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

2024-03-15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心理偏差、价值观扭曲、行为习惯不良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的齐抓共管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亲子关系;学校

城市留守儿童是指城市中父母双方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一般半年以上)不能与其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近日,我院“城市留守儿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以吉林市区的6所初中、6所小学为样本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发现,由于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加之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心理疏导和管理,城市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应激性的不适,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和行为失范。调查人员呼吁,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包括学业、心理、价值观和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1.学业问题。城市留守儿童存在学业焦虑、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以及学业成绩较差等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满意的儿童仅占13%(正常儿童为27%),不太满意的占60%,不满意的占22.1%,无所谓的占4.9%。超过半数以上的城市留守儿童最大的愿望是:“考出好成绩,让父母少担心”,“考上理想的初中(高中或大学)”,“取得好成绩,拥有更多人的爱”。有35%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会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有48%的留守儿童从不预习和复习。留守儿童中学业成绩较差和差的占39%,远高于非留守儿童24%的比例。

2.心理偏差。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心理伤害最为严重,很多留守儿童出现了较大的心理偏差,主要存在焦虑、自卑、社交恐怖、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等心理问题。这种心理偏差突出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向、自卑型,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善与人沟通和交流,这类儿童占调研留守儿童总数的34.4%;另一种是暴躁、逆反型,表现为冲动、易激惹、任性、狂躁等,这类儿童占调研留守儿童总数的31.3%。另据调查,44%的留守儿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46%的留守儿童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他们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和自信心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3.价值观扭曲。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极易产生认识、价值取向的扭曲和偏离。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缺乏理想和追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集体和公益活动积极性不高、缺乏爱心、讲究吃喝、穿戴名牌、随心所欲花钱等现象的比例高于一般儿童。部分父母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关注较少,出于愧疚心理,他们采用“物质+放任”的方式,使得留守儿童拥有的零花钱数量增加,使用自由,这样易形成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功利主义价值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恶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4.行为习惯不良。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监管,缺乏判断能力的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城市不良娱乐文化和越轨行为的影响,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次调查发现,57%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不良,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沉迷网络、结交不良朋友等。另外,17%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9%的儿童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据统计,我市近三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24%为留守儿童,集中在故意伤害、抢劫、强奸、杀人等几类案件。

二、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从根本上说,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社会问题的产物。

1.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以市场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很多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的竞争机制纷纷破产或改制,国企职工大规模下岗,自谋生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不少下岗职工迫于生计,夫妻双双赴异地打工,这是城市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原因。据调查,75%的城市留守儿童父母是下岗职工,其中父母双方均无固定职业的占37%,父母一方无固定职业的占17%。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1%的城市儿童是由于父母离异而“留守”,一般由祖辈看护。父母离异再加上“留守”对儿童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在心理、学习、个性、人际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离异留守儿童都要比正常家庭同龄儿童差。

2.家庭教育缺失。城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来自父母的教育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父母异地工作,对儿童的管理时间明显不足,缺乏亲子沟通。调查中,我们发现,三分之一的父母能与孩子一周联系一次,半数以上的外出父母一个月、几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不联系。在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日常的联系方式上,打电话最为常见,亲子交流中,69%的父母会特别留意子女的学业成绩。临时监护人主要包括祖辈、亲友和保姆等。由于溺爱和骄纵,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很多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亲友多数有自己的家庭,对其监护的留守儿童多数也不能给予全面、细致的教育。保姆等其他临时监护人仅能保证留守儿童衣食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心灵的沟通和家庭教育无从谈起。

3.学校教育与社会努力的缺位。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城市留守儿童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没有注意到“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他们的需求、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学校很少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故留守儿童的违纪事件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他们也常常被当作“问题儿童”和“双差生”来对待。社会各界对于城市留守儿童群体也鲜有关注,相关的政策、法规落实情况不理想而且缺乏操作性。

三、解决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合力解决。

1.政府重视并加大城市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力度。政府要建立一种长效保障机制,具体需要做好几项工作:第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定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各种情况,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要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充分发挥媒体、志愿者、退休教师等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关爱城市留守儿童;第三,依法维护儿童权益,进一步提高执法力度,对于侵害留守儿童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第四,建立和发展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教育环境;第五,设立专门的国家监护组织,强化政府的监护责任;第六,建立社区托管中心,填补情感教育的空白;第七,筹建社会资助基金,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帮助保障。

2.提高父母认知水平,强化监护人责任意识。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因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如果父母别无选择,一定要去外地工作,应尽量把孩子带到工作所在地就读,做到处理事业和关心教育子女两不误。如果条件不允许,外出的父母也要尽量与孩子加强亲子互动,做到缺位不缺职;还要与监护人、班主任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也要尽量多地与孩子团聚,增进相互感情。此外,对委托照管孩子的监护人来说,要努力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家庭氛围。

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应担负起解决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责。具体做法有:第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第二,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管理部门,可在校内实施“一对多”的师生监护制度,即一名教师负责几名留守学生的监护制度。第三,学校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及时发现和诊治他们的心理问题,强化其自我教育、自我调控的能力。第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与临时监护人进行及时交流,并对临时监护人进行教育和培训。最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开通博客及QQ群等网络通讯手段,保持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建立教师监管制度,监督亲子间定期保持通话联系。

4.建立、完善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区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区委会负责,联合中小学校、当地高校、有关工委、妇联、政法等部门,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体系。这个体系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联动措施,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宜昌市西陵区开展“微爱传递”和“爱心妈妈”牵手行动,攀枝花市社区开展的“留守儿童之家”援助计划,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璐,李先锋.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代际冲突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08,(1):2.

