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5-21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浅析宝黛形象的禅宗意味

3、在写作教学中提高高中生的想象力

4、搭一座桥 开一扇窗

5、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比较林黛玉与简?爱

6、教师才思深千尺,不及学生展风采

7、《红楼梦》主人公爱情形象的现实诠释

8、《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浅谈

9、论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10、读《红楼梦》品林黛玉之美

11、从《红楼梦》与《四朝代》女主人公命运看生命观

12、《红楼梦》林黛玉别议

13、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歌

14、从心理角度谈《红楼梦》中十二钗的典型人物

15、论《红楼梦》中林黛玉语言的修辞特色

16、浅谈林黛玉形象的美学特征与功能性

17、林黛玉与达吉雅娜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18、林黛玉和成春香的爱情观比较分析

19、《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语言欣赏

20、《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人物形象的对比

21、大观园里走出的甄嬛们

22、《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和贾宝玉人物出场及性格比较

23、《红楼梦》中“冷笑”隐喻的英译与语境因素探析

24、思维导图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25、建立分类活动群 聚焦人物描写

26、《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浅析

27、在比较中分析《红楼梦》的人物

28、茵加登文本研究视域下的《葬花吟》分析

29、《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形象分析

30、如何利用对话教学理论引领高中语文教学

31、打破传统教学常规,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32、《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33、孤傲与脆弱的矛盾化合

34、《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心理探微

35、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人物形象

36、《红楼梦》的语言特色赏析

37、“宝黛恋”与男女平等的价值追求

38、走进《红楼梦》人物的内心世界

39、任务驱动下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40、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41、阿玛兰妲和林黛玉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42、《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确定

43、浅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诗

44、浅谈政治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45、浅谈简·爱与林黛玉矛盾的女性解放意识

46、激发兴趣,让语文名著课堂精彩纷呈

47、《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艺术

48、在内与外、虚与实、表与里之间

49、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

3、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容美体技术教学分析

4、基于《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在高职院校非艺术专业审美素养的培养

5、服装色彩搭配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谈《简·爱》的人物形象设计

7、试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与服饰关系

8、依托工作室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初探

9、人物形象设计在广告产业中的创意性作用研究

10、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11、浅析色彩元素在创意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12、浅析商业美发素描课程的教学方法

13、影视人物形象设计所渗透的家庭文化探析

14、播下读书吧种子,收获读书好习惯

15、人物形象设计国际化与民族化研究

16、动画人物形象设计的艺术性探究

17、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8、韩国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设计解读

19、综艺节目狂欢化人物角色设计

20、新媒体环境下对于人物形象设计工作者的影响

21、高职语文口语训练三阶段的构思

22、浅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23、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运行管理创新与实践

24、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25、文化创意背景下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创新创意人才培养

26、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

27、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

28、行业影响下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9、研究戏剧影视剧人物形象设计

30、协作、互助、共赢——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模式探索

31、探究式教学法在美容化妆品学教学中的应用

32、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民族元素的思考

33、形象设计对影视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34、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运用解析

35、不同课程在实训中的教学方法开发与实践研究

36、浅谈视错觉在人物整体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37、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38、论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

39、现代中国人物视觉造型设计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40、关于人物动漫化的形象设计探讨

41、信息技术在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42、网络虚拟人物形象设计与中华元素的结合

43、服装表演专业《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新模式教学的探讨

44、《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45、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46、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47、试论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设计者对色彩的把握

48、浅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

49、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化妆课程教学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两类文人

