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5-21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民本主义;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执政党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的试金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①。这一论断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利益的至上性,始终将人民的呼声视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它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其严谨的内在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内涵超越民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及生态中心主义的认识狭隘性,充分彰显其原创性理论贡献和现实性时代意义。

一、对民本主义的超越

民本主义滥觞于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治国实践和思想精英的历史反思。这种对政治实践的理性思考及对施政理念的哲理化探索,影响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早在先秦时期,民本主义便活跃于社会政治生活之中,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主张,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治国理念,无不折射出“民”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的价值。随着历史年轮不断向前推进,以“立君为民、民为邦本、政在养民”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本主义思想体系逐渐完备,成为农耕时代政治文化的思想精华。民本主义思想作为构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治功效。

首先,民本主义思想尊重“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申鉴·杂言上》)的历史规律,意识到任何政权兴亡都取决于人心向背,肯定民众力量在权力谱系结构中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质言之,如果统治者忽视“民”所属阶层在政治关系网络中的基础性地位,绕开“民”而独立运行一系列政治活动,那么仅靠一家一姓所维系的专制大厦必将坍塌。其次,民本主义思想重视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依托改善民众的生活状态来获取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巩固已有的政治体系,稳定现存的社会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改善了民生状况,促进了社会进步。最后,民本主义思想重人事、轻神道,以民情观天命,“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将民意与天命紧密结合,既肯定“天”,更肯定“民”,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开始觉醒的主体意识,彰显出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悠悠万事,唯民为大。重民众、重民生、重人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本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积极合理因素,但却无法掩盖民本主义思想孕育于“君本主义”胎腹的事实。民本主义思想自诞生之日起,便已烙上等级制度的印记,维系并服务于“君本主义”,故而难以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和阶级狭隘性。其一,民本主义思想是君主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统治之术和“御民”之道,其根本目的在于凸显君“王天下”的至尊地位,强化民从属于君的政治关系。其二,民本主义思想尽管推行利民、保民、恤民等一系列重民政策,藉此满足百姓基本生计需要,但它仅仅只是君主帝侯安顿人心、维系统治的一种手段,否则“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资治通鉴·唐纪八》)。其三,民本主义思想竭力塑造君主恩赐、抚慰子民的“家长”形象,“無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这从根本上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具有先赋的、浓厚的不平等色彩。此外,在这种“君尊民卑”伦理纲常的教化之下,民众极易被眼前的权威和利益收买分化,进而演变为无知无识、缺乏自主意识和阶级意识的“群氓”,终身禁锢于君主专制的牢笼之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自洽,置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深入汲取民本主义的思想精华,同时又突破民本主义的思想狭隘,以鲜明的价值取向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对民本主义的理论超越。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度肯定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性地位,实现由“子民”到“人民”的转换与超越。在民本主义思想里,“子民”始终是与“君主”相对应的概念,是等级授受制度下的产物。“子民”着眼于“子”,引申为“治”,其强调的乃是“民”从属于“君”的社会政治关系。换言之,在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中,民众只是依附统治阶级而存在的客体,无缘跻身于权力的角逐场。所谓“民贵君轻”、“民水君舟”,也莫不是君主统治的舆论武器与思想工具。在民本主义思想里,“民本”与“君本”绝非是相互矛盾的概念,“民本”是“君本”、“国本”等政治命题表达的先导,它不是对君主专制王权的断然否定,相反却是维护君主专制集权的理论工具。因此,民本主义思想所导出的也仅仅只是君主的“得民”之道、“驭民”之术。而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框架中,民众不再处于权力的边缘、居于服从和被支配地位,而是创造社会历史、推动社会发展、治理社会秩序的主体力量。“民”与“官”不是对立的阶级概念,两者都是平等的权利主体,只存在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子民”到“人民”的历史嬗变,深层表现为民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发生变化,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君”“民”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继承与发展了民本主义“重民”、“爱民”的执政理念,实现了由“用民”到“为民”的转换与超越。在民本主义思想里,民众存在的价值仅仅只是“驭”和“用”,“驭民”、“用民”成为统治阶级推行“民本”政策的潜在动力,“凡用民,太上为义,其次为赏罚”(《吕氏春秋·用民》)。这里一个“用”字足以表明传统“民本”思想的工具理性。而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里,“为谁发展”是贯穿一切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②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层意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积极回应人民的关切,不断实现人民的向往,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因此,从古代统治者的“用民”到现在人民公仆的“为民”,体现了广大民众在不同社会的不同地位和不同价值,廓清了民本主义思想笼罩在民众心目中的精神迷雾。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度强调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追求,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与超越。民本主义思想在治理社会秩序层面上,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出发,重“人治”轻“法治”,强调“法自权出”,“朕即国家”,“朕即法令”;崇尚“权大于法”,君主可以“以言代法”或“以权代法”。因此,在“人治”理念的支配下,人们普遍崇拜权力,漠视法律,把个人和国家兴衰成败的命运寄托于“明君”身上,一旦出现弱君或昏君,则难以跳出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

