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

2023-12-20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第1篇

关于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大堰镇人民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油市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文件及会议精神,我站按照镇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具体工作,现将我站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组织,落实责任。

我站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由站负责人带头联系进驻村组开展相关工作,安排落实每位职工到各责任村组,齐心协力抓好养殖业治理工作。按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要求,实行下村职工挂钩包村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二、调查摸底,规范操作。

根据镇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站职工深入辖区内各村组进行摸底调查了全镇养殖情况。目前,全镇畜禽养殖户2765家,其中畜禽养殖大户167户。全镇生猪存栏10481头,能繁母猪存栏1673头, 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1户;存栏牛羊1537头,其中存栏肉牛羊10头以上养殖户19户;存栏家禽175691只;存栏肉兔39137只。为保证工作落实到位,我站安排驻村职工及时指导养殖户做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工作,对新建畜禽圈舍大户要求必须配备粪污处理阳光发酵大棚、沼气池、沼液池,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粪污及时还田灌溉农

1 作物,确保养殖业环境治理有序进行。

三、以点带面,分步实施。

按照镇政府的安排部署,2014年,我站认真落实养殖业环境治理工作,经过对养殖户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劝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已规范建设养殖大户畜禽圈舍和粪污处理设施127户,新建畜禽干粪发酵大棚约2700平方米;沼气池171座约1800立方米;沼液池4200立方米。全镇127户畜禽标准养殖场已基本达到养殖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要求。

四、存在问题:

1、散养户配合意识不强。我镇养殖户规模普遍较小,点多面广,资金不足,加上近几年养殖业行情低迷,养殖户不舍得投入,思想意识淡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进度。

2、散养户生态治理达标有难度。农村散养户要做到零排放,需配套建设阳光大棚、沼气池、沼液池等设施,而散养户在资金投入上不足,在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上还存在一定地差距。

五、2015年养殖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落实我镇养殖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特提出几点建议:

1、建议尽早将大堰镇制定出“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范围。

2、建议镇政府尽快出台规划区内养殖业污染治理拆迁补偿新标准,以加快养殖场拆迁力度。对规划区外的养殖场拆迁标准可参照规划区内执行。

3、建议上级职能部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要及时立案查处。

4、建议加大执法力度,由镇政府统一组建一支专门的农业污染治理执法队伍,从重从快处理违法抢(扩)建养殖场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拆迁一起,绝不手软,毫不留情。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第2篇

内容提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均国土占有面积低于美国,但大大优于日本,另外从生猪饲养密度来看,我国也是远远低于日本的,从而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度可能达不到美国的发展进度,但应该快于日本。

当前,影响养猪企业做大做强的三大要素为资金、土地和人才。特别是我国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本身就很稀缺,加之目前又处在工业化深化发展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总规模极其庞大的生猪产业发展无疑给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压力。

智研咨询发布《2014-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现状报告》显示,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目前面临一定的土地约束。在传统的分散养殖时期,猪舍位于田前屋后,所有生猪产业发展不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当生猪产业进入工厂化繁育和规模化养殖后,养殖场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耕地可占用量小,与城市建设抢地。国土部和农业部规定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废弃地或荒山荒坡一般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很差,最好的选择仍是利用耕地。然而,耕地中除了禁止占用的基本农田外,可利用的一般耕地大约占耕地面积的14.5%,而此类耕地用途也非常紧张,养殖面临与城市建设抢地的局面。

大型养殖场地理条件要求高,东部地区符合要求的少。一座基础母猪1000头、年出栏20000头的工厂化猪场在严格按畜禽防疫及卫生标准设计时至少需要120亩-150亩土地,同时每座猪场选址要求周围至少1-3km半径范围内无居住人口和动物活动,核心种猪场选址要求至少达到5km半径范围内无居住人口和动物活动。如果将目前我国出栏的近6亿头生猪全部按这种标准生产设施建设,将需要3万个猪场,需要360万-450万亩建设用地,按照平均2km无人居住半径计算,覆盖面积为5.7亿亩,占未利用土地的14%,相当于江苏、安徽和山东的面积总和,数量极其庞大。

