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

2023-09-20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第1篇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它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至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如果形成不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再大的企业,也做不强。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第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作为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扬弃而产生的,它们的流传和发生影响又大致是在同一历史时代,因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许多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产生于19 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国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也已发展到了自己的成熟期,社会的基本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变得日益激烈,工人运功此起彼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自然科学前提相同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像近代早期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搜集材料科学阶段,而是已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自然科学是以研究客观物质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已纷纷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当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为人们超越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创立现代西方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前提。正因为如此,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证精神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3.哲学思想来源相同

 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近代哲学是它们的哲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如培根的实验科学精神及归纳法等,对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现代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实证主义开始贯穿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过程之中。欧洲大陆的唯理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费希特把客观理性主义转向主观的非理性主义等,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就是从此发源,从而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思想中一支重要的哲学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唯物主义、理性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相同

 批判、继承和超越。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原则、方法出发来猛烈的批判近代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传统。第一,他们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把世界二元化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传统。第二,批判近代哲学的哲学观。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去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企图使哲学成为一切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成为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他们要追求绝对普遍的永恒真理、终极存在。恩格斯宣告了这种近代哲学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大写的哲学死了。第三,他们批判了近代的先验的形而上学的理性原则和极端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是抽象的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东西,用理性代替了中世纪的上帝,理性成为万能的君主和神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近代哲学家们认为一切都是有理性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原则,理想的社会应是理性的社会。近代的资产阶级由抽象的理性主义原则,企图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他们梦想中的理性千年王国,这种极端的理性主义和先验的理性概念以及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在的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一同被现代哲学所抛弃。

5.哲学理论特征相同

在批判和抛弃了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后,强调主客、心物、思有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且要求将它们看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在抛弃了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和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理性概念后,提出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和统一,提出了与人相联系的世界相对于人而言才是真实的有价值和意义的;把哲学的目光从形而上学的天国拉回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之中,哲学向人们生活世界的回归;哲学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真实处境及人的异化、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解放;哲学重视人的实践活动,重视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主张实践高于知识和理论,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人应该是行动的人;强调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创造性,强调用人的实际行动或实践活动去改变现实世界;注重人的非理性方面的研究,强调理性的人的精神状况的另一面: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等在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近代西方哲学相比更注重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的个性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审美情趣化。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的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变为现代的语言转向,语言成为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中心,他们重视语言操作、分析、逻辑的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共同开创了现代哲学,并且具有其时代的哲学共同特征和理论特质,但是他们是从各自不同的哲学立场、原则和方法出发开创现代哲学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其共性而混淆他们之间的原则性界限。

 1.社会阶级基础不同

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就其理论的社会阶级基础来说,是以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新哲学来取代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的旧哲学,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无产阶级推翻旧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由此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只有把哲学作为精神武器,才能消灭一切剥削和奴役,才能实现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放。哲学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现实的哲学。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上述伟大意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由近代到现当代的转型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尽管也属于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思维方式转型,但它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范围内发生的,西方哲学家们推动这次转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反对和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改进”(改良)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一定的自我调整,将其从已经陷入的危机和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他们批判和要求取代各种形态的近代哲学的原因 只是由于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本身也已陷入了深重的危机和困境,难以起到维护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需要作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转型。

2.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在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作为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批判的武器,而且更强调武器的批判,把哲学引向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从而使哲学成为真正现实的哲学,是哲学走出了象牙塔。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从它诞生之后,就传播到全世界,成为被压迫民族和阶级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哲学不再只是哲学,而是投身于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其他哲学所望尘莫及的。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他们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根基,也不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来建立新的更理想的社会制度。所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论多么激烈尖锐,但却是在资本主义所许可的范围之内。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仍是哲学,即他们只是哲学理论而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没有超出理论的范围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他们也强调实践,但并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而是生物的行为主义实践,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西方哲学无法变为彻底的哲学理论,也没有可能成为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那样对社会现实产生那么深远影响的哲学理论,所以他们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并不彻底,这是二者根本区别的关键之一。

3.对待近代西方哲学的态度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前哲学的“科学之科学”的哲学观、思辨形而上学、传统本体论,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哲学传统,而是吸收并改造其精华和合理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人类优秀成果基础上加以创新。例如: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但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思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又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在吸收人本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本主义人性论,把人本主义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去解放人,从而使人本主义脱胎换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第3篇

摘要: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是在职业新闻共同体前提下着重空间范围的划定,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全球范围,新闻领域,职业化的新闻从业者。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对人类新闻活动本身及新闻领域之外的其他社会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做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职业新闻共同体;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内部意义;外部意义

正像新闻的意义、价值主要在于面向社会一样,新闻共同体形成的意义也主要是对人类其他活动领域和人类整体的意义。作为手段性的社会领域,新闻领域对于人类其他社会领域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粗略地说,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对世界不同国家之间进一步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对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类多元文化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直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形成,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正面意义和价值。下面,我就顺着这样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加以简明的阐释。

首先,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与相互理解。人所共知,新闻交流,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本身就是不同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展开信息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能够形成,必将使新闻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产生更大的效果。

