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论文范文

2024-04-20

操作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华丽转身

英特尔收购McAfee,微软发布Windows Phone 7, Wintel 联盟转型涉足新领域。

英特尔76.8亿美元收购McAfee

8月19日,英特尔宣布收购全球第二大安全软件公司McAfee,涉及交易金额约为76.8亿美元,交易规模创英特尔历史之最。

McAfee成立于1987年,共有约6100名员工,2009年营收为20亿美元,过去18个月和英特尔进行过不同项目的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和日用家电接入互联网,电脑病毒造成的威胁正日益加大,英特尔此举便意在应对这一威胁。英特尔 CEO 欧德宁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在线内容爆炸性增长,在过去,节能和个性化的云计算需求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在未来,安全将会成为人们对计算机的第三位需求。”

市场分析显示,移动设备发展迅猛,大有和传统PC产业抗衡之势。因此,PC业巨头英特尔布局移动互联网不可避免。有分析师指出,就目前而言,此项交易的最大得益可能是英特尔可以把McAfee软件售予个人电脑顾客,因为英特尔已经占据个人电脑微处理器市场约80%的份额。

然而,这宗在英特尔与美国监管部门达成反垄断和解后不久宣布的交易,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心——他们担心英特尔能够通过把安全软件嵌入其芯片,来垄断科技业的部分领域,毕竟大多数个人电脑都使用英特尔的芯片。

12月,英特尔表示,收购McAfee的计划已经通过了美国反垄断立法团体FTC的审核批准。英特尔投资者关系副总裁Kevin Sellers透露:“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完成了对McAfee收购交易的审查,扫清了一切障碍。”不过英特尔还必须尽快与欧盟委员会合作,说服后者。

英特尔从硬件研发转向安全软件,是高科技公司向新领域转型的最新案例。此前,网络设备巨头思科进入了服务器领域,戴尔则收购Perot Systems来支撑该公司的服务业务。

收购McAfee涉及的交易金额创英特尔历史之最。

Windows Phone 7 蓄势待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大潮,转型中的微软终于亮出了杀手锏。

美国时间10月11日,微软Windows Phone 7(以下简称“Phone 7”)终于在纽约揭开了神秘面纱。由三星、LG、HTC及戴尔制造、搭载了Phone 7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也同时亮相。

有人称,Phone 7将是微软对iPhone和Android发起绝地反击的绝佳武器;也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无法拯救微软。无论如何,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亲自担纲主持,并与众多合作伙伴联合造势,足以显示出Phone 7对微软举足轻重的意义。

随着苹果iOS、Google Android先后面世,并聚集了大量人气,微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据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微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占5%的份额,较去年下跌了4个百分点,而Andriod则由2009年的3.9%上升至17.7%。

为夺回失地,微软在今年4月发布了Kin系列手机,但上市不到两个月便匆匆撤退,以失败告终。这次微软寄希望于Phone 7,欲与iOS、Android,以及RIM的Black berry 和诺基亚的塞班操作系统一争高下,夺回被抢占的市场份额。

首批推出的Phone 7手机共9款,包括HTC Surround、HTC HD7、HTC 7 Trophy、HTC 7 Mozart、LG Quantum、LG Optimus 7、三星Focus、三星Omnia 7和戴尔Venue Pro,全部采用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

根据岁末最新数据显示,Phone 7手机的销量已经达到150万台,与首销4万台的惨淡销量相比,这一数字让业界看到了新型平台的潜力。

11月8日,美国加州圣迭戈,微软Windows Phone 7手机开始上架销售。

惠普巨变

对惠普而言,收购Palm、CEO离职等一系列的巨变有如惊涛拍岸。

惠普收购Palm 豪赌智能终端

全球第一大PC制造商惠普4月29日宣布,斥资12亿美元现金收购智能手机制造商Palm。惠普希望振兴Palm,使其能够在智能手机市场抗衡苹果、RIM等公司。

此前,对Palm将花落谁家的揣测此起彼伏,联想曾被认为最有可能收购palm。原因在于,4月19日举行的联想集团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表示了不顾一切抓住移动互联网市场、与iPhone背水一战的决心。但最终的结果令业界大吃一惊。

业内人士指出,惠普收购Palm的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借此进入快速增长的智能手机产业,还希望终结对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过度依赖。

作为手持设备的先驱之一,Palm曾一度统治着全球手持设备市场。不过随着苹果iPhone手机以及RIM黑莓手机的问世,Palm的市场份额开始大幅下滑。Palm在去年推出了最新的手机操作系统WebOS,不过该操作系统的光芒一直被Google的Android所掩盖。

有分析人士表示,惠普是保留Palm品牌的最佳人选之一,因为惠普有充足的资金来对Palm进行投资,能够扩展Palm与运营商的关系,并在同现有供货商的谈判中获得更好的配件价格。

但收购Palm后,惠普一直未推出相关新品。而最新消息显示,在2011年1月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层)上,惠普将展示多款搭载WebOS系统的平板机,即PalmPad。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些产品将采用专属的WebOS 2.5.1系统,支持新一代4G无线网络,配备USB 3.0接口,配备一个8.9英寸显示屏,前后各置一摄像头,厚度薄于苹果的iPad,重量为1.25磅,将有可能在明年秋天推出。

惠普希望能够振兴Palm,使其在智能手机市场抗衡苹果、RIM等公司。

惠普全球前CEO马克•赫德黯然离职

最近,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0年全球十大失败总裁排行榜”,因伪造报销记录而令公司受损的惠普前总裁马克•赫德,“荣幸”地上榜了。

说马克•赫德是2010年度最“糗”的CEO,一点也不为过。8月7日清晨,惠普公布了马克•赫德辞职的惊人消息。惠普董事会在确定赫德为报销向一名女承包商支付的费用而炮制了不实费用报告后,将赫德驱逐出了公司。该名女士的律师6月份找到惠普,控诉赫德对她进行性骚扰。随后,惠普的董事们在调查这起事件时发现了赫德费用报告里的猫腻。

虽然惠普CFO凯西•莱斯加克在事发后当即表示:“我们的发展丝毫不会放缓。”但消息公布当天,惠普的股价仍重挫近10%,创下52周以来新低,缩水100亿美元。与此相对应的是,赫德的前任卡莉5年前传出离任消息的当天,惠普股票却大幅上涨。

这也并不奇怪,作为明星CEO,赫德上任后短短5年,惠普市值就翻了一倍多,升至1080亿美元,远超华尔街预期,营收也增加至1146亿美元。2006年,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PC厂商,并在同年一鼓作气超越IBM,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IT企业。

11月1日,前SAP首席执行官李艾科走马上任惠普全球新总裁兼CEO。在上任后的几次发言中,李艾科几乎没有透露他有关惠普未来的构想,仅确认软件和研发支出将是一个中心主题。

