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科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用调查的方法得出68位患儿家长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 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不仅能促进患儿身体疾病的恢复、融洽护患关系,还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儿科;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做好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我们通过对6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减少了很多患者与家属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与纠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儿科病房就诊住院患儿的家长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龄23-58岁,患儿家长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阅读及回答问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3]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症状严重程度从l(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5级,自编问卷内容有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被调查着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在患者住院三天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发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敷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4]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患儿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9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2.2 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71.5%的家长担心患儿病情变化,66.7%的家长担心疾病的预后,61.3%的家长担心经济问题,27.8%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3 讨 论

3.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3.1.1 焦虑和紧张 是由于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了解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床位.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3.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是由于家长对疾病预后和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恐惧,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 怀疑和不信任 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总是拿各家医院作比较,找现医院的缺点和不足,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从网络上、书籍找来的方法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网络或书上的方案为准。对一些看上去比较年轻的护士不信任,不配合治疗。

3.1.4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容忍 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

依赖: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依赖于护理人员,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同病相怜;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尤其是重症患儿家长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患者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 心理护理

3.2.1 对家长紧张、焦虑的心理的护理 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第一时间做好入院宣救,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全程、系统的做好健康宣教,为家长介绍病情,对疾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经济问题引起的焦虑,首先要表示理解:强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中断治疗的可能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用药及检查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家长有信心坚持治疗。

3.2.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对因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建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如为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3.2.3 对家长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着装等外在条件的不信任的,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强调充满爱心的服务。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家长交谈,避免在患儿哭闹、进食及睡觉时间进行,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诚恳,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博得家长的信任。对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引起的对医疗水平的不信任和怀疑,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4 结 论

通过对68位患儿家长调查分析,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解除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操作中尽到告知义务,消除了疑虑,并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取得了配合,并加强沟通,鼓励合理宣泻,增强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同时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为实现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 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

[4] 金华,吴文源,张明原.中国正常人SCL 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12(5):260.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服务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样100例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患者行研究对比,研究起于2020.06,止于2020.12,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临床应用价值,随机数组排列分组,对照组/50(常规护理),实验组/50(优质服务),对比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度。结果:(1)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人员仪表、治疗环境、心理指导、护理服务态度、不良事件管理评分,均改善意义明显,(P<0.05);(2)情绪评分:实验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趋势明显,(P<0.05);(3)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趋势明显,(P<0.05)。结论:优质服务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中,有较好应用效果,可提升本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水平,以及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产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服务;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本文取样100例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患者行研究对比,研究起于2020.06,止于2020.12,分析优质服务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取样100例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患者行研究对比,研究起于2020.06,止于2020.12,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临床应用价值,随机数组排列分组,对照组/50(常规护理),实验组/50(优质服务)。

对照组,50.00%(25/50)男,50.00%(25/50)女,年龄30~73岁,平均(51.50±0.47)岁;实验组,56.00%(28/50)女,44.00%(22/50)男,年龄31~73岁,平均(52.00±0.39)岁。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签订知情书。(2)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内容。(3)临床资料无缺损。(4)符合研究标准。排除标准:(1)较多临床资料缺损。(2)精神异常。(3)护理配合度差。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流程讲解、引导进行体检。

实验组优质服务:(1)护理人员培训:定期对健康管理中心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包含健康管理知识、护理理念、护理礼仪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2)当体检患者进入健康管理中心后,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体检患者信息,并根据患者实际需求、体质、体检项目等,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并与患者及时交流体检注意事项、体检时间以及体检顺序等,做好体检准备。(3)体检期间护理:当患者在体检时,护理人员应对自身语言、行為举止进行规范,使体检患者感受到专业护理服务。(4)体检后护理:体检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体检信息进行汇总,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相应健康计划。

1.3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1)护理质量评分、(2)情绪评分、(3)护理满意度、(4)护理依从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护理质量评分、情绪评分为连续性变量资料,护理满意度为定性资料,用 、(n,%)表示,t、 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89.61±6.33)分、(85.73±6.29)分、(86.25±8.17)分、(89.23±8.75)分、(89.36±3.48)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70.52±7.14)分、(71.26±7.61)分、(74.32±6.67)分、(71.68±6.32)分、(70.32±5.14)分,数据差异显著。