共同体的形成,如前所说,会使新闻领域内部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更加深入、更加有效,而这些内部的诸多“更加”,必然要体现在新闻传媒对不同国家社会领域、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的关注和了解上,因为新闻指向的是社会事实,是要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的,不可能停留在新闻领域内部。因而,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将使世界各国新闻传媒及其职业新闻工作者更易于将本国的情况说明、解释、报道、传播给其他国家,同时,也更易于观察了解他国的情况,并将其说明、解释、报道、传播给本国社会大众。如此往来,如果能够成为常态的、普遍的活动,毫无疑问,会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会促进世界人民对整个世界的了解。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其实也包括其他各种可能的社会机构、组织、单位),都更需要向世界说明自己、解释自己、传播自己,同时,也更需要倾听他国的说明、解释和传播,从而在不同国家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互动。这样的交流互动当然不限于新闻范围也不限于新闻层次;但是,新闻自身的特征,①决定了它能使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以相对最快、最方便的方式了解到一些关于自身及他国的最新变动情况,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文艺、体育以及其他领域的决策安排及相应的行动,无疑都会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当今这样的全球化信息环境中,一个国家在处理国际国内比较重要的事务时,都得考虑到国际社会的真实反应和评价,正如有人所说,“在发达的传媒面前,任何一个国家在处理国内事务时已经不可能忽略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影响”。[1]从道理上讲,如果能够形成全球新闻共同体,那么,共同体内部特有的相互信任和一致认同的工作原则,使得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各种组织机构,更易通过新闻渠道获得比较真实全面客观的信息,这自然有利于各种国内国际事务正确、合理、恰当的处理。

人们不难在现实的新闻传播中看到,在很多国内国际事务中,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不同新闻观念之间的差异,导致新闻领域常常成为重要的矛盾冲突领域。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不够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更不要说那些心怀叵测的新闻,有可能对国家之间本可能的正常交往、交流造成障碍和损害。新闻话语权的争夺、舆论场的争夺、“口水战”的激烈,是全球新闻领域、舆论领域常见的现象,很多情况下,新闻之间的争斗、舆论之间的交恶,不仅激化了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敌视甚至仇恨。在如今的网络空间中,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网民之间的相互攻击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形成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职业新闻传媒之间、职业新闻工作者之间,拥有更多基本的新闻观念,认同更多新闻工作原则、标准与方式,那无疑将更有利于新闻信息的沟通,特别是更有利于比较真实、客观、全面、及时的新闻沟通。当然,不是说有了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就不会产生新闻冲突、舆论矛盾了,果真如此,我们也就太幼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这样的共同体,如上所说,不仅全球新闻界内部更易于展开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使新闻界成为促进国际矛盾冲突解决的正面力量,而不是煽风点火或者火上浇油的帮凶。

如果我们再放开或抬高一点眼界,从人类整体利益角度观察,就会发现,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一定有利于世界各国以及各种国际组织对人类共同事务、整体利益的关注与处理。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全球职业新闻传播界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行动,集中关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营造出普遍的全球性的舆论环境。事实上,人们看到,“人类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的分歧,地球人面对经济全球化及生态危机、核武器威胁、极端主义,真正成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共同体。”[2]今天的全球职业新闻传媒,已经开始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量共同困境、危机、挑战与难题,诸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粮食短缺、武器控制、恐怖活动、流行疾病等等,全球新聞传媒已经以新闻方式呼吁各国政府、各种世界组织以及世界公民,关注这些事关人类整体生存发展的问题。如果共同体得以形成,我们相信,这样的“全球关注”会做得更好。但面对现实,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不同国家的新闻传媒,更多的是从本国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人类利益或全球利益出发,去关注报道这些事关人类整体利益的事实的。新闻传媒站在各自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以新闻方式展开相互的指责,新闻不仅没有成为国际社会展开有效交流的中介,反倒成了利益争斗中的“急先锋”。看来,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建构不仅必须,而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然,谁都知道,这里的根本不是新闻领域的问题,而是真正的“世界历史”进程还在起步阶段。

其次,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对全球化的加快演进具有更大、更强的促进作用。全球化,通俗点讲,就是人类天然多元化基础上的一体化过程,就是在全球人类各自相似的、分散的活动领域基础上逐步建构出共同的全球活动领域,就是让全球多元文化有机会能够相对比较平等地在人类或世界意义的舞台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演进发展,形成真正的作为“类的历史”或世界历史,逐步形成一幅人类共在、人类文化共在的弘大图景。

全球化不是当代开启的,而是相伴人类历史演进始终的活动,人类的演进过程,就是不断全球化的过程。狭义的全球化,一般认为开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或者说西方(主要指欧洲)资本主义逐步产生扩张的时代;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开启的新的全球化进程,为人类走向真正的共同体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这一新的征程中,信息传播领域始终走在前沿阵地,为全球化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信息领域或信息空间,本就是重要的全球化空间,正如今天的网络空间,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空间,是一个全球互联互通的空间,世界各国及其全球民众已经活动在这样的空间之中,尽管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博弈与风险,但网络空间中的合作,网络空间共同体的形成,都在行进之中。作为以新闻信息生产传播为核心工作的全球新闻领域,同样对全球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先导性作用。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能够形成,我们相信,它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全球化的加快演进必将产生更大、更强的促进作用。

就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与全球化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能够形成,那一定既是全球化的结果,同时又是全球化的表现。不同人类活动领域,要想形成或建构全球共同体,难易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就人类既有经验事实来看,那些利益冲突相对较小的活动领域,那些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比较“清淡”的领域,也许更易形成全球共同体;相反,越是事关信念信仰、越是事关价值理念的精神领域,越是难以形成相互的理解和认同。既然有难易程度的差别,这就意味着,那些能够先行形成共同体的领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和促进那些比较艰难领域共同体的形成,如此,才能加快人类整体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整体作为共同体的形成。

