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

2024-05-06

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入妇产科手术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期护理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利于患者病情恢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值得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妇产科;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又称之为加速康复外科,为一项术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程序。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妇产科中,对整个围术期治疗措施、护理干预进行优化,并积极控制术前、术后患者生理、心理应激代谢,并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情快速康复目的。近些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临床上起着革命性的作用,但我国国内实际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报道中集中于普通外科术式,对其他疾病报道较少。本文就对妇产科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效果进行以下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入妇产科围术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中年龄21~42岁,平均(31.2±2.4)岁,观察组中年龄22~42岁,平均(31.6±3.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详细介绍周边病室环境,告知疾病相关发病因素、后期治疗方案、注意事项。遵医嘱予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体如下:①术前:详细为患者讲解诊断依据、后期出现问题、恢复阶段时间及促进康复意见。部分患者会因手术因素、胎儿健康问题感到紧张、焦虑,因此,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采取指导,利于患者在围术期保持最佳身心状态,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术前:禁食6h,禁饮2h,不行清洁灌肠。②术中:手术室温度应当维持在22~25℃,因此做好相应保温措施,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期间做好保温措施,避免温度丧失,可予以患者保暖毯做好保暖工作,冬天予以患者护理操作时,如静脉输液、冲洗腹腔冲洗液选择加温处理,降低因低温刺激引起不良反应。⑧术后:加强饮食干预,做好饮食干预工作,饮食维持清淡、营养,避免食用清淡、刺激食物,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对上述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当临床分娩后患者若存在咳嗽,术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期间并告知患者咳嗽时按压伤口,避免刺激造成牵拉现象出现疼痛,对部分无法自主排痰患者,应采取雾化措施干预,能促进痰液排除,减少痰液滞留,进一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做好会阴护理,每日予以0.025碘伏冲洗会阴,每日2次,维持会阴部清洁。指导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好处,正确哺乳姿势,挤奶手法。同时术后12h指导产妇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静脉血栓发生,利于伤口恢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计算采用SPSSl9.0软件,并以“x2”、“t”对检验结果进行表法,“%”表示为计数资料、“x±s”表示为计量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为医院内部中重要手术科室,期间手术室工作人员整体工作量大,且医疗风险偏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际应用,利用多模式以达到控制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目的,可积极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状况。临床将上述理念应用于妇产科围术期护理工作中,能改善产妇心理不良情绪,利于产后康复。作为一项全新护理理念,加强对术前、心理两方面准备,术中精确操作可降低术中应激反应、术后阻断传入神经对应激信号反应,以实现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康复效果。

本文研究表明,对临床妇产科围术期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进一步降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通过临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开展,详细为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不良情绪起着重要作用,术中保持室温,做好基础护理能降低不良反应,术后则予以并发症防护、术后康复锻炼、指导产妇哺乳等措施干预,利于患者伤口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妇产科中,能进一步缓解术中应激性,减少并发症,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目的。秉持着为患者服务,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能节约医疗资源,能提高医院整体服务理念,提高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整体服务内容。

综上所述,妇产科围术期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术前护理

1.1饮食护理

对于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供给营养要充足,合理控制摄入含糖食物,达到改善全身情况,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的目的。 术前患者主食和副食应分别选择谷类食物和含丰富蛋白的黄豆及其制品, 多食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丰富的的动物性食品。 对进食不能满足机体营养素需求者, 应以静脉或鼻饲途径形式予以补充。

1.2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是否彻底切除肿瘤, 手术效果是否受到血糖影响等,顾虑较重,感情脆弱, 在乎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操作水平, 同时老年患者反应相对较为迟钝, 不易客观或及时地反映存在的潜在问题,出现程度不同的紧张、焦虑甚或恐惧等心理变化。 护士要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要关心和体贴患者,讲求服务态度,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向患者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手术注意问题, 降低和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正确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1.3血糖控制的护理

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护士要正确评估患者术前是否存在以下相关重要危险因素: 年龄、糖尿病病史和空腹血糖是否在65岁、5年和13.9 mmol/L以上 ,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或糖尿病肾病 ,是否采取全身麻醉方式等。 以上危险因素存在的越多,程度越高,围术期代谢紊乱越重,越不利于患者预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水平越高[1]。

