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术范文

2023-09-22

操作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同伴教育;满意度;成绩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的基础技能。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为单纯的课堂讲授与演练,由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练习主动性有关,而操作过程大多复杂,知识点较多,学生易于遗忘,且教师无法保证在教学时间内观看每一位学生的操作并做出纠正和指导,从而导致在课堂时间未掌握的学生缺乏练习的主动性,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同伴教育最初用于临床患者的健康教育,即具备相似背景的群体共同分享信息、交流技能的模式,该模式逐渐应用于教育学领域。剧本教学是将临床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内容以纸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模式,研究表明该方式能明显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因此,为了分析同伴教育联合剧本教学模式对护生基础护理技术技能操作成绩的影响,本文随机选择2016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30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为对照组(64例),另一个班级为研究组(66例)。在对照组中全部为女生;年龄为17-19岁,平均年龄为(18.03±1.04)岁;研究开始前测定的平均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为(61.13±6.94)分。在研究组中,男3例,女63例;年龄为17-19岁,平均年龄为(18.13±1.26)岁;研究开始前测定的平均医学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为(61.88±6.82)分。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基础知识状况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一定可比性。

(二) 方法

对照组学生给予传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按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导入,并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介绍与讲解,然后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流程,并强调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练习过程中教师可观察学生的操作并进行纠正指导。而研究组学生给予同伴教育联合剧本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教师可按照教学内容调整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剧本内容,将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囊括在剧本中;然后设立基础护理操作学习小组,6名学生为一组,选取学习能力强、语言表达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2)教师可在本次课程结束时将下次课程的基础护理操作知识和演示视频传送给每位同伴教育者,使其在课程前了解操作流程。课程开始时教师发放本次教学相关的基础护理操作流程的剧本,课程导入后教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介绍与讲解,然后按照剧本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流程,并强调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最后组织每组的同伴教育者向组内成员进行再次演示,教师可观察同伴教育者的操作并进行纠正指导,然后学生按照剧本内容进行操作练习,由每组的同伴教育者按剧本内容指导学生的操作,其他学生可提出意见,教师进行巡视检查。

(三)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护理技术技能操作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状况。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日常考核周期为1次/w,对该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取平均值作为日常成绩,期末考核可将导尿、肌注、给氧和输液操作等作为考核项目,由不参与教学的教师进行评价。最终考核成绩为30%日常成绩+70%期末成绩,满分为100分。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在期末结束时进行调查,主要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类。

(四)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基础操作成绩等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统计学差异。

二、 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基础护理技术技能操作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总满意度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 讨论

既往文献研究表明,同伴教育和剧本教学可应用于医学知识和操作的教学中。在同伴教育中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接受和回忆式练习转为主动、交流式练习。本研究中,研究组学生的基础护理技术技能操作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同伴教育联合剧本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增加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的接受度较高。在该类教学模式中每位学生都可能作为教师指出其他学生的错误操作,减轻学生直接面对教师观看时的压力,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求知欲和自我效能感,加强学生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技能练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将护理操作流程剧本引入教师的讲解和后期的演示和练习中,能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护理操作的各个步骤的意义,加深对重点环节的认识,同时为学生的操作练习和课后自主练习提供书面形式的指导,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护生的基础护理技术技能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这与邹月香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通过采用同伴教育联合剧本教学模式,组内成员的交流沟通程度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增加,由于本研究采用自愿分组法,能保证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加强成员的交流和指导,增强学生们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流程剧本能够促使学生們深入了解每项护理操作技术主要针对的患者群体,了解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同患者交流的方式,促使学生们的练习操作符合目前的临床护理实际。而同伴教育者在向组内成员演示和指导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同时组内成员在交流过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护理中团队意识和合作的重要性,为今后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和工作合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由于同伴教育者在操作中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随时观察其操作和指导的正确性,并鼓励组内成员共同监督同伴教育者的操作,对于难度偏高的操作教师可首先考核同伴教育者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同伴教育者的自我要求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同伴教育联合剧本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增加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的接受度较高。

参考文献:

[1]黄秀秀,刘溢思,李馨等.129项护理操作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02):104-109.

[2]陈梦瑾,李海香,黄春香等.同伴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并发症的影响[N].护理学报,2018,25(08):75-78.

[3]李高叶,黄惠桥,应燕萍等.同伴教育模式对医学及护理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4):162-164.

