田硫化氢处理技术[J].广东化工.2015(05)

[5]赵德喜,向安,赵东胜.油田硫化氢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05)

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第5篇

摘要:金属材料是我们生产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材料,它有着强度大,硬度高等优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金属材料容易被大气腐蚀,每年因为大气腐蚀人们要承受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探究大气腐蚀的原理和原因,以及主要的防护措施。

关键字:金属材料,大气腐蚀,原因,防护措施。

前言:据统计,材料的大气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占全部腐蚀的一半以上,因此,材料的大气腐蚀与防护对策的研究在本世纪处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ASTM)自1916年开始大气腐蚀研究,并进行大量的大气腐蚀数据积累,近年来的大气腐蚀试验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工程材料户外长期腐蚀暴露试验,我国材料环境腐蚀试验自1982年开始国产常用材料大气,海水,土壤环境长期系统的腐蚀试验研究,至今也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那么究竟为甚么大气会腐蚀金属呢?其原理是怎么样的呢?

一、大气腐蚀的原理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材料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电化学和物理等作用而引起的变质和破坏。大气腐蚀是金属腐蚀中最普遍的一种,在一定的相对湿度下,大气中的水气在金属表面上凝聚或吸附成水膜是造成金属大气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在大气环境中,金属表面存在着一层饱和了氧的电解液膜,所以在合适的湿环境中 大气腐蚀阴极过程优先以氧的去极化过程进行。

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过程所涉及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相系统。 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复杂众多, 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种类及其表面状态,环境湿度,温度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影响。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大气腐蚀与微滴的出现有着密切联系。微液滴现象是一种新发现的实验现象!当易被腐蚀的金属表面上预先形成有腐蚀性主液滴时!在合适的条件下!主液滴的周围有更小的微液滴出现并不断扩展" 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与大气腐蚀起始过程密切相关" 电化学极化结果显示!大气腐蚀过程中的腐蚀电流是微液滴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当大量的微液滴出现,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由材料,主液滴及环境气氛所组成体系腐蚀性的强弱。体系的腐蚀性越强,腐蚀发生得越快,微液滴出现的诱导期越短。我们通过对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来探究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 影响微液滴形成和扩展的因素 1. 环境气氛

由前可知,微液滴现象与大气的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而大气腐蚀过程是一种在饱和了氧的液膜下所发生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其阴极过程优先以氧的去极化反应进行。因此气氛中有无氧化性气体必将影响微液滴的形成与扩展。实验结果表明: 当实验箱中的空气被惰性气体替代时,不管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好还是不好,也不管预先形成的主液滴是否具有腐蚀性,微液滴均不能形成,即微液滴的形成是以腐蚀过程的发生为前提 。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只要有腐蚀过程发生就能出现微液滴现象,这是微液滴现象与大气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论断的直接证据之一。

2.相对湿度

由于大气腐蚀是一种薄电解液膜下的电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水气分子在金属表面凝聚而生成水膜和空气中氧气通过水膜进入金属表面是发生大气腐蚀的基本条件。作为与大气腐蚀过程密切相关的微液滴现象肯定要受大气中的相对湿度的影响。

3.环境温度

材料所处的环境温度及其变化是影响大气腐蚀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为它能影响金属表面水蒸气的凝聚 水膜中各种腐蚀气体和盐类的溶解度,水膜电阻以及腐蚀电池中阴极和阳极过程的反应速度。当大气中的相对湿度超过临界值时,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过程中,温度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相对湿度下,温度越高,气相中水分子密度越大,越有利于水蒸气的吸附和凝聚,微液滴也更容易形成和扩展。 结论

微液滴的出现是一种与大气腐蚀密切相关的实验现象,其形成与扩展与环境气氛、相对湿度、温度及主液滴的浓度等环境参数密切相关。同时,微液滴的形成和扩展与主液滴的表面扩散有关。对于腐蚀性体系,由于主液滴中央与边缘之间的电势差而形成的腐蚀电流是微液滴形成和扩展的推动力。微液滴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大气腐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在研究中。

