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概述范文

2023-09-18

小学德育概述范文第1篇

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符合现代小学教学以及学生培养的要求,对于丰富小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国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小学教学中教师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因此文章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德育教学对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 引言

在中国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主要的教学时间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缺乏有效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期成长,同时也不符新时代对小学生教学的要求。因此要求小学教师能够树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理念,重视德育教学对小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帮助作用。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要求,不断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二、 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以及作用分析

(一)德育工作的意义分析

小学教学阶段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小学生思想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学阶段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符合新时期小学生培养的要求,对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当前小学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求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能够从长远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品质教学。小学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得学生的培养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和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工作开展的作用

德育教学是新时代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内容,丰富小学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在学生启蒙教育的早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小学生在年龄上相对较小,思想发育并不成熟,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将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叛逆,不利于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还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对小学教师来说,有效的德育教学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中国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求小学教师以及家长,能够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与进步。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与进步并不关心,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上,导致学生无法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符合新时代小学教学的要求,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帮助较大,因此要求小学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三、 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德育教学在小学中的作用明显,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之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相应的问题,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一)对德育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首先,在中国小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德育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和小学生对德育内容学习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少,没有看到德育教学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小学生思想成长尚不成熟,在很多德育内容的学习时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不能积极地汲取德育教学的知识。从中国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不同的學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能力,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要求从思想意识上提升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二)对德育教学的方法缺乏创新

其次,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但是在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方面,仍然以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德育教学的内容,更谈不上如何在生活中对这些德育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通过对中国小学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后能够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德育知识的学习中,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最终导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的教学效果相对有限。小学生在学习了德育的内容之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

四、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通过上面的介绍并且对中国小学德育教学进行分析后能够发现,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符合学生思想素养成长的要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小学教师重视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开展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发挥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为了提高对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小学教师的引导作用。研究表明,小学教师不仅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学习成绩的提升,能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思想以及言行也能够进行引导。尤其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更需要充分发挥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形成一种榜样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大事以及民族命运。在这样言传身教的教学形式下,可以有效培育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

小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小学教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学的影片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质。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需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需要常态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观教育基地,或者对学生在纪念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

小学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克服传统德育教育的枯燥性,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学习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了解,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德育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德育发展过程的认识。尤其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小学教学德育过程中,对学生有影响的一些重大事件,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对自身德育的发展。并且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思想素质发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书本的内容来开展德育工作。

(四)丰富班级德育活动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小学教师要不断丰富班级德育活动,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德育活动,使学生对参与德育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将德育充分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师生互动。同时,也有必要让小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有更熟悉的认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按照课堂和学校管理的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小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的是,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中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假期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母亲节,学生可以给妈妈送礼物,增进母子关系;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做集体作业,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小学教师要结合节日和环境氛围,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德育发展中,小学教师也应创新德育形式,激发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兴趣。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教师要兼顾小学生心理发展,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德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例如,在组织德育专题班会时,小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增加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参与度。

(六)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同时,为了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发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小学教师是小学教学阶段的教育先行者,他们的言行将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思想作风,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规范。考虑到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部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德育的发展。他们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鼓励小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管理中加强德育建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到耳目一新,从而更好地对德育内容进行学习。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既是德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要求,能够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早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影响,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長的重要作用,结合小学教学和小学生思想素养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出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7):73-74.

[2]汪晓庆,李莉莉.新时期小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13):121-122.

[3]雷群娣.浅谈新时代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11):42.

[4]浦娟.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生活教育,2016(14):121-122.

[5]曹云龙.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0):271-272.

[6]何坚锋.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8(7):261-262.

作者简介:

朱春霞,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阳坡小学。

小学德育概述范文第2篇

本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绩有: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注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窗、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广播站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仪教育。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仪教育。以新的《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制定了新的班级评比细则,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开展了“学雷锋”“感恩母亲”“光辉的旗帜”“欢庆六一”等主题活动,培养了孩子热心助人、感恩他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定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