这要求术前必须合理控制患者饮食, 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方可实施手术。 否则,应请糖尿病科医生会诊,通过合理应用降糖药物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及早完成手术治疗。

1.4呼吸功能训练

手术切除肺叶甚至全肺治疗肺癌患者后, 术后主客观因素可致患者疼痛,将出现较浅较快呼吸,较差咳嗽咯痰功能,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术前应严格训练呼吸功能,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2]。

训练患者的的呼吸功能和有效咳嗽[3]、 有效咯痰 , 可促进术后康复。 这要求护士应对患者的肺功能和其他相关影响呼吸功能因素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吸氧和氨溴索雾化吸入等治疗措施, 指导并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咯痰的方法和技能, 鼓励患者采取下床活动、上下楼梯等活动,起到锻炼肺功能的目的。 吸烟者在围术期2周不得吸烟,最好戒烟。

2术后护理

2.1体位护理

为保证全身麻醉尚未完全清醒之前的患者能顺畅排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舌根后坠和气道阻塞的发生, 应常规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对于完全清醒且血压稳定后,应用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6 h后可加至45°, 保证患者舒适度;护士应协助坐起咳嗽,左右半卧位与坐位交替[4],以降低胸部伤口疼痛程度 , 有利于引流和呼吸功能的发挥。 要健侧卧位时间不得过长,避免胸腔引流管处于高位,有利于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和引流量。

2.2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护理

肺癌手术治疗时,需要开胸,风险较高,创伤较大, 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术后当天应在ICU治疗1 d,顺利脱机且平稳生命体征后应继续回病房治疗。 应遵医嘱进行补液、吸氧、雾化、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病情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应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尽早进行积极的处理。

呼吸道护理措施包括: 1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护理措施。 指导和鼓励患者腹式呼吸和深呼吸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定时不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若出现肺不张,不能有效排出痰液时,可用支气管镜吸痰。 发挥净化呼吸道,保持呼吸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目的。2氧气雾化吸入。为有利于痰液排出,必要时要应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湿化气道,促进痰液咳出。 3锻炼肺功能。 为促进肺泡扩张,促进肺膨胀,增加通气量, 应鼓励患者行吹气球或深吸气锻炼,并掌握基本要领。

2.3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未达到排出胸腔内积液、积血和积气,促进肺复张, 预防胸腔内感染的目的, 肺癌患者术后应常规放置2根胸腔式引流管, 并准确观察和记录胸腔引流液的数量、颜色和性质。 当为血性引流液且数量较多,应考虑并确认是否为胸腔内出血;若为乳糜样引流液,应考虑并做胸水乳糜实验确认是否为乳糜胸。 若为引流管流出大量气体,应考虑并确认是否为支气管胸膜瘘生。 确认后,应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

为便于引流,患者病情平稳后应取半卧位。 护士要2次/d挤压并调整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 ,避免和减少胸内积气或积液的发生机会。 护士要观察引流管是否正常排出,观察引流管液柱是否正常波动,排排除可能原因仍不正常者, 可让患者用力呼气或咳嗽来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6~10 h, 护士应加强巡视并严密观察合并高血压或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数量和性质和伤口敷料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发现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术后应每天定时或根据情况随时更换引流瓶内液体,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气胸和逆行感染的发生,必须在较高的位置阻断引流管,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拔管指征及其护理。 通过胸部X线检查见良好肺复张,未见胸腔内积液和积气;体检检查见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平稳无紫绀,胸液引流量在100 m L/24 h以内, 是为拔管指征。 拔管时,为防止气体进入胸腔,应在患者深呼气并屏气的情况完成,伤口用油纱封堵并牢固固定。 拔管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功能、伤口敷料是否出现异常,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气肿,并做相应处理。

2.4血糖监测及降糖药和胰岛素合理应用的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术后1~2 d内波动较大, 控制较困难[5]。 所以,术后应每2 h测量血糖1次,将50 m L生理盐水+25 u胰岛素加入胰岛素泵,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剂量来血糖在允许范围,避免和降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机会。术后尽量用生理盐水或转化糖、果糖作为静脉用药媒介,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合理调整静脉补液,以免出现高血糖,影响治疗效果。 血糖控制稳定后,胰岛素的用药方法应该为皮下注射;若逐渐减量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效果较好,此时应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2.5切口的观察和护理

