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引领范文

2024-01-05

加强思想引领范文第1篇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引领你走向成功》,我从中读了许多的名人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的名人事例,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菲尔普斯,屈仁丽,白岩松,周恩来......我从这些名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其中我最喜欢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科学巨人”但是,他小的时候反应十分迟钝,三岁才会咿呀学语,十岁才上学。爱因斯坦在学校受尽了老师和同学的讥讽与侮辱,但是他毫不在意,在大学时,一直坐着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最后发表了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他的事例使我明白了,不要因为自己笨就垂头丧气,你的潜在的才华可能并没有发挥出来。

这本书中的名人事例让我明白了:做事,不要因为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即使用再笨的方法,也要学个明白;A=x+y+z(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务必少说空话)相比那些伟人,我自己就有许多的不足。

我做事没有那种恒心,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下去,做到一半,就放弃了。比如:我要求自己每天背十个英语单词,结果只坚持了几天就放弃了。过了几天,即使背的几个单词也全都忘光了。

加强思想引领范文第2篇

党校姓党是党校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党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强党性、当先锋、作表率。党校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一支信念坚定, 纪律严明、执行有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为党员干部提神醒脑, 补钙壮骨。党校通过组织学员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 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 用严明的纪律推动工作, 用高效的执行促进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论, 是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 就深刻影响着世界, 也改变着中国的命运。它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和验证。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指引中国一步步走向胜利, 一步步强大起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人民幸福安康,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已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让无数中华儿女扬眉吐气。党校作为理论研究基地, 要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引导学员坚持问题导向, 理论结合实际, 活学活用, 要发挥理论教育主阵地作用, 引导学员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深入研究, 制订对策, 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在理论教育中, 要特别要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解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发扬光大?为什么前苏联放弃马克思主义会解体?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深刻感欧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走向衰落, 通过感受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而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使我们更加爱党爱国爱同煤, 把自己的理想才华融入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当中, 致力做强企业, 振兴中华。

同时, 要发挥党校的党性教育大熔炉作用, 对学员加强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反腐倡廉教育, 引导学员增强“四个意识”, 高扬党的理想信念,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 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拥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 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为党旗增光, 为企业添彩, 为群众谋福。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坚守阵地尽责担当

党校不同于一般的大专院校, 担负着干部培养任务。要培养好党员干部, 必须坚持质量立校的原则, 下大力气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培养一支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勇于担当的教师队伍,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可以从大学招聘, 也可以从企业选拔。对一些年轻的老师, 要鼓励他们到基层单位或一线挂职锻炼, 蹲点调研, 使他们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实践经验, 学思结合、学用结合, 把抽象的理论讲清楚, 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广大教师还要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选定一些研究课题, 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强化看齐意识, 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 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广大教师自身也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规党纪学习, 强化责任意识, 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党性之魂”, 坚守党校阵地, 勇于尽责担当。

当前, 党校教师还要走进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精心备课,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 课堂交流互动等方式, 让基层各单位干部员工学懂弄通, 引导他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化做新时代同煤人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 取得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三、创新培训教育方式, 激情教学入脑入心

在日常教学中, 党校要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创新培训模式, 由单一的课堂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综合运用提问式、现场式、模拟式等教学手段, 引导学员进行深入思考, 从实践中提高认识, 丰富理论, 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从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 同煤党校通过举办以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红旗大讲堂”, 实施以画像、标语、雕塑为主要载体的“红旗展示带”, 不断创新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 同煤党校利用“红旗宣传队”推出一种激情教学的课堂模式。激情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也不同于一般的文艺演出, 而是一种独特的教学互动。它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中一系列先进模范党员的感人故事, 确立了《为人民服务》《永远跟党走》和《革命理想高于天》三个版块, 采取诗词朗诵、歌曲传唱、故事讲述、集体舞蹈等多种展示途径, 将传统教学变成情景剧, 让课堂充满感染力。激情教学创办以来, 传承了红色基因, 触动了学员灵魂, 许多学员观看后被深深地震撼了, 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如今, “激情教学”已经成为同煤党校教学创新的知名品牌, 并已转化学员为报答党恩、奉献企业的干劲与豪情。

摘要:党校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研究的主阵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 也是锤炼党员干部党性的大熔炉。党校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搞好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宣传动员工作, 引导学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分析解读企业的目标任务, 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工作能力, 凝聚智慧力量, 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是党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 谈点认识和感受。

关键词:党校,引领作用,党员干部,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 冯萍.高职院校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智库时代, 2017 (15) :45.