小学德育概述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人们无价的瑰宝和精神上的财富。对于促进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德育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小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教育意义十分重要,能够让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然而有些学校一味地“填鸭式”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碰撞有着教学上或者方法上的偏差。在此基础上对于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的底蕴融入小学德育课堂这一问题来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与小学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德育;传承中华文化;小学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源远悠长,是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随着国家不断的进步和持续的发展。它包含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内容:诗词、歌赋、礼仪、文化、艺术、孝道、书法等等数不胜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贯穿于人们的脑海意识和行动,是世世代代相传的瑰宝。而现在传统文化与小学课堂的碰撞,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中,融入广大的群众中去,对于小学德育的培养有着难以言语的意义。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精髓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伴随着人们的成长[1]。然而,传统文化核心的根本在于人,道德与精神文化的传承,各种观念各种文化融汇交融,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最后所留下来的便是其最终的奥秘。它是古代历史文化上几千年的政治统治,是精神、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归纳,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即华夏文化,华夏文明,中国的优秀文化。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沉淀。文化其实就是道德的延伸。文化有其自己的本质,文化即生活,生活即文化,文化即内心,内心也皆是文化。然而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小学德育课堂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悄然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二、统文化渗透小学课堂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教育改革一直呼声很高,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但是,文化质量上还有待提高。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教科书中找不到了,这一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小学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功能。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包括以后的为人处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课堂的滋养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教育内容的单一会让学生失去对文化汲取的热情,传统文化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述,但并不是全部。传统文化还包括礼仪、德行、素質、修养、内涵,这些是没有在书本上表述的,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给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环境[2]。

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碰撞,首先应从小学的课程内容和体系中去进行改良,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掌握程度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体系,一些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定不同的教育体系[3]。生动有趣地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自发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滋养。其次,利用传统文化节日来进行传播渗透,传统节日本身就是我国文化底蕴的沉淀,通过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了解能够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传统文化,也能更好地把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堂当中[4]。在我国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缺失较多,为此加强传统文化对于教师的培训也是尤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小学的教师首先要设立一定的资格与制度,从根源问题上去解决这一问题。择优选择,挑选优异的教师来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通过对于教师的文化底蕴培养,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小学的教学德育课堂中融入进去。可以多开展课下活动让学生去完成例如给妈妈洗洗脚、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学生和家长都是宝贵的财富和记忆。

中华传统文化无声滋养已过千年,其中的精华韵味,传承在小学的德育课堂当中,对于小学学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过去,继承良好的传统美德。也有很多学生热衷于国外的文化,这并不是不可取。在现在看来,首先要了解融汇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课堂的渗透把传统文化融入每一位学生心中,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卢一慧.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教学的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1.

[2]苏全.楚雄州小学教育中彝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黄承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0(15):150-151.

[4]安晶,孙芳芳.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02-103.

编辑 李烨艳

小学德育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式

小学阶段学生的品德形成极为重要,阅读在教学中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用以下形式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以达到提升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一、在课本中创设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改下,情境教育模式逐步深入在教学中,而阅读是一项需要动脑的智力活动,如果要使小学生真正去理解课文,就要创设问题情境,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在寻找答案的阅读过程中,实现了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部编版教材中《清贫》一文讲述的是大官革命者的清贫故事,语文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们理解的清贫是什么意思?”,“在清贫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接着,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体会革命工作者在为国家做贡献时,理想为自己带来的充实感,虽然国民党士兵在地毯式搜查革命工作者的身上,依旧没有搜到他们想象的贵重物品,因为在革命工作者心中,物质的匮乏不是清贫,最贵重的东西是心中的理想,他们虽然“清贫”,但是快乐。通过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深度思考,学习革命者的高尚觉悟,心存理想,努力实现理想,通过在创设问题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朗读过程中,指导渗透德育教育

朗读课文是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深刻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从而在思想上得到升华,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练朗读之后,再有感情地去朗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及思想渗透。例如,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朗读《月是故乡明》时,首先让学生试着去泛读一遍课文,并询问学生范读一遍之后,这篇课文大致讲了什么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并加以指导,经过小学生一次次的朗读,和教师从旁的及时指导,层层深入理解,逐步将德育教育渗入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领会朗读的意境。在此基础之上,语文教师可借助网络多媒体的便利条件,在小学生已经能够熟读的情况下,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在音乐声中,将自己融于文字之中,深刻领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怀,不论身处何地,都心系故土,培养学生要不忘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三、在欣赏品鉴名句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的千古名句,这些名句之所以源远流长,其内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必然是广为傳颂的,有效阅读并理解这些名句中的思想精髓,一方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也在名句中升华了德育教育。例如,小学部编版课文《将相和》中,蔺相如说的一句经典的话,以秦王不守信用为铺垫,引出要拿15城池换和氏璧,否则人玉俱毁的话语,广为后人称赞。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历史背景仔细阅读课文,并分角色带入感情深刻体会去欣赏这些名句,诠释人物性格,蔺相如的临危不惧的果敢,才使得赵国没有蒙受损失,传为佳话,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蔺相如的优秀品质,从名句中体会好的品德,在欣赏名句中渗透优良德育教育。

