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

2023-09-21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的对立面,主张每个人的智能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每个人至少有8种智能方面,包括语言、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自然认知。不同智能组合形成独特的个人,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和闪光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元智能;运用

一、我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主体地位理念未完全建立

目前,初中教学依旧面临着不小的升学压力,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仍然在不少地区出现。以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教师关注自身教学行为较多,在备课时主要考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第二,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配合教师落实教案内容及流程,最终得到符合教师预期的答案。事实上,由于地理学科的开放性,很多学生还存在着很多想法和疑问,经常没办法提出和表达,也没办法进行探究。第三,部分地区教师开始逐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一些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提升课堂效率,学生实际动力未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率依旧较低。

(二)以地理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观和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指导方向和新的教材版本,但是一些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依然被个人以往的经验和教学结构所束缚,无法真正挣脱出传统教学的流程框架,力求教学面面俱到,无法做到对学生的精准和科学评价。当前,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依然被简单地分为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而其中的学习能力,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接受能力,无法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智能特点和个性差异。据笔者经验来看,很多地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在教材知识点的传授上,对学生的实践应用和生活应用并没有落实,学生的能力仅仅用理论知识来评价,无法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客观,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三)地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和信心

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和信心,由于地理是一门副科,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并不重视。教学中,真正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是知识面较广、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而地理教师由于每周课时较少,与学生的交流并不太多。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和教师间并不能很好地相互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理所应当地在教师心里留下好印象,而一些沉默或者不够活跃的学生,则往往被教师忽视。长此以往,师生关系更加淡漠,一学期过去教师依然认不全学生姓名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失去对学生的信任和信心,学生对地理学习也丧失了兴趣和热情,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下滑。

二、基于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的多元智能应用对策

(一)面向全体,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阶段,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直观,又要能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发展逻辑思维。如此一来,可以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直观思维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感受到地理事物的外部现象与内部变化规律,从而掌握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他们处于探索者和研究者地位上。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实验来保障学生能够实现多元化发展。比如说针对一些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等较高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自主合作研究活动,让他们能够主动、亲身体验到地理知识中的逻辑和发现过程,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

(二)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开发学生空间智能

地理学科是一种研究地理环境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涉及人类活动,导致地理学科并非简单的知识背诵。该学科具备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综合性较强。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的客观基础,也是所有人类行为和活动的载体。二是地域性较强。任何关于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知识与研究,都会被限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地理地域性较强的特征,也是地理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地理学科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智能,具备空间想象力和变化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相关知识,对地理概念、原理有深入理解。

(三)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教學内容,同时结合本地生活实际、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将其它智能类型与空间智能相结合,激发不同智能优势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教师应当善于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从而使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有自己的展示和发挥机会,促进学生智能发展。除此外,教师还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帮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优势智能向其它智能的迁移行为。通过多元化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当前较为流行的教育理论,给教师理解智能和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且在教学理念上给予教师一定的启迪。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多加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更丰富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黎.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酒店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应当能够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从对于ESP理论的特点与价值进行阐述入手,在探讨了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后,对于酒店商务英语教学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ESP理论;酒店商务英语;教学应用

新时期的酒店商务英语教学通过ESP理论的应用能够更加符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ESP理论的运用还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教学体制的优化,最终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一、ESP理论简析

ESP理论是一项系统性的理论,以下从理论特点、理论价值、应用必要性等方面出发,对于ESP理论进行了分析。

1.理论特点。ESP理论有着自身鲜明的理论特点。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学开始逐步的关注起学习者的个人学习需求,故在这一前提下为了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迫切需求,包括酒店商务英语在内的专门用途英语便应运而生了。这种应用型英语有着多方面的显著优越性。首先,这种英语类型的学习者往往都会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其次,因为该种类型的应用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表现在其即具有专门化的教学内容上,并且还会强调英语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学途径、一种教学方针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通过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可以期待推进商务英语等在内的英语课程建设工作。

2.理论价值。ESP理论的理论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通常来说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通用英语的学习上,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将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放在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上的教学策略并不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且很难满足学生日常交流和生活需要的英語,并且也难以满足学术交流和职业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酒店商务英语在内的应用英语课程能够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上,因此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语言方面的系统知识,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3.应用必要性。ESP理论的应用必要性很高,一般而言应用型的英语教学在大学本科中的开始是适应大学英语发展与转型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很多大学的英语课程和其所占的学分正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大学与英语教师也开始尽可能快地建立起以专门化的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体系。例如我国许多大学都开始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添加专业性、实用性的英语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英语专业学生达到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或者商务谈判的工作要求和社会需求。