[4]毛静芳,彭美娣.协作剧本演绎教学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22):2734-2736.

[5]邹月香,李婷,赵晨.同伴教育结合操作流程剧本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1):170-173.

作者简介:

钱珺,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操作技术范文第2篇

一、架子工

⑴架子工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⑵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2.3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和裂纹的不得使用。

⑶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⑷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毫米的Ⅰ级钢材,长度为1.5~3.6米,宽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⑸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⑹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插入墙内不得小于24厘米,伸出大横杆外不得少于10厘米。通过门窗口和通道时,小横杆的间距大于1米应绑吊杆;间距大于2米时,吊杆下需加设顶撑。

⑺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公斤(2.7KN)。如果负荷量必须大,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架设。

⑻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部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⑼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米。脚手板必须铺满,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塔接时不得小于20厘米;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30厘米。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塔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⑽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劳安全带。

⑾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为一比六,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为一比三。

⑿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一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挡脚板和满挂密目式安全网。

⒀在门窗洞口搭设挑梁(外伸脚手架),斜面与墙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承在建筑物的牢固部分,不得支承在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墙内大横杆两端都必须伸过窗洞两侧不少于25厘米,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⒁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⒂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员往下顺杆子。

⒃拆下单位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⒄脚手架搭设完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注:钢管脚手架应参照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五、钢筋工

⑴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⑵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杆,并缓慢松解,不得一次松开。

⑶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劳,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⑷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⑸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米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⑹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镫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镫。

⑺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绑扎时挂好安全带。

⑻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米以内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九、电工

⑴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反之,则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⑵严格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TN-S”供电系统,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确保临时用电安全。

⑶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⑷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⑸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认真收集有关资料。

⑹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门应配锁;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和检修一次。

⑺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⑻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十、电焊工

⑴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对电焊机设单独开关,并将焊机外壳做好接零保护或接地保护。

⑵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⑶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件,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焊接预热工作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⑷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⑸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⑹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⑺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十

一、起重工

⑴操作、指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⑵起重指挥在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一,做到准确、宏亮、清楚。

⑶塔式起重机专用的临时配电箱,应设在塔机附近,电源开关应合乎规定要求。行走式塔机的电缆卷筒,必须运转灵活,安全可靠,不得拖揽。

⑷操作前应检查行走(行走式塔机)、变副、吊钩高度等限位器和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以及吊钩保险装置是否完备,确认其正常后方可上机操作。

⑸高度限位器仅作危险状况时的高度保护作用,而不能作为自动开关使用。

⑹龙门架与井字架的停搁装置在下料时应处于工作状态,严禁随意拆除。

⑺吊篮仅作载货使用,严禁载人或人货混装。

操作技术范文第3篇

用于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方法】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换药者如已接触伤口的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的换药碗。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取出后,不得放回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须立即放污物盘或敷料桶内。

2.换药者应先换清洁的伤口,如拆线等;然后再换感染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的伤口换药。

3.换药时应注意取出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腐肉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

4.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健康组织。

5.每次换药完毕,须将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深部静脉穿刺与注射

深部静脉穿刺常用者有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多用于采血化验或急需加压大量输液、输血而周围浅静脉穿刺又非常困难者。锁骨下静脉穿刺还可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及心血管造影等。

【方法】

1.股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膝关节屈曲并略外展,股三角区局部常规消毒,医生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左手手指,以左手示指在股三角区触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从股动脉内缘垂直或与股静脉走向成30°~45°角斜行刺人股静脉,回抽注射器内栓观察有无回血,如有回血,即可抽血或注入药液。

2.颈内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偏向对侧后仰,将一小枕垫于肩下,使穿刺部位肌肉松弛。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与乳突连线的外侧,多在其中段或下段穿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医生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针尖向近心端稍偏向外方,与皮

肤成30°~40°角刺入皮下,穿过胸锁乳突肌,刺破颈深筋膜,刺入颈内静脉则可见回血。

3.锁骨下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并抬高床尾约30cm,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并外展,使肩锁关节前侧膨出部展平以利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一般多选用右侧(左侧靠近胸导管且胸膜顶位置较高易误伤),因其较直,易于插导管,亦较安全。穿刺部位多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锁骨下0.5~1.0cm处。局部用碘酊、酒精严格消毒,医生戴无菌手套并行局部麻醉。将5ml注射器吸满生理盐水后接于穿刺针头,并排净空气。在选定的穿刺点进行穿刺,针尖向头与胸骨纵轴约成45°角,与胸壁平面约成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当刺入3~4cm后有穿透感,继续进针,当有第二次减压穿透感时抽动活塞,如有静脉血流入注射器,说明已刺入锁骨下静脉。从皮肤至锁骨下静脉,成人4~7cm,儿童l~3cm。若需输液应在病人呼气时取下注射器,并迅速接上输液管之玻璃管接头。

