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范文

2023-09-22

犯罪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征;心理;危害

一、会计犯罪心理的含义及特征

1、会计犯罪心理的含义

会计犯罪心理含义为“与会计犯罪行为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相适应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结构的总称。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情绪、意志、自我意识等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需求、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性格、综合能力、个性气质方面。”会计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机制。会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是指在形成会计犯罪心里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性格、气质、能力、目的等因素发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和联系,是这些方面综合发生作用的一个表现。

2、会计犯罪心理的特征

(1)不正当的物质文化享受需求所引起的会计犯罪心理

物质享受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正常需要,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物质文化需求必须是建立在个人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客观的外部存在和足够的社会大环境来持续给予供给。我国现有的物质条件为人均400美元,这样的物质基础显然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人均上千过万的物质条件进行比较,我们的具体物质享受无论是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无法与之比较。就目前的社会行情,会计人员的经济收入并不不算高,但不是不能满足最迫切的生活需要。目前有些会计工作人员的犯罪动机,往往是脱离了本身的经济条件,毫无节制的追求不正当的物质享受的结果。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些个人品性不良的会计工作人员受 “金钱万能” 思想的影响,为了满足过高物质享受的需要,当自己的经济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在心中萌生就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公司的资财的犯罪心理,一旦这样的心理不能得到根本的矫治,会计从业人员就有可能将犯罪动机付诸于行动,最后发展成为经济犯罪。

(2)不正当的文化享受需要引发的会计犯罪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在目前的社会中算是白领阶层,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等决定了他们正在逐步寻求诸如文化享受等较高层次的物质需要。对于一些大中型国企的会计人员,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意志薄弱者则可能成为社会上不法分子关注的对象,行贿与受贿行为由此产生。这种“行贿与受贿”的结合即满足了双方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开始了同流合污的经济犯罪活动。

(3)虚荣的需要引起的会计犯罪心理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尊敬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求,也是许多国企会计人员一生为之的奋斗目标。然而,在市场经济下,尊敬与荣誉又常常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与社会地位相联系。“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社会观念,可以使一些人的虚荣心过度膨胀,从而不择手段地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欲望。

在上述几种心理需要中,每一种都可以是独立存在的犯罪行为;在实践中,它们通常情况下有是互相交错,相互作用的。比如不正当的物质享受的需要,往往伴随着虚荣的需要;不正当的文化享受的需要,又是与不正当的物质享受需要相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些需要互相作用下,在个人主体内占据主导地位时,就可能会促成会计人员的经济犯罪行为。

二、研究会计犯罪心理的重要意义

这几年以来,会计类的犯罪案件明显增加。据相关学者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保持较高增速,我国经济领域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职务犯罪将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部分,所占的比例也会持续地增加。

据统计,平均每年因为会计职务犯罪所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达到了GDP总量的15.6%—18.7%,在2014年查处的会计犯罪案件中,其中贪污案件占到40%左右,受贿案件占27%,挪用公款占20%,会计人员渎职案占到13%左右。

这种情况下,会计犯罪对我国的国家秩序和经济秩序都带来相当大的危害以及影响。所以,对于国家会计人员经济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有助于对会计犯罪心理进行矫治

有一些会计工作者,虽不是真心想去犯罪,但是有时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越陷越深,研究会计人员的犯罪心理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矫正自己的犯罪心理,进而有效的减少会计犯罪的发生。只有通过研究了解了会计犯罪人员的心理活动才能够“对症下药”,对其进行从根本上的矫治。

2、有助于拓展会计犯罪心理的理论范畴

目前,会计犯罪心理方面的理论还不过成熟,很多针对会计犯罪的案例也没有法律法规可依,有的虽列入法律法规,但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没有对具体问题具体说明,使得犯罪者钻法律漏洞,执法者无法公平做出裁决。因此,研究会计犯罪心理有助于拓展尚未成熟的会计犯罪心理的理论范畴。

3、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法规教育

会计犯罪的种类很多,情节也有轻有重,造成的损失也是大小不一,而现有的关于会计犯罪心理的职业道德法制教育也不完善,从而无法进行有效道德法规教育,因此,研究会计犯罪心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会计犯罪人员的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法规的教育。

4、有助于防范会计犯罪

在会计犯罪的趋势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研究会计犯罪心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研究会计犯罪心理,不仅可以使初显犯罪念头的会计工作者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能使领导积极发现员工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做出有效措施。

三、会计犯罪的犯罪心理及其表现

1、会计犯罪的犯罪心理

会计犯罪心理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内心活动以及对犯罪的态度、观点和看法。会计犯罪是一种有提前预谋的行为,所以,会计犯罪会表现出一定的犯罪计划过程,如:犯罪目的、犯罪动机。”会计犯罪者的心理特点是:“在犯罪的事实前期就在心理对整体的计划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案,以及突发事件解决方案,对犯罪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较为细致的思考。会计犯罪心理源于犯罪者长久以来形成的固定人生观和价值观,源于生活阅历和成长经历,源于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良知的感悟程度。

2、会计犯罪的心理表现

私有观念的存在。当会计人员的犯罪心理萌发后,职位上的便利条件成为诱导犯罪的主要原因,企图通过利用手上的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这就形成了会计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贪婪,是一切贪利型犯罪的共有心理特性,是造成贪污贿赂等案件发生的基点,也是会计人员走向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对利益的贪婪追逐主要表现在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对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生活水平的向往,对富足生活、富有生活的羡慕,对升官发财的追求。当这一切不是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时,那么就会通过非法手段来改变自己的各项经济指标,改变自己与国家、与个人、与社会、与单位的利益分配。

四、会计犯罪心理的矫治措施

犯罪人的心理歪曲与外界不良风气的结合使得犯罪心理逐渐形成。因此,抑制会计犯罪心理的形成应当从个人进行心理预测和构筑良好的外在环境而展开。

1、加强家庭责任感矫治会计犯罪心理

会计人员往往是在犯罪后后悔不已,无脸面对自己的家庭,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亲人。那么为了矫治会计犯罪人员的犯罪心理,我们可以从加强其家庭责任感入手,让其时刻想到对家庭负责,对亲人负责。家庭亲情的温暖是无可替代的,是可以唤醒人的良知的。因此我们应该多让其家人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促成温馨的家庭环境。