2.2情绪评分      实验组情绪评分(29.20±0.23)分、(20.37±1.15)分,对照组情绪评分(43.13±2.41)分、(33.69±0.31)分,数据有明显改善趋势。

2.3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数据有明显改善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健康意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人们也会通过定期健康体检,来关注自身体质健康[1-2]。因此,应当对体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提升患者体检护理感受,以及改善本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水平[3-4]。

综上所述,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服务,服务效果较好,有助于本院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水平提升,同时降低患者体检当中不良情绪产生,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亚娅,  冯晓婷.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医院体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005(004):157-159.

[2] 刘丽萍, 刘凤琴, 迟晓华. 优质护理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8, v.17;No.174(08):169-170.

[3] 王晶. 观察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009(011):174-175.

[4] 刘倩霞. 研究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v.18(09):152+154.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效果分析。方法 针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士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护理管理,优化护理文件书写、改变排班模式、实施人文关怀、细化基础护理项目等措施,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护理管理前后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对加强护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

【关键词】护理管理;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我院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管理,增強了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改进了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选取362名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181名护士。针对对照组的护士没有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护士进行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其中两组护士职称、年龄、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没有实施护理管理,护士直接依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的护士经过整体的护理管理培训,采取了优化护理文件书写、改变排班模式、实施人文关怀、细化基础护理项目等措施,然后在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3 考核标准 由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一项为应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护理工作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1.5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各工作半年,半年后进行分析比较实施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改变,主要通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表1所示:

2 护理管理方法

2.1 转变观念,营造创优氛围 护理管理者做好科内人员的动员及培训工作,组织观察组所有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相关护理文件,认识创造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具体措施和活动方案,并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签署“优质护理服务承诺书。

2.2 建立工作制度 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病房规范管理等。根据病房的特点,制订和完善各项护理常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事件的应急流程及风险预案。使各项流程与制度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保持病区内的环境整洁、舒适,细节化服务内容,减少各种噪音,规范物品管理,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或抢救时应注意遮挡患者,不仅保护患者的隐私,又可以减少对周围患者的影响。

2.3 工作量分配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调配,可以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优化人员配置和组合搭配,建立相关护士准入制度,纳入有工作经验的护士以及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以利于各科室人员的优秀率。实行弹性排班制度,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的阶段以及当班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负责制的床位安排,每班有1名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责任组长,负责护理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并由护士长定期进行抽查。

2.4 细化基础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要落实“首问负责制”,有原有的被动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护理服务,注重做到无缝隙的服务,将基础护理内容以套餐形式落实到每一名病人身上。尤其对于患者病情较重,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更要要落实基础护理。强化落实基础护理应是护理工作的源泉、根基,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2]。

2.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健康宣教 良好的护患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3]。对神志意识清楚的患者应采取有效沟通的方式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增强患者对疾病战胜的信心。并对家属发放专科专病的宣传资料知识,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规章制度,了解护理措施和落实的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工作。

2.6 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实施绩效考核 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急救意识、应变能力以及抢救技术,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奖金挂钩,以增强护士的积极性。

2.7 简化护理文件书写,节省工作时间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制定专用护理记录单,简化一些传统的护理书序程序,节约护理工作时间,把更多时间及精力留给为患者服务。

3 讨 论

3.1 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是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护理管理中建立健全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士的培训,使护士的各项技能得到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来,将个人工作量、患者满意度、奖励与惩罚以及技能考核结果等与奖金挂钩,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的积极性,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提高。

3.2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接受的护理质量之间相比较的程度,它是评价护理最终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4]。护理管理中通过加强护士资源配置,实施弹性排班,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等,使护士管理病人的时间大大增多,保证了基础护理质量的细化;通过实施首问负责制,护士做到主动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病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在无形中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护理管理使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提高,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动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全体护士、转变原有的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采取主动服务,主动加强自身专科技能的学习。应用新型的表格式护理文件的书写,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关心患者,夯实了基础护理。弹性排班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增强了薄弱环节的护理人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的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增强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毛凤菊.落实基础护理难点分析与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102.