【注意事项】

1.局部应严格消毒,医生要戴无菌手套或消毒手指。术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股静脉穿刺时不可过深或过浅,若过深则可穿透静脉,应在逐渐退针的同时抽吸注射器内栓,若见有回血应固定针头进行抽血;若仍无回血,则应改变方向再行试穿。需要向股静脉内注入药液时,穿刺针头不应垂直而应与皮肤成45°斜刺,以免穿破血管,回血后必须将针头固定好方可推药。若穿入股动脉则回血鲜红应另换注射器,加压止血后重新穿刺。

3.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较多,如气胸、血胸、损伤神经、感染等,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必须准确选定穿刺点及进针方向。

4.锁骨下静脉压力较低,吸气时可为负压。为了防止吸入空气形成气栓,在更换接头、注射进行插管时,必须在病人呼气或处于呼气后屏气的状态下进行。另外胶管与玻璃管接头等连接处亦应紧密或用线扎紧,以免漏气。若用于输液时绝对不可等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后才换瓶或拔针。

5.穿刺或注射完毕,局部应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

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是取血作动脉血气分析,采血作细菌培养,或进行动脉冲击性注射治疗及作有关介入检查等。常选用的动脉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方法】

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确定动脉走向,扪及搏动最明显处。

2.常规作广泛性皮肤消毒及左手食指及中指消毒。

3.术者以左手示指及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穿人动脉,穿刺成功后,以右手固定针头,保持针头方向及深度,左

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

4.操作完毕迅速拔针,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不少于5分钟。

【注意事项】

1.穿刺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广。

2.做血氧分析时,空针内绝对不能进入空气。

3.操作完毕,局部必须加压5分钟,甚至无出血为止。

环甲膜穿刺术

适用于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气管切开的;需行气管切开,但缺乏必要器械的。

【禁忌症】

1.无绝对禁忌症。

2.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

【方法】

1.体位:如果病情充许,病人应尽量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不能耐受上述体位者,可取半卧位。

2.穿刺点:颈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环甲膜空刺点(或称环甲韧带)。

3.用碘酒、乙醇进行常规解决消毒。

4.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

5.穿刺部位局部用2%普鲁卡因麻醉危急情下可不用麻醉。

6.术者以消毒的左手示指及拇指触按穿刺部位,并将皮肤固定,右手持18号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患者可有反射性咳嗽。接10ml注射器,回抽应有空气;或用棉花纤维在穿刺针尾测试,应可见纤维随呼吸摆动,确定无疑后,适当固定穿刺针。

7.术后处理:①可以穿刺针接氧气答给病人输氧。②病人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普通气管切开。

【注意事项】

1.穿刺时,不要损伤喉部,必须肯定刺入喉腔时,才能注射麻醉药或治疗药物。

2.注入药液应以等渗盐水配制,PH适宜,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

3.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咯血可予以对症处理。

气管插管术

用于全身麻醉,心跳骤停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导气者。

【方法】

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立于患者头端(不宜在床头操作者,可立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示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人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人喉镜: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人,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于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人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片而显露声门。

5.以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

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注意事项】

1.根据解剖标志循序推进喉镜片以显露声门,并防止推进过深或过浅。

2.对咽喉反射存在的,适当喷雾作表面麻醉。

3.应将喉镜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手法,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否则极易碰落门齿。

4.导管插入声门必须轻柔,避免使用暴力。

5.根据年龄、男女、体格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6.完成插管后,要核对导管插入的深度,并要判断有否误插入食管的可能性和确认导管在气管内。