护士要遵照医嘱定期不定期为患者换药, 必要时给予微波照射治疗,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护士要密切观察切口是否出现炎性和渗出等病理改变,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局部护理,使其及早愈合。

2.6疼痛护理

肺癌患者术后的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可致疼痛, 以术后24~48 h较为剧烈。为保证患者有效的呼吸功能和咳嗽,降低疼痛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镇痛护理措施。 术前应征询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为患者留置硬膜外阻滞麻醉、 神经根阻滞麻醉和静脉镇痛泵,必要时遵医嘱采用止痛药肌肉注射,配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护理,避免和缓解疼痛的发生。 这可保证患者在无痛情况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促进肺扩张,避免和降低肺炎或肺不张的发生机会, 逐渐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2.7感染的预防性和临床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胡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切口、 皮肤和足部的护理。 要定期不定期复查胸片, 观察口腔、切口和足部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做到局部感染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围术期应遵医嘱给予足量敏感的抗菌药物,避免和降低肺部、切口、足部皮肤和口腔感染的发生机会。

3讨论

手术治疗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麻醉、手术刺激等应激因素可提高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数量, 升高血糖水平甚或引起应激性高血糖。 手术切除肺叶甚或全肺具有较大的创伤, 加之患者具有较低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慢,有效咳嗽咯痰不能完成,易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6],其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所以护士应加强围术期管理,合理调节饮食,常规检测血糖并合理应用降糖药控制在合理范围, 做好围术期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各项检查使之符合手术指征,术前术后应鼓励患者完成有效咳嗽和深呼吸, 术中术后医护要密切配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持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促使术后患者肺膨胀,及时将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排出,避免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确保手术成功率。 因此必须重视围术期护理,针对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和措施, 保证治疗护理效果。

摘要:护士应加强围术期管理,合理调节饮食,常规检测血糖并合理应用降糖药控制在合理范围,做好围术期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各项检查使之符合手术指征,术前术后应鼓励患者完成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术中术后医护要密切配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持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促使术后患者肺膨胀,及时将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排出,避免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确保手术成功率。

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期间, 在我科住院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300例, 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86例, 女性患者114例, 年龄45~77岁。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50例, 护理干预组150例。常规护理组150例, 其中男性患者92例, 女性患者58例, 其中胆囊结石121例, 胆囊息肉29例;护理干预组150例, 男94例, 女56例, 其中胆囊结石119例, 胆囊息肉31例。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情况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1) 术前护理:术前检查, 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重要脏器检查, 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由于患者对于腹腔镜手术的不了解, 难免会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 因此, 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做好术前宣教, 消除患者的顾虑, 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2];术前需要做好皮肤准备, 备皮, 清洁手术区皮肤, 防止感染;叮嘱患者, 术前1d晚餐进清淡饮食, 术前12h禁食, 术前4h禁水。 (2) 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后,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 一旦出现异常, 如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 引流液增多, 体温升高, 血压下降等症状, 应及时报告医生。在麻醉未清醒时, 责任护士将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当患者清醒后, 改为半卧位, 以减低腹部张力, 促进切口愈合。注意观察切口情况, 是否有渗血、渗液出现。患者清醒后, 嘱患者术后当天禁食, 次日可进流质, 少食多餐, 1周后可进普食。 (3)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 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药的用法及剂量, 饮食注意等情况。告知患者加强锻炼,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清洁, 出现不适及时复诊。

1.2.2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 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术前对患者进行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心理需求的资料收集工作, 并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评估, 制定护理计划[3]。术中, 按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实施, 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问题, 并根据不断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术后, 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价, 对患者进行回访, 了解患者的需求和一般情况, 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护理效果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包进行分析, 使用χ2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医疗费用比较分析

2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医疗费用比较情况, 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表2)

3 讨论

目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日益突显, 所以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的同时, 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是被动的按照医嘱进行护理, 这样导致护理目标不明确, 护士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不利于护患沟通, 患者得不到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 针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 将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并会大大减少医疗费用, 节约经济成本[4]。