[2]徐健.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9,2(8):639.

[3]王华英,凌敏兰.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管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97.

[4]姜岚.提高年轻护士服务意识促进医院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11,24(2):192.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口腔医院; 门诊; 优质护理服务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2.032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相对于综合医院而言,口腔专科医院因其有着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护理工作有其显著的特点,护理人员不仅为患者服务,还直接为医生服务[1]。为了进一步推进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门诊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笔者所在医院在原有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为患者、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全程的无缝隙服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河南省三级口腔专科医院,有牙体科、修复科、正畸科、种植科等12个临床科室,门诊护士占全院护士的85%。全院有牙科综合治疗椅120台,医护比1:1.1。2009年5月,率先在特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于2010年5月医院各科全面开展。

1.2 优质护理服务

1.2.1 优质护理服务的组织体系 把护理优质服务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标准制定、措施落实和质量监控。设备科、人事科、药械科、后勤科等部门负责人任组员,各司其职,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工作。下设质量监控组,负责检查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情况,并进行质量反馈、评价分析。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让护理人员愉悦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与医生进行满意的配合,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2.2 措施

1.2.2.1 改变工作模式,优化护理岗位 传统的口腔门诊是一对多的护理工作模式,而现代牙科国际标准化操作模式是四手操作。为了实现这种模式,对科室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医生工作量进行研究分析,合理进行医护调配。在治疗节奏快、工作量大、环境要求特殊的科室,如牙体牙髓科、急诊科、种植科、特诊科,达到医护配备1∶1.5,正高职称的医师医护比达1∶1,其他医师达1∶0.7,保证护理配合工作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实行轮岗制,科室内不同岗位之间轮转,院内不同专业之间轮转,不仅快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把一些科室的先进经验得以发扬,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对每个护理岗位都制定了详细的表格式的工作流程,有时间、内容、标准三项,使每一个护士从到岗到离岗,每一个时间段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做的标准,使工作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真正实现了职责清晰、流程明确、工作舒心、患者满意。

1.2.2.2 细化护理配合,完善流程环节 “关注细节,从点滴做起”是笔者所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到位,而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患者认可的重要措施[2]。患者走进候诊大厅,就有导诊护士指引并陪同到就诊科室,向患者介绍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治疗前,对于复诊患者,责任护士已经熟悉其病情及即将采取的治疗方式,并准备好相应的器械和仪器;对于初诊患者,做好心理安抚是护士工作的重要部分。开始护士会准备温度适宜的漱口水,上牙椅前将治疗台的管线推至一旁,以免绊倒患者,调节椅位时主动搀扶;治疗中执行各种告知,做到良好沟通;长发女患者予以发带将头发挽起;长时间治疗者备以颈枕、腰垫。治疗后健康宣教、协助缴费、预约复诊、电话提醒和电话回访。

1.2.2.3 规范护理培训,严格质量监管 为了使标准切实有效的落实而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主要内容为礼仪培训、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在培训前进行详细调研,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对象、时间以及考核方法,编印成册,人手一本。采取集中加分散、理论加实践的方式,从全院选拔出20名形象好、综合素质高的护士先集中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回到科室组织科内人员培训,护理部不定期监督指导,确保培训的质量。20名护理骨干组成礼仪质控组、理论考核组、操作考核组进行互查,定期反馈、评价、分析,全院各科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2.2.4 丰富护理内涵,强化服务观念 强化护士的多重角色,即管理者、协调者、配合者、计划者、宣教者,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角色优势,拓宽护理外延,转变服务观念。每个护士参与诊疗的全过程,从材料、仪器设备器械的日常计划和使用保管维护,到科室进修生、实习生的管理,操作的配合等都最大限度提高了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护士熟悉科室医生的专业特点、操作习惯、门诊时间等,积极跟踪学习本专业的先进理论技术。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关注其焦虑、紧张及疑惑等不良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组织护士学习护患沟通技巧,倡导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是最美的微笑。诊疗中时刻留意患者的一举一动,积极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