静脉压测定

用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时,了解静脉压增加情况。

【方法】

1.患者平卧或取半卧位,脱下衣袖,肌肉放松,使上肢静脉不受任何压迫,保持血流通畅。

2.病员上肢外展伸直,使上肢与躯体成45°~60°角,置穿刺静脉于腋中线水平,半卧位时相当于第4肋软骨水平。

3.解开无菌包,向测压管内注人生理盐水或3%枸橼酸钠溶液,使测压管充满溶液,用止血钳夹紧备用。

4.取肘前静脉作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5.用附有18号针头之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l~2ml,行肘前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静脉内后,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观察静脉是否通畅。取下注射器,将测压管连接于针头上,待测压管内液体稳定不再下降时,记下压力表上水柱的高度,即为肘静脉压。若有三通活栓接头,可将注射器接上三通接头,穿刺前将活栓转动,使注射器与针头相通。穿刺成功后,再转动活栓,使测压管与静脉相通,进行测压。

【注意事项】

1.病人应安静放松,静脉近心端回流必须通畅,不能有任何回流受压。

2.接测压管时,应避免血液回流到测压管内。

3.穿刺时选用18号针头,以保证血流通畅。

腹膜腔穿刺术

腹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行腹腔内给药,当有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或腹部胀痛时,可穿刺放液减轻症状。

【方法】

1.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2.体位:平卧位或斜坡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选择:①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l/3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③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

腹中线上取穿刺点;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有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直接由穿刺点自上向下斜行刺入。

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人。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粘贴。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6.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胸膜腔穿刺术

胸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方法】

1.病人体位:属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置于枕部。

2.穿刺点定位: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选择①肩胛下角线7~9肋间;②腋后线第7~8肋间;③腋中线第6~7肋间;④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点。

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定位进行穿刺。

3.消毒: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为15cm。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用2%普鲁卡因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

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经肋骨上缘缓缓刺人,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人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人弯盘,记量或送检。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

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l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注入药物刺激性强可致胸痛,在注药前给强痛定等镇痛剂。

心包腔穿刺术

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可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

【方法】

1.患者取半卧位,可任选下述三个部位之一穿刺:(1)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1~2cm处,沿第6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刺入,如膈肌较低,可以从第6肋间刺入,此法最常用。(2)在剑突与肋弓缘所形成夹角内,穿刺针与胸臂成30°角,向上穿刺可进入心腔下部与后部夹角处。(3)如心浊音或心影向右扩大较显著,可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刺入,此法有伤及乳房内动脉之危险,故需特别谨慎。

2.用碘酒、乙醇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孔巾。

3.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自

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人心包腔后下部。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固定其深度,术者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尔后放松橡皮管上止血钳。缓慢抽吸,记取液量,留标本送检。

4.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术会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压塞症状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要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以及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方法】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手挽双下肢胭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自中线向两侧进行常规消毒,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铺无菌孔巾,用2%普鲁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做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拇指紧紧按住两个棘突间隙,皮肤凹陷,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让病人双腿慢慢伸直,可见脑脊液在

测压表内随呼吸波动,记录脑脊液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0或40~50滴/分钟。可继续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6.取下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碘酒消毒之后,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予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方法】

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骼前上棘后l~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胸骨穿刺约1.0cm、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人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

5.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

6.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上,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备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

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l~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

1.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送骨髓培养。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

膝关节腔穿刺术

膝关节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方法】

1.患者仰卧于床或操作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自髌骨上缘外侧,向内下方穿刺,即可从髌骨后面进入膝关节腔。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人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耻骨上膀胱穿刺术

用于急性尿潴留、导尿未成功或无导尿条件者,需穿刺法置管建立膀胱造瘘者。

.

【方法】

1.仰卧位,可不剃毛,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检查器械用物。

2.在耻骨联合上2横指中线处作局部麻醉达膀胱壁。

3.用普通腰椎穿刺针于麻醉点刺入皮肤,使与腹壁成45°倾斜向下、向后刺向膀胱。在刺入3~4cm时,拔出针芯,用50mL注射器试行吸尿。如无尿,在维持空针抽吸的情况下,继续向深处推进,至有尿抽出时,将穿刺针再缓缓送入1~2cm.抽出首次尿液送常规检查及培养。固定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反复抽吸,将尿抽尽后把针拔出。穿刺部位用碘酒消毒后,覆盖无菌辅料,用胶布固定。

4.需穿刺置管引流者,应在穿刺点用尖刀作皮肤小切口,用套管针刺入膀胱,拔出针芯,将相应粗细之导管放入膀胱,然后拔出套管针,缝合切口,固定导管,将引流管接无菌瓶及一次性引流袋。

【注意事项】

1.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前必须确定膀胱已极度充盈。

2.穿刺点切忌过高,以免误刺入腹腔。

3.穿刺针方向必须斜向下、向后,且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肠管。

4.抽吸尿液时,应固定好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以减少膀胱损伤,并保证抽吸效果。

5.