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养猪行业面临政策风险,以土地和环保为名驱赶养猪场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养猪业被认为是“厌恶性产业”。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的改变,生猪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嘉兴市生猪养殖现状的分析,估算了嘉兴市生猪养殖粪尿年产生量及主要污染物年产生量,结合政府提出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政策,提出了生猪养殖应向减量提质、提质转型、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养殖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三改一拆”;环境治理;嘉兴市

嘉兴称之为浙江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浙江的生猪主产区。据统计,2012年,嘉兴生猪饲养量为734.19万头,占全省近1/5。虽然满足了市场供需,但是嘉兴的养殖业却远远超出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与此同时更为严峻的是,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设施的落后,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敲响了警钟。因此从2013年开始,嘉兴市市委、市政府以减量提质为目标,清理违章猪舍、引导转产转业、完善养殖规划、整治畜禽污染、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养殖;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结合“三改一拆”行动,倒逼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逐步推动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型、传统粗放养殖向标准化生态化健康养殖转型。

1 嘉兴市养殖业概况

嘉兴市地处中国东部最具经济活力的上海经济圈、苏南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三个经济板块交汇的杭嘉湖平原,位居江、浙、沪城市群之中心位置,坐拥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和杭州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之黄金三角区,也是长三角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嘉兴市农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并且畜牧业产量、产值均位于浙江省第一位。2013年,全市生猪年末存栏量195.44万头,出栏量419.81万头,年产值达63.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83%。

由此看出,生猪养殖在农村经济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规模扩大过快、养殖户环境意识浅薄、基础设施和处理技术不完善等,因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的农村养殖户都将每天清理的猪排泄物倒在附近的田地上,认为作物会茁壮成长,但生猪养殖场的排泄量远远超出了作物所需要的营养,而且长期用于灌溉,很容易造成土壤退化、养分不平衡,会直接影响作物产量;有些养殖户专门找一块空土地用来囤积生猪排泄物。晴天,它们经过日晒开始发酵,远远就能闻到阵阵恶臭,引来各种飞虫;下雨天,它们随着雨水一起渗透,一起流淌,造成养殖环境恶化;而有些养殖户直接将生猪排泄物排入农田水沟、河流等,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从而威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甚至影响饮用水安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2 嘉兴市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流失率为30%~40%,按平均35%来计算,嘉兴市2010年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流失量为生化需氧量(BOD5)达4.36万t,化学需氧量(CODcr)4.47万t,氨氮(NH3-N)0.35万t,总氮(TN)0.76万t,总磷(TP)0.29万t。2010年嘉兴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合计排放化学需氧量(CODcr) 2.91万t,氨氮(NH3-N)0.45万t,成为影响嘉兴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测算,1头生长育肥猪平均每天产生的废弃物是5.46 L,1年排泄的磷达6.8 kg,总氮量达9.534 kg。1个万头猪场年可排放20~33 t的磷和100~161 t的氮,并且每1 g猪粪污中含有69万个肠球菌、83万个大肠杆菌以及一定量的寄生虫卵等。此外,养殖户为了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使用过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残留等都会随猪粪尿排出体外;而且规模化猪场所用的清洗消毒液也都直接排入污水中。照此下去,再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控制,必然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来最大限度提高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源头减轻环境污染和污染治理成本,使生猪养殖废弃物得以无害化、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来解决生猪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猪养殖污染减排的突破对促进嘉兴市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三改一拆”政策实施

20世纪90年代,受“供港猪”的政策利好影响,嘉兴市生猪饲养量急剧膨胀,养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然而,超越环境承载量的养殖规模,散、小、多、密的养殖特点,也给嘉兴市埋下了隐患。2013年,嘉兴市召开“三改一拆”暨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动员大会,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把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结合“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通过源头控量、科学治理、监管服务等举措,着力在“拆、减、转、提”上下功夫、抓落实,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嘉兴市拆除违章养殖猪舍为契机,从源头上控制生猪养殖的总量,直接减少生猪养殖废弃物的产生,以减轻嘉兴市生态环境压力。与此同时以减量提质为目标,引导转产转业、完善养殖规划、整治畜禽污染、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养殖,加之在“三改一拆”政策下有效控制了生猪养殖数量,为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做好了铺垫。