2、开展会计犯罪心理预测发挥意识作用

通过对健康心理意识的强化过程,使公职人员形成自身不愿犯罪的心理。构筑犯罪防范心理,贵在心理意识自觉不愿犯罪。会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效能和导致职务犯罪的重要考量指标。近年来会计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形势日渐严峻。因此,应积极开展会计犯罪心理预测。

当市场活动一直处在一个道德缺失、诚信败坏,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利益的联系没有情感的联系时,会计从业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肯定会被这样的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从会计犯罪的人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会计人员就是因为心理失衡,才最终造成了犯罪行为的产生。

3、树立社会主义会计法律观念

会计人员犯罪往往是职业操守低下,道德观念薄弱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法制与道德观念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打消其心中的犯罪念头。

提高思想觉悟,是会计人员做好工作的基础条件,在会计队伍中做好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关心社会时事,学习国家发布的优秀政治理论讲话,同时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会计人员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专业领域,还要时刻关注时代的讯息,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大环境中。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会计人员从业道德标准,兢兢业业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完成核算和审计工作,同时单位也应该发挥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及时避免会计人员的务必行为。

4、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矫治会计犯罪心理

当然,以上三种矫治措施只是从约束会计工作者行为和道德方面来讲的,如果不实施具体的法律政策,这种矫治也是不带有强制性的,对于那些见钱眼开、贪图享乐的会计工作者,他们是可以外表假装道德高尚,其实已将双手伸向罪恶深处。加大法律制裁力度可以矫治与防范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的会计工作者进行犯罪行为。

会计从业人员在犯罪初期,会先产生会计犯罪心理,产生应激行为,虽然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不一样,但是都会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旦冒险与侥幸战胜了恐惧,那么就会促成犯罪。为了达到矫治这种犯罪心理的目的,我们需要加大我国的法律制裁力度,让会计犯罪人员在犯罪前就畏惧,打消其犯罪的念头,从而达到矫治犯罪心理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会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且呈日益上升趋势,打击会计犯罪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会计工作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运行,因此,研究会计犯罪心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对会计犯罪心理进行研究,这样会更有利于有效打击和预防会计犯罪,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加强会计犯罪心理研究的意义深远,要确保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实现国家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根治这些毒瘤。会计犯罪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其滋生的原因很多,它不仅是与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关,同时还受到外部工作环境的影响。要从根本上根除会计的犯罪行为,必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昱昱.浅析会计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商场现代化,2012,(6)

[2] 陈红.对当前我国会计犯罪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 田婧.会计犯罪防范措施分析.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2)

[4] 李尧珺.会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1

[5] 李敦刚.会计犯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

[6] 柳治中.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商业经济,2012,(4)

犯罪心理学范文第2篇

一、创新教学方法之一: 加强案例教学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的特点较强, 因此, 如果仅仅是着重于理论的阐述和教授, 那么课程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 目前我国的犯罪心理学都看重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无论是所使用的教材, 还是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 都或多或少的引用案例, 来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论进行解释, 以突出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采取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 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引导他们应用理论于实际案例的解剖中, 从而全面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和精髓。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考察中, 发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是案例的时效性, 即有些教材和课堂上所使用的案例都是十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案例, 而且经久不变, 时效性不强。二是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一般仅采取PPT等文字展示方式。因此, 我们强调案例教学, 一是要所使用当今实际发生的案例, 并尽量使用最新案例, 从而使课堂更为生动; 二是应采取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案例, 比如采取短剧、微电影等方式来展示案例, 而不仅仅是PPT式的文字解释。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要实现上述两点, 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只要教师用心去搜集案例, 基本上能达到上面两点创新要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之二: 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

近年来,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饱受非议。从客观上说, 填鸭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有助于教授系统的知识和理论框架, 但是未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可接受性。因此, 探究式教学模式受到大家的推崇。在犯罪心理学的课堂上, 采取探究式教学模式,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新, 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应用于案例中, 从而提高实际操作和实践的能力。从本文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来建立和实践探究式教学, 而且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 一般都能比传统的教学方式, 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教学效果颇佳。一是案例教学前的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在教授基本理论后, 在展示自己的案例之前, 对学生进行提问, 比如提问“身边是否有这样心理的例子”、“是否看到这样的报道”、“你看到的案例是什么样的”等这类问题。二是在展示案例后, 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提问。可以在案例展示后, 将学生进行分组, 通过深入分析与探讨特定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进而对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具体心理状态加以分析, 对犯罪人人格的缺陷进行探讨等。三是在课堂结束后, 给每组布置案例收集和分析的任务。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 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可以在上个环节分组的基础上, 让每组继续收集相关案例, 然后对案例进行分析, 总结相关的几个要点, 在下次课进行演讲, 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分解, 一般课堂的气氛就变得较为活跃, 而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教学效果相比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质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法之三: 加强实践教学

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学科,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的特点极强。因此, 除了在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模式之外, 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育和锻炼。我们可以加强同司法部门的联系, 为学生提供去看守所、拘留所和监狱等地方的参观机会。去看守所、拘留所和监狱等地进行实地参观, 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犯罪心理学所涉及到的案例, 通过与犯罪者的接触与沟通, 了解他们犯罪的主、客观原因, 这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不同犯罪行为与不同犯罪者的犯罪心理状态, 并因此学会通过犯罪动机的分析来确定案件的性质。此外, 还可以采取听取司法工作者 ( 如检察官、律师等) 讲座和模拟法庭的方式, 来加强犯罪心理学的教学实践,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用理论的主动性。

摘要: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它与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刑法学等密切相关。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学科,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极强。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提高, 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显得较为落后。创新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方法, 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 更是满足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 彭慰慰.浅议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J].长沙大学学报, 2014 (07) .