膀胱穿刺后,应及时安排下尿路梗阻的进一步处理,防止膀胱充盈时针眼处尿外渗。

6.尽量避免反复膀胱穿刺。过多穿刺可致膀胱出血及膀胱内感染。

7.膀胱穿刺术后,应适当使用尿路抗炎药物。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

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者。

.

【方法】

1.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将三腔管从病人鼻腔送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顺利送入至65%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

2.用注射器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50~300ml(囊内压40~50mmHg),使胃气囊充气,用血管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拉,感觉有中等度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再以0.5kg重砂袋通过滑车持续牵引三腔管,以达到充分压迫之目的。

3.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200ml(囊内压30~40mmHg),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

4.定时自胃管内抽吸内容物,以观察有否继续出血,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有关治疗。

5.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人,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同时口服液体石蜡15~20ml,以防胃底粘膜与气囊粘连或坏死。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

6.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20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慢将三腔管拔出。

【注意事项】

1.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术前检查三腔二囊管是否好用。

3.注意三腔二囊管插人位置及气囊的压力。

4.气囊放气、放松牵引要及时,以免不良损伤。

现场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技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

密配合不间断地进行。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去枕平卧,将病人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

3.畅通呼吸道:采用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有假牙托者应取出。清理口腔异物,用手钩出固体异物。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人工呼吸方法是: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在病人的鼻翼下端。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均匀吹气一次,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持续1~2秒。

(4)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松开捏鼻的的手,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5)吹气频率:10~12次/分,或心脏按压

30

次,吹气2次(30:2)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6)吹气量:按7~10

ml/kg计算,一般不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4.拳击心前区为心脏骤停者第一步采取的抢救措施,要先于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从20~30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用于捶击1~2次。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l/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简单确定方法是两乳头间)。

(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80~l00次/分。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

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注意事项】

1.发现病人,立即抢救,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要同时进行。

2.人工呼吸注意气道通畅,口对口应堵鼻,口对鼻应堵口,防止漏气。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能中断,按比例进行。

4.胸外心脏按压选好部位,避免损伤肋骨和肝脏。

5.一般情况下,不要搬动病人。

6.检查生命体征必须在5个30:2循环之后,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急救止血法

适用于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减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

【方法】

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可指压颞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可指压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加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

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院。

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在做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类型:

(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2)弹性橡皮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

(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

【注意事项】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度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

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常用切开技术

一、气管切开术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梗阻,造成呼吸困难;各种原因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需进行人工呼吸;某些头颈部手术,因口腔插管影响手术操作。

【方法】

1.体位:①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高,头向后仰,颈部伸直并保持正中位,使气管向前突出。②不能仰卧位者,取半坐或坐位,但肩下仍需垫高,头向后仰伸。若头后仰伸使呼吸困难加重,可将头稍前屈,作切口后再后仰。

2.用碘酒、酒精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20cm。打开气管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切开包内器械,选择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并将内管取出,套入通管芯,检查套管系带是否结实。铺无菌巾。

3.用2%普鲁卡因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作颈前正中皮下浸润麻醉,气管两侧也可注射少量麻醉剂。若病人已昏迷或紧急情况下,可不予麻醉。

4.切口:术者用左手拇指、中指固定喉部,示指按喉结以定中线。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稍上作颈前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浅筋膜。

5.分离气管前软组织:用止血钳自白线处分离两侧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并将肌肉均匀地拉向两侧,暴露气管。

甲状腺峡部通常位于第2、3气管环前壁,若甲状腺峡部较大,影响手术操作,则沿甲状腺峡部下缘与气管前筋膜之间分离,然后用甲状腺拉钩,将甲状腺峡部向上牵引,即暴露气管。将气管前筋膜稍加分离,气管环即清晰可见(注意分离过程中始终保持气管居中,且经常用手指触及气管位置,以免损伤邻近重要组织)。