小说一开始, 余楠的出场很吸引人。已届中年的杂牌教授被一场风流韵事所打击, 只好北上, 拉开了一场知识分子大聚会的序幕。聚会地点是北京文学研究社。小说之所以选择余楠先出场, 是为全篇大局着想, 余楠是后来“洗澡”中洗的最精彩、最具代表性的, 他的“越臭越香”、“越丑越美”的检讨体现了杨绛对所谓“洗澡”的反讽。我认为余楠是杨绛塑造的最生动的形象之, 他固然不讨读者的喜爱, 但看完《洗澡》的人最忘不了他。他的自私自利, 他的小气, 他的自以为是, 他“捧得住饭碗, 也识风色, 能钻能挤”。所以他不仅在旧社会能以风流才子自居, 到了新社会, 还是数他“最靠拢”。看他巴结社长傅今、勾结施妮娜的举动, 真正是文人无行。余楠的身上, 具有文人的一些丑恶习性, 善于自吹自擂, 除了脸以外什么都要, 权利、金钱正是他所热衷的。即便到了新社会, 他还是发挥他的钻营特长, 并且如愿以偿的当了资料室主任, 做了组长。他可以把假的说成真的, 把没有的说成存在的。在“洗澡”运动中, 为了能过关, 甚至编造谎言以至惹恼了妻子。从余楠身上, 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比如《围城》中的李梅亭。杨绛是从一个时代走到另一个时代的人, 历经了社会变迁, 人世沧桑, 练就了一双慧眼。她把一些文化人的丑恶嘴脸在余楠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人在她的散文中也经常闪现, 想必与当年她和钱钟书曾屡遭这类人的诬蔑和打击有关吧。

如果说余楠一出场就像漫画中的小丑, 那么许彦成的亮相则是颇具古典意味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杨绛虽然笔下含蓄, 但她毫不吝啬地赋予了许彦成令人喜爱的品质。当余楠在会上慷慨激昂的阐述他爱上了社会主义时, 他却只顾低着头, 因为“他觉得这种发言像小学生答课题。答得对, 像余楠那样, 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当他实在逃不过发言时却只能结结巴巴, 这当然不是他没有见识、没有学问, 而是他不习惯当众袒露“所谓的心声”。我私下觉得, 许彦成的身上有钱钟书先生的影子, 比如把学位看作等闲, 却醉心于喜爱的学问;比如他对政治的不敏感和落落寡合, 只求“耕耘自己的园地”。

2 两位佳丽

因为对许彦成的偏爱, 杨绛让两个美丽的女性都爱慕他, 一个是妻子杜丽琳, 一个是姚宓。作为妻子, 杜丽琳虽然是不真正了解他的“封面女郎”, 但嫁给他, 是出于对他学识的倾慕、对他人品的赞赏, 从这一点上来说, 杜丽琳并不庸俗。至于她与许彦成在许多地方不合拍, 那也只能如杨绛所说是因为“相互误解”就恋爱的原因, 是“两个没有经验的人”的偶然结合。

姚宓的出现, 也是一个偶然, 何况他们俩的结局真的像徐志摩所说的:“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徐志摩《偶然》) 。很多读者为他们俩惋惜, 认为许彦成和姚宓是天造地设的佳偶, 的确, 知音难求, 但“得知我幸, 不得我命” (徐志摩语) , 何况是“使君早有妇”。以许彦成的人品, 真的让他离弃杜丽琳, 他会一生受到良心的谴责。虽然很多读者认为是“洗澡”运动阻止了这场爱情, 但我却认为, 即使没有“洗澡”, 他们俩也不会继续走下去。姚宓是杨绛喜爱的人物。她简直是完美的:聪明美丽、善良可人、富于才华和情趣……她和许彦成的相知源于他们是同一类人, 她清丽脱俗, 对自己喜欢的领域是全心投入的, 并无任何功利。“偶尔谈论作家和作品, 两人很说得来”。这一对组合, 是杨绛自己生活的某些写照, 缺的只是结局。他们在小书房里倾心交谈时, 杜丽琳正好碰见, 一个说“我绝不走到你们中间, 绝不破坏你们的家庭。”一个说:“我绝不做对不起你、对不起她、对不起姚伯母的事。”以他们俩的人品说的应该是真心话。也许有读者认为他们已经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从最初的“眼神相遇”到“默契”的交流直到“他们觉得彼此间已有一千年的交情, 他们俩已经相识了几辈子”, 他们可曾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吗?他们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品性决定了他们的理性选择。何况, 姚宓是那么追求完美, 就像她和罗厚说的, “你知道吗, 月盈则亏, 我们已经到顶了, 满了, 再下去就是下坡了, 就亏了”。她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保护了这份完美无瑕的爱情。在漫长的人生中, 这样的情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3 群像素描