[2] 徐莎莎.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J].传承, 2015 (11) :89.

[3] 李影.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7) :56.

[4] 杨娟珍.以科学化视角改革创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J].学理论, 2015 (12) :87

加强思想引领范文第3篇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公文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杨福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比如在地位作用上,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根本任务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方针原则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组织领导上,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主体责任,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总书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比如强调“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量”。“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载体,承载着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如果用一幅图画来描述,就是人处在一种很光明的状态下的生活境态,这种境态就是道德状态。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说得很通俗,他说道德是一种活法,是一种走向平安、顺利、吉祥的人生活法。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因此,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7版)设置了“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三大板块,其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目标,环境和机制是保障。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永恒的主题,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的坚定信念,紧扣“四个聚焦”,推动深度创建和持续创建,从而涵养好城市气质,培养好道德品质,厚养好文明素质,滋养好城市颜值,努力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创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美好生活。

聚焦“四个自信”,武装好头脑。一段时间以来,国民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产生了偏差,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人包括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思想决定方向,理想引领新风。面对思想领域的种种思潮,我们必须弄懂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今后一段时间重中之重的大事。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强认知认同、形成共同思想。夯实这个基础,首先要用新方法持续宣传阐释。最近,中央电视台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网络和荧屏形成热播,反响强烈。在时隔两百年之后的中国来谈马克思主义,用创新和智慧,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之中重新建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着一场精神文化的洗礼和浸润。我们应该运用新技术新方式,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广大群众知道新思想、尊崇新思想、信仰新思想。其次,要用新成果擦亮大众眼睛。一种思想能根植于群众心中,是因为其生命力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从站起来、富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起来,走上了强起来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好这一成果,要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技术新手段。要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引导广大市民更加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聚焦“铸魂工程”,引领好方向。中华文明的熏陶与浸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例如,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西汉以后儒家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价值学说体系,称为“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纵观中国历史,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仁义”始终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要义,对忠孝、智勇、诚信、廉耻、勤俭等其他伦理价值规范具有统领作用。本着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的原则,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融入生活、融入法治,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社会主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义核心价值观,其追求是宏大、高远的,其要求又是具体、实在的。落细,就是坚持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落小,就是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生活小节抓起,引导人们多做举手之劳的善行义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落实,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聚焦“文明礼仪”,滋养好习惯。陋习与文明新风格格不入,特别是生活陋习,既有碍城市观瞻,又影响市民健康;既阻碍文明进步,又损害市民气象。例如,焚烧纸钱烟绕城、乱穿马路闯红灯、垃圾乱扔不入箱、推挤争抢乘公交、举止不雅讲粗话、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守秩序不排队、随时随地大小便、狗吠扰人屎成患、穿着随便逛大街、禁烟场所照吸烟、乱涂乱画乱张贴等方面的生活陋习,已成为国民普遍厌恶的恶习。恶习不除,文明难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大国需要大国的涵养,大国需要大国的气象,大国需要大国的魅力。在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培育具有大国礼仪、和谐包容的谦谦君子,改陋习就是弘扬时代新风的应有之义。改陋习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久久为功;不只是空喊口号,还要标本兼治。必须运用舆论引导、文明劝导、文化疏导和执法督导等方式,堵疏结合,方能奏效。舆论引导,就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先发优势和辐射优势,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讲策略、讲引领、讲方法,对违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法闯红灯、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要坚决曝光,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对穿着不雅、吃喝不雅、言语不雅的现象,要通过访谈、辩论、评议等互动节目,发掘“小节酿祸”的鲜活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催人警醒。文明劝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组建文明劝导团,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群众性劝导活动,引领文明风尚。文化疏导,就是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搭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让人们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执法督导,就是要发挥法治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健全各类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守则,奖惩并重,多措并举,营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守序之风。