3.1 减量提质—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为例

嘉兴市农业局走村入户全面排查生猪养殖存栏情况,排摸整治主要河道两侧养殖污染,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运行操作模式。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坚持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行动快、措施实,截至2013年5月8日,已签订退养协议1 230户,完成总数的96.47%;实际退养852户,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10%;母猪存栏277头,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20.5%;实际退养头数5 709头,完成目标任务的62.61%。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是海盐县生猪养殖重点区域,在巩固前两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2015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着力突出生猪减量提质、养殖户转产转业、优化服务和管理三大重点,不断优化与创新管理机制,全力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经排摸,开发区(街道)共有生猪养殖户1 275户,在此基础上,区(街道)及村(社区)多次召开生猪减量提质动员会、再动员会等营造浓郁氛围,不少养殖户主动退养并拆除违建猪舍。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有关人员说,“在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中,我们切实抓好‘引、收、补、罚、拆’这五个机制,并把‘三个同步’有机结合,即实行收费与退养同步、拆违与控新同步、考核与督查同步的协同工作机制,使退养等工作稳步推进。”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根据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生猪养殖污染行为排摸整治工作,特别是严厉查处河道沿线的偷排、漏排现象,力争全面控制和消除养殖污染,同时建全收集、巡查等机制,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运行操作模式,着力加强对区内环境的保护。该有关人员介绍,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投入10万元建立具有病死动物冷藏功能的暂存点,具备通水、通电、消毒、监控及管理等功能,并采用市场操作模式,委托劳务公司负责辖区内病死动物的接受、暂存、运输及消毒工作,严格落实管理措施,防止病死动物外流。如负责收集的劳务公司存在收集不到位或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等不当行为,将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据悉,在巩固当前成果的基础上,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将集中精力与时间,采取鼓励退养、强化政策引导、激励、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排污收费等有效措施,加强违法猪舍拆除力度,做到“应拆尽拆,不留死角,公开公平,持续有效推进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

3.2 提质转型—以秀洲区为例

在畜牧业减量提质转型发展工作上,秀洲区先后出台了《秀洲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关于加强生猪养殖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措施。全区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各镇、街道、秀洲新区规划区范围及周边500 m,市级以上河道两侧各200 m,区级河道两侧各100 m范围内,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等(经批准放养的畜禽除外)及周边500 m范围内等区域为畜禽养殖禁养区。同时,划定全区范围除禁养区外,其余均为限养区。与此同时,秀洲区明确到2015年末,全面建立粪便、沼液、病死畜禽等“三废”收集处理运营机制,年存栏猪20头、鸭5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均建有排泄物配套治理利用设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其中2013年完成养殖治污设施补建1 500户,建设农牧结合示范村(片)5个,启动1个病死畜禽工业化处理中心建设,以此加快全区畜牧业转型升级。

3.3 生态农业—以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为例

嘉兴敦好牧场位于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有生猪养殖区13.3 hm2,农业生态种植区59 hm2、生态休闲农业区6.7 hm2。猪场养殖废水和渗出物采用先进工艺,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而且引进台湾畜禽尸身无害化措置设备,以生物催化剂迅速分化畜禽尸身,产物作为有机肥原料供给种植区。种植区的蔬菜老茎叶则作为生猪辅助饲料,形成了“猪-沼肥-作物-猪”生态轮回农业系统。

3.4 现代化养殖—以桐乡市洲泉镇为例

位于嘉兴桐乡市洲泉镇的嘉华种猪养殖场,是嘉兴现代化生猪养殖的代表企业。在嘉华养殖场,有功能各不相同的养殖猪舍,有的专门为产房、有的为保育房,还有专业的废污措置车间。据负责人介绍,此养殖场特聘比利时养殖专家,引进欧洲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手艺,以现代化饲养模式进行“无抗生素”养殖,生猪所产猪肉十分健康。“无公害化措置,周全推广助转型”。在每一处猪舍都设有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养殖场生猪养殖的所有过程。每一处猪舍都连结恒温、通风,地面也较为洁净。同时,专业的措置车间可以将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废污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小;不仅为当地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树立了示范,也在浙江省内起到了带头作用。