书中其他人物也描写的相当精彩。像余楠的夫人宛英, 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忍让、宽容、善良。虽然丈夫风流花心, 但她还是尽职的做好妻子的本分, 当然, 这也许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美德;她真诚和善, 姚宓只是为她按摩了一次, 她就偷偷的从丈夫那里帮姚宓把文稿拿回来。与宛英相对应的, 文中还有一位“侠客”罗厚, 罗厚虽然出场不多, 但每次出现都是侠义心肠, 他表面大大咧咧, 内心却对姚宓关怀细致, 他对姚宓说自己可以和姚宓结婚, 俩人井水不犯河水并支持她和许彦成的感情, 话语虽然荒诞, 但足见他对姚宓的深情厚谊。

至于革命阵营的知识分子, 杨绛写得很含蓄。想必马任之、王正等人应该是有德有才的代表, 马任之能给姚謇做助手, 可见学问不错;王正能够提议姚宓做研究工作, 可见眼光独到, 不埋没人才。但这两个人未直接出场, 性格也未展开, 倒是施妮娜这个人让读者的印象深刻, 去图书馆借巴尔扎克的《红与黑》、认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儿》是小说, 实在无知到了极致;自己认为是有资历的苏联文学专家, 其实只不过是跟前夫出国当太太罢了。这样一个人, 在研究社里却骄横得意, 真是很有讽刺意义。

人物塑造能让让读者如痴如醉, 正是源于令人赞叹的语言功底。杨绛延续了一贯的冷静、含蓄和不动声色的幽默。我们从她的一两句话中就能读出赞赏或嘲弄。这种洗练、干净的笔法如同美术素描, 观者目光所触, 瞬间就能领悟到艺术的魅力。所以《洗澡》虽然篇幅短, 却能承载了史诗般的信息。读罢全书, 掩卷而思, 那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占据在脑海之中, 挥之不去!

摘要:《洗澡》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株小草, 默默无闻却富有生机。杨绛先生在垂暮之年, 用温婉却充满张力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建国之后知识分子的生活面貌。小说篇幅不长, 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虽然只是选取了生活的某些横断面, 但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一、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对演员的要求

1、编导及舞蹈演员需要加强自我修养, 提升素质

第一, 在生活中积累。艺术源于生活。一个舞蹈演员的生活根的厚与弱是可以通过其作品表达清楚的。作为一名舞蹈演员, 要想让自己打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并且具有审美品位, 需要不断从生活中去吸收营养。一个编导或舞蹈演员, 其生活越丰富, 积累的知识越多, 越能由丰富的艺术宝库中发掘更多的内涵, 并且把这些内涵进一步提炼, 铸就成为艺术的精品。第二, 心理方面的准备工作。想要成为一个编导或舞蹈演员并不容易。在漫漫的学习道路中, 需要忍受的了寂寞, 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繁华。在经济浪潮的影响下, 一个人的三观有时会发生改变。但是, 作为一名真正的舞蹈编导或演员, 则要有为艺术献身的准备。如我们著名的舞蹈演员杨丽萍一样, 终身未生育, 为了保持身材而放弃美食, 所有的这些也都是为舞蹈而准备的。而只有这样的觉悟, 才能让自己融入到舞蹈中, 把自己奉献给舞台。第三, 基本功与技巧的磨练。作为一个编导或舞蹈演员, 想要真正塑造出灵魂、具有生命力的舞蹈形象, 其基本功、技巧的磨练是不可缺少的。为了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舞蹈演员每一天都要进行基本功与技巧的磨练, 要知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要能吃得苦中苦。而编导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把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舞蹈的创作中。