1.2.2.5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职业归属 激励是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口腔护士受“口腔医生不需要护士、增加护士会增加成本、医生养着护士”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工作地位和社会地位普遍不高,严重影响提供给患者及医生的服务质量。通过优质服务,强化护士的价值,护士同工同酬,增加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创造条件让护士参与各种比赛,评选服务之星、开展形象天使工程活动、举办护士风采礼仪大赛、开展四手操作技术比赛、知识竞赛等相关文化活动,使护理人员身心愉悦,信心和自尊得到提升,向心力和归属感得到增强,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3]。增强组织凝聚力,加大组织吸引力,并且通过激励对做出成绩的护士给予肯定、报酬和赞赏,使护理人员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2 结果

口腔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的自身形象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全院门诊各科室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合格率、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等明显提高。见表1。

3 讨论

3.1 推动护理工作发展 通过开展有步骤、有成效的优质护理服务,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护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4]。在工作中加强执行率,真正做到用服务内涵带动措施的落实,用服务措施带动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如强化护士宣教者角色,使患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上升至99.69%;开展电话提醒、电话回访服务措施,使患者知晓护士姓名率由原来的60%上升至90%,促进全院主动、自觉、创新工作局面的形成。

3.2 护士整体素质提高 口腔专业护士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化的培训,一名训练有素的口腔护士应非常熟悉口腔诊治过程中使用的器材和口腔诊治操作的步骤,能够在医生开始工作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治疗中与医生配合默契,为患者提供效率最高、质量最好的服务[5]。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医生认为护士业务技能进步明显,配合到位,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护士工作热情,技术娴熟,服务细心,满意度达98.80%。

3.3 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一名合格的口腔护士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严格的执行各种告知、耐心细致的各种解释,有利于拉近医患关系的距离,有效的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标准的诊室布局、规范的物品摆放、统一的标记,保证护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取放各种物品,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椅位周转率,减少安全隐患。规范的各种操作标准,优化的各个岗位流程,系统的各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医疗护理的安全。

3.4 增强组织凝聚力 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仅依靠护理管理人员和少数护士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6]。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院领导亲自挂帅,多个部门积极协作,护理部的工作开展顺利,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院上下一盘棋,员工工作热情高涨,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吸引力得到提升,领导的执行力得到切实体现。团结向上的医院风貌为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红梅,陆金星.规范化管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8):2037-2038.

[2] 廖容,王琼华.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5,5(3):58-59.

[3] 邱钧琦,方明.9S管理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346-2347.

[4] 陈艳,陈红宇,付沫.笔者所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现场会的实践与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7):24-25.

[5] 刘伟德,徐洪芳.从口腔医生角度谈培养口腔专业护士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51.

[6] 何瑞仙,徐波,王静洁.增强护士群体服务意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27-31.

(收稿日期:2012-03-01) (本文编辑:李静)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分诊的40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优质护理实行前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施优质护理前的200例作为参照组,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实行优质护理后的200例作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可以有效丰富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内容,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纠纷以及投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分诊;优质护理;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Key words]outpatient triage;High quality nursing;Nursing effect;comparative analysis