[2]张永学.留守儿童教育对策——以延边州为例[J].人民论坛,2010,(36):10.

[3]贾富彬,郭建龙,刘欣.问卷调查揭示“留守儿童综合症”[N].检查日报,2010-9-14(1).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地区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批准号为GH11082)阶段研究成果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如何在低碳城市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本文从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碳汇系统布局规划、产业规划四个方面试图给与阐述,努力探索一条低碳化的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碳排放 碳汇

“低碳”一词源于英国2003年发表的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低碳概念的提出源于全球气候的变化。目前,对于低碳城市的研究,各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自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来,也开始积极探索和研究低碳经济模式;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在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减排40%-45%。在城市成为工业文明主体的情况下,规划好低碳城市建设无疑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前沿理论,关于他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则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气候组织给低碳城市下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

二、低碳视域下的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的序幕起始于潘海啸教授等提出的中国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

北京大学吕斌教授指出,构建低碳城市首先要找到碳排放最重要的原因,减少碳排放的路径。造成碳排放最直接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能源对碳的依存度,一次能源的清洁度,比如用水发电、核发电和用碳发电是不一样的。第二是能源使用的量或者使用的效果。这里涉及一些措施,比如强调的清洁能源使用、新能源的开发等等。第三是“经济硅谷”的影响,碳排放跟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其成长方式有很重要的关系,所以要构建低碳城市,需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空间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能源结构对建设低碳城市的影响

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富煤、少气、缺油”,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高碳能源结构20—30年内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使我们在20—30年内建设低碳城市非常艰难。

(二)城市中的能源消耗对建设低碳城市的影响

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战略中,采用清洁能源,抓好城市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既是实现中国短期的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挑战的需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的经验表明当城市化完成后,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的时候,能源强度也随之下降,人均能源需求进入相对缓慢增长甚至平稳的阶段。此时的低碳城市建设往往更容易取得成效。

(三)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需求量的增加,随之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容量,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而且仍在进一步加剧。

三、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探索

(一)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规划

低碳空间结构规划就是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产业集群的需要,在空间上对城市发展作出合理引导,它在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从规划的角度,北京大学吕斌教授认为,低碳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上有三个尺度可以梳理:建筑或者是场地的尺度;城市的尺度;区域的尺度。在场地尺度需要建立通风、合理密度、合理开发强度的场地来实现减排;在城市尺度方面,从城市形态入手,提倡紧凑城市来实现城市的减排;在区域尺度方面,可以利用都市群或城市圈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而减少碳排放量。

从减碳的角度,解放军理工大学陈志龙教授,提出“地上地下一体化”行动概念即一方面修建地下的快速道路,通过地下可以解决一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构建地下物流系统。地下物流及空间开发的研究在美国波士顿、盐湖城等地区已有成功案例,但在国内研究较少。这一观点从长期来看是非常有前途的。

从值得研究的方向领域,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林文棋指出三个方面,第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是城市规划本身应该也是可以在能耗方面做很多工作。城市形态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各异,热能效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导致作为个体的建筑能耗水平不同。第二个值得研究的是城市与新城的关系,新城单元的规模与城市热岛、与交通出行、与市政和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会影响到碳排放水平。第三个研究方向是紧凑城市量化研究。如楼房单元大小、密度和高度的问题等。

(二)低碳城市的交通规划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主要包括对城市各等级、功能道路的布局安排以及道路断面形式的设计。之所以在低碳城市建设的视野中,给与交通规划以高度的关注,是因为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是维持城市高效运转的必要保障。在我国,交通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在城市的碳排放总量中的贡献居于前列,合理的交通方式可以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行,引导合理的居民出行方式和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设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指出:中国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总目标即构建满足城市基本机动性,支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安全、高效、经济、公平、低碳、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构建,既要符合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需要,也要符合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2.政府交通规划

(1)发展公共交通。

在所有的机动交通工具中,公共交通是最为节能的方式。以小汽车每百公里的平均能耗为1计算,公共汽车是8.4%,无轨电车为4.4%,有轨电车为3.4%,地铁为5%。可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碳交通规划的核心是节能减碳,提高出行效率,利用新能源。

(2)鼓励自行车出行与步行。

潘海啸认为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廓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有利于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同时,城市建设要首先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3)加快建设轨道交通。

潘海啸从区域交通规划的角度,认为中国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

(三)碳汇系统布局规划。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例如,每公顷针叶林每年大约吸收930kg碳当量、每公顷阔叶林每年大约吸收360t碳当量、每公顷草坪每年大约吸收870kg碳当量。

(四)低碳城市的产业规划。

目前,在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很普遍。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有以下几种要途径:(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促进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的控制。(2)重点推进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3)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4)建立产业分工引导机制;(5)建立产业转移的补偿机制。总之,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城市经濟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结语

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新的命题,关于它的研究目前正处在探索的阶段。低碳城市涵盖了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规划、市政设施建设、单体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通过不懈地探索为减少碳排防、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自己的贡献。规划低碳城市,促进节能技术创新,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注重规划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形成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如何使规划方案更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使中国城市规划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每位城市规划人员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2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6.