新闻领域是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就目前世界各国的现实来看,它是个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厚的领域,是一个“表达”利益冲突比较激烈的领域,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都在通过新闻领域展开激烈的话语权争夺(直接表现为新闻话语权的争夺),都想塑造各自国家、政府、人民直至领导人的良好形象,都想确立本民族、本国文化及其内涵价值观念的全球主导地位。因而,人们很容易看到,一旦世界上那个地区发生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事件,一旦国家之间有了矛盾冲突甚至战争,往往首先表现在新闻领域、新闻话语的交锋上,“战斗首先在媒介平台打响”几乎成为必然的现象,对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信息地球”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因而,要想在新闻领域形成全球共同体,显然是非常艰难的。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面相。如果从另一面相观察,人们也不难发现,新闻领域,由于其自身特有的“信息”根基特征,也是一个容易形成国际交流、全球交流的“前沿领域”,是一个容易形成及时、广泛、频繁交流的“敏感领域”。而且,即使是不同传媒之间因新闻报道产生矛盾冲突,实质上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恰好能够真实呈现不同传媒的价值立场和新闻观念,当然还有背后的深层利益追求。新闻领域的如此特点,决定了在其内部场域,更易于比较快地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局面;或者说,比起其他领域来,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职业传媒领域、职业新闻工作者,更易感知到对方的存在,更易于认知对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这至少从认识论角度看,有利于新闻共同体的形成。

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得以形成,它将对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什么样的意义呢?

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不仅标示着全球化本身的进展,同时也构成了人类其他社会领域全球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动力。尽管经济领域是全球化的基础,政治领域是全球化的关键,文化领域是全球化的灵魂所在,但我们完全可以说,新闻领域是全球化的前沿,它不仅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及时反映呈现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以自身特有的新闻方式促进各个领域全球化的进程,构成一种动力作用。不管人们如何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定义新闻,新闻的本质就是表征或再现事实,②就是一种特殊的事实信息,其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功能;正是新闻的这一本质和基本功能(本位功能),使得新闻(信息)能够成为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必需品”,发挥沟通上下左右的中介作用。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得以形成,新闻的这种功能作用,就能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全球化、世界化,从而对全球化进程产生更大的动能作用。

如前已经提及的,全球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全球新闻界在事关人类生存、安全、发展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协调行动,以新闻方式,营造广泛的全球社会舆论,促进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建构全球性公共领域。人类的命运需要人类共同关注。新闻关注的是整个世界的最新变化,向人们提供的是交流的有效方式,通过对新近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实的反映和报道,人们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最新实际情况;进一步说,新闻本身又可充当不同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其他交流的中介和渠道。

再次,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对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产生重要而直接的推动作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反映和报道。职业新闻主要关注的是发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那些与公共兴趣、公共利益相关的突出现象、事实、事件,美国新闻社会学家迈克爾·舒德森在其《新闻社会学》一书给“新闻业”下定义时也说:“新闻业是生产和传播有关公共利益的重要事实信息的活动或实践。该活动由定期发布时事信息或评论的一组机构进行,它以真诚的态度为分散和匿名的受众呈现真相,从而获得公众的关注。”[3]13但是,新闻的眼光,并不是简单停留在新闻的层次上,任何新闻都来源于一定的历史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时代语境,所有的新闻,不管来自哪里,总体上都天然地带有一定的历史蕴涵、社会意味、文化韵味、时代气息;因而,通过新闻的任何交流,不只是简单直接的事实信息的交流,而是包含着历史气息、社会气息、文化气息、时代气息的交流。笼而统之地讲,所有层次主体间的新闻交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交流、观念交流和文化交流。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以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新闻交流,意义不再限于新闻范围和层次,而要上升到精神交流、观念交流、文化交流的层次。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足够的机会去直接观察体验他国文化的魅力与特征(这一点可能永远不可能),也许正是通过新闻天然所带有的文化气息、环境信息,来了解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人民和文化的。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如果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得以形成,那它不仅能够大大促进国际社会、全球范围的新闻交流,与此同时,它也就大大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无疑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得全球职业记者拥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展开互相交流,使本土传媒能够把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传播出去,使非本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深入到其他国家、社会的深部、细处展开新闻工作。毫无疑问,越是来自社会深处、细处的新闻,越是具有社会气息、文化气息和真实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如果这样的新闻能够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传播、全球传播渠道和平台,那一定自然有利于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文明交流。

人类社会多元文化、多种文明之间的有效交流,是促成人类之间真正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关键或灵魂所在;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文明之间,只有在这些“观”的层面上达成互相尊重和相互认同,达成“互为主体”而非“你主我客”或“我主你客”的关系,一个和諧相处的人类社会、全球社会才有可能成为事实;唯物史观告诉人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捍卫文化多样性,就必须使人与人的交往模式由‘主—客关系’转变为‘主—主关系’亦即互主体性关系”。[4]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是建构如此“主—主关系模式”的重要方法,因而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新闻,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更是负载、传播文化的中介,它可以说是文化中的文化、交往中的交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促进文化、文明间的常态交流、有效交流。

最后,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新闻领域以自身的特殊功能促进人类共同体的真实形成,新闻力量应该说是人类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力量。如果在最为宏观的层面上考虑,人类任何一个活动领域共同体的形成,都会有利于“人类”这个最大的全球共同体(人类共同体)的形成。一定意义上,人类共同体的体现,必须和必然落实在每一具体的人类活动领域,必须和必然落实在每一国家、地区人民的肩旁上,亨利·基辛格讲过这样的话: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归根到底是所有国家都必须参与到世界秩序的创造过程中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创造更好的世界秩序是我们共同的使命”。[5]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不过是人类作为共同体的领域表现。如果人类能在主要的活动领域达成基本价值观念、基本活动规范、原则、方式等的认同,人类共同体也就实质性的形成了。事实上,如此特征的规则、观念在人类各个具体活动领域已经大量形成,从联合国宪章到各个领域的国际公约、条约等等,就是人类统一活动规则、统一活动观念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体现或明证。其实,人类作为共同体,在相似的、共同的活动领域,只有形成越来越多相似的、共同的观念,人类作为整体才能取得共同的进步和发展,人类不同群体间的交流才能顺利高效地展开。人类不同活动领域,都有自身的属性、特征、功能,对人类共同体的形成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产生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人类本就是一种类共同体,“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共同性”。[6]这种总体的共同性,是所有领域性共同性的基础,也是人类能够在各个领域建立共同体的总体平台。“不可否认,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深化,随着科学技术、世界市场、世界历史进程,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共同性在初步增加,而文化的数量在逐步减少。”[7]67“随着历史越出地域而走向世界历史,历史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也在某种意义上得到突破,这就为真正超越特定界限(包括文化背景的界限)而走向对整个世界的理解提供了历史前提。”[8]

