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2023-09-18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调整

( 一)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调整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国际间的投资的频率来自于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投资密切程度, 越密切的国家之间的投资也会非常频繁, 紧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会增多, 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随之而来。国际间的贸易通过货物和服务来进行, 贸易的规模和领域决定了国际间的贸易程度, 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从宏观的层面上, 可以看到国际投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生。如果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的话, 会产生很多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均等现象, 也会造成许多的贸易问题, 所以, 对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进行调整, 可以改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并且有效的调整国际贸易所处的环境, 让国际投资变得更加的顺畅, 进而在很大程度上, 增强了国家之间的贸易。

( 二) 国际贸易与国际大环境之间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候, 国际贸易环境是一个优良的贸易环境, 但是, 在经济出现低落萧条的时候, 国际贸易环境会变的非常的险峻, 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大环境之间的关系迫切需要。国际贸易和国际大环境之间的联系已经密不可分, 现在许多国家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拥有了160 个成员国, 这些国家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是为了保障自身在国际大环境下进行国际贸易的权益和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保护下, 尽管国家之间的贸易绝大部分都是自由化的, 但是还是有些不和谐的事件经常发生, 给国际大环境造成干扰, 所以调整好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大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促进世界贸易和谐, 并且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 使得全球经济朝稳步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 一) 国际经济法稳定国家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非常密切, 经济往来频繁, 未来发展也将变得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态势下, 各国在都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在国际经济法的制约和保护下, 各国追求利益的方式变得正规合理, 也促使很多以往不正当获利的国家变得正规起来。国际经济法保障了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往来的安全, 使得国际经济保持了较高的秩序, 国家之间的国际竞争也变得更加的公平公正。

( 二) 国际经济法保护了国家权力

当今全球发展快速的状态下, 国际经济竞争非常激烈, 许多国家会因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而行使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来侵害另外一个国家的利益, 在国际经济法的保护下, 如今的国际贸易之间, 大部分不存在这类现象。国际经济法保护了国家的正当权利, 不受其他国家的损害。在市场秩序稳定的今天, 国际经济法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 保护着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 维护着世界贸易的和平, 推动着国际贸易向正义的一方前进。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经济法保护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时代的变迁, 国家经济法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国际经济法在投资与贸易之间以及贸易与国际大环境之间的进行调整, 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 促进世界贸易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世界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 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度也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益处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经济贸易间的冲突和摩擦也日益增多, 各个地区和国家都力争在国际经济法下, 保护自身的利益。而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法来维护自身权益, 就需要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了解。为了稳定经济发展, 必须要加强国际经济法的改革, 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调整和发展。本文将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规范, 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调整,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智鹏.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一、新的发展背景下世界经济呈现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世界经济也呈现了新的特点。

( 一) 全球的贸易总额呈现急剧增长趋势

有数据显示, 自WTO成立以来, 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国际货物贸易的总额快速增长, 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三十。与此同时, 世界的总GDP也在快速增长, 从30万亿美元翻倍直达60 万亿美元, 增幅在百分之六。这也说明, 全球货物贸易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 二) 各国的跨国投资有所增加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经济合作增多。根据世贸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 以往的金砖四国开始逐渐转变为资本输出国, 而且, 跨国投资的领域出现了新的变更, 由以往的传统行业逐渐转变成新兴行业, 如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这两种变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发展趋势下带来的变化, 不仅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也给以往的国际经济法带了困难。

( 三) 世界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和国家集团化并存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地区之间的贸易发展趋势也逐渐增快, 各个区域间的贸易总额都呈快速递增的趋势发展, 这已经成为新的世界贸易发展的特征。根据世贸统计的数据显示, 在2009 年的时候, 区域贸易的协定数量就已经发展到三百个,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明显。而且, 伴随着数量的增多, 区域间的贸易总额也在快速增加, 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国家必然会参与进来, 经济贸易也会不断增多, 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矛盾和摩擦, 这也给国家经济法增添了不少的难题。