2、舞蹈编导、演员需要具有一定创作力

舞蹈编导、演员在舞蹈艺术的实践以中, 需要用自己不断变化的人体姿态以及表情, 根据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想, 具体进行创造, 而这种创造是二度创造, 更是一种艺术形象的打造。这一过程中完成舞蹈创造的重要部分。舞蹈表演的物质材料就是演员的身子、编导的思想, 基本的方法是通过舞蹈动作来构成舞蹈的语言, 其任务是通过舞蹈的语言来综合音乐、舞台的美术等方法把作品的主题呈现, 抒发出人物内心情感, 将人物性格描绘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可塑造成具有生命力的舞蹈形象。舞蹈表演基础是舞蹈演员对于其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对作品中人物外部动作、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理解。第一, 舞蹈编导、演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才可达到自由控制身体及表达的技巧, 掌握有着高度表现力、难度系统大的技巧, 掌握好创作的精髓。第二, 舞蹈编导、演员还需要加大对当前社会生活的体验, 了解社会各阶层不同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根据编导需求在舞台上准确表达出人物的性格、情感, 通过二次创造完成舞蹈的形象打造。并且舞蹈演员还需要有着比较广泛的社会历史知识以及较高文化水平的修养, 以此增强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及表现。特别是要有着深入的音乐分析能力, 包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力, 让作品中的音乐舞蹈可以有机结合, 变成为舞蹈的肢体、面部表情。

二、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1、模仿的价值

在舞蹈作品中舞蹈的情节和人物是不可分割的, 而舞蹈人物形象塑造是为了创作来进行的。在舞蹈的创作中模仿是一种常用的舞蹈表达方式, 更是练习以及锻炼的常用方法。模仿在直观的舞台中指的是动作节奏形象变化以及主体形象的层次转变, 与音乐中的旋律相类似。在形象生活中动律决定其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物矛盾关系的一种变化节奏, 决定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例如舞蹈《幽默夕阳红》, 在编舞时, 其模仿就是创新的开始, 以皮影的特点融入到舞蹈动作中, 生动展现了老年人晚年生活。演员均为年过六十周岁的人来担任, 以老年人本身刻画舞蹈人物, 也是对这个作品最好的诠释。

2、由个性出发, 丰富人物形象

在舞蹈人物塑造中, 了解人物是基础工作。编导需要融入到人物的生活中, 了解人物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的习惯。仔细去研究人物的性格。比如我们在日常的交际中, 常常会发现有的人的行为、音容、笑容会给我们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些留有印象的都是有着独特的个性。例如在舞蹈《新时代的虎妞和祥子》中, 其中有描写结婚夫妇, 在生活中“你争我逗”的一段, 又滑稽又幽默的爱情故事。编导在创作好了舞蹈后, 演员就需要对这一段内容细细揣摩, 在两人打斗时的动作, 都是生活化的姿态, 节奏小而快, 在把握节奏的藏在上, 对人物性格进行研究, 把动作与性格融合在一体。可见在舞蹈人物塑造时, 要由人物个性、性格出发, 丰满人物形象, 把人物最有特色的特点素材进行理解、加工、提炼, 让人看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舞蹈人物演绎成“活生生”的人。

3、把握分寸, 与角色融合成一体

我们著名的舞蹈家沈培艺曾说过:“再热情的作品, 演员仍需要忠实、有节制地经过艺术去把握分寸, 要有分寸去处理表达出的角色的诉求, 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增加激情表演的真实及合理性。”舞蹈演员需要去重视一个“度”字, 古人有言“过犹而不及”, 只有不造作、不虚假的表演才能和角色融合成一个整体, 才能做的“你中有我, 我中是你”。舞蹈演员需要对角色掌握到位, 要不松、不紧, 不可盲目自我, 要带入角色, 也要让自己从角色中跳出。要学会用第三者的角度去感受舞台上的自己, 审视角色塑造是否完整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否准确, 由理性上升的感性, 再把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