此外,在2014年嘉兴市市政府打响的“五水共治”为建设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浙江方针对嘉兴的养殖户的改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嘉兴市政府为了有效控制生猪养殖污染,实施智慧畜牧提效行动,促进生猪养殖技术创新,通过加强调控饲料营养成分的技术研究,建立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有效对策,切实降低生猪养殖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积极探索适合嘉兴地区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多渠道、多举措减轻环境污染和污染治理的成本,提高生猪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生猪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对嘉兴建设成为具有平原特色的农牧结合、生态高效、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新模式及建设和谐的人文生态嘉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因此,必须以坚持与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为指导,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养猪业,又要大力发展养猪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走上一条生态养猪路。

4 小结

嘉兴市在面对转型升级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嘉兴拆除违建猪舍完全能够满足市域内处理需求;能使生态循环养殖理念广泛传播,并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可达97%以上。嘉兴的养猪业转型升级之路已初辟小径,对环境的改善十分明显,对产业的提升有着极大帮助。嘉兴全面开展禁、限养区划设工作,并且在禁、限养区中推行“三个转变”:变务农为务工、变养殖为种植、变本地为异地。 “三改一拆”这一政策所推进的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和其深入开展的畜禽养殖业污染专项检查,都为嘉兴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第4篇

1.1 养殖业特点

1.1.1 养殖总量过大

20世纪80年代起, 嘉兴市作为供港猪基地, 生猪养殖业急速发展。1985年全市年出栏生猪370.55万头, 2005年即达到788.1万头, 且多年来始终维持在700万头上下的巨大养殖数量, 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生猪养殖总量呈现“大”的特点。

1.1.2 养殖散户占主导地位

据2013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 嘉兴市共有生猪养殖户12.9万户, 其中年出栏生猪在5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达11.5万户, 接近养殖户总数的90%, 大型养殖户及养殖企业严重匮乏。“小, 散”养殖户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模式难以进行规模化养殖和经营, 难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1.1.3 养殖密度高

对于畜牧业, 国际上认可的平均养殖密度为2~3头/667 m2, 而嘉兴市“667 m2均载畜量”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水平。以新丰镇为例, 该镇2012年生猪饲养量达46万头, 而该镇的耕地面积仅有4913.3 hm2, 养殖密度平均达6.2头/667 m2, 远超国际水平[1]。

1.2 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

嘉兴市农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 生猪养殖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养殖规模扩大过快, 加之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基础设施和粪污处理技术不完善等因素, 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养殖户专门找一块空土地用来囤积生猪排泄物。晴天, 它们经过日晒开始发酵, 远远就能闻到阵阵恶臭, 引来各种飞虫;下雨天, 它们随着雨水一起渗透、一起流淌, 造成养殖环境恶化。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养殖户将生猪排泄物直接排入河流, 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甚至影响饮用水安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也给政府和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2“五水共治”政策实施

嘉兴市超过环境承载量的生猪养殖规模, “大、小、散、密”的养殖特点, 生猪排泄物不经处理的恣意排放, 给当地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水资源带来严重危害。“五水共治”, 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 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五水共治, 治污先行”, 水污染治理是需要突破的重点任务, 其目的正是变污水为清水, 恢复水生态;化害为利, 保障水安全。

在“五水共治”的政策背景下, 如何治理生猪养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倒逼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成为嘉兴市政府的重要任务。为此, 嘉兴市政府已经做过许多努力与尝试, 然而在实践中, 经受着与市场和政策推力的碰撞, 与部分养殖户 (养殖企业) 利益的冲突等考验, 嘉兴的生猪养殖转型的道路走得并不顺畅[2]。

3 生猪养殖水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3.1 利益相关分析

3.1.1 利益相关者

在嘉兴市由生猪养殖导致的水污染问题中, 涉及到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为嘉兴市政府和生猪养殖户, 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为以当地水源作为饮用水的居民及生猪养殖相关行业从业者等。嘉兴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主要由嘉兴市政府主持, 在分析利益相关者时, 应该以嘉兴市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和核心。嘉兴市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3.1.2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利益

本文认为, 所有的个体或者组织都是理性的, 追求目标函数是效用的最大化, 即生猪养殖户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 政府的目标函数是发展最大化。那么嘉兴市水资源保护过程中直接利益主体的基本利益关系如下。