而赫德方面,9月7日,甲骨文正式任命他为新任联合总裁及董事会成员。离职后加盟甲骨文,赫德应验了“被一个人视为的垃圾在另一人眼中是财富”这句古老格言。

马克•赫德黯然离职。

惊艳创新

从iPad到Chrome OS,从终端到操作系统,移动互联产业链全线动起来。

iPad开启平板电脑时代

上市首周,苹果iPad售出30万部;上市首月,售出100万部;上市首个季度,售出327万台;截至今年10月,全球总销量超过700万部;预计2011年全球销量可能达到2800万台。……

这就是iPad,一个曾经被冠以“大号iPhone”的产品,一个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概念的产品,一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产品。

今年1月底,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旧金山市亲自主持了iPad发布仪式,该产品最低售价为499美元。此外,苹果还宣布推出同iPad相关的配套服务,如iBooks电子书阅读软件及iBooks商店等。乔布斯表示,iPad意在向消费者提供一款定位于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移动设备。

作为IT行业的领军者,英特尔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认为,当前平板电脑和当年的上网本带来的影响颇为类似。但是3年之后,PC和上网本都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而平板电脑市场仍将快速增长一段时间。

果不其然,如同iPod改变了音乐产业、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发展潮流一样,iPad强力冲击着PC厂商的硬件思路。目前,无论是联想、三星、东芝、Acer、华硕及惠普等PC厂商,还是汉王、爱国者、万利达、壹人壹本等国内品牌,抑或诸多山寨厂商,皆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各自的平板电脑产品。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计,2011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将达5480万部;到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将占据PC总销量的10%;到2013年,80%的企业将支持员工使用平板电脑。之前,苹果公司也表示,财富100强的企业中有65%已经采用或正打算采用iPad。毫无疑问,未来CIO们不得不持续关注对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终端的管理问题。

看来,CIO们若再不行动起来,就可能落后了。1月27日,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在旧金山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平板电脑iPad。

Google发布Chrome OS操作系统

12月8日,Google发布Chrome OS操作系统以及Chrome应用商店,正式发力桌面操作系统。

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称:“Chrome OS为桌面电脑提供了(除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OS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如今,大多数PC均使用Windows或MacOS系统,而Google发布的Chrome OS,则标志着这家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商务计算。

Google强调,Chrome OS的本质是一款浏览器,它以互联网为中心,能够使电脑更加快速、简洁和安全。这将有别于微软占垄断地位的Windows操作系统。Chrome OS系统的设置共有4个步骤,包括常见的键盘和语言的设置,然后用Google的账号登录,只需要1分钟。登录之后,之前在Windows机器上安装的Chrome扩展、主题、应用能够全部自动同步。

目前,Google已经启动了Chrome OS试用计划,将装有这款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分发给部分有资格的用户、开发人员、学校和企业。该计划将从美国启动,在获得必要的资质后再推广至其他国家。尽管尚处于初始阶段,但Google认为,该系统的安全性已经超越了一切消费者及商用操作系统。明年上半年,宏和三星将开始销售Chrome笔记本电脑,更多厂商将陆续跟进。并且,Chrome OS可以在各种尺寸和外形的设备中使用,允许各大厂商开发笔记本电脑以外的其他Chrome产品。

此外,Chrome应用商店于12月9日起正式上线。应用程序商店将销售500款游戏、新闻以及其他网络软件应用程序。目前,该商店仅对美国开放,将于明年年初推广至多个国家,并支持多种货币。该商店将成为Chrome OS的一大特色,Google希望通过此举在互联网媒体以及娱乐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12月7日,Google举行Chrome操作系统新闻发布会。

解密/隐私

解密与隐私,窥探与被窥探,在互联网时代,很纠结。

维基解密引发轩然大波

作为一家专门“爆料”政府秘密和敏感文件的网站,2010年是“维基解密”网站声名大噪的一年。

2010年,维基解密先后将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保存的逾47.7万份秘密文件公之于众;4月,维基解密发放了美军在2007年于巴格达滥杀平民的片段;7月25日,维基解密通过英国《卫报》、德国《明镜》和美国《纽约时报》公布了9.2万份美军有关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机密档案;8月25日,维基解密再度发表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备忘录,主要述及“如果恐怖分子号召美国公民在美国组织攻击活动并作为攻击基地,会有何相关影响”;10月23日,维基解密公布了391832份美军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机密档案。

“维基解密”网站成立于2006年,专门公布机密“内部”文件,宣称要揭发政府或企业的腐败甚至是不法内幕,追求信息透明化。可以说,“维基解密”网站,以风暴般的“无情”揭秘方式,横扫21世纪信息保密的腹地,震惊了各国信息和安全技术专家。而“维基解密”网站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也从一介“无名小生”成为全民关注的“大红人”。但是12月7日,这位澳大利亚前记者在英国伦敦锒铛入狱,被指控罪名是“性侵犯”和“性骚扰”。直到12月16日,才获得保释。

12月16日,阿桑奇高举英国高法同意对他予以保释的文件大步走出法院大门。

Google街景服务惹争议

“Google街景”是Google地图服务的一个重要特色,但在2010年,由于对隐私保护造成威胁,街景服务备受争议。

3月11日,一名金发男孩照片被上传到Google街景系统中。拍摄地在伦敦西南温布尔顿,当时这个男孩上完厕所后,裤子还没有穿上;3月12日,Google街景服务再度演出上传问题图片的风波,台湾花莲市一位女子全裸攀在居家二楼窗口的图像被曝光,民众隐私荡然无存,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有人直呼:太恐怖!5月,Google称,自2007年以来,其街景收集车辆已经在拍摄图片过程中,无意间获得了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Wi-Fi网络 的用户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多达6000亿字节。

此言一出,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多个国家监管机构立即展开对街景的调查,街景服务遭到欧洲多个监管部门的反对。

尽管Google表示此事是“非故意的”,但其已经引起了欧洲多个国家对隐私问题的关注,揭开了一场对隐私保护更为严厉的监管序幕。

为了应对隐私问题和加强对网络公司的监管,欧盟目前正在对Google、Facebook等公司进行审查,以确定这些公司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是否违背了隐私保护法。另外,目前已经有30个欧洲国家对Google、微软、雅虎保存用户搜索记录的时间进行了限制。目前,欧盟的隐私保护法修改计划还处在讨论阶段,预计将在明年推出草案。新法要获得通过还需要欧盟各国以及立法人员的批准。