三、结语

综上, 无论是对于舞蹈演员还是编导来说, 在对人物进行塑造时都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融入真实的情感, 就算是模仿也要符合角色的需求。要从不知中吸收营养, 创造出灵魂的艺术形象。第二是要由人物的个人出发, 丰满人物的形象。第三是要把握好分寸, 让自己和舞蹈形象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摘要:舞蹈是时间、空间有机融合的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艺术。无论哪种舞蹈形式, 都是要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才能完美呈现。一个舞蹈的编导艺术构思、审美理想也能是通过舞蹈演员艺术再创造才可成为具体的艺术形象。所以在编导及表演中, 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舞蹈作品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对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式进行整理、分析, 旨在更好诠释塑造舞蹈人物形象的方式。

关键词:舞蹈,人物,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 王芊.论舞蹈人物形象塑造与艺术设计[J].陇东学院学报, 2015, 06:108-111.

[2] 刘芳.在有无之间体验舞蹈表演的创作魅力——以舞蹈《儿行千里》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例[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 01:120-125.

[3] 姚颖.浅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音乐、舞蹈、舞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 08:170-174.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舞台化妆造型 人物形象 特征

在进行舞台表演前需要针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做好舞台化妆造型工作,以确保塑造的角色更加真实。无论是歌舞剧还是话剧、京剧等,都是需要借助化妆与造型来丰富舞台表演的,只有保证舞台化妆造型的艺术性,才能提升对观众的吸引力。

一、舞台化妆造型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由于舞台表演更加注重其在艺术上的彰显,所以为了提升舞台角色的立体性与吸引力,让观众对所观看到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就要做好舞台化妆造型工作。为提升舞台化妆造型的质量,则需要与塑造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在掌握化妆与造型技术要点的基础上提升塑造的美感,丰富舞台表演的内容。不论是表演还是演唱,表演者在舞台上都是观众目光的汇聚点,而表演者表演的目的也是要吸引观众的目光,传递出节目应有的内涵。可以说,这不仅是表演者所应当承担的使命,同时也是表演中的重要准则。在舞台上表演者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在定位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对于人物塑造来讲,面部的化妆以及服装等方面也是进行人物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表演者面部的化妆能够展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而不同的穿着也可以塑造出不同的背景。如在舞台剧中表演者饰演一名工人,要想塑造出一个能够满足大众对工人认知的形象,就需要借助化妆、造型来进行处理,不仅要保证服装上贴近真实的工人服装,同时也要处理好面部的妆容,满足工人的形象要求。[1]如有的岗位的工人因长期风吹日晒,皮肤上表现出了比较粗糙的状态,加之工人在工作中无暇顾及每一个污渍,所以在适合的妆容与服装下,使得工人这一角色的说服力明显提升。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物形象需要做好不同的妆容处理,确保服饰上的合理性,且在服饰与妆容的变化下,即便是同一个表演者,也可以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而这也就证明了化妆与造型的魅力。可以说,化妆与造型在舞台表演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化妆、造型的参与,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表演的特色与感染力。为了实现化妆与造型目标,提升角色的生动性,就要求化妆人员对角色、剧情等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的妆容与造型。只有掌握化妆与造型的重点,分析化妆与造型的技巧,才能打造出适合的妆容与服饰。[2]

