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

2024-05-06

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新闻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是记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人曾这样说,某人的新闻作品,即使是捂上作者的名字,只要读一读文字,就可以知道是谁写的。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改革更加深入,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从边缘突破走向了中心突破。新闻写作风格的改革创新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当代的名记者而论,穆青的新闻作品因其浓郁的文学底蕴和散文色彩独树一帜。散文式新闻写作是新闻写作改革创新方法中的一种。新闻写作向散文学习,借鉴散文灵活的笔法,是使我国新闻写作风格走向个性化、风格化的一条路径。

穆青正是散文式新闻写作的主动实践者和积极倡导者。通过对其各个时期新闻作品的梳理、分析可知,穆青把这种写作风格自始至终贯彻下来并发扬光大,尽管在不同时期文风上展示出不同的特征:革命战争年代文风朴实无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文风趋向沉厚,改革开放年代文风老练奔放。但正是这些不同的特征,说明穆青散文式新闻写作的风格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趋于成熟的动态过程。在新闻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信息出现井喷现象和传媒竞争加剧的时代,在读者渴望新鲜阅读体验的时代,我们的新闻写作应该借鉴穆青新闻写作风格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使新闻写作走向个性化、风格化。

穆青倡导散文式新闻写作,认为新闻写作不应该有过多的清规戒律。新闻写作在不违背事实真实的前提下,可以借鉴散文的一些表现形式,可以有灵活的结构、清新明快的描写,可以有主观的抒发和得当的议论。在新闻实践中穆青身体力行,以散文式的风格写下了许多值得后辈学习的新闻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媒介形式多样

化,受众群体多元化,信息传递手段新颖化,但是,穆青散文式新闻写作风格依然有许多闪光点值得当下的新闻从业者学习和借鉴。

把握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

在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从业者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体,离不开特定的生活时代。优秀的新闻从业者,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追踪社会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人物、新经验,成为时代的风向标。穆青的新闻实践就是这样的。他坚持正面新闻报道为主,把握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受众可以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呼吸到时代的气息,倾听到时代的最强音。新闻报道只有依托时代的大背景,透视时代的本质,传达出时代的气息和旋律,才能有真正的大手笔。当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涌现出的新事物纷繁复杂,容易使人民群众产生困惑和疑虑,这就更需要新闻从业者把握时代的主题去写作,从而引导受众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坚定不移地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力量所在。坚持新闻真实,始终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穆青在新闻理论的论述中很少用“新闻真实”这个词组,但是深刻领会其新闻思想,认真研读其新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穆青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综观穆青一生的新闻实践,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热浪奔突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论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中,他始终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穆青對新闻的不懈追求说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因此,新闻媒体要站在大局的高度、站在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虚假新闻问题,要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作为不可动摇的信念。

吸收群众语言的养料,增强可读性

新闻是受众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通道。新闻内容是要靠语言来表达的,新闻传播者若想实现有效的传播,就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使广大受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在新闻写作中,要讲究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行文轻松自如,营造美的氛围,使笔下的新闻有一种装饰美,富有吸引力,增强可读性。穆青充分吸收群众语言中的养料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这些语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清晰悦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随着社会变化节奏的加快,生活领域日益宽广,受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穆青散文式新闻写作风格的特点提示我们: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吸收群众语言丰富的养料,增强可读性,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从而提高传播效果。在新闻改革不断向前的进程中,散文式的新闻写作风格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新闻写作领域里一朵芳香四溢的鲜花。

培养深厚的理论修养

穆青作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的一员,从事新闻工作长达60多年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他贡献突出、经验丰富、影响广泛,这是与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分不开的。

综观穆青一生的新闻活动,他始终自觉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时刻牢记新闻记者的崇高使命,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在社会变革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突出的新闻作品展示他的理论修养。

抗日战争时期的《雁翎队》、解放战争时期的《空中飞来的哀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改革开放时期的《风帆起长江》等,穆青的这些新闻力作紧扣时代的主题,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成为穆青深厚新闻理论的注脚。

参考文献:

①刘淮:《穆青和他的报告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②穆青:《穆青论新闻》,新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③张严平:《穆青传汇》,新华出版社,2005年6月版

④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作者单位:河南电力报社)

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新闻冲入线上渠道,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等。借助全媒体势潮,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与真实性的冲突成为学界的热门问题。本文通过对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叙述视角、人称、引语、时素、选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叙述文本在凸显文学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复杂性、细节化、平民化的特性展现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真实性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争取民权和反战运动把非虚构带入了西方人的视野,并激发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提出质疑。在媒介社会学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看来,产生质疑的部分原因是文学传统在新闻界的深刻影响,如从文学角度看,新闻作品也要文采飞扬、感情充沛,简单来说就是记者应该撰写精彩的故事[1]。更早一点的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写作类似,它指将文学写作手法融入新闻报道中。近年来,新媒体崛起将新闻实践中的非虚构写作带入更多人的视野,如澎湃新闻的“全民故事计划”、网易的“人间The Livings”、腾讯的“谷雨计划”,运用不同的视角、精心编排的情节、大量的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等的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得到了后真相时代受众的喜爱。那么,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越来越凸显文学性的同时,它如何从叙述的各方面展现真实性?哪些元素使新闻作品可信且真实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闻实践中非虚构写作与真实性的关系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铺单、细节刻画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它们的根本性不同是对于真实的解释。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要求的是拟事实,即允许合理的想象,让人看起来是真相即可,而新闻的非虚构写作必须完全建立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绝不允许一丁点不实。学者赵毅衡提到,当社会学变成讲故事的社会学时,真相有效性问题就被自我的有效性替代,真实性就变成了故事的可信度问题[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真实观是当代中国主导的新闻真实观,它主要的三个突出特征是事实真实观、过程真实观和统一真实观。长久以来,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是既要反映一个事件的整体真实,又要反映一个事件所处环境的整体真实情况,尤其是要把这个事件所在环境背景中主导真实、主流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3]。