二、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以下从合理设置课程、提升课程针对性、做好教材选编工作、合理转变教学模式等方面出发,对于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合理设置课程。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第一步是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高等院校在合理设置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应用型英语课程的设置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因为酒店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在本质上要求教学体系能够将BTP和商务英语有机结合,从而在强调学习者对于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针对商务环境展开专门化的内容教学。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在合理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还应当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各种基本技能,可以将其视为语言学习的准备阶段,最终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升课程的针对性。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在于提升课程的针对性。高等院校在提升课程针对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多一些的课程教学,然后在其整体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后再进行商务英语的学习。其次,高等院校在提升课程针对性的过程中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应当在基本知识上重复学习而是具有针对性的使其尽快的进入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在提升课程针对性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课程内容的偏重进行合理的调整,最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酒店商务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3.做好教材选编工作。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教材的合理编选。高等院校在做好教材选编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保英语教材的内容能够全面、真实地表现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体现热点问题,最终能够做到融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其次,高等院校在做好教材选编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学生的情况、专业需求和时代要求来进行教材的选编工作。

4.合理转变教学模式。ESP理论在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学校与教师合理的转变教学模式。高等院校在合理转变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包括转变、翻译、专业词汇学习的传统英语学习模式,然后以这一改革为基础来构建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其次,高等院校在合理转变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当将单纯的英语基础知识传授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为具有充实专业知识的全新教学模式。例如,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将过去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启发式教学手段的新模式,起到加强商务英语知识和商贸技能训练的实际效果。

三、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优化

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优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以下从课程与岗位合理衔接、课程内容合理转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发,对于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优化进行了分析。

1.课程与岗位合理衔接,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优化首先应当做到课程与岗位的合理衔接。高等院校在课程与岗位合理衔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将实训课程与岗位技能衔接起来。其次,高等院校在课程与岗位合理衔接的过程中还应当灵活地采用“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尝试在校内建立国际商务模拟操作实验室,并且在校外建立实训與实习基地,来为本校学生创造一个仿真或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

2.课程内容合理转型。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优化还需要做到课程内容的合理转型。高等院校在课程内容合理转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酒店商务英语教学的转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英语教师需要做好思想和心理的准备工作。其次,高等院校在课程内容合理转型的过程中还应当着眼于更加积极的培养优秀的“双师型”英语教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酒店商务英语教学优化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院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训和培养工作,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现有师资并且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进修或者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来显著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高等院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广纳人才,并且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加入,最终能够将热衷于大学英语教学、专业精、英语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商务英语教师队伍中来。

四、结语

ESP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选修课中的运用可以给这门课程新时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因此只有全面地分析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才能够提升ESP教学整体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汶璟.ESP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选修课中的运用——以商务英语为例[J].海外英语,2012,09(08):25-27.

[2]蒋仕林.多元智能理论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双语学习,2015,05(20):43-46.

[3]孟杨.ESP理论对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06(25):51-53.

[4]徐艳梅.评价理论在ES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酒店英语》课程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20):42-44.

[5]陈佳玫.ESP理论指导下的任务型教学法在成人商务英语培训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8(15):66-67.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摘 要]结合国内高职院校面临现状,在回顾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国内的分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仍有不足。文章在简要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分层教学;最近发展区; 高职院校

1 前 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使国内高职院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仍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入校门槛明显较低,使高职学校生源综合素质显著下降,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能力相差较为悬殊,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很多学校已经开展“分层教学”。本文在回顾“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2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

19世纪中期分层教学开始出现,其标志是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 Flexible System)。这是一种以学习能力为分班标准的教学形式。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他认为儿童存在“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现有发展水平”,还应关注“最近发展区”,最终要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2 掌握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根据长期的教育考察,布卢姆提出:“除了占学生总数的5%的超常学生与低常学生之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差异……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经过布卢姆及其同事的多年实验研究,掌握学习理论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虽然这种理论不能使95%学生达到A等成绩,但能使大约80%学生达到A等或B等成绩。