就今天的现实世界来看,尽管所有的人是一类,但人类只能说更多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共同体(一样的动物),形式上的共同体,还远不是真正的共同体,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民族共在的时代,每个民族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然而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却又有相当大的差异,而每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安排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意识形态冲突”。[9]分布在全球不同区域、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中的人类,走着各自的历史步伐,哼唱着不同的历史曲调;可以说,尽管早在十四五世纪人类就迈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全球化步伐,但时至今日,人类自身的历史还远未成为共同的世界历史;人类之间的各种矛盾、争斗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灾难,“当今‘人类’呈现的是被分割为无数各自为政、相互博弈的利益主体”。[10]中国哲学家赵汀阳指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至今仍然只是一个物理意义的世界,即地球尚未成为一个能够以世界利益去定义并且为所有人所共享的世界。”[11]这其中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仍然是前提性的重要根源。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或者说世界历史的开启,人类作为共同体历史的开启,才是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启。因而,怎样才能使人类成为真正的社会意义上的一类,成为真实的共同体,为共同的人类利益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这对今天的人类来说依然是重大的问题,“顺应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新现实,推动各国形成更加牢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12]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回落到新闻领域,我在本著中已经多次指出,新闻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新闻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分享(共享)活动、精神交流活动、文化交往活动,新闻活动是几乎贯穿在人类所有其他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基础性活动、中介性活动。因而,无可置疑,新闻活动对于不同层次人类主体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一定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全球职业新闻共同体的形成,必然会对人类共同体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走在人类展开交流前沿阵地的新闻工作以及全球新闻工作者,应该为人类共同体的实质形成贡献自身特殊的力量。

我们完全可以说,全球新闻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不仅是人类共同体形成十分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促成整体共同体实现的一种重要动力。或者说,新闻交流是人类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机制。在如今的“地球村”,如今的全球媒介化社会中,没有新闻的穿针引线,没有新闻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人类共同体的形成真是难以想象的。

注 释:

① 一般意义上,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内容上的 “真实和新鲜”,传播方式上的“及时和公开”,这些特征可以说是新闻的本体性特征,而其他的特征,诸如政治性、经济性(商品性)、文化性等等,都可以看作是新闻的延伸性或派生性的特征。

② 新闻是对新闻事实的表征和再现、描写和陈述,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对新闻最基本的理解,也是在实在论、真理符合論意义上对新闻的基本理解。但是,近些年来,各种基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否认新闻的这一基本性质,认为新闻不可能表征、再现事实,新闻不过是相关主体建构的结果,与事实本身是什么没有关系,新闻的真实、客观本质上是不可能的,新闻不过是权力、资本或者其他利益支配下的建构表现。我以为,新闻建构主义走向了极端,没有人会否认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以及各种社会力量、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等新闻反映事实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都会承认作为结果的新闻中总会包含一定的建构成分或因素,但是,任何建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对象,基于一定的基本原则,总要有根有据,而不是任意妄为,如果离开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呈现,新闻也就无所谓新闻了。因此,我认为极端的建构主义观点是错误的。新闻主要是对新闻事实的表征或再现,但难免主观建构的成分和因素。作为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人,要努力实现再现,而不是故意追求建构。

参考文献:

[1]周光辉,刘向东.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J].中国社会科学,2013(9).

[2]牟钟鉴.共同体:人类命运 中国经验[J].新华文摘,2016(7).

[3](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M].徐桂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4]何中华.马克思的思想建构:哲学与文化[N].光明日报,2016-04-27.

[5](美)亨利·基辛格.创造更好的世界秩序是我们共同的使命[J].新华文摘,2016(4).

[6]杨河,于品海.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J].新华文摘,2014(24).

[7]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杨国荣.从世界视域看中国哲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05.

[9]吴根友.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思考[J].新华文摘,2015(24).

[10]邱耕田.从自我中心走向共生主义[J].新华文摘,2016(4).

[11]赵汀阳.天下秩序的未来性[J].新华文摘,2016(5).

[1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联合国改革与全球治理的未来[J].新华文摘,2015(24).

作者简介:杨保军,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薛耀晗)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多元文化大融合视野下的文化教育分析

文化教育从来都是世界各国治国安邦的胜负手, 世界各国的执政者无不以文化教育作为其由施政而施教, 由施教而施治的一种既显效又高效、既远效又长效的必要手段。然而, 文化教育对于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却并非总是立杆见影的, 文化教育既具有显效性, 同时, 亦具有较长时间线性作用下的后反馈效应。即文化教育对一国未来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与深远性, 事实上, 纵观世界历史发展, 我们看到, 现代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一些即时改变, 其效应与效用可能将在未来数十年间不断地得到历史与教育实践的检验并将不断地加以显现。因此, 对于下一世纪的开拓者而言, 必须从20世纪, 乃至19世纪各历史阶段内的世界文化教育的某些见微知著的改变之中汲取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1]。