“法治”是“人治”的天敌。现代国家要走出“人治”的窠臼,清除“人治”的痼疾,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高擎法治的大旗。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倡导建设法治社会,要求把为人民服务的权力纳入法治轨道,让公权力在法律的普遍约束下运行。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主张的“为民”,不是某个领导者个人意志或“人治”的体现,而是代表公共意志的“法治”要求。因此,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底线,从根本上超越民本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治”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人本主义思想是西方学界关于人的学说,是立足于人自身来思考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人本主义贯穿于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在经过思辨理性、科学理性及近代非理性的发展历程后,构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因子。人本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工具,它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权”反对“神权”,批驳神学的思想教化,宣扬人的自由意志,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凸显人的主体性地位,“使社会意识发生从‘神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对文艺复兴和17世纪科学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③。

首先,人本主义将人们思考的对象由宗教神学转移到人类自身,开启了对人的内心世界及其价值意义的沉思。人本主义集大成者费尔巴哈曾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神的本质与特性不过是人本质的自我异化。费尔巴哈对人自身的确证,砸碎了中世纪的“上帝之城”,闪耀着人性的熠熠之光;其次,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相对立,它拒斥对“天理”或“教条”的盲从,倡导以科学理性摆脱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有力抨击了基督教神学与封建专制统治制度;最后,人本主义关注人的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坚持将人的发展视为最终目标,把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人被普遍异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带来完全违背于人本主义初衷的“人吃人”现象。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思潮的缺陷逐渐暴露无遗。首先,近代人本主义过分推崇人的理性,“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④,人是理性的尺度,也就是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本主义者通过对理性的尊崇企图探求人的本性,却在不经意间使人沦为冰冷的机器。其次,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人的目的性,否认人的手段性,忽视人存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再次,近代人本主义极力宣扬人的个性与私欲,将人的自身利益置于社会集体利益之前,过分强调个人欲望的满足,极易引发“偏激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使社会陷入自私自利的混乱状态;最后,近代人本主义没有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去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对人的本质进行抽象化的理解。对此,费尔巴哈指出,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人可以在上帝中看到自己的本质。他把对人本质的理解寄身于对上帝本质的探寻,这显然是一种抽象且不现实的臆想。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立足新的时代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剑指西方人本主义的种种局限与弊端,从人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質,倡导人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主张在为集体利益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目的与人生价值。

第一,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人本主义所宣扬的“人”,是“类”存在的人,是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个体,它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的人、空洞的人”⑤。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关注的“人民”,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承担权利义务、从事社会劳动的具体的“集合人”,这不仅关涉到人的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还厘清了人与动物的界限,明确了人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只有在历史行动中去考察,才能探求人的存在意义,脱离了人所生存的社会、历史,人的存在便是无法想象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从社会现实中去考察人的本质,摆脱了人本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抽象化理解。

第二,从“个人利益”到“集体利益”。人本主义强调个人利益的至上性,极力宣扬人的个性与私利,并把自私自利视为人的原始本性。费尔巴哈认为,自私“乃是人对自己的爱,即对人性本质的爱”⑦。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观点为精致“利己主义”提供了理论辩护。人本主义对“人的地位和个性解放的抽象宣扬,为个体冲破现实社会关系和各种必要规矩的约束而将欲望夸大到漫无边际的程度提供了可能”⑧,导致个人主义泛滥、集体主义消解。对此,习近平指出,既不能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而侵害集体利益,也不能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对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立场,以追求人民利益至上为旨归,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视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贬斥将自身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行径,涤荡了人本主义私利至上的价值理念,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筹,倡导人们在为集体利益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了对近代人本主义的超越。

第三,从“人只是目的”到“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近代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目的性”,把人的目的视为绝对价值,继而从根本上否认人的手段性,主张人“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任意使用的”⑨。“人只是目的”的理想仅停留在“应然”的状态,而同“实然”无限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破近代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片面认识的思想藩篱,将人的目的性和手段性统一起来。“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⑩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最终也是在为自己服务,人与人之间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如果仅把目的视为人的唯一特性,只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只有坚持人是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才可能从应然走向实然。