基于对真实的解释不同,杜莉华指出两者冲突的四个方面。一是新闻和文学中的真实不是同一个概念;二是非虚构写作无可避免会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导致真实性受损;三是非虚构写作中常出现的第一人称会影响读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四是非虚构写作越来越多地与资本市场接轨,不允许采访对象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违背了新闻过程真实观[4]。因此,基于真实性的根本要求,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难以保证绝对真实。

三、叙述视角与真实性

(一)叙述视角、叙述者形态和叙述方位

观察点的选择是作者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这也是普利策奖得主基德尔在写作中最先思考的问题。观察点在叙述学中通常被叫作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5]。

叙述视角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和思考的角度,读者可以从文本中感知到叙述者的叙述视角,借助文本和叙述者建立联系,当叙述者采用的叙事视角不同,故事的结果或读者的判断和看法也会有不同,如曾庆香曾举了一个关于夫妻日常生活不断累积矛盾,矛盾突然爆发导致分手的叙事案例,这个事件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叙述出来,其责任归属也就发生了变化[6]。因此,视角的选择影响读者的带入,新闻报道通过叙述视角可以透露出记者对事实的认知和立场态度,这一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表明新闻的叙述视角和新闻的写实程度密切关联[7]。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前者指叙述者掌握所有的背景、心理等,可以任意進入人物的内心,这样的视角能给人一种站在事件之外的冷静、客观的情绪,一般新闻作品与历史叙述通常都采用全知视角。后者指叙述者把自己所知道的局限在某一个主体上,只通过某个人物的视角观察事物、了解情况,并且把了解到的部分当作整体。两者相比较,全知视角由于知道的整体信息更多,比有限视角更客观公正,而有限视角则更主观、有偏向。不过,叙述者选择有限视角有时是必需的,叙述者通过有限人物视角对人物内心的展示更丰富,往往能够让受众更容易相信这是真实的。

叙述者形态是指采用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是指叙述者是故事情节的主角“我”,以“我”对自身经历的或观察到、想到的进行叙述,通常真实感和主观感并存。第三人称叙述指叙述者不经历故事情节,以第三方视角客观地叙述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相比第一人称,它带给读者客观、冷静、全面的感受。叙述角度和叙述者的配合被称为叙述方位。叙述者提供叙述语言,叙述角度提供阅读情境范围,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想要恰到好处地叙述,即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叙述者和叙述角度。对于大部分的新闻报道而言,最常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人称”,这种方式符合纪实类叙述全面、客观、公正、理性的标准和要求。此外,使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位进行写作也是可行的,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中会大量出现。不过,有限视角的片面性和第一人称叙述的主观性似乎与新闻客观公正的标准不相符,那么它是如何将事实真实和文学手法巧妙相融,构建报道真实性的呢?

(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对事件的记录和讲述,很多时候它是以具体深刻的形式展示某一群体的现状或者某一事件的严重性,希望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得的不仅有信息,还有思考。新闻作品中选择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实则呈现了非虚构写作者的在场,以向读者叙述整个事件,尤其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本身就是事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我”的视角叙事是一种内视角,这样持续的内视角输出可以透视新闻的价值[7]。我们常常可以在非虚构写作中看到内视角的存在,在这种视角下,有条件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品质、行为、心理活动等进行丰富细腻的描写,使感染力和真实性并存。例如2020年5月9日,网易“人间The Livings”非虚构写作平台发布的《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该报道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讲述了有关研修生的前因后果,时间跨度从1986年到2016年。

“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为躲避罚款,家里让我和弟弟装成双胞胎,1987年才上的户口。从小,我就能感觉到家人更偏爱弟弟,好吃的紧着他,犯错受罚总是独我一份……然而,我并没熬到我当零头那天。我在2013年12月中旬就爆发了。……2016年,也是她告诉我,小风订婚没多久,因车祸去世了。”

全文从“我”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我”的出生、“我”的家庭以及在日本当研修生的两年里的酸甜苦辣,以垂直深入的方式串联了日本研修生真实现状的相关事件,以“我”的“在场”和“行动”以及文本持续的内视角叙述传达了细节非常丰富的新闻事实,把一个普遍的现状聚焦到微观角度去展现,增强了新闻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当一篇新闻报道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之后,新闻报道需要做到的是让报道更容易被相信。在后真相时代,受众对情绪的感知比对事实的感知来得更快更直接,聚焦于内视角叙述,以“我”这一人物视角进行叙述,体现了沉浸式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特点,可满足受众对社会现实的窥视欲。相比于我给你讲一个别人的故事,和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无可置疑,我讲我自己的故事真实性更强。

第一人称叙述作品在叙述视角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称叙述作品的特点。因为第一人称“我”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这两个方面在作品中是交替存在的,即叙述者和叙述对象都是“我”,但两个“我”是不同时空的。一个是回顾并写下这件事的“我”,即回顾往事的叙述者(下文称“回顾自我”);一个是经历这件事的“我”,即当时被叙述的行动对象(下文称“经历自我”)[8]。同时,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回顾自我”与“经历自我”不仅有叙述者“我”与经历者“我”的区分,而且在叙述视角上都参与了对故事的观察。因此,在第一人称叙述作品中,不仅要关注人物叙述视角,还要关注叙述者的视角。在网易“人间The Livings”2019年国庆节推出的十一特辑《我和我的新中国》系列报道中,“经历自我”是一名教师,其展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吃水往事:

“早上去健身房回来,满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爱人让我再换件衣裳,我说算了,刚穿了一天,洗衣裳很麻烦。爱人说没关系,现在都是全自动洗衣机,把衣服扔进去,放上洗衣粉就行,很方便,‘就是费点水,咱也不在乎那几个水钱’。”

而“回顾自我”是一名老教师,以现在的思考和语言讲述了当年的情形和场景:

“后来,像我们这样用自行车焊两个铁架驮水,竟普遍起来,成了人们上下班的一道风景。”

两个“我”在非虚构写作中交替,不仅有当事人当时的视角,还有当事人后来讲述这件事的视角和语言,在叙述中不仅有对当时“经历自我”的体验和感知到的具体事件的详细描述,还有叙述者自身“回顾自我”对当时发生在自己身上事件的概述。两者相互补充,转换自然,将当时主观和现时客观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三)复合视角