聚焦“移风易俗”,培育好乡风。十八大以来,文明城市创建呈现新的态势,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已从单纯的城市创建延伸至乡村创建,从城市文明扩展到全面、全域、全员、全体文明。今年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任务,是文明城市测评的重点内容。我们必须悟透政策,把握好“风俗”与“风尚”的关系,进而推实这一行动。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婚礼、嫁娶、丧葬、饮酒、节日等风俗,有些风俗起到了规范和约束行为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风俗不适宜了,需要及时的“移风易俗”。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差异相对较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尽管如此,但相当多的地方,风俗存在许多共性。像红白喜事随份子、人情钱这些东西,基本相同。特别是在当代的农村,富起来的群众沿袭旧风俗越演越烈,大操大办、炫富攀比、聚众赌博、奢靡浪费等现象,让群众有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赌博败家“富不起”的感慨。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所谓的自治,就是动员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城乡社区普遍组织制定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广泛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让群众自我制定道德准则,自我约束规范行为。自治需要基层组织畅通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及时调查处理不良风气行为,树立正气,匡正歪风。所谓法治,就是发挥法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了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把社会信用、公民文明行为、移风易俗等列入规划。各地可探索婚丧嫁娶、殡葬改革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形成推动移风易俗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所谓德治,就是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动移风易俗,重在家庭,重在个人。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孝心子女等家庭角色评选,把移风易俗的要求落实到文明家庭建设之中。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道德内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涵,突出价值引领,组织好以“春节之和谐、元宵之欢乐、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为主题的节庆文化活动,以此培育家庭美德。突出倡导雷锋精神,抓好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乡贤等典型引领,不断积聚移风易俗的正能量。

新的时代,文明城市属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时代新风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心齐,泰山移。建设文明城市,弘扬时代新风,需要每一人!

公文

加强思想引领范文第4篇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公文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

□杨福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比如在地位作用上,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根本任务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方针原则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组织领导上,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主体责任,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总书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比如强调“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量”。“中国共产党要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载体,承载着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如果用一幅图画来描述,就是人处在一种很光明的状态下的生活境态,这种境态就是道德状态。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说得很通俗,他说道德是一种活法,是一种走向平安、顺利、吉祥的人生活法。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因此,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7版)设置了“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三大板块,其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目标,环境和机制是保障。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永恒的主题,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的坚定信念,紧扣“四个聚焦”,推动深度创建和持续创建,从而涵养好城市气质,培养好道德品质,厚养好文明素质,滋养好城市颜值,努力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创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美好生活。

聚焦“四个自信”,武装好头脑。一段时间以来,国民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产生了偏差,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人包括少数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深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思想决定方向,理想引领新风。面对思想领域的种种思潮,我们必须弄懂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今后一段时间重中之重的大事。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强认知认同、形成共同思想。夯实这个基础,首先要用新方法持续宣传阐释。最近,中央电视台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网络和荧屏形成热播,反响强烈。在时隔两百年之后的中国来谈马克思主义,用创新和智慧,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之中重新建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着一场精神文化的洗礼和浸润。我们应该运用新技术新方式,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广大群众知道新思想、尊崇新思想、信仰新思想。其次,要用新成果擦亮大众眼睛。一种思想能根植于群众心中,是因为其生命力的伟大。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从站起来、富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起来,走上了强起来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好这一成果,要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技术新手段。要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引导广大市民更加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聚焦“铸魂工程”,引领好方向。中华文明的熏陶与浸润,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例如,先秦儒家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西汉以后儒家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价值学说体系,称为“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纵观中国历史,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仁义”始终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要义,对忠孝、智勇、诚信、廉耻、勤俭等其他伦理价值规范具有统领作用。本着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的原则,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融入生活、融入法治,必须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社会主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义核心价值观,其追求是宏大、高远的,其要求又是具体、实在的。落细,就是坚持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把原则要求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落小,就是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生活小节抓起,引导人们多做举手之劳的善行义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落实,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聚焦“文明礼仪”,滋养好习惯。陋习与文明新风格格不入,特别是生活陋习,既有碍城市观瞻,又影响市民健康;既阻碍文明进步,又损害市民气象。例如,焚烧纸钱烟绕城、乱穿马路闯红灯、垃圾乱扔不入箱、推挤争抢乘公交、举止不雅讲粗话、随地吐痰擤鼻涕、不守秩序不排队、随时随地大小便、狗吠扰人屎成患、穿着随便逛大街、禁烟场所照吸烟、乱涂乱画乱张贴等方面的生活陋习,已成为国民普遍厌恶的恶习。恶习不除,文明难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大国需要大国的涵养,大国需要大国的气象,大国需要大国的魅力。在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培育具有大国礼仪、和谐包容的谦谦君子,改陋习就是弘扬时代新风的应有之义。改陋习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久久为功;不只是空喊口号,还要标本兼治。必须运用舆论引导、文明劝导、文化疏导和执法督导等方式,堵疏结合,方能奏效。舆论引导,就是充分发挥媒体的先发优势和辐射优势,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讲策略、讲引领、讲方法,对违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法闯红灯、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要坚决曝光,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对穿着不雅、吃喝不雅、言语不雅的现象,要通过访谈、辩论、评议等互动节目,发掘“小节酿祸”的鲜活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催人警醒。文明劝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组建文明劝导团,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群众性劝导活动,引领文明风尚。文化疏导,就是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搭建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让人们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执法督导,就是要发挥法治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健全各类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守则,奖惩并重,多措并举,营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守序之风。