二、舞台化妆造型艺术如何体现人物形象特征

(一)对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舞台表演中涉及不同的角色,加之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与伴舞人员在角色定位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不同角色定位下需要做好妆容、服饰等方面的转变工作,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即便表演者与角色定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化妆、造型等的变化依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效果,确保角色上的接近度。但是对于有剧情设定的演员来讲,演唱者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主要以比较庄重的形象进行演唱。所以,进行舞台化妆造型的工作人员要想塑造出适合的角色,就必须做好角色定位,明确不同角色的特点,确保形象塑造的合理性。对化妆造型人员来說,如果对角色的认知过于浅显,那么势必会造成所塑造的角色过于肤浅。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深入掌握角色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塑造出适合的角色形象。如在剧情中需要演绎一名正义感较强,但是脾气比较暴躁的角色时,往往是通过浓密上挑的粗眉来展现,通过这种眉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威严,如果扮演的演员自身眉毛比较细软,那么就可以适当进行拓宽修饰。当表演者在扮演一名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女子时,则通过细平的眉形来展现其性格,如果表演者自身眉形比较粗厚,那么就可以适当剔除一部分,或是全部剔除,重新描绘眉形。为了提升角色的丰满程度,就需要从具体设定情况出发,做好性格特征的展现。就演唱人员来讲,因没有剧本方面的约束,所以,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加注重原有的面貌以及性格特点,在适当修饰缺陷的基础上来提升人物形象。通过这种舞台化妆造型不仅可以让观众对表演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提升其在观众心中的辨识度。所以在进行舞台化妆造型时就要结合角色具体情况,在明确其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来进行塑造。[3]

(二)针对剧情进行分析

剧情属于舞台表演中的重点内容,即便是进行歌曲演唱时,也会涉及一些比较特殊的剧情。所以,就要做好区分工作。对其他的舞台表演形式来讲,如话剧、歌舞剧等对全剧情节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人物的发展也是各不相同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在剧情中富家小姐衣食无忧,备受父母的关心,生活中也受到周围人的广泛关注。所以,这一形象应是意气风发的,在妆容上是十分精致的,在衣着上也是比较华丽的。但是随着剧情的不断变化,在家庭变故、父母反目等剧情背景下,富家小姐以往的风光形象已经消失,所以其形象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面容憔悴、衣着破旧甚至还会出现精神压力等。所以说,人物的形象变化是根据剧情变化而变化的,甚至还会产生极大的反差。只有真正了解剧情,才能确保化妆与造型上的处理是合理的。在剧情的变化上,表演者在完成部分表演后需要进行妆容的变化,所以也就需要提前做好方案设计,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妆容的转变,提升造型的形象,让表演者快速进入到状态中。[4]

(三)掌握舞台化妆造型变化原则

舞台化妆造型艺术是通过人物来展现的,所以在塑造角色时不仅需要对剧本中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做好外部特征研究,这样才能提升舞台化妆造型的艺术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舞台艺术有了明显的变化,对造型、化妆技巧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提升。由于舞台化妆与生活妆容完全不同,生活中的妆容主要以真实、自然为主,而对于舞台妆容来讲,则更加注重油彩、粘贴等,通过一些比较夸张的造型来塑造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但是应当要明确的是,在进行人物塑造时严禁出现脱离生活等现象,如果单纯为了提升美感而过度打造人物,那么很容易出现人物个性脱离剧情要求等问题。如在歌舞剧《桃花江美人窝》中,一群貌美如花的女孩生活在神秘的山谷中,由具有魔力的姥姥统治着。小秀为了追求理想中的自由与爱情,与心爱之人走出了山谷。在造型与化妆中不仅要展现远古的年代背景,同时也要提升人物的形象。在塑造头饰时通过与服装、肤色的搭配,在保证色调适宜的基础上展现出人物的个性。所以说,在舞台化妆造型中始终要遵循保有特色与具备艺术夸张手法的原则,在高于生活的基础上提高造型的效果。由于剧情、人物之间不同,所以在发型、造型与头饰等方面也要做好区分。通过对节目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掌握展示重点与要点的基础上确定好发型、头饰以及服装等方面。如在《捣衣情歌》中,不仅要使用舞蹈表演手法,同时也要做好人物塑造工作。在表现山村女孩时通过红肚兜、短裤与赤脚不仅展现了奔放的特点,同时在粗黑的辫子等的展示下让观众感受到了清新脱俗的感觉。在进行舞台化妆造型时还要结合灯光等作用,由于舞台上通过灯光与布景能够展现出特定的氛围,所以化妆人员需要针对舞台灯光角度等进行分析,明确影响因素。只有真正掌握好这些内容,才能在灯光与化妆的结合下提升舞台造型的艺术效果。