6.确认气管:①视诊:分离气管前筋膜后可见到白色的气管环。②触诊:手指可触及有弹性的气管环。③穿刺:用空针穿刺可抽到气体。

7.切开气管:切开气管前,气管内可注入1%地卡因O.5ml,以防切开气管后出现剧烈咳嗽。用尖刀于第2~3环正中自下向上挑开前壁。注意刀刃不宜插入太深,以免损伤气管后壁及食道壁。

8.插人套管:气管切开后,立即用气管撑开器或中弯血管钳撑开,插入气管套管,迅速取出通管芯,套入内管。暂用手指固定套管。若分泌物较多,立即

用接有抽吸器的导尿管自套管内抽吸。

9.切口处理:①分别检查气管前壁两侧切口缘是否内翻,尤其是小孩。若内翻应用蚊齿钳向外挑起。②仔细检查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并予以妥善处理。③固定气管套管,系带打死结。④皮肤切口上端缝合1~2针。⑤正中剪开一块纱布,垫衬于气管套管底板下,以保护切口。

10.术后注意病人呼吸情况及有无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等,若发生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注意事项】

1.手术过程中要经常以手指判定气管位置,以免手术入路偏离中线。

2.手术中注意不要过分向下分离颈前肌群,以免伤及胸膜顶。

3.儿童的胸膜顶一般较高,气管切开时宜特别注意。

4.以尖刀挑开气管软骨环不宜过大(不超过周径的2/5),以免术后气管塌陷。

二、静脉切开术

适用于急需输液、输血,而静脉穿刺有困难;需要长时间输液,估计静脉穿刺不能维持过久;作某些特殊检查,如心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以及静脉高营养治疗等。

【方法】

1.病人仰卧,选好切开部位。临床上,多采用内踝上方的大隐静脉。

2.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肤;打开静脉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铺无菌巾。

3.以2%普鲁卡因2ml作局部浸润麻醉,在所选择的静脉切开处作横形皮肤切口约1.5~2cm。用小弯钳沿血管方向分离皮下组织,将静脉分离显露l~2cm。用小弯钳在静脉下面引两根丝线,并将静脉远端丝线结扎静脉,而近端丝线暂不结扎。牵引提起远端结扎线,用小剪刀在结扎线上方将静脉剪一小斜口,将已接好注射器(内有注射盐水)、排净空气的塑料管或平针头插入静脉切口,回抽见血后,再缓慢注入盐水;后结扎静脉近端丝线,并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或针头上;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及血管有无穿破等现象,如有漏液,应加线结扎。切口用丝线缝合,并将缝合线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上,防止拉脱。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必要时用绷带及夹板固定肢体。

【注意事项】

1.切口不宜过深,以免切断血管。

2.剪开静脉时斜面应向近心端,小于45°角,剪开1/2管壁。

3.插入的塑料管口应剪成斜面,但不能过于锐利,以免刺破静脉。

4.静脉切开一般保留3~5天,硅胶管可保留10天,时问太长易发生静脉炎或形成血栓。

三、动脉切开与动脉输血术

用于严重的急性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患者,动脉切开输血,配合复苏术,以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血液透析治疗;动脉造影术;休克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中心静脉压升高,左心衰竭而需要输血者;经动脉注入凝血药物或栓塞剂

以达到区域性止血或治疗癌症。

【方法】

视需要可选用桡动脉、股动脉或颈动脉等。临床最常选用左侧桡动脉。

1.患者仰卧,术侧上肢外展90°,掌面向上,桡动脉处常规碘酒、酒精消毒.

2.术者戴无菌手套,铺巾,局麻。

3.在桡骨茎突以上2cm处,沿桡动脉方向作一长2~3cm的直切口,亦可采用与桡动脉垂直的横切口。

4.用蚊式钳沿动脉鞘膜钝性分离出桡动脉约1~2cm,切勿损伤伴行之静脉。若单纯行动脉输血,则用穿插针直接向桡动脉穿刺,成功后,接上动脉输血装置(若无此设备,可将血液装于多个50ml注射器内),行加压输血或输注药液,一般输入速度为80~l00ml/分,通常1次输入量为300~800ml。若施行插管术者,应在桡动脉下穿两根“4”号线和胶布条一根。切开桡动脉后,立即将导管迅速插入,并用胶布条止血。

5.输血与检查操作完毕后,拔桡动脉内针头或导管。切开桡动脉者,应间断缝合动脉切口。

6.术毕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及远端组织血运情况。

7.缝合伤口,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动脉输血适用于严重休克或急救复苏,但使用动脉输血的时机不宜过迟,当收缩压低于60mmHg时,即应考虑动脉输血。