我们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 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术后, 根据患者术中情况, 制定严密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护理干预时, 要求责任护士以患者为中心, 注重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需求, 从多角度进行护理, 促进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 责任护士对于患者的护理更加有计划, 并具有预见性。此外, 通过责任护士的介绍, 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配合治疗, 增强了自我护理意识, 主动性明显提高, 提高了护理质量。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我们发现护理干预使护理目的更加明确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从制度流程上保证了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真正实现了“把护士还给病人”,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此外, 本组研究发现, 护理干预的实施,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缩短住院时间, 实现在短时间内达到康复的目的。通过患者参与意识增强, 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同时患者满意率明显上升。此外, 研究发现, 实施护理干预后, 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避免了医患纠纷。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筛选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0例, 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 护理干预组在对病人进行评估后, 在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在治疗前, 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与治疗前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组低于常规护理组, 在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低于护理干预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对于加快患者康复, 减少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

参考文献

[1] 马媛君, 于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9B) :2403.

[2] 陈荣霞.13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0) :1271.

[3] 陈芳.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4) :71.

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为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4例, 女24例;年龄65~36岁;其中确诊为糖尿病者57例, 糖尿病病史2~15年, 平均6.4年;1型糖尿病2例, 2型糖尿病66例;入院查出血糖高者11例;合并高血压41例, 冠心病23例, 脑血管疾病14例。

1.2 护理措施

1.2.1 心理护理

(1) 患者对手术情况缺乏基本了解, 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在术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耐心介绍手术方法、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后取得的良好效果, 以消除患者忧虑, 让患者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 鼓励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 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 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3)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 引导患者将其不良情绪发泄出来, 并给予心理治疗。

1.2.2 术前准备

(1) 术前疾病控制:糖尿病病情迁延不愈, 属于难治愈性疾病, 常并发心/脑血管、肾等疾病, 因而会增加手术的危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手术创伤有可能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 术前对于并存的疾病应积极控制。如合并高血糖的患者, 应了解患者用药、饮食及血糖情况, 术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2~8.3mmol/L (130~150mg/d) 。 (2) 术前检查:护理人员应于术前辅助患者行血、尿常规、生化及心肺功能检查, 了解患者用药过敏史。术前1d, 嘱患者禁食12h, 禁水4h, 戒烟、戒酒。

1.2.3 术中护理

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数, 特别注意血糖的变化。必要时, 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1.2.4 术后护理

(1) 饮食护理:糖尿病是代谢失调性疾病, 按患者体重计算所需热量, 定时、定量给予高蛋白质、高纤维素及低糖、低脂饮食。同时嘱患者戒烟、酒。 (2) 术后常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安置好引流管且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因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易导致感染, 应积极做好术后预防感染的措施。对于排尿困难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应注意尿道口的护理, 及时更换引流装置, 防治逆行感染。嘱患者及其家属加强个人卫生, 会阴部皮肤每日擦洗1~2次, 床单要干净、整洁, 定时翻身, 预防压疮发生。

1.3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评分表 (HAMA) 进行焦虑程度评分[4], 观察治疗前后HAMA评分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2 结果

护理前后HAMA评分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 护理前HAMA评分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行泌尿外科手术, 因手术可能带来各种风险, 故配合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考虑到手术中的配合, 还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因此, 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复杂性, 但通过我们护理人员制定缜密的护理计划, 熟练的护理操作, 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使手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上述围手术期系统护理, 本组患者68例中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了满意的手术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泌尿外科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给予心理、饮食、常规护理及术后预防感染措施。结果 本组6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无伤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 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疾病,糖尿病,围术期

参考文献

[1] 国琦, 孙秀梅, 菊峦.老年外科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009:310.

[2] 季秋爽, 曲艳芬.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16) :95~96.

[3] 朱红.实用心理护理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4~316.

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月9月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治疗患者40例, 年龄36~60岁, 平均43.6岁。体重48~66kg。其中卵巢畸胎瘤13例, 年龄31~43岁, 卵巢囊肿20例, 年龄38~47岁, 卵巢肿瘤7例, 年龄43~60岁, 3例患者术前病理活检确诊外, 余4例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选择本院同期进行开腹卵巢切除术患者40例, 年龄34~66岁, 平均年龄45.2岁。以上患者均无麻醉及手术禁忌证, 无特殊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以脐部下1.5cm出做纵行小切口长约1cm。进气腹针, 建立CO2气腹, 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以下。采用头低足高位约20°, 10mm trocar置镜探查, 于双侧下腹部麦氏点水平置入5mm trocar, 进行卵巢切除手术。开腹组:行常规开腹卵巢切除。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术前护理及准备