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人类中心主义是关于人类与宇宙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作为一种价值衡量尺度,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是目的,……而一切非人类存在物都不过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手段”{11}。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的利益视为价值原点,强调人的目的性和价值主体性,而所有其它非人类存在物都不过是人类获取利益的一种工具而已。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两类不同表征。“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宇宙观念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的绝对地位,认为人的理性可以战胜一切,激发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与勇气。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类从属于自然或完全依附自然的局面,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巨大创造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则兼收“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因素,同时又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在坚持人的整体利益的同时又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消解了宇宙万物仅是人类发展工具与手段的僵化思维,弱化了自然为人的目的而存在的观念,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宇宙万物自身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然而,无论是“现代人类中心主義”还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都是从“人类中心”的视角去观照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虽说使人类从严酷的自然环境压迫下解放出来并取得一定成功,但这种成功只是暂时的、局部性的。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中心主义日趋暴露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并使人类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处于中心地位”{12},故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中,评价尺度永远掌握在人类手中,对人类的意义是一切事物的存在基础和价值依据。同时,人类中心主义还把拥有独立意识的人视为自然存在物的主体,而一切非人类存在物都只是客体,成为仅供人类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其次,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的利益视为元价值,肯定人类利益的至上性,并强调人类利益是借助人类需要或价值进行界定的,其中既包括合理需要也包括不合理需要、既包括感性的意愿也包括理性的意愿;最后,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是道德关怀的唯一对象”{13} 。这种观点旨在强调“人是目的”的合理性,一切非人类存在物不具备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故也只能成为实现人的目的的工具。为了达到目的,人类对自然无节制掠夺与侵占,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物质变换断裂”,进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断裂”,最终使人类陷入生态危机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着力倡导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摒弃了人类对自然的骄横态度,突破与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羁绊。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场所和生产生活资料,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习近平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4}。“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15},人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而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是自然的绝对主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支配、统治、处置一切非人类存在物。“文艺复兴之父”彼得拉克即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是无关紧要的。这种偏颇的思想观点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把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起来,导致人与自然之间沦为控制与被控制、主宰与被主宰的异化关系,引发出危害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危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相处理念,反对把人类利益凌驾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之上,要求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自然生态的“工具价值”,又重视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既不单以人的需求作为评判自然生态“工具价值”的依据,也不仅以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作为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的尺度,着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获取与自然给予的价值平衡,避免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的生态灾难。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人类中心主义崇尚人类利益的至上性,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可以“像耶稣骑的驴一样”,“温顺地接受人的统治”,而人也“从不厌倦对自然的这种调理”{16}。显然,这种观点放大了人类对自然的驾驭效用,遮蔽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为人类可以不择手段地开发自然提供栖身的理论衣袍,使得人类可以毫无顾忌地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颠覆了这一饮鸩止渴的理论观点,提倡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习近平指出,人类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习近平的“两山论”深刻阐明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凸显。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立足这一着力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提升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人民提供更多蓝天碧水。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倡导尊重自然、珍爱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类中心主义将道德视为人与人之间所特有的伦理关系,否认人对非人类存在物也具有道德关怀。究其实质,还是旨在强调非人类存在物的工具理性。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则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缺陷,从道德关怀和责任意识上确立人类在自然生态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多次引用的“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便是引导人们对自然道德关怀的典型例证。现实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如何对待自然,就是人类如何对待自己。因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人们应树立“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道德意识,涵养“但有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道德情怀,创设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方式,不断提升国家“颜值”与“气质”,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开创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四、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生态中心主义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理论学说。基于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忧思,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自然”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以期为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一套崭新的价值理论。生态中心主义赋予整个自然生态以道德、价值的意义,期冀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人类延伸至生态系统,并把它视为解决目前生态危机的理论“良方”。生态中心主义站在生态整体论的高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提出用整体、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态问题,主张把人类从“世间万物的立法者”的神坛上拉下来,由大自然的主宰者变为大自然的普通公民,解放大自然,废除“对地球的奴役”,从生态系统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的主体性价值,摒弃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陈旧观念。

生态中心主义通过确立非人类存在物的伦理地位,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范式,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首先,生态中心主义肯定并确认除人类之外自然生态的价值意义,认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存在物,虽然其自组织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同等的内在价值,都具有平等的道德权利,都应得到普遍的道德承认、道德关怀和道德保护。同时通过对非人类存在物内在价值的确认,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藉此化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其次,生态中心主义倡导人类对自然生态应怀有敬畏、谦卑、负责和关怀的美德,用道德良心约束对自然生态的权力滥用和破壞欲望,力求减少对自然生态的过度干预,这对于激发人类对非人类存在物的同情之心,提升人类自身环保意识具有深刻影响;最后,生态中心主义所倡导的生态系统整体性,其根本出发点也是为了缓解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净化人类生存空间,为人类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存环境。