二、经济全球化给以往的国际经济法带来的难题

( 一) 国际经济法涉及领域、内容的不断增多

以往各国的经济法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就导致了各国的贸易合作很困难。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的经济合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就需要国家与国家,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规则来降低双方交易的风险, 来保证双方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世贸组织成立以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发展迅猛, 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际经济法也必将趋于统一。比如说, 世贸组织最初设定的关贸总协定, 仅涉及到双方政府的管理问题, 在之后的发展中, 这个协定增加了很多内容, 涉及的领域呈现扩大化发展趋势, 而且,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 这给国际经济法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 二) 各个国家的贸易交往管理权利弱化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各国经济逐渐呈现一体化的发展。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 为了保证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依存也就需要更为紧密, 这也就意味着国家的主权受到约束。如一个国家在行使主权的时候, 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还需要履行国际义务, 需要考虑到决策是否会影响到别国的利益和主权, 所以, 在这样的现状下, 国家对国家间贸易的交往管理呈现弱化的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和发展

( 一) 加强各国经济法的统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 国际经济关系也在不断变更, 经济法作为约束经济关系的法律, 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发展。随着各种国际贸易组织的发展, 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贸易组织中来, 区域间的贸易和国家间的贸易逐渐增多, 矛盾和摩擦也在显现, 这就要求各国家的经济法要慢慢往统一的方向发展, 才能保证各国间、各区域间的贸易能够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 二) 加深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融合

国家间的交往增多, 国际法和国内法都在往统一的方向发展, 二者之间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在国际交往的关系中,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较强的话, 在贸易关系中, 国家所具有的话语权就更强。那么相应的, 国内法对国家法的影响就更多。而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者也逐渐走向融合, 趋于统一。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为了保证经济利益, 就必须要遵循国际经济法, 所以, 在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 必须要强调保证国际经济法具有权威性, 并且适应各国的国情, 才能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 进而有利于保证各国的利益, 最终达到世界经济增长的目的。

摘要: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也需要跟紧步伐不断的创新。本篇文章就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对国际经济法造成哪些影响进行探讨分析, 以期总结国际经济法需要怎么进行调整从而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要求。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燕生, 毕吉耀.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 2013.

[2] 廖益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J].厦门大学学报, 2010.

[3] 杨万柳.国际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视角[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4) .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一、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数量最多的企业组织形式, 其在全国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且普及, 以2017年底的数据统计为例,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其部门产值占到了全国GDP总产值的60%、其纳税额占到了政府税收收入总体的50%、其就业人数占到了全国总就业人数的80%。

20世纪50年代, 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当时是以企业的员工数量为标准进行界定。2011年, 我国相关财政和税务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颁布了《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及参考指南》, 此次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准则将从企业发展中的16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定性和定量分析, 从而判别出一个企业具体的规模大小。从而使得此次企业规模划分准则更加准确、可靠, 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机遇和挑战

(一)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世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产品从原料的采集、加工制作、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通世界市场相互融合、相互依存。针对在生产过程中部分需要进口的原材料资源, 由于进口关税的降低使得产品的国际市场采购成本得以降低, 从而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各国的竞争已经不是从原来的有行资本竞争, 而是逐渐向无形资本竞争转变。从原来重视土地、资金和劳动力, 到现在重视人才和信息技术等无形资本。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和各国企业相互合作的机会, 与其他跨国企业一起共享信息资源, 这样提高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效率, 单位成本下降。同时, 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性联盟有利于减少出口成本。我国中小企业在断和国外其他生产企业相互竞争的时候也在积极合作, 寻找有利于中小企业谋取利润和减少成本的途径, 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要面对的挑战

第一是国际市场冲击, 创新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发展不仅要面临着原本就竞争较为激烈的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 而且还要面临这外国厂商的竞争, 。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就需要完全靠其自身创新, 不能寻求一定的国家政府和保障和支持, 从而必将面对多方面的压力。

第二是人才的短缺。当前中小企业在国际分工与协作中, 面临着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国际贸易相关人才十分缺乏的现状。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从而跨国开展经营活动是当前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企业的跨国经营是一种复杂的经营发展模式, 它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外跨国公司人才方面的挤压, 还有国内大企业对人才的挖取得压力。

第三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其自身发展规模以及发展资金的限制, 其在产品市场中大多数生产的都是初级加工产品, 由于产品没有自身的核心技术, 导致产品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恶性价格竞争情形。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第一, 加强产品研发与创新,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面对大量的高级管理人员、外贸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等等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使得中小企业国际发展进程举步维艰。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拥有充分的人力资源, 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 给予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增强竞争力。而在具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上来看, 要想吸纳广泛的人才资源, 首要的就是要转变思维方式, 吸引大批人才来对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二, 加强企业品牌形象建设, 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 还应当注重对自身品牌的建设, 国际市场的竞争向来都有“一流企业创品牌、二流企业创技术、三流企业创产品”之说, 企业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才能使得产品的销售更加具有竞争力。