[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4]潘海啸,汤锡,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5]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导读:低冲击开发是近些年由美国提出、用于城市雨水管理的技术,其提倡尊重自然、结合自然的核心理念愈来愈受到重视。我国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保育形势严峻,因此更需要借鉴和引入低冲击开发雨污水模式,不断优化城市管理策略。

一、低冲击开发模式的主要内涵

(一)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核心理念

低冲击开发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首先提出的概念,最初是作为雨水管理方法。其目标是恢复和维持土地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状态。通过分散式的小规模控制技术对雨水源头进行控制,综合利用各种技术进行雨水的储存、渗透、蒸发和滞留等来模仿自然水循环过程,以期解决传统雨水管理方式所导致的各种城市环境问题。其核心理念主要有:

1.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传统的雨水管理方式是将雨水更快更有效的排出,而低冲击开发依靠多种技术手段恢复和保护自然水循环。通过应用分散的微管理技术维持一定的渗水量、蓄水量以及延长集水时间,模仿自然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减少对自然水文状态的影响。

2.从雨水源头进行控制

恢复自然水文循环的关键是减少雨水源头附近的土地使用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自然水循环过程如滞留、渗透、储存在城市未出现前存在于土地的各个角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严重影响了自然水环境,试图用“管道-终端”的雨水管理方式去控制和恢复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采用微管理技术和源头控制策略。

3.利用非结构性的微管理技术

传统的雨水管理方式主张使用管道和大型水处理设施这种机械化的方法,而忽视了简单的生态方法。事实上,一些看似简单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保护自然水文状态。低冲击开发能减少钢铁和混凝土的使用。同时,低冲击开发技术所采用的自然材料例如树木,土壤和碎石使城市环境更加生态,也更美观。

(二)低冲击开发模式的主要技术

1.滞留

传统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快速的排出导致雨水汇流时间减少,峰值流量升高。低冲击开发模式所采用的技术例如滞留塘、植被缓冲带、绿色屋顶等,利用绿色植被良好的拦截和蓄水能力暂时滞留雨水,使径流总量减少,峰值流量降低。

2.渗透

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导致城市不透水地面比例大幅增加,径流系数增大,汇流时间减少,这是造成许多大城市频遭内涝困扰的重要原因(图1)。低冲击开发技术采用植被和可透水地砖或路面材料,增强地面的透水性。

3.过滤净化和收集

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清除雨水中的污染物。通过蓄水池、水塘等收集雨水,不仅能够削减雨水径流,而且还能用作旱时植被灌溉或者经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

二、低冲击开发模式对城市水环境管理的启示

低冲击开发概念和实践起源于城市雨水管理,但是其尊重自然、结合自然的核心理念对于城市整体水环境的管理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目前城市水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冲击过大,由此带来城市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危机;同时我们在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方面,长期坚持单一的工程性的思维,缺乏综合性的视角。

(一)注重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的整体修复

传统水治理方式的重点之一是关注控制污染,但影响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不仅仅是污染问题。从低冲击开发的视角来看,水生态的整体修复,包括恢复水系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气候调节、地下水补给等。因此,在控制污染和改善水质的同时也要对水体生态功能进行专项整治和恢复。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不但要保证城市水系不被侵占,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恢复湿地等自然水体;对城市河流的硬化堤岸进行适当的生态改造,不仅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作用,还能创造更具亲和力的滨水景观。

(二)从源头进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我国传统的水处理方式是“末端处理”,即将污水汇集入大型污水厂处理后排放,雨水汇入主干管后或排入污水厂,或排入城市自然水系。这种治理模式在城市开发初期效果显著,能迅速提高城市环境容量。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末端处理”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首先,“末端治理”需要建造大型终端处理设施和管道,这对城市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入。然后,“末端治理”依靠设计标准建造,对环境的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变能力。最后,“末端处理”并不能完全消除污染,只是污染的转移。

低冲击开发的一项核心理念就是“源头控制”。“源头控制”一是能够减少污染源或雨水径流的产生,二是能在污染和降雨径流较少的时候迅速处理,以防止雨污水集中所导致的隐患。从这一理念出发,需要采取的策略有:提倡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的产生;建造分散、小型的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污水,就地回用;利用低冲击开发技术,减少、滞留、过滤降雨径流,通过自然界的自我净化能力清除污染。

(三)转变雨洪水管理策略

低冲击开发的本质就是结合自然的开发策略,城市与自然界不是必然对立的,如何正确转化自然界与城市的矛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些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现,虽然城市越来越重视排水系统设计,但是单纯的工程性措施就是建设以防洪为目的管渠工程,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我国北方城市大多同时面临着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紧缺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整体的、综合的、多目标的解决途径,而非单一目标或工程的方式来解决,如何正确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因此相比单纯以“排出雨水”来解决雨洪内涝问题,“留住雨水”和“利用雨水”应该是更适合城市的雨水管理的策略。