嘉兴市政府: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 将政府的目标函数简化为发展, 主要归结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在由生猪养殖引起的水污染问题中, 嘉兴市政府既可以从生猪养殖业中获得财政收入, 当环境受到破坏时, 又要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博弈方, 制止污染, 进行生态恢复和建设。在嘉兴市水污染防治中, 市政府面临着减少生猪养殖规模带来的经济损失、投资扶持替代产业的成本与治理水污染获得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权衡。

生猪养殖户:生猪养殖户的目标函数是个人利润的最大化。嘉兴市庞大的生猪养殖户群体既是水资源的破坏者, 又是水资源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当市政府缩小生猪养殖规模后, 他们又是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的是停止生猪养殖之后的生计出路与政府补贴的权衡, 从而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的态度。

上述分析表明, 嘉兴市生猪养殖造成的水污染治理与产业转型中主要利益关系的冲突, 实质是市政府和生猪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此, 深入研究市政府及养殖户的利益分配关系及其矛盾, 是在嘉兴市顺利实行“五水共治, 治污先行”政策方针, 引导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3]。

3.2 博弈论的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嘉兴市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 其造成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从产生到治理的不同阶段, 期间的各利益相关者始终处于复杂的动态博弈之中。根据不同的主体, 结合时间顺序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分析如下。

3.2.1 初期养殖户之间的博弈——公地悲剧

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始终是生猪养殖户的目标, 在生猪养殖初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每户生猪养殖户都想方设法降低成本, 增加收益。假设有两户养殖户A、B组成一个竞争系统, 他们对生猪排泄物有两种处理方法, 分别是无害化处理后排放或直接排入河流, 本文简称为“处理”和“不处理”两种方式。如果两户对生猪排泄物都“不处理”, 则设收益为X1, X2;当“处理”时, 收益分别为Y1, Y2。当对生猪排泄物进行处理时, 水资源得到改善, 但由于水资源改善的长期性和正的外部性, 使得该项投资在短期内往往大于从水资源改善获得的直接收益, 即X1>Y1, X2>Y2, 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显而易见, 无论A选择哪种决策, B的最优策略均为“不处理”;同理, 不论B选择“处理”还是“不处理”, A的最优策略均为“不处理”。当A、B两个养殖户同时选择“不处理”时, (不处理, 不处理) 构成了一个博弈的纳什均衡, 即双方都会通过“不处理”的方式减少成本, 增加收益。

但是必须看到, “不处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将排泄物直接排入河流, 会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每户养殖户最优策略组合下的得益是建立在环境负效益基础上的, 即在纯粹的市场条件下, 高利润 (低成本) 带来的高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养殖户的占优均衡策略其实是一个“囚徒困境”。

3.2.2 初期政府与养殖户之间的博弈——监督博弈

生猪排泄物不经处理的恣意排放, 是典型的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不经济的行为。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 如果不对生猪养殖户的排污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 必然会出现“公地悲剧”。政府部门的干预, 成为了扭转局面的唯一途径。

当嘉兴市政府意识到污染问题并开始牵头进行治理的初期, 主要采取的是监督处罚措施, 这其实是政府部门与养殖户之间的博弈, 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动态博弈。养殖户对排泄物的策略有处理和不处理两种, 政府部门对养殖户的策略有检查和不检查两种[4]。这里假设政府部门只要检查就一定能查实问题, 而且排泄物的直接排污对养殖户来说没有成本。

假设养殖户不处理生猪排泄物时收益为e, 处理成本为c1, 罚金为f, 那么养殖户选择处理时的收益为e-c1, 养殖户不治理被政府部门查处时的收益为e-f。假设政府部门的收益为i, 检查成本为c2, 那么当被检查的养殖户对排泄物进行处理时, 政府的收益为i-c2, 被检查的养殖户没有处理时收益为i-c2+f。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如表2所示。

当c1>f>c2时, 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均衡点为 (不处理, 检查) , 此时不利于污染的防治。本文讨论f>c1, c2的情况, 此时养殖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假设养殖户处理的概率为p, 政府检查的概率为q, 对于养殖户与政府部门的策略, 我们做如下讨论。