(四)提升舞台化妆造型的灵活性

化妆是一项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工作,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与想象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能够打造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在形象设计中,化妆作为重要的舞台造型环节之一,包含轮廓、造型以及色彩等方面,可以说,化妆也是实用性与审美不断融合的产物。通过使用不同的化妆材料,在使用不同技巧后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彰显出化妆的魅力。由于舞台化妆中更加注重化妆造型设计、角色效果以及灯光效果等方面,所以舞台妆在造型上更加夸张,色调方面也更加饱满。由于观众与表演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且受到灯光等因素的影响,就要更加注重面部的结构变化,进一步提升化妆的效果。在设定造型时,化妆师需要主动与导演的构思进行结合,在满足与服装设计统一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的造型。由于服装的颜色会对化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完成设计后还要及时进行试妆,针对试妆中的变化进行调整。演员自身的形象与特点也是舞台化妆造型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舞台化妆造型中还涉及比较特殊的造型,如年龄增加下的着装,受伤以后的变化等,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确定,通过采取灵活、多變的方法不仅可以展现化妆的神奇,同时也可以实现扬长避短。为了展现不同的人物特点,需要从修正、掩饰缺点,展现个性魅力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同时还要提升舞台化妆造型的审美修养,确保不同人物的个性化。[5]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台化妆造型直接影响了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形象和表现力,同时也影响其所表演的内容是否能够打动观众。因此,在丰富舞台表演内容的同时,要保证角色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提升舞台化妆造型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宋文婷.论舞台化妆造型艺术与人物形象特征[J].传播力研究,2019,(07):56-57.

[2]易慎.论化妆造型艺术在影视人物塑造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23):23-24.

[3]何光辉.舞台化妆造型艺术与人物形象特征[J].艺海, 2008, (04):90-90.

[4]程丽双. 关于电视舞台化妆造型艺术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2):92-93.

[5]郭晓秋.浅谈电视舞台化妆造型艺术[J].理论观察, 2010,(06):180-181.

(作者简介:王熙鹭,女,甘肃省歌剧院,国家三级舞台技师,研究方向:舞台美术化妆)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角色”通常情况下可以看做是动画片中出现的人或动物的统称,机器有时也被称为“角色”,因此,广义上讲,动画中能够对故事情节产生推动作用的扮演者均可以称为角色,而“造型设计”特指某种工作,这种工作性质主要是设计动画片中所有角色所涉及的外在形象、服装,以及背景道具等内容,与真人演员参与的电影电视剧等类似,动画中得角色虽然是‘虚拟演员’,但是他们任务同样是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任务性格以及凸显故事主题等。因此,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风格对于影片的整体效果会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技术与艺术

因为受众群里的局限性,使得动画片涉及的主题通常是比较浅显而直白的,并且惯用动画角色对影片主题进行较为直接的传达,同时这也是动画电影的鲜明特点和特异性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动画设计制作过程中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就被摆放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1. 动画人物形象的美术风格特征

回顾动画的数百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动画的风格在不断地更新以及不断地进步。时至今日,漫画风格逐渐成为动画的主流。漫画风格采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夸张,即适度夸张以及放大客观现实以及自然现象。角色与故事的影响力也在这种对客观事实和自然现象的夸张表现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这种漫画独有的设计风格也融入了当代的动画角色设计过程中,往往通过较为夸张的表现形式,对角色设计所涉及的比例关系,形态,动作以及表情设计等进行适度的夸张,动画中的角色形象在这种适度夸张的表现形式下愈发能够吸引观众,令观众过目难忘,另一方面,动画角色经过夸张化处理以后,在突出于现实对比的差异感的同时,令动画人物形象愈发可爱。