法国中部圣奥尔斯,Google街景的雇员在火山主题公园进行拍摄。

后生可畏

Groupon与Facebook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疯狂生长。

Groupon收入达20亿美元势如破竹

Groupon让 “网络团购”走进人们视野,作为网络团购的鼻祖,2010年,Groupon的收入高达20亿美元。

这家于2008年在美国芝加哥诞生的网站,以极其简单的团购模式,只用了7个月就实现了盈亏平衡,第一年便有了5000万美元纯收入,两年内的发展势如破竹,高调进军国际市场。目前,在全球各地拥有3000多名员工,涉足35个国家。

12月初,Groupon最新收购3家团购网站。分别是新加坡的UBuyIBuy、菲律宾的Beeconomic以及中国台湾的AtlasPost。未来数月,这3家网站将完成向Groupon品牌的过渡。此外,Groupon还将推出Groupon中国香港、Groupon新加坡、Groupon菲律宾和Groupon中国台湾四地业务。

不仅如此,就在前不久,Groupon还拒绝了Google总额6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并且开始考虑IPO,坚持独立上市。

Groupon如此简单的“伎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团购网上看到了金矿的影子。在中国,拉手网、美团网、爱帮团、F团⋯⋯迅速蹿红,先后获得投资,腾讯、淘宝也涉水团购。

而恰恰因为易复制、门槛低,使得团购模式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没有墙壁的城池”——进入这块市场几乎没有壁垒,这成为Groupon的一大弱点。

除此外,团购模式又被称为“线上对线下”模式,线下的销售和服务能力,也让Groupon遭遇了重重困难。

美国莱斯大学调研了19个城市150家与Groupon签订协议的商家。调查显示,有66%的企业通过Groupon销售有利可图,有33%企业则表示自己是亏损的。此外,有40%企业称自己不会再和Groupon签订协议。

Groupon能够走多远?团购模式又会遭遇哪些挑战,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Facebook 5亿用户炙手可热

Facebook在2010年的发展令人称奇。

截至2010年岁末,Facebook估值达到410亿美元,超越市值393亿美元的eBay,成为美国第三大网络公司。此前,Facebook估值还超越了雅虎和旅游网站Expedia,其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为2010年度人物。

从2009年9月至今,Facebook用户数增长超过2/3,网站拥有超过5亿用户。3月份,Facebook超越Google成为美国网民访问最多的网站,也吸引了无数广告主。Facebook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广告和虚拟货币,广告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公司、摩根大通和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

除了拥有海量用户和广告量外,Facebook开始涉入其他领域。

11月, 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正式推出了全新现代通信系统“凤凰工程”(Project Phoenix),并宣告“Email已死”。

随之而来的是Facebook联手创业公司、零售商,甚至互联网竞争对手,准备把Facebook页面打造成零售商的店面,把它的5亿个用户全部转化为在线购物者。各零售商也将帮助Facebook开发软件,使用户可以实时从朋友处获得建议和产品评测。同时,Facebook还在编写分析软件,使零售商可以获得产品销售的各项信息。

这个市场会有多大呢?想想吧,在Facebook的5亿会员中,有近一半的用户每天都要访问Facebook!

操作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场所,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建设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及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提出了网络技术课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五项原则,并给出了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

2011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思考如何才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鲁昕还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部分课程正在尝试项目化教学法,笔者拟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对象,研究在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项目教学之我见

项目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完成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领。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具体到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项目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自编教材,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案例中提炼出相关项目,而且要注意到这些项目是否能体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再将这些项目根据认知规律及知识结构分解为多项任务,分析任务并得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如能做实验则加上做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而项目教学则是: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将项目分解为任务并完成任务、总结评价。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传统教学则以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为目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岗位迁移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模式之一。

教学观念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载体是项目任务,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载体是逻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作用不大。而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源于实际且精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以随机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分项目一般有教态、教法等,所有项目考察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学质量似乎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有关。而项目教学对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对于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法是较好的评价方法之一。

项目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常与教学模式紧密相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内容通常是相对独立的、验证式的模块,因此,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就是能完成这些模块的验证。而项目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由于在项目教学模式下项目任务是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案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项目任务通常是一个实现某一目标的系统。因而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实践这些项目的条件,在完成各个项目任务之后,也就实现了整个项目的目标。这样,项目教学对实践基地提出了实践系统的完整性要求。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网络技术教学中架设DHCP服务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总会有学生问“DHCP服务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建网时都要建DHCP服务?”这说明学生缺少整体概念,不知道DHCP服务的实际应用场合。因此,项目教学要建立在完整的项目任务之上,而完整的项目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系统来支撑。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是实现项目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形成整体概念的物质基础。

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性由于实践教学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师生使用在某些时候是一对矛盾,所以,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性是必需的。这里的开放性,其涵义包括:(1)实践教学设备系统的开放性。实践教学设备系统的开放性是学生掌握该设备操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对于网络技术课程,如果将计算机系统设置为“系统重启还原”,则无法进行网络配置实践。在很多教学单位,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对计算机系统大多采用了还原措施以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威胁。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为常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状态。但是,这对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不利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学科及项目教学法,开放实践教学系统。(2)实践教学设备系统使用时间的开放性。如何让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在使用时间上不受限制,这对大多数学校都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如何管理。在有条件的学校,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某些实践教学设备可以做到完全开放,但大多数学校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实训应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网络技术课程,如何利用互联网远程操作实践教学设备并进行有效管理,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3)实践教学设备系统使用对象的开放性。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系统应面向本校的学生和教师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实践环境,为教师备课和教改科研提供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原则

经过多年的网络技术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项目任务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备的真实性首先,实践教学基地应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按照现在或未来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对网络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来设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设备要具备可供学生反复训练的功能,并能为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不具备真实设备条件(如高档路由器、交换机)的单位,可采用模拟器实现直观教学,如我校目前采用Packet Tracer 5.0作路由交换实训设备,效果较好。

设备的先进性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设备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设备的先进性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内容的先进性需要设备的先进性支撑。实现实践教学设备的先进性是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弱点,因为它涉及投资。较现实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或是购置小量的新设备,再通过远程实训的方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项目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系统具备完整性,完整的系统才能让学生形成网络技术的整体概念。完整性是相对于“项目”而言的,不是相对于某个任务。这里的“项目”应是生产工作实际中网络技术应用的缩影,实践教学系统需要完整地实现“项目”内容。这样,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可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

实践教学系统的开放性项目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系统完全开放,开放主要包括设备系统开放和使用时间开放,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时间上要实行全天候开放,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过程联机实训,也可在规定的时间里开放实训室。

实践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要符合这一目标。实践教学基地能完成的实践内容要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经过到企业调研,我们认为,网络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应是符合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认证标准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考虑是否能完成CCNA/CCNP的实践内容。

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探讨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学校面向的区域不同,培养目标也有差异。对于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面向的是长三角区域的中小型企业,确定的培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网络组建,另一个是网站建设。对不同的方向,实践教学基础的建设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模式:(1)使用虚拟技术;(2)开放自由组合; (3)使用模拟器技术;(4)利用互联网远程联机操作。