犯罪心理学范文第3篇

第五章 宣传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定义。群体也称社会团体,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彼此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同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图示----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P133)

二、群体的主要特征

1、有共同的目标;

2、有其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和规则;

3、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4、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其它成员的存在,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分子。

(识别一群人是否能构成一个群体,主要通过以上四条来分析,关键的是看成员之间是否具有较稳定的社会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临时集合起来的人群,一般不能叫作群体,但如果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具有了共同的心理需要和共同的目的,也可以算作是一个临时性群体,随着任务的完成而解散。)

三、群体的分类

(见书上P134页图示,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对群体作的分类)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所谓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关系的群体。这样的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比较熟悉、了解。如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等,军队中如老乡群体、同年兵群体等。

次级群体指的是人们有目的(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有组织的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明确的社会制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人们最为熟悉的次级群体是社会组织,比如军队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次级群体。

四、群体的规模与心理结构

研究目的是:什么样的群体更稳固,办事效率更高一些。通常与群体的规模和心理结构有关。

1、规模来看,一个小的群体由多少人组成最佳;国外研究3-9人,有的是2-7人,一种 20-30、40人。(有争议,2人的 具有一致性、亲切感,主张三人的认为,当2人之间发生冲突时,要有第三者来进行仲裁。)我国心理学家徐联仓、卢盛忠认为,应根据群体的性质、承担的任务来确定群体的上限和下限。(弹性)

说到群体规模,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应该几个人住一屋?

比如住集体宿舍

最小的群体是二人群体,即两个人住一个房间。在二人群体中,每个人都有种特殊的责任,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潜在可能的亲蜜关系。然而二人的规模也可能是一种紧张之源,可能会由于两个群体成员间的亲密无间而防碍个人的隐私。

三个人一个房间。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成员中某两个成员的意见经常是一致的,则有可能将第三个人晾在一边,使这个人感到受欺侮、被拒绝。

有研究表明,一个小群体的最合适的规模是五个人。人太少了,经常面对面,会显得紧张,而太多了,超过了5个人,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又太有限了。5个人有以下几个优点:

1、奇数成员数目可形成犄角之势——一个较平衡的结构。

2、这样的群体倾向于分裂成一个三人的多数派和一个两人的少数派,因此没有人完全感到被抛弃。

3、这样的群体大小足可以使其成员轻易地从一种角色转到另一种角色。如领导者或者是协调者。

2、心理结构,同质和异质。例如内向和外向,女排。

第二节 军人集体

一、定义:军人集体是由军人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群体。

二、特征(P138-140)

1、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信念;

2、具有共同的军事技能;

3、集体成员彼此情感认同;(战友之歌)

4、具有严格的集体行为准则;

5、集体成员具有特殊的心理品质;

6、军人集体具有自己的传统。

三、军人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及其特征。

军人集体----

1、正式群体:班、排、连、营„(组织上明确的)

2、非正式群体:老乡、同年度兵„(无固定的组织形式)现在值得研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消极非正式群体,如小集团,邦派,团伙。

(二)军人非正式群体的类型(P141)

1、按照形成的原因分:地域型;军龄型;个性型;爱好型;利益型。

2、按照作用的性质: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所起的作用如何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

(三)对军人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原则:正确对待,趋利避害。不能简单地或者草率行事。

第三节 群体心理、群体凝聚力与士气

一、群体心理及其对个体的作用

群体心理是指人们在群体生活和活动中,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群体意识、群体情感、群体价值观、群体道德规范等,是群体成员个体心理的共同特征的综合和概括。(143)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P144)

1、群体归属感

2、群体认同感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二、群体的凝聚力

1、所谓群体凝聚力就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

2、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P146—幻灯)凝聚力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影响工作效率的更重要因素,就是对群体的诱导。

三、士气

1、涵义。

《军语》中指出,战斗士气是“部队意志和战斗精神” 战斗士气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技术条件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而不是物。如上次社科院研究员做报告时谈到的,关键还是要看人心的向背,这就涉及到士气的问题。

2、基本构成要素:政治信仰(决定人的意识和行为方向)、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正义战争)、必胜信念(恐高症)、具有鲜明倾向性的情感体验(民族感情,战前动员)。

四、群体凝聚力与士气的关系。二者是一致的,正相关,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士气越高涨。

五、影响群体凝聚力、士气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

2、群体成员目标、信念和态度的一致性。(如拨河比赛)

3、外部压力。(外界压力和威胁是引起群体内聚的重要因素,尤其当群体成员的生存威胁时,由此所产生的压力就成为保持一个群体高度内聚的必要条件。为什么面临进攻的军队会有更强烈的内聚力?一个原因就是由于群体成员共同面临着面部威胁,使得成员之间为达到胜利这一共同目标而相互吸引,相互配合。)

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5、群体的规模。

6、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情况。

六、军人士气的培养和激发。

战前(动员,思想教育)、战中(鼓动,用标语、口号;鼓励,火线入党、立功,精神上的奖励多一些)(P152-153)

4

第四节 群体中的个体行为

个人在群体中同时担负着两种角色—观察学习者(主动方)和被观察者或伙伴(被动方)---反之亦然。

一、观察学习者

个体在群体中会自觉地观察他人,并从中学习相关的知识和行为。

(一)模仿

模仿是在行上受他人影响而仿效他人的行为。 可以分为两类: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

(择善而从) (下意识的动作) 例子:(P156-157)

(二)从众(从众实验)是否看到行人?

模仿是在行为上受他人影响而是仿效他人。从众则是除行为以外,在知觉、观点、判断上也受他人或众人影响而与人们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A、群体的一致性。 B、群体的规模 C、群体的专长

E、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F、群体中多数人的地位。(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G、群体中类似成员的影响。比如新到一个单位,往往和同龄的人先熟悉,受到其影响。

2、个体因素

A、个人心理特点。(独立性强不强) B、寻求信息。(不明情况,好奇心) C、恐惧偏离。(枪打出头鸟,辩证地看) D、性别差异。(P166表5-1)(幻灯)

E、个体的民族和文化差异。一般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中国人比较内向,沉稳的多一些,西方人外向的多一些,但也不尽然)

5 F、理想、信念。

总体来说,群体压力和人们的从众倾都是客观存在的,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宣传教育者应善于用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一般来说,应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成员的独创精神。(注意发扬民主,善纳群言)

二、被观察者和伙伴

个人在群体中,不仅是观察他人的“观察学习者”,同时他人的观察对象—被观察者以及与他人共事的伙伴。

群体心理对被观察者个体行为有两种作用:“社会助长”作用。(积极的)“社会干扰作用”(消极的)通常有三种效应。

1、观众效应。

在他人不参与工作,只是在场外观看的情况下,当事人的工作效率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在组织训练时)

2、结伴效应。

在有些情况下,群体成员合伙从事某项工作,效率会比某成员单干要高得多。

3、竞赛效应。评比竞赛是部队训练、管理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分析以上三种效应,影响其是积极效应还是消极效应的因素有那些?