2. 动画人物形象的设计表现

动画角色形象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夸张和幽默,这是动画作品创作的独特手法和表现形式,也是其娱乐性的根本保证,同时还是动画设计的核心内容。与常规的造型设计不同,动画造型设计通常情况下不只是停留在平面内设计层面,更多的在深层次的、多个角度的进行设计,例如,设计一个角色需要先从形象设计开始,然后将符合人物特点的动作,性格等逐步添加上去,这是一个全方位且多角度的设计流程。简洁,单纯的手法通常被看做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础,即创作人员可以利用某些简洁而单纯的造型元素来构建符号化的特征,只使用三个圆圈构成的迪士尼的米老鼠形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种符号化的表现形式既能够令角色造型鲜明而令观众过目难忘,同时也易于与动画整体的造型风格相统一。

3. 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的艺术性

3.1 艺术性

艺术性是一个相对遥远的词汇,探讨某个设计的艺术性势必会带来不同的声音,因此,为了便于本课题的研究,本文有必要先就艺术性的范围边界进行设定,边界框定的范围涵盖了必须由商业运作的动画制作中,在制作过程的前期,人物造型设计对观众的吸引程度以及受关注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该作品后期能否成功。但是,我们再进场动画的人物角色设计中,除了要迎合观众的喜好以外,还应该考虑动画艺术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令创作的动画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2 趣味性

不管是在电影电视剧还是在动画等各种艺术形式中,趣味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趣味性”折射的是完美与不完美的临界点,既能够作为吸引观众眼球的立足之处,又能避免作品过于俗气,兼顾大俗与大雅的完美制衡。

3.3 角色造型的可行性

可行性,顧名思义表示设计的角色能不能很好的与整个动画风格相融合。创作人员进行角色设计过程中思想可以天马行空不受约束,但是绝不能在不考虑动画整体风格的前提下随意创作。如果不能讲角色与作品风格相统一,再完美的角色设计也是于事无补的。换言之,角色设计的实用性恰恰就体现在其角色与动画整体风格的“融合性”上。这个因素在三维动画的人物设计尤为突出,例如,设计人员往往将人物角色的头画的大大的但是手脚相对的短小,这样就可以达到夸张幽默的效果,这种方式在平面设计中没有问题,但是,却并不适用于三维动画中,因为,三维动画设计中由于手脚设计过于短小而导致某些动作无法完成,这类设计通常被称为不合理的设计。

4. 总结

美学的范围与宇宙同在,与人类同在,作为一本美学原理,应该讲哪些内容呢?这不但涉及到美学作为一种学术按自身的逻辑关联的内容,还要涉及到教育体系的学科分类对美学的具体呈现的制约,在中国,一是放在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的美学,二是艺术学下面的四个一级学科里:艺术理论、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三是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面关于文学的诸学科和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面的各国文学,四是一级学科建筑学下面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学科和林学下面的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这里最为重要是因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离而产生出来的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与美学的关系。可以说,美的艺术类型与艺术概论所讲的内容甚多重合。因此,还要对学科分工的内容加以考虑。在综合这两个方面方面之后,一本美学原理,一是要列出所应讲的问题,二是在这些问题讲清之后,要让人对整个美学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领悟。

回顾我国动画设计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单一枯燥,精神内涵匮乏仍然是我国独立创作的动画形象的通病,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形象或素材仍很少被用于动画造型设计中,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技术手段大发展却无法提升设计内涵的窘境。与上世纪某些事情相比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这种倒退,必然不是技术上的倒退,而是精神上的倒退。我国动画创作产业一路走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动画产业冲击下,仍旧在延续模仿和抄袭的老路,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要及时作出改变,在发展革新技术的同时,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之与现代动画设计相融合,只有这样我国的动画产业方能迎来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新元素-郝华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9

[2]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研究-卢雅然 - 《河南大学》 – 2012

作者简介:任美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专业:新媒体,研究方向:数字动画。

上一篇:学生不敢提问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数控车床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