3.2.2. 1 养殖户的策略讨论

根据表2, 设政府部门检查与不检查时的收益分别为E1、E2, 则:E1- (i-c2) p+ (i-c2+f) (1-p) , E2=i

为刺激政府部门的积极性, 应有E1>E2, 即下式成立, (i-c2) p+ (i-c2+f) (1-p) >i化简得:

v是养殖户处理排泄物的概率最大值, 由于f>c2, 所以0

3.2.2. 2 政府部门的策略讨论

政府部门的职能是监督养殖户的排污行为, 因此养殖户的行为决定了政府部门采取何种策略。根据表2, 设对于排泄物, 养殖户处理和不处理时的收益分别为E3、E1, 则E3=e-c1, E4= (e-f) q+e (1-q) , 养殖户的目标函数是利润的最大化, 即若使养殖户自觉地对生猪排泄物进行处理, 需有E3>E4, 也就是要保证下式成立:

u是政府检查概率的最小值, 且0

3.2.3 转型期政府与养殖户——有限次的重复博弈

“五水共治, 治污先行”的政策背景下, 生猪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养殖户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 其行为策略取决于产业转型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政府的政策更多的是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 即嘉兴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养殖户的利益, 取决于政府对其利益的重视与否。

设在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养殖户的目标函数为E-f (S, L) 。其中, S指的是养殖户的短期收益, 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给予的补贴;L指的是长期收益, 即在补贴结束之后新产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在养殖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养殖户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首先取决于短期收益。如果短期收益较大, 养殖户就会有较高的积极性;如果短期收益与现有收益差别不大, 养殖户就会更多的考虑长期收益, 而长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有一定的风险。因此, 本文认为养殖户的长期收益是影响嘉兴市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如果政府重视养殖户的利益, 那么补贴过后养殖户的收益就较高, 风险也较低;否则, 养殖户就要承受较大的经济风险, 直接影响到其参与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不利于“五水共治, 治污先行”政策的落实实施。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 或者通过召开宣传会议的方式, 向养殖户宣传生猪养殖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普及“五水共治, 治污先行”的方针政策, 提高养殖户对养殖污染及其防治的科学认识, 增强环保意识。

4.2 提高粪污处理技术, 建设生态畜牧养殖场

在养殖户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 较高的排泄物处理成本迫使其将未经处理的生猪排泄物恣意倾倒。建立大型的污水处理系统, 提高粪污处理技术, 将养殖户的粪污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有利于降低粪污处理成本。同时, 开展生猪养殖与土地流转、有机肥生产、农业种植相结合的“三结合”生态发展模式, 推广应用“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零排放模式, 全面建设生态畜牧养殖场, 使得养殖排泄物的处理不仅不再是养殖户的负担, 更能为其带来经济收益, 能够提高养殖户对粪污处理的积极性。

4.3 加强执法力度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 政府的罚金越高, 养殖户对粪污进行处理的积极性越高。因此, 应在完善立法、保障公平的基础上, 加强执法力度, 使污染者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守法成本, 从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利益根源入手防治环境问题[5]。同时, 对政府执法部门而言, 应简化繁琐的执法程序, 在降低执法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监督频率, 从而提高执法效率。

4.4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养殖户遵守了嘉兴市政府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方针, 自身承受了经济上的不利后果, 为嘉兴市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典型的正外部性的行为。但正外部性的存在不能对养殖户形成持久稳定的激励, 容易导致养殖户动力不足。为此, 政府应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即政府应对环境保护中的贡献者做出合理的经济补偿, 并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补贴期, 将政府与养殖户之间有限次的博弈转化为无限次的博弈, 引导养殖户长期配合政府工作。

4.5 建立完备的信用机制

当政府重视养殖户利益制定策略时, 养殖户本应选择积极的态度对待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政府虽然积极地为养殖户考虑, 但养殖户却并不认同。这是因为养殖户没有建立政府重视其利益的预期, 长期“以农养工”的政策倾向, 让养殖户对政府的行为一开始就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为此, 应建立完备的信用机制, 包括替代产业与经济保险, 让养殖户相信未来经济收益有保障, 使政府的政策与行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现实依据。

摘要:20世纪80年代起, 嘉兴市生猪养殖业迅猛发展, 目前已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给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资源带来严重污染。针对水资源暴露出的严重问题, 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的战略举措。在“五水共治”的政策背景下, 分析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特点, 利用博弈论的研究模型探究在养殖污染防治与养殖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博弈方的利益得失与策略选择, 并由此提出了政府推动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猪养殖,五水共治,博弈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芷源, 汪婷婷, 吕佳瑶, 等.“三改一拆”政策下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转型[J].湖北畜牧兽医, 2015, 36 (10) :49-51.