单一的有限视角仅从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叙述事件,有可能存在一些主观性的偏向,造成一定程度的新闻失实,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相结合可以修正单一视角的不足,通过不同主体的声音和视角讲述同一背景下的故事,使宏观的新闻背景和微观的新闻事实融合一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新闻的真实可靠性。《我和我的新中国》采取的便是复合视角的写法,报道共有十篇短文,每一个部分由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自己或身边的家国往事。复合视角为报道增强了叙述背景底蕴,从宏观的背景上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有限视角聚焦在微观个体的平民生活中,让每一个人物都有机会在平等的地位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的变化离不开每一个小家,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在同一艘船上。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凸显叙事内容的真实性。

四、大量细节化元素

相比传统新闻写作,非虚构写作有更多的情节设置、大量的对话、丰富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等等。细节的呈现往往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真实,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亲身经历才可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一)时素

“纪年时素”是年月日等的时间标注法,实际上是指称物理时间,或称历史事件“明确时素”[9]。从时间上看,非虚构写作往往是对过去了一段时间的事件进行报道,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因为非虚构写作通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完成采访、调查、核实信息等环节;从内容上看,非虚构写作通常有非常详实深刻的事件,事件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几十年,如《我在日本当研修生的那两年》这一报道,从标题来看仅仅是讲述研修生那两年的事情,然而实际上述本的时间跨度从1986年跨越到了2016年。述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时素细节,如“1986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隔年弟弟出生”“1987年才上的户口”“2006年高考时”“2008年春节”“2010年准备谈婚论嫁时”“后半夜两点”“转年2月”“3.11地震海啸就来了”“2011年10月,我们登机时间确定”“12月份左右”“我们弯着腰干到11点”“早上7点起床”……通过明确的“纪年时素”的呈现,不断提醒读者确切的物理时间,弥补讲述可能造成的真实性偏差,给读者强烈的时间感受,让文字与时间紧密联系,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二)直接引语和心理描写

直接引语在语句中保证了说话者主体控制。笔者认为,在非虚构写作中,直接引语作为说话者直接的表达凸显的强烈代入感能在主观叙述的同时,增强述本的真实性。“谁说”“谁说道”等第三方视角转述的动词看起来比较客观,但对于准确表达原话的意义还略有欠缺,而且间接引语通常还可能将转述者的声音带入,引导读者对引语的理解[10],如“来日本的成本,我现在都已经赚回来了”“你没技能,身体又不好,在那边根本吃不消”“没有影响的,你在东京附近,远着呢。如果你现在想退出也行,只是那4万中介费可退不了”……这样的直接引语不仅形式上给人带来真实感,内容上还包含了不少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说出来的细节。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直接引语带来的真实感并非是因为它传递给读者的是消息來源完整的原话,而是直接引语这样的形式具备的表意功能。

(三)心理描写和修饰词

大量的心理描写也会给读者带来直接的感受,增强述本的真实性。在传统的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新闻作品中,若包含心理描写,很可能成为被否定的“合理想象”。然而把心理描写放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当中,这就不再是“合理想象”,而是叙述者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内心真实想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真实。

同理,在传统新闻报道中会尤其注意形容词、副词的使用,避免合理的揣测或错误的解读,而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适当的修饰词是構建真实的良好秘方,如“父亲从弟弟哪儿听说我也要去日本,暴跳如雷……”,“暴跳如雷”一词不仅是“我”对父亲行为神态的描述,也是“我”当时切身的经历,携带真实性属性。

五、原型的功效

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常常通过讲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或者一类人的故事,传达整个群体的现状,甚至描述时代的故事,如《“同妻”的最后一击》中的“同妻”、《“没病找病”的老太太》中的“老太太”、《普通女孩的一生会遭遇什么》中的“普通女孩”,以及《再没办法吃空饷的公务员们》中的“公务员”。

以上被叙述主体作为社会中某个容易被忽视的普通群体的典型,几乎每一个人对于他们都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被看作一种原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识别出原型的时候,并且识别原型通常是潜意识的,人们就能接收到这些原型长久以来积蓄在心里的情感能量,这样的作品便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曾庆香指出,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它是叙述作品中的意象、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稳定、典型、反复出现的特征,有着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11]。原型能够唤起人类心理的同理心或某种认同感,其功效可归结于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人物的整体认知方式和结果,在新闻作品中,它可以影响新闻意义的建构,隐性地为读者提供某种阅读视角和背景信息。

因此,叙述者借助原型的力量帮助每一位读者释放出深层的心理能量,激发出每一位读者的同理心,通过一个原始意象发出1000种声音[11],收获读者的“同情性理解”,以微见大地揭示这些群体反映出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问题。

同时,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中的原型主要集中于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普通人群,采用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通俗易懂,充分采用平民化叙事为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社会,这个社会里好的坏的都有,有益于强化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的真实性。

六、结语

本文从叙述学角度分析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是如何展示真实性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以复杂性接近真实、以细节化接近真实、以平民化接近真实三个方面。

所谓的复杂性,是指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采用非虚构写作有利于将人物的行为、心理活动等详细地讲述出来,让读者感知的更多、更细微,即使无法作出绝对的判断,但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报道更接近真实。

所谓细节化,是指纳入时间、心理活动、表情神态、人物语言、数据等大量细节去描绘事件,将事件本身、人物心理等事无巨细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导故事的发展和走向,让读者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相信这个事件是真实的。

所谓平民化,是指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选题以边缘化人群、普通人为主,聚焦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叙述语言通俗易懂,选取偏口语化的语言,使读者感觉亲切、流畅、自然,带入感强,选择的题材是大多数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的。

本文结合了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无可避免会存在的文学性、主观性的可能,以及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生活的众多可能性,分析了非虚构写作通过持续的内视角、复合视角等方式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从外到内移情,通过大量的细节化元素、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平凡普通的选题内容,在不违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深入、更细微地展示了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叙述更能还原事件本质,给读者更多的回味和思考,借助后真相时代情感事件优先传播的特征,非虚构写作新闻作品更容易让人产生“同情的理解”,让叙述文本更加接近真实。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0.