聚焦“移风易俗”,培育好乡风。十八大以来,文明城市创建呈现新的态势,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已从单纯的城市创建延伸至乡村创建,从城市文明扩展到全面、全域、全员、全体文明。今年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任务,是文明城市测评的重点内容。我们必须悟透政策,把握好“风俗”与“风尚”的关系,进而推实这一行动。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婚礼、嫁娶、丧葬、饮酒、节日等风俗,有些风俗起到了规范和约束行为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风俗不适宜了,需要及时的“移风易俗”。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差异相对较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尽管如此,但相当多的地方,风俗存在许多共性。像红白喜事随份子、人情钱这些东西,基本相同。特别是在当代的农村,富起来的群众沿袭旧风俗越演越烈,大操大办、炫富攀比、聚众赌博、奢靡浪费等现象,让群众有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赌博败家“富不起”的感慨。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所谓的自治,就是动员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城乡社区普遍组织制定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广泛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让群众自我制定道德准则,自我约束规范行为。自治需要基层组织畅通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及时调查处理不良风气行为,树立正气,匡正歪风。所谓法治,就是发挥法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了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立法,把社会信用、公民文明行为、移风易俗等列入规划。各地可探索婚丧嫁娶、殡葬改革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形成推动移风易俗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所谓德治,就是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动移风易俗,重在家庭,重在个人。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孝心子女等家庭角色评选,把移风易俗的要求落实到文明家庭建设之中。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道德内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涵,突出价值引领,组织好以“春节之和谐、元宵之欢乐、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为主题的节庆文化活动,以此培育家庭美德。突出倡导雷锋精神,抓好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乡贤等典型引领,不断积聚移风易俗的正能量。

新的时代,文明城市属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时代新风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心齐,泰山移。建设文明城市,弘扬时代新风,需要每一人!

公文

加强思想引领范文第5篇

按照《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我们一定要围绕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一定位,建设林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可靠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依法负责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及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

1. 明确干什么,关键是怎么干

(1)要把林区生态保护建设与国家林业“十三五”规划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对林区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我们要充分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政策,让政策红利惠及林区职工和百姓。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全力推进,符合政策导向的积极推进,以此保障我们的工作路径不出问题。(2)加强林业信息化和智慧林业建设,信息化是林区目前的一块短板,现在还处于分散化、低端化发展阶段,还谈不上智慧林业,我们要迎头赶上。随着林业职工人数的减少,生态保护建设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发展智慧林业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到现代林业建设中,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作用。(3)充分认识重点国有林区林地林权管理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制度管理的意义,林地林权是重点国有林区的命脉和根基,没有林地就没有林业。我们要树立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感,要有物权意识,要深入研究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和森林有偿使用方面的政策。要研究编好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做好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等项工作。为考核生态建设效果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提供服务。林区上下要重新对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作用实施有一个认识,国家要求科学编制长期森林经营方案,作为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主要遵循和考核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绩效的依据。

2. 要加强森林经营方面的政策和理论技术研究

作为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指示精神,我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要以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为目标,树立多功能林业意识和近自然林经营思想,针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森林经营措施,科学研究林区什么样的林分状态生态系统最优、林分蓄积量最高和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是最佳等一系列基础工作,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经营标准的研究,让森林经营有目标,经营措施有标准,形成简单实用的技术操作体系。同时要组建森林经营专业队伍,引入生态建设监理机制,建立森林经营成效评估机制,摒弃短期效益,真正建设好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木材战略储备基地。(1)建立健全林地保护制度、森林保护制度、森林经营制度、湿地保护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时修编林区自然保护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湿地公园规划。积极跟进研究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关政策,适时推进林区国家公园建设。开展好濒危保护植物和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以此为基础有步骤地开展林下动植物详查,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服务。(2)发展森林旅游是林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其中高端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是林区发展的重点。我们要借助自治区旅游大会的春风,把林区开展旅游的思路进一步提炼、细化、落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我院要在前期规划、基础调查、资料提供等方面有所作为,助推林区森林旅游大发展。(3)加强生态监测和评估工作。目前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己初步建立,2002年林区成立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自2012年开始承担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监测评估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但职能发挥还没有到位。建设并切实发挥好监测中心的作用,对于准确反映林区生态保护建设成效至关重要,今后此项工作不仅是我院的中心工作,亦将是管理局的重要工作之一。建议管理局在监测经费投入、人才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特別关注,进一步完善林区监测体系建设。