2.1 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虽以在临床各科室普及广泛应用, 但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及认识, 对手术安全性、手术过程、手术效果存在焦虑与恐惧。针对患者心理特点, 我们讲述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 说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并用具体病例描述与介绍其手术过程及步骤, 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避免产生焦虑和紧张心理。对发生焦虑和紧张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以确保加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前准备

(1) 配合做好术前各项生化及血液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及药物过敏反应等。 (2) 术前1d需进行腹部常规清洁准备, 检查待手术部位皮肤是否破损及过敏, 以防止手术过程中感染切口。外阴的清洁, 动作轻柔细致, 清除外阴阴毛及脐部汗毛外还应注意避免刀片划伤腹部及外阴皮肤。皮肤准备基本同常规腹部手术, 但脐部的清洁尤为重要, 因脐部皮肤薄嫩, 污垢较多, 不易清洁, 利于细菌生长[1], 术后切口易发生感染, 故应用棉签蘸取过氧化氢及碘伏溶液进行清理, 避免用力过大引起脐部皮肤刺激。术前当晚应当沐浴促进血液循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负担, 提倡术前给予患者舒畅心情, 突出医院人性化宗旨。 (3) 术前1d进流质饮食, 并口服20%甘露醇+5%葡萄糖注射液100mm口服导泻或术前当晚及手术当日清晨予以灌肠, 以保证肠道清洁, 此清肠效果显著, 患者满意度高。 (4) 术前3d应用5%碘伏溶液进行阴道冲洗, 伴有宫颈糜烂患者易出现接触性出血, 故冲洗时动作轻柔, 注意阴道后穹窿的冲洗, 手术当日清晨再用5%碘伏溶液进行阴道冲洗1次, 注意尿道口的清洁。

2.3 术后观察及护理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术后心电监护监测基本生命体征外, 应注意氧流量的释放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去枕平卧6~8h, 观察患者清醒度, 还应嘱患者头偏向一侧, 以防发生呕吐窒息。术后导尿管应留置12~24h, 应及时更换尿袋, 防止管道脱落或打折,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尿液颜色是否伴有血尿及量的多少并记录护理单上, 以便明确液体出入量是否均衡。鼓励患者练习膀胱功能锻炼, 以尽早拔出输尿管, 以防发生泌尿器感染。术后6h即可进食低盐、低脂流食或半流食, 以高蛋白、高纤维素易吸收食物为主, 主张少食多餐原则,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拒绝牛奶、糖类、豆类等产气食物的摄入, 以免发生腹胀等腹部不适感。对于术后疼痛较敏感患者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物或止痛泵的应用。

注:组间比较, P<0.05

2.4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 腹腔镜术后可因腹腔内CO2气体的残留而导致患者腹胀, 引发肩背酸痛或不适, 其主要原因为, CO2气体未完全排尽刺激膈肌而造成肩背部酸痛不适, 术后出现此症状应向患者讲解, 消除其顾及及紧张心理。估计患者仰卧, 使CO2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 以减少CO2气体对膈肌的刺激或腹部轻度施加压力, 促进CO2气体排放, 减轻气促和呼吸困难。 (2) 皮下气肿形成, 其原因为气腹针穿刺时气体逸入皮下引起, 压之伴有捻发音, 无需特殊处理, 3~天体内自行吸收[2]。 (3)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CO2气腹造成腹腔压力增高, 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血流速度减慢, 手术创伤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所以应注意年老体弱及下肢血管瓣膜功能降低患者的下肢护理工作, 术后应嘱其家属对下肢进行适当力量的按摩外, 还应嘱其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 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立即遵医嘱给予溶栓或介入治疗。 (4) 手术体位并发症的预防术中因患者体位摆置不当引起下肢过度伸展或蜷曲而引起肢体血流减慢, 引发下肢缺血麻木严重可导致神经受损, 故除正确摆正体位姿势外还应间隔20min左右时间活动双下肢1次。术中患者取头低足高位, 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应注意体位的调整。术后体位恢复应注意逐步进行, 以免因回心血量的改变而引发心脑血管功能意外。