[2] 赵毅衡.“叙述转向”之后:广义叙述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8(9):30-41.

[3] 杨保军.统一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J].新闻大学,2018(1):27-34.

[4] 杜莉华.论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和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冲突[J].传播力研究,2018,2(22):112.

[5]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2.

[6] 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7] 岳文文.非虚构新闻叙事视角和修辞探析[J].青年记者,2020(14):17-18.

[8] 陈慧娟.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6):110-112.

[9] 赵毅衡.广义叙述时间诸范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4):133-140.

[10]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11-16.

[11] 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11):48-59,125-126.

作者简介 谢艾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融合媒体。

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宋扬燕,1997,女,汉族,浙江人,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影视传播专业。

【摘要】人工智能进入新闻领域之后,智能新闻写作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智能新闻写作在新闻内容生产包括新闻采集和新闻编辑两个方面的特点与优势,并通过反思智能新闻写作的技术瓶颈,推断人的新闻写作尚且不能被机器新闻写作所替代。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新闻写作;数据挖掘;内容生 产

1 人工智能与智能新闻写作

1.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最早能追溯到13世纪欧洲哲学家拉蒙·柳利(Romon liull)提出的“逻辑机”的设想,随后1955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 Cathy)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Art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并开始探寻将制造一个能模拟人类的智能化机器。从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来看,人工智能是科技时代发展中必然的产物和趋势。

1.2智能新闻写作

人工智能进入新闻领域,从狭义层面看,人工智能的技术所赋予的智能化新闻写作可以被称为“自动化新闻”、“机器新闻写作”又或“算法新闻”。智能新闻写作指的是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使用计算机软件或算法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通过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排序、分类、关联和过滤,并将整理过的数据适配和组合进相应的文章模板之中[3]。不同领域的新闻写作方式不同,智能新闻写作在财经报道、体育报道、天气报道、政治信息等领域因其能够提供可信的、明晰的、结构化数据已经有普遍的应用。

2 智能新聞写作的特点与优势

2.1智能新闻写作在信息采集方面的特点

智能新闻基于算法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新闻挖掘、过筛和分析能力,再加上广泛的大数据和多样化的渠道,在采集的过程当中比新闻记者搜集和整理的内容更加的精准和丰富。除了发现信息和线索,人工智能的技术还可以判断是否是真实且具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是否是垃圾短信等信息。除此之外,通过机器撰写的新闻消息在第一时间发布后,新闻记者可凭其精准的消息投入深度的分析和实地的采访,不仅仅将机器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合作。对于新闻行业来说,自动化新闻的出现免去了一部分通过人力采集新闻可能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消耗。

2.2智能新闻写作于新闻编辑的优势

机器新闻写作在体育赛事、财经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新闻领域有独到的优势,凭借篇幅短小的消息新闻,智能新闻写作已经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在新闻生产的数量上,已经可以辅助新闻记者初级的新闻采写。机器人高效的生产力可以将传统记者从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尤其是需要数据处理的新闻[7]。除此之外,新闻记者无法实现的是,智能机器可以全天24小时工作进行新闻写作,出产的海量化新闻稿凭借技术的依托还可以做到数据和信息的实时更新。

3 智能新闻写作的反思

3.1技术的瓶颈与反思

除了无法替代人的写作,未来随着智能新闻写作的技术和程序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同类的智能新闻写作如何展现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将是一大难题?如何找寻和区别每一类智能新闻写作的特点?如若不引起重视、不加以改善,标准化生产和同质性内容的新闻将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技术也会进入优胜劣汰的物竞循环。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是数据挖掘,这就意味着智能新闻写作不能脱离技术的依托。如若尝试没有固定的输入-输出模板的无监督式学习,机器新闻写作把新闻生产推向更深的迷雾之中,没有已知晓的系统和达成一致的规则,对于新闻的源头将不知从何而来且不明向何处寻找,对于事实也无法把握,对于真相更不敢妄下定论。

3.2智能新闻写作会代替人的新闻写作吗

从智能新闻的报道体裁来看,大多属于消息类写作,新闻消息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发布速度快,有限的文字编辑即可成为一篇新闻报道,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消息写作领域一时之间呈现出人手和人脑无法比拟的优势。凭借大数据挖掘和迅速筛选的新闻写作固然速度快、产量大,短时间内,智能新闻写作暂且能在消息写作占领一席之地,但依旧无法胜任深度报道、新闻特写和新闻评论等体裁的新闻稿件,更无法替代人的写作。

从报道内容和写作情感来看,智能新闻写作目前并不擅长人手和人脑协同写作表达的“深度”和“人文关怀”。

在掌握了事实之后,怎样理解和洞察事实需要深度的分析和专业的解释。这是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追逐的职业真理。新闻机器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类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尚且不能做到扎实的采访和调查,只是被赋予了一套可以无限次套用和杜撰的写作系统,依靠对海量数据的搜索和挖掘、设定的程序和固定的模板进行新闻采集和加工,发布的新闻是堆砌的数据,无法对事实做深度的解读、无法展现独到的新闻见解。智能新闻写作的适用范围狭窄是为什么智能新闻写作至今没有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中涉猎的原因。

文献综述

[1]喻国明.“机器新闻写作”时代传媒发展的新变局[J].中国报业,2015(23):22-23.

[2]蒋枝宏.传媒颠覆者:机器新闻写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3):46+75.

[3]黄雅兰.从大众媒体到个性化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7(24):9-12.

[4]仇筠茜,陈昌凤.黑箱: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生产格局嬗变[J].新闻界,2018(01):28-34.

[5]喻国明,刘瑞一,武丛伟.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试论机器新闻写作对于新闻生产模式的再造效应[J].新闻知识,2017(02):3-6.

[6]何苑,张洪忠.原理、现状与局限:机器写作在传媒业中的应用[J].新闻界,2018(03):21-25.

[7]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J].新闻与写作,2017(03):41-45.