1、从客观方面看

A、有、无观众(P171)

B、观众的身份和人数。(P172)

2、从主观方面看

A、内驱力唤起——竞争意识与评价期待。 B、注意力分散。旁观者有时成为干扰因素。 C、对他人的认知。比如是否知道旁观者的身份。 D、个性品质。内向还是外向,喜不喜欢交往。

第五节 群体行为

一、参与决定。要求群体做一件事情,群体中的成员是否参与进来很重要,(例如179页的例子)比如教育中多采取讨论、以及自我教育等。能不同程度地增强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二、责任分散。见死不救的问题。(180页的例子), 中国的一个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在群体中偷懒的行为。20年代早期,德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Ringelmann),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人尽其所能去拉一根绳子。这个实验分两次做,第一次是让这些被试单独一个人去拉一根绳子,而后算出平均数,结果是每个人有的力达63公斤。第二次是把这些被试分成二人一组、三人一组、八人一组,分别去拉一根绳子,结果是,组队去拉这根绳子时,每个人的平均用力都下降了,八人一组的下降的最多,八个人的总拉力只有248公斤。

从深层次看,责任分散涉及到一个群体是内聚还是内耗的问题。“人心齐,泰山移”,成员之间团结,群体内聚力就强。相反,如果成员之间“窝里斗”,必然会使群体发生内耗,成为“一盘散沙”。防止内耗,增强内聚,关键是处理好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个人服从组织,才能实现1+1>2的整体效果。

三、非个性化(风险转移)

一般群体决策时,风险承担者不再是个人,而是作出一致的群体决策的群体,这一现象叫非个性化。

1、群体成员的匿名性。

2、群体成员的责任分散(法不责重,集体违规) 辩证地看非个性化的作用。有时候,因为人们在群体中进行集体决策比个人单独决策承担了更少的个人责任,群体可以作出更大的决策;也有一些情况下,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慎重。

四、彼此相依。比如课堂回答问题,讨论发言时,谁先的问题。

7 介绍三个有关集群行为、大众行为的名词。

**,是指成员从感情上倾暴力行动并实际从事或时刻准备从事暴力活动的人群。从事**行动的暴民通常都有自己的领袖,他们一心想着自己的进犯目标,并强烈要求共成员保持一致行动。和暴动不同,尽管从事**行动的暴民的行为具有某种组织性,但一般来说它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并且也是难以把握的。

骚乱,是一种暴力的和破坏欲的集体爆发。骚乱的产生常常是因为环境的突然刺激及愤怒、惊恐或其他基本冲动的驱使所致骚乱的程度常因环境刺激的性质及阴碍人们愿望满足的状况而定。如果刺激深切或环境状态严重,有可能发展成为**。

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具体地说,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时尚得以出现是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丰裕或相对丰裕为基础的,生活中的相对闲暇也有关系。时尚心理机制,对领潮者而言,为了树异于人,对赶潮者而言,则是为了求同于人。追求时尚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雷锋精神成为时尚,对社会是有益的,而大款成为时尚,挥霍成为时尚,比如有的为比阔,看谁撕的钱多。还有的人打趣说,温州人比坟,广东人比楼,福建人比车,而北京人比的是名牌。

恐慌,是分散的人群中的一种集群行为,是公众乃至一般大众在危机状态下,面对现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做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如在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金融危机时。

流言,或者是谣言,是指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的不确切的信息。其特征是信息的不确切性。还有一个特性是开始容易,停止难。有的流言其实是在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造成的。

例子:美国在1910年一次部队命令传递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8 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大约9点钟左右,哈雷慧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这种慧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将炎他们放一部有关慧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哈雷慧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们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76年才有一次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根据营长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慧星将军身穿野战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慧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慧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他那辆‘慧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小结:

群体心理 群体中的个体行为

群体概述--军人群体--心理角度--群体凝聚力--行为角度-- 士气 群体行为(幻灯)

结语:

犯罪心理学范文第4篇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测谎”, 其基本原理是: 人在说谎时的心理变化必然引起一些生理参量 ( 如血压、脉搏、呼吸、皮电等) 的变化, 这些变化一般只受植物神经系统的制约而不受大脑意志控制, 通过测定这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就可以分析心理变化, 从而研判被测者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言”[1]。测谎不是测谎言本身, 而是测心理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参数的变化。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

最常见的两种心理测试技术是紧张峰测试法 ( Peak Of Tension) 和准绳问题检测法 ( Control Question Technique, CQT) 。

( 一) 紧张峰测试法 ( POT)

现在世界上最常用的测谎方式, 称为紧张峰测试法 ( POT测试法) 。其模式是选定一个事件参与者可能存在或者必定存在的过程、情节或物证的案件信息点作为测试主题, 由一组内容相似的相关问题和陪衬问题构成问题组, 逐一测试。这种测试方式根据知晓案件信息的人员范围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测试的案件情节涉案人知道, 测试人也知道, 欲测试被测人是否知情的测试称作已知POT测试;测试的情节只有涉案人员知道, 测试人不知道但想探明的测试称作未知POT测试。

1. 已知POT测试法

测试结构: 已知POT的测试问题类型主要有相关问题和陪衬问题两类。每组测试问题一般由5 个备选项组成, 其中仅有一项是正确的涉案情节, 属于相关问题, 其他不正确的属于陪衬问题。每一组紧张峰问题一般围绕案件的某一情节展开。已知POT的测试问题的组合: 因为每个问题的第一个备选项和最后一个备选项位居测试的开始和结尾, 被测人会倾向于对其作出反应。所以, 正确的备选项不能放在第一或最后, 也不应对其进行结果分析, 正确的备选项应该放在接近中间的位置。

如, 你送给张某的钱款数额是多少?

( 1) 是2 万吗? ( 2) 是3 万吗? ( 3) 是4 万吗? ( 4) 是5万吗? ( 5) 是5 万以上吗?