城市雨洪水管理除了工程性设施之外,非工程性设施更应该得到关注。湿地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非工程性措施,湿地同时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也为人的休闲提供令人愉快的场所。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供水、雨水和污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雨水和生活污水都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大量的研究表明:雨水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及含量与生活污水相近,因此雨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污水,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再生之后基本可以满足场地尺度的非饮用水需求量。毫无疑问,季节间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平衡是雨水和生活污水再生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维度扩展——从城市水环境到整体开发的低冲击模式

低冲击开发模式与我们所倡导的很多先进发展理念都有共通之处。如果我们拓宽思维,从城市整体发展来看,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视角下,可以从更多的方面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城市空间管控的低冲击

1.划定明确的城市增长边界

基于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紧张的前提,从低冲击开发的视角来看,要降低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建立城市空间的以合理集约利用为前提的管理策略,首先是要划定明确的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分界线,也是城市在某一时期进行空间拓展的边界线,基本功能是控制城市规模的无节制扩张,是城市空间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边界之内是满足城市当前与未来增长需求而预留的土地,边界之外是需要严格保护的农田、水域、森林等非建设用地。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可以限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保护区域生态空间,在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间保持一定的区域平衡关系;实现城市高密度、更加紧凑的发展模式,高效地利用现有城区以内和边缘区的土地,使城市对土地的使用与附近的农业活动相和谐。

2.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

要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首先是通过正确的规划理念、合理的规划体系、详细紧密的规划控制手段,强化城市土地规划的控制和管理,引导城市空间整体优化,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其次是可以通过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引导城市空间集聚,形成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单元,在这方面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开发管理策略,包括TOD(交通引导开发)、SOD(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开发)等。

城市集约化发展是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的过程,进行城市空间立体开发,则是充分发掘城市内部空间潜力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构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城市综合体和综合体群是实现立体开发的主要手段。

(二)城市产业发展的低冲击

在低冲击模式的视角下,城市产业的发展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宏观层面,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在微观层面,引导企业或园区良性发展。

1.制定相应产业政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矛盾日渐突出,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成为人们愈来愈重视的问题。宏观产业政策的制定就是要强化实现经济发展路径的环境低冲击性:一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强调依托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通过国家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和金融政策对生产过程中环保产业、清洁技术的倾斜、优惠,降低产业发展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污染,达到低污染直至零污染;二是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产业价值链,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三是在区域层面进行统筹协调,通过良好的区域分工和协作,避免产业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整体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2.企业或园区发展引导

对于单个企业和企业园区,引导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将物质流动方式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型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合循环模式。

对于单个企业,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企业内部各个工艺之间的材料循环,减少材料的使用,达到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甚至“零排放”。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通过建立企业间或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规划工业生态园区,配置核心企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共生企业,形成闭合的一个资源能源循环体系,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化。从城乡统筹视角来看,城乡结合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在循环性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能源和废料,发展与之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减轻环境压力,实现低冲击发展。

(三)人居环境建设的低冲击

1.推广绿色建筑

建设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体现。绿色建筑与低冲击开发模式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基本内涵:融入自然、节约能源及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作为城市的核心载体,绿色建筑是生态城市最基本的构成。根据我国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包括: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以及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等。

2.发展绿色交通

绿色交通是一个理念,是以减少交通拥挤、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为目标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绿色交通概念的核心是选择低能耗、健康、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包括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实施公交优先等。

(1)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发展绿色交通的策略之一是打造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系统,其中包括步行交通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以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为节点,以步行路径为连接,形成空间完整、连续、丰富、多样化的步行交通网络,让市民贴近和享受自然,是低冲击城市生活模式的重要体现。自行车交通方便、快捷、零污染、零能耗,是非机动车出行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另一重点是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体系,同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设便捷高效、布局合理的自行车租赁系统,自行车出行公交化,可以有效提高自行车出行的比例。

(2)推广公交优先

在低冲击模式视角下,绿色交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实施公交优先的系统策略。公交优先的成败在于细节,精细设计上要真正落实公交优先。在公交优先的目标要求和指引下,采取的城市管理策略有:提高公交线网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为公共交通优先提供路权、加强公交站场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公共交通提供辅助服务等。

四、尺度扩展——从城市到区域开发的低冲击模式

(一)保护区域性生态资源

城市环境问题也是整个区域所面临的问题,在城市郊区,森林被大规模砍伐将导致水土保持能力减弱,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水处理设施,生活、生产污水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水体,导致水污染。因此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视角来看,单纯以城市为主体的管理方式难以很好地解决区域性问题,需要在区域范围内保护生态敏感区和重要资源区,并以此为前提引导城镇布局和建设。

根据保护目标划定保护区是区域生态资源的主要手段,以水源保护为例,水源地保护首先应强调全流域保护,结合地表污染物的扩散及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划定水源保护区的陆域保护范围;水源地的保护还要与城镇的建设管理相结合,加强城镇规划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对水源地的用地管理,在低冲击发展模式的指引下,提出基于水源地安全的适宜建设强度和土地使用方式,从单纯的排污管理到与城镇建设空间管理相结合。