2.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是:“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来确保所选教学方案不仅能够保证教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且能够达到尽可能满意的教学效果。”优生和差生教育思想是这一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在学习的不同过程中,选择班级整体、小组讨论的和个人的学习等形式的有机的结合方式,让每种形式都发挥出最优的效果。”

2.4 多元智能理论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 人有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天生的智能。这些智能的开发程度依赖于个体后天所受到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这一理论的启示在于,应该承认学生在智能上存在个体差异,进一步发掘并肯定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各项智能的发展。要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机制,应从多方面认识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

3 高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国内高职院校对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以英语课程居多,其他课程还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学、机械制图、软件测试及体育类课程等。

3.1 文学类

冯俊英(2014)对其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反思,认为目前应用高考成绩或与分层摸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仍不完善,建议摸底考试应该采取听说和读写分别测试,创建一种按技能分层的模式。她的依据是刘雅敏等人的研究显示,很多学生的听说和读写技能发展不同步。对于B班学生可能因被贴上“差生”标签而产生负面心理影响,她认为应对班级作动态管理,另外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区分,使A、B层学生都能不断取得进步。测试和评价还应进一步优化,它会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实践的效果。李艳蛟(2010)在总结《中文速录》课程分层教学经验中认为,速录是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讲究“精讲多练”,45分钟的课,教师只讲15分钟,学生练习30分钟。分层备课是关键,要求教师确定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制作不同层次的训练材料、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加强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尊重全体学生,避免出现学生心理受到负面影响。她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不及格的学生由13人减少到4人,优秀生从8人增加到15人,实习单位也给予了积极评价。庆利赢(2011)采用“走班制”分层教学法对《英语》课进行了实验,通过入学后的分层考试和借鉴高考成绩对学生分层,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A、B两组,学生只在上英语课时分别去不同班上课。教材和教学内容均不相同。对2006届和2010届学生进行对比时发现,采用分层教学的2010届学生B级考试成绩与2006届有显著差异。

3.2 理学类

陈兵(2011)对《经济数学》课进行了显性分层教学研究,将学生打破原有班组进行重新组合,分为A、B和C三层(三个班)。结果显示,三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提高。其中的关键部分在于对不同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及考核标准。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C层学生缺乏自信,不与教师互动;如何公平考核也是一个难点。李自勇(2013)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了研究实验。他将教学实验过程设计为5个环节,分别是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评和反馈矫正。学生分层主要依据第一学期成绩和高考成绩确定,编为3个班。有分层测评方面,保证每个层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各层学生对成就感的要求,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经过对2010级和2011级学生实验前后的结果比较发现,学生在认为数学难学、喜欢上数学、有信心学好数学、头疼做数学作业和数学及格率5个方面都向良好方面发展。分层中同样出现了个别“差生组”内的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自卑和压抑。“优生组”出现了自满情绪。

3.3 工学类

葛汉强(2011)在《软件测试》课程中实施了分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在四个方面进行分层,分别是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强调教学过程体现“因材施教”理念,基本层次的学生着重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优层次学生注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着重培养独立思考和钻研精神。实施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满意度很高。王海燕(2014)对《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分层教学进行了实验。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标准包括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组。然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辅导和考核进行分层。以三个平等班进行横向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但分层教学也带来了管理难度大、教师工作量重等问题。何群英(2014)对《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进行了隐性分层研究。以前的研究表明,显性分层存在不足,特别是学生对区别对待非常敏感,易产生不良反应。隐性分层要求在对教学目标、内容进行不同的诠释,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执行分层理念。

3.4 体育类

徐华(2012)对乒乓球选修课进行了研究,由同一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保持大纲、教学内容与进度相同,最终从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和情绪体验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效果显著。他建议对基础差的小组要重点关注,加强指导,避免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对基础好的小组要发挥骨干作用,培训学生探究意识。李影(2013)对高职体育课进行了分层教学研究,实验组根据体能、技能进行动态分层,依据为学生 800 米、跳绳、坐位体前屈三项最初测试成绩。采用分层教学,包括备课分层、讲课分层和练习分层。经过一学期的实验,重新测试三项成绩,考核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提高,但实验组的成绩均值都高于对照组。其经验在于注重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避免学生出现自卑和兴趣减退问题。