二、各种金属的大气腐蚀对比

过总结各种金属材料在中国不同环境下的长期大气腐蚀试验结果,环境中包括了亚热带、温带,工业性、海洋性,干燥环境及湿热环境等各种典型环境。材料中包括了最常用的碳钢及低台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台金、铜及铜合金等典型材料。分析了环境对大气腐蚀的作用,碳钢、低合金钢在不同腐蚀环境中所显示的大气腐蚀性规律在初期与后期大不相同。环境对碳钢的影响极为明显,不同环境的腐蚀率可以相差三十倍。不锈钢随铬、镍含量和环境的不同,其大气腐蚀行为有较大差异。环境中的盐粒子含量是造成铝及铝合金腐蚀的主要因素;铜及铜合金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对其大气腐蚀有较大的影响。

三、大气腐蚀的防护措施

1.金属腐蚀的危害:金属腐蚀的危害首先在于腐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材料的损耗、设备的失效、能源的消耗以及为防止腐蚀所采取的涂层保护、电化学保护、选用耐蚀材料等的费用。由于腐蚀,使大量有用材料变为废料,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报废的钢铁设备约为其年产量的30% ,造成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日益枯竭. 全世界每90s就有1t钢被腐蚀成铁锈,而炼制1t钢所需的能源可供一个家庭使用3个月,因此,腐蚀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腐蚀而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比直接损失更大,甚至难以估计。这些损失包括因腐蚀引起的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大量有用有毒物质的泄漏、爆炸,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等。一些腐蚀破坏事故还造成了人员伤亡,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减少因为腐蚀带来的经济损失,我们需要对金属的腐蚀进行防护。 2.金属腐蚀防护的方法

1.改变金属的组成这种方法最常见的是不锈钢材料。通过在钢铁中加入12-30%的金属铬而改变钢铁原有的组成从而改善性能不易腐蚀。如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不锈钢炊具餐具等就是以此为材料的。 2.形成保护层在金属表面覆盖各种保护层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性介质隔开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有效方法。可以形成以下几种保护层来对金属腐蚀进行防护

(1)磷化处理: 钢铁制品去油、除锈后放入特定组成的磷酸盐溶液中浸泡即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这种过程叫做磷化处理。磷化膜呈暗灰色至黑灰色厚度一般为520μm在大气中有较好的耐蚀性。

(2)氧化处理将钢铁制品加到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处理其表面即可形成一层厚度约为0.51.5μm 的蓝色氧化膜(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以达到钢铁防腐蚀的目的此过程称为发蓝处理。这种氧化膜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润滑性不影响零件的精度。故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的部件弹簧钢、薄钢片、细钢丝等常用发蓝处理。

(3非金属涂层用非金属物质如油漆、喷漆、搪瓷、陶瓷、玻璃、沥青、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聚酯)等涂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层称为非金属涂层也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例如船身、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汽车外壳常喷漆枪炮、机器常涂矿物性油脂等。

(4)金属保护层它是以一种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或合金镀在被保护的另一种金属制品表面上所形成的保护镀层。金属镀层的形成除电镀、化学镀外还有热浸镀、热喷镀、渗镀、真空镀等方法