使用虚拟技术这种模式是利用虚拟机软件(如VMware V6.5)在一台电脑上虚拟出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并在各台虚拟计算机上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通过配置多台虚拟计算机实现网络技术中多台计算机联网的实践过程。采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名学生能在一台真实的计算机上完成多机联网的相关实践,但是,这种模式要求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较高。

开放自由组合从实践的角度看,开放自由组合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学生可根据项目(或任务)灵活选用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与实际应用网络完全一致的网络。这种模式给学生真实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技能培养,但缺点是设备的维护难度太大。在这种模式下,将PC机的系统用GHOST做成备份或固定某个时间还原系统,将能减少PC机维护费用。

使用模拟器技术模拟器技术是用真实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来模拟网络环境的。对于初级网络实践,Packet Tracer 5.0是较好的软件。该软件的不足之处是设备的操作系统较陈旧,对于较高端的实践不支持。GNS3也是一款模拟器软件,它可用真实的路由器操作系统,因而效果更真实。但是,GNS3在使用的设备较多时需要较高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支持。

利用互联网远程联机操作利用互联网远程联机操作是我们正在研究探讨的一种模式。目前,远程实验室的典型应用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实现虚拟仿真实验的共享,即软件共享;另一种是实现实时测控实验的共享,即硬件共享。通常两种模式综合使用,构建完整的远程实验室系统化教学平台。所谓软件共享,即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不涉及硬件仪器设备的调用。这类应用一般适合于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而硬件共享要求客户端单一控制,因此,需要配合实验预约系统使用。目前,已建成的国内外远程实验系统用于机电方面的较多,而用于网络技术本身教学方面的较少。

在新形势下,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更具有开放性、完整性及先进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基本原则是使学生获得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技能。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应能满足完成项目(或任务)的需要,能实现或模拟网络技术在现实生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培养学生实际架设和管理网络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15.

[2]李霁.谈职业技术学院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3):64-65.

[3]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1-5.

[4]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74-75.

[5]唐晓文.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Flash教学中的应用[OL].[2011-06-10]. http://hjc.sdedu.net/jyw/Article.asp?ID=2191.

[6]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OL].(2009-09-07).[2011-06-15].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09090700028&cata_

id=N124.

[7]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OL].(2008-10-08).[2011-06-15].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08100800003&

cata_id=N124.

作者简介:

尹建璋(1957—),男,湖北大悟人,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网络技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

操作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在建设电力系统广域保护通信系统时,还要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而就目前来看,在分层区域式保护通信系统中,主要采取的是SDH光网络结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SDH光网络结构展开了分析,并对SDH光网络下分层区域式保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用SDH自愈环网结构,能够使光纤故障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得到减小。

【关键词】 SDH光网络 分层区域式 保护通信系统 可靠性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利用广域保护系统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保护。在这一过程中,系统需要利用专用通信网络进行各监测点动态实时信息的获取和传输,以便对系统故障进行综合判断。结合判断结果,系统则可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进行故障消除或损害控制,进而使电力系统保持稳定运行。加强对保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则能使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多保障。

一、SDH光网络的结构分析

在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通信主干网和广域保护的区域网络采用的是SDH光网络。而SDH为在光纤上实现信号传输的网络,拥有统一网络接口标准,并多采用自愈环网结构进行组网。如下图1所示,为以自SDH愈环网为基础结构的广域保护系统。在该系统中,主要利用合并器进行各变电站内信息的传输,在保护子站接收到信息后,则可以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并利用SDH设备将信息传送至SDH网络。通过SDH网络,各子站和保护中心都能获得需要的信息[1]。结合获得的广域信息,保护中心则能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决策,从而控制子站执行相应保护命令。

二、SDH光网络下分层区域式保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1分层区域式保护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现阶段,广域保护系统有分布式、分层区域式和集中式三种形式。采取分层区域式结构,能够实现全局最优决策,并摆脱系统对保护中心的过度依赖。而该种系统需要借助专用通信网络实现保护功能,网络则由主干网和区域网构成。其中,主干网可以用于进行系统保护中心与区域保护中心的连接,区域网则用于进行变电站与区域保护中心的连接[2]。在广域保护区域网络中,目前可以采用的SDH光网络主要有两种结构,即SDH自愈环网结构和SDH星型网结构。具体选用哪种网络结构,还要根据连接的厂站类型及数量确定。

2.2分层区域式保护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广域保护系统能否保持可靠运行,主要取决于专用通信网络是否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而使用SDH光网络进行通信网络构建,可以利用光通信原理和状态空间法完成网络可靠性模型的构建,并对网络的可靠性展开分析。

2.2.1自愈环网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采取自愈环网结构实现广域保护,可以采用两种组网方式,即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相比较而言,通道保护环组网方式采用的协议更加简单。而在该种组网方式中,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的传输延时较小,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种网络是由两路光纤和两路独立环网构成,网络业务和数据信号能够实现双发选收,并借助光发送设备得到发送[3]。通过倒换开关,光接收设备则能完成其中质量相对要好的一路信号的接收。如果光纤某段发生故障,通过倒换开关切换信号,则能接入备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所以能够使信号的连续性得到保障。IU为系统通信接口,由保护倒换模块和复用模块构成,如果一个IU出现故障,就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影响。倒换开关多为并联冗余结构,可认为完全可靠,所以单个接口可用度可以利用下式(1)表示,式中λIU为接口故障率,μIU为修复率。

在对主干网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可以利用如下图2所示的模型。该模型为利用状态空间法和网络法构建的模型,由独立故障和共同故障模型组成,能够反映一个区段光纤状态。图中,μL为一根光纤的修复率,对应的λL则为该光纤故障率。λ1则为光纤及备用光纤的共模故障率。

具體对广域保护通信网的可靠性进行飞行时,可以IEEE14母线系统为例。在电力系统中,通常使用复合地线光缆或自承式光缆进行网络构建,需要将通信线路与输电线路并行铺设[7]。所以一旦有电力线路存在,就有通信线路存在。在进行分层区域式广域保护通信网建设时,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三个分层区域,即区域1、区域2和区域3,对应的保护中心分别为站2、站4和站5,利用光纤环网连接,从而完成系统通信主干网的建设,而各区域网络采用星型网结构。如下表1所示,为系统基本参数。

結合以往经验可知,在进行SDH自愈环网修复时,通常需要花费48h的时间进行光纤修复,设备接口故障修复则需要24h。通过采取上述可靠性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如下表2。