3.5 其他

张婷(2013)对《英语》分层教学中高职生情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情感总体消极,快班优于慢班,尤其体现在学习态度和自尊两个方面。在情感因素中学习态度与学生成绩相关性最高。她建议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及重视形成性评价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态度、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4 高职分层教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近年来面临着诸多困难,生源减少、入学分数较低、新时代学生个性突出、思想多元等都给高职的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开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实践。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仍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研究范围主要以英语课为主,涉及的其他学科还不多;二是在分层标准方面存在单一、简单、随意性较大、理论依据和说服性差等问题;三是针对不同层的学生如何公平地考核仍是一个难点,处理不当也易造成学生的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分层教学效果;四是分层教学给管理和教学增加了工作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良好地借鉴“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仍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5 总 结

分层教学模式在国内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实践证明它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在实施中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过程分层实施困难、学生易产生不良情绪等。如何优化分层教学模式,使分层更科学、考核更公平、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学过程最优化”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纪淑军.布卢姆:美国教学改革大师[J].教育与职业,2013(8).

[2]袁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4).

[3]龙爱琴.巴班斯基差优生教育理论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4]李力刚.巴班斯基“最优化”理念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5]王爱军.分层教学发展与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1(8).

[6]陈栀.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9).

[7]冯俊英.从分层到无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分层教学的创新探索[J].黑河学刊,2014(5).

[8]刘雅敏,朱正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J].外语界,2009(4).

[9]张婷.分层教学背景下高职生英语学习情感现状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10]徐华.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2(12).

[11]葛汉强.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分层教学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12]李影.高职高专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3).

[13]庆利赢.高职公共英语“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分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14]陈兵.高职经济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J].高职教育,2011(3).

[15]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

[16]李自勇.高职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验[J].卫生职业教育,2013(8).

[17]何群英,胡伟心.高职教育课堂隐性分层教学实践——以“数控加工实训”课程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

[18]陈君.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4(8).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提要】本文针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等弊端,构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美术综合课程,促进学生包括言语智能、數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的多种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  美术  综合

伴随着信息社会全球化的21世纪的发展,社会的分工正从愈来愈细逐步趋向综合,人才的需求正向综合多能发展。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以多元方一式存在的组智能,包括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美术综合课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将各科间或社会、生活、自然间,有逻辑和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综合到美术学科,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

一、美术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

探索以美术为基轴,加强与其它学科间横向联系,重视美术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将美术做为一种文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文化素养,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增强对本土文化、多元文化的认同感。如下图

二、美术综合课程实施的成效

(一)更新教学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从宏观上调整教学过程,从思想上更新教学观念,重视美术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给学生真正的主人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评价者。如:欣赏课《簪花仕女图》。对学生而言,要了解一千多年前唐代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和价值是比较困难的。其中工细劲挺的线描就需要画家具备深厚的书法和绘画功底,我画了作品中一个仕女的线描稿,复印给学生,蒙上宣纸,让学生用毛笔摹。我在简单地介绍怎样用中锋运笔后,设问:“摹容易吗?”学生异口同声:“容易!”(预料之)。不一会儿,学生开始嘀咕“怎么摹不好呢?……”(预料之中)。绝大部分学生画的线出现粗细不匀甚至扭曲变形的现象,只有一位练过书法的同学拓得略好些。再问:“容易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容易!”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疑惑。我顺势讲解了古代仕女画的成就、特色和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之后又通过我的示范、学生再练习,并介绍中国画线描十八法,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之处,并形成评论文章,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学言语智能。这样的教学正吻合了著名科学家李政道的一句话:“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

(二)把握时事热点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社会上不断地会有重大事件、热点主题: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口膨胀等热点问题。为了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类命运,同时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时事热点融入、成为美术创作主题。例如:

新华社报:生长在南京“贵体欠佳”的玉兰树也被赋予了人的“生命”,管理人员为她挂上了营养液吊瓶输液,期盼她早日康复,重现昔日风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提升,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日益成为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玉兰输液》正是文明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紧追时代的脉博,把握时事热点,并为迎接6月5日全球第30个环境保护日的到来,课题组开发了《草木有情、人皆护之》的课题,学生在感动南京人民为玉兰树吊瓶输液的基础上,开拓思维,进行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创作,主题突出、形式丰富多样、画面推陈出新。。

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说过:“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学生在意识到环境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来表达了他们的美好的希望与强烈愿望。