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报纸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语境下,读者对新闻评论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及时、鲜活的新闻报道,更需要有说服力、专业性强的解读与观点。纸媒的新闻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最多的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和特长,在自家报纸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抓住这些“点”大做文章。专业且具个性,理性而不乏温暖的评论,乃是纸媒新闻评论竞争的一大取胜之道和“王牌”。

[关键词]新闻评论 回应 社会 关切

在众声喧哗的今天,观点多变,观点易碎,网络让人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言论场,观点则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推进社会进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堪称推动中国的一大“功臣文体”的新闻评论如今受到巨大挑战。可以说,当代新闻评论的发展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新闻评论更加个性化、人格化,而不是以前的模式化。这不仅是人类信息加工规律及新闻评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而且是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在不少报纸近年来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作者形成了个人的评论风格,作者在自己侧重的领域长期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评论风格。

其次,新闻评论出现更加开放化的特点。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有了相当大的开放,已不再只把目光盯在上层建筑,而是将评论的触角伸向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新闻评论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样化。目前新闻评论的形式多样,社评、短评、专栏评论、漫谈、杂感等多种,形态各异、小巧灵活的评论体裁也开始见诸报端,且以后随着新兴媒体文风的影响,纸媒新闻评论也会呈现更加开放性的特点。

再次,评论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已经不再是原先的对与错,是与非的简单判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一个政策也好,一个社会现象也好,都具有错综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新闻评论需要突破原有的简单的价值判断模式,进行理性的剖析。

在 “报纸遭遇生存危机”的现实语境下,读者对新闻评论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不仅需要及时、鲜活的新闻报道,更需要有说服力、专业性强的解读与观点。纸媒的新闻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最多的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和特长,在自家报纸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抓住这些“点”大做文章。

一、高度重视选题,回应社会关切

关注百姓人情冷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的核心生命力,也是新闻的终极价值取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需要让新闻媒体来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关注弱势群体和阶层的重大利益关切,为他们的利益鼓与呼。这就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题好一半文”,立意上有了高度,回应了社会的重大关切,再结合自己报纸特色以及优势,方能写出出色的新闻评论文章。

每天面对海量的庞杂的热点或伪热点事件,而报纸的版面有限,究竟该如何选择选题,就哪些事件发声?这需要在评论的编辑以及写作中,果断摒弃那些有可能在消费、煽动公众情绪的陷阱,无视那些鸡零狗碎或者骇人听闻的炒作,用心选取那些触及社会深层、触及公众灵魂、更有典型价值的事件。那些紧跟公众关心、能够折射社会转型的痛点或悸动或欣喜的重大事件,报纸评论更不能失声。报纸的新闻评论要高度重视选题,回应社会关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体现公共关怀意识。

西方学者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媒介传播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因为它发出的资讯能协助人们建构社会现实,提供给接受者一种世界观,时间一久,人们便依据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框架来界定并修正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媒体的导向功能可见一斑。而新闻评论是最能传递新闻思想,引导社会舆论的部分。毋庸置疑,今后中国将深化改革,社会将加速转轨,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社会思潮渐呈多元化。回应社会关切的评论文章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新闻事实告诉人们的是发生了什么,新闻评论则传递的是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可以说思想性是新闻评论的灵魂。纸媒的新闻评论者要有更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中国社会的变化,引导社会认识,积聚改革创新的正能量。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这样的新闻评论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胜出。

二、专业且具个性,理性而不乏温暖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评论之争往往不在于争夺独家新闻的时效优势,更在于集合优秀的评论力量、发挥独家的评论优势、塑造个性化的品牌评论。对纸媒而言,如何更广泛、更充分地突出本报特色,塑造有力的评论品牌,同时在重大社会问题做到积极发声,且不断提升“发声”质量,乃是纸媒新闻评论竞争的一大取胜之道和“王牌”。

事实上,新闻评论的结构形态,多数容易流于这样的结构:概述事件或现象引发出或直接提出观点——论证并阐发观点——以观点回照实际——提出解决办法,发出号召或升华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评论员一般不参与采访,评论员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即更多地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侧重于价值判断,而不擅长于举例和列举更多细节,对事件或问题进行说明。相较之下,在美国,新闻评论往往会带给受众的丰富的信息“附加值”,且一般是经过采访取得。在他们看来,凭空想象的写作掩饰不了叙事和推理中的基本缺陷。而近些年来,我国一些纸媒的新闻评论也在尽量撇开较为宏大的叙事角度,摆脱对评论事件、话题的态度的外在化和超脱化,内容向具体化、形式向多元化、分析向专业化转变。

多数纸媒的评论员队伍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作者不仅包括新闻评论部的评论员、同时包括对评论事件的所在领域有深刻观察和长期积累研究的记者、编辑,以及社外专业人士的评论力量,汇集呈现不同的观点。尤其是那些作者曾是相关新闻报道和策划的参与者,对相关事件和话题有着丰富的采访经历和体验,并对所评论的事件有着全局性的把握的评论作品,融入更多详尽的事实论据、细节,成为评论作品中难得的“另类信息”,作品读起来也更加真实、更具信服力,摆脱了以往新闻评论作品较重视思维辩证,但忽略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困局。在新闻人的努力下,一些纸媒逐渐打造出不少具有吸引力、知名度的评论栏目,最终形成不同言论品种相互交流的环境和有活力、有张力的话题空间,让不同的言论主体更为自由地交锋,甚至营造一定的观点冲突,让报纸评论生态空间更为多元和包容。

打造专业且具个性的新闻评论不光要在选题上下功夫,还要看具体“怎么说”。这最需要琢磨的是“理性”二字。不刻意标新立异,刻薄地吹毛求疵,而是不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纷繁复杂中抓关键,或者是顺势而为促改革,都需要让辩证思维更多地融入文本之中,让评论呈现独到的观察视角、专业深刻的见解、严谨的逻辑推理、富有建设性和理性的解析。“理性并不意味着四平八稳。好的评论强调要有独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产生应立足于对社会问题的整体把握之上,包括对其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的全面观察。”[1]