第三, 创新企业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内部中, 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其应当制定正确的内部管理政策和内部人才管理战略, 充分实现对内部结构的精简管理, 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比如说在中小企业的内部发展中, 其可以和一些大型知名的企业建立良好的贸易往来关系, 根据自身产品结构和生产的特点为一些大型企业提供一些原料以及辅助材料及其加工修理修配业务, 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有了稳定的客户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集中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来对自身生产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从而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伴随着我国在2001年成功入世, 国际贸易的大门则进一步开放, 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加强与国外大型企业的交流和沟通, 积极同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同盟伙伴的关系, 集中自身优势产品部分和国外企业进行强强联合, 从而发挥出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和沟通, 中小企业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到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

摘要: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挑战。本文从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机遇和挑战, 展开了发展策略研究。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现阶段,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是国际分工逐步完善和生产力提高的表现, 同时也是现代化科技力量和市场作用推动的结果。尤其是进行信息时代以来, 极大提高了世界各国间市场间的联系。但对发展中的国家而言, 受科技落后和经济实力薄弱的影响, 在全球化中会面临着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2 经济全球化和发展中国家概念

2.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指的是经济生活由国家化和地区化向全球化发展的过程, 是国际分工更加明确精细和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是在不断进行改革发展的和生成国际化的推动中, 使世界各国经济逐步形成一种相互渗透和依赖的关系, 进而形成一个经济整体, 全世界各国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组织部门和经济发展环节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

2.2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主要指的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经历过被殖民和统治剥削, 在国家独立后, 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 在国际经济政治中容易处于被动地位的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1 正面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经济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可以利用和引进外资的机遇, 同时先进技术和国外管理经营理念的进入, 不仅可以推动国内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为国内企业的带来了发展的活力, 而且还为国内进行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引进外资和外企的过程中, 还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并且在此过程中, 还促进了国内企业的结构调整, 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给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了机遇的同时, 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经济全球化对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分工极为不利。在进行国际分工中, 发展中的国家通常占据的是中低端市场, 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厂和原料基地, 长此以往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生态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其次,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面临极高的经济风险, 由于其市场机制和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经济全球h化容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极大的冲击力, 影响国家经济的进步和稳定;最后, 世界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主权安全带来影响, 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发达国家掌控, 受制于人。

4 发展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4.1 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对于发展国家而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多数时间处于被动地位, 随时都会面临着挑战, 会使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面对这一局面, 就需要发展中的国际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 从中获得新技术, 国外资本和先进的管理发展经验, 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并以此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面对国际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时, 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需要知难而进,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理念,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技术和理念等进行创新, 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4.2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发展中国家为了有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市场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防范体制, 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而发展中国家为了保障其在经济全球化可以带动国内企业的有效发展, 除了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外, 更加需要重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进而实现对其制度的改革。同时政府部门为了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 还需要充分研究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 提高本国的产品优势。另外, 还要重视国内产业经济结构的适当调整和模式转换, 利用好全球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实现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加快国家经济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等方面的差距。

4.3 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人才是国家生产力提升的有效因素。而人才的培养需要用教育来完成, 由此可见, 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另外, 由于现代化各国家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对此就需要发展中国家重视对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国家的人才培养力度, 并将人才开发和保护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用人才的发展来提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地位。

4.4 扩大对外贸易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载体, 也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力,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程度主要是由跨国公司及其产品来决定的。而跨国公司通过对国外市场的占据和对国外企业的投资, 实现获利主体的全球化, 从而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空间。因此, 发展中的国家要取得更好的发展, 就需要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扩大对位贸易, 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 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5 结语