(三)转变了学习方式,促使音乐智能与空间智能和谐发展。

美术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的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激发、释放、维护、发展学生的原始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精心营造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比如:在图案构成中,为了加强纹样的趣味性,使纹样更有意境,我设计了《巧妙的图案构成》,引导学生从音乐曲谱的回环式中得到启式,进行构思。

在音乐中,有一种正反演奏,顺倒演唱,曲调完全一致的形式,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早期曾作一首“游戏乐曲”,就是这种形式。我国也有这样的形式,如明清起即流行于河北省易县梁各庄一带的《小花园》,  就可顺着唱 ,也可倒着唱,还可以轮唱。

135    531    153    315    642

歌好听   歌好唱   啦啦啦   啦啦啦   歌教妹

246   513     351    135     531:

妹教歌 啦啦啦    啦啦啦   唱好歌    听好歌

这种回环的歌词与乐谱的组织方式,可作为图案构思的借鉴。

在图案构思中,巧合与双关常常相提并论。图案中的巧合指“异体部分共有”的组织,排列形式,这与回环式的音乐曲谱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头正看为笑,倒看为哭;同形正倒相置,共用边线;敦煌图案中有三只兔,缺三只耳朵,但每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的造型,非常有趣。学生在美妙音乐的启迪下,创作出了各具特色、新颖独特的图案构成。(见图1)

通过美术综合课程开发,证实该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强化美术与当地人文、与学生生活及各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促进了多种智能的综合发展和综合运用各种媒材表达情感。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但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 而且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智能的要义。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主要有:智能是多元的和有差异的, 要认真地考虑人类的个别差异;智能是平等的, 要认识到智能的这种自然差异, 要以一种平等的观念来看待;智能是分布的、情境化的, 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能;智能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或创造能力, 我们发展多元智能, 实质上是要培养每个人在新的情境下的创造性, 在新的情境下, 解决新的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新思维主要体现在:智能多元、评价多元, 教育应该把握每一个学生智能发展状况, 不求目标的统一和形式的一致, 为每一个学生开拓适切智能发展的评价路径, 这便是多元评价的精义所在;承认差异、教育平等, 教育的责任不在于使个体智能的每一个方面平均发展, 而在于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那就是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受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教育,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多元切入、自主建构, 教育实践层面的多元智能理论尤其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 就此而言, 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的某些主张不谋而合;突出个性、重在创新, 每一正常发展的个体都能有自己的强项。

2 课程目标取向:学生发展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起点, 课程目标确定的质量对教学的质量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 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有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等四种, 高职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主要是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

追求工具理性, 关注的是外显行为的行为目标:所谓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目标, 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高技能人才首先要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这是行为目标的价值所在。但是行为目标仅仅对于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对于评价和概括人的较低层次的素质是适合的、是有益的, 而对主体的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是无能为力的。

追求实践理性, 关注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又称展开性目标、形成性目标、创生性目标,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 那么生成性目标注重的就是过程。高技能人才的特质在于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有赖于大量的默会知识, 这种知识具有对现场情景的依赖性和综合性, 总是与一定的工作情景联系在一起, 是通过学生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逐渐积累形成的, 这也是斯腾伯格所说的契合特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达成目标的能力。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力。就高职教育而言, 重在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具有把科学技术、设计和规划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在如今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 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和职业活动的结合。高技能人才的任务的完成就是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 从而使得高职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 这对高职生解决生产和工作过程中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而这一点正好与生成性目标的追求相一致。

追求解放理性, 培养自主和创新的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景中的个性表现, 它追求学生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首创性, 而不是同质性。因此, 表现性目标取向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等方面比较适宜, 在高职教育从单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方向发展, 尤其在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成为未来教育追求目标的今天, 表现性目标取向所蕴涵的意义得到了彰显。

从行为目标到生成性目标, 到表现性目标, 并不意味着层层否定, 而是基于更高的价值层面的超越与完善。在课程中, 要用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去整合行为性目标, 保持课程目标的开放性, 不强求统一的规格和标准, 重视课程活动的个体性、差异性、情境性, 使之为学生协调发展、自主发展与持续发展服务。

3 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内容即工作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设计的有机构成,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 但要保证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 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地选择。课程内容通常围绕着教材、学习活动、学习经验三种不同的取向展开。这三种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主要适用于普通教育,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 课程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 而不是知识体系, 所以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 遵循工作逻辑, 体现职业岗位群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即工作任务, 实际上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很好地整合起来了。