(二)建立区域生态共保机制

低冲击开发的理念从城市走向区域,重要的是要形成区域生态共保机制,以区域统筹的观点来进行生态环境保育,着眼区域生态系统的源头保护和综合治理。例如,对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分区分类管理,实现城市与所在区域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加大对生态敏感地区的空间管制力度,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形成区域生态共保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是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经济学的观点,生态保护是具有外部正效应的公共产品,而生态补偿就是通过公共部门制定政策手段,使生态保护外部正效应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的受益方支付相应的费用。显然,生态补偿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体现的是“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现阶段中国的推行,还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一是生态补偿标准需要科学量化,才能确定生态补偿价格,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利益主体模糊,在各级的行政区划方面缺乏有力的协调体制,难以解决跨行政区划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

五、结语

目前,低冲击开发理念及其应用研究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已经相对成熟。随着理论和应用的不断深化,其外延不断拓展,我国的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低冲击开发提倡尊重自然、结合自然的核心理念愈来愈受到重视。我国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保育形式严峻,在这样的国情下,更需要借鉴和引入低冲击开发模式理念,不断改进城市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Low Impact Development-A Literature Review[M].Low-Impact Development Center,EPA-841-B-00-005.2000.

[2]Low-Impact Development Design Strategies-An 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M].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1999.

[3]Michael L. Clar.Low Impact Development: New and Continuing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Low Impact Development Conference[M].2007.

[4]Scott D. Struck, Keith H. Lichten. Low Impact Development 2010: Redefining Water in the City[M]. ASCE Publications.2010,04.

[5]姜立晖,程小文.低冲击开发模式解决城市雨洪[J].中国减灾,2010(17).

[6]余露.低冲击开发模式综述[J].城市建设,2010(2).

[7]石小蒙,姚瑶,安莲花,高樱梅.浅析洪水资源化的对策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12).

[8]胡爱兵,任心欣,俞绍武,丁年.深圳市创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的探索[C].中国雨洪控制利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10.

[9]张书函.雨洪利用与城市自然水循环修复[C].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0]郭怀成,王金凤,刘永,毛国柱,王真.城市水系功能治理方法及应用[J].地理研究,2006,25(4).

[11]王巍巍,莫罹.低冲击发展模式下水源地保护的新路径[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0).

[12]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11).

责任编辑:张 炜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的低碳理念, 其是一种还原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需要以人类创造的环境作为基础, 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自然环境加以借助, 采用的生活方式也接近自然,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概念得以延伸, 而且在实践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环保技术进行全面的、有效地开发, 使得城市规划的科技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对低碳理念加以应用, 能够有效地实现城市当中好的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排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地节约, 使得碳的排放量大大减少。因此, 低碳是一种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地结合的重要规划理念, 其立足与城市原本的形态, 采用的管理方法更加科学, 对城市进行更加科学的布局, 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一个合理的基础, 使得城市形态更加自然和谐, 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一个有效地、科学的依据。

2. 当前现今城市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2.1 低碳城市的全面推进尚难以落实

在对低碳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的关注点在一些大城市当中, 对于城市新区的开发工作加大了关注力度, 而对老城区的低碳建设, 却缺乏必要的重视。在对低碳换成城市的规划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对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的有效地论证比较缺乏, 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客观要求变得更加的难以适应。

2.2 缺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部分城市在实际的规划设计过程当中, 只是单纯的对城市的绿化工作进行了规划, 但是没有切实有效地园林知识来作为重要的指导, 从而使得绿地系统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情况, 这样的话就会使得绿化建设资金出现重复投入的情况, 使得费用大大增加。

3. 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策略

3.1 合理优化城市布局

在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构建的过程当中, 应当保证其分布的均匀性与科学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当对交通线的周边行人出行比较少的位置进行优先选择, 对各项设施进行使用, 并做好相关理念的宣传工作, 使得低碳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得以渗入, 对人们的出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 从而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循环城市交通体系, 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3.2 低碳交通规划

首先, 在进行低碳交通规划的过程中, 应当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实用性加以重视, 对道路等级进行科学的配置, 使得路网的密度得以适当的提高, 并对不必要的交通干道进行适当的减少;其次, 应当依据城市的实际交通情况, 与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相结合, 对城市道路的断面进行合理的确定;最后, 应当对城市未来的交通需求量进行合理的预测, 再次基础上, 来对城市道路运输体系进行构建, 使其更具有高效性与前瞻性。

3.3 节能型建筑规划

首先, 对于节能型建筑建设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完善;其次, 应当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节能型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明确节能型建筑的量化指标与相关数据;再次,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供热计量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力度与推广力度;第四, 应当在对节能型建筑规划的过程中, 对于节能型建筑设计、可再生能源、低耗能技术产品以及新能源等进行大力的推广与使用;最后, 对绿色节能建筑进行大力的推广与普及, 与每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结合, 来对相关的节能建筑设计制度以及认证标准进行制定, 对城市建筑设计的节能标准进行科学的审核与评价, 从而使得节能型建筑规划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3.4 城市低碳产业规划