2.动脉输血或液体,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使血压增高。一般在2

~3分钟内可以注人100~200ml血液,总量通常约400ml。如超过1000ml而血压仍无改善者,应改用其他方法。

四、脓肿切开引流术

用于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深部脓肿经穿刺证实有脓液;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施行手术。

【方法】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

1.用1%普鲁卡因沿切口作局部麻醉。

2.用尖刀刺入脓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切口最好达脓腔边缘。

3.切开脓腔后,以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排脓。如脓腔不大,可在脓肿两侧处切开作对口引流。

4.松松填入湿盐水纱布或碘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

深部脓肿切开引流

1.选用适当的有效麻醉。

2.切开之前先用针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

3.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以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

4.手术后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

5.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术后2天,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

之辅料后,轻轻取出,改换烟卷或凡士林纱布引流。

6.术后做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明引流物的数量。

【注意事项】

1.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时,一般不作切开引流。

2.为保证脓腔引流通畅,切口须作在脓腔的最低部位,且切口必须够大,也可作1~2个对口引流。

3.切开时不能损坏重要血管、神经,颜面部的切开引流应注意尽可能不损坏面容。

4.切口部位的选择,应注意愈合的瘢痕不影响该处的功能,尤其是手指的触觉,手的握力,足的负重及关节的运动功能。

5.引流物的选择必须恰当,一般浅表的脓肿可用凡士林纱布或橡皮条引流,而深部脓肿或脓腔较大、脓液较多者,可用橡皮管引流。

清创术

各种创伤伤口均由不同成度的污染,经过处理,使之成为较清洁或清洁伤口,可能达到一器期愈合的方法称为清创术。

(一)

操作步骤

1.

先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汽油擦净油污,再以肥皂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用软刷。剃去毛发。拿开伤口覆盖纱布,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污物、血块和异物。

2.

洗手、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检查伤口,清除血块及异物,有活动出血予以止血。

3.

将污染、切缘参差不齐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予以切除,一般切除1~2mm创缘。如伤口较深、口小,克适当扩大创口使清创完全。清创时随时以生理盐水冲洗。检查创面组织色泽是否正常,止血是否彻底。

4.

更换手套、器械等。再次消毒、铺无菌巾,缝合伤口。注意要按层次缝合,不存留死腔。

(二)

注意事项

1.

伤后8小时以内伤口清创后可一期缝合。伤后8~12小时,污染不严重、清创彻底、已给予抗生素者可以考虑一期缝合,术后勤差伤口。

2.

头面、颈部伤口及有血管、神经外露或与关节相通者也可一期缝合,术后应用抗生素。

3.

超过12小时在清创,或者伤口严重污染者,不宜一期缝合,或仅缝合深层,皮下、皮肤放引流,观察2~3天,如无感染现象则延期缝合。

4.

经过10~14天,伤口又新鲜肉芽组织填满者也可考虑二期缝合。

5.

面部创缘要少切或不切,一面瘢痕过大影响面容,要尽量保留和修复重要血管、神经、肌和关节囊,与软组织相连的骨片应予以保留。已游离的的大骨片清洁后放回原处,以免骨质缺损。

6.

所有清创均应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注射前先做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注射法。

皮肤肿物切除术

适应症:

皮肤良性或恶性小肿物、皮肤活组织取材等。

操作步骤

1.主要器械。消毒切开包。

2.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浸润或区域阻滞麻醉。

3.皮肤切口设计、切开方法、止血、

缝合等同美容外科学部分。

注意事项

1.皮肤良性肿物,可仅切除肿物。皮肤恶性肿物,则须多切5~10mm肿物周边正常皮肤,或在冷冻切片指导下切除。必要时术前还需X线或超声等检查以判断肿瘤侵犯深度。

2.耳前、颊部皮肤肿物切除,由于接近面神经,尽量不要深入到面颊浅筋膜以下,以免损伤面神经。

3.皮肤囊肿的切除应完全切除,保持囊壁完整,以免复发。

4.治疗过程中力求保护自然解剖位置,减少瘢痕及色素沉着形成。

术后处理

操作技术范文第4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结合企业实际,特修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在修编过程中历经了基础资料收集、工种工序调研、技术人员起草、员工座谈讨论、主管部门审定、集团公司会审等阶段。修编人员紧密结合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开滦近年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使新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更适应广大员工现场操作。