門诊作为医院接待患者的关键科室,主要负责对患者的分诊工作,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将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1】。然而,由于门诊的工作量较大,每天需要接待的患者较多,这就导致门诊很容易会出现医患纠纷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就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才可以有效保障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分诊的40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优质护理实行前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施优质护理前的200例作为参照组,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实行优质护理后的200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112:88,年龄为37到82岁,均龄为58.3(s=2.4)岁;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10:90,年龄为35到80岁,均龄为57.8(s=2.6)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参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方法进行护理,也就是在患者提出问题后,对患者进行分诊指导。对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分诊方法,主要内容为:首先,在门诊醒目位置挂上各种科室的信息,并在患者进入门诊室后,积极询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到相应科室就医。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路线,使患者可以尽快接受诊疗服务。其次,需要在门诊构建良好的环境,保证门诊室的整洁卫生。护士也需要注意自身形象,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能够多用敬语,并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最后,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其轮椅或者是担架车。对一些无人陪伴的特殊患者,则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陪同。并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情、动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统计患者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同时,由护士长根据护理情况,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P<0.05时,表明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1.5±4.7)分,参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6±4.0)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门诊作为患者就诊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提供患者医疗服务的“核心”。在对患者进行分诊时,对患者的服务治疗将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2】。由于门诊患者通常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对自身病情存在着很大的疑虑,他们的心情比较急迫,再加上疾病对他們的影响,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易怒等多种负性情绪,极易出现纠纷问题【3】。所以,就需要对门诊患者做好分诊服务,促使患者可以更快就诊,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抚,才可以避免出现意外事件。

通过对患者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出击”,由过去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就诊【4】。同时,通过对门诊室进行合理的布置,将能够方便患者就诊,患者能够根治各种醒目的标志了解自己所在科室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自主的就医。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例如:对行动不便者提供轮椅,对缺少陪护的患者进行陪伴、对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进行安抚等,可以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医院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投诉率以及纠纷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门诊分诊中融入优质护理有着十分确切的效果,可以有效丰富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内容,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纠纷以及投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菲,孙盈.探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2):131-133.

[2]高雅利.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254-255.

[3]杨利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12.

[4]张华,赵慧,张建萌,周伟.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81.

[5]张琴,施虹.门诊护理中优质服务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8):103-104.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两年后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细化岗位工作流程及分级护理标准,实行护士弹性排班制,改变护理模式,落实人文关怀等举措,比较实施两年前后骨科住院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优质护理关联度高的10项内容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生活照顾”、“讲解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的“很满意”百分比分别提升了53.03%、42.43%。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优质服务 满意度 效果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2010年度我科在院领导及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根据我科实际情况改变工作模式,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实现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的整体护理,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2010年1月~2010年4月住院患者214例中随机抽取132例作为对照组;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两年后的2012年1月~2012年4月住院的264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32名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共264例,其中男186例,女78例;年龄16~84岁;住院时间均超过4天。受调查对象意识清楚、有表达能力,愿意接受问卷调查。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采取自制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共20项,每项分很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由患者按接受的实际护理工作情况作选择。本调查将与优质护理关联度高的10项内容纳入对比评价,包括服务态度、护士仪表、入院宣教、生活照顾、治疗护理、技术水平、巡视病房、环境管理、讲解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出院健康指导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我科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两年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服务态度、护士仪表、入院宣教、生活照顾、治疗护理、技术水平、巡视病房、环境管理、讲解药物和功能锻炼、出院健康指导等方面“很满意”与“满意”的百分比均有明显提升,“不满意”百分比有了显著下降。尤其是“生活照顾”、“很满意”的比例由2010年的7.58%上升到2012年的60.61%,“很满意”比例上升了53.03%;“不满意”比例由24.24%下降到1.51%,下降了22.73%;讲解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很满意”与“不满意”比例分别上升了42.43%、31.06%。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两年前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情况,见表1。

讨 论

我科自2010年6月开始按照院部安排,结合自身实际,细化了岗位工作流程及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并实施严格的定期、不定期的考核确保护理质量。改变护理模式,落实整体护理,整合基础护理、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模式,实行护士的弹性排班制,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减少了护士从事非护理的工作时间,使得患者得到更为贴心、周到的护理服务[1~2]。经过我科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两年来不断的实践和完善,通过本调查评估可以看出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3],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分级护理服务得到有效贯彻,实现了优质护理、无缝隙护理、人性化护理,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实现了患者的零投诉,为我科及我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从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卫生部2010年提出的护理改革举措,其核心是加强以生活护理为主的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切实提供就医期间的身、心、生活。

上一篇:工艺实验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