首先, 应当与城市的实际情况加强联系, 建立起有城市自身发展特色的低碳产业园区, 所属的企业做好应当是处于一个产业链当中, 然后地方振幅再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复合型低碳生态系统进行模拟,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得产业园当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实现低碳化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得所建设的产业园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企业并保证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还需要对低碳产业园当中的交通结构与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建设。其次, 在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的过程中, 当地政府需要将低碳环保来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 并且对该地区的一些传统发展企业, 特别是环境污染较大以及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产业要继续再次升级。

3.5 做好城市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要依据污水的排放标准来对污水再利用系统进行制定, 并对污水的排放工作进行规划, 以此来保证污水处理效率的提升, 使得城市当中的污水得到有效地排除;此外,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得到降解的垃圾, 可以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来促使其得以有效地处理, 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大大的减少;而对于一些降解起来比较困难的垃圾, 应当尽量的采用填埋的方式, 使得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得以大大的减少。

总的来说, 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渐突出, 所以促进低碳环保型的城市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城市发展与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法相。所以,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应当对相关措施加以应用, 使得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从而促进城市规划水平的提升。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的意识也逐渐提升, 低碳环保理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渗透。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合理应用低碳环保理念, 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降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此, 文章就低碳环保理念下城市规划进行简要的分析, 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地借鉴。

关键词:低碳环保理念,城市规划,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卫卫, 张斌.探析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J].江西建材, 2016, (02) :10+18.

[2] 张奎, 张宏霞.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工作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9) :98.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健康重庆”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

1.1“健康重庆”加快实现重庆市发展战略规划

2007年3月两会期间,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主要明确了三大定位——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出了一大目标——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交办了四大任务——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 是给重庆未来科学发展制订的总纲。2008年市委市府“五大重庆”建设的提出, 就是为了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内陆型开放城市,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不仅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而且要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健康重庆”的目标, 从长远看, 是要显著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和居住环境质量, 显著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从近期看, 要努力使重庆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和总体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大城市先进水平, 市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既体现了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根本要求, 也有利于改善重庆投资环境, 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对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

1.2 市委市府高度重视, 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夯实了基础

重庆市委市府高度重视, 印发了《关于建设“健康重庆”的决定》, 市政府出台了《“健康重庆”体育行动计划》,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设“健康重庆”重点措施任务分解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中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政府主导, 坚持改革创新, 优化体育事业发展环境。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快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积极发展体育产业。以建设群众体育大市、竞技体育强市为目标, 推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全面提高人民体质和生活品位, 促进“健康重庆”建设, 加快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振兴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1) 重庆市全民健身目标计划。到2012年, 逐步形成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公共体育服务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队伍;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服务业品种门类较为齐全;加快建设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和设施, 建成一批功能完善、能承接高水平竞赛和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2]。其具体目标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全市人口比例达40%;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8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4536名;举办规模以上群众体育活动及赛事727次;建设社区路径工程668个;资助命名全民健身登山步道33条。

2) “健康重庆”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情况。到2012年,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2亿元, 建设完善市级、区 (县) 级、社区、乡镇和行政村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 在主城各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能承接高水平体育赛事的大型公共设施[2]。具体投入情况如下: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1200万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600万元;社区体育健身工程4320万元;全民健身中心工程1000万元;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200万元;“健康重庆”大型群体活动经费800万元;全市老年人运动会100万元;市级体育协会活动经费600万元;区县群众体育工作综合考评200万元;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费200万元;国民体质监测调查费125万元;体质监测中心 (站) 500万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0万元;健身气功、传统武术200万元;全市体育强乡强县打造400万元;健身场馆网络服务体系建设500万元;中小学100个体育场的塑胶跑道148000万元。

2 重庆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检索等方式查阅了有关健康重庆研究、社区研究、大众体育研究、社区体育研究等文献资料为论文的基础。其中健康重庆体育行动计划1份, 期刊30余篇。并对重庆市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江津区八个行政区分别抽取5个社区, 共40个社区为研究对象。在访问、观察的基础上向市体育局群体处、各社区有关负责人、各社区健身点的市民就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育活动情况、场馆设施、活动经费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共涉及重庆市八个行政区, 共40个社区。每个社区发放问卷50份, 共发放问卷2000份, 有效问卷1820份, 有效回收率91%。走访40个社区, 并发放问卷40份, 收回40份, 有效回收效率100%。

2.1“健康重庆”对社区居民的影响情况

“健康重庆”提出以来, 市委市府高度重视, 相继召开了各种层次的体育工作会议, 利用各种渠道加大了宣传力度, 使居民更加关注体育, 对体育认识普遍提高, 对体育运动锻炼项目认识更加广泛, 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热情更加高涨,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深入人心, 社区体育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将明显提高。居民对健康重庆市居民的影响调查可以看出:对健康重庆的清楚了解和一般了解占88.9%, 居第一位。很受欢迎和一般占85.7%, 居第一位。但仍有11.1%和14.3%的居民对“健康重庆”不了解和不受欢迎, 说明“健康重庆”宣传力度不够, 未到达人人知晓, 普遍受欢迎的程度。