3 阴极保护法金属的腐蚀是一阳极过程。因此,防治金属腐蚀的第三大对策就是将金属置于阴极,即阴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具体又分为两种。其一是将被保护的金属(阴极) 和电极电势较低的金属(作为牺牲性阳极而溶解掉) 接在一起,这也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比如海上航行的船只,在船底四周镶上锌块,此时,船体是阴极受到保护,锌块是阳极代替船体而受腐蚀。其二是将被保护的金属接在外加电源的负极上使之成为阴极,正极则接到一些废铁上作为牺牲性阳极或接到某些导体如石墨、高硅铸铁、铅银合金、镀铂钛等上面作为惰性阳极。在化工厂中一些装有酸性溶液的容器或管道以及地下的水管或输油管常用这种方法防腐。 3.4 缓蚀剂法缓蚀剂是一类能够防止或减缓金属腐蚀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目前应用范围较广,具有用量少、保护效能高、不改变金属制品性能,使用方便等优点。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亚硝酸盐等。有机缓蚀剂如炔醇类、羧酸盐类、杂环类、有机磷酸盐类、胺类、醛类等譬如医院中常用&解新洁尔灭和多亚硝酸钠溶液浸泡钢制器械, 以达到消毒和防腐蚀的双重目的。 3.5 寻找新的耐腐蚀替代品上述四大对策只能防护不能根治。解决金属腐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研制开发新的耐腐蚀材料,如特种合金、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等。比如实验室中常用铂作坩锅或惰性电极,防腐效果很好,但因其成本太高而不可能在工业上大规模使用。不锈钢则是便宜得多因而也用得较为普遍。钛也是一种很好的耐腐蚀金属。由爆炸焊接新技术制造出的一种钛钢复合材料,既不怕酸、碱、盐等的腐蚀,价格也较低。化工厂的反应罐、输液管道,用钛钢复合材料来替代不锈钢,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科学家研制成功的一种貌似玻璃的透明金属,称“金属玻璃”,它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还对外界酸碱的侵蚀显现出惊人的抵抗力。精密陶瓷,已开始在精密机械和化工领域取代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宇航、核能等领域中,工程陶瓷可取代昂贵的耐蚀、耐热合金。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耐腐蚀材料正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 陶琦等.金属腐蚀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湖南有色金属.2007,23(2):43-46 [2] 包月霞.金属分类和防护方法.广东化工.2010,37(207):199-216 [3] 祝耀昌.实验室环境试验项目顺序剪裁探讨[J]. 军用标准化,2003(3) [4] 柯伟.中国腐蚀调查报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材料腐蚀与防护试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影响因素、腐蚀类型、去腐蚀、防护

1.飞机腐蚀的重要性

从目前波音公司采集的数据来看,世界航空公司机队发生在飞机结构上的二级以上腐蚀的报告率,从1993年至1997年呈下降趋势,而1998年以后则呈上升趋势。这就迫使航空公司要充分重视腐蚀问题。腐蚀给航空公司带来了代价高昂的维护问题,而不当的维护和对腐蚀的忽视,进一步导致了腐蚀的产生和蔓延,其代价将是更加昂贵的。

目前飞机的服役期一般都要在20 年以上,从飞机的整体情况来看,飞机结构腐蚀比机械疲劳问题更为严重。在航空史上,因腐蚀问题造成的飞行事故,过去也是屡屡发生。如1985年8月12日,日本一架B747客机因应力腐蚀断裂而坠毁,死亡人数达500余人。而英国慧星式客机和美国FIII战斗机坠毁事件,则是国际上著名的应力腐蚀典型事故。 因此飞机机体的腐蚀,特别是结构件的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往往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影响飞机腐蚀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対腐蚀的影响

潮湿空气是造成飞机结构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潮湿空气与地理环境是紧密相连的,我国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受季风影响明显,全国大部地区都处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下,暖季节时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国

家和地区的温度高,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大。这些都是我国各机场的飞机腐蚀问题较为严重的原因。别外,工业大气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气体,这些污染物中对金属腐蚀最大的是二氧化硫气体。如果大气中含有超过百分之一的二氧化硫气体时,腐蚀会急剧加快,特别是相对湿度超过百分之七十六时,腐蚀急剧加速同时对镀锌、镀镉层也有相当严重的腐蚀作用。

飞机在航线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面和高空的温差较大,飞机的机身内部会形成大量的冷凝水。这些冷凝水通过排水通道流到货舱底部。冷凝水中含有饱和状态的氯离子,特别是经常飞沿海地区的飞机,冷凝水中含有氯离子的成分就更高。氯离子对飞机结构的腐蚀能起到严重催化作用,即对飞机结构有很大的腐蚀作用。在飞机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恶劣,如雨、雪、雾、沙尘天气较多,空气潮湿、盐雾、工业大气等原因,容易造成飞机表面涂层损坏,进而发生化学、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

当大气中的相对湿度大于65%时,物体表面会附着一层0.001微米厚的水膜,相对湿度越大,水膜越厚。当相对湿度为100%时,物体表面会产生冷凝水。这些导电的水溶液便是引起结构件腐蚀的最主要、最普遍的环境介质。