[2] 刘鸿志, 单保庆, 张文强, 等.一个水污染严重省的成功治水战略探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15, 41 (3) :47-52.

[3] 王冬梅, 李万庆.博弈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4, 17 (5) :45-47.

[4] 郭桂祯.博弈论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 2008:6-17.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第5篇

址:

联系人:

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址:

甲乙双方本着公平交易的原则,就乙方自愿订购甲方开发的商业用房,达成一致并签定本合同,具体条款如下:

一、乙方订购甲方开发的【xx广场】商业用房(或其他指定区域,其他指定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停车场、商场平面及立面、走道、花车、墙面、卫生间等区域,

<下同>)的所有权,具体情况如下:

栋号

楼层

房号

建筑面积(㎡)

订购面积(㎡)

二、签订本合同时,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订购金(大写人民币)

元,。

三、订购有效期:一年(12个月,以年为单位),自乙方支付购房订购金次日起算,有效期届满或双方合同解除本合同或双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本合同自行终止。

四、乙方确认:

41乙方自愿按照第一条约定的认购方式向甲方订购商业用房。

42订购有效期内,该商业订购人之外的第三人决定购买整套房屋(或划定不可分割,或如果分割可能影响其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区域、范围)并按照甲方要求支付购房全款(部分或全部)的,该套房屋的订购人则无条放弃本合同范围房屋的购买权。

43当出现订购商业用房被出售情形时,乙方同意由甲方另行指定其它区域置换等价值的商业用房作为本合同标的物。

五、订购商业用房有效期届满处理方案

1乙方可于本合同有效期届满后7个工作日内按照甲方当月公布的该商铺出让价格与甲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届时,乙方依据本合同支付的订购金及按本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的资金占用费转换为购房款。

2乙方决定不予购买甲方商业用房的,则由甲方一次性全额退还乙方交付的订购金及资金占用费。

六、资金占用费的约定

61订购有效期内,乙方未提前取消订购的,甲方按乙方所支付的订购金额和签订的订购年限,按订购金额的20%/年做为资金占用费给予乙方。

62订购有效期内,乙方提前取消订购的,应提前个工作日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甲方接受后同乙方解除合同时,甲方应向乙方支付本合同约定订购金额的10%/年做为资金占用费给予乙方。

63订购有效期内,甲方如提前终止本合同的,应提前个工作日以电话及书面方式告知乙方,并在终止合同后3个工作日内向乙方退还订购金及资金占用费。资金占用费按实际发生的认购期限和本合同约定的相应标准计算。

64支付方式:到期一次性支付。现金支付(

);转账支付(

)户名:

开户行:

账号:

七、告知与送达

甲乙双方以本合同载明通讯信息互为通知对方,于通知发出第三日视为有效送达。有效通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其中之一或多种:电话、短信、电子邮、快递及媒介公告方式。

八、特别约定条款

81本合同已约定条款中涉及对方权益关联的事项出现时,对方不再另行告知或通知。

82订购期届满,乙方未前往甲方处办理退款或购买手续的,则乙方已付订购金不再计算资金占用费。

83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向其他第三方透露本合同所涉内容、信息。

九、违约责任

91甲方未按期足额向乙方支付资金占用费,按应付资金占用费的1‰每日支付逾期违约金(最后一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

92甲方未按期足额向乙方退还订购金的,按应退还订购金的1‰每日支付逾期违约金(最后一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