如果4 万是正确答案, 则应将4 万放在中间作为目标问题。

测试原理: 已知POT测试法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即真实的案件信息。例如, 受贿案中, 因为与案件无关的被测人不知道案件金额, 对每个问题的生理反应幅度可能一致; 而涉案人不仅知道哪个是关键问题, 而且知道将在什么位置提问。

2. 未知POT测试法

测试结构: 未知POT测试法主要用于确定调查者不知道但想发现的案件事实。这种测试经常用于发现一些诸如凶器、盗窃的财物或者尸体之类东西的位置等。

通常, 在测前谈话部分后, 有一个测数字的实验, 我们称为“激励测试”。通常的做法是以写数字的方法来操作。施测者让受测人想好一个2 至6 之间的一个数, 写在一张纸条上, 不要写1 和7, 不要给别人看见, 让他写完后把纸条叠好, 藏起来。然后, 你告诉他, 你测试时将问他: “是1 吗?”“是2 吗?”等等, 一直问到“7”。让受测者都答“不是”, 还告诉他, 在问到他写的数时也说“不是”。这是一个说谎的过程, 是施测者故意让他说一个谎, 好让仪器记下他说谎时的反应, 其他都是真话, 好让仪器记下他说真话的反应。 ( 注: 不让写1 和7 是为了避开他的首题和末题强反应) 。这是一个典型的未知POT测试。经过这一预测, 受测者普遍相信测试是有效的。在实务工作中, 我们一般运用比较多的是未知POT测试法。

( 二) CQT准绳问题测试法

CQT的理论假设是: 诚实的被测人, 回答准绳问题会诱发比回答相关问题更为剧烈的心理反应, 因为他知道回答这类问题对自己能否通过测试十分重要, 因此他常常虚假作答来表明自己一贯诚实, 或者他不知道如何作答, 内心十分恐慌; 而作伪证的被测人, 试图蒙混过关, 更关注于相关问题的特殊处理, 而对准绳问题的注意分配不多, 因此, 回答准绳问题时的反应会比较轻微。

CQT准绳问题测试法不依靠案件的具体情节。在这种测试方法中的相关问题可以直接被测人“XXX ( 这个案子) 是你干的吗?”。对有罪受测人来说相关问题是一个直接的威胁。虽然无辜者因担心被冤枉也会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反应, 但有罪受测人相比, 相关问题对无辜者只是一个间接的威胁。准绳问题是一种似乎和当前的案子相关联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对无辜者造成一个直接的威胁。

在职务犯罪侦查中, 我们常用的是单目标CQT测试法, 即在一次测试中, 用单一事件, 单一目标, 只探讨本案中的一个行为 ( 一个目标) 。而集中测试的这个问题应该是罪犯在作案过程中各种行为的要害行为, 是他记得最清楚、最担心探出的问题, 该问题对罪犯应该起到一个直接的威胁作用。

在单目标CQT测试中, 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 30 -90 分钟的测前会谈, 施测者就要从会谈中了解受测者情况, 准备编制准绳问题。与相关问题相反, 准绳问题不能具体, 要含糊。相关问题应该是一个直接指向罪犯对犯罪事实记忆中的某一个“点”, 准绳问题应是一个可以把受测人这一类人或者绝大多数人都罩住的“网”, 是似乎与相关问题有联系, 但又不能直接指向某一个具体罪行的, 似是而非的问题, 一般利用与当前罪行有关的思想, 道德品质基础来出题, 如: 相关问题是“受贿”, 准绳问题可以是“拿别人东西”“不光彩的事情”。准绳问题是受测人这一类普遍都有过的事, 要使受测人撒谎或觉得自己可能在撒谎, 从而产生担心被揭穿, 更受怀疑, 但又不得不说谎的矛盾心理。第二, 进行一次预测, 也就是我们在上文中讲到的“激励测试”, 目的是让受测者相信测谎的可靠性。第三, 进行正式测验, 根据图谱的反应, 判断受测者是否诚实。如果显示是诚实的, 就向其说明测试通过; 反之就可以确认没有通过测试, 为说谎。

三、犯罪心理测试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准确把握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条件

首先,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要求被测对象满足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如智力低下的人、不明是非的以及有心理疾病的人, 均不适宜作测试。正常的人在正常的身体机能状态下, 在并无患病、醉酒等状态下, 在没有被刑讯逼供的情况下, 才可以进行测试。因此, 测试环境不仅要有适宜的温湿度, 还要求安静、隔音, 要避免受到任何干扰。

( 二) 不能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结论作为刑讯逼供的方式

由于受到施测人员的心理学专业素质、实测经验、侦查经验以及测试环境、被测人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要受施测人员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描绘以及综合编题技术等客观方面的限制, 犯罪心理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以上方面有很大关系, 要辩证地对待犯罪心理测试的结果, 对测试结果进行公正客观的评判, 充分利用测试技术的辅助性, 但不能完全依据测试结论对嫌疑人进行认定, 更不能根据测试结论对嫌疑人进行刑讯逼供[2]。

总而言之,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需要综合应用心理学、侦查学、预审学、法律等专业技能知识和丰富的侦查实践经验, 并非只是单纯地依靠所谓的“测试仪”而能完成的。一名优秀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人员, 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学专业素养、丰富的侦查办案的经验和较高的办案水平, 还要熟练掌握这项技术的科学原理、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使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

摘要:目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中, 其对排除无辜认定疑犯, 提供侦查方向, 提高办案质量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积极作用, 实现司法公正, 是侦查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安, 房绪兴著.侦查心理学——侦查心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178-179.

犯罪心理学范文第5篇

身为刑警学院教授的雷米,也经常去“蹭”其他老师的课:枪弹课、现场勘查课、法医课……他时常感叹,刑警学院真是个宝库,满足了他的一切想象。

坊间传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副教授雷米“身宽体胖”,天下之门非侧身不能过。而当雷米出现在《方圆》记者眼前的时候,记者发现,他虽然确实略胖,但绝不至于臃肿,而且给人一种精干的印象。

雷米自嘲有多重身份,他既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副教授,他也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二级警督,除此之外,他还是“超级网剧”《心理罪》的原创作者。近日,雷米新作《殉罪者》刚刚推出,在他看来,这是一本可以与《心理罪》相提并论的小说。

具备专业知识的写作者

可能是职业的原因,雷米的气质是刚毅的,坐在他面前,似乎能感受到一种凛冽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形象上,雷米与普通文学青年有不小的差距,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文学爱好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村上春树等巨匠的作品,雷米如数家珍。“小时候,课本发下来以后,我最先看完的就是语文课本。中学的时候,也曾写过一些小文章。”雷米回忆。