3. 结语

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是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的主体,要积极建设精干高效的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的专业队伍。充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要创新森林资源管护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护模式;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益林管护,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创新林业生产组织方式,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实现人员分流社会参与;要积极推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凝聚共识,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精神状态,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挂牌伊始,管理局党委高处站位,实处着眼,聘请国内林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为林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生态保护建设理论知识培训,以此形成以上率下、全面覆盖的大学习大讨论热潮,此举可谓在林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林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围绕“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定位,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理念支撑。

加强思想引领范文第6篇

一、“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政教学的引导意义

1、“中国梦”是大学生思政教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 引导大学生思政教学的宏观政治方向, 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能够为大学思政教学提供内容导向。“中国梦”是基于中国历史和时代两个层面,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引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在此过程中, 大学生是中坚力量,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来进行大学生思政教学, 围绕理想信念教育, 注重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建设, 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真正提升大学生思政教学针对性[1]。

2、“中国梦”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导向

在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中, 准确的价值导向十分关键。而“中国梦”恰恰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 将“中国梦”与自我成长充分联系起来。当前我国大学生正处于“中国梦”发展的关键时期, 使大学生担任着实现“中国梦”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大学生只有明确我国的国家前途和自身责任, 才能坚定信念, 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如此, 大学生的自我奋斗只有与民族复兴充分融合, 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 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也能在“中国梦”的指导下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 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自我价值,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中国梦”是大学生实现目标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是大学生顽强拼搏的不竭动力。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坚持努力, 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中国梦”的实现更是如此[2]。“中国梦”就是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发展大方向充分融合起来, 具有巨大的精神动力, 不仅能够激励人心, 更能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不畏艰难、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

1、学生理念上的问题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 信息大爆炸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国外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维产生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当然也不乏一些偏颇的想法出现, 一些学生甚至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认为国外的都是好的, 对国产文化及产品具有质疑甚至抵触的情绪。大学生思想理念上的问题, 对“中国梦”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形成了一定阻碍。

2、学生成长性格上的问题

大学生思政教学应首先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上入手, 结合学生的差异化特点进行针对化教学设计, 从而引导学生的茁壮成长, 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 多数都存在在家庭中被溺爱的现象, 崇尚个性, 对集体的荣辱感和责任感较差,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思政教学的发展。

三、“中国梦”引导大学生思政教学的具体对策

1、以“中国梦”的引导, 促进学生理念的转变

虽然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必须被外来文化所替代。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 一些学生荣誉失去选择的方向, 一味关注外来文化的精华而忽略了我国文化的精髓[3]。这种思想正是高校教学缺乏华夏文明引导的重要表现。因此通过“中国梦”引导思政教学, 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念的转变。在中国梦的引导下, 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并在自我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传承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接纳, 并不意味着对中华文化的一味摒弃, 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学, 真正转变学生的思维理念。

2、以“中国梦”的引导, 培养学生创新与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校园硬件基础和知识基础, 因此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 及创新意识的锻炼, 是在“中国梦”指导下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责任感, 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的激发与培养, 需要思想政治教学的介入与影响, 着不仅需要道德规范的硬性约束, 更需要道德行为的耳濡目染,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素养, 能够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

四、结束语

可见, “中国梦”理论思想内涵丰富, 它不仅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在历史洗礼中留下的精髓, 更是当代中国的进步与革新。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的融合, 不仅是对学生思想抱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升, 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 也是进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以“中国梦”来切实武装大学生头脑, 能够在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 能保障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

摘要:“中国梦”具有十分浓烈的现代中国特色, 具备深刻的内涵与意义, 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先进的引导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 将“中国梦”的特征理念与教育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 能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梦”的深刻含义。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合的意义, 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能在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发展的同时, 将“中国梦”落实到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学中, 践行“中国梦”的相关理论, 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 崔龙燕.“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01) :156-160.

[2] 李志平.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0 (02) :1028-1032.

上一篇:加强民族团结范文下一篇:酒类行业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