多元文化大融合视野, 既为中国提供了可以回溯历史的文化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同时, 亦为中国提供了可以纵览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 在多元文化大融合下的文化教育发展史鉴。并且, 更为中国提供了得以前瞻文化教育发展未来的观察与暸望, 这种前瞻式的观察与暸望的善加利用与运用将足以成为一国文化教育驱动整个国家国力长足发展的一种客观参照。由此可见, 多元文化大融合不仅会影响一国的观念、意识、形态、体制,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还将深入影响一国的广大民众的思想行为, 在思想行为的渗透、浸染、觉醒、驱动之下, 必然会对一国的未来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 因此, 文化教育既是一国年轻一代精神上的领航者, 亦是一国年轻一代与命运共进退进程中的引领者[2]。

二、多元文化大融合视野下的文化教育反思

1、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反思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不断灵活转型, 并未能够如愿地培养出大批量的杰出人才。这种残酷的事实, 使得我们不由得不怀念起那个大师频出的年代, 其时的社会、历史、经济等等各方面条件均不如现在, 但是, 那时却反而能够大师频出, 而反观现在, 几乎具备所有条件, 但却偏偏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因此, 这一事实才会成为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其著名的“钱氏之问”的现实论据[3]。而深究并对比我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不断灵活转型, 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固守, 我们看到, 钱学森的著名的“钱氏之问”的震聋发聩的疑问, 完全可以通过针对传统文化加以辩证分析, 从而最终获得圆满的解释。与现代文化教育的更加急功近利不同的是, 传统文化教育更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文化意蕴中的积极因素, 例如, 孔子的积极入世与王阳明的“我心光明”等等其实都是一种隐性的积极思想。而现代文化教育中的过度的急功近利反而会使得绝大多数学生, 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负面影响之下, 产生出适得其反的更加消极的逆反式应激[4]。

我国的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中唯一得以延绵而今的仅存硕果, 正当我国传统文化的鼎盛之时, 恰是我中华民族的极盛之日, 尤其是我国的元明清三代, 我国的由传统文化教育所彻底浸染与统辖之下的疆域, 可以说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一样的无垠广大, 不仅整个世界纷纷向我泱泱大国进贡来朝, 而且我中华文化的传统亦成为一种强势文化不断输出至全世界, 至今, 我国周边区域的几乎所有国家的语言之中都留存有汉语的或多或少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恰如其践行者孔子、王阳明等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行为一样, 都是以其积极心态建构起来的, 都是对于精神世界的一种孜孜以求。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 既懂得一以贯之地坚持立场, 又懂得从善如流地修正思想;既懂得以修身平天下为本, 又懂得把握入世与出世之间的诗意化栖居。回到现实, 我们看到许多看似难解的问题, 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文化选择, 而我国文化教育的未来则正在是目前摆在我国执政者面前的一种文化教育的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抉择[5]。

2、西方发达文化教育浸染反思

多元文化大融合如果从消极的视角, 甚或是略带保守的视角进行深刻审视, 我们就会意识到,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媒介同样具有强弱之分, 强势文化显然对弱势文化具有辗压作用, 就如同元明清三代我国的强势中华文明对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辗压式影响一样, 世易时移, 当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随其经济成为一种强势之后, 在这种大前提下的多元文化大融合所带来的恶果, 说得危言耸听一点, 即所谓的以文化教育为先导的“和平演变”。从我国近十年的文化教育被同化的现象与社会现实, 其实也能够清醒地看到, 这种“和平演变”在商业的强力支撑之下, 已经对我国形成了立体式的全方位式的渗透, 首先, 从最难渗透的农村来看, 基督教的触角早已经遍布几乎所有乡村;其次, 从文化浸染来看, 西方发达国家大片的不断引进,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大片的熏染之下, 逐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恶习。

最后, 我们看到, 出于吸引外资等的过度单纯的经济诉求, 以及对于泊来资本的盲目渴求, 早已使得我国由官场而民间, 广泛泛起了一种不正常的崇洋媚外之风, 令人震惊的是, 这种崇洋媚外之风与19世纪初叶的风气真是何其神似, 而19世纪初叶的悲惨结局则更应成为不忘之“前事”。再从我国的国内所谓的上流社会进行深刻剖析, 我们看到, 我国的官家子弟与富家子弟的普遍留洋也与19世纪初叶何其神似, 恰恰成为百年前“历史之师”的一种佐证, 种种现状、种种迹象, 不能不令有识之士幡然警醒。一味的文化教育的开放所必然带来的恶果自然就是在接收西方发达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由接受而同化, 由同化而归化, 由归化而融合, 最终必然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式微, 进而在外来文化显性优势的辗压式影响之下渐趋消亡,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优秀文明之中已经有三大文明在这种模式下被由内源性排斥, 而外源性驱逐, 再由外源性驱逐, 而最终被彻底消灭[6]。

三、我国文化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1、传统因袭与师夷制夷

诚然, 多元文化大融合表象下的文化同化实质, 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式微, 两相对照, 的确确令人触目惊心, 但是, 换个视角审视, 我们看到, 现代式的传统因袭决不应因循守旧式的照本宣科, 而应是一种扬弃式的继承发展与发扬光大。同时, 与此并行不悖的是, 亦应将文化教育发展融合当作一种长期工作, 快速建立国内纵向的文化教育联盟, 并快速建立起国际间的横向式的文化教育联盟, 以及国内全覆盖式的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同盟, 同时, 深入挖掘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瑰宝, 将已经植根于我国的儒释道等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进行高品质的提纯, 并将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地加以升华, 以从中提取与凝炼出, 与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相契合的具针对性的推动方略, 在此基础上革除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蔽端, 由文化教育作为输入, 则此输出至吏治官场, 以达到吏治官场的政治清明, 此即所谓“治政育教宜去蔽, 清吏明师最是真”。