新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矿井采煤、矿井掘进、矿井开拓、矿井机电、矿井运输、通风安全、地质测量、洗选加工、矿山救护、事故预防、基本建设、机械制修、发电供电、铁路运输、经贸港口、炼焦化工、民爆器材、建筑材料、多经林业、电信网络、社区服务、劳服系统等二十二篇。

这次修编以工种为主,增加了个别工序和新设备新工艺的操作规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规程包括:适用范围、上岗条件、安全规定、操作准备、安全确认、操作顺序、正常操作、特殊操作、收尾工作九个方面。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重复发生,把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中明确提出的具体操作要求和防范措施做为此次修编的重点补充内容,同时添加了“事故预防篇”。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三大规程之一,是规范员工操作、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掌握,自觉按章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现本质型安全人,努力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技术范文第5篇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3. 危险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

4. 危险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

5.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6. 防中毒、防泄漏管理

7.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8. 安全奖惩制度

9.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0.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1.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2. 事故管理制度

13. 应急管理制度

14.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操作技术范文第6篇

1、停车场和维修场地不许堆放易燃品,应及时清除破布和棉纱。

2、操作中禁止抽烟和赤膊、穿拖鞋、不准湿手、油手操作驾驶。

3、进入工作面之前,司机要认真检查巷道顶板、两邦的岩石情况,认真观察出矿迎头的矿堆情况。处理眉线的大块应由专业人员完成,决不允许司机用铲斗去扒、钩矿、挑顶等。

4、运输巷道叉点急弯、陡坡和铲运机靠进溜井口处应设警示牌。

5、在对液压系统进行维修时,高压部分油管不允许带压折卸,只能卸压后方可维修否则高压油对人造成伤害。

6、铲运机不许带病作业。

8、铲运机在斜坡道上运行时,只允许挂低速档(

一、二档),不得高速驾驶,严禁柴油机熄火滑行,严禁在斜坡道上停车。

9、严禁无喇叭、无灯行驶;开机前要鸣喇叭向周围发出警示信号。

10、严禁用铲车载人和导爆索、雷管等爆破器材;禁止铲运机举升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11、禁止人员在高举的铲车斗下面停留或通过。

12、驾驶员离车前,应将铲斗放到地面,禁止铲斗悬空时驾驶员离车。

13、工作中发现后轮翘起或机身前倾,应立即将铲斗放下,并减少铲装量或改变铲装条件。

14、爆破前必须把铲车开到安全地点停放;禁止冒炮烟进入作业。

井下汽车驾驶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项目部下发的《斜坡道行车及道路养护管理制度》之规定。

二、汽车驾驶员必须经过训练,经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执照,方可独立驾驶车辆。实习驾驶员除持有实习驾驶证外,应有正式司机随车驾驶;严禁无照开车。

三、开车前严禁饮酒。行车、加油时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驾驶室不准超额坐人。

四、行车前必须检查刹车、方向盘、喇叭、照明、信号灯等主要装置是否齐全完好,严禁带“病”出车和开“病”车。

五、汽车在起步,倒车、调头、拐弯、过十字路口、井下各巷道口等时,应鸣号、减速、靠右行;通过交叉路口时,应“一慢、二看、三通过”;交会车时,要做到礼让“三先”(先让、先慢、先停)。

六、汽车进出硐口时速度不超过5公里;下斜坡道时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七、在井下行驶时,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和人员动向。并应鸣号,低速慢行,随时做好停车准备。

八、严禁超重、超长(车身前后两公尺)超宽(车向左右0.2公尺)、超高(从地面算起4公尺)装运。装载物品地捆绑稳固牢靠,载汽车不搭乘无关人员。

九、停车时要选择适当地点,不准乱停乱放。停车后应将钥匙取下,拉紧手刹车制动器。

十、货车载人时,严禁超过规定人数。汽车开动时,应待人员上下稳定,关门起步。严禁抢上抢下。脚踏板、保险杠严禁站人。

十一、装物料时,司机必须离开驾驶室,不准在此时检查、修理车辆。 十

二、司机不允许疲劳驾驶车辆。

十三、司机必须服从爆破警戒人员的指挥,不得擅闯警戒区。 十

四、车辆上必须配备灭火器。

上一篇:案件调查方法范文下一篇:运动鞋市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