然而,生态中心主义仍旧逃脱不了其所面临的整体性理论困境。它从纯自然主义的视角来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漠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的主体性的存在,势必陷入认识论上的误区;它所提出的人与非人类存在物道德平等的理念,放逐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把人局限于自然共同体内去论证人类道德扩展的应然性与合理性。故无论生态主义如何论证生态系统的有机性和内在价值性,都无法突破其自身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首先,生态中心主义在消解“人是万物尺度”的同时,却把价值衡量标尺转移到生态系统中,强调生态系统的中心地位。如阿尔多·利奥波德认为,“一件事,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完美性时,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17}。这一理念弱化与抹煞了人类中心主义,但又沦陷于“生态中心主义”的泥沼;其次,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当放弃一切改造自然的观念和行为,以一颗敬畏之心崇尚自然。持此观点的代表性学者保尔·昂利·霍尔巴赫指出,“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18}。然而,这样的理论诉求却与现实境况背道而驰,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难以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最后,生态中心主义把道德与权利的主体扩大到所有自然存在物中,认为“所有的存在物不仅拥有平等的权利,而且拥有所有的权利”{19}。它将每一自然存在物都视为道德与权利的代理人,肯定其内在价值,同时又将人置于生物共同体中去论证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特殊性,抹杀了人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区别,落入“万物有灵论”的神秘主义怪圈。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既是一种理论诉求,亦是一种现实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实践为基础,深入探析社会共同体与自然共同体的内在关联,不仅厘清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抓住了隐藏在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实现了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法引导。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主张构建和谐平等的人与自然关系,反对“主奴关系论”。生态中心主义将人摆置于自然之下,认为自然孕育人类,人类融于自然,因此人只能匍匐在自然脚下依附自然而生,不能僭越自然为人类所安排的已然秩序。生态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起一种等级尊卑的“主奴式”关系结构,认为自然是自为性存在,拥有价值自主性,而人类为依附性存在,依赖并受制于自然。“人作为自然的臣相和解释者”,对自然只能观察和解释,除此之外,“既无所知,亦不能有所作为”{20}。“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打破了人与自然这种“主奴式”关系结构,倡导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形成对自然合理的道德态度和采取恰当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认为,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亦不在自然之下,而在自然之中,人与自然彼此融入对方,构成一个和谐整体。习近平曾引用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1}的经典名言,即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关系的生动写照。因此,人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2}。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倡导合理开发自然的新理念,反对“唯生态论”。如果说对自然胡作非为或不敢作为是人类不当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对自然有所作为且不胡作非为则是人类恰当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人类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一切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理论诉求看似是解决人类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式,实则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潮流的倒退性理论学说。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认为,既不能舍弃经济发展片面强调生态优先,也不能舍弃生态保护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习近平曾深刻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23},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倡导生态优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倡合理开发自然的新理念,坚持在自然环境具备相应承载力和容纳量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这从根本上推翻了生态中心主义关于“唯生态论”的片面观点,既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了应对之策,更是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殷殷期盼。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倡导着力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对孤立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中心主义源自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忧思,其关注的重点是人与自然关系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组关系是彼此关联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次因素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中心主义只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探究隐匿在这一不平等现象背后的仍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也成为生态中心主义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则突破了这一认识局限,不仅倡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整体思维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语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既充分汲取民本主义、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内核”与思想精华,又对其历史局限性和认识狭隘性进行思想突破与理论超越,并以鲜明的价值取向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占据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体现历史的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回应了新时代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充分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引领。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 》2019年11月6日。

② 習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③ 史少博:《论“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之异同》,《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④《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7页。

⑤ 宋德孝:《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哲学意蕴辨析》,《学习论坛》2008年第6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页。

⑦《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荣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51页。

⑧ 李怡、肖昭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7期。

⑨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1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11} 王海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2} [苏联]什科连科:《哲学·生态学·宇航学》,范习新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13}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14} 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社2019年版,第173页。

{16} [美]爱默生:《自然沉思录》,博凡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17} Aldo Leopold, A Sand County Almana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206.

{18} [法]保尔·昂利·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页。

{19} [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青岛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20} [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页。

{21}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2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246页。

作者简介:陈金明,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宜昌,443002;吴清华,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责任编辑 胡 静)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

(一) 以人民群众为主来进行发展和创新

发展的主要目的便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均收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要是对人民负责, 使人民能够获得切实利益。以人民为主是当前时代下,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发展方针和策略, 其中指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促进我党和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 并且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国家发展的目标。将人民当作发展主体, 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科学性的结论, 这些结论从政治保证、权衡标准、经济发展、工作方法等各方面, 对人民主体地位这一观点做了阐述和明确。首先, 保证人民能够有作主的权利。确切的说, 就是坚持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 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通过依法治国, 我国会不断的发展和推进民主, 真正的确保人民的民主权利与利益, 有效保证人民群众都能积极的参加社会和国家的有效管理。以政治制度的角度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其次, 坚持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满足人民物质及精神需求、保障和改善人民的民生问题。在此过程中,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来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诉求, 确保创新发展成效可以更高效的惠及人民。最后, 创新群众路线。依据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指出发展需坚持走群众路线, 保证党与人民的充分融合, 不断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利用从严治党原则, 不断强化党内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利用建立党规和制度, 来对党内政治体系加强建设, 以制度为基础来对新时代下的群众路线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1]。

(二) 人与社会及自然三者需协调共同发展

发展对于人类来说是其生存和进步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当中, 发展便是操作物质生产的一种方式。对一个民族和整个国家来说, 是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合理解决,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自然与人需共同协调发展的观点。由此形成了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然现时期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效益低、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差, 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及物质生产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有所体现。确切的说, 其实是人类物质生产期间经常面对和急需解决的人民与社会、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问题。所以, 这些问题及冲突的形成并不属于生产力的问题, 而是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归根结底就是要有效协调好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 不管对哪一方如果有所偏袒都极有可能会对发展的质量及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需以理念为基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 首先, 需明确开放、创新、协调、共享、环保这几项发展理念。由此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平衡问题, 从理念中清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因素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 明确我国发展需首先保证人与社会及自然间的协调性与和谐性。