十、保障

甲方以乙方所订购的商业用房作为在乙方不购买商品房时,甲方向乙方退还乙方所交订购金及资金占用费的资金保障。

甲方明确表示无法按期支付应退订购金和资金占用费的,乙方将获得资金保障。

一、纠纷解决方式

双方若因履行本合同产生纠纷,双方协商,若达不成一致意见,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三份,乙方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产生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南江xx投资有限公司

乙方(签字):

签定日期:

签定日期:

生猪产业发展汇报范文第6篇

”。记者调查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导致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错综复杂。对此,养殖者必须把握新的形势,找准自己的“盈亏点”,把猪养好;政府则应该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及其复杂性,调整相关政策,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外销受阻、内需下降致猪价下跌

据有关方面统计,一季度,河南省许昌市生猪价格跌宕起伏,季度平均价格10.90元/公斤,季环比下降11.24%,较上年同比下降35.43%。1月份,在“两节”拉动下,价格攀升,生猪收购价格一个月内上涨19.11%。自2月6日开始,生猪价格半个月降幅达18.82%。2月下旬,生猪出栏价格一度温和回升。自2月21日至3月6日,生猪价格由10.83元/公斤上涨至11.20元/公斤,涨幅3.42%。3月13日之后,生猪价格再次下滑,至3月27日,跌破养殖成本线。

从价位到轨迹,许昌都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显示,4月1日,生猪出场价格10.90元/公斤,比上周下跌3.63%。农业部公布的对全国470个农村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显示,4月1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19.22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40元,环比下降约3%,同比下降48.6%,吉林、江苏和重庆3省市降幅突破5.0%;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0.89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38元,环比下降约11%,同比下降35.9%,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南和宁夏降幅突破5.0%;全国猪肉平均价格18.41元/公斤,比上周下降0.41元,环比下降约9%,同比下降28.6%,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9省份降幅超过3.0%。全国的猪肉平均价格已经连续8周下跌,各地价位略有差异,但走势一致。

生猪产量增长是2007年以来国家扶持生猪产业一系列政策落实的结果,今年将会出现价格低谷也是早有预料的。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价格在2008年第16周达到每公斤16.93元后开始逐步回落,到第47周,跌到11.81元/公斤;今年第一周恢复到13.42元/公斤后经过春节短暂小高峰后开始跌落,直到第13周的10.89元/公斤。这种轨迹基本与生猪出栏量相吻合。商务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统计显示,2月为1259.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19.02%。记者在北京顺义一个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殖户那里了解到,他4年多来,每月都出栏生猪40头,但他说上个月他出栏了47头。这个比例也基本符合我国的生猪生产规律。据农业部专题调研表明,我国近20年来,生猪生产波动的平均振幅为7.4%,价格波动的平均振幅为52.3%。1980年以来,猪肉产量年平均增长6.4%,进入2000年以后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

北京新发地市场发布的价格信息显示,到3月27日,白条猪的批发价格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每公斤达到12.15元,价格同比下跌40%。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生猪的收购价平均为每公斤11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元,下降了54%。3月27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平均日生猪的上市量为1965头,比2008年3月27日增加了857头。记者从北京新发地市场了解到,该市场2006年以前白条猪日上市量稳定在1500~2000头,现在基本都是1900~2000头。

目前生猪价格下跌,一是由于赶上正常消费淡季,二是经济形势变化使传统消费渠道变化。特别是主产区,生猪主要靠“外销”,现在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出口企业停工停业较多,农民工大量返乡,导致原来的活猪主销区需求下降,大量生猪只能在产地消化。而产区对活猪的消费并不活跃,所以,同样在3月27日,生猪出栏价许昌是9.76元/公斤,北京是11元/公斤。

猪粮比价波动,盈亏点出现新变化

据农业部监测,2008年第1周猪粮比价为9.21∶1,最高第15周为9.72∶1;2009年年初为8.65∶1,目前已经降到6.72∶1。猪粮比价是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养猪成本收益的变化情况。据河北省农业部门统计,现在全省生猪平均价格在10.2元/公斤,规模化养殖场一头100公斤的肥猪纯利100元。目前的整体情况是,1/4的养猪户在赔钱,1/4的养猪户盈亏平衡,而剩下1/2的养猪户是盈利的。现在生猪养殖的猪粮比价是7∶1。

上一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范文下一篇:淘宝对生活的影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