一些人对评论需要理性的理解为“批评”“批判”,这是一种肤浅的认知。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不过这种理性并不是冷冰冰地板着面孔,而是要理性而不乏温暖。站在道德高地去评判是非曲直,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理解需要能力,评论员不能失去这种‘同情的理解’的能力。”[2]建立在一个有人情味的基础上的评论更具有说服力,没有情怀的批判、不了解情况就乱下判断的瞎评乱评只会毁坏人心、激发对抗的冷漠。

评论员应追求特色化的语言风格。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往往是为其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所服务,在说理评论过程中,语言上的运用对说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不少优秀纸媒的语言风格可谓不拘一格,丰富多样,或清新明快、或尖锐犀利、或风趣幽默、或朴实平易,且某些评论员已经形成了特色化的语言风格,让人记忆犹新。摆脱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和语言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这样纸媒评论或许会更好看,评论生态也会更健康,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三、和新媒体接轨,力求风格和形式的多元化

近年来,“纸媒将死”的“预言”可以说不时敲击着每一个媒体人,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提升报纸传播效果的讨论。

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等新特点。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多数报纸的新闻评论稿件的欠缺应该说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时效性上常常力有不逮。新媒体可以随时推送新闻,评论也可以紧随新闻的脚步刊发。不少新媒体还借助自身优势,有意识地将新闻和评论融合,大力发展新闻“述评”,用主客观混合的形式进行传递,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而报纸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即便从网上看到当天的新闻进行评论,见报最早也是第一天晚报或者第二天日报。对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事件,晚一天甚至两天发表观点,其实在竞争上已然输了一阵。其次,是眼球效应上的欠缺。新媒体在客户端的推送,标题往往很活泼、幽默、给人更多直观、时髦甚至酣畅淋漓的感觉,而报纸上的评论因为要准确、务求不产生歧义,而牺牲了一些新鲜元素,有的读起来感觉沉闷甚至很土。这同样会折损人们阅读的兴趣。

不过,纸媒的新闻评论也有自己的长处:

首先,是精细、精致,蕴含审慎的思考、对新闻事实的尊重。新媒体在时效上抢先一步,有时并非好事。在浮躁的新媒体传播语境中,在“与时间赛跑”逼着人仓促作出判断的压力下,评论常常跑到了新闻的前面。为了夺人眼球,很多新闻标题被制作得耸人听闻,实际上文中所讲与标题并非一回事。这样的陷阱,常常有网络时评人不小心栽了下去。而更常见的是,一个新闻刚刚出来,只见其片段、零碎信息,基本的事实还不清楚,事实只见冰山一角,可在过度追求时效的判断节奏中,各种评论就立刻粉墨登场,竞相表现自己对此事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如前一阵的大学生贩卖珍稀鸟类被判刑,事件甫一曝光,看到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掏自家门前鸟窝,马上舆情汹汹,不少评论指责量刑过重,缺乏人文关怀,但不久后事件反转,此乃有意识地贩卖珍禽,让不少评论者感到颇为打脸。这是典型的新闻事实不足下的过度反思,评论跑在了新闻前面。与新媒体评论不同的是,在核实新闻的细节方面,纸媒的评论显然会更细致一些,少一些情绪、偏见和浮躁,当了一份责任心和等待事实的耐心。

其次,是更具专业性和深度。新媒体的最大优势是短平快。但也正因时间的仓促,往往只是表面看起来幽默和讽刺,鲜见展开和深入,更多快餐式的观点,如一看到某个事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某个论点。而纸媒的评论作者,大多有自己的专业背景,,都融入了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这样的稿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独立的思考,有理有据。用更专业的视角看待大众关注的话题,有时可以弥补时效上的缺憾。

基于以上的分析,面对新媒体评论的兴起,纸媒新闻评论不宜妄自菲薄,不过也要积极应变。新媒体的涌现深刻改变了既有的媒体格局,最近一段时间,“媒介融合”的问题越来越提上日程,付诸实践。纸媒的新闻评论也要和新兴媒体接轨,在风格和形式上追求多元化,以期赢得更多的读者。需要注意的是,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接轨,并不是一味的迎合网络。作为纸媒的评论不仅要从海量新闻中发现有价值的素材,还要能够超出网络的层面,从宏观角度做好价值观的引领。只有这样,纸媒的评论才能从呆板化乃至口水化等多维度的言论中脱颖而出。视角专业而不局限,语言随性而不随意,这样的评论才会广受读者喜欢。

注释:

[1] 刘文宁:《新闻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 新闻与写作》 2013年第2期,第10页

[2]曹林:《十年评论生涯积累的是讲理耐心》,《青年记者》2014年28期,第43页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工人日报)

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 即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描述, 同时具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目前, 主流的新闻报道形式有5种: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根据新闻报道的形式不同, 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差异。

消息属于狭义的新闻, 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形式的源头, 讲究时间短、篇幅短、真实性;评论是新闻事件之后社会各界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调查报告是对某一客观现象的分析研究, 揭示出本质, 寻找出规律, 总结出经验, 最后以书面形式呈现;新闻照片是以视觉的方式报道新闻;通讯, 是运用等多种写作手法, 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和消息一样, 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而在新闻报道中, 非虚构写作常和通讯结合起来。

二、何为非虚构写作及出现背景

广义上来说, 一切以现实为元素为背景的写作, 均能称为非虚构写作, 同时也被称为“叙事新闻”。

叙事新闻发源于20世纪初, 并在60年代的美国迎来鼎盛时期, 当时著名的杂志《纽约客》、《滚石》等都是采用这样非虚构写作进行新闻报报道的发布, 后来传入国内。

虽然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非虚构写作在文学创作上都属于非虚构文学, 但是相互之间仍存在差异, 报告文学讲究“完整”, 有始有终;纪实文学强调“时间先后”, 以时间先后串联起逻辑现;但非虚构写作不追求叙事的完整性, 也不在立意上追求公正, 以鲜明主观介入感阐明对事件的感受。

但是在新闻报道中, 采用的非虚构写作在表达中会有很多客观理性的思考。以及大量的现实细节描写, 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非虚构写作包括了新闻要素、学术理论和观察到的事实, 对某一客观存在事实中复杂的信息, 整理归类并以文学的方式进行加工创作, 便于阅读。