综上所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世界各国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对发展中的国家影响极大, 面对这一难以避免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需要找到趋利避害的方式, 处理好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在遵守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基础上, 迎接国际经济全球化挑战和机遇, 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和主权安全。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经济已经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带来的挑战, 尤其是对发展中的国家而言,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在步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对国家的经济和主权提出的新的挑战, 对此本文就主要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机遇和挑战,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浅析[J].长江丛刊, 2017 (3) .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一、出现更多的国际统一规则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间的依存关系, 各国经济互补性发展,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态势, 一个国家要想使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实际上, 国家间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共同体, 而国家间的合作必然需要有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彼此的行为。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连锁反应: 经济全球化引起了国家间合作的加强, 这种合作有导致了国际统一规则的不断出现。这种趋势在乌拉圭多边回合谈判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此次谈判达成了一系列的多边国际经贸框架协议, 并促成了监督这些协议规则执行的常务机构———世界贸易组织 ( WTO) 的建立。WTO的众多规则不仅是对GATT调整传统国际商品贸易关系范围的扩大, 而且扩展到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贸易投资国际贸易争端等多个领域, 这些传统上归国内立法管辖的领域将变为一系列在国际上统一的法律规则。随着成员国之间贸易合作范围的扩大, 如《服务贸易总协定》 ( GATS)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 Trims) 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Trips) 等确立的新的国际规则不再会是一个简单的框架, 它们会在逐步的完善中成为具体的运作规则。同时, 现在的WTO多边谈判已经涉及了环保、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新的议题, 比如会出现涉及这些领域的新的国际规则。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展, 区域经济联盟体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也会不断推着在本区域的具有实际影响了贸易规则。在上述这些客观因素的共同推动下, 使得国际公法性质的统一规范会不断增加和完善, 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会日益加强。

二、国际经济立法与其它各领域立法和国内立法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全球化已经是一个大趋势, 各国的各个领域有关国际经济法律的制定也与国际接轨, 而且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彼此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国际公约的制定也由越来越多的国家进行谈判和制定。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一个国家谈判能力强、谈判技巧越高超, 在其制定其国内法律的时候, 就会对国际法的协定产生相当的影响, 但一旦形成了国际法, 一些成员国在制定其国内法的时候就会受到相应的反作用。至此我们可看出, 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之间, 已经到了互相融合, “不分彼此”的地步, 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这种界限也会越来越不能分割出来。

三、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并其立法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形式也向着多元化趋势发展。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一些私人组织参与制定国际经济法的规则。此种现象被众多国际知名学者进行长期的关注, 他们发现, 有三类私人组织在对国际经济的立法时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一是跨国公司可以对国际经济法的规则制定的产生深深的影响; 二是在跨国公司推动下成立的非政府组织; 三是一些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

四、面向跨国电子商业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商业运转的形式,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夸国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发展, 缩短了国家间的距离。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模式逐渐与互联网结合, 带动了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必然会影响到合同的订立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的管理、网络商业活动的税务管理等多个法律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 必然需要在国际经济立法上作出调整, 现在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出于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纷纷在研究新的法律政策, 以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约束和管理, 1998, 经合组织出台了《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条件》, 这个报告就税法适用于电子商务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方案, 针对跨国电子商业活动的国际经济法律必然会有重大的发展。

五、结语

全球化是当今的时代背景, 国际贸易会之间受到这个趋势的影响。作为调整和管理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则, 国际经济法律必然会依照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来作出调整, 从而更好的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摘要: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它产生的目的是便于国家对经济交往活动的干预和管理, 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客观条件。本文从国际经济法的这一含义入手, 从国际经济组织这个主体法律权利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趋向

参考文献

[1] 康益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J].厦门大学学报, 2013 (3) .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第6篇

摘要: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滞涨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杀手。高通胀、低就业和低经济增长率的多重压力对经济发展趋势往往造成极为明显的打压。而当前经济发展就面临一个通胀预期和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双重预期压力。

关键词:滞胀 次贷危机 通货膨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放缓,其后续影响不断恶化并逐渐波及到世界经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不断上涨,美国证券市场上除了国库券以外的其他证券价格也在上涨。5月份,国际市场上原油的价格几乎上涨了30%。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商品期货的价格一路上涨。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出现,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滞胀已经渐行渐近。滞胀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国家后期的事,是鼎盛之后败落的前奏。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停滞、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出现物价持续上涨带来的严重通货膨胀,这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至今找不到药方医治的顽疾——滞胀。之前,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通常是充分就业,经济高涨时才出现。有数据统计,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都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11.2%,联邦德国为12.3%,法国为16.3%,日本为20.8%;同时,上述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43.9%,联邦德国为11.1%,法国为19.1%,日本为32.5%。之后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同样没有摆脱滞胀阴影,滞胀程度较70年代甚至有过之不及。再往后1987年华尔街的金融崩溃及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网络泡沫,无不是滞胀剧幕下的续集。事实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样能找到滞胀的影子。

经济趋于滞胀的原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是由突发地缘政治事件造成的“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与70年代滞胀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衰退。但此次全球通货膨胀,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实质上是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全球大宗资源商品价格高涨所致。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通货膨胀全球扩散。