文化教育发展的唯一通途就是学习, 学习既是一个国家取长补短的最佳手段, 又是文化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捷径,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崛起, 我们看到, 其无不归因于向世界先进文化教育的前瞻式快速反应与可持续地不断学习。为此, 从我国文化教育目前的现状来看, 必须不拘一格地广泛征用、任用、聘用民间长才, 以各种征用、任用、聘任相结合的方式, 征用、任用、聘任世界各地在文化教育有着某些方面专长的人才, 让这些文化专长人才能够发挥其专长, 将其所持有的文化理念与更多的民众加以广泛分享。同时, 亦应派出更多的有识之士远赴西方各发达国家, 以文化教育视角, 向这些发达国家认真、广泛、长期地汲取其优秀的科学、教育、文化以及文化教育类成果, 并且, 在我国自上而下的各级政府举办先进知识讲座, 以讲座的形式吸引发达国家的学者前来讲学, 借以从中吸纳、学习以图发展[7]。

2、体系建构与砥柱中流

“治国有大道, 大道唯政教”, 文化教育发展的唯一法宝就是快速完善自上而下的成体系的高效文化教育发展系统, 曾几何时,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均建有遍及村镇的群众艺术馆、文化宫、图书馆等堪称十分丰富的地方文化教育发展机构, 然而,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文化的严重忽视, 而使得这些机构渐渐变得形同虚设, 绝大多数甚至沦为地方政府谋私营利的私有商业专用场所, 殊不知, 这一看似小小的改变, 却对我国整个文化教育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戕害, 同时, 亦直接造成了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可谓开我国整个社会风气劣化之滥殇, 由此可见, 体系建构至关重要。

现实的应对路径就是以源创新的理念重新打造可持续的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 乃至县、乡、村等多级文化教育综合体。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 这一做法已经变得势在必行。文化教育发展的系统化、体系化、网络化, 将使得文化教育真正能够成为“接地气”的教育。如此方能打造出全民智库, 而后才能在我国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来自全社会的智力支援, 同时, 不断地以强大的社会化力量与广泛的群众基础, 可持续地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素质的社会性群众文化教育团体, 同时, 在现代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 这种文化教育的系统化、体系化、网络化发展还可以随时凝聚成为一种为安定团结提供强有力支撑的文化力量与精神上的中流砥柱[8]。

3、灵魂铸造与全民施教

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以形而上的形式重新铸造我国的文化教育灵魂, 无论是广泛的学习吸纳, 还是自上而下的体系建构, 都需要一种能够荡涤人心、激励心灵、引领行为的根性灵魂。这种根性灵魂能够帮助我国政府更加坚宝不移地投身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并且能够在因时制宜、因国制宜、因地制宜的灵活的文化教育发展举措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以根性灵魂注入到整个文化教育中去, 此举不仅能够增强我国的整体文化氛围, 而且能够迅速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 为文化教育向经济发展转化、文化教育向高新技术转化、文化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提供不可或缺的更加稳固的基石。

我国的面向高等教育的精英式教育在文化彻底开放的过程中,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早已卓见成效, 然而与高等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我国的全民教育却反而跌入谷底, 这种普通民众与精英阶层的文化教育的不对称必将为我国整个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带来社会问题, 而唯有在灵魂铸造之下的全民施教, 才能实现灵魂映照下的文化教育的高屋建瓴式的全民催化作用, 唯有先以文化铸造灵魂, 然后才有可能在多元文化大融合视野下, 期许文化教育有真正的发展, 进而才能树立起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根性灵魂。

四、结语

文化教育的多元化使得世界各国再也无法“各美其美”, 多元文化大融合使得世界文化在“美人之美”的深度融合之下“美美与共”, 并在这种“美美与共”的不断的多元文化大融合下, 终将达至整个世界的“天下大同”之境。文化教育不仅是世界各国执政者的治国安邦之本, 其实更是世界各国治乱兴衰的一枚永恒的定海神针, 不可否认, 多元文化大融合终将成为全球文化发展大势, 多元文化大融合不仅为我国的年轻一代输入了新观念, 而且也为我国普通民众输入了新意识与新形态, 这种新观念、新意识、新形态必然会对我国的包括文化教育发展在内的诸多领域产生不可谓不强烈的碰撞与冲击式输出, 在这种输出的深远影响之下, 我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必将渐入佳境。

其实, 抚今思昔, 早在19世纪中叶之后, 我国即已经受过一次与其他发达国家都比较类似的文化教育冲击的大洗礼, 那虽然是一次被动式的文化教育冲击洗礼, 但是, 其对我国文化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 而且其反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在这次冲击影响之下, 我国的社会文化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因应改变, 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包括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等要件其实都已成熟, 换言之, 在多元文化大融合的深度融合之下, 我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已经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现在, 回到现实, 在新一波全球文化发展大潮面前, 针对多元文化大融合的强劲势头, 中国文化教育发展应向何处去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的严峻的大课题。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国门洞开有利有弊, 显而易见的利益是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而从隐性的文化教育发展方面加以审视, 我们看到, 多元文化大融合来得过快过猛, 将我国尚在哺育期的文化教育强行断奶, 并过早地吸吮了外来文化的“狼奶”, 由此直接导致了本来居于发展主导地位的我国正统文化教育逐渐式微, 在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与熏染之下, 我国的文化教育发展已经在被动式的快速浸染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因此, 多元文化大融合视野下的文化教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新常态下举足轻重且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融合,视野,文化教育,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编.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37-39.

[2] (美) 迈克尔W.阿普尔 (Michael W.Apple) 著, 阎光才等译.文化政治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33-34.

[3] 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51-52.

[4] UNESCO.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UNESCO Education Position Paper.2003:1-3.

[5]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的两种模式:“西方马赛克”与“中国大花园”[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01.