3 心理指导

临床治疗要想得到成功的治疗方法, 必须精心的做好术前特殊护理准备和患者心理调节, 针对特殊的患者应当应用特殊的对待方法, 因人而异, 灵活的运用心理调节方法, 以达到患者的需求, 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迫切治愈疾病的愿望。患者治疗的态度是护理工作和手术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培养患者的自信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加强对患者的爱护和关心是每个护士和医生的责任, 为医患沟通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突出了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宗旨。

4 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系统的临床护理, 术后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 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5 讨论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 腹腔镜下切除卵巢技术已成为当代高科技与传统妇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当代女性审美观的需求和青睐, 同时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负担, 给护理工作增加了新的理论和内涵, 护士应加强新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严格执行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操作规范,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 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技术水平及自身修养, 保证手术成功进行, 促进患者康复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的疗效, 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月9月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治疗患者40例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开腹卵巢切除手术患者4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研究显示本组患者经过系统的临床护理, 术后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 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具有创伤小、腹部切口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缩短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术式, 结合围术期给予患者的正确指导和护理措施, 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痊愈。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切除,围术期护理,心理指导

参考文献

[1] 高洁, 樊平, 毛仑.腹腔镜手术脐孔皮肤清洁准备方法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 :6~8.

[2] 袁华娣, 贺红.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8, 7 (2) :128~129.

围术期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 16例PD患者, 其中男性10例, 女性6例;年龄31~70岁, 平均年龄为 (52±7) 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恶性肿瘤, 其中胰头癌7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 胆管癌2例, 胃窦癌侵犯十二指肠2例;全部病例于术前均经B超及CT确诊, 于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得到证实。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并发症与发生率。

1.2 围手术期处理

1.2.1 术前准备

术前需与全部病例进行良好沟通, 并告知有关手术的注意事项、麻醉方法和安全性, 介绍了手术室的环境情况。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减轻患者恐惧心理, 以稳定情绪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行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进行多期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定性定位价值, 同时能够获得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 了解周围淋巴结的大致印象。我们对患者均行多期CT增强扫描, 作为术前判断可切除性的依据。

1.2.2 术中处理

全部PD患者, 重建应用Child术式, 胰肠吻合应用捆绑式胰肠吻合, 如果胆总管直径>10mm则直接施行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 胃空肠吻合则采用结肠前与近小远大胃后壁吻合。 (术后需要于胰肠吻以及胆肠吻合口各置一根橡胶引流管) 。

1.2.3 术后处理

术后予患者抗炎、制酸、抑酶、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以及补充各种维生素;并予监测生命指征、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以及心、肝、肺、肾、脑与凝血功能;检测腹腔引流物、胃肠引流物的颜色、数量;需要观察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情况以及腹部的变化, 以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2 结果

本组1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其中1例腹腔内出血, 1例腹腔感染, 经过及时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 治愈出院。全组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1d。

3 讨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导致手术危险性极高, 切除范围较广, 创面非常大, 由于手术进行时邻近重要脏器器官、组织与血管, 因此极有可能造成对重要血管、脏器的损伤。由此可见, 围手术期处理的恰当与否对该术式的疗效具有深远意义。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的16例PD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疗效十分满意。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术前需充分做好相关准备, 以全面了解整个手术过程, 提前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础并掌握配合的关键, 时刻高度集中精力。通过总结发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治疗重点仍旧在于操作, 其中对所有切口、吻合口的处理是防治胰瘘出现的重点, 术后予抗酸、抗炎、抑酶、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低蛋白、营养支持以及补充各种维生素等都是极其重要的[2], 临床中需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通过近二十几年的研究实践发现, 行PD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已由52.8%降至13.5%[3], 本次研究中未出现并发胰瘘病例。因此, 需做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术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保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循环系统的稳定, 及时准确的记录出入量、出血量。总而言之, PD术式的关键则在于围手术期的处理。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6例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重点分析术前诊疗、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治疗的相关方式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治愈率并降低手术风险程度, 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 其中1例腹腔内出血, 1例腹腔感染, 均得到控制。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仔细的围手术期处理, 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保证患者早日康复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吕玉玲, 张秀卿, 武贞.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2) :2500.

[2] 洪德飞, 彭淑.腹腔镜肝胆胰脾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5.

上一篇:汽轮机监测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宪法与民主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