事实上,从年幼时写一些小文章到长大了创作小说,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进化完成的。

雷米的第一部小说《第七个读者》的构思可以追溯到他的大学时期。彼时,还是法律专业学生的雷米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静谧的图书馆成了雷米“啃书”绝佳所在。当时借书还没有借助计算机系统,而是靠借书卡,书背后的借书卡记录着借阅过它的读者的姓名或学号。有一天,雷米突发奇想,同一本书的不同读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写一本这样的小说?”这便是《第七个读者》的来历。

第二本小说《心理罪画像》的构思也大致在同一时期。“那段时间涉猎颇广,读得很杂。刑法学、犯罪学等,一一读来,其中FBI的心理分析官罗伯·K·雷斯勒写的《疑嫌画像》提到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我觉得很新奇。正巧当时我读过了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里面提到犯罪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生理特征,比如头脑突出、眉骨隆起,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画像给人一个直观的感受,所以我对犯罪心理画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萌发了想写点跟犯罪有关的小说的冲动。”雷米说。

雷米回忆,当时虽有写这类小说的念头,但是由于没有接触过司法工作,想要写作专业性很强的犯罪类型小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他曾几次动笔,但最后又不得不辍笔。

2006年,雷米的机会来了。当时,国内类型化小说创作模式悄然流行起来,一些掌握了医疗、法律、保险等职业专业知识的写作者,将所掌握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创作了不少类型小说。这类小说可读性强,满足了读者对这些行业的猎奇心理,一书既出,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此时,雷米已经在刑警学院工作三年了,对公安工作有了足够专业的了解。“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例乃至每个案例背后的惨痛人生,使我萌发了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审视犯罪这种古老社会现象的冲动。而此时,我已经不用担心专业知识的匮乏。”说这番话的时候,雷米语调平缓,“刑警学院是个宝库,我的同事们又是刑侦领域各个专业的执牛耳者,法医、现场勘查、痕迹、枪弹……有任何拿捏不准的细节,我可以随时向他们请教,我本身对犯罪心理学也已经小有研究,所以我又开始了《第七个读者》的写作,同时还创作了《心理罪画像》。这次,我没有再中途停止,而是很快完成了创作。”

雷米的小说出来以后,也曾风靡一时。有人评价雷米的小说,认为特点是悬念重重、环环相扣,吊足读者胃口,不看到最后很难猜出凶手是谁、答案是什么,因此被读者捧为“高智商”悬疑之作。这一切赞誉,雷米认为,正是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

曾有人问过雷米,“小说写的如此专业,是否担心有人模仿小说中的犯罪方式”。雷米说,他承认可能会有人受某些犯罪小说的刺激,或者从小说中学习犯罪技巧,但是犯罪的起因绝不是犯罪小说的存在,没有犯罪小说,犯罪依然会存在,依然会有别的途径学习犯罪方式。“况且,在我的小说中,对于犯罪,旗帜是很鲜明的:它是一种应该受到惩罚的行为,我不会去歌颂它或者渲染它;另外在小说中,我也特别注意不要提及可能对刑侦造成阻碍的一些技术手段,除此之外,即便有人从我的小说学到什么犯罪技巧,我也相信一句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肯定有相关措施预防或制裁这种行为。”

雷米是一个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人,写作所得并不是他和家人的生活来源。雷米对这种“局外人”的身份很满意,因为这意味着他的创作可以更从容,对待自己的文字也更客观公正。创作《殉罪者》时,雷米提醒自己不要限定截稿时间、不要限定字数,这样一来,故事反而获得了生命力,走向了它应有的结局。

“刑警学院是个宝库”

雷米所供职的刑警学院是公安部直属的几所部级院校之一,他在学院教授的是刑法学。“刑警学院是个宝库,这里有各色案例、有可敬的师长、同事,也有可爱的学生。”

“我时常告诉我的学生,做警察要耐心再耐心、细致再细致,思路一定要开阔,因为可能事关生命。”雷米曾向学生讲述发生在辽宁的一起伪装成意外的故意杀人案,死者是一个妇女,她从六层楼坠下,当场死亡。报案者是她的丈夫,声称当时自己在打游戏,妻子独自在客厅擦窗户,突然听到“啊”的一声,他才发现妻子失足坠楼。死因当时判断为颅脑损伤,表面看符合高坠的特点。最初,现场的侦查员也感觉是一起意外,但仔细勘查现场后,他在楼外的一棵树上大概离地五六米高的一片叶子上,发现了一滴血。尽管高坠也有可能喷溅血,但是一般不会喷到五六米的高度,这说明她在坠落前可能已经受伤,那她到底是不是坠亡就很值得怀疑了。以此为线索,警方展开调查,丈夫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结果发现,确实是丈夫用钝器打死了妻子后将其抛落伪装成高坠的。雷米说,办案和写小说一样,案件中千丝万缕的细节,一定要琢磨细致,不然办案会办成错案,小说会写不通。

在刑警学院,雷米时常被他可爱的学生所感动,从学生中汲取小说的素材。谈起自己的学生,他兴致极高:“有一个学生,姑且称为学生F,某次向我请假,说姥爷去世要回去奔丧。我在请假条上签字,叮嘱说有空就看看书,不懂回来问我,实在不懂,来我办公室,我单独辅导你。几天后,F返校,上课态度越发认真,期末前,我生病,上课时不住咳嗽,F下课后翻墙出校,一路小跑买了喉宝,铃响时满头大汗跑进教室,递进我手里,当时真的感觉很幸福。”

身为刑警学院教授的雷米,也经常去“蹭”其他老师的课:枪弹课、现场勘查课、法医课……他时常感叹:“刑警学院真是个宝库,满足了我的一切想象。”

《殉罪者》是小说创作的新尝试

由于网剧《心理罪》的热播,雷米小小地火了一把,收获了不少粉丝。“对我来说,《心理罪》系列是一个小小的成就。”雷米谦虚地说,“但同时也带给我很大的压力,看过《心理罪》的读者都知道,《心理罪》的结局在《城市之光》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方木牺牲自己的性命保有了自己正直的品格。在我看来,这已经达到了人性的制高点,对这个人物来说,还有没有为他增添光辉的地方,我陷入了思考。”