人为因素对腐蚀的影响

飞机制造缺陷

从飞机设计和制造来看,有一些原因是不可抗拒的腐蚀根源。为了让飞机自身重量尽量的轻,而承载能力尽量的大,飞机设计的时候,大部分材料使用的是2024和7075的铝合金。而需要强度大或有耐磨要求的地方又不得不使用钢件或铜件。因此带来不同的金属相接的问题,造成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差和导电通路。而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时,缝隙会存水和赃物形成电解质。有些结构由于受力的需要又处于高应力状态形成应力腐蚀的根源。而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不当,保护性涂层做得不好,缺乏腐蚀控制措施等等原因,都可能带来腐蚀的隐患。 飞机使用中存在缺陷

在飞机使用过程中,飞行环境的恶劣,飞机表面涂层损坏,运输畜生、海鲜等易产生强电解液体的货物都会使飞机结构产生腐蚀问题。偶然污染如水银外溢,化学品外溢,厕所、厨房污物外溢和灭火剂残留物等,也都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腐蚀。而不负责任的飞机维修和勤务,也会使飞机面临更多的腐蚀问题。

3.腐蚀的几种类型

1. 应力腐蚀

结构件在拉应力及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腐蚀现象,一般出现在高接应力区域,这类腐蚀的危害性最大而,压应力可以抑制应力腐蚀。通常,应力腐蚀呈树枝状,裂纹常被腐蚀物覆盖,因此,很难被发现。应力腐蚀,这种腐蚀是结构在拉伸或压缩应力及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产物.一般出现在承受大载荷的飞机结构部位,如地板龙骨梁上,桁条,机翼前后翼梁上,下桁条等处.如99年9月

B-2340飞机在GAMECO完成"3C"检时发现空调

组件安装舱的隔框横梁中段有一长约100mm,宽120mm的严重腐蚀.依据SRM的要求挖掉腐蚀部位,对其进行搭接修理,喷涂防腐

2. 剥蚀

剥蚀是晶间腐蚀的一种,发生在金属晶粒边界,多出现于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挤压型材。

3. 丝状腐蚀

丝状腐蚀是表面喷有漆层的铝合金表面腐蚀,腐蚀产物将漆膜拱起,外观像丝状或网状,是特殊形式的缝隙腐蚀。通常是紧固件头部的漆层老化开裂后形成缝隙,雨水和潮湿气体进入后形成缝隙腐蚀。出现丝状腐蚀的主要部位是机身后部的下蒙皮。

4. 缝隙腐蚀

发生在相似金属交接的地方,如果有水分进入,缝隙口的含氧量和缝隙内的含氧量不同,形成电位差,含氧量高的缝隙口处金属被腐蚀。一般出现在登机门门槛和货舱门槛处。缝隙腐蚀——也叫浓差腐蚀,这类腐蚀是水分进入缝隙后,由于缝隙口处与位于缝隙中间及底部的水分含量不同形成电位差.在含氧量高的缝隙口处,金属就成为正极而被腐蚀.该类腐蚀一般出现在飞机的登机门门槛结构,飞机的货舱地板结构,以及飞机客舱,厨房,卫生间下部.当发现这类腐蚀,

5. 点状腐蚀

金属表面产生的针状、点状、小孔状的一种极为局部的腐蚀状态,或称为孔腐蚀,俗称"麻坑"。点腐蚀通常产生在金属表面的保护膜不完整或破损处,当保护膜损伤后,这种腐蚀最容易发生在晶粒边界、夹杂物或缺陷处。常见于结构螺栓光杆上极容易成为疲劳源,使螺栓迅速疲劳断裂。

6. 微生物腐蚀

霉菌繁殖所产生的分泌物对构件的腐蚀称为微生物腐蚀。影响油箱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霉菌孢子、燃油、水和湿度。霉菌在燃油和水的交界面上繁殖,呈长丝状,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状物或球状物,看上去很黏,呈褐色或黑色。这种霉菌分泌物能破坏或穿透油箱铝合金结构保护层和密封胶,从而腐蚀铝合金结构。

7. 摩擦腐蚀

两个相连接结构件,由于振动造成的相对运动使结构件磨损,新的磨损表面暴露在环境中,摩擦所产生的微粒反过来又加速磨损和腐蚀。常见于承受高频振动的地方,如起落架的轮轴和操纵系统活动面的连接轴上。