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证明, 形象思维强的人, 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 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 高职院校的学生倾向于形象思维, 故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高职生的智能类型和思维方式, 以过程性知识为主, 陈述性知识为辅, 将课程设计置于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即行动体系的框架中, 使学生获取自我建构的工作过程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获取技能和技能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在专业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中, 一要把握好课程内容与工作的匹配程度,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确定职业能力体系, 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专业课程内容开发, 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 再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 使学生既掌握从业能力, 又不断完善人格品质, 其中, 进行工作任务分析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二要把握好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 高职课程虽然强调实践性, 但它不是纯粹的技能本位, 也讲求课程的理论性, 它需要专业理论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必须体现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三是把握好专业课程内容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职业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需要大量的默会知识。按照激进建构主义的观点, 经验是极其重要的, 是知识建构的首要催化剂;真实的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真实的经验自然来源于真实的情境体验。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把知识纳入到职业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 教学应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

4 课程内容序化的基本取向: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组织一般包括学科取向、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社会问题取向和工作任务取向四种。种取向提供了课程内容组织的四个基点, 即学科、兴趣、社会问题和工作任务。前三种通常被广泛地应用于普通教育, 后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高职课程的任务是将学生导向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工作体系, 在这个工作体系中更有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但是, 它与其他几个取向并不完全冲突, 在需要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科取向。所谓工作任务取向, 是指课程以工作体系为基准, 围绕工作任务组织。工作任务取向认为, 课程是一个严密的工作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工作任务的内容、划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 目的是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职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构建个人经验和提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这也是斯腾伯格所说的契合特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达成目标的能力。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力。就高职教育而言, 重在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具有把科学技术、设计和规划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在如今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 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和职业活动的结合。高技能人才的任务的完成就是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 从而使得高职教育更加贴近职业实践, 这对高职生解决生产和工作过程中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对高职生来说, 就是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解决技术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工作任务取向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组织模式:一是高职课程内容组织的是任务导向的, 而某一工作项目的完成也就意味着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工作项目组织的内容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情境性,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生成, 这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强调的“自主建构”的意义所在。二是有利于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内容的紧密匹配, 当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时, 所选择的这些课程内容必须是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 这样, 课程内容便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地匹配。三是有利于工作任务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联系, 当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时, 学生就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工作任务而不仅仅是知识上, 这有利于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四是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当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时, 学生能够立即看到所学的内容对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性, 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同时, 项目大多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也培养了他们与人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自我管理和提高等关键能力, 是“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所强调的能力。

5 结语

课程设计是一个理论问题, 取决于课程设计者采取什么样的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不同的选择主体做出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力。就高职教育而言, 重在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具有把科学技术、设计和规划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不同的教育观对课程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 不同的课程观同样影响着课程设计。以上建立于多元智能视野的课程设计, 并不排斥其他有关教育观对高职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传统课程设计是规律性课程设计, 律规性的具体特征是去情境性、完备性、线性化和确定性。而有效的教学必定发生于一定的情境, 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凭借一定的情境。情境化本质上是追求卓越的, 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学范式。因此, 必须转变规律性课程设计, 创设情境化的课程环境。

本文立足于工学结合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探讨, 并未涉及普通文化课及其担负着的双重功能 (对人的一般发展的功能和为专业服务的功能) 。一些讨论, 对普通文化课的课程设计是不适用的。

摘要:课程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课题,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职课程设计对于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课题。文章首先归纳总结了多元智能理论, 在此基础上分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等三要素角度, 探讨多元智能理念下的高职课程设计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陶西平.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3] 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1 美术欣赏教学中整合学科内容, 发展多元智能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美术从属人文学科,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 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创造出来的, 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是富有个性的活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画家的不同智能倾向, 使得美术作品产生了多元的价值趋向。古希腊时期的人们崇尚体育竞技, 在雕塑作品中, 多借助肢体语言表达美的含义, 身体-运动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是当时的优势智能。中国传统美术观念中更重人品修养, 以为“人品即画品”, 要求画家“诗、书、画”都具备较高的造诣, 突出的要求画家具备言语-语言智能和内省智能。同样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不同的智能倾向, 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达芬奇的作品涵盖了哲学、数学、物理学科诸多学科思想, 包含了一种对哲学的思索, 焕发着理性的光芒;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更多的呈现出激情的辐射, 充满感性的力量。