[6] 陈路芳, 肖耀科.论多民族国家与多元文化教育——台湾地区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12 (02) :17-22.

[7] Gray, G.The state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Beyond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1992:9-11.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第5篇

题组的成员之一鲁振祥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讯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结合纪念建党85周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今天上午在北京举行,来自首都和有关兄弟省市的专家学者在北京聚集一堂,共同交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成果。 以下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二部主任研究员、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的成员之一鲁振祥发言全文:我提供给大家的资料比较长,主要就是列举了一些材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或者叫“命题”或者叫“原则”的提出、应用、解读的历史情况作了一些梳理。这篇文章分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的过程才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多年探索和思考的产物,它不但是对王明所代表的中国党内的教条主义的否定,同时也是共产国际长时期内对各国党实施统一指挥的领导路线相对,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个概念的提出又从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改变领导方法的决定,和关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别国经验的论述密切相关。

如同研究中国共产党克服关门主义,确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问题不能不看到共产国际七大的作用一样,研究中国共产党克服教条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问题,也应考察一下共产国际七大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种关系。

虽然共产国际七大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相距3年时间,但其内在的联系还是明显的,我提交的文章列举了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关于中国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据中国特点应用国际经验的有关论述,以及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主张,说明了中国化的提出有一个长期的酝酿过程。

同时又举出共产国际七大的有关决议和季米特洛夫有关论述以及中共领导人的回应情况,说明了共产国际七大在这个问题上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就是使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具体环节和条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为中国共产党反对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提供了武器。

当时共产国际的威望仍处于高峰期,而中共又刚刚遭受过一次“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正在反思阶段。遵义会议后,新的中央集体不能不对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格外重视,七大后,在中共文献中出现的民族化、具体化的提法,已经与中国化概念非常接近了。

第二部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论述和全会达成的共识。

抗战初期王明回国以后,又一次犯了脱离中国实际教条式错误,对党的领导事业造成了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内思想上的纷乱,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特别是1938年

4、5月间就中国抗战形式与中国工作和任务向中国共产国际做了全面的汇报,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看法,肯定了中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样两方面的因素,就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直接的历史背景。

文章列举了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张闻天、王明、陈云、张浩等领导人,对会议的决议都是如何决议和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说明这次全会不仅由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而且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其中对王明的态度特别做了交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当时,它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呢?我理解当时主要是在根据中国特点灵活运用这个意义上说的。而为了做到灵活运用,就必须:

一、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其实质。

二、必须切实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把握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习惯、道德等特点。

三、把国际主义的内容与民族形式结合起来,使之能为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

四、坚决摒弃把马克思主义和国际经验教条化。总的来说,这时的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着重讲的是应用,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当代化问题上,主要讲的是民族化。

第三部分,六中全会后概念的运用解读和认识的深化。

六中全会以后,毛泽东除很少场合继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外,更多的是使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与之统一的提法。中国化与相结合两者有何区别呢?

龚育之同志的解释是前者中国化的提法是在语言上更加简洁通俗的表述,这个相结合则是在学理上更加精确,细致的表述。两种表述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很恰当的。

尽管毛泽东一般不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些概念,但由于这个概念已经在六中全会上得到确认,并且言简意赅、通俗明快,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与“相结合”的提法一样,仍经常出现在会议、报纸、刊物之上。党的许多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都在报告、讲话、文章中加以运用和阐发,其内涵也逐步扩展和深化。文章列举了六中全会到七大前大约20条材料。涉及到毛泽东与高层领导人彭真、张闻天、刘少奇、朱德、陈毅、任弼时、王稼祥、周恩来、邓小平和党的理论工作者艾思奇、杨松、张荣新、邓拓等多人的论述。认为这些论述充分的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不仅曾在党内广泛使用,而且其含义也在逐步扩展和深化。

就是说,不但要按照中国的实际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且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认识上的拓展,意味着已经把运用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化作为一项原则和任务,同界定这项事业取得的成果结合起来。第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被全党所承认,找到了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硕成果,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表述——毛泽东思想,并对其基本内容做了初步的总结。这中间曾经有过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的体系、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毛泽东主义、毛泽东同志的学说等多种提法。经过选择,到中共七大的时候,最后统一起来。

第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党无止境的伟大事业。

第四部分,中共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硕成果的总结。

七大召开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已经取得飞跃性的成果,这就是已经被全党确认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七大对此作了系统总结。

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系统总结,主要是由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完成的。但张闻天在刘少奇报告之前所作的大会发言,也是十分重要的篇章。张闻天的发言结合中国革命曲折的历史和个人认识的过程,提出这样几个必须:必须抛弃“以为中国不能产生马克思与列宁这类伟大人物与马克思主义这类伟大思想”的错误观点;必须承认“毛泽东路线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必须在全党提出“学习毛泽东路线与毛泽东思想”、“研究与宣传毛泽东路线与毛泽东思想”的任务。张闻天的发言还从九个方面说明了毛泽东是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论述无疑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理论性的,也无疑对刘少奇十多天后的报告提出了参考。刘少奇的报告是全党认识的集大成,从这篇报告和七大通过的党章开始,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创立的理论体系,被统一称为毛泽东思想,报告对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做了更深刻的概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艰巨性以及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功的进行这项事业的原因做了深刻的阐述。刘少奇的报告是党的文献和领导人著作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最频繁的一篇。它以伟大事业本身的理论高度,初次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总结,他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提出了建立毛泽东思想的范例。