(一)石油短缺推动价格上涨

2001-2004年,美国、欧洲等国家为了应付经济衰退的局面大幅降低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石油消费量增加。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一直奉行“限产保价”策略,导致石油供给短缺,油价持续升高。石油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基础经济能源,位于产业链的顶端,石油价格上涨将会产生高位示范效应,给相关产业带来重大影响,会导致基础资源价格的整体上升,将通货膨胀推向更高的水平。

(二)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将该利率从1%上调至5.25%。紧缩性货币政策击破了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由于全球性的流动性突然收缩,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信贷短缺,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进行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这些措施虽然短期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紧缩的问题,但降息和注资将使流动性过剩再次出现,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不可避免上涨。而且利差的存在,使国际短期资本将流向新兴国家进行套利,拉高新兴国家的资产价格,催生经济泡沫。2002年以来美元大幅贬值,作为国际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其贬值直接导致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贬值,不但使得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财富减少,而且,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大多依赖出口,美元贬值使得其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国需求减少,导致新兴国家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三)全球性的货币扩张加剧通货膨胀

由于美国必须向海外借款以弥补预算赤字,美元很可能在未来数年内疲软。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美元一旦走弱,将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扩张。金融市场已经发达到只凭20世纪70年代那样的通胀预期,就可以通过大宗商品、工会这两个渠道,彻底打通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首先宽松的银根迟早将引发商品投机活动,导致原油、铜、铁、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后者将迫使劳工组织提高工资需求。通货膨胀的预期刺激了投资者重新重视抵押贷款,这是否有助于房地产的复苏,是否符合美国政府的需要呢?有些分析家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的公共债务与私人债务负担很重,未来偿还压力很大,唯一可以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就是通货膨胀。由于收入增长低于价格水平增长,民众实际生活水平会降低,但民众一般只关注收入增长,所以接受这种痛苦的可能性就会较大。另外最为重要的是,美国债务很多,通常是以美元计价,通货膨胀则会通过引起美元贬值从而减轻美国的实际债务,这一点是美国政府不会积极反对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可能性的存在,美国一些证券市场分析家预计,未来美国可能会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果断一致地实行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实行了超过10年的近零利率政策;英国央行在2009年年初开始放弃传统货币理论,直接购买国家债券和企业短期票据,规模远远超出美国;美国推出了总额高达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准备直接花3000亿美元购买国债。世界主要经济体罕见一致地大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引发了大家对未来世界性货币贬值及通货膨胀的极大担忧,没有哪一种货币可以成为安全的避风港,这样,减少货币资产、持有实物资产就成为大家的一致选择,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势在难免。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一方面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投资的风险,使投资、信贷活动受到抑制,加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衰退,全球滞涨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分析

尽管中国尚未出现滞胀,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没有改变,通货膨胀并没有明显得到遏制,CPI下降与部分产品价格管制有关。如果不改变目前货币政策,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严重下滑、通货膨胀高企的“滞涨”局面。那么未来中国宏观政策如何选择?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稳定汇率

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干预外汇市场,保持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即果断停止人民币继续升值。在持外汇收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加大对海能源、资源类的投资,鼓励有能力企业海外投资,有效利用中国外汇储备。

(二)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防止由于内外利差增加引起的热钱大规模流动

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上要有针对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产业,要采取相对优惠的利率;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资源耗费比较大的行业,继续采取限制性的利率;对民营经济,尤其是出口型、劳动密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

(三)对外贸易政策要联系到国内有效需求

1990年之前,中国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之后实行“重出口而轻进口”的出口导向战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低附加值的出口严重损害贸易利益。通过增加出口扩大就业的政策,实际上恶化了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在众多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对宏观政策的选择必须以调节国内有效需求为核心。由于人民币汇率在目前不能大幅度提高,对进口产品的结构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手段进行调节。对农产品的进口要进行必要限制,保证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非常重要。要通过各种手段减少高档消费品的进口。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唐志新.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中国的货币政策[J].金融纵横,2005(1).

3、甘宜沉,高振凤.论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理论的分析、比较与综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3).

4、宋国良,粟坤全.中国经济的滞胀预期——国际收支角度的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5).

5、王建.中国经济需做好防“滞胀”的准备[J].金融博览,2006(4).

6、胡连生.论当代资本主义的两难困局:从“滞胀”危机到“次贷”危机[J].理论探讨,2009(2).

上一篇:个人工作简历范文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主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