根本上需要作者走进真实世界去了解真实的生活, 使用包括场景表达、引用对话、人物细节以及切入痛点等方式包装新闻。

三、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中的必然性

通讯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题材, 与消息相比篇幅长、角度多、带有感情色彩、更全面、信息量更大, 在创作中也会有更多的素材翔实报道, 如何让受众轻松阅读的同时信息有效传达, 成了编写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非虚构写作与新闻的结合与当时的背景有关。当代报业黄金年代大致为1992年止2012前后这大约20年的时间, 并涌现了一批如南周、南都集团、北方派系优秀的报道, 这一段时间时期内信息较为闭塞, 门户网还处于如日中天的地位, 新媒体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能抗衡的局面。

而通讯的重要载体系报刊, 重要的营收来源于广告, 广告费用的高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及市场份额。在当时, 信息不对称且没有更多的信息渠道的时候, 如何拥有更多的读者群体成了报刊的生死问题。

人性天然有弱点的, 根据“选择性”假说, 读者更喜欢相信, 并倾向于自己既定的立场, 并且拥有“窥私欲”想了解事件背后的更多的故事。

于是“故事性”加强了原本晦涩枯燥文字的阅读, 成了维护读者的重要手段。

而新闻事件中, 受众常常不能亲临现场, 加上许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本身复杂, 具有极大的信息量以及时间线索, 如果单纯的罗列, 不仅不能帮助受众了解事件的真相, 反而会在传播过程中导致新闻失实。

所以非虚构写作,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复杂新闻事件在传播上先天存在的不足, 同时存在极强的变现能力 (即将事实改编成影视剧等) 。

四、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应用离不开冰点、南方派系等刊物的使用。因此在运用中将以这些报道为研究对象。

其中叶伟民的《伊利亚的归途》是非虚构写作系列的代表作, 其中伊利亚是新疆出生的孩子, 被父亲带到南方训练成小偷, 偷窃为生, 并被犯罪团伙控制。

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并不是个例, 在当时新疆流浪儿童有了相当大的数量——“有3万到5万”之间, 于是叶伟民从伊利亚的身上切入, 把他当作样本, 将他的成长故事写出来, 当作这一个群体的缩影。

与新闻消息的不同在于, 新闻消息只会客观的报道当下伊利亚的状况, 并不会聚焦在具体的人物故事上, 侧重于信息的传达。但是叶伟民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 将发生在伊利亚身上的真实故事写了出来, 并且基于对客观事实的充分理解, 做出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使得《伊利亚的归途》在刊发后, 引起了巨大影响。

但是叶伟民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 伊利亚已经17岁了, 他并没有亲眼所见伊利亚的成长, 而是通过采访相关的人员收集信息, 并整理信息之后, 逐步还原伊利亚的成长故事。

所以在进行非虚构写作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真实性仍然是第一要素。

随后, 才是文章的故事性、趣味性, 再次才是文学手法的运用。

摘要:从广义上来说, 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 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 (写作) 。这一概念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引用, 后来被引入通讯新闻创作中, 以文学技巧在尊重新闻真实的原则上, 对新闻进行文学性创作, 增强新闻阅读体验。本文将围绕非虚构写作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背景、必然性、实践展开讨论。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新闻,运用,实践

参考文献

[1] (美) 马克·克雷默 (Mark Kramer) 温迪·考尔 (Wendy Call) 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 10.

[2] (法) ) 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1.

新闻稿写作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学科素养的培养将引领英语课程测试目标、方法的系列变革。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英语写作测试将从测试单一语言知识和技能走向测试多元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几份中考英语写作试题,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写作试题的教学策略,即:夯实语言基础,强化语言能力培养;加强文化意识渗透,提升文化理解力;设置深层阅读任务,发展思维品质;注重学习策略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   写作测试  写作

书面表达是通过文字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一种交际活动。书面表达注重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真实且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1]。作为语言输出的表达技能之一,书面表达不仅仅是对学生词汇、句法结构和语法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综合检测。写作测试是考查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传递和沟通信息,再现生活经验,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的能力。因此,写作测试是“现代语言测试可能取得最高效度的试题”[2]。

写作测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命题、制定评分标准和评分(培训阅卷人员)[2]。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写作测试不仅需要命题者在命题时考虑学科标准中相关级别写作能力的要求,还需要命题者思考如何在测试中体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和培养[2]。这就要求试题命制人员在具体的命制试题过程中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充分地了解学情,明晰不同地区校情间的差异,紧密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使试题成为有效落实和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平台,以有效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英语写作试题分析

本文以2019年1省8市(安徽省、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天津市、青岛市、丽水市、徐州市和广州市)英语中考写作题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写作试题命制特点和要求,结合试题阐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考英语写作试题命制策略和原则,探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编制的英语写作试题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3]。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是试题命制的依据,而写作内容的设计是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2]。为此,试题编制者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内容,为增加试题创设任务的真实感,试题编制者应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或模拟真实情境。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应该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渗透对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量[2]。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和要求,它为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根本指导和前进方向。为此,英语评价和测试应指向學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促成学生全面的发展。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4]。在写作试题的命制中,试题命制人员要依据创设的真实或模拟真实语境,引导学生通过语篇的形式,感知和理解文本语篇的意义,挖掘其中蕴含的内涵,并借助于准确并得体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完成写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写作任务,解决具体真实或模拟真实问题,感知并深入理解语言的表意功能并达到内化掌握运用,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例1.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题

假定你是苏华,最近你的澳大利亚笔友Nathan犯了一些错误,倍感懊恼,写了一封邮件向你诉说,为帮助他排解困惑,请你根据他的邮件内容并结合自身经历,用英语回信开导他。

注意:

(1)词数9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回复须包括所有要点,可适当发挥,使短文连贯、通顺;

(3)文中不得提及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Dear Nathan,

I’m sorry to know that you are not happy these day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ope my experience can help you 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评析]