第五部分,中苏两党争论中毛泽东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部分首先说明了编辑毛泽东选集的时候,为什么把当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修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者所做的考察是由外部的影响所造成的,并且认为这个改动只是字面用语上的变化,实际上的含义并没有改变。事实上建国以后,如同民主革命时期一样,毛泽东曾在各种场合、各种形式的著作(文章、报告、讲话、谈话、批语、修改件等)中,反复讲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强调这是我们的理论,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他始终坚守着这一理论和原则,他还在1956年明确提出过实现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当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篇文章特别提到一个事实,就是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广泛使用建国以后一般已不再使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也成为苏共攻击中共的一个问题,具体的矛头所指就是刘少奇在七

大上提出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本来是毛泽东提出的,苏联方面为什么要以刘少奇为直接攻击的对象呢?这大概是因为毛泽东在六中全会上讲的这个话,已经过去了20多年。毛泽东选集又对这一提法做了改动,而刘少奇不但在七大上的报告中频繁的使用了这个概念,而且在1950年将报告改名《论党》再版,以及后来多次印刷时,也没有进行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概念照旧保留在著作当中。苏共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共的指责,表明了他们以世界革命中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最高权威自居的心态。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毛泽东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又一次明确讲到“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所谓马列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一个普遍,两个具体,两个东西的统一就叫做中国化。当然还有别的“化”,这件史事说明,尽管《毛泽东选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有所改变,但毛泽东并不认为这一提法有什么错误。相反,他始终认为中国化是必须的,是客观事物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说毛泽东终生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

六、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广泛应用。

这部分首先讲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一直没有用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但他同毛泽东一样,在讲到对待马列主义和外国经验问题时,总是不厌其烦地申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而且他把对这一原则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这就是:

第一,邓小平认为,这一原则本身就是普遍真理,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毛泽东最伟大的地方,最伟大的功绩。

第二,指出这一原则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是适用的。

第三,这个原则不但适用于对待马克思主义,也适用于对待毛泽东思想。

第四,指出这一原则不但适用于中国对待别国的经验,也适用于别国对待中国的经验。

第五,他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也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不但强调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而且坚定不移地将这一原则付诸实践。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又推动理论的向前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也正是邓小平理论创立过程中,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的启示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通俗并更带中国特色的概念,被重新使用,并广泛传播开来。

文章列举了从党中央到中国领导人到学术理论界重新使用这一概念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概念和命题的强大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强调了民族化与当代化的结合,几代领导人就像接力一样,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

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范文第6篇

1多元文化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音乐都能给人带来一定影响。 音乐不像语言, 要想听懂一国语言需要对该国语言进行系统学习, 而音乐则不需要学习, 通过音符、旋律等给人心灵上以陶冶。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就应该采取措施与多元文化背景相适应, 使音乐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1.1 在课堂上讲授多种文化背景

音乐虽然不需要语言来帮助理解, 但是想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 必须对该音乐的文化背景有足够的了解。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借助音乐来表达一定的情感, 这些音乐也是他们情感、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如果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了解, 理解其音乐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难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还十分有限, 单凭音乐学生不能了解到音乐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针对这种情况音乐老师就应该向学生讲授这些音乐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音乐作品。 比如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 》, 这首曲子具有深刻的内涵, 让初中生听这样的曲子其很难理解到贝多芬在这首交响乐中寄托的感情。 老师必须把德国古典音乐的大致特点以及贝多芬的生平、性格等信息传达给学生。 学生通过听音乐, 然后加上老师补充的文化材料可以更好理解这首曲子。 对学生来讲, 学生也可以受到更好的熏陶。 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2 创新课堂形式, 加强文化对比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受不同文化影响的音乐作品也有不同的特征。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不断创新课堂形式, 对不同的文化加以对比, 对不同类型的音乐加以对比, 让学生从对比中感受不同文化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音乐的区别。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类型的音乐有一定的鉴别力, 可以对不同的文化和音乐加以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差别。 比如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音乐, 这两种类型的音乐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发展, 在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比如从乐器上来看, 中国传统乐器类型主要是管弦乐器以及击打乐器, 典型的有二胡、笙、鼓等, 西方的乐器与中国的相比则有很大不同, 西方的代表性乐器有钢琴、小提琴等。 这两个不同文化区域的乐器在音色、 节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所演奏的音乐也存在区别。 另外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长短等方面也存在区别,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显著区别。 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时就可以对不同的音乐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不同音乐的差异, 也能体会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通过这样的比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别能力。

1.3 创新授课方式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应该进行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 这样的授课方式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 并且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没有十分固定的含义, 每个人听了音乐之后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在传统的课堂形式下学生对音乐的看法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同时学生的思路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有必要对传统授课方式进行革新。 改变授课方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所以应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 在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言, 谈谈自己听过音乐之后的感受, 自己有何感想, 或者让学生谈谈不同音乐之间的区别。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不同文化影响下音乐的不同。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有重要帮助。 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初中音乐课堂中创新授课方式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的意义

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整个课堂效果都有积极影响。 对学生而言, 首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身音乐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音乐课堂中补充进多方面的文化可以使学生摄入更多的知识量, 能综合提高学生能力;其次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音乐作品, 一些音乐作品必须用相关知识作为注脚,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 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另外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可以扩宽学生的思维, 学生拥有不同的文化知识, 思维的广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宽, 学生对事物也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提高之后审美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对教师教学而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使音乐课堂更加充实, 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对学校而言, 也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结语

文化的多元性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一个特征, 这样的环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对提高音乐课堂质量有重要帮助, 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形式, 补充更多的文化知识, 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维, 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摘要:世界上的音乐类型多种多样, 不同的音乐类型由不同的文化酝酿产生, 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对不同的文化进行介绍, 与音乐教学相辅相成。本文对多元文化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 也提出了一些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多元文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吟.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4, (09) :175-176.

[2] 林方芳.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24) :188-189.

上一篇:外汇理财培训范文下一篇:高三下学期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