(三) 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

不管是对哪一个国家,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是国家强盛和富强的共同主题。然而所应用的发展方式却有所不同, 对于发展方式的选择, 在不同程度上需由价值选择来给予明确。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立足于新时代下我国发展的新历史定位上, 由此切实解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矛盾, 以更好的保障和提升民生及民生利益。在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 首先需发展和改善教育事业, 这样才可以促进健康中国计划的有效实施, 及加快城镇化步伐, 从而促进精准扶贫和脱贫工作的有效实施。保证个人收入平衡, 使人民具备参与和发展建设国家的平等权利[2]。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全新升华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重点呈现出唯物主义群众观, 及人、社会、生产力三者间原理的有机融合。首先唯物主义群众观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中所提到的人类社会的开始和动力便是人所实施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可以不断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转变及发展, 只有促进人与社会及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并突破以往的生产局限性, 才可以构建全新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形态。如此经过不断的转变和创新便构成了人类历史。在此过程中, 人民便成了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也可以说, 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就是生产劳动的发展, 其具体的发展方式完全取决于人们创造自然和发展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程度, 然而, 促使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动因也只能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生产。其次, 体现了唯物史观思想及人、社会、生产力三方的统一原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明确强调了人在物质生产过程中, 形成了自然、社会这两种关系。人同自然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上, 而人和社会间的关系却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上。这种双重关系的发展完全与生产活动的范围及深度有关, 而且还形成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形态[3]。

(二) 反映对我党发展原则的贯彻和落实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本质特征, 也是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需求, 还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贯彻的实践准则及根本宗旨。在提出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其体现了我党的发展思路, 并同时反映出我党在计划和思考发展问题时, 所坚持和宣传的根本宗旨。我党章程中提出, 中国共产党不存在自身的特殊利益, 只需将工人阶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党的工作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而服务。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 党内的所有理论和工作内容都是为了让人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而实施的, 在这一发展方向的领导下, 促使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获得了不断的胜利和进步。

(三) 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生活与实现我国伟大中国梦的根本需求

我党在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目标时, 提出了伟大中国梦这一战略构想, 并且在此同时将伟大中国梦的目标锁定在人民群众的幸福上, 由此重点强调, 中国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便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梦确切的说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梦想, 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梦。与所提出的小康理念相同, 中国梦这一全新的构想, 仍然以人民为主[4]。

(四) 促进我党普通党员与党内领导层人员行为准则的不断强化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念的提出, 对从严治党有了更高的标准, 为权衡和监督党内工作奠定了基础, 这一理念犹如标尺一样对于强化、改进党领导, 及加强党立执政为民都非常有利, 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普通党员和党内领导实际工作高效性, 更深层强化全党上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和理念的深入实施, 正确看待人个利益与党及人民利益间的关系,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牢固树立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与群众观。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设计发展路线和方向, 合理制度发展对策, 以保证所做的所有工作, 都必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

三、结语

总体来说,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一理念是我国党中央针对国家及社会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创新型理论, 这一思想理念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生活, 实现民族伟大中国梦, 指明了发展路线和发展方向。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中主要阐述了发展的主人是人民, 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是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促进人的不断全面发展与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发展目标的确定过程中,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作发展原则和立场, 这一思想将会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升华和传承我党的发展宗旨、实现我国伟大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鑫.试论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世纪桥, 2017 (12) :6-8.

[2] 王晶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述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9 (8) :41-46.

[3] 李怡, 肖昭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 (07) :8-35+161.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 是一种协商共治模式。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治理的目标是改善民生、检验治理成果的方法是人民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了保障, 人民的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人们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如何在“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下构建新时代社区治理新体系,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下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2.1 配套资金投入有限

现阶段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且来源渠道单一, 社区社会组织、居民自发捐款力度不足, 现阶段社区相关资金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的体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 居委会日常运转和工作人员的工资还是主要依靠政府, 资金来源不稳定, 资金支出没有合理的预算和专项化的用途导致大多数居委会的资金链断裂, 而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化社区环境下,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功能完全丧失。

2.2 居民参与度不高

新时代背景下, 社区治理要求居民自发积极的参与进来, 协商共治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高水平社区治理的根本要求。但是从当下来看, 居民还是普遍以一种“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社区治理, 而居委会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又被当成政府机关的附属品, 居民对居委会的不信任也导致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 只象征性的参加一些和自己相关的活动、只在乎自己的相关利益, 造成社区居民间关系的日益紧张。

3. 社区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基层政府认知偏差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下要求政府转变角色和职能, 做到简政放权, 真正的把权力运行空间还给社会和人民。由于建国后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 导致在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受到“全能政府”的影响, 基层政府把社区委员会看做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把社区社会组织看做是政府的附属物, 导致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之间关系紧张, 四者之间很难建立起高水平的协商合作治理模式。

3.2 社区居民认知偏差

近年来, 随着社区治理的不断深入,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社区还有一大部分居民存在着认知偏差即“搭便车”和消极不参与。这部分人群他们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物, 在涉及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上, 他们更希望是由政府或者社会工作者解决, 自己则坐享其成, 在这种认知下, 居民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参与社区治理因为总会有政府或者其他组织参与, 主人翁意识不够, 导致居民参与度不高。

4. 基于“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下破解社区治理困境的对策

4.1 激发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活力, 实现合作共治

“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下, 政府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将社区治理好, 而政府在社区工作中知识一个掌舵者的角色, 负责宏观政策的制定, 但是各个社区如何根据自身情况, 有的放矢的制定具体政策则需要依靠各社会组织的力量, 经过充分的调研研究, 为本社区制定相关政策建言献策。同时, 要注重对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区, 要认同并尊重社会工作者, 提高其工作办事的效率和水平。