2.2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基层管理人员情况

调查表明, 重庆市社区体育基层管理设有管理部门或人员占81.9%, 其中专人管理占45%, 兼职人员管理占30.2%, 其他人员管理占6.7%。但还有18.1%的社区无人员管理, 说明重庆市各社区体育基层管理发展很平衡。在调查中发现其中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异, 具有体育经历的特别是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的管理人员显得很少, 即使有也是体育教师退休或者是转行的人员, 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需要体育主管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3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调查情况

调查表明, 目前重庆市社区体育活动还主要依靠群众自发进行占45.3%, 居第一位。在“健康重庆”的倡导下, 社区体育组织活动管理除了群众自发组织外社区辅导站和街道居委会组织管理的形式发挥了及其重要作用, 分别占18.4%和36.3%。但仍然还未打破小型分散、组织单一的社区体育模式, 管理模式还未完全统一、发展极不平衡。

2.4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情况

调查表明, “健康重庆”提出以来, 重庆城区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逐渐增加, 居民对健康的认识有所加强, 同时认为主要是体育环境得到了改善, 因此有40.1%的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增强身心健康, 减少和预防疾病;其次27.1%的居民是为了消遣娱乐。另外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参与了解占43.6%;一般了解占35.4%。鉴于上述调查, “健康重庆”的提出居民的健身意识得到了加强, 但还有48.7%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不明确, 有21%的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情况不了解、不清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的体育组织还需要加强宣传工作, 增强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意识, 增加体育活动的人数。

2.5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情况

调查表明, “健康重庆”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形式多样化, 内容丰富, 有跑步、登山、健身类、武术类、各种球类等。其中, 登山、跑步、健身类最为普遍占66.5%。这与重庆地理环境和不受场地器材的约束, 季节的影响有关, 也与重庆市“健康重庆”的大力宣传有直接的关系。各种武术类项目占10.3%, 小球类占13.8%, 大球类占9.4%。这与场地器材的约束有关, 从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分布看, 项目达到了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目的, 真正体现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参与性。

2.6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点情况

调查表明,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点还是集中在街道辖区内, 就近的公园和社区专门的场所或空地为主占79.1%, 到收费的体育场所或健身场所较少占11.6%, 这就说明“健康重庆”的提出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加大了全市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 以满足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但应该看到居民多在方便、不收费的情况下参与体育活动, 去专门的具有指导性的场所参与体育活动消费的较少。

2.7 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经费情况

从对40个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经费的调查看, 38.80%的活动经费来自锻炼者的会费, 居首位;20%的活动点来自行政事业拨款, 居第二位。由此可见, 由于经费短缺, 一些社区体育活动, 特别是能够激起居民参与体育热情的活动不能开展。另外, 需要交会费的活动, 参加人数较少。

2.8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根据对40个社区的调查, “健康重庆”提出后, 重庆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完全能够、基本能够、一般能够满足居民体育活动的需要, 满意度占71.6%, 但有24.1%和4.3%基本不能和完全不能满足需要, 这反映了重庆市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3“健康重庆”下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结论

1) “健康重庆”的提出充分说明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 为重庆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基础保障, 市民更加关注体育, 对体育认识普遍提高, 对健康认识更加广泛, 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热情更加高涨, 为全民健身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发展还不平衡, 活动组织还停留在群众自发为主, 缺乏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活动中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比例相对较低, 而以“离退休积极分子指导”的比例较高。因此, 活动的形式较为分散和单一, 不具有多样性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这和全国先进省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 重庆市社区体育活动群体以中老年为主体, 其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年龄集中在以45~65岁之间;活动地点还是集中在街道辖区内, 就近的公园和社区专门的场所或空地为主, 而到收费的体育场所或健身场所活动较少。活动项目逐渐呈多样化发展, 总体还是以健身类、跑步、登山为主。

4) 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缺乏, 还主要以收取会费为主, 行政事业拨款、街道自筹和社会赞助经费还不够, 不能满足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需要, 影响了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 居民体育活动消费水平不高, 消费水平极不平衡, 消费意识不强, 和全国发达省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开发新的项目和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较困难。

5)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 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4“健康重庆”下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

1) 进一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尽快立法拟定《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准》, 为市民提供优质良好的体育活动场地和环境。

2) 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的协调机制, 加强对社区体育活动的领导, 要建立健全政府领导、体育行政部门主管, 街道居委会、社区业主委员会共同推进体育活动组织协调机制, 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广泛动员社会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各团体积极参与组织社区体育活动, 做到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模式。

3) 加大对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力度, 充分依靠全国、在渝大专院校和体育科研机构在全民健身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知名专家对“健康重庆”的研究, 找出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重庆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 加大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 激发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增强健身意识, 丰富健身内容和方法, 崇尚科学健身, 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4)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利用在渝高校的体育院系的优势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的培训力度, 逐步提高其数量和质量, 极大地满足基层社区体育活动的需要。

5) 进一步建立社区体育经费投资渠道, 保障各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还需进一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资源, 推动全市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特别加强各级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 实现学校与社区资源共享。

6) 根据重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更多挖掘有地方特色、市民喜欢、便于开展的健身项目,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 实地访问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健康重庆”的提出对重庆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 并对“健康重庆”下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提出了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健康重庆,城市社区体育,城市,居民

参考文献

[1] 华玲.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健康重庆[J].网络财富, 2010 (10) .