继续《心理罪》的写作让雷米感到很为难,他担心之后的每个故事都会走下坡路。“可以说我的好奇心指引了我,我决定去尝试创作除了方木之外的角色。所以我另辟道路,写了《殉罪者》。”

雷米经常会想,一个多年前犯下连环重罪却始终没有伏法的凶手,在他老年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当年那些负责办案的警察在老年的时候又会怎么样?正是在这个简单念头的驱动下,他不断地进行铺展,进而衍生出《殉罪者》完整的故事。

创作期间,雷米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几条线索齐头并进,每个人都掌握了一部分真相,又没有掌握完全的真相,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这种多线并进的思路在他此前的作品中并未出现。

悬疑小说家周浩晖是雷米最喜欢的作家,他曾直言雷米小说情节转换之时常以巧合做基础,小说的设计感很强。而《殉罪者》摆脱了靠偶然或突发事件去引领情节之嫌,整个故事的走向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上,故事的发展更为自然流畅,自成一体。

雷米对此颇为自得。《殉罪者》中最后咖啡馆的若干次情节翻转最能体现写他的巧妙构思,这也是他最为满意的情节。但是,《殉罪者》于他而言也并非没有遗憾:为了保证结尾解谜的叙事节奏,有些在文中埋伏的线索没有得到充分展开。“期待下一部作品能减少些遗憾。”雷米说。

真实又虚构的《殉罪者》

即使不考虑写作方法上的创新,《殉罪者》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罪案小说。雷米谈起《殉罪者》,如同谈起最令自己骄傲的孩子,“《殉罪者》的创作是比较顺利的,整个故事框架大体为虚构,细节之处借助了现实案例。”

尽管《殉罪者》的写作过程很顺利,但是在创作《殉罪者》的那些日日夜夜中,雷米几度为故事中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落泪。“创作者不是万能的。”他坦言,“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把小说的所有线索铺展开之后,便没法控制它了,它只能按照自己的轨迹和脉络发展,这个时候你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因为此时,小说中的认为就如同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有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跟你的地位是对等的,你无法再去创造或改变他们。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自己的结局,而这个结局可能跟你之前想的不一样,你可能无法接受,非常痛心。在《殉罪者》的创作过程中,我确实曾为几个情节而落泪。”

雷米最初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时,《殉罪者》并不是它的题目,最初他赋予这部作品的是一个满蕴温情的名字——《临终关怀》。雷米很喜欢那个名字,因为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处于人生暮年的几位老人,其中老警察杜成身患绝症,却谢绝亲友及领导让他休养的好意,执着地去追寻23年前他认为有疑点的案件的真相,面对领导对他身体的担忧,他直言让领导把这当成对自己的临终关怀。这是雷米心目中的警察和警察精神。

遗憾的是,出版社认为这个名字不像是一部悬疑小说的名字,可能会让读者误以为是医学类书籍,所以未采纳这个名字,最终书名定为《殉罪者》。实话说,《殉罪者》作为书名,也算贴切,思索再三,雷米接受了这个名字。

《殉罪者》的整个故事大部分是虚构的,其实题目就已经精准地展示了整部小说的内涵。连环杀人碎尸犯林国栋无疑是整个故事中的“罪”,由于他的罪恶,不仅城市上方飘荡的六个游魂二十多年来不得安息,尚在人世的三个老人亦执念入骨、生活被拉离了正轨,罪恶带给相关人的伤害永难弥补。所幸的是,小说有一个还算光明的结局:恶魔终于伏法,不是被执以私刑,而是为他的一切作恶付出了法律的代价,蒙冤的亡魂终于得到安息,心有执念的人也得到了救赎。相对于《心理罪》系列悲凉的结局,这部小说的结局美好得难以置信。设计这样的结局,雷米认为跟他的年龄和职业有关。“年纪越大越发现,生活中值得抱怨的事情以及你需要为它耗费自己好心情的事情并不多,即使有,也要尽量把它转化成好的东西。此外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我的职业和对法律的信仰都不允许我在作品中宣扬法外私刑和以暴制暴,所以这个结尾是符合我的价值观的。”雷米解释道。

虚中亦有实。在刑警学院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例成了雷米的素材库。“我的小说中大约有30%来源于真实案例。《殉罪者》中杀害老纪妻子的真凶落网当晚,老纪整晚悲戚地呼唤自己妻子的名字,这个情节就来源于辽宁营口的‘李化伟杀妻案’。”说到这里,雷米的面色有些凝重,“当时,李化伟涉嫌杀妻,被屈打成招,判了死缓。十几年后,真凶落网。李化伟得知妻子大仇得报,在监房里呼喊自己妻子的名字,喊了整整一夜。”雷米帮记者回忆案情,“万幸,这个案子最终纠正过来了。但是对我而言,这个案子却时刻提醒我,站在讲台上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把法条解释给学生听,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精神。不懂法、不守法的警察是不可能做好法律工作的。”

雷米深知,自己的学生是未来的警察,警察代表着强大的国家公权力,在国家机器面前,个人不可能与之完全对等。正因为如此,公权力摧毁一个人显得轻而易举,稍有不慎,将会对一个普通人的名誉、自由乃至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当个人言行会对他人产生莫大影响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这是他对自己学生的要求,他想通过自己的工作给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雷米的小说传递的价值观也是正面而积极的,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与人为善,彼此原谅”。《殉罪者》中的岳筱慧无疑最能体现这个价值观,“她是一朵绽放在血海中的‘白莲花’,她理解苦难的含义,因为懂得,所以才原谅,而让这样一个罪恶的承受者去原谅一个罪孽深重的老人,这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希望。”雷米认真地说。

尽管雷米在罪案小说领域成绩斐然,被媒体誉为“华语犯罪心理小说教父”,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创作限定在犯罪心理小说领域,“未来我还会尝试其他题材,也许会写本诗集,甚至写作玛丽苏小言情也是有可能的。”雷米开玩笑的口气中带着一丝认真。是啊,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犯罪心理学范文第6篇