4.2 吸引社会资本,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清楚的认识到社区治理是一个大工程, 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的跟进与支持, 所以要积极引导社会第三方资本的投入, 出台相关政策激发其投入资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社区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也要鼓励居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资源捐款, 支持社区建设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逐步形成一套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投入为辅、居民捐款为补充的良性可持续的资金循环发展链条, 只有这样, 才能为社区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4.3 建立高水平的居民自治体系

居民自治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主动性, 实行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鼓励居民参与其中, 倾听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意见, 将他们的意见建议真正的传达给地方政府, 争取有很好的解决措施。其次实现居民自治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法治是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必要保障, 要大力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实现社区德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的引领也是破解居民认知偏差的有效方法。最后, 根据“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的要求, 在社区治理中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需求, 利用网络的作用, 实现精细化的微观管理, 将社区、社工、社会组织整合到一起, 构建高质量的居民自治体系。

5. 结论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究其本质原因是居民自己的自治意识不够、基层政府调动能力低、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 要充分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和能力, 加大宣传, 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 让社区治理更多的整合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力量, 政府主要是催化剂作用, 保证整体良好的运行。

摘要: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的关键是能否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真正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商共治。党的十九大提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是一种自下而上、多方合作的治理模式。本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为切入点, 着重研究了如何实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 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分析了在“以人民为中心”治理模式视角下当前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社区治理,协商共治,以人民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陈伟东, 吴岚波.行动科学视域下社区治理的行动逻辑及生成路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39 (01) :41-48.

[2] 张雷.构建基于社区治理理念的居民自治新体系[J].政治学研究, 2018 (01) :99-102.

[3] 彭惠青, 仝斌.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专业化中的角色与功能[J].中国行政管理, 2018 (01) :46-50.

[4] 平台共建家园共治服务共享全力构筑以人民为中心的社区建设新格局[J].中国民政, 2018 (01) :14.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新形势下消防监督与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3、如何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4、水文地质勘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探讨

5、开展森林防灭火督导 强化责任落实

6、温家宝:防汛抗灾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简析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8、探讨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9、关于发展党员政治标准的科学内涵探析

10、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坚持人民至上:党的百年奋斗重要历史经验

12、森林草原火情要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13、建筑消防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探讨

14、《在一起》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影像建构研究

15、“四个面向”:科技创新的实践遵循和理论导向

16、受习近平李克强委派,国务院工作组赶赴四川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17、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18、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及思政工作

19、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方可共克时艰

20、推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1、新形势下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2、由高考材料解题引发的思考

23、新时期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策略探讨

24、坡地梯田化是山区粮食安全的根本支撑

25、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分析

26、《安全生产法》新特点 新变化 新要求

27、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精准扶贫战略的启示

28、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9、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30、长江:应对防汛抗旱的四大挑战

31、对从“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的理论分析

32、温家宝赴四川、陕西、甘肃检查抗震救灾工作

33、如何在地震救援中实施快速救援

34、一样的救命药,不一样的专利权

35、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途径

36、从内控角度出发的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

37、防火监督工作开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38、盱眙县气象局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防雷安全管理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

40、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发展“四个面向”重要论断研究

41、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抗疫斗争中的体现

42、中国抗疫彰显人民立场

4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44、融入抗疫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当代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45、在防汛救灾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46、消防灭火救援首战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47、论“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48、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49、在战疫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特征、趋势与路径分析

5、邓小平崇高品格风范及其当代价值

6、上下同心: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经验

7、党员干部如何弄清“三个谁”

8、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9、对象性理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1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1、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坚持走中国道路

12、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13、党的人民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14、方志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坐标

15、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启示

16、古田会议铸“魂”之路及其完全实现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8、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19、弘扬群众路线 托起中国梦想

20、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辨析

21、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2、行政分权下的政府间纵向权力配置

2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4、新中国70年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25、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模式及前景

26、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百年中国化的经验

27、“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探微

2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9、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素传统基因与培育路径

30、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及改革方向

3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贡献

32、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33、新时期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价值研究

34、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6、社会急剧转型中的党建科学化途径

37、解决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课题

38、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

3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0、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百年演进历程及其主要经验

41、加强基层党建必须坚定人民立场

42、党与人民关系决定中国的未来

43、浅析列宁党群观对毛泽东密切党群关系的启示

44、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45、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70年回顾:发展历程、逻辑与动力