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内容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包含探查、测量、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等。地下管线探查具体是指利用电磁, 电磁波原理给管线施加电磁信号的方法来对地下管线进行定位、定向、定埋深, 探查地下管线的属性、平面位置、埋深等。地下管线测量是指对管线点地理标志平面位置、高程的测量, 通过测量了解管线点坐标、高程等。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主要是将管线的坐标, 高程, 埋深, 材质, 权属等信息录入数据库, 生成综合和专业管线图, 对管线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原理

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本质是利用地下管线本身和其他周围不同的物理属性、环境特点等来查找埋藏在地下的各类管线位置、埋深、走向等。现阶段, 地下管线探测常用方法是电磁法, 具体是应用地下管线辐射电磁场信号来定位管线, 通过定位计算出深度、电流读数, 从而充分发挥其探测功能。

三、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应用

(一) 近间距并行管线探测技术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下, 城市空间逐渐缩小, 城市发展所能够利用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城市地下管线大多采用的都是平行埋设。这种平行埋设的方式节省了城市空间资源。在平行埋设中常用的是近距离平行管线。近间距平行管线是指管线埋深、走向保持一致, 管线之间距离不超过两倍埋深的管线。近间距并行管线组合形式多样、间距较小, 电磁场之间的感应强烈, 加上外界城市交通、空间电磁、电流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管线探测工作开展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为此, 想要保证地下管线探测的客观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操作:第一, 直接法。直接法主要是借助管线暴露出来的部分来向管线直接充电, 并通过改变充电方向来让电流沿着某一目标流动。在支管线不超过5m的时候, 需要应用高频信号进行探测, 同时应用差动天线信号接收机, 增强管线的抗干扰能力。第二, 夹钳法。夹钳法主要是应用专门的感应钳, 使钳管线产生感应电流。夹钳法一般应用在电信、电力类的电缆操作中。第三, 水平、倾斜、垂直压线方法。前两种方法的应用虽然是压制和减弱测管线和干扰的常用方法, 但是在管线露出点少的情况下, 这两种方法会失去所能够应用的条件。水平、倾斜、垂直压线方法可发挥其优势, 减少干扰, 通过改变发射机线圈和目标管线位置的方式来压制干扰信号, 并增强目标信号。第四, 同侧感应法。在管线之间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是很难分别测量的, 加上管线中电流系统、激发不当的影响, 管线之间难以有效区分。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变同侧感应的方法来操作, 从而在盲测的时候避免出现因为发射机位置不正确引发的错误定位。

(二) 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城市地下管线的类型繁多, 具体包含给排水、燃气、热力、通讯、电力等, 在不同领域, 管线的使用材质不同, 同样的管线也有不同材质, 比如PVC塑料、铜、光纤等。现阶段, 我国拥有的探测技术能够探测出相应的金属管线, 并将这些金属管线分类管理。对于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增强非金属管线探测精确度, 在进行综合管线普查的时候, 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竣工图纸, 到指定的位置上确定非金属管线的位置和埋深, 然后按照技术设计书规定抽取一些点开挖验证。在具体施工中, 生产单位在铺设完管线回填的前需要跟踪测量管线位置, 测量位置之后进行回填操作。

针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适宜采用探地雷达以确保探测的准确性。采用探地雷达的时候, 雷达剖面上的地下管线很容易出现异常问题, 在地下管线和周围介质存在较大电性的时候, 给水、燃气、排水等管道会出现曲线形态, 拱形曲线的顶点是管线的中心。管沟、管块管线会呈现出平直线的形态。管径的大小和曲线的变化表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在实际施工建设中, 如果管线的埋设深度较大, 探测曲线变化会较小, 反之亦然。另外, 采用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时候需要考虑地下地质环境的复杂情况, 充分考虑外界各方面因素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在发现探测异常的时候需要及时辨别和分析。

(三) 电力电信管线探测技术

电力电信管线本身自带一种“源”, 在应用探测仪的时候能够对电力电信管线进行追踪、定位, 在信号比较弱的时候可以应用夹钳法来探测, 将夹钳的一端和发射机连接, 并将夹钳和目标线缆连接, 启动发射机选定适合的频率, 按照直接法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地下管线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 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 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布局地下管线, 并应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地下管线探测。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对于金属管线的探测手段比较成熟, 能够应用直接法、电磁感应法来准确的探测地下管线, 但是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还不够成熟虽然地质雷达探测法在非金属管道探测中的应用效果较高, 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成本费用较高的问题。为此, 在未来关于非金属管道探测问题仍然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进一步关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化发展, 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应用高新技术来做好这一项工作, 富有效率的完成地下管线探测任务, 不断为探测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摘要: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设施, 是城市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 为此, 想要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各个地质条件下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和技术应用的分析。文章结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原理和内容, 从近间距并行管线的探测、各类非金属管线的探测两个方面重点分析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关键技术, 旨在更好的促进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发展, 增强地下管线探测的客观性。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 杜坤升.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关键技术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 2017.

[2] 魏家玲.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线信息系统设计[D].兰州交通大学, 2015.

上一篇: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画装饰饮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