不同的学生个体, 其智能的发展优势是不同的, 对不同学科的好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学生在欣赏中, 会以符合自己的优势智能来统整其他智能, 达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比如欣赏《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一画, 身体-运动智能比较突出的同学可能会首先整合体育学科知识, 关注绘画中的人物动态;视觉-空间智能较为突出的同学可能首先关注画面的明暗、色彩等要素;言语-语言智能比较好的同学就会首先关注画里隐藏的故事内容, 整合语文或历史的知识予以分析。

针对美术作品产生和学生欣赏的多元倾向, 使得整合不同学科内容来进行欣赏教学, 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具有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2 美术欣赏教学中整合学科内容, 以多元内容发展多元智能的实践尝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而又有差异的, 但人的八种智能同时又是以不同程度统整在一起的, 因此, 我们发展某一项智能的同时也就在挖掘着另一种或几种智能。所以整合学科内容开展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整合的训练, 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美术欣赏与相关文化课的相互整合。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这要求我们在学习某一门课程时要注意渗透其他学科的教育, 在发展某一智能的同时又能发挥其它智能的应有空间。

案例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最高准则, 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学具有了共同的审美取向, 使得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中, 可以借助对文学的理解达成对美术作品的诠释。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以王维的诗导入, 从王维的“诗中有画”到“画中有诗”, 进而指出将王维推至“文人之画, 自王右丞始”的原因正是对意境营造的突出表现, 从而得出“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山水画意境处理重要特征。读《林泉高致集》:“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 春山淡怡而如笑……山形步步移也……朝暮之变态不同也……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 对照欣赏郭熙《早春图》, 可体会北宋山水画特征及画家对待山水画的态度。欣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可提问画中的诗意, 使联想到:“罢钓归来不系舟, 江村月落正好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以味诗而读画, 以观画而品诗语文与美术学科十分和谐的融合于一体从而实现了学科内容的整合, 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 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言语-语言智能和内省智能等。

案例二:

《思想者》是罗丹的代表作品, 通过形体塑造达到对思想内涵的表达。作品以回拢的手比支撑头部, 带动全身形体以弓曲团缩, 咬牙皱眉的动态表情及紧张的肌肉具有感染力的肌体语言, 表达出作品强劲的生命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分析该作品, 先列出罗丹要表达的主题, 即表现思绪的涌动和精神的痛苦, 请同学作出一个能表达该含义的动作。然后出示罗丹作品请同学门模仿动作, 进行体会, 说出自己不同的心理体验, 通过内省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对该作品达到理解。当然, 对雕塑如《拉奥孔》、《掷铁饼者》、及绘画《最后的晚餐》等, 都可以与体育学科整合, 以肢体语言揣摩人物心境, 发展多元智能。

其次是美术欣赏课与技能课的相互整合。技能技术课是渗透于所有课程的内在课程, 同时技能的实现必须以文化知识为基础, 文化知识的理解也需借助技能的训练由于它们相互联系, 因此我们应该使两者系统整合, 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更多的帮助, 为此, 我们必须整合各门技能课的内容, 在美术欣赏中开展综合培养的技能训练。

3 开展学科内容整合教学对美术教师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以前美术教师对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胜任自如。新课程实施后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强调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知识涵盖量非常大, 这些变化,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很强的知识整合能力, 要胜任这样的教学是很困难的。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 调整知识结构, 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技能, 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的选择和知识的整合能力, 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 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4 结语

美术学科不是横断学科, 美术的学习应视为文化的学习, 应挖掘美术学科与社会人文自然科学之间的直接或隐形的关系, 使美术成为文理相通的桥梁, 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这种跨学科交叉意识, 以此受益的不仅仅是被关注到的相关学科, 更大程度上正是美术学科自身。借助外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科容量无形中的延展还在其次, 培养求知求学的多元综合意识更将意义深远。

摘要: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深度的了解, 势必要超越单一学科的范围, 采取跨领域的研究方式”, 所以整合学科内容教学, 成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 也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本文就美术欣赏教学的领域, 整合教学内容, 以发展多元智能展开论证。

关键词:整合,多元智能,美术欣赏

参考文献

[1] 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M]。开明出版社, 2003, 8.

[2] 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9.

上一篇:科研课题的主要意义范文下一篇:勤俭节约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