四、在课本的人物分析中,渗透德育教育

人物的优秀品质影响力不容小觑,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课文中人物的光辉形象需要小学生去效仿,以分析人物值得学习的地方,运用人物力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小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借鉴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文章《田忌赛马》时,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阅读课文,把握“得意洋洋、轻蔑”等词语语境的阅读,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分析齐威王、田忌、孙膑的人物特点,学习到人物的优秀品质,比如孙膑的冷静,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细心观察的能力。反之,语文教师应教导学生,遇事不应狂妄自大,沉着冷静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事情,并让小学生积极发言,讲讲他们心中想效仿的人物,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书本里的,这样,可以加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书本量,也可以使德育教育通过人物分析渗透在教学中。

五、在课本的故事情节构思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走向,而这样的情感走向,是由通过情节来体现表达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故事情节的发生起因、发展方向、故事结局,通过对课文情节的全过程剖析,理清课文文脉的基础之上,把握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代入式以共情方式进入故事构思中,以激起小学生的情感共情,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讲解部编版五年级教材《军神》一文时,语文教师应让小学生泛读课文之后,列出故事的发生(一名病人到了沃克的诊所)、故事的发展(在需要右眼摘除眼球这样的剧痛下,病人要求不打麻药,理由是怕损伤大脑,医生佩服)、故事的结果(从医多年的沃克敬佩的称刘伯承为军神),在这样的故事构思中,小学生可以快速进入故事情节,并将情感代入,真切感受刘伯承因为疼痛抓烂新床单的剧痛,从而理解沃克对刘伯承的肃然起敬,那是一种坚韧和勇敢,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体会情节发展的同时,学习刘伯承的勇敢坚韧的优秀品质,渗透德育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多形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体会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分析、思考、总结、深入理解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分步骤、分层次把教材特点分析透彻,用敏锐的观察力、多样的教学手法,帮助小学生通过阅读带入课本的情境中,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习、领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从而塑造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走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欣.文以载道立德树人——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教育[J].教师,2014,(3):10.

[2].何红.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J].基础教育研究,2012,(18).61.

小学德育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课堂教学

引言

为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为促进小学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学习红色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红色歌曲是抗战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红色歌曲的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让学生在歌曲欣赏中体会时代的风貌,感受优秀历史人物的精神,提升学生对红色歌曲的感悟能力,能够促使学生自觉传承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实现音乐教学的德育,促进其道德的发展。例如,在小学音乐《映山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红色歌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这节课的作品是20世纪70年代影视剧中的作品,表现的是人民对红军的热爱以及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为了提升学生对革命歌曲的认识,教师在导入之初,可以播放《长城谣》并对其诞生背景进行细致介绍,由于这首作品传播度比较广,学生应很容易便可以对其前两句进行模唱。学生模唱完成后,教师可进行歌曲体裁的介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革命歌曲,增强其对革命歌曲的理解能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革命歌曲为导入,让学生简单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培養了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与对祖国的热爱。红色歌曲的传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的良好途径,教师也可以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革命歌曲,并在实践课上进行展示,鼓励学生自觉接受优秀音乐作品的熏陶与影响。

二、体会爱国歌曲,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民族归属感是教师在日常授课中需要培养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爱国歌曲的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歌曲的联唱,有利于优秀音乐作品对学生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道德认识,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小学音乐《男儿当自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爱国歌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树立起阳刚之气,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具有坚韧的意志,也让学生在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同时形成强烈的民族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黄飞鸿》的片段,让其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直观感受时代人物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对歌曲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怀,也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国强的概念,为学生提供持续学习、报效祖国的长远目标。民族情感指的是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本民族尊严的自觉维护。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树立起远大的目标,促进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树立学生健康观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常用的有效教学形式,在教师设立的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在音乐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例如,在学习小学《美丽的家乡》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现草原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播放充满思乡之情的采访或朗诵,为学生创设思乡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在思乡的情感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情境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感受德育,促进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又如,教师可以通过小学音乐下册歌曲《爱我中华》的教学,给学生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风貌,并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少数民族的特色内容,在课堂上通过表演让同学和教师猜测是哪个民族。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民族团结的力量以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四、在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中,充分渗透德育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中华传统音乐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德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为学生介绍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川剧的变脸艺术,黄梅戏的质朴情感以及豫剧等地方戏曲的地域风格。在不断加深对中华传统音乐了解的同时,学生会感受到传统戏曲中的中国艺术魅力,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及各地的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对中国国粹的崇敬与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在现代改编戏曲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革命时期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顽强不屈的力量,看到他们为革命事业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领悟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由此,学生在学习更多音乐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觉悟,领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以及中国的时代力量。

结论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德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各种优秀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个体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玥.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探析——以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为例[J].湖南教育(D版),2020(05):21-22.