在写作测试中须根据课程标准不同级别的要求,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书面表达意义的能力,即用书面语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的能力[2]。英语语言能力测评包括了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维度,前者包括提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信息能力、解释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四个维度,后者包括准确表达信息能力、连贯表达信息能力、多样表达信息能力三个方面。这些维度构成了英语语言能力测评的主要指标[5]。

此项写作任务,学生须深入理解语篇主题和话题——给笔友写安慰信,为他人提供适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本输入内化的内容,同时还注重发展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表达观点、形成个人认知的输出能力。

2.文化意识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4]。在写作测试中对于文化品格的考查主要包括:能用英语描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能结合实际情况介绍、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等[2]。

尽管文化品格无法用纸笔测试来检测,但是文化知识是可测的。在试题的语篇选择和情境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蕴含文化的语篇,检测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判断,并对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和阐释[5]。

例2.201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题

假如你是阳光中学九年级学生李平。你的英国笔友Henry向你请教成语“守株待兔”。请你给他写一封邮件,内容包括:

(1)描述故事;

(2)概括寓意。

注意:

(1)词数90左右。邮件已给出的部分(见答题卡)不计入总词数。

(2)邮件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地名。

图片供参考。

参考词汇:野兔hare  樹桩tree stump

[评析]

文化意识无法用终结性测试考查,但文化知识可测;虽然文化知识考查主要体现在命题素材的选择上,但是在命题环节也可体现,试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解和判断,对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和阐释;写作试题可引导学生对现象、观点、情感态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作出价值判断[6]。

本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看图转换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讲好中国故事”。学生已具备一定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图片创设的语境中传递文化以达到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目标。

3.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4]。思维品质在写作测试中体现为借助英语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英语使用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2]。学科素养导向的英语写作测试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检测,更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完成写作部分创设的问题情境写作任务,从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批判思维能力。

例3.2019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题

假定你是晨光中学的学生李华,平时坚持用英语写日记。请根据以下要点,描述你星期三放学乘地铁回家路上看到的事情,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1)1个男孩不舒服开始呕吐,一位穿着漂亮的女士帮着擦拭地面,男孩表达感谢。

(2)地铁到站,有人挤向座位,有人下不去车,有人因此争吵。

(3)你认为……

要求:(1)词数80~100。

(2)日记格式和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要点齐全,全文连贯,可适当发挥。

Wednesday

When I took the underground back home after school,I notic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

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品质的考查不仅涉及语篇理解中事实信息的识别、提取和理解,还应涉及分析、评价、判断和阐释,特别是对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考查[5]。

本写作试题不仅注重学生运用英语就看到的社会现象进行表达能力的检测,同时,还培养学生就观察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判进而形成个人独特观点的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良好写作素材。

4.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3]。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保障,从而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达成。目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试题命制人员应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培养。

例4.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题

广州某电台英文频道将开设Welcome to Guangzhou栏目,目前面向全市中学生征集“微广州”英文介绍,请你写一篇英语短文,向栏目投稿。短文须包括下图所有提示内容。

注意:(1)词数:80词左右(短文开头与结尾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2)不得透露学校、姓名等任何个人信息,否则不予评分。

Anyone coming to Guangzhou is sure to have a good ti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uangzhou is waiting for you.

[评析]

学习策略具有内隐性等特点,即不能像语言基础知识(词汇搭配、语法时态、语态及语气和句子结构等)那样可以直接通过显性的试题形式加以检测。但是,我们发现在今年的写作试题设计中,试题命制者很好地利用了非连续文本的语篇文本形式(图表、图示等),而非直接用文字罗列记载的形式呈现写作背景信息。试题命制者用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表格等方法就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这些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组织信息,使得文本结构更有条理,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在本节写作试题中,试题命制人员利用文本加图式的形式,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举出核心话题下的分点信息。学生在该信息组织图式的帮助下,有效组织信息。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对教学的启示

1.夯实语言基础,强化语言能力培养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语言运用最自然的形式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运用。因此,综合能力运用类试题是最符合交际实际、最理想的直接运用试题[8]。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依托语境,以语篇为载体,突出语用,设计难度富有梯度的学习活动,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听、说、读、看、写等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实现由语言能力的培养向核心素养的转换。

2.加强文化意识渗透,提升文化理解力

在写作试题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比较,或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通过语言材料和相关试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文化品格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考查[5]。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重通过适当的语篇教学突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意识的考查还可以渗透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方文化知识,比较和分析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其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判断能力[9]。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和比較中西方在文化、习俗、观点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学生在完成多样化的活动中,感知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汲取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文化鉴赏能力。

3.设置深层阅读任务,发展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设计有效任务是能否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具备设计深层次任务、引发学生评价和反思自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教师不能仅仅关注于学生掌握一些机械的语言知识和语法内容,而应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展深度学习,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批判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任务,其中也必须包含学生思维的参与。没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学生的写作会是缺乏逻辑的词汇、短语和句式的堆砌。缺乏思维训练和培养的写作试题不是真正的写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分阶段、有侧重地制定写作计划,针对不同的思维能力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有侧重分阶段逐步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4.注重学习策略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设计多种类型富有梯度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活动,同样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不同类型的课型学习中掌握不同类型任务的学习策略,并在教学中加以渗透,以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结构框架、信息组织和句式运用等方面考虑如何谋篇布局。在涉及到信息组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文章常见的段际关系的语法标记词。在微观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表达不同句际层次关系的语法标记词(如表示转折关系的However, whereas,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but,while;表示递进关系的in addition,additionally,in addition to,moreover,what’s more等),以及在表达复杂关系时常用的从句类型和机构等内容。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材料前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预测答案。教授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必备的速记符号记录关键信息以及转换信息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温爱英.从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看英语中考书面表达题的命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1).

[2] 马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英语写作测试:流程与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05).

[5] 马黎.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框架及操作[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03).

[6] 陶百强.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考与高考命题讨论[J].中国考试,2017(04).

[7] 刘庆思.高考英语学科40年[J].中国考试,2017(02).

[8] 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9] 周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命题例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06).

【责任编辑  王  颖】

上一篇:乒乓球教学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石膏像素描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