4.正确去除腐蚀的方法

在飞机结构修理和日常维护工作中,根据SRM手册、常规理论及经验,一般有以下几种腐蚀的修理原则。

(1)因去除腐蚀而加工过的铝合金表面,首先确认腐蚀已经被完全去除掉,并且加工表面光滑、清洁,不允许有金属削、油污等污染物滞留在修理区域内;恢复其原有的表面涂层,必要时再增加一层面漆,然后根据手册要求喷涂防腐蚀抑制剂。

(2)安装修理件的配合表面均应涂密封胶隔绝,必要时紧固件也应涂密封

胶湿安装,所有止裂孔要涂底漆并用软铆钉或密封胶堵住。

(3)修理件、孔壁、埋头窝等处,均应做表面防护处理,并喷涂底漆。

(4)修理件材料尽量选取与相邻结构相容的材料,尽可能电位相当;复合材料与合金材料之间也要相容,碳纤维树脂板与铝合金材料不能直接接触,必要时可共固化一层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绝缘层;碳纤维树脂板与钛合金直接接触时,不需要进行特别防护处理。

(5)在腐蚀环境下,被连接件与紧固件之间尽量相容。如果不相容,则应该使用绝缘套筒、垫圈、涂刷密封剂等方法绝缘,而且,绝缘层要有足够的厚度和覆盖面。

(6)修理用加强板尽可能选取带包铝层材料。

(7)安装钢、钛合金的零件,其配合表面应涂密封胶湿安装。

(8)钢修理件一般应局部镀镉或恢复原涂层;或涂两道底漆。

5.维护预防措施

除飞机制造工厂在设计制造方面采取措施外,使用部门在维护工作中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航空机务人员外 场维护要特别 注意以下几点 :

2.3.1要防止各种油料、酸等溶液洒在金属机件表面上以免金属机件或保护层产生腐蚀。油漆层遇到各种油料酒精等溶剂会被溶解脱落如果不慎使金属机件表 面沾上了这些液体。应及时清除干净,并立即恢复破坏了的保护层。金属机件的保护层很薄,容易损伤,机务人员在外场飞机维护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与工具 、砂石和其它较硬物体碰撞、摩擦 。

2.3.2要做好防潮工作,注意飞机及其机件的防水和通风。在机务维护中,尽可能地改善飞机的总体环境与局部环境,保护防腐涂层在寿命期内完整有效。做到勤通风。防止潮气、水分或其它腐蚀性介与机体结构件长期接触没有保护层的金属机件表面。对有氧化膜保护层、油漆保护层和铬保护层的属机件,要防止水分长时间留在机件表面上。在雨、雪、雾 、霜之后,应打开舱口通风,使飞机内部的气散发。

2.3.3对镀铬层的金属机件要经常涂润滑脂。镀铬保护层硬度较大且耐磨,但有许多小孔,并有肉眼看不见的网状裂纹,如果有电解液进入其中,由于铬的电位比钢铁的高,所以被保护的钢铁就容易腐蚀,这是铬保护层的弱点。当润滑脂渗入铬保护层后,一方面提高了铬保护层的耐磨性,另一方面可防止水分进入铬层,

从而提高了铬保护层的防腐能力。所以,飞机的镀铬零件要经常涂润滑脂,使其渗入铬层的小孔和网状裂纹,然后将机件表面的润滑脂擦去,以免沾上砂粒、尘土等使零件磨损。

2.3.4重视镁合金零件的防护。镁合金的电位很低,极易电化腐蚀,因而镁合金零件的防腐问题特别重要。严禁镀银、 镀铜的零件与镁合金零件接触,凡是与镁合金零件相接触的钢质或铜质零件必须镀锌,铝合金件必须氧化处理。在镁合金上安装螺栓、螺钉时,必须在螺孔内涂亚硒酸,在螺杆上涂工业凡士林,螺钉上则蘸漆。如果由于安装搭铁线而破坏了零件螺孔周围的保护层,装好后应当恢复好。镁合金机件裂纹后应更换,不允许钻止裂孔。因为钻止裂孔后,孔内不易喷镀保护层,且不好检查腐蚀物侵入孔内会加速机件的电化腐蚀。

2.3.5水上飞机、舰载机长时间停放或者执行任务后,要及时按照规定清洗机体和发动机。换季维护时要及时对机体结构、关键部位进行探伤。

6.结论

上一篇:毕业前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城管局各个部门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