犯罪心理是讲述几个优秀的探员组成FBI行为分析组(BAU),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对罪案进行侦察,从罪案现场的蛛 丝马迹,不明嫌疑人的犯罪手法和作案虚拟演练等方式,进行犯罪心理侧写,一步步锁定嫌疑人的作案套路和 作案目标。分析组的每一位探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专职,他们在探案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在第三季第一季就发生了校园连环杀人案,许多女生被残忍地杀害。在分析尸体和与同学交流时BAU发现受害者在遇害前没有反抗,于是最推出结论,凶手是让受害者感觉到安全和熟悉的人。 同时发现三个受害者都是深色的头发,由此可以做出猜想凶手是刻意为之,有可能凶手曾经收到过深色发色白人女子的伤害,在对凶手的测写中我们了解到凶手可能对生活感到无力甚至沮丧,最近遭受过伤害才会接二连三地伤害女大学生。经过交叉比对,嫌疑犯是一位保安6天前和妻子离婚并失去了女儿。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放了一段嫌疑犯和受害者的对话,嫌疑犯提到了自己的女儿和婚姻并且问了受害者“你不会这么做的吧,对吧,和别人生一个孩子然后把孩子带走”,并且要求受害者发誓不会这么做。随着对话的展开,嫌疑犯渐渐陷入焦躁,显然他受到了伤害。在嫌犯审讯过程中他一直在咬自己的手指,这在心理学中表示惩罚自己用这双手做的事情 。但是不幸的是即使嫌疑犯已被关押还是有一位女生被杀害,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这一次仅仅是一个模仿作案,无论是手法还是下刀时的犹豫都表示这不是同一个人 ,根据对凶手的分析表明他是一个狂热追随者,随后一个女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她很古怪,用刀片割自己,染黑了自己的头发,女生和嫌疑犯在校园里见面并且要求他杀了自己,结果两个人都死了。不得不承认第三季第一季很好看剧情紧凑并且无时无刻都有测写和剧情的交叉放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George Washington的一句话用你的心去感受所有人的苦恼与悲痛。本集中保安因为遭受家庭的创伤就杀害了和他妻子长得类似的三个女生,而那个女生则是因为长期的心理疾病折磨导致她想死。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与伤痛。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件是一件发生在迈阿密的连环杀人案。为什么这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死者眼睛睁着从水里浮出来吓到我了还有本次讲述的是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性取向并且冒充他人生活的凶手。本集一开始就对死者遗物进行查看,奇怪的是他的PDA里没有一项工作安排是来迈阿密的,西装也没有打包,他还有一个划船比赛的编号可是在这个月份的迈阿密俱乐部没有划船比赛。 随着调查的升入,BAU发现死者都在死前不久出柜。由受害者侧写凶手在25到30岁之间,身材强壮,也可能参过军,长相迷人,熟悉四周环境和社交场合。队员还推测出凶手肯能在受害者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做回自己的自由。随后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据目击者陈述凶手冒充了受害者的身份进行社交。聪明的BAU对受害者和失踪者的家人进行了询问,Steven是其中一个失踪者,他的父亲是狱警非常厌恶同性恋,Steven受到了父亲的威胁开始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厌恶,他的姐姐帮助他离开了自己家来到迈阿密。BAU在赌场找到了化名为麦克的Steven,Steven十分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份并扬言自己什么都没做。的确他是无辜的,他只是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有一个扭曲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越来越开放,平等的看待同性恋这一类人,我认为同性恋并不是罪大恶极,他们只是有一个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性取向,美国有半数的州都开放同性恋结婚,英国更是有名的腐国,苹果CEO都宣布出柜了,是时候摒弃旧观点去平等的看待“异类”了。

在看了那么多的破案类电视剧后我发现不同的破案电视剧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犯罪心理讲的大多是连环杀人案,凶手往往近期遭受重创或者从小受到伤害留下了阴影,或者有某项心理疾病从而变得疯狂,当然也有迷信认为死是让受害者解脱。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内地的破案类电视剧 以案发现场为例,连环杀人不多,凶手杀了人往往在逃,什么心理测写,计算机交叉比对得出嫌疑犯的也不多,大多都是凶手因为生意失败,妻子背叛,吸毒贩毒,老板拖欠工钱,或者上一代的纠葛引发的一个个家庭的悲剧,破案方式也同样更接地气,找出目击者,询问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分析出作案动机,再仔细现场勘查找出指纹,DNA进行比对。这两类的破案电视据侧重点不一样,犯罪心理侧重理分析也就是侧写,而案发现场侧重现场的勘查和分析,两类电视剧各有千秋,同样精彩。

不得不提的是犯罪心理第四季第8集,我一直很喜欢这部剧里的Rossi,在这一集中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心理战。这一集主要讲述了Rossi和Reid在某大学讲课,Reid讲了个很冷的笑话。下课后,一个男人找到他们,并递上一迭照片,他自称是名杀手,照片上是受害者,而且此时还有5个人在他的秘密地点被关押,他说十个小后,他们都会死掉。当然他被现场抓捕,Reid不解为什么他要自首,他自比为达芬奇,把杀人当作艺术,艺术需要向世人展示。凶手非常自信,声称只和高智商的Reid交锋,在BAU的审讯室,Rossi玩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心理战…….凶手非常自大,他一直强调基因决定智商,有些游戏只有智商高才能玩。通过凶手的吊坠和他的言语Rossi发现是一个上帝主义者。Rossi首先用侧写了凶手的性格,然后说他是一个只会跟踪别人的胆小鬼,这激起了凶手的怒火让他说出了作案的手法。凶手说他比常人多一个Y染色体所以是一个杀手,我无法理解这是什么逻辑。在我看来杀人是一个选择,选择是否杀人。凶手对数字十分着迷,在小组分析出受害者被关地点后,Rossi和凶手展开了一场对话,凶手对犯罪的人十分痛恨并且扭曲了对于复仇的理解,他深深的恨着Rossi因为凶手的弟弟是被Rossi逮捕并被称为恶魔,他认为Rossi毁了他的生活,原本的他已死。电视剧里貌似整个小队都落入陷阱死了,其实Rossi只是假装他们落入陷阱,让凶手招供,让罪名坐实。马丁路德金有一句话说的好——必须摒弃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寻找拒绝侵略和复仇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基础 就是爱。每一个普通人,有时也很想往掌里吐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咽喉。阻止这发生的就是爱,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懂得谅解与体谅。

上一篇:产品调研报告方法范文下一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