[2]段晓雯.以生活为出发点——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生活教育[J].智力,2020(15):47-48.

[3]孙丽.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策略[J].艺术大观,2020(15):87-88.

[4]张婧玮.让音乐走进心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之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13):109.

[5]孟晓,马瑶.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科普童话,2020(20):94.

小学德育概述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在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根本目标的确定性指引的前提下,我国的小学体育越来越重视有关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也符合了我国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因为教师在整个社会上是应该备受尊敬的,因此学生首先从尊重老师开始做起。然后对德育教育不断的在体育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因为小学生的价值观并没有完全的确定性形成下来,因此对于小学体育老师来讲,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理念。

1当代小学生道德水平现状

1.1小学的日常生活中,对于道德观念的认识比较薄弱

的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缺少价值观的约束,并不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因此会出现一些缺乏诚实守信的常识。比如将别人的东西寄来而不还或者是其他违反学校的规定等等,这都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行诚实守信的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其进行道德上的教育和引导。

1.2缺乏团队意识

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学习学校的规定以及学生的行为守守则。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比较差。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进行相关的教育。参与集体的活动中,往往出现过度自私的情况,不配合其他学生的团队活动。甚至是小学生并不懂得礼貌用语,甚至是用礼貌的行为去交际。是常常会看到学小学生会自己顾自己,比如在集体大扫除的过程中会经常的偷懒或者是不干活。面对老师以及父母面前,也经常不会有礼貌的打招呼。对于在集体团队的活动中也只会顾到自己的利益,不会顾及到他人

1.3缺乏爱国的热情的思想

当代的小学生并不懂得爱国教育是有多么的重要。他们所理解的爱国教育,因此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老师也应该增强对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宣传国家有关运动方面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不仅将爱国的热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能够更加感同身受,运动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以及对一个国家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2积极引导体育教师在德育方面不断的进行教育

一个体育老师拥有自身良好的素质以及专业的体育知识,都能够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自身进行德育的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道德所带给人们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学仪态端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亲近学生,让学生更加的亲近于体育老师,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活动,这也对于他们培养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作用。因此立德树人,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模仿能力特别强的阶段,小学体育老师应该更多去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一种模仿的榜样,能够用自身的德育教育理念去引领学生们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注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关德育的教学策略

学校体育锻炼应该更多的去增强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有教师以身作则,不断的去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使学生们真正理解到教学过程中学习体育的必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德育教育纳入到自己的课程中来,在不断的教学目标达成后,也应该让学生自我总结评价。

3.1加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品德教育,对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不断的渗透

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将体育比赛活动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养成。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尊师重教,理文明礼貌,并且听从课堂纪律等等其他的品德教育。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多数情况下都会活泼,因此会出现纪律散乱的情况,这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应该提出批评并指出相应的错误,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这样才能够规整学生们遵纪并且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2提升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水平

让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组织教学活动上进行不断的提升,要求学生必须遵循课堂秩序,嚴格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上课,这有助于学生能够在学校中习惯的,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这也是小学生自我品德提升的一个方法。

3.4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体育相关的教学任务目标的课程讲授

因为体育课堂能够使学生们更加的活跃,从而会造成缺乏自我的理解依靠,老师的比较多一些。因此体育老师应该根据体育教材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且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们出现的一些情况,能够积极的引导,这样才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重视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应该更加的重视起来。目前的小学阶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道德素养问题也有很多。教学实践中由体育老师不断的以身作则,积极的去引导学生规范相应的活动。因此学校加强对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的建设对于小学来讲能够更好的学习到优秀的品德,这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也是全面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琴. 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赵超强.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生体育课堂道德行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马卫宾. 立德树人语境下中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文本解读和实践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7.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广东惠州 516000

上一篇:保安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营业厅管理范文