46、合章性审查与合宪性审查协同共治的中国式图景

47、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8、在党内进行“三个谁”教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4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英国分析哲学大师约翰·怀特在寻求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与以道德为目的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以学生利益为目的的教育面临诸多的道德困境。导致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相分离的原因有三:一是知识与道德的分离;二是学生利益的狭隘性;三是道德规范与生活相孤立。如何摆脱学生利益的道德困境?首先,要把学生生活引向具体的道德生活,实现学生生活的道德扩展。其次,要从人存在的高度进行人的教育,从学生利益之思到人的幸福之在,这是摆脱学生利益道德困境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学生利益 道德困境 出路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正试图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强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少学多”,教学环节关注“自学、讨论、引导”,提倡三个还给:“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1]然而,无论我们在口号上怎么呼喊“转变‘学’就是学习知识的旧观念”,终究没有改变“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有人认为,提高成绩最终可以通过“获得一个好工作”来维护学生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但我们在教学的起点就背离了“育德是教育的灵魂”。杨启亮先生就质疑过,“所谓儿童中心论、个体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它是主张教育以个人为目的,还是主张教育用‘以个人为目的’的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可能还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2]教育目的一直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游摆,我们总是试图用知识作为中介,或试图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来达到两者的和谐,却遗忘了教育的本质,忘却了“教育‘成’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

一、学生利益的道德困境

以学生利益为目的的教育面临诸多的道德困境。英国分析哲学大师约翰·怀特在寻求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与以道德为目的的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否认了四种建议:“(1)学生的利益同他人的利益等同;(2)在最低限度道德规范的约束之内,他的个人利益应该摆在中心地位;(3)他应该牺牲自我,为全人类的利益而工作;(4)他应该为小团体的利益而工作。这些团体虽小,但能使他实现自己的幸福,并通过与大团体的关系使他与整个人类联系起来。”[3]为了揭示学生利益道德困境的形成原因,笔者对怀特的观点略加介绍。

1.学生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1)如果教师仅仅以每个孩子本身的利益为目的,以学生本人的幸福为导向,那么每个人的利益都得能到促进,但它不能保证避免形成一个由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2)以一个典型家庭的情形为例,一个人自己的利益可以扩展,把其他人的利益也包含在自己利益之中,但这种自我扩展只是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发生。(3)为了成为个体,一个人不得不在社会中生存成长。这句话推不出如下结论:一个人在已经成为个体之后便不可能成为极端自私自利的唯我主义者。(4)个体对社会普遍幸福的兴趣可能只不过是他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的一种反映,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可能直接同他的道德责任发生冲突。

2.学生利益与最低限度道德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最低限度道德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对每个人来说,他自己的幸福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中心部分,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有助于最终实现这一中心目的。这一前提存在诸多矛盾:(1)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幸福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对别人价值的蔑视,由此违背道德的公平原则。(2)如果个人认为自己智力超群,不好好地珍惜自己,世界将会遭受损失。这又恰恰证明了,人们对自我的关注不能成为存在的终极理由,因为“世界”取代了“自我”。(3)有人可能认为,人都是倾向于自私自利,但这无法证明学生不能变成利他主义者,因为学生有利他主义的行为。(4)最低道德主义者可能认为,同情心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事实上,人的同情心可以无限地扩延。就具体的最低道德准则而言也存在矛盾。比如,信守诺言,当信守诺言有损个人的利益,也会信守诺言吗?如果坚守,就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如果不坚守,那他就是个不道德的人。

3.学生利益与普遍道德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普遍道德主义既反对纯粹的自我主义,也反对纯粹的利他主义,让每个人都受益,包括他自己。比如,一个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想继续上大学,找到一个轻松、高薪、令人羡慕的工作,而是因为他想成为一位工程师,帮助建造能给大家带来福利的桥梁。普遍道德主义同样具有局限性:(1)学生似乎必须致力于促进现在和将来的全人类的利益。如此抽象的东西如何才能表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呢?(2)如果整个人类的利益至高无上,那么一个人怎么会关心其亲戚朋友的或更大范围内人的命运呢?(3)它常常倾向于掩盖较为现实和较少空想的道德态度,被认为是伪君子道德。

4.学生利益与具体道德相结合面临的困境

具体道德主义扬弃了普遍道德主义的无限性,保留其无私精神,试图将学生的道德生活固定在较小的社区内,因为在每一个群体中,他的利益跟其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具体道德主义同样面临困境。(1)如果团体成员的道德目的限于他们自己的范围,他们就没有理由关心外人的利益。(2)如果小团体的要求得到满足,其他团体就会遭殃。从较大团体的优先问题着手,就又回到普遍道德主义。(3)个体象征性地属于大量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并不都存在隶属关系。将孩子作为从家庭到国家等各种不同群体中的一员来培养的做法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二、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原因

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将学生利益与道德规范分列为教育的两个目的,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与以道德为目的的教育。

1.知识与道德的分离

在古代,知识与道德是不分的,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还是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都强调教育目的性即善的目的性。到了近代,随着知识的增加,学校教育开始制度化了,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空前突显,道德作为教育的本质,作为成“人”之道开始被掩盖、被遮蔽。为此,要将知识教学引向人的道德境界。知识教育并非教育的倒退而是历史的必然。当今社会,一个人没有知识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谈何学生利益?如果一个人仅有道德,而无一技之长,在当今社会是很难立足的。所以,知识教育与道德的联结,就是要挖掘知识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将情感态度作为促进知识学习的心理学依据。

2.学生利益的狭隘性

对学生来说,知识外在于学生生命之外,当知识目的取代道德目的之后,教育教学就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了,知识对学生的价值会异化为升学、好工作,学生利益也就异化为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过一种富足、快乐、舒适的生活。学生利益自然就与人的优秀品质发展的目的相冲突了。为此,要在理论上对学生利益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学生利益不能窄化为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要把人的精神利益包括进去,最终对人的幸福作出正确的理解。