相较于设备接口,光纤故障率尽管较高,但是在自愈环网中使用却能使故障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得到减小。所以想要使SDH环网保持较高可靠性,还要使设备接口的可靠性得到提高[8]。此外,相较于星型网,自愈环网使用的光纤数量更多,但是可靠性却要高一些。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决策和组网方面,分层区域式广域保护系统拥有一定的优势。而在系统通信网络建设上,SDH光网络结构则得到了广泛使用。对系统可靠进行分析,则能得到各区段的故障概率和可用度等参数,从而更好的进行系统的设计论证和可靠性评价。参 考 文 献

[1]陈国炎,张哲,尹项根等.…广域后备保护通信模式及其性能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01:186-196.…

[2]崇志强,戴志辉,焦彦军.…典型广域保护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可靠性评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04:20-24.…

[3]梅鲁海.…基于SDH光网络的分层区域式保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21:81-85.…

[4]殷玮珺,袁丁,李俊刚等.…基于SDH网络的广域保护系统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05:120-123+127.…

[5]曾瑛.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分析评估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1,08:13-16.…

[6]丁伟,何奔腾,王慧芳,陈梦骁,许巍.…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01:145-155.…

[7]陈国炎,张哲,尹项根.…广域继电保护分层系统结构的网络拓扑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04:63-70.…

[8]杨卉卉,张华年,袁海涛等.…基于PTN网络的配电网区域保护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J].…供用电,2016,03:46-49+45.…

操作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美国证券市场的多级托管体制是应对纸处理危机的过渡方案,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被动选择,不代表先进经验。与一级托管相比,传统多级托管在安全、效率和成本方面都存在一定弊端,给证券市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传统多级托管体制需进行改良,以适应监管和投资者的要求。基于市场对安全和效率的要求,穿透式托管体制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之初就利用信息技术后发优势,建立以一级托管为主的托管体制,历经二十多年实践,运行良好。未来,需坚持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坚持一级托管为主的托管体制不动摇,对于某些跨境业务中多级托管的需求,以中央确权、穿透监管为基本原则,兼容多级服务,建立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

关键词:多级托管  一级托管  穿透式监管  结算效率

证券市场是金融要素配置的重要市场,证券托管体制对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我国证券市场已形成以一级托管1为主的托管体制。在证券市场不断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有观点认为,我国需借鉴美国等传统证券市场的做法,采用多级托管2体制。本文认为该观点不可取。美国等国家实行多级托管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不代表先进的经验。在多级托管出现之初,美国就已认识到其弊端,将其视作通往一级托管的过渡阶段,并不断深化和拓展一级托管体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以弥补多级托管固有的制度缺陷。

美国证券托管体制概况

美国证券市场目前以多级托管为主,也存在一级托管的实践。

美国证券市场的一级托管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财政部开发的国债直连系统(Treasury Direct System)3。在该系统中,投资者可以直接向财政部购买国债,国债由财政部直接托管,保存在以投资者名义开立的账户中,财政部掌握证券最终持有人信息。二是全美证券托管公司(DTC)开发的直接登记系统(Direct Registration System,DRS)。通过该系统,不管是从经纪人,还是直接从发行公司或其过户代理人处购买证券,投资者名字都直接登记在发行人的持有人名册上。

美国证券市场的多级托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美国记账式国债托管在国库/储蓄自动存储系统(TRADES)。TRADES在实践中即Fedwire系统(Fedwire Securities Service),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管理。TRADES是一种分级系统,投资者对证券的所有权仅反映在中介机构的账户上,美联储并不为最终持有人保留所有权记录。二是DTC的多级托管体制4。DTC为银行、经纪自营商等中介机构开立托管账户,这些中介机构将其自有及代持证券最终集中托管于DTC,并以Cede&Co.5作为DTC的别名在发行人的持有人名册进行登记,中介机构客户的名字并不出现在发行人的持有人名册上。

美国多级托管体制的产生

美国的多级托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纸处理危机(The“Paper Crunch”)。在市场发展早期,投资者需持纸质证券及各类证明文件(包括背书签名文件和税务证明等)到过户代理人处办理登记。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纸处理工作给证券交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带来重大挑战。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证券市场高度繁荣,交易结算量快速增长,经纪人无法处理与之相关的文书工作,最终爆发“纸处理危机”。一些证券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丢失,证券红利无法按时支付,一些证券公司甚至挪用客户资金以弥补其他客户损失,多家公司因赔偿问题濒临倒闭或被大公司收购。在美国金融发展史上,纸处理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金融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多级托管成为应对纸处理危机的过渡方案。1971年,美国证监会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解决纸处理危机,并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建立一个无纸化证券登记系统,由各过户代理机构通过账户记录方式对证券进行登记结算,不再需要实物券的物理转移。在此方案下,证券投资者仍然列示在证券持有人名册中,且证券交易效率将大幅提高。二是由中介機构保管证券,证券转让通过中介机构变更账簿记录实现。在此方案下,证券投资者不再列示于证券持有人名册,取而代之的是中介机构的名称。最终讨论认为,方案一最为理想,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未来的证券交易可以实现完全无纸化,证券投资者可以直接列示在证券持有人名册中。但是,在当时情况下,因为信息技术不发达,以及证券无纸化的实现尚需时间,所以暂时采取方案二。

尽管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美国政府仍认为证券多级托管是过渡方案,并希望建设证券直接持有体系。美国证监会(SEC)的研究报告称,多级托管“使发行人与其股东之间的沟通更加迂回,更慢,实际上更昂贵”6。此外,尽管存在间接关系,但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更喜欢允许直接沟通的系统。7美国银行及证券业委员会(The Banking and Securities Industry Committee,BASIC)将多级托管视为通向未来“无纸化社会”的临时措施8。

多级托管的利弊及持续存在的原因

(一)多级托管的特征

在证券多级托管体制下,证券实际持有人不直接列示于证券持有人名册,且实际持有人与发行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需通过中介机构9实现。多级托管呈现出名义持有、混同账户和分级参与的特征。

名义持有是指证券以中央证券托管机构(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CSD)或中介机构的名义列示在发行人保有的证券持有人名册中。投资者和发行人之间直接的法律关系被“名义持有”割裂了。美国法律体系很长时间都未明确证券多级托管下的法律关系,直到1994年,美国才通过对《统一商法典》第八条的修订,在法律上确认间接持有和证券权益的概念。根据该法,证券的法定所有权归属于名义持有人,实际投资者保留证券受益权,并只能通过中介机构向发行人间接主张相关的证券权益。

混同账户是指在多级托管体制下,某一级托管机构将自营证券与其客户的证券混同托管至上一层托管机构中。混同账户有两层含义。一是各个客户证券的混同。对于中间某一托管机构来说,其客户的证券共同构成一个证券池,混同记载于上级托管机构,上级托管机构无法辨别实际的证券权益。二是自营证券与客户证券的混同10。托管机构将其自营证券和客户证券均托管在上级托管机构的名义持有账户中,导致上级托管机构实际无法真正将托管机构的自营证券与客户证券区分开来。

分级参与是指实际投资者通过一层或多层中介机构持有证券,各中介机构层层参与信息传递、利益分配与证券结算。发行人如与实际投资者沟通,信息需经各级托管机构层层传递。证券交易双方如将证券托管于不同的托管机构,则托管机构需将信息上报至上级托管机构,由上级托管机构进行结算,如有必要,还需追溯至CSD。

(二)多级托管的弊端

多级托管是纸质化时代的产物,在当时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某些便利。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其在安全、效率和成本方面的弊端逐渐显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增加穿透式监管的难度。在多级托管体制下,监管机构难以有效获取实际投资者交易信息,难以实现穿透监管。从监管层面来看,账户体现最终权益,真实反映证券和资金运动情况,是监管的核心环节。多级托管形成若干混同账户,监管部门会受制于不同司法辖区的法律、市场规则和中介机构的配合程度,只能获取经层层汇总后的信息,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实际投资者的证券和资金运动情况,增加了对证券交易穿透式监管、实时监测的难度。

二是增加托管机构的道德风险。在多级托管体制下,实际投资者的证券记载在托管机构的名义持有账户中,中介机构有空间利用客户资金虚假买卖证券,或直接挪用客户资金,从而侵犯实际投资者权益,给市场运行带来负面影响。例如,2008年雷曼公司在破产前挪用托管客户资产做担保,向银行获得授信,导致托管客户损失,加剧了破产处置的混乱程度。2011年,老牌经纪公司曼氏金融(MF Global)破产时也被发现挪用客户保证金。此外,境外某些托管银行利用不穿透的多级托管违规进行三方回购业务,超出了监管部门的实际管控范围,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隐患,不利于维护投资者权益。

三是增加运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分级参与通常在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之间产生运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多级托管模式下,账户体系层层嵌套,投资者的证券结算及资金支付也需要层层传递。托管链条越长、参与者越多,产生运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概率就越大,即因中介机构系统问题或操作不当而无法正常提供服务以及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得支付结算服务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是降低市场结算效率。在无纸化时代的多级托管体制下,结算的证券在由CSD进行划拨时,需要通过中介机构层层传递,其结算时间取决于最低效的那一层,这不仅使得结算资金出现沉淀,也使得证券市场效率受到影响。为提升结算效率,各国也曾试图进行改革,但固有的中间托管层级使得改革出现滞后。例如,1995年,美国证监会修改《证券法》,只是将结算周期从T+5日缩减至T+3日;至2017年9月,美国等主要金融市场仍采用T+2日结算周期。2018年5月,日本经过多年改革,仅将境内证券结算周期缩减至T+1日,跨境证券结算周期仍保持T+2日。正如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联合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所指出的,“直接参与金融基础设施通常有许多好处,其中有些是间接参与者无法获得的好处,如实时全额结算、券款对付或使用中央银行货币。”

五是增加信息传递成本。多级托管实际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成本。学者 Donald对美国多级托管引起的信息沟通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总结为两方面问题:一是投票延迟。实际投资者需通过投票方式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由于信息传递链条较长,实际投资者可能收不到投票消息,或者其投票主张未能及时传递至发行人,造成公司治理缺位。二是证券利益分配延迟。发行人在分配证券利益时需通过中间托管机构传递给实际投资者,由于托管层级较多,相关利益可能出现分配迟滞。

(三)多级托管持续存在的原因

美国证券市场已进入无纸化时代,实行一级托管已没有技术层面的障碍。多级托管作为纸处理危机的过渡阶段目前仍持续存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路径依赖。在纸质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受限,投资者暂时选择由中介机构托管实物券,各中介机构再层层托管至CSD,形成多级托管。实物券在美国证券市场存在较长时间,CSD、中介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格局尚需时间转变,证券市场存在历史路径依赖。

二是利益固化。中介机构提供的托管服务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且已是其收入来源之一,这些机构通过托管业务还衍生出其他一些业务,有相应的利益诉求。证券托管体制的转变需兼顾中介机构的利益诉求。

总之,证券市场早期的多级托管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被动选择,并不代表先进经验。随着市场不断发展,传统多級托管的弊端逐渐显现,需对其进行改良以更好地适应监管和投资者的需求。

多级托管的改进方向——穿透式托管体制

(一)总体趋势

基于市场对安全和效率的要求,穿透式托管体制日益成为发展趋势。穿透式托管体制是指CSD为终端投资者开立明细账户并掌握投资者情况,其形式包括一级托管和辅以穿透式设计的多级托管。其中,一级托管是穿透性最强的托管体制,因其安全、高效、简洁的特点,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的青睐,是新兴市场(如中国)及部分发达国家(如芬兰、挪威、瑞典、澳大利亚)的主流托管模式。并且,以美国为代表,以多级托管为主的传统证券市场也在深化和拓展一级托管、直接持有模式。这一安排不仅客观上弥补了多级托管的缺陷,而且起到对多级托管的制衡作用,即一旦多级托管出现问题,可以马上替代其维系证券市场继续运行,这在已实行多级托管的市场不失为一种亡羊补牢的举措。

(二)美国的实践

1.国债市场

美国财政部门在国债市场主导建立了一级托管体制。尽管美国在1975年《证券法》修正案中夯实了多级托管的法律基础,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一体制的弊端已为政府部门和市场所熟知。因此,鉴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节省成本的目的,美国财政部门于1986年推出了电子化的国债直接登记系统11,即后来的Treasury Direct系统。Treasury Direct系统广泛适用于个人和各类实体机构,包括公司、合伙企业、信托等,投资者直接购买并持有美国国债,无需经纪人或其他中介服务。

与多级托管相比,Treasury Direct系统具有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明显优势。一是安全性更高。在该系统中,投资者账户由美国财政部直接维护,其权益确定性更强。而通过多级托管的TRADES持有证券的个人客户则对美国财政部或美联储没有直接追索权,投资者权益需要层层追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二是操作效率更高。以付息兑付流程为例,在Treasury Direct系统中,财政部直接向投资者支付利息和本金,无需中间环节。但在TRADES中,国债的本金和利息可能会通过多家机构流向投资者。例如,一笔款项可能从美联储转到一家大银行,再到一家小银行,再到投资者的银行或经纪人,最后才交付给投资者12。三是成本更低。在Treasury Direct系统中,投资者直接开立账户,无需中介费用。但在TRADES系统中,投资者和财政部之间可能存在多层机构,因此投资者需要维护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经纪人或经销商)的关系,并支付服务费用。

2.其他证券市场

对于除国债以外其他证券的托管,美国政府部门在无法迅速变革多级托管的情况下,要求增加一级托管的制度安排,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随着市场的发展,证券间接持有体系暴露出种种劣势。为满足投资者对于证券直接登记确权的需求,SEC在1994年要求美国证券业界为投资者设计一种新的无纸化证券持有方式。DTC于1996年推出证券DRS,实现对终端投资者所持证券的登记确权。发行人或者代理人定期向投资者发送账户报告以反映证券持有情况,并直接向投资者发送证券收益、委托投票征集文件和发行人年报。美国大力推动直接持有模式的发展,美国证监会规定自2008年起,在纽交所、纳斯达克或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的证券要全部允许通过DRS登记13。

(三)其他国家的实践

国际上囿于种种因素无法直接推动一级托管的市场,纷纷对其多级托管体制进行改良,辅以穿透式的设计安排。例如,欧盟的《中央证券托管机构管理条例》(CSDR)提出独立隔离账户(individual client segregation)的概念,CSD在为下级托管机构开立代理总账户的同时,也为其客户开立独立隔离账户,实现不同客户的证券隔离,以保证客户资产安全,并使CSD能够完全掌握实际投资者的账户明细。CSDR明确提出,CSD和其直接参与机构应向投资者提供“客户单独隔离”服务,并要求在欧洲开展业务的托管银行修改客户协议,为传统上只能接受混同賬户的投资者提供开立混同账户和隔离账户的选择,并提示不同账户的成本和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7年对明讯银行的评估中提到,明讯银行对任何间接客户或分级客户(tiered participants)既没有开立账户,也没有相应的识别程序,这可能会给明讯银行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预防多级托管模式下潜在的风险,明讯银行要求当混同账户中任何单一权益超过托管在该账户资产总价值的25%阈值时,必须将相应资产分离到客户隔离账户,并且在每年KYC(“了解你的客户”)审查期间都对阈值进行评估14。

对我国债券托管体制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多级托管体制的由来、利弊及其改进方向进行分析可知,西方证券市场多级托管是历史演变形成的,并不代表先进经验,一级托管是最现代的托管安排,在机制和技术上是先进的,以一级托管为代表的穿透式托管体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需守正创新,健全维护适合我国国情、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托管体制。

我国债券市场成立之初,充分汲取国际经验,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在全球率先推行以一级托管为主导的托管体制,历经二十多年的实践,这一体制运行良好,成为债券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但近期市场中出现拟在个别业务场景推行名义持有、混同账户等模式的声音,不仅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也影响了市场安全与效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债券市场提出以“中央确权、穿透监管”为原则的“中债方案”。对于境内机构投资者,坚持一级托管为主流模式不倒退、不妥协;对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多级托管的客观现实,“以高版本兼容低版本”,兼容市场多层级服务。通过CSD对终端投资者进行登记确权,既可以规避传统多级托管体制的弊端,又兼顾中介机构提供多级服务的需要;既支持穿透监管的政策安排,又满足国际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安全与便利、风险与效率的平衡。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一级托管体制和“中债方案”是符合市场规律和中国国情的行业标准,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实践。未来,我国需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并蓄”,一方面坚持以一级托管为主不动摇,同时适应债市开放和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对于境外一些多级托管的业务场景,以中央确权、穿透监管为原则,以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多级服务共存,共建健康的金融生态;另一方面推动一级托管体制和“中债方案”走出去,成为引领国际托管体制的金融创新典范,提升中国标准在国际证券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助力促进高水平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本文为中债研发中心“债券市场登记托管结算问题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注:

1.一级托管是指终端投资者以自己的名义将证券托管于发行人或中央证券登记托管机构(CSD),由发行人或CSD直接管理投资者证券权益。

2.多级托管是指最终持有人将证券托管于上一级中介机构,直至CSD,中介机构是托管证券的名义持有人,终端投资者只能通过中介机构主张证券权益。

3.按照美国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简称CFR)Title 31-Part 357的规定,美国国债托管在国库/储蓄自动存储系统(Treasury/Reserve Automated Debt Entry System,TRADES)、传统国债直接登记(Legacy Treasury Direct)系统、国债直接登记系统(Treasury Direct System)之一(参见31 CFR. Chapter Ⅱ. Part 357.§357.0-Book-entry systems.)。 其中,Legacy Treasury Direct系统为美国财政部于1986年开发的非基于互联网的登记系统,现已被Treasury Direct System取代。

4.美国的市政证券、公司证券等由DTC集中托管,具体包括股票、认股权证、权利、公司证券和票据、市政证券、资产支持证券、存托机构收据和小额信贷凭证。参见DTC Disclosure Framework 2020.  https://www.dtcc.com/-/media/Files/Downloads/legal/policy-and-compliance/DTC_Disclosure_Framework.pdf.

5.Cede中的“Ce”代表 Central(中央),“de”代表 Depository(托管)。

6.SEC.  Final Report of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Recording the Ownership of Securities in the Records of the Issuer In Other Than The Name of The Beneficial Owner of Such Securities . (以下简称“Street Name Study”) .

7.SEC. Street Name Study.

8.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tudy of Unsafe and Unsound Practices of Brokers and Dealers, 1971:186.

9.本文的中介机构是指CSD以下的各层次级托管机构。

10.美国既存在自营证券与客户证券分立账户的情况,也存在自营证券与客户证券混同的情况。DTCC允许托管行将自营证券与客户证券托管于同一账户。

11.“美国在冷战期间背负了巨额债務,因此考虑在各个环节节省支出……1983年,第一批由新的IBM大型计算机系统(1986年)支持的‘个人计算机’在财政部门问世。新‘计算机时代’给美国政府的人员配备(导致人员减少)及文书处理(由新技术推动)带来了重大变化。1986年,财政部门引入了国债直接登记系统,这一系统允许投资者以账面记录的形式购买国库券,并通过电子方式直接持有国库券,无需经纪人或其他中介机构的服务。”参见http://www.treasurydirect.gov/govt/reports/pd/histdebt/histdebt.htm.

12.参见http://www.treasurydirect.gov/insit/research/faqs_basics.htm#td_features.

13.Direct Registration System Eligibility Deadline Quickly Approaching for Issuers of Exchange-Listed Securities. https://www.skadden.com/insights/publications/2007/11/direct-registration-system-eligibility-deadline-qu.

14.参见IMF Monetary and Capital Markets Department: Detailed Assessment of Observance of the CPSS-IOSCO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Market Iinfrastructures - Clearstream Banking Luxembourg.

作者单位: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

责任编辑:刘颖  鹿宁宁

参考文献

[1] 彼得·诺曼. 管道工程师与梦想家:证券结算和欧洲金融市场[M].董屹,卓贤译.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

[2] 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3] Donald D C. The Rise and Effects of the Indirect Holding System - How Corporate America Ceded its Shareholders to Intermediaries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7.

[4] IMF Monetary and Capital Markets Department: Detailed Assessment of Observance of the CPSS-IOSCO Principle for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s - Clearstream Banking Luxembourg [R]. Washington D.C.: IMF Country Report, 2017.

操作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重点。文章在近年来健壮性研究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壮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归纳,研究了健壮性与系统其它特性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开展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活动的参考。

【关键词】健壮性 商业生态系统 因素 分析

一、引言

健壮性又称“鲁棒性”,鲁棒性原是统计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从19世纪90年代起,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的兴起,经济环境呈国际化、动态化发展趋势,经济体系运行中的“蝴蝶效应”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系统在内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的特性维持能力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健壮性的概念逐渐引入社会经济领域。由于经济系统的健壮性问题大多是从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推广得到的,经济系统的健壮性概念与生态学领域中的健壮性概念类似,指经济系统在内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维持经济系统原有特性的能力。

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最早由Marco Iansiti & Ray Levien提出,但是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目前对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具体企业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指标方面。本文试图在归纳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研究健壮性的内涵。

二、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

1、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

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正如圣菲研究所著名的数学生物学家Erica Jen所说的“每个人都对健壮性的涵义有一个直觉的认识,并且认为它对系统生存和系统特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精确的定义,人们只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它的不同含义”。

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以及企业管理学界对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所关注的范围,在本文中,可以将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简单理解为:“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是指商业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时,系统保持原有的有效性和功能的能力。”

2、健壮性概念的含义

上一小节中给出的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概念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健壮性考察系统在三种扰动情况下的特性。第一,系统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扰动,以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商业生态系统为例,行业政策要求原有模拟系统需要向数字系统平移,由此带来了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二,系统内部构件或构件之间关系发生变化的扰动,同样以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商业生态系统为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自身的网络整合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属于此类扰动;第三,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即外部扰动的同时,内部构件或构件之间关系发生变化。

第二层含义是健壮性包含系统两方面的能力。第一,系统处在正常状态下的抵抗力,即外部环境变化或外部企业对商业生态系统实施影响活动时,商业生态系统保持原有结构、功能的能力;第二,系统处在偏离正常状态下的恢复力,即商业生态系统受到内外部影响偏离原始状态,商业生态系统功能受到影响时,系统恢复原有功能的能力。

商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恢复力并不经常成正相关关系,有些时候会成负相关关系。这一特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就越低,然而这种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往往较高。例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但是,其恢复力比草原生态系统低得多,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再想恢复就十分困难。这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也十分常见,例如以红桃K保健品为核心所构建的商业生态系统,曾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过辉煌的发展,但是后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一夜之间崩溃,此生态系统就此消失。

3、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意义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通过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来实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合关系、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关系构成了现代企业的主流关系,现代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但是,现有理论对如何构建强有力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产生机理和如何提高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等问题上,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尚无很好的答案。现阶段研究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有如下意义。

首先,进一步揭示商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需要。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企业研究,很好地解释了现代企业竞合关系的动因,并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商业生态系统毕竟是一类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差别,商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其结构、状态、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层次认识商业生态系统的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商业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

其次,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生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企业必须通过构建或加入先进的商业生态系统以保持活力。但是,由于环境的快速变化,先进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不能始终保持先进,一个微小的疏漏很可能就会导致商业生态系统的倾覆。

再次,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管制和引导的需要。区域内各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稳定,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过度竞争,或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崩溃无疑对区域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作为经济的调控者,政府有必要对所辖区域内主要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进行评估,并利用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的方法干预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以保持经济系统的稳定。

4、健壮性评估方法

健壮性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一种方法是分析生态系统中价值的可持续提供能力。在经历一个重要的外部扰动之后,生态系统中主要企业价值的持续力和恢复力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壮性的重要指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检测财务指标和企业存活率。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将提升各类企业的生存数量,包括那些大量的缝隙型企业,在经历不可避免的外部扰动之后。这种多样性同时也给选择此商业生态系统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靠性。

三、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类复杂自适应系统(CAS),它具有CAS系统的基本特征:共同进化、自组织、涌现等。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是系统在共同进化、自组织过程中涌现出的特性之一,因而与共同计划、自组织有强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类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受到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生态效率等多方面的影响。

1、健壮性与共同进化

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以其中的企业或组织共同进化为基础的,共同进化是健壮性产生的源泉,系统内企业获组织的共同进化完成的越好,系统健壮性就越高。另一方面,系统具有较强的健壮性有助于系统内企业或组织的持续进化。

2、健壮性与自组织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组织使得内部决策分散同时又保持协调性,避免了集中决策带来的失误,因此,自组织化越强,系统健壮性越强。

3、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与系统结构

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其系统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当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所含物种丰富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就更强,恢复力更弱。但是,如果复杂性超过一定的限度,反而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同样,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其系统结构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不仅与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而且和结构类型有关,一般来说,网状结构比星形结构、树型结构具有更高的健壮性。

4、健壮性与系统功能

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从人的角度或更高层生态系统的角度考察生态系统的效能,类似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指商业生态系统所创造的商业价值总和。健壮性与系统功能有着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系统功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其对健壮性的影响不大。

5、健壮性与系统生态效率

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商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可以认为是系统价值实现效率,该效率反映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增值能力,常用的指标包括:资金增值效率、技术创新指数等指标。从生态效率的概念可以看出,系统生态效率越高,内部企业的归属感就越强,商业生态系统企业或组织之间联系就更紧密,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就越强。

6、健壮性与稳定性

稳定性与健壮性的相同点在于:都是考察系统在有扰动情况下的性质、状态方面特性;持续性是稳定性和健壮性的共同点。但两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Erica Jen等对社会经济系统健壮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健壮性的概念内涵比稳定性概念更宽泛:首先,健壮性考察的是更复杂层面的系统行为,即受干扰系统本身是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可变能力;其次,健壮性更关心一些超出稳定性研究范围的内容:若系统组织结构、组织和动力学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与过去及未来的演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健壮性的成本及收益等概念。

7、健壮性与健康

健壮性是系统的特性,而健康是指系统的一种正常工作状态,两者有紧密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具有高健壮性的系统能够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但健壮性考察的是系统对于外界或内部出现扰动时的稳定性,而健康考察的是系统当前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的“正常”标准。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商业生态系统虽然目前比较“健康”,各项指标正常,但系统很可能缺乏健壮性,一旦受到某些特定干扰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四、结论

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与系统特性其他概念,如:共同进化、自组织、系统功能、生态效率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壮性受到企业层面、商业生态系统层面、商业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层面等三个层次因素的影响。由于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概念比较抽象,国内外有关研究又很少,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内涵尚缺乏系统的分析。在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研究,以便为企业构建高健壮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上一篇:工程硕士下一篇:网络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