3.道德规范与生活相孤立

共同利益派的观点与最低限度道德纲领相冲突。因为,最低限度道德并未试图将所有善行减少至最低限度,它真正减少的是慈善的道德义务。道德要求对人的时间和注意力侵犯得越多,人所拥有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机会就越少。所以,最低限度道德必然与要求履行道德责任的共同利益派相冲突。同样,普遍道德主义与具体道德主义也相互矛盾。普遍道德主义要求关注所有人的利益,而具体道德主义只是将道德生活固定在较小的范围内。为此,要强化道德规范的相互联系,改变对抽象的道德条文泛泛而谈,要将道德教育引向具体的道德生活,在具体的道德冲突中引导学生作出道德选择,强化学生的道德自律。

三、学生利益道德困境的出路

1.学生生活的道德扩展

人的生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笔者曾针对学生的经济生活进行道德扩展。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学生未来生活的乐观预期赋予道德内涵,或从生活现象中揭示道德意义,以实现学生在理想价值中追求德性;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展示生活中的道德意义,或者对未来生活的决策中揭示和理解道德意义,以实现在学生自觉主体中达到德性;通过个人与社会的道德性互动,或者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的互动中形成新的道德需要,以实现学生在多维交互中成就德性。”[4]

2.从学生利益之思到人的幸福之在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算计获得的利益最大化,也不是为了获得苟活于世的生存技能,而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活着,自己的自由意志能超越利益,体验到人的高贵与幸福。

人的利益之思逃不出“思”,即自由意志或理性。但人的理性是有限性的,没有人能算计好未来,人无法穷尽影响未来的所有因素,无论事前算计得多么周到,在实际运行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即使如此,具有理性的人仍然可以谋划个人利益,因为未来虽然不是确定的,但发生的可能性是可以预测的,这里有个概率问题。比如,许多教师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将来才有可能有好工作,并想当然地得出拥有好家庭、好人生。这一点学生是信服的,尤其是农村学生,认为升学是进入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因为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概率要比一个初中毕业生高得多。这种学习价值观会将学生的学习带入一个相互竞争、为了其私利相互陷入难以化解的冲突中。如,中小学生补课愈演愈烈,甚至幼儿园也要补课。因为不补课就落后于别人,机会就会被别人占去。提高考试成绩的教学成了最好的教学,知识记忆与运用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人的理性、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数学的逻辑推演能力成了升学竞争的个体先天或后天努力的重要筹码,人的自由意志或理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但这一切只是证明了人的自由意志,并没有证明人的价值或意义;只证明了人如何生存,而没有追问人为什么要生存在一定意义上。人的利益之思与动物的生存是一样的,尽管人的生存条件要比动物好得多,但在本质上其劳作都是围绕着自身转,是单纯的存活,或者说是自身重复的存活,而自身重复的存活并不能表现人的意义或价值。人的存在不是来自存活的个人利益之思,而是来自为事而在。无论教师对学生学习许下多少未来的空头支票,遥远的遐想只是存而不在,人的存在不是天生的,而是自我创造出来的,是可能生活的选择与创造,只有可能生活的创造,个体才与世界产生联系,个体才能作为主体对周遭世界产生影响,体现主体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人的自由意志只是保护自身的存在,即自由意志只是在谋求自身存在的个人利益,这并没有赋予自身存在任何超出“在事之在”的意义,或者说,没有给自身存在增加“在事之在”之外的创造性意义,即自由意志被慵懒的身体绑架了,无法创造出意志选择的对象。“只有当通过否定自身的存在去保护某种存在,无论是他人的存在还是其他存在,才能够使存在获得超出存在的重言式含义的意义。超出了存在的重言式含义的自由存在就是存在高贵化。”[5]

有学者认为,“存在高贵化的一个基本性质就是牺牲,就是在不同程度上牺牲个人存在的利益,其极端表现则是牺牲自己的生命。”[5]在逻辑上是想说明作为理性人的高贵化,就是意志对自身的超越,达到绝对的自由。这一观念在理论上是可以论证的,但现实中人的灵魂很难摆脱沉重的肉身。笔者以为,人的幸福之在就出于本心。凡是人们能拿出来说的事都是对心灵有所感动的道德的事,或者是正面的,或者是反面的。“人的存在高贵化唯有一途:把他人高贵化从而把自己高贵化。”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仁义行为是创造一种善在的可能生活的自由行为,是开拓善在的共在关系,是舍得给他人幸福,是试图使一个生活世界具有幸福品质的创造行为,也是人的幸福之在。按照孔子的方法,人的幸福之在,就是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教学中的仁义行为就在于教师能从人性的高度将教学内容贯通,没有任何牵强,一切都是应该如此的。这既是教师的幸福之在,也是学生的幸福之在。

参考文献

[1] 杨勇.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2] 杨启亮.教学对话之“道”的特殊性[J].教育研究,2013(7).

[3] 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于世华.学生生活的道德扩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

[5] 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上一篇